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639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docx

010106美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西南大学研究生院

附件2

西南大学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

哲学

专业名称

美学

专业代码

010106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

2006年7月10日

修订日期:

2012年8月28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名称

主要研究内容、特色与意义

研究生导师

(博导注明)

1

美学理论与应用

内容:

研究美学的基本理论、概念范畴及其具体应用,诸如美的本质、美的特征、美的形态、美的范畴、美的创造与欣赏、艺术种类,及大众审美文化等。

特色:

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

意义:

丰富与发展美学理论,拓展其应用价值与创新功能,培养、提高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

代迅教授(博导)

2

审美心理与美育

内容:

研究审美过程中的心理特点与规律,审美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功能,通过审美实践活动,进行心理美学实证研究和教育美学实践研究。

特色:

学科交叉、渗透。

年意义:

拓展美学研究的相关领域,培养、提高博士生的学术水平与创新能力。

赵伶俐教授(博导)

3

美学史与比较文化

内容:

深入研究中国和西方美学史上代表性人物和思潮,把握其特征,对中西美学思想差异与融通进行。

特色:

比较研究。

意义: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促进中国现代美学的繁荣与发展,培养、提高博士生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罗益民教授(博导)

4

艺术美学与传媒

内容:

研究艺术的美学本质和门类艺术的美学特质,以及影视、美术、音乐等艺术门类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

特色:

美学与各门类艺术学交叉渗透,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意义:

深化艺术美学理论的研究,拓展艺术批评领域。

培养、提高博士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创新能力。

虞吉教授(博导)、

邱正伦教授(博导)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

本学科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严谨学风,深厚的美学理论功底,系统掌握美学专业知识,能从事高校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全面通晓美学理论,深入掌握中外美学史的专业知识,并有较精深的研究,把握国内外美学研究的趋向与前沿问题,具有创造性地研究美学问题的能力,独立设计与开展本专业课题研究,提出创新性见解,协作能力强。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学制:

全日制博士生3~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

应修学分:

22学分(各学科自定)其中  必修:

 16 学分

    选修不低于:

 6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开课学期

学时

学分

任课教师

考核方式

备注

必修课

公共课

0100000001-1

第一外国语

1

72

2

研究生院

考试

外语专业为第二外国语

0100000002-1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含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经典著作选读)

1

54

3

研究生院

考试

平台课

010*******

美学前沿问题

1

60

3

代迅教授

考试

专业课

010*******

审美心理专题

1

40

3

赵伶俐教授

考试

010*******

西方美学专题

1

40

3

罗益民教授

考试

010*******

美学理论专题

2

40

2

代迅教授

考查

010*******

科技美学专题

2

40

2

赵伶俐教授

考查

010*******

文化研究

2

40

2

罗益民教授

考查

010*******

电影美学

2

40

3

虞吉教授

考查

010*******

艺术美学

2

40

3

邱正伦教授

考查

必修环节

学术活动(至少8次),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学术研讨活动并做至少2次学术报告

2

提交学术报告册,导师签字,学院核查

综合考试

2

不计学分,评定考试成绩后,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一份

文献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

2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选题报告一份

中期考核及论文进展检查

4

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

选修环节

社会实践活动

1-2

按照《西南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同等学力考生补修课程

美学原理

不计学分

中国哲学史

不计学分

西方哲学史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不计学分

注:

1、平台课是指涵盖本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或相近二级学科群共有的基础性课程,可设1门。

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1-2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四、学术活动的基本要求

1、学术活动(前沿讲座课、学术研讨、学术报告)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形式:

中外哲学与美学专题:

哲学与美学最新发展趋势,提出的重大美学问题,现代艺术发展与现代美学的理论成果。

学术报告。

中西古代美学思想精华,及其对现代的理论影响,原因分析,与中西方古典美学的比较研究。

学术报告。

学术讲座。

 

2、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学习期间博士研究生至少参加8次学术报告,每次要交学术心得或评论。

参加一次至二次省级的学术会议或一次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完成两次学术报告。

(1)前沿讲座指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讲座、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至少每学期1次。

(2)学术报告指在博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要有证明依据。

 

五、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

学科综合考试的要求:

(时间、方式、内容、标准及考试形式等)

时间:

学习年限为3年的博士生,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末之前,进行学科综合考试。

方式:

由考试委员会主持。

每一博士生的综合考试专设一考试委员会,由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五名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组成。

考试委员会主席由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

导师可以参加考试委员会,但不能担任主席。

考试委员会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审核同意,并经研究生院批准后,方可进行考试。

考试委员会聘一名讲师以上职称的人员作学科综合考试的记录。

详细记录材料经分委员会主席审阅后由教学秘书存入博士生个人档案袋中。

内容:

考查博士生是否掌握本学科专业领域深厚、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相关研究方向学术前沿的动向,以及必要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考察该生是否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范围除本方案规定学习的课程,还包括导师指定学习的其他有关文献。

标准:

按照考生对考试内容涉及领域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出评语,并按优、良、不合格三级评定成绩。

考试成绩达到优或良为合格,可进入(或继续)博士学位论文工作;成绩未达到优或良,则为不合格。

视其情况,或按硕士生培养,或予以退学。

按规定时间逾期末考试者,按不合格处理。

形式:

口、笔兼试。

考试之前,导师向考试委员会报告博士生的专业、研究方向及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学习和科学研究任务。

考试委员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博士生个人培养计划的要求,确定考试范围,拟定考试题目。

 

六、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和论文进展检查的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时间、内容、标准及公开论证方式等)

1、博士至迟应在第三学期末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拟定开题报告,制订学位论文写作计划。

开题报告和写作计划须经导师和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

2、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在大量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与选题有关的中外文资料,充分了解该选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前提下确定,选题应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学术价值或现实价值,有相当的研究难度,有独立的学术见解和独到的发现,能够填补某一研究领域空白或补充修订前人的研究结论。

3、博士学位论文应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行文流畅,注释清楚,符合学术规范,不得引用未经查证的第二手资料,不得隐瞒和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应有专门章节说明与选题相关的已有学术成果和本选题的前沿动态。

整篇论文经过修改后应达到公开发表水平。

中期考核和论文进展检查的要求:

(时间、具体组织形式等)

中期考核主要围绕考核博士研究生的思想品质、知识水平及科研能力进行。

博士研究生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结束时需参加博士研究生综合测评。

综合测评及格者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综合测评不及格者按学校规定处理。

对存在有严重违纪或道德败坏等问题或不具备科研潜质的博士研究生予以中期淘汰即退学处理。

 

七、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

(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

研读与所涉及的研究方向有关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上的有关文章,以及导师指定学习的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并能够恰当分析学科前沿状况。

能够独立寻找或提出具有较重要学术意义和一定研究难度的课题。

能够正确确立自己的突破方向、研究路线和工作方法。

具有独立从事本领域研究工作的能力,明确所研究课题的重难点,能够实施和完成研究计划。

论证严密,研究结果可靠,并能形成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能够围绕一个主攻方向有计划、分阶段地完成有一定难度的系列研究工作。

能够完成导师布置的其他研究任务。

能够熟练地检索、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资料,能够很好地分析、评价和利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中外文资料:

在从事某项研究时(例如在完成学位论文时)不遗漏重要文献。

充分熟悉和掌握学术规范,熟悉相关的研究方法,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不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发现、观点、数据、材料相混淆,尊重他人成果,实事求是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富于学术勇气和学术敏感性,敢于向有重要意义的难题挑战;具有较强的把握问题的能力,在研究中能够做到问题集中、突出,主题明确、具体;学术兴趣广泛,善于学习、吸收并综合各方面的知识;表达能力较强,能够最终将自己独立的发现与创造性总结出来,形成让同行专家乃至更广泛的范围理解的研究成果。

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包括学术水平、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

资格要求:

按时完成本方案规定的学习任务,并顺利通过学科综合考试,成绩达到优或良。

至少在学校认定的本学科B类及其以上重要刊物公开发表一篇以上(以第一作者署名,署名单位为西南大学)学术论文。

B类及其以上重要刊物以学校发文公布为准。

没有侵犯他人著作权行为。

没有发表有严重科学性错误的文章、著作和严重歪曲原作的译作。

和导师一起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内容要求:

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研究工作有一定难度。

研究主题明确,问题集中,材料详实。

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深厚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熟悉与论文有关的学术背景,了解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论文没有遗漏重要文献,能反映出作者熟练检索、阅读、分析、评价和利用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的能力。

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有创造性成果,达到国内或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能表明作者具有独立科学研究的能力。

技术规范要求;

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

独立完成论文。

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

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译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推理严密,关键词得当。

语言精练,文字表达准确,语句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论文的千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九、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列出本学科的必读书目和重点期刊,数量要精,水平要高,一些专业参考书可放入课程档案中,按二级学科分别排列)

作者或出版单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estheticsfromClassicalGreecetothePresent

AHistoryofEsthetics

AestheticsandArtTheory

Aesthetics:

AnIntroduction

ThePhilosophicalDisenfranchisementofArt

TheJudgmentofSense:

RenaissanceNaturalismandtheRiseofAesthetics

TheOxfordCompaniontoEnglishLiterature

IntroducingCulturalStudies

TheNatureofArt:

AnAnthology

ClassicReadingsfromWesternTradition

历代美学文库

美学译文丛书

美学

哲学研究

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

文艺研究

学术月刊

社会科学战线

文史哲

TheJournalofAestheticsandArtCriticism

TheBritishJournalofAesthetics

InternationalPhilosophyQuarterly

AmericanPhilosophyQuarterly

TheJournalofPhilosophy

PhilosophyEast&West

PhilosophicalStudies

ComparativeLiteratureStudy

HudsonReview

ArtinAmerica

M.C.Beardsley

K.E.GilbertandH.Kuhn

H.Osborne

G.Dickie

A.C.Danto

D.Sumner

EditedbyMargaretDrabble

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版)

叶朗主编

李泽厚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

其它说明: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考入的学生,应具有相应科研成果。

 

本学科(一级学科)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培养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部分委员会验收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研究生院和分管校领导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

附件1西南大学   (单位)

博士研究生培养程序

第一学期

内容

制定培养计划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

英 语

基础课

专业课1

要求

见有关文件

成绩  分以上

成绩 分以上

备注

本学期内

第二学期

内容

科学研究

专业课2

学术报告、前沿讲座1

学科综合考试

要求

在本专业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讨论,报告

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学科前沿动态和文献、研究能力

备注

综合考试前

至少2次

不合格者不补考,退学

第三学期

内容

科学研究

学术报告、前沿讲座2

开题报告

论文进展检查

课题研究

要求

在本专业学科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讨论,报告

综述、导言、提纲

参加导师的课题

备注

答辩前至少1篇

至少2次

开学初

期中

亦可结合论文进行

第四学期

内容

科学研究

学术报告、前沿讲座3

论文进展检查

课题研究

教学实践

要求

在本专业学科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讨论,报告

突破重难点,写成单篇论文发表

参加导师的课题

备注

答辩前至少1篇

至少2次

期中

亦可结合论文进行

第五学期

内容

科学研究

学术报告、前沿讲座4

论文进展检查

课题研究

论文全面审查(预答辨)

要求

在本专业学科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讨论,报告

初稿

参加导师的有关课题研究

备注

答辩前至少1篇

至少2次

期中

期末

第六学期

内容

科学研究

修改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

申请答辩

答辩

要求

在本专业学科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备注

答辩前至少1篇

答辩前两个月

答辩前三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