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79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7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5000吨工业用纤维素酶制剂厂设计设计1Word格式.docx

用此方法生产的燃料乙醇可部分取代汽油。

这是目前生物能源研究的重点,也是纤维素酶的主要应用方向。

随着酶制剂工业的发展,纤维素酶的应用范围也进一步的扩大。

纤维素酶是畜牧业的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

利用纤维素酶能将饲料中一部分难于消化的纤维素转化为糖和菌体蛋白,改善动物饲料利用性,能使畜禽最大限度的利用饲料,提高饲料利用价值,减少畜禽消化道疾病发生,同时可减少饲料用量,降低养殖成本[3]。

1.1.2.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随着生物工程的迅猛发展,纤维素酶制剂的生产变为现实。

美国、丹麦和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纤维素酶的生产,国际市场基本上为它们所垄断,我国七五计划才把纤维素酶的生产列为攻关计划,国内现已有些厂投产,年产量约5000多吨,国内生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石油价格的爆涨,国内外纤维素酶的需求市场前景十分乐观。

纤维素酶生产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21世纪将是它的生命全盛期。

由于纤维素酶的广泛应用,估计我国市场需求量将以每年25%~35%的速度上升,预见用纤维素酶产业化生产生物乙醇的关键技术将在未来5年内得到解决,那时我国的纤维素酶年需求量将增加到25~40万吨。

纤维素酶的年利率可能达到50亿元以上。

目前国内大规模生产纤维素酶的公司只有天津诺维信公司、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戴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

因此,利用液体深层发酵法生产的纤维素酶将会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1.2.厂址选择

1.2.1投资环境评价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东连日照,西接枣庄、济宁、泰安,北靠淄博、潍坊,南邻江苏。

根据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对全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根据2005年城市基本情况统计年报资料,从“区位及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市场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社会服务环境”、“综合安全环境”等进行综合测评,发布了“2006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名单,临沂市榜上有名。

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中国城市竞争力论坛,临沂市荣获“2006跨国公司眼中最有投资潜力的城市”。

临沂经济开发区是2003年6月份,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位于临沂市城区东南部,是临沂市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区。

经济开发区城市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善,交通运输便利,自然资源丰富,靠近国内第三大批发市场—临沂批发市场,具有巨大的商贸优势。

开发区对投资企业实行优惠的扶持政策,按照“政策最优、体制最顺、服务最好”的要求,对园区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提供最优的服务。

从区位上看,形成了海、陆、空三通的立体格局。

该工业园在交通、原料、资源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1.2.2.开发区财政支持及土地政策

对临沂市外投资的工业性生产项目企业所得税市级地方留成部分前三年政府全额扶持,后两年扶持50%。

投资项目建设用地,通过协议、招标、拍卖、挂牌、划拨、出让或租赁等形式依法获得。

生产性工业项目目前土地出让价格为每亩5.8万元左右,在此基础上,根据项目投资规模、投资强度、建设期限、科技含量、税收贡献等再给予不同程度的优惠扶持。

对于酶制剂厂厂址的选择,其基本要求是原料、燃料供应充分,产品流通迅速,交通便利。

而新开发的开发区为招商引资,往往会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有利于企业的成长。

因此本着经济、合理、优势的原则,根据本项目的性质和对建厂地区及地址的相关条件进行考察和论证分析,最后厂址选择临沂市经济开发区。

综合看来,无论是从地理位置、交通运输、原材料和燃料供应,还是从当地政策、投资环境来看,都是十分理想的。

1.3.项目建设的意义

项目建成后一方面可以吸纳当地剩余劳动力,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另一方面,该项目还可以解决当地农作物秸秆浪费的问题,增加当地农民的农业收入,生产中产生的废渣还可以作为农业用有机肥。

本项目投产结构合理,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投资回收期短,发展前景广阔,并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三农政策,能积极的带动当地农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值、国家增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社会带来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该项目切实可行

2厂区平面设计

2.1.总平面设计

表2.1厂区建筑面积一览表

序号

建筑物

建筑面积(m2)

占地面积(m2)

1

应急发电室

10=90

90

2

配电室

3

原料库1

12=108

108

4

空压机房

10=80

80

5

水处理中心

6

粉碎配料车间

12=96

96

7

生产车间1

28×

3=756

252

8

生产车间2

3=756

9

锅炉房

10×

12=120

120

10

原料库2

11

成品车间

14=112

112

12

污水处理站

24×

6+24×

5=264

264

13

职工公寓

45×

2=900

450

14

机修车间

8=40

40

15

职工餐厅

20×

15×

2=600

300

16

成品库

9=72

72

17

科研中心

3=900

18

办公楼

25×

4=1000

250

19

警卫室1

20

警卫室2

2.2.设计说明书

2.2.1.设计依据

(1)以方便生产为前提,符合车间生产程序,避免原料、半成品、人流的交叉污染;

(2)全厂建筑物采取南北朝向,利于通风、采光;

(3)发酵附属设施安排在发酵车间的周围,为发酵提供高压蒸汽、原辅料、冷却水、压缩空气;

(4)粉碎车间和锅炉房安排在发酵车间旁边,远离生活区和公路,避免污染生活区的空气;

(5)配电房、锅炉靠近生产车间,减少能源消耗,锅炉房处于厂西北角,使生产车间处在其上风位置;

(6)通盘考虑全厂布置,填平补齐,力求合理、经济,并充分考虑全厂扩大生产[4]。

2.2.2.总平面设计说明

(1)厂区主要建筑物:

原料库、成品库、办公楼、科研楼(兼菌种保藏中心)、餐厅(兼工人活动中心)、车库、工人公寓、广场、传达室、展厅、锅炉房、机修车间、生产车间、成品车间、粉碎配料车间空气压缩站、水处理中心、污水处理池等。

按照生产流程布置,并尽量缩短距离,避免物料的往返运输。

对厂房的布置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既保证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又使得整个厂区紧凑合理。

(2)办公楼在人流出口附近,距离车间较近,方便管理,又与物流避免交叉。

(3)绿化情况:

厂区绿化以普通绿化与重点绿化相结合,沿厂区主入口的主要道路进行重点绿化,种植有观赏价值的乔、灌木与草皮结合,并且绿化部分遍植草皮,并适当点缀冬青灌木,绿地率达到50%以上,以创造出一个美丽、怡人的厂区环境。

(4)厂区道路:

厂区主干道为10m宽,非主要道路为8m宽,两旁种植悬铃木、榆叶梅等。

(5)厂区考虑到防火要求,各主要建筑物和易燃物附近均设有消防水龙头和灭火器。

2.3.主要设计指标

表2.2主要设计指标一览表

项目

数据

全厂占地面积

13872m3

全厂建筑物占地面积

2744m3

建筑系数

19.78%

绿化面积

1950m3

绿化率

14.06%

土地利用系数

32.88%

3产品方案及工艺流程

3.1.产品与产量的确定

表3.1产品方案明细表

产品名称

年产量/t

日产量/t

班产量/t

全年生产天数/d

酒精工业用酶

500

1.525

0.508

328

饲料添加酶

3.2.工艺流程

3.2.1.原辅料及菌种

(1)原料:

玉米秸秆、麦麸

(2)辅料:

酵母膏、木质纤维、蛋白胨、MgSO4·

7H2O、泡敌、CaCl2·

2H2O、Tween-80、KH2PO4

(3)菌种:

里氏木霉RutC-30

3.2.2.工艺流程图

原料→粉碎→过筛→高温高压杀菌

保藏菌种→斜面种子培养→摇瓶→液体种子扩大培养→液体深层发酵→过滤→浓缩→流酸铵沉淀→(饲料添加酶为乙醇沉淀)

过滤→溶解酶泥→过单宁琼脂糖层析柱→浓缩→干燥造粒→固体酶制剂

液体酶制剂

图1生产工艺流程图[5]

3.2.3.操作要点

(一)菌种培养

(1)菌种及菌种保存

一般选用的菌种为里氏木霉,发酵周期为70h左右,纤维素酶产量高且稳定性好,产生的纤维素酶为胞外产物,容易分离纯化。

一般里氏木霉菌种用马铃薯琼脂(PDA)培养基保藏。

(2)菌种活化[5]

马铃薯琼脂(PDA)培养基灭菌冷却至30℃左右时,在无菌条件下将保藏的原菌接种到培养基中,在28~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h,取出后于0~4℃保存备用。

(3)种子培养基及种子罐培养

玉米秸秆粉(20目筛)1%、酵母膏0.05%、木质纤维1%、蛋白胨0.3%、MgSO4·

7H2O0.03%、KH2PO40.4%、CaCl2·

2H2O0.03%、(NH4)2SO40.2%、Tween-800.02%(体积比),121℃下灭菌30min后使用。

菌种活化后按7%的接种量接种到一级种子罐中通气培养,培养48h后再接种至二级种子罐中,培养48h后按7%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进行发酵[6]。

(二)发酵过程

(1)发酵培养基的配制

发酵培养基的组成[5]

玉米秸秆粉19.5%、麦麸5%、酵母膏0.05%、蛋白胨0.3%、MgSO4·

2H2O0.03%、(NH4)2SO41.5%、Tween-800.8%(体积比),121℃下灭菌30min后使用。

配制培养基的注意事项[1]

I.碳源纤维素酶发酵大多采用含有纤维素的原料作为碳源。

一般是将玉米秸秆粉碎至20目以下后与麦麸等其他辅料混合。

麦麸对菌种产酶的影响是双面的:

它一方面为产酶提供必要的生长因子;

另一方面,其含量增加又会降低培养基的蓬松程度,使通气量降低,从而影响产酶。

对于里氏木霉,当玉米秸秆与麦麸之比为4:

1时纤维素酶的产量最高[7]。

II.氮源可用无机氮,也可用有机氮,二者差别不大。

里氏木霉的最适氮源为硫酸铵和谷氨酸钠,硫酸铵价格较便宜,因此选用硫酸铵,用1.5%浓度效果较佳。

.细胞通透性增加细胞通透性对提高纤维素酶活性有一定的作用。

一般认为Tween-80可以提高里氏木霉的纤维素酶的产量,添加量为0.8%。

培养基的配制是在拌料罐中进行的。

预先在拌料罐中添加所需质量的各种成分,然后加入培养基中所有用水量的60%左右,使最终两个发酵罐中的装料量为14.26m3。

用搅拌桨搅匀后用往复泵泵入两个发酵罐中。

(2)发酵培养基的灭菌[8]

由于发酵罐的体积较小,因此可采用实罐灭菌的方式进行灭菌。

灭菌过程采用蒸汽压为196kPa(表压)的蒸汽通入发酵罐中,利用蒸汽冷凝释放的热量加热培养基,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实罐灭菌过程共分为三个阶段:

升温阶段

采用直接将活蒸汽通入发酵罐中的方式把培养基由室温加热到灭菌温度。

此过程中通入的蒸汽冷凝形成的水可直接补充配制培养基时未加足的水。

保温阶段

蒸汽从与培养基相接触的管道连续进入,从不与培养基相接触的管道连续排出。

维持一定的灭菌时间,以到达灭菌的目的。

冷却阶段

完成保温时间后,关一路排汽,再关一路进汽(次序不能颠倒),最后排汽与进汽全部关闭。

然后引入无菌空气,再打开蛇管的冷却水,使培养基的温度降低到合适的温度,以进行接种。

(3)发酵过程中的条件控制

温度

发酵前期,培养温度应稍高些,以有利于菌体的生长,里氏木霉一般控制前期培养温度为30℃(即最适生长温度),大约保持12h;

进入产酶期后,应适当降低培养温度,里氏木霉产酶期培养温度一般为28℃,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提高酶的稳定性,延长细胞产酶时间

[9]。

pH

里氏木霉发酵生产纤维素酶的最适pH为4.6~5。

在实际的发酵过程中,随着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发酵液的pH值在不断变化,要根据其变化严格控制pH值[1]。

通风量

发酵早期,菌体刚刚萌发,数量较少,呼吸强度较弱,耗氧速度较低,应控制通气量为1:

0.2~0.3;

进入对数生长期以后,菌体代谢旺盛,呼吸强度提高,细胞大量分裂,细胞浓度迅速增加,因此耗氧速度较快,应控制通气量为1:

1;

产酶时期,细胞分裂完全,细胞浓度最大,形成大量的酶蛋白,也消耗大量的氧气,应控制通气量为1:

1[1]。

搅拌

纤维素酶液体深层发酵中还需要搅拌,以利于热交换、营养物质与菌体均匀接触,降低细胞周围的代谢产物,从而有利于酶的合成。

所以,应控制整个生产过程的搅拌速度为100~150rpm。

泡沫控制

发酵中往往产生较多的泡沫,其存在阻碍CO2排出,影响溶解氧量。

生产上一般采用聚氧丙烯甘油醚或泡敌(聚环氧丙环氧乙烷甘油醚)消泡。

产酶量的测定

发酵过程中要定时取样测定产酶量,一旦发现到达最大酶活产量时要及时停止发酵。

(4)发酵终点的判断

一般利用里氏木霉进行纤维素酶发酵的周期为70h左右。

当发酵液的pH上升至5左右,镜检观察到菌丝自溶、断裂,80%以上的菌丝染色着色浅或染不上色时,可以放罐[6]。

一般发酵的产酶率为6.5%。

(二)纤维素酶的分离与提取

(1)发酵液的预处理

发酵结束后要向冷却蛇管内通入蒸汽,使发酵液温度升高至90℃维持10min,灭活菌体并有利于后续的过滤过程。

加热结束后将发酵液转移至发酵液储罐中。

同时准备使用板框过滤机对发酵液进行过滤,以除去菌体和未发酵的培养基原料。

(2)发酵液过滤

在里氏木霉生产纤维素酶的过程中,在常压下滤饼形成后,一般采用加压至0.3~0.4MPa来过滤。

滤液储存于储罐中,分四批进行后续的提取过程。

生产中常采用以压力泵或压缩空气为过滤推动力的压滤机来进行过滤。

经过滤后滤液中的纤维素酶的收率为95%。

(3)浓缩

将板框过滤后的滤液调到pH4.5,在40℃、2.0kPa的条件下利用三效真空蒸发仪将滤液浓缩至原体积的30~40%[1],此过程的酶的收率约为95%。

(4)沉淀与酶泥的重新溶解

在酶制剂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采取盐析法进行纤维素酶的分离。

首先向浓缩酶液中加0.2饱和度的硫酸铵,静置1小时后利用板框过滤机进行过滤,弃去沉淀。

然后向收集的清液中加入0.6饱和度的硫酸铵,再静置1小时后过滤弃去清液,得到纤维素酶的粗品。

对于应用于饲料工业中的酶制剂,由于硫酸铵沉淀法析出的酶沉淀,含有大量的无机盐,不适合用于食品行业。

因此在其生产过程中,应该采用有机溶剂法进行纤维素酶的分离。

常用纤维素酶沉淀分离的有机溶剂为乙醇。

乙醇的最适浓度为70%。

提取酶制剂过程中容易引起酶的变性失活,所以必须在4℃左右的低温下进行操作,沉淀析出后要立即分离。

有机溶剂用量一般为酶液体积的2倍左右,而且,要将酶液的pH值调至纤维素酶的等电点附近,再用0.02~0.05mol/L的磷酸缓冲液溶液溶解后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沉淀过程的酶的收率为94%,过滤过程的收率为95%[1]。

(5)纤维素酶的纯化

单宁是纤维素酶的天然抑制剂,用单宁结合活化的琼脂糖做成亲和层析柱,用蒸馏水平衡,再将上一步得到的酶液过柱,使单宁专一性结合纤维素酶,蒸馏水平衡后,用0.02~0.05mol/L的磷酸缓冲液洗脱出来,就可得到纯化的液态纤维素酶[1]。

酶的亲和层析一般控制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以防止由于温度的升高而使酶在纯化过程中变性失活。

经过该过程后酶的损失率为7%。

(6)洗脱液的浓缩

由于里氏木霉生产的纤维素酶在60℃以上活性迅速下降,所以在真空蒸发浓缩时,应控制浓缩系统的真空度,使蒸发温度在60℃以下。

在纤维素酶的生产中一般采用真空蒸发器,在50℃进行真空浓缩,除去约2/3的水分。

浓缩后的收率为90%。

(三)酶的成品与包装[10]

(1)液体酶的混合与包装

向经浓缩后的液体酶加入1,2-丙二醇,以维持酶制剂的活性。

最终产品的颜色为棕色,密度为1.05~1.1g/cm3,粘度为50Pa·

s,装于有环氧树脂涂覆的容量为200kg的铁桶中以及容量为25g的手提桶中。

(2)固体酶的造粒与包装

将浓缩后的酶液用喷雾干燥法干燥,形成粉状的酶。

固体酶制剂的包装外要刷明标记,包括成品名称、生产厂家名称、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成品标准编号等。

(四)成品的储存

包装后的成品经过水平皮带输送机运到成品库中,再由叉车搬运到存放的位置。

成品库要求低温干燥通风,库内温度在0~25℃范围内,保质期为半年。

避免在30℃以上长期储存,避免日光暴晒和雨淋。

(五)成品质量检测[11]

酶制剂的成品各项指标要符合《工业酶制剂通用检测规定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QB/T1804-93的要求。

并按照下述的测定纤维素酶活力的方法测定其CMC酶、FPA(滤纸糖)酶和BG酶活性,并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来测定该酶制剂的纯度与分子量。

I.CMC酶活的测定

5%CMC溶液(pH4.5、0.025mol/L柠檬酸,0.05mol/L磷酸氢二钠)1.0mL,适当稀释后的酶液1.0mL,40℃恒温水浴60min,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

II.FPA酶活的测定

取适当稀释后的酶液0.1mL,再加入0.2mL磷酸缓冲液(pH6.0)和0.5×

0.5滤纸条1张,其余同CMC测定。

III.BG(β-1,3-葡萄糖苷酶)酶活的测定

取适当稀释酶液0.5mL,加入0.5ml1%水杨酸溶液(溶于pH4.8、0.1mol/LHAc和NaAc缓冲液),50℃反应30min,加入3mLDNS试剂测糖。

3.3.物料衡算

里氏木霉的发酵时间为70h左右,考虑到装料、实消、放料、清洗需要一部分时间,因此确定整个发酵周期为4d,在330d的工作日内,共有82个生产周期。

由设备计算(3.4.1)可得,生产中共需要23m3的发酵罐80个。

发酵罐的装料系数为70%,发酵产率为6.5%,提取率为70%,种子罐的装料系数为75%,发酵液密度约为1020kg/m3。

主要技术参数:

发酵时间:

70h生产周期:

4d生产天数:

328d

年产量:

5000t预设发酵罐个数:

80个

发酵罐装料系数:

70%发酵产率:

6.5%酶提取率:

70%

FPA酶活:

4626~4781单位/g

3.3.1.原料计算

(1)玉米秸秆

玉米秸秆需经过粉碎后才能用于发酵。

在粉碎过程中随着运输、粉尘等会有原料损失,按10%的损失率及3t/t(原酶)的投料比计算,可得每次发酵周期需要的原料玉米秸秆量为:

m1=发酵液总质量×

产酶率×

玉米秸秆投料比÷

(1﹣损失率)

=[80×

23×

70%﹢4×

75%]×

1020×

6.5%×

(1﹣10%)

=286.64

年用量:

M1=286.64×

82

=23504.48t

(2)麦麸

碳源中玉米秸秆与麦麸的比例为4:

1时纤维素酶的产量最高。

由此麦麸的用量为:

m2=玉米秸秆投料量÷

4

=286.64÷

=71.66t

M2=71.66×

82

=5876.12t

(3)酵母膏

一个发酵周期中的培养基的总质量为:

[80×

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