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7664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docx

渡槽专项施工方案

 

LKX+XXX渡槽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基本情况

渡槽中心里程LKX+XXX,设计采用为单孔宽1.8m、高1.9m渡槽跨越公路,渡槽与公路正交,槽梁底与公路路面净高6m。

渡槽结构形式上部为5m+20m+5m等截面钢筋砼简支箱梁,槽墩下部采用钢筋砼桩基础。

渡槽在墩台支撑处设置1cm厚中压石棉板,墩台冒与渡槽侧板用沥青棉麻絮填塞。

根据施工图和现场的情况,决定LKX+XXX渡槽采用满堂支架法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2、施工平面布置

3、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3.1人工挖孔桩施工

(1)人工挖孔桩,孔内岩石需爆破时,应采用浅眼爆破法,严格控制炸药用量,炮眼深度,硬质岩层不得超过0.4m,软岩层不得超过0.8m,桩孔较深时应该用电引爆,爆破前,对炮眼附近的支撑应采取防护措施,护壁混凝土强度尚未达到2.5Mpa时,不宜爆破作业,防止震塌孔壁。

(2)施工前应做好场地临时排水设施。

(3)桩口开挖前在井口搭设临时风雨棚,并做好临时排水设施,挖孔时应及时进行护壁施工,一般开挖1m设置一节护壁,护壁厚30cm。

桩成孔后应做好防、排水措施,严禁孔内积水。

(4)桩身灌注时应连续进行,不得间歇,并用振捣器捣固密实。

(5)桩基的配筋布置,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

(6)孔桩按嵌岩桩设计,需确保桩基嵌入中风化岩层2.5d。

施工时若发现现场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

3.2满堂支架施工

(1)基础需硬化处理,确保支架基础稳定。

(2)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设计要求进行满堂支架的搭设、使用和拆除,坚决制止乱搭、乱改和乱用情况。

(3)搭设前对钢管、扣件进行检查,确保材料合格。

支架在安装完成后检查验收。

(4)使用前应预压。

预压荷载应为支架承受全部荷载的1.05-1.10倍。

(5)预压加载、卸载应按预压方案要求实施,使用沙(土)袋预压时应采取防雨措施。

3.3主要危险源及防治措施

危险源

可能导致的事件

风险级别

控制措施

钢丝绳未进行检查和管理

机械伤害

执行《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护、安装、检验和报废》GBT5972-2009

起重吊装作业违规操作

机械伤害

执行起重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作业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其他伤害

配齐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支架搭设、模板固定不牢固

坍塌

支架、模板应安装牢固,严格安装专项方案要求搭设

模板及脚手架拆除顺序及措施不当

坍塌

按规定执行拆除顺序,并加强安全措施

粉尘及有害气体含量超标

中毒

个人防护用品佩戴齐全,作业前对孔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查

二、编制依据

1、勘测设计工作联系单及施工图

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

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9、《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第一版);

10、《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三、施工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

1.1、工期目标

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3月15日,完工日期2017年4月15日。

项目部将根据此项工程的施工特点,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周密计划、合理调度,严格控制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加大人员和设备投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期,按时完成任务。

1.2、质量要求

本项工程实施过程中将全面贯彻“实行科学管理,创建精品工程,确保优质服务”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以及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1.3、安全目标

本项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无工程安全事故,无人员伤亡事故。

2、材料与设备计划

2.1材料计划

C50混凝土

C30混凝土

HPB300

HRB400

C20喷射砼

M7.5浆砌片石

(m³)

(m³)

Kg

Kg

渡槽

58.2

4.4

4042

28678

200

36

2.22设备计划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1

卷扬机

2

2

装载机

1

3

全站仪

1

4

水准仪

1

5

导管

8

6

吊车

1

7

振动棒

4

8

手推车

2

9

手持风镐

2

10

空压机

2

四、施工工艺技术

1、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

(1)、平整场地

平整场地时要清除坡面的危石与浮土,铲除地表松软的土层,并进行夯实。

(2)、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前,对施工图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桩位坐标进行复核。

测量放样所使用的导线点、水准点必须是经过导线控制测量复测且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复的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成果,必要时要加密控制网,加密点同导线点一起复核测量,复核测量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桩基开挖前及在开挖过程中要对桩位进行复测。

安装钢筋笼前对桩位进行复测,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无误,为下一工序正常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

(3)、孔口护圈

孔口1.5-2m范围内填筑平台并设置护圈,护圈用砖砌护圈,高度50㎝,以防在施工过程中杂物落入孔中伤人,防止雨水等进入孔内。

孔口护圈施工完成后测量孔口护圈顶标高并进行桩位复测,在护圈顶面定位十字护桩,利用十字护桩检测桩孔中心偏位、桩径、桩孔垂直度以及在安装钢筋笼的过程中检测钢筋笼偏位。

根据孔口护圈标高及桩底标高确定挖孔深度。

(4)、人工挖孔

①、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的确定挖孔桩的位置及尺寸进行开挖。

开挖时,先开挖桩孔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向周边扩挖,桩孔开挖范围为设计桩径加护壁厚度,分段开挖的节段高度根据土质的不同情况确定。

在土质较好的情况下,每次开挖深度约1m,当土质坚硬,不致坍陷时可加大到1.5m;当土层松软(如细沙土或含水率大的粘土)时,开挖节段高度可减少至0.4-0.6m。

②、挖掘时,不必将孔壁修成光面,要使孔壁稍有凹凸不平,以增加桩的摩阻力。

③、在挖孔过程中,须经常检查桩孔尺寸和平面位置及桩的倾斜度,桩的倾斜度不超过0.5%桩长且不大于200mm,孔径、孔深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④、挖孔时如有水渗入,应及时支护孔壁,防止水在孔壁浸泡流淌造成坍孔。

渗水时根据实际情况设法排除(如用水泵抽排)。

⑤、桩孔挖掘及支撑护壁两道工序必须连续作业,不宜中途停顿,以防坍孔。

⑥、挖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进行孔底处理。

必须做到孔底表面无松渣、泥、沉淀土。

⑦、挖孔时,随进度做好地质记录,核对是否与设计地质资料相符。

(5)、孔内爆破

当遇到较坚硬的岩层时,须进行一定的爆破以辅助施工。

为确保施工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孔内爆破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统一采用电雷管导爆。

②、必须打眼放炮,严禁裸露药包。

对于软岩石,炮眼深度不超过0.8米;对于硬岩石,炮眼深度不超过0.5米。

按照岩层断面方向确定炮眼数目、位置和斜插方向。

③、严格控制用药量,以松动为主;采用控制边线爆破。

④、如遇到有水眼孔,则采用防水炸药,尽量避免瞎炮。

如果遇到瞎炮时要按安全规程处理。

⑤、对炮眼附近的支撑加固或设一定的防护措施,以免支撑炸坏引起坍孔。

孔口采取钢筋网覆盖等防抛措施,避免飞石溅出伤人。

⑥、孔内放炮后须迅速排烟。

确定对人不造成伤害时,人员才可下孔施工。

⑦、一个孔内进行爆破作业,其他孔内的施工人员必须到地面安全处躲避。

(6)、支撑护壁

护壁模板通过拆上节、支下节的方式重复周转使用。

模板采用三块钢模板拼接而成,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刚度。

模板用方木加固支撑,其中轴线与桩中心在同条垂直线上,偏差不大于1㎝,以保证桩基的垂直度符合规范要求。

桩径不小于设计桩径。

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固定,可在多节模板的上、下端各设一道弧形的、用槽钢或角钢做成的内钢圈作为内支撑,防止模板受力变形。

每挖完一节段后,应立即放置模板,浇筑护壁混凝土,采用人工浇筑、人工振捣,坍落度控制在10㎝左右,混凝土护壁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其厚度(厚度为15cm),护壁混凝土应根据气候条件,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浇筑24小时后方可拆模。

采用混凝土护壁进行支护,土质较差时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当遇到特别松散的土层或流沙层时采用钢护筒作为护壁。

护壁高度为50~100㎝,每开挖50~100㎝后采用混凝土进行支护,混凝土设计强度为30MPa,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进行下一段的开挖。

2、满堂支架及现浇箱梁施工工艺

(1)技术准备

施工前根据施工部位、地质条件的不同,根据施工方案有针对性的制定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并交底到测量队、实验室、现场技术人员、质检员和施工作业人员。

使不同工种作业人员掌握施工方法、流程、顺序、技术要求和作业任务,确保施工符合各项技术要求和有序进行。

(2)现场准备

根据技术交底要求,分别确定施工场地范围并进行场地平整、各种原材料准备和验收、机械设备准备和检查、临时施工用电线路和配电盘检查安装到位情况等。

(3)施工顺序

①整体施工顺序

根据工期要求、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各工序周期和施工作业人员工作饱满度,采用从左向右连续推进的方法进行施工。

班组按此顺序逐孔连续作业。

②渡槽施工程序

 

场地平整、地基处理

施工流程框图

搭设支架,铺设底模

支架预压

底模、支座安装

槽身模板安装

钢筋加工及运输

绑扎底腹板钢筋

内模安装

砼浇筑

拆除模板及其支架

养生

3天后拆除槽身模板

待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支架

(4)主要施工工艺

①、地基处理

本段基础均处于挖方段上,地质条件相对较好,为了保证支架基础稳定,墩身施工完毕,场地采用机械整平,压路机碾压。

满足支架基础达到所需要的模数,为了保证基础承载力均匀,在基顶面上铺一层厚度15cm的C25混凝土垫层。

2、支架施工

2.1支架设计

根据各部位受力不同,支架布置时,碗扣式支架纵、横向步距为0.9m;层高为1米。

WDJ脚手架采用直径为48mm、壁厚为3.5mm的钢管。

搭设长度为20米,槽身宽度为1.8米,支架宽度为4.8米(含两侧操作平台),槽身底模板采用1.5cm竹胶板。

支架搭设时,先用墨线在硬化后的地面上弹出支架的设计位置,然后按要求放置底座、搭设立杆、横杆。

立杆下方安装可调底座,底座下顺线路方向设置15×15cm支撑。

2.2支架预压

2.2.1预压材料及顺序

支架搭设完成后,按照设计位置纵向铺12#槽钢作为分配梁。

采用沙袋作为压重物,沙袋尺寸分为1×0.8×0.8m,每袋重约1T。

压载总重为1.2倍(槽身重加模板重量),约为128T。

2.3.2预压目的

为确保渡槽现浇施工安全,需对支架进行重载试验以检验支架的承载能力和挠度值。

通过模拟支架在渡槽施工时的加载过程来分析、验证支架及其附属结构(模板、横梁、钢管支架等)的弹性变形,消除其非弹性变形。

通过其规律来指导满堂支架施工中模板的预拱度值及其混凝土浇注的顺序,并据此基本评判施工的安全性。

2.3.3方法概述

预压方法就是模拟该孔砼槽身的现浇过程,进行实际加载,以验证并得出其承载能力。

荷载按顺序逐加,进行连续观测,当完成120%荷载加载后,4小时观测一次,12小时观测一次,24小时再观测一次。

1.关于荷载:

简支砼渡槽长20米,计算重量约为105吨,模板重量约为2吨,试验的荷载为1.2×(105+2)=128.4吨。

此外不再增加额外的荷载,故现场应模拟施加总荷载约为128.4吨,其沿纵向20米长度方向分配,平均6.42吨/米。

2.关于基准点的设置:

模拟实际槽身的准确位置,并以此姿态作为挠度、位移和应力应变测量的初始态,观测点布置见图1。

2.3.4预压前的检查

1.检查支架的各构件联接是否紧固,金属结构有无变形,各焊缝检测是否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2.照明充足,警示明确。

3.完全模拟浇注状态进行全面检查,只有全面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试验工作。

2.3.5加载方案及加载程序

1.加载程序

⑴加载过程共分两级:

060%120%

⑵第一级加载:

060%

第一级加载至60%,约64.2吨。

此时为加载至渡槽施工荷载状态的60%,进行测量记录,观察支架受力的情况。

⑶第二级加载:

60%120%

第二级加载至120%,重约64.2吨。

荷载总重达到128.4吨。

此时为加载至渡槽施工荷载状态的120%,进行测量记录,观察支架受力的情况。

按4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顺序,进行测量观察。

2.加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⑴对各个压重荷载必须认真称量、计算和记录,并由专人负责。

⑵所有压重荷载应提前准备至方便起吊运输的地方。

⑶在加载过程中,要求详细记录加载时间、吨位及位置,要及时通知测量组做现场跟踪观测。

未经观测不能进行下一级荷载。

每完成一级加载应暂停一段时间,进行观测,并对支架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加载,及时分析,采取相应措施。

如果实测值与理论值相差太大应分析原因后再确定下一步方案。

⑷加载全过程中,要统一组织,统一指挥,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及负责人在现场协调。

2.3.6预拱度设置

考虑到在支架上浇筑混凝土、施工及拆架后,上部结构要发生一定的下沉,产生一定的挠度,施工时采取预留预拱度控制,预拱度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拆架后上部结构及荷载作用产生的竖向挠度δ1。

2.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δ2。

(通过预压测量)

3.支架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压缩δ3。

(通过预压消除)

4.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陷δ4。

(通过预压消除)

5.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δ5。

预拱度根据上述计算之和确定最大值,设于跨中,其它各点按二次抛物线公式y=f挠×(L-x)/L2计算分配确定。

2.3.7卸载方案及注意事项

卸载方案类似加载方案,只是加载程序的逆过程,卸载过程同样分两个阶段。

要均匀依次卸载,防止突然释荷之冲击,并妥善放置重物以免影响正常施工。

卸载时每级卸载均待观察完成,做好记录后再卸至下一级荷载,测量记录支架的弹性恢复情况。

所有测量记录资料要求当天上报试验指导小组,现场发现异常问题要及时汇报。

2.4渡槽模板制作及安装

为了便于模板的加工和安装,加快施工进度,渡槽边模、部分芯模可采用定型小块钢模板。

2.4.1底模安装操作要点

底模安装及使用时,根据预压实际情况设置反拱及下沉量,并应随时用水准仪测量检测。

反拱值由设在立柱顶部顶托进行调节,局部点位调节主要在上横梁与底模之间用楔形钢垫板进行调节。

底模清理:

清除底模面板上杂物,对活动底模的接缝处清除浮渣使之密贴。

2.4.2模板安装操作要点

安装前检查:

板面是否平整、光洁、有无凹凸变形,模板接口处应清除干净。

检查所有模板连接端部和底脚有无碰撞而造成影响使用的缺陷和变形,支架及模板焊接处是否有开裂破损,如有均应及时补焊整修。

模板安装时应先使侧模滑移或吊装到位,与底模板的相对位置对准,用顶压杆调整好侧模垂直度,并与端模联结好。

钢模安装应做到位置准确,连接紧密,侧模与底模接缝密贴且不漏浆。

3、检查验收

挖孔桩实测项目

检查验收

规定值或允许误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桩长(m)

不小于设计

测绳量:

每桩测量

孔径或断面尺寸(mm)

不小于设计

探孔器:

每桩测量

桩位(mm)

100

经纬仪:

每桩测量

竖直度(mm)

0.5%桩长,且不大于200

吊垂线:

每桩测量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50

水准仪:

测每桩骨架顶面高程后反算

满堂支架实测项目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组织保障

2、技术措施

2.1质量保证措施

2.1.1质量保证组织机构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和安全总监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将经济效益与质量挂钩。

2.1.2质量管理制度

2.1.2.1图纸审核制度

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明确设计意图和工程特点,掌握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对审图中发现问题及时与监理工程师、设计院取得联系、及时解决问题。

2.1.2.2技术交底制度

1.工程管理部在开工前,及时将工程中所用的材料品种、品质、规格、数量和进场计划等向物资组交底,组织材料的采购进场;对使用的机具设备类型,技术性能要求向机械组进行交底,便于机械采购与租赁。

2.专业工程师根据施工进度,各分项、分部工程的特点,就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技术标准、安全质量措施和具体的施工工艺、方法等对班组进行书面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检查落实。

3.对涉及特殊过程或“四新”技术的施工内容,制定培训计划,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要点培训,必要时组织实地操作演练。

2.1.2.3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检验制度

1.钢筋、水泥等大宗用料应分批分期组织进场,材料进场后应及时向现场专职质检员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专职质检员应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取样,对材料进行复试,质量合格的同意签收,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应予以清除。

2.混凝土骨料如碎石、砂子和掺合料的进场时,应向专职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提供材质检测报告,同时进行现场见证取样,进行复试,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原材料不得进场,严禁工程。

3.其它成品材料如电焊条、电缆、机械配件等的进场必须提供产品合格证、生产批号证明及使用说明书等,证件不完整的不得进场。

2.1.2.4设备采购、租赁进场检验制度

1.大型施工机械采购必须由项目经理部设备部组织进行采购招标,有信誉好,生产能力强、技术水平先进的制造商进行生产供货,设备进场时应向设备部门提供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设备保修书等相关技术文件,并在现场组织试车。

2.租赁设备的进场,应对设备的工作性能、设备完好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检查符合规定使用要求的,应明确维修范围和责任,及时组织设备进场;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得进场使用。

2.1.2.5现场材料、过程产品试验检验制度

1.现场质检工程师配合检测中心负责钢材、混凝土原材料、过程产品的检验工作,严格把关,对实验结果负全责。

2.原材料、半成品和过程产品的现场取样、送检必须设置专人负责,并进行相关知识的技术培训,见证取样工作必须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进行,并进行现场编号和封存。

3.工程管理部、各专业专职质检员应严格按实验检验规范的规定对原材料、半成品和过程产品按检验批送检数量监督检验,对实验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和统计分析动态化管理,出现质量问题与质量波动应及时采取整改措施。

4.坚决杜绝实验资料的涂改、伪造等违反建筑生产质量管理条例的行为,对因此造成质量问题的,视情节轻重,追究行政责任直至刑事责任。

3、安全应急预案

3.1、组织指挥体系

3.1.1应急领导机构

XXX设立施工工程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由XX任组长,XX任常务副组长,XX任副组长,成员为:

XX、各项目队长、技术主管。

3.1.2应急日常工作机构与职责

XX合同段施工工程应急指挥小组下设办公室,作为其日常办事机构。

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由刘志凌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其职责是:

执行指挥小组的决定;组织实施应急工作规划,督促、检查应急工作方面的科研、宣传、教育等;组织协调应急工作综合管理系统、通讯信息系统、物资保障系统、抢险救援、参与事故调查;汇总重大安全事故信息,及时掌握分析重要信息并提出处置建议报指挥小组;负责突发重大安全事故的接警和处警工作。

应急救援指挥小组下设7个专业组:

抢险救灾组、综合协调组、专家技术组、警戒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和善后处理组。

各相关工作组按照现场总指挥的要求开展救援行动。

抢险救灾组:

由XX任组长,XXX以及项目队队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负责组织相关项目经理部、项目队对事故现场进行抢险救援工作。

综合协调组:

由XX任组长,XXX为成员。

负责协调XX公司、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参与抢险救援工作,并负责上报及对外通报抢险救援工作进程情况。

专家技术组:

由XX任组长,XXX各项目队技术主管为成员。

负责对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指导抢险救援人员实施抢救。

警戒保卫组:

由XX任组长,XX为成员。

负责事故抢险救援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秩序。

后勤保障组:

由XX任组长,XXX为成员。

负责组织、供应抢险救灾物资,为事故抢险救灾提供后勤保障。

医疗救护组:

由XX任组长,XXX为成员。

负责协助医院对事故伤员进行医疗急救。

善后处理组:

由XX任组长,XXX为成员。

负责督促相关部门做好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和善后处理工作。

3.2、预防、预警

3.2.1信息监测与报告

3.2.1.1工程信息监测:

项目经理部应急办负责建设工程事故信息的接收、报告、初步处理、统计分析、制定相关工作制度。

3.2.1.2综合信息监控:

项目经理部及其部门收到事故或重大隐患信息后应当进行核实与风险分析,必要时,到现场察看,并立即逐级向上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报告。

有关部门应当同时向同级政府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

发生事故的施工队伍名称;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和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事故的报告单位、签发人和时间。

3.2.2预测预警支持系统

3.2.2.1XXX合同段建设工程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建立统一的工程应急救援信息网络体系,将各工程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装备等全部输入计算系统中,实现信息共享、确保应急救援行动准确、高效。

3.2.2.2XXX合同段建设施工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置多种通讯方式随时保持与各施工队伍以及相关地市应急指挥部、救援基地、及有关事故报警系统的联系。

3.2.2.3各成员单位值班电话和值班手机必须保持24小时开机。

3.3、应急响应

3.3.1分级响应程序

3.3.1.1级别的确定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本条第一款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事故调查处理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执行。

3.3.1.2预案启动

应急指挥小组办公室接到事故报警信息后,应详细了解事故情况,评估等级,提出启动预案的建议,并报组长决定是否启动预案。

3.3.1.3市级响应程序

按照事故响应程序,如属于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则应马上报告吉首市(古丈县)人民政府应急办和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启动市级应急救援预案。

州人民政府应急办则分别责成与协调州直相关部门参与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