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安全生产.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0191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组安全生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班组安全生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班组安全生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班组安全生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班组安全生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班组安全生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班组安全生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班组安全生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班组安全生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班组安全生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班组安全生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班组安全生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班组安全生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组安全生产.docx

《班组安全生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组安全生产.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组安全生产.docx

班组安全生产

班组安全生产

 

诚信哥哥

 

班组安全生产

班组生产活动与安全生产:

现场作业任务构成“四要素”:

管理;人;物;程序

所有安全事故都发生于作业现场,导致现场事故发生的原因,肯定是构成作业任务的“四要素”中的某一方面出现了问题。

现场安全生产必须事前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

班组长的职责与作用:

1、班组长的作用和义务:

①处于最熟知现场的立场,应推进预见性的安全管理(征兆管理)。

没有比在现场直接进行指导和监督的班长更了解现场情况的人了。

因此,班长尽早发现并解决工作岗位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工作岗位的异常)。

②处于联系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立场,应正确管理信息(信息管理)。

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不能缺少报告、联系与商量。

班长所处的立场,是将管理人员的信息传达给作业人员,并将第一线作业人员的想法传达给管理人员,即处于将各种信息予以疏通整理的位置。

如果班长没有正确和迅速地处理信息,必将使业务进展受阻,甚至可以说工作岗位的信息管理离不开班长的力量。

2、班组长的职责与作用;

第一,应具体地确定自己车间的什么地方存在着问题,哪些地方存在着困难。

①哪台设备;②哪种作业方法;③哪个作业环境;④谁    

第二,召集全体人员解决确定了的问题。

3、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职责:

①完善应成为安全卫生作业标准的文件(作业程序、作业标准、技术标准等),促使部下遵守;②编制《自主检查表》,促使部下实施检查;③把握需要作业环境检测的业务名称以及检测结果;④完善“整理整顿标准”,使其得到严格执行;⑤考虑作业人员的资格及其能力,合理进行工作岗位配置;⑥实施“有关安全卫生的培训和训练”;⑦推进提高部下安全卫生意识的活动;⑧制定发生异常及紧急情况时的措施守则,促使部下贯彻实施;⑨促进部下的健康管理;⑩在工作岗位设置法令规定的标示及标识。

班组安全生产活动:

1.作业现场“4S”活动:

“4S”活动是班组安全管理的基本活动,同时又是质量管理、设备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整理:

将需要的东西和不需要的东西分开,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

整顿:

把需要的东西按照便于使用、便于取出的原则,安全、整齐的放在固定的地方。

清扫:

从机械设备、工卡模具、作业通道、作业地面等整理整顿后,打扫干净,去除垃圾、碎屑、灰尘等。

清洁:

防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油、水、粉尘、废气等污染作业场所,保持洁净的环境。

为有效地推进4S活动,需要注意如下事项:

①经营领导层高度重视。

②在工作现场就4S的意义和效果进行对话。

③针对不同的工作场所制定4S的具体基准。

④决定工作岗位的每位员工承担的职责。

⑤班组长要经常确认是否在按基准实施4S。

⑥要将确保4S的业务纳入每天的工作当中。

▲并不是引进了新的设备就能解决问题;并不是花了钱就能解决问题;并不是张贴了4s的宣传画就可以了。

●是否创造了便于操作的、安全的作业环境才是最重要的;应根据作业内容不断改善;只有不断改善,才能推动4S的开展。

“4S”的推进方式:

在车间大家一起讨论4S的问题点。

以问题为中心,编制4S的具体标准,张贴在车间容易看得到的地方。

监督人员确认是否按4S的标准执行,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推进4S的主要标准:

Ⅰ 整体性;①确定4S的负责人和职权范围。

②废弃物要尽快回收、及时处理。

③规定物品摆放场所,进行整顿以便容易使用。

④在清洁方面多下工夫。

将废弃物整齐地收入容器之中。

⑤工具等的收放要易放易取。

⑥标识、表示清楚、易看。

⑦对于防护用具的4S要特别注意清洁,归整收放于特定的场所。

⑧在作业完成时还要在全体人员中实施4S。

⑨每周或每个月实施相互检查,从不同角度检查和改善4S。

⑩在非常规作业时,尤其要进行事后整理,防止忘记收放用具、工具等。

Ⅱ 物品处理;材料存放与搬运的三个目标:

合理的存放;搬走不需要的材料及产品;避免在地面摆放材料,而是存放在专门的地方

采用多层货架;为每件工具和加工件找一个“栖息地”,减少和缩短运输和搬运操作;使用得越频繁,摆放得应该越近;使用移动货架

使用手推式设备;给工具架、搬运箱、工作台和其他设备按上轮子

Ⅲ 作业通道;①要确保适合用途宽度的安全通道,并明确标示出来。

②机械之间、机械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道宽度要在80cm以上。

③不要在通道上摆放物品、将物品伸到通道上,保持平坦,要撤去或用结实的罩子盖上横跨通道的电气线路或气体管道,或用坚固的支柱等将之吊起。

④清除和清扫油、水或切削屑等,清扫通道上的垃圾和灰尘。

⑤要对通道上的竖井、排水沟进行覆盖,或不在其中存放垃圾、灰尘和油等。

⑥确认竖井、排水沟中没有瓦斯和蒸汽贮留。

⑦处于高处的通道和作业地面上,尤其不能遗放工具、材料,不要将物品伸入通道内。

⑧划分自动搬运机的通道和作业人员的通道。

Ⅳ 机械设备:

①靠近机械的驱动部位(包括有刃的部分)的场所,不能放置工具、材料和作业用具等,要收放于安全场所。

②要对机械设备及周边进行清扫,防止滑倒或绊倒。

③防止切削油和水等的飞溅或漏出。

④切削粉末和废料等不能散放于机械设备及其周围。

⑤清除照明器具上的污物,提高照明效率。

⑥不要使电气线路、瓦斯和空气管道妨碍作业。

⑦在操作盘、配电盘的前、上、中间不能放置物体。

要将盘上文字擦拭至鲜明易看。

⑧使用过危险有害物的设备和罐体等,要进行清扫,内部不留残留物。

同时要确认溶剂和药品等是否有流出和蒸发。

⑨局部通风设备等除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外,还要随时检查有无污物并进行清扫,提高通风效率。

2.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2)概念

“隐患排查治理”是指排查作业现场存在的隐患(危险源),并将隐患导致事故的严重程度与可能性进行组合来评价事故隐患风险,然后基于事故隐患风险的大小来决定对策措施的优先度,并制定消除或降低风险的安全措施,并记录其整体过程实施结果的一系列方法。

隐患排查治理活动(3)目的

(1)是班组安全管理中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与计划的基础和依据;

(2)促进班组立足于“事前预防”的思想,使作业人员具有对现场整体安全生产风险的共同认识;(3)促进班组着眼于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水平”,采取以本质安全为着眼点的降低风险型技术措施,确保企业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4)强化班组针对于“残留风险”的管理型措施的执行力度。

隐患排查治理活动(4)相关术语和定义

(1)事故隐患: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事故隐患排查:

识别事故隐患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事故隐患风险:

事故隐患所致某一特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作业人员伤害严重程度的组合。

(4)事故隐患风险评估:

评估事故隐患风险的大小以及确定事故隐患风险是否可接受并予以分级的全过程。

(5)事故隐患治理:

针对不同级别的事故隐患,依照事前确定的原则和方法制定和实施事故隐患整改措施和方案,从而消除或降低事故隐患风险的过程。

隐患排查治理活动(5)设施方法

隐患排查治理活动(6)隐患排查

(1)优先选择可以合理预见存在事故隐患风险的作业,如过去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的作业、发生过未遂事故的作业、日常安全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作业以及在其它生产经营单位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的作业等,作为班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实施对象。

针对选定的对象作业,根据其作业标准或操作规程等,按照事先确定的事故隐患分类,识别该项作业中存在的事故隐患。

(2)针对识别的每一事故隐患,应确定其所影响的人员或人体部位,以及该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时的过程。

隐患排查要点

(1)由实际进行操作的班组长和操作人员(包括派遣人员)来开展。

根据需要,让工作伙伴中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参加。

(2)估计存在较大风险的操作要按照操作程序书的每一步来进行。

并且要经常察看实际操作。

(3)从具备了操作程序书的常规操作开始,毫无遗漏地依次推进到非常规操作。

(4)工作现场操作较多的情况下,从估计有较大风险的操作开始,制定2~3年的计划来开展。

(5)弄清事故隐患(危险源)、操作者、导致事故的过程等,按每一项事故隐患〔危险源和过程〕填写隐患排查表。

隐患排查治理活动(7)事故隐患风险评估

1.加法式:

① 重大性+可能性;② 重大性+可能性+接近危险的频度;③ ②-现在的安全卫生措施

2.乘法式:

①重大性×可能性;②重大性×(可能性+接近危险的频度)

事故隐患风险评估的要点

(1)按照查明的每一项隐患(危险源)进行评估。

(2)以现场负责人员和操作人员为主进行,并根据情况,让管理人员参与实施。

(3)通过事故的重大性、接近危险性及有害性的频度、接近时致伤的可能性进行评估的时候:

 ①频度不是操作的频度,而是通过人接近危险性、有害性的危险状态产生的容易程度等来评估。

②可能性是通过安全措施状况和操作人员的行为来判断出现危险状态时是否可以避免工伤事故。

隐患排查治理活动—(8)事故隐患治理措施

 

隐患排查治理活动—(9)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

按每一项措施方案记录:

①可行性;②排列优先顺序;③是否需要确认法定事项;④采取措施的经费预算;⑤应对残余风险。

3.危险预知训练

危险预知训练—

(1)不安全行为原因分析

开展安全管理时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职工掌握了作业“知识”,有“技术”,也就是说“知道、会做”,但不按程序做,忽视安全心得,因此发生了事故。

“知道、会做,但不做”,这与“人的特性”有着很深的关系,为什么没做?

开展了知识培训,也进行了技能教育,传授了作业程序安全心得,应该“知道”,应该“会做”,但为什么“没做”?

其理由有以下3种情况:

1.没有感到那是危险(危险感知度低);2.没留神,恍恍惚惚(安全意识低);3.没有干劲(缺乏热情)

危险预知训练—

(2)解决不安全行为的方法

①感知能力迟钝,没有认为那是危险,因此没做。

→→→ 提高感知的敏锐程度;②不知不觉中没有留神,恍恍惚惚的没做。

→→→ 提高注意力;③从开始就“不想干”,因此没做。

→→→ 加强付诸实践的热情。

要解决这3类难题,最有效的方法是反复进行短时间危险预知训练。

短时间反复训练,可以磨练每个人对危险的感知,可以提高危险预知能力;在作业的每一个重要部位(危险的重点)进行手指口唱,能够提高注意力、提高意识水平,采取正确的安全行动;和车间的同伴一起用心的交流“潜藏着什么危险”、“危险的重点是什么”,可以掌握具体的危险,如果能够意识到危险,就可以提高付诸实践积极性。

危险预知训练—(3)概念

为了在生产一线防止人为错误导致的事故发生,确保每一天、每一时刻的安全生产,需要以班组长为中心,在碰头会上自主地发现、掌握、解决工作岗位和作业中潜藏的危险,开展充实的“危险预知小组行动”,以提高每一名作业人员对危险的感知力、注意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付诸实践的热情。

“危险预知训练”是由“工作岗位的所有人员”或“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进行“解决问题(危险)的训练”,即为了“安全卫生的预防”而开展的短时间危险预知活动。

危险预知训练—(4)活动内容构成

现场的实际工作是由每一位作业人员完成的,为了防止人为错误导致事故的发生,需要针对工作中的每一个重点,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利用“手指口唱”确认危险重点及安全。

为此将手指齐呼和手指口唱列入危险预知训练,作为一个整体的训练内容。

危险预知训练—(5)四阶段实施方法

危险预知训练—(6)训练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