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9905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8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docx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单元《认数1120各数》教学案

1.数一数11~20各数,并会填写出来。

2.认识个位、十位及11~20各数的组成及大小比较。

3.进行10加几和相应减法的简单运算。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地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认识个位和十位,会比较数的大小。

2.能正确口算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3.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1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编排的,具体建议如下:

1.关于数数、读数。

(1)教学时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

先数出12根小棒,散放在桌面上,再想一想怎样容易看出这是12根小棒,接着把10根捆成一捆,明确10根就要捆成一捆,即10个一是1个十。

从中让学生明白1捆和几根在一起,就是十几,把10根捆成一捆,旁边还有2根,这样容易看出是12。

(2)在摆一摆、数一数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操作,自己在动手、动脑中认识其他各数,深入理解1捆(1个十)和几根(几个一)在一起就是十几,2捆就是2个十,是20。

(3)在学生直观了解数后,结合尺子图(或数轴)读数,初步感知数序。

2.关于11~20的写数。

教学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计数器,初步知道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接着,请学生用小棒摆出1捆和1根,此时,老师要把小棒和计数器联系起来。

明确1捆用计数器表示,就是在十位拨1个珠子,十位上的这个珠子就表示1个十,在十位上写“1”,1根用计数器表示就在个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个一,在个位上写“1”,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

对于“16”“18”的写法,要让学生操作计数器、小棒,初步感知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对于“20”的写法,通过操作要让学生懂得,有2个十就在十位上写2,个位没有,用0表示。

  3.关于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时要利用教具和学具,引导学生从数的组成的角度来探索计算的结果,通过计算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

4.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读数,只要求口头读,不要求用文字写出来。

(2)写数,要重点指导“11”的书写,让学生明白2个“1”的意思;写“20”时,要特别强调个位没有,用0占位。

写数时还要注意让学生书写干净、整齐、匀称、美观,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对于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这部分内容,不要求叙述加、减关系,只感知就可以了。

1 11~20的数数、读数1课时

2 11~20的写数1课时

3 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11~20的数数、读数

教材第82、第83页的内容。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初步的想象能力。

正确地数、读11~20各数,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小棒,尺子。

利用小棒,从1数到9,再添上1根是10根,捆成一捆,是1个十,是10。

(要边操作边说过程)

1.教学例题。

(1)教师出示散放的12根小棒,问:

你有什么办法知道这堆小棒是多少根?

(操作、讨论)

(2)汇报。

(可1根1根地数出来,也可先数出10根捆成一捆,还剩2根,一共就是12根……)

(3)针对“数出10根捆成一捆”这种方法,教师问:

1捆是多少?

(是1个十,是10)再问:

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容易看出是12根)

2.请学生利用上述方法摆出“11”“13”“19”等。

要求边摆边说过程。

如“11”,先摆出1捆,再摆出1根,合起来是11。

再请学生在19根上添加1根,问:

是多少根?

(20根,即2捆)再问:

2捆是多少?

(2个十,是20)

3.看尺子。

谁能从0读到10?

再从10读到20。

(学生自己读)

请学生从20读到0。

提问:

10的后面是几?

(11)8的前面呢?

(7)

1.互相说数,摆数。

2.看尺子图互相提问题,如20在19的前面吗?

17的后面是多少?

……

3.教材第83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4.教材第83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5.教材第83页“想想做做”的第3、第4、第5、第6题。

把1~20各数按顺序连起来,看看像什么。

课堂作业新设计

思维训练

连出来像一只小兔。

1.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提供生活中的实际素材,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问学生,发言好的想要苹果还是红花(一个苹果当十个红花)?

使学生获得感性材料。

让学生明白以一当十的道理,接着,再让学生猜数。

这一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

这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语言表达紧密结合,突破了教学难点,充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

3.注重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态度,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

组织有效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当前的教学改革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与交流的机会。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现实而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贯穿整节课,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堂。

4.让学生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创造欲望和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大特点。

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真正落实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5.从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和教师备课的出发点。

6.精心设计提问。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也是这节课的一大特点,激发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动力,使课堂成为学生不断进取的空间。

一 创设情境。

课件播放三个小朋友在教室前的对话——甲说:

“我们班门前种了6棵大树。

”乙说:

“我已经得了9颗五角星。

”丙说:

“我们小组有8个人。

谈话:

听到三个小朋友刚才说什么了吗?

小朋友,你也能像他们一样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吗?

学生说到我有几根小棒时,出示1捆小棒图,提问:

小明也有一些小棒,你知道这些小棒有几根吗?

如果学生知道是10根,则进入下一环节;如果学生不知道这里一捆小棒是10根,则将一捆小棒展开,数一数,强调有10根小棒,可以捆成一捆,一捆小棒有10根。

〔设计说明:

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引入,能有效地激活学生对已有的数的认识,引起学生认数的兴趣。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认数水平,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二 认识计数单位“十”。

谈话:

请大家数出10根小棒,捆成1捆。

反馈:

你是怎样做的?

(指名到实物投影前操作:

先数出10根小棒,再捆成一捆)

展开一捆小棒:

这里有多少根小棒?

(指1根小棒)这是1根小棒,是1个一,(指10根小棒)那么10根小棒是几个一?

(板书:

10个一)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提问:

现在这里有多少根小棒?

(可能有的学生回答是10根小棒,有的学生回答是1捆小棒)

谈话:

10根小棒也就是1捆小棒。

(指1捆小棒)像这样的1捆小棒有10根,也就是1个十。

(板书:

1个十)请大家想一想:

10个一和1个十有什么关系?

(板书:

10个一是1个十)

让学生指着自己的小棒说一说:

几个一是1个十?

谈话:

“十”在生活中的应用可广泛了。

比如,1包铅笔有10支,是1个十;一盒钢笔有10支,也是1个十……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说明:

认识计数单位“十”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的含义,正确建立计数单位“十”的表象。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十”,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加深对10个一是1个十的理解,而且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 认识11~20各数。

1.摆一摆,数一数。

谈话:

你能摆出12根小棒吗?

怎样摆能清楚地看出是12根?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

展示学生的摆法,并交流是怎样摆的。

小结:

我们摆12根小棒的时候,可以先摆1捆,再摆2根。

也就是先摆1个十,再摆2个一,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

2.摆一摆,说一说。

谈话:

你能摆出11根小棒吗?

学生活动后,反馈:

你是怎样摆的?

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11?

谈话:

你还想像这样摆出十几根小棒吗?

自己摆一摆,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摆的。

反馈到19时,提问:

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

(是20根)怎样摆出20根小棒?

(学生把旁边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

指两捆小棒,提问:

2捆就是几个十?

2个十是多少?

(板书:

2个十是20)

〔设计说明:

摆一摆、数一数、读一读、说一说等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十几的组成,又有利于学生感受十几的大小和顺序。

让学生思考“19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怎样摆出20根小棒”,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加深对“10个一是1个十”的理解,为以后认识更大的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 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看图说一说。

(1)出示下图。

(13本书,17粒珠子,20块积木)

让学生数一数、读一读,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读出尺子上的数。

让学生轻声地读一读尺子上的数。

提问:

13前面的数是几?

后面的数是几?

15和17中间的一个数是几?

17和20中间是哪两个数?

18这个数是接近20,还是接近10?

〔设计说明:

借助实物图,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有利于突出计数单位“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的实际大小。

让学生读出尺子上的数,并通过交流,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数的意义和顺序,有效地发展了数感〕

2.读一读,数一数。

(1)17、14、20、12、15、6、16。

(2)从6数到16。

(3)“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按要求练习后,再由同桌合作,一个人说翻到课本哪一页,另一个人在课本上很快找到相应的页码。

3.估一估。

(“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左边的草莓图。

(1)先不数,估一估一共有几个草莓。

(板书学生估计的数)

数后一起评价学生的估计。

怎样能很快知道有几个草莓呢?

(演示把10个草莓圈起来)

(2)照样子在书上先估一估,再数出有多少把雨伞。

4.抓一抓,数一数。

要求:

抓一把糖果,估一估有多少颗,再数一数。

提问:

你能一把抓出十几颗糖果吗?

学生操作后反馈,并说一说抓糖果时要注意什么。

5.“想想做做”第6题。

在教科书上数出10张纸,用手捏一捏,看看有多厚;再数出20张纸,用手捏一捏,看看有多厚。

两次的感觉一样吗?

有什么不同?

〔设计说明:

教师注意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

从估计草莓的数量,到估计雨伞的数量;从抓一把糖果,估一估、数一数有多少颗,到一把抓出十几颗糖果;从数出教科书的10张,捏一捏有多厚,到数出20张再捏一捏有多厚。

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地体验和感受11到20各数的大小,发展了数感〕

 

11~20的写数

教材第84、第85页的内容。

1.能正确地写出11~20各数,认识个位和十位,能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进一步理解数的组成和数序。

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书写认真、整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识“个位”“十位”,正确写数、比较数的大小,掌握数的组成。

计数器,小棒,视频投影,磁力板。

1.从7数到17;从20数到10。

2.摆小棒表示下列各数。

(在磁力板上摆)

11 15 18 20

我们已经会数、会读11~20各数了,这些数怎样写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

1.认识计数器。

教师介绍:

这是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

个位表示几个一,十位表示几个十。

2.学习写数。

(1)看磁力板上用小棒摆出的“11”,教师明确:

1捆用计数器来表示,就是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个十;(板书:

1)1根在计数器上表示,就是在个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个一。

(板书:

1)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就是11。

(2)请学生先用小棒摆出“16”,再用计数器边拨珠边说过程,并试着动笔写出来。

“18”的写数放手让学生操作体会。

(3)教师出示2捆小棒,问:

这是多少?

用计数器怎样表示?

强调十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不拨珠子。

再问:

怎样写20呢?

强调:

十位上是2个珠子,就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没有珠子,要用0来占位,不能不写。

(4)试一试。

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学生写完后,教师提问: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强调:

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1.看图写数并填空。

         (  )         (  )

     (  )个十和(  )个一  (  )个十和(  )个一

2.教材第84~85页“想想做做”的第2、第3题。

3.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4.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

5.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的第6题。

6.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的第8题。

教材第85页“想想做做”的第7题。

要使学生初步感知“第几”的含义。

课堂作业新设计

1.11 1 1  15 1 5

2.略

3.

(1)1 5 

(2)13 (3)20

4.12 14 15 17 18 20

5.> < < >

6.略

思维训练

20 7 9 11 18 20

教材习题

教材第84页“想想做做”

1.15 1 5 20 2

  11~20的写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合理设计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知识理解得最深,也最容易掌握,本节课所设计的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教材第86、第87页的内容。

1.能正确地口算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2.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关系,能初步运用加减法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正确地口算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加深对十几的认识。

投影,小棒。

1.填一填。

(1)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2)10个一是(  ),2个十是(  )。

2.按顺序填数。

9

10

12

16

1.投影显示一盒苹果,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苹果。

再投影显示散放的5个苹果,问:

现在共有几个苹果?

(学生数出是15个)

2.教师组织交流学习。

(1)引出四个算式。

左边有10个苹果,右边有5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列式是10+5=

右边有5个苹果,左边有10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列式是5+10=

一共有15个苹果,左边有10个苹果,右边有几个?

列式是15-10=

一共有15个苹果,右边有5个苹果,左边有几个?

列式是15-5=

(2)说说10+5=15的思路。

(因为10和5合起来是15,所以10+5=15)

说说15-5=10的思路。

(因为10和5合起来是15,从15里面去掉5,还剩下10,所以15-5=10)

3.学生用小棒代替苹果,动手操作摆一摆,体会计算过程和结果。

1.教材第86页“想想做做”的第1、第2题。

2.教材第86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3.教材第86页“想想做做”的第4题。

4.教材第87页练习十的第1题。

5.教材第87页练习十的第5题。

1.教材第87页练习十的第2题。

2.教材第87页练习十的第3、第4题。

3.教材第87页练习十的第6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第1题:

10+7=17   7+10=17   17-7=10   17-10=7

第2题:

12 10 12 2   19 9 19 10

2.16 11 3 8 3 6 14 10 15

3.10+4=14   13-3=10

4.画图略 13 15

5.13 5 9 2

思维训练

1.13 15 17 19  20 18 17 16 14 13

2.第3题:

略 第4题:

> < = < > >

3.1 2 3

  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10+5=15    15-5=10

5+10=15    15-10=5

1.本课的知识基础是11~20各数的组成,所以教学时先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作为铺垫。

注意让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初步探究能力,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教学资源,又予以拓展,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内容。

2.虽然课堂教学容量较大,由于采用奖励五角星等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所以学生学得很认真,听得很仔细。

但因为教学例题采用摆小棒的方法,直观性强,在讨论10+5等的计算方法时学生难以想到用数的组成来想算法,可见抽象性的内容在教学中还需设法突破。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谈话:

今天,智慧仙子要带小朋友们去参加小白兔的生日,不过,听说路上要回答她提出的几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闯过难关吗?

复习

(1)

1.数一数,从1数到20,再从20倒数到1,2个2个地顺数,5个5个地顺数。

2.出示11~20各数,要求说出数的组成。

复习

(2)

卡片出示: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  )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9。

复习(3)

教师讲述:

智慧仙子还带了一束鲜花作为礼物,瞧,花朵上还有算式呢!

这些算式中哪些已学过了,哪些没有学?

(学生分类)8+1 10+1 2+6 4+10 7-3 8+10

过渡: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加几及相应的减法。

(板书课题)

二 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1.观察例图:

小白兔的生日晚会上,已准备了好多蛋糕,仔细看一看,这些蛋糕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盒内的10个和盒外的5个)这样,你可以说出哪些算式?

学生:

10+5 15-5 5+10 15-10

2.探究算法。

讲述:

你能算出得数吗?

翻到教材第82页,试着填一填。

教师:

谁愿意选择一道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学生1:

我是从图上数出来的。

学生2:

因为1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15,所以10+5=15。

学生3:

我选5+10,因为10+5=15,所以5+10=15。

学生4:

因为10+5=15,所以15-5=10……

3.小结:

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既可以用数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来算。

三 巩固深化,拓展创新。

1.回到课前分类题,让学生完成原来不会的题目。

2.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教师:

生日晚宴开始了,可小白兔家的筷子还没数好呢。

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列出四个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第2、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提问学生:

你有什么发现?

4.“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学生讲讲题意,再请同学独立计算。

四 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先跟同学分享一下,再和老师说一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