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524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docx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

篇一:

寓言两则.掩耳盗铃

教案

《寓言两则(掩耳盗铃)》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掩耳盗铃)》

教学目标:

1、学习“掩、盗、铃、偷、捂”5个生字及新词,认读“铛、零”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自己想做坏事而又想要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4、讲一讲《掩耳盗铃》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

自己想做坏事而又想要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

课时划分: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要上课的时候,你们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呢?

是不是丁零丁零,铛铛的声音呢?

这是我们铃铛的声音,在告诉我们上课了回到教室去上课。

是不是说明铃铛有提醒的作用呀,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个有关于铃铛的寓言故事,《掩耳盗铃》,看看这则有关于铃铛的故事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理解寓言内容

师:

读了课题,同学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了解题意)

同学们知道“掩”是什么意思?

做一做“掩耳”的动作。

(遮住耳朵)盗:

什么意思?

就是偷

掩耳盗铃的意思是什么?

(捂住耳朵偷铃铛)

师:

我们知道了课题的意思,现在,我们大家读读这则寓故事,边读边用“O”把生字圈出来,读一读。

1、检查读情况,初步理解寓言内容

师:

同学们都读了这篇寓言故事,有谁能告诉我故事吗?

同:

师:

《掩耳盗铃》这则寓言,讲一个人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人家的门铃铛,当场被人发觉。

故事只有5句话。

先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

2、读准字音

师:

先自己读读课文,检查课文中的生字、认读字能不能读正确,句子能不能读通顺。

(指导学习掩、盗、铃、偷、捂”5个生字及新词,认读“铛、零”2个字)

三、读懂寓言明白道理。

(一)盗铃人的总体印象

师:

同学们掩耳盗铃的人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汇报:

我觉得掩耳盗铃的人很笨。

(笨、可笑、愚蠢?

?

师:

你们是不是也觉得他很可笑、愚蠢?

师:

默读课文。

你们从哪句话看出他很可笑用直线画出,从哪个词看出的用△标出。

(二)体会盗铃人愚蠢的做法

1、分析偷铃人的想法

出示:

他知道,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被人发觉。

师:

读读这句话,你从哪个词体会出他笨?

他明明知道什么?

大家都说一说。

师:

你能不能读出他明明知道,还这样去做!

2、情景体验偷铃人的想法

师:

偷铃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铃铛,就会被发现,他还是想去偷铃铛,他心里怎么想的?

出示:

他想:

“如果把耳朵掩起来,不就听不见响声了吗?

师:

老师也带了一个铃铛,用手一碰就会响。

(老师先摇一摇铃铛)我们照偷铃人的想法试一试,大家捂上耳朵。

(老师再摇铃铛)(学生捂耳朵体验――确实捂住耳朵就听不见铃声了)

师:

偷铃人想的有道理呀?

他挺聪明的!

哪笨呀?

生:

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没捂住别人的耳朵,所以被发觉了。

3、分析偷铃人的做法及结果

师:

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伸手就去摘铃铛。

他这种行为就是(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自欺欺人)正因为这样,他的手刚碰到铃铛就被发觉了。

4、理解全文意思,说明寓意

故事只有5句话,说那个人想偷人家门上的铃铛;接着说那个人知道手碰铃铛会发出声音,别人就能发觉,他便想出了掩耳朵的办法;最后说他掩着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立刻被人发觉了。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

做了坏事想叫别人不知道是不可能的,自作聪明的结果是自己害自己。

这种人是极可笑的,讽刺做了不该做的事,自己欺骗自己的人。

四、学讲故事,深化理解

1、读熟课文,将寓言故事讲清楚

师:

这么一个小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偷铃人的行为很可笑,还让我们懂得了道理,我们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道理。

自己练一练吧!

(学生练习讲故事;找一个人讲一讲。

2、观看动画,学习讲故事的方法。

作业:

1、回家将故事讲给家长听。

2、练习生字词

板书设计:

明明知道碰→响→发

掩耳盗铃掩伸偷

没想到碰→发觉

篇二:

语文:

27《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教案(新人教版二年级下)

守株待兔

设计理念:

1.读中品味,培养学生的感悟力。

感悟是理解的基础。

本课让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得到启示,再通过自读自悟,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去理解寓意。

2.拓展延伸,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在学生理解了寓意的基础上扩展联想,扮演多种角色进行劝说,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在双向互动的情境中,发展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并会写“此、桩”两个生字。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进一步朗读和交流讨论来自主理解寓意。

3.知道不劳动是没有收获的,以及在每一件事情上都不能有侥幸心理,要脚踏实地的去做。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课文中的几个生字并会写“桩、此”两个字。

难点:

研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教具:

动画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

上午我们已经学了一则寓言故事,一个小小的故事就给我们带来不少生活和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大家都受益匪浅。

这节课,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则新的寓言故事。

1.播放动画

要求:

仔细观看动画,说说你看懂了什么?

2.揭示课题读题

3.结合刚才的动画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并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把每个生字都读正确,并把

句子

读通顺。

2.分段连读(分组)

3.随机识字

字:

个别——集体

词:

选字扩词——个别——分组

要求:

个别字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4.指导书写生字中的“此”和“桩”两个字

5.通过刚才的朗读,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领悟寓意

(一)这位种田人等啊等,等啊等,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可是结果呢?

1.默读课文用“——”划出写他等的结果的句子

2.交流说说

你从哪儿知道的?

3.读一读句子

理解:

●“从此”指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整天”怎样才叫整天?

出示练习:

●早上,别人在时,他在等。

中午,别人在时,他在等。

下午,别人在时,他还在等。

●“一天”和“一天一天”有什么区别?

4.小结:

你从他的做法和结果中能知道些什么?

跟大家说说。

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

劳动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

(二)使得种田人干坐着傻等的起因是什么呢?

1.读一读课文其他段落找一找原因

2.学习第一段

理解:

“窜”

什么叫窜?

哪些动物或情况还可以说是窜?

(教师提示笔直的跑不是窜,慌乱的急速的没有目的的跑才是窜)

3.想想会是什么原因让小兔子到处乱窜呢?

各抒己见

4.种田人看到这只自己出来撞死的兔子时有什么表现?

(读句子)

尽管你们说兔子自己出来的撞死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你们觉得这种情况会经常发生吗?

学生在班级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5.小结:

做事不能光靠碰运气,要脚踏实地,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学习也是这样。

板书:

守株待兔

野庄

兔稼

没全

来完

做事不能不劳动是

光靠碰运气不会有收获的

注:

(画成一个兔头)

篇三: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练习

寓言二则《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练习

一、按要求填空。

1.“盗”字共________画,_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

2.“蹿”字共_______画,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

3.“滋”字共_______画,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

二、给下面的形近字和多音字组词。

掩()铛()铃()偷()待()撞()捡()淹()挡()零()愉()侍()幢()检()

三、选择括号中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没想到,手(刚)碰到铃铛,他就被人发觉了。

()

(1)硬,坚强;

(2)恰好;(3)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

2.守(株)待兔()

(1)树桩;

(2)量词,用于树;(3)牵连。

3.(掩)耳盗铃()

(1)关;

(2)塞着;(3)乘人不备。

4.(寓)言两则()

(1)居住;

(2)住的地方;(3)寄托。

四、读句子,并用画线的词造句。

那个铃铛只要用手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起来。

只要?

?

就?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蹿出跑出

1.从小巷子里()一大群孩子。

2.树林里突然()一只大白兔。

六、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偷铃铛的人明明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是他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守株待兔》中的种田人错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两则寓言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我还读过寓言《_____________》,懂得了

______________的道理。

《语文教案-寓言两则(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出自:

干货资源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