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0087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8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docx

无私奉献上海市化学高考调研卷

词·清平乐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

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上海市2005年化学高考调研卷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F-19Na-23S-32K-39Ca-40Mn-55Fe—56

第Ⅰ卷(共6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产品的使用会对人体健康直接造成危害的是

A防蛀驱虫产品(主要成分含萘)B发酵粉(主要成分含碳酸氢钠)

C茶籽食用油(主要成分含油酸)D肠胃CT显影剂(主要成分含硫酸钡)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铅

BCO气体有毒,在生有炉火的居室中多放几盆水,可吸收CO

C含磷洗衣粉的大量使用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D绿色食品是指使用过化肥和农药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

3.久置空气中会发生颜色变化,但颜色变化不是由于跟氧气反应引起的物质是

A过氧化钠固体B亚硫酸钠固体C硫酸亚铁晶体D苯酚晶体

4.将下列选项中的非电解质加入(或通入)氢硫酸溶液后,可使反应后溶液酸性最终增强

的是

A氯气B氯化氢水溶液C硫酸铜晶体D二氧化硫

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mol氩气所含的原子个数为NA

C1L1mol/L的FeCl3溶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数目为NA

D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8/22.4NA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6.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分数为a的乙腈(CH3CN)溶液中加入等体积水,所得溶液中乙腈质量分数为0.4a,则乙腈的密度(ρ1)与水的密度(ρ2)关系是

Aρ1>ρ2Bρ1<ρ2Cρ1=ρ2D无法确定

7.下列化工生产中所用设备与右边化学反应方程式对应错误的是

A石油工业:

裂化装置C16H34C8H18+C8H16

B纯碱工业:

碳酸化塔NaCl+NH3+CO2+H2O

NaHCO3↓+NH4Cl

C钢铁工业:

高炉Fe2O3+3CO2Fe+3CO2

D氯碱工业:

电解槽Cl2+2NaOH

NaCl+NaClO+H2O

8.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2C(g)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

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做如下调整,可使平衡右移的是

A均减半B均加倍C均增加1molD均减少1mol

9.下列药品:

①氯水;②氢氧化钠溶液;③银氨溶液;④氨水;⑤氢硫酸;⑥与乙醛发生反应的氢氧化铜;⑦由工业酒精制取无水酒精时所用的生石灰。

其中使用时最好临时配制的是

A③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③⑤⑥⑦D全部

10.下列变化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

A加热氯化铵B固体碘升华C电解水D溴化氢溶于水

11.用0.01mol/LNaOH溶液完全中和pH=3的下列溶液各100mL。

需NaOH溶液体积最

大的是

A醋酸B盐酸C高氯酸D硫酸

12.下列5个有机化合物中,能够发生酯化、加成和氧化3种反应的是

A①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⑤

13.用两根石墨电极分别插入盛有氯化铜溶液的U形管中,接通电源,则关于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描述正确的是

A阳极,有Cl2放出B阴极,有H2放出

C阳极,有O2放出D阴极,有Cu覆盖

 

1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少量的CO2通入苯酚钠溶液

B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H4HSO3与Ba(OH)2的溶液混合加热

C过量的SO2气体通入漂粉精溶液中

D电解饱和MgCl2溶液

15.在浓度均为3mol/L的盐酸和硫酸各100mL溶液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充分反

应后生成气体质量之比为3∶4。

则加入铁粉的质量是

A5.6gB8.4gC11.2gD1.8g

16.L—多巴是一种有机物,它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下:

这种药物的研制是基于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的

研究成果。

下列关于L—多巴酸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既没有酸性,又没有碱性B既具有酸性,又具有碱性

C只有酸性,没有碱性D只有碱性,没有酸性

17.向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Cl23.36L全部被还原,测得溶液中

c(Br-)=c(Cl-),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0.75mol/LB1.5mol/LC2mol/LD3mol/L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18.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一种试剂通过化学反应区别的是

AMnO2CuOFeO

B(NH4)2SO4K2SO4NH4Cl

CAgNO3KNO3Na2CO3

DNa2CO3NaHCO3K2CO3

19.已知某饱和溶液的:

①溶液的质量;②溶剂质量;③溶液体积;④溶质的摩尔质量;

⑤溶质的溶解度;⑥溶液的密度。

以下条件的组合中,不能用来计算该饱和溶液的物质

的量浓度的是

A①③④B①③④⑤C④⑤⑥D①②③

20.常温下,VL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VL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7,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溶液的总体积为2VL

B溶液中c(R2-)>c(Na+)>c(H+)=c(OH—)

C溶液中2c(R2-)+c(OH—)+c(HR—)=c(Na+)+c(H+)

D溶液中2c(R2-)+c(HR—)=c(Na+)

21.对于未知无机物的检验实质是对其组分离子的检验,在其检验过程中下列操作不太合理的是

A取用尽可能多的样品和试剂

B所加检验用的试剂,可以含有待检离子

C多步检验时,一般要另取试样,以免试剂之间的干扰

D按设计的步骤作检验时,每一步检验后,要作肯定或否定的结论,逐步缩小范围,

最终获得结论

22.用含1molHCl的盐酸酸化含1molMgSO4的溶液,当向其中滴加1mol/L的Ba(OH)2溶液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V)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第Ⅱ卷(共84分)

四.(本题共24分)

23.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钠(Na2C2O4)氧化:

MnO4-+C2O42-+H+→Mn2++CO2↑+H2O(未配平)

MnO2+C2O42-+4H+→Mn2++2CO2↑+2H2O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某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g软锰矿样品,加入2.68g草酸钠晶体,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之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定容;从中取出25.00mL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再用0.0200mol/L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滴入20.00mLKMnO4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

试填空以下问题:

(1)配平:

____MnO4-+____C2O42-+____H+→____Mn2++____CO2↑+____H2O

(2)此实验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

______(选填“能”或“否”)。

若回答“能”,则计算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若回答“否”,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24题为分叉题,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只以a题计分。

24(a).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的一部分,表中所列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元素:

a

b

d

e

f

c

g

h

 

⑴上述_________元素(填字母)可以形成硬度最大的单质。

⑵“神舟”五号飞船内需要有一种化合物来吸收宇航员呼出的CO2,你认为该物质应该是由上表中的________和_______元素(填字母)组成的。

飞船中需要制造一种适合宇航员生存的人工生态环境,应该在氧气中充入一种气体用于稀释氧气,该气体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⑶在一定条件下,a与h可形成一种化合物,当固态时,其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溶于水后的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

⑷现有另一种元素X,其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时所放出的能量比上表中所列元素中都要

大,则X是__________元素(填名称),其在周期表中位于_________族。

 

24(b).

a

b

c

d

e

f

g

揭示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有助于理解我们所处的物质世界。

⑴右表中元素f的氢化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

此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元素g的氢化物的热稳元素周期表(短周期局部)

定性___________(填“强”或“弱”),元素f和g的性质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与其原子结构有关。

⑵某元素原子共有3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核外电子占有的轨道总数是4个,该元素是_______(填编号)。

该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在科学上均有重要的应用,任写出其中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α粒子是_________(填编号)原子所形成的一种离子,1909年,卢瑟福等人用α粒子做了著名的实验,从而提出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这种模型的是_____________。

 

ABCD

⑷古代哲学家们也形成了不少有关物质构成的观点。

例如,我国战国时期的惠施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而同时期的墨子则认为如果物质不存在被分割的条件,物质就不能被无限分割。

惠施的观点可用下图表示:

……

请你用相同的图示方法表示墨子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8分)在一定条件下,反应xA+yB

zC达到平衡:

(1)若A、B、C均为气体,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B、C均为气体,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z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

(3)已知C是气体,且x+y=z,在增大压强时,若平衡发生移动,则一定向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4)已知B、C是气体,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A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则A为________态;

(5)加热后C的质量分数减少,则正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变___________(填“大”或“小”)。

 

五.实验题(共24分)

注意:

26题为分叉题,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只以a题计分。

26(a)

(1)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

①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容量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滴定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集气瓶(收集氯化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托盘天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现有0.1mol/L的纯碱溶液,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探究纯碱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b)氨气的喷泉实验基本操作步骤可分解为以下几步:

  A.使倒置烧瓶下端的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水中事先加入酚酞试液)

  B.取带有喷嘴和止水夹的长玻璃管、吸满水的胶头滴管,先后插入双孔橡皮塞

  C.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

  D.取一根带尖嘴的玻璃管,玻璃管的另一端用橡胶管与另一玻璃管相连,并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

  E.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

  F.将圆底烧瓶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

  G.将止水夹移到下端玻璃管上

  H.用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的塞子塞紧瓶口

(1)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字母):

___→___→___→H→A→___G→____。

(2)喷泉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喷泉实验前如何证明圆底烧瓶中几乎充满了氨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喷泉实验后如何验证原来圆底烧瓶中是否充满了氨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已知在pH为4~5的溶液中,

几乎不水解,而

几乎完全水解。

某学生拟用电解

溶液的方法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其实验流程图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加入A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沉淀物B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②中所用部分仪器如下图所示:

则A应连接直流电源的________极,写出B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实验操作属必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称量电解前电极的质量

  B.电解后电极在烘干前,必须用蒸馏水冲洗

  C.刮下电解后电极上的铜,并清洗、称量

  D.电极在烘干称重的操作中必须按如下顺序:

烘干→称重→再烘干→再称重进行两次

  E.在空气中烘干电极,必须采用低温烘干法

 (4)电解后向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

 (6)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步骤②的变化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六.有机化学(共20分)

 28.三十烷醇是一种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促进种子萌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生长和叶绿素的合成等多种功能。

工业上以十二二酸为原料合成三十烷醇的过程如下:

(R、

均代表烃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转化④是通过若干个反应完成的,请设计由C→D的转化途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转化①所属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9.已知:

①R—

  ②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进入苯环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备一系列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1)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苯→①→②”省略了反应条件,请写出①、②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在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种同分异构体。

(4)有机物

的所有原子(填“是”或“不是”)在同一平面上。

 

七.(本题共16分)

 30、有机物气体A由C、H、F、S中的三种元素组成。

将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A在过量的O2中完全燃烧,已知气态生成物全部被过量的Ca(OH)2溶液吸收,可以得到6.95g沉淀。

再取相同条件下的1.12L气体A装入一个薄膜袋里,袋和气体的总质量为2.20g。

(已知:

CH3CH2SH+4.5O2→2CO2+SO2+3H2O

CH3CH2F+3O2→2CO2+HF+2H2O

CaSO3、CaF2、CaCO3难溶于水)

(1)根据上述数据估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会大于多少?

 

(2)通过计算、分析求A的化学式。

 

(3)薄膜袋的质量是多少克?

 

31.已知固体混合物A由NaHCO3、KHCO3、MgCO3、CaC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混合而成,通过计算和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1)取A与足量的盐酸反应

①若A的物质的量(nA)为定值,生成气体的量即为定值,则A的组成最多可能____种。

②若A的质量(mA)为定值,生成气体的量即为定值,则A的可能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不填满,也可以补充)

(2)若先将A加热,剩余固体再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且先后两次产生的气体分别通过足量澄清的石灰水,生成的沉淀均为10.0g,则nA=________mol。

 

上海市2005年化学高考调研卷

(答题纸)

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6

7

8

9

10

11

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

题号

18

19

20

21

22

答案

 

四.(本题共24分)

23.

(1)____MnO4-+____C2O42-+____H+→____Mn2++____CO2↑+____H2O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24题为分叉题,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只以a题计分。

24(a).

⑴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

24(b).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_。

___________。

五.实验题(共24分)

注意:

26题为分叉题,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都做,只以a题计分。

26(a)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