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0669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0.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docx

新课标Ⅰ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

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新课标Ⅰ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层粘连蛋白分子存在于人细胞表面,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

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该蛋白分子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该层粘连蛋白分子在形成过程中脱水数为m-3

B.该分子在生物体内形成过程中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的参与

C.癌细胞膜相对正常细胞膜而言表面的层粘连蛋白少

D.该蛋白质的主要作用为细胞间的识别和充当主动运输的载体

2、如图所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胰岛素分子具有5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50分子水

B.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

C.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丧失

D.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

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单体连接成多聚体都伴随着ADP的增多

B.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被动运输

C.多聚体在细胞中作用很多,如信息识别,携带遗传信息,调节生命活动等

D.有的多聚体在细胞增殖时有复制和相对均分的现象

4、生物学学习过程中常会遇见一些典型生物体,下列关于图示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包括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框图①内都没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但都有核糖体,其遗传物质都包含四种碱基

B.框图②内的生物都没有复杂的细胞器,且都是分解者,也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C.框图③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

D.框图④内都不含有叶绿体,且都能进行有丝分裂,但只有一种能进行有氧呼吸

5、.下图表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图示为红细胞膜,则O2的运输方向是Ⅱ→Ⅰ或Ⅰ→Ⅱ,如果图示为肝细胞膜,则O2的运输方向只有Ⅱ→Ⅰ

B.胃蛋白酶原是一种外分泌蛋白,它自细胞排出的过程与图中b方向相反,但其他条件相同

C.图中显示细胞膜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其流动性主要体现在②能移动而与①③关系不大

D.细胞间识别、免疫与①有关,细胞癌变后①含量减少

6、很多人认为把水果或蔬菜放在清水中浸泡可以有效除去水果或蔬菜表面的残留农药。

为探究此种处理方法的正确性,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取相同的青菜各1kg作为样本,并对其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结果如下:

处理方法

未做处理

纯水冲洗1min

浸入纯水1min

浸入纯水30min

1kg青菜农药残留量

0.196mg

0.086mg

0.097mg

0.123mg

实验二:

取相同的青菜500g,并将其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下曲线。

研究表明,植物细胞既可以吸收水也可以吸收可溶性农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实验一中,甲、乙两组对照可以说明青菜的残留农药经纯水冲洗可以去掉一部分

B.实验一丁组农药残留量比丙组农药残留量多,最可能的原因是农药分子溶于水后又被植物细胞吸收

C.在实验二中,在AB段,细胞对水分子的吸收速率大于对农药分子的吸收速率,在BC段,细胞对农药分子的吸收速率大于对水分子的吸收速率

D.综合上述分析,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和吸收可溶性农药应为同一过程

7、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a表示二氧化碳量,曲线b表示酒精量

B.氧气浓度为a时,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约占葡萄糖总消耗量的

C.曲线的初始端ab的量相等,故不能确定此时酵母菌是否进行有氧呼吸

D.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可用溴麝香草酚蓝和酸性重铬酸钾鉴定

8、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叶绿体中[H]的含量相对稳定,在A点时突然停止供给CO2,能表示叶绿体中[H]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9、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关系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能量A是光能,能量B、C和D中有一部分形成ATP

B.①过程是光反应,②过程是暗反应,③④过程都是无氧呼吸

C.①过程是光合作用,②③④过程都是有氧呼吸

D.①②过程只能发生在植物细胞内,③④过程只能发生在动物细胞内

10、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两个新细胞的形成方式如下图所示。

产生如图中囊泡的结构及囊泡中可能含有的物质分别是(  )

A.内质网;蛋白质、磷脂B.高尔基体;蛋白质、磷脂

C.内质网;纤维素、果胶D.高尔基体;纤维素、果胶

1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如果仅从细胞分裂周期来看,图中植物作为实验材料最适合的是(  )

12、下面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四个图像,甲图是某二倍体(2n=6)植物根尖分生区的显微照片。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乙和丙两图所对应的细胞均可在甲图中找到

B.甲图中B细胞对应于丁图的时期是d

C.图丁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

D.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中,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13.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过程均能发生基因突变,但只有b、c能够发生基因重组

B.b、d过程中DNA都需要复制,不同的是b过程DNA减半两次而d过程DNA减半一次

C.b和a过程的主要相同点之一是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移向细胞两极,但a此时没有染色单体而b一定含有染色单体

D.d和b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14、从蛙的精巢中提取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如图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乙组中部分细胞在进行DNA复制

B.丙组中部分细胞在进行联会

C.乙组中部分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

D.用药物阻断DNA复制会减少甲组细胞生成

15、一个基因型为TtMm(这两对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的数目、种类表示都正确的是(  )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16、基因组成为XBXbY的甲,其父患色盲、其母表现正常。

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  )

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 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 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7、如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分别为2、4、4

D.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18、2012年1月6日,在美国纽约伦斯勒的神经干细胞研究所工作的SallyTempie等研究人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对此种干细胞进行培养后能得到多种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过程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

B.图中b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会发生变化

C.富含脂肪的细胞用苏丹Ⅲ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红色颗粒物质

D.两种骨细胞代谢相对比较缓慢的原因与自由水所占比例较低有关

19、科学研究发现人体的P53基因是一种遏制细胞癌变的基因,几乎所有的癌细胞中都有P53基因异常的现象。

现在通过动物病毒转导的方法将正常的P53基因转入癌细胞中,发现能引起癌细胞产生“自杀现象”,从而为癌症的治疗又提供了一个解决方向。

请推测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是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它成为具有连续分裂特性的细胞

B.癌细胞的P53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细胞的DNA受损时,可能会激活P53基因

C.正常的P53基因相对于异常基因是显性基因

D.癌变后的细胞分裂快速,但不具有细胞周期,且属于未分化的细胞

20.利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K2(VK2)培养肿瘤细胞72h后,测定肿瘤细胞凋亡率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以转录形成的mRNA相对值表示),结果如下:

VK2/(μmol·L-1)

0

10

20

30

40

细胞凋亡率/%

3.15

6.37

14.70

19.31

26.42

下列叙述中,最合理的是(  )。

A.肿瘤细胞在没有VK2诱导的情况下不会凋亡

B.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最适VK2浓度为40μmol/L

C.VK2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bcl2基因表达减弱有关

D.bax基因稳定表达使VK2失去诱导细胞凋亡作用

21、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环境因子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B.能产生毒素的菌株其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C.黄曲霉毒素致癌是表现型D.黄曲霉菌产生黄曲霉毒素是表现型

22、Y(黄色)和y(白色)是位于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雄性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

下列杂交组合中,可以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

A.♀yy×

yyB.♀Yy×

yyC.♀yy×

YYD.♀Yy×

Yy

23、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

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其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由交配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由交配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

C.自由交配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24、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

,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

,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

B.

C.

D.

25、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用凝胶电泳的方法分离酶切后的DNA片段,并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甲所示)。

根据电泳所得到的不同带谱,可将这些DNA片段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

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孩子,其中1号性状表现特殊(如图乙),由此可推知四个孩子的基因型(用D、d表示一对等位基因)正确的是(  )。

A.1号为纯合子,基因在性染色体上B.3号为杂合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C.2号为杂合子,基因在性染色体上D.4号为纯合子或杂合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

26、已知玉米的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图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A.DDSS×DDSsB.DdSs×DdSsC.DdSs×DDSsD.DdSS×DDSs

27、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品系

隐性性状

残翅

黑身

紫红眼

相应染色体

Ⅱ、Ⅲ

若需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  )。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8、某相对封闭的山区,有一种发病率极高的遗传病,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调查时发现:

双亲均为患者的多个家庭中,后代的男女比例约为1∶1,其中女性均为患者,男性中患者约占

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在患病的母亲中约有

为杂合子

C.正常女性的儿子都不会患该遗传病D.该调查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约为75%

29、自毁容貌综合症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疾病,患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自觉地进行自毁行为,如咬伤或抓伤自己。

大约50000名男性中有1名患者,患者在1岁左右发病,20岁以前死亡。

如图是一个家系的系谱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病最有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Ⅰ2、Ⅱ2和Ⅱ4都是携带者

C.Ⅲ1是携带者的概率为

D.人群中女性的发病率约为

30、猫的性别决定是XY型,当体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X染色体时,只有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

已知猫的毛色黑色对黄色显性,且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A、a控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的有无,确定正常猫的性别

B.若出现黑黄相间的雄猫,其基因型可能是XAXaY

C.由该早期胚胎细胞发育而成的猫,其毛色最可能是黑色

D.黄色雌猫与黑色雄猫杂交产生的正常后代,可根据毛色判断其性别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科研人员获得一种叶绿素b完全缺失的某植物突变体,该突变体对强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如下图)。

该突变体植物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见下表(“-”表示未测数据)。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叶片

发育时期

叶面积(最大面积/%)

气孔相对开放度/%

A

新叶展开前

19

-2.8

B

新叶展开中

87

1.1

55

1.6

C

新叶展开完成

100

2.9

81

2.7

D

新叶已成熟

100

11.1

100

5.8

(1)提取该植物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应在研磨叶片时加入________,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用纸层析法分离该突变体叶片的光合色素,缺失的色素带应位于滤纸条的________。

(2)该突变体和野生型植物的O2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如上图所示。

当光照强度为n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单位面积叶片中叶绿体的氧气产生速率________。

当光照强度为m时,测得突变体叶片气孔开放程度比野生型更大,据此推测,突变体固定CO2形成________的速率更快,对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消耗也更快,进而提高了光合放氧速率。

(3)表格中的四组叶片,B的净光合速率较低,推测原因可能是:

①叶绿素含量低,导致光能吸收不足;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A、D分别置于光温恒定的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A的叶肉细胞中,将开始积累________;D的叶肉细胞中,ATP含量将________。

(5)与C相比,D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_。

32.图A、B是某种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C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期核DNA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2)B细胞中染色体①上基因B与突变基因b的分离发生在C图的____________阶段。

(3)若图B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Bb的子细胞,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须说明时期和具体染色体的行为才可)

(4)D图坐标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y1和y2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并在D图坐标中画出该动物细胞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核DNA数之比”变化曲线图。

(5)画出该生物体形成AB的配子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示意图(只要求画出与AB形成有关的细胞图,将图画至下图方框中)。

 

33.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宽度由等位基因(D与d)控制,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

紫花(A_B_)、粉花(A_bb)和白花(aaB_或aabb)。

如表所示为某校的同学们所做的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组合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紫花宽叶

粉花宽叶

白花宽叶

紫花窄叶

粉花窄叶

白花窄叶

紫花宽叶×紫花窄叶

紫花宽叶×白花宽叶

0

0

粉花宽叶×粉花窄叶

0

0

(1)根据上表中杂交组合_____________,可判断叶片宽度这一性状中___________是隐性性状。

(2)写出甲、乙两个杂交组合中亲本紫花宽叶植株的基因型。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只考虑花色的遗传,乙组产生的F1中全部紫花植株自交,其子代植株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___种,其中粉花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

(4)该植株自然状态下既能自由交配又能相互杂交,若只考虑叶片宽度的遗传,现将纯种宽叶与窄叶杂交,产生的F1代再自交产生F2代。

若将F2代中所有窄叶除去,让宽叶植株自由交配,产生F3代。

问F3代中宽叶与窄叶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若F2代中窄叶植株不除去,让植株进行自由交配,则F3中宽叶∶窄叶=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DDBCD6-10DCBAD11-15DABBD16-20BCCDC21-25CCDBB26-30CBDDC

31.

(1)CaCO3 最下端 

(2)较大 C3 [H]、ATP

(1)气孔相对开放度小 CO2吸收不足 

(2)乙醇 增加 (3)类囊体(基粒)

32.

(1)4 

(2)f~g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①上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移向细胞两极 (4)

 1

(5)

33.

(1)乙 窄叶 

(2)AaBbDd AABbDd (3)9 

(4)8:

13: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