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07140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docx

学年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评三

【最新】(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阶段测评(三)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含有细胞核,能吞噬入侵的病菌

B.②主要成分是水,能运输养料和废物

C.③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输血时血型不合,④会凝集成团

2.下面是某人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的摘录结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项 目

测定结果

正 常 值

红细胞

5.1×1012个/L

4.0~5.5(1012个/L)

血红蛋白

150g/L

120~160(g/L)

白细胞

3.7×1010个/L

4~10(109个/L)

血小板

180×109个/L

100~300(109个/L)

A.从此人动脉血管中抽取血液做血常规检查

B.显微镜观察此人的血液涂片可发现血小板最多

C.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测此人可能患贫血症

D.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测此人可能身体有炎症

3.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输血后,受血者的某种血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后果严重。

这种血细胞是(  )

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4.下图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以下解释不合理的是

A.血管①是动脉

B.血管③是静脉

C.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及躯干部以免其乱跳

D.血管②是毛细血管,可观察到其中红细胞单行通过

5.人体循环系统的结构中,不存在瓣膜的是()

①动脉内 ②静脉内 ③毛细血管内 ④房室之间 ⑤心室与动脉之间 ⑥心房与静脉之间

A.①④⑤B.①③⑥C.④⑤⑥D.②③⑥

6.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7.一个战士训练时手臂受外伤,伤及静脉,血流不止,此时应采取的时止血措施是()

A.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B.压迫伤口远离心脏一侧的血管

C.只用“创可贴”简单处理伤口即可D.只用“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

8.下列血管中,表示动脉的是

A.

B.

C.

D.

9.肺动脉、肺静脉、右心室、左心房中流动的血液依次是

A.动脉血、静脉血、静脉血、动脉血

B.静脉血、动脉血、静脉血、动脉血

C.动脉血、静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D.静脉血、动脉血、动脉血、静脉血

10.有关血管及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描述正确的是()

A.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里一定流静脉血

B.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C.血液由血浆和红细胞组成,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D.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它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

11.护士在给病人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以上都可以

12.如图是人体部分血液循环模式图,阿拉伯数字表示人体内的某些器官或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器官1处,吸气时静脉血才能变成动脉血,呼气时动脉血才能变成静脉血

B.在血管6处的血液中,含氧少,含营养物质丰富

C.血管3处与2处相比较,血液含氧、营养物质、含尿素等废物均少,含二氧化碳多

D.往血管5处注射药物前,应该在7处扎胶皮管

13.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二氧化碳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图是

A.

B.

C.

D.

14.如图是心脏解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④分别是肺静脉和上腔静脉

B.②和③分别与c和d相连

C.含有动脉血的腔是b和d

D.肺循环的终点是a

15.某人出车祸受伤,因大量失血急需输血,经化验该人的血型为B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B型血的人可为该人输血

B.若该人伤口发炎,则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

C.紧急时一个健康的O型血的成年人可以为其献血200mL

D.该人经过输血治疗,血液总量恢复正常,此时血浆占2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

16.下列有关人体血管的描述中,属于动脉特点的是

①管壁较厚②弹性较小③血流速度快④管壁薄⑤弹性较大⑥血流速度较慢

A.①⑤⑥B.②⑤⑥

C.①③⑤D.①②⑥

17.如图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心脏的四个腔,⑤⑥⑦⑧⑨⑩代表血管;实线表示动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虚线表示静脉血在血管中的流动。

体循环的途径正确的是(  )

A.④→⑩→⑨→⑧→①B.③→⑤→⑥→⑦→②

C.②→④→⑩→⑨→⑧→①→③D.①→③→⑤→⑥→⑦→②→④

18.下列关于血液循环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动脉中流动脉血,静脉中流静脉血

B.动脉中有动脉瓣,静脉中有静脉瓣,都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C.血液循环的动力泵是心脏

D.心脏四个腔中,心壁最厚是右心室壁

19.如图是人体某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血管是小动脉

B.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内含氧量降低

C.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D.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20.下列有关“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要用到显微镜

B.要用清水设置对照组

C.需配制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

D.同一组水蚤需重复进行实验

二、综合题

21.甲、乙两图表示原来都盛有血液的试管,后来甲试管中发生了分层,乙试管中的血液发生了凝固,试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甲、乙两图中各部分的名称:

①__;②__;③____;④__。

 

(2)甲图中处理的方法是在血液中加入了____,乙图中处理的方法是____。

 

(3)在血细胞中,体积最小的是____,成熟之后没有细胞核的是____。

 

(4)白细胞具有__作用,它能够通过__穿过毛细血管壁;伤口的脓液主要是由____组成。

 

(5)煤气中毒主要是由于一氧化碳与____结合。

22.如图是一滴血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被病菌感染发炎时,数目会显著增加的血细胞是____。

它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

 

(2)男女间数量上差异最大的血细胞是____。

 

(3)血细胞中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的是____,它具有____的作用。

 

(4)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__。

 

(5)某人经常精神不振,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此人红细胞数目为3×1012个/L。

据此判断此人患有__症。

这种病人应多吃一些含__和____丰富的食物。

 

(6)不同血型相互输血时会出现凝集成团现象的是____。

 

(7)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____和__。

23.如图为“人体内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这种类型的血管是____,据图说出两个判断的依据。

①______;②____。

(2)根据图中血流方向可知,与该血管B端相连的另一种类型的血管是__。

(3)血液由A流向B后,图中所示的物质减少的有____。

(4)运动时,该处血流速度明显加快,则该物质交换过程可能发生在人体的____中,说明你的理由______。

24.下列图示中,图甲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图中A、B表示进出的物质,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体的器官,图乙是进入和离开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

(1)上面有关图乙的描述中,所指的“人体某器官”是__。

 

A.脑B.肾C.肺D.小肠

(2)某人患了急性肺炎,医生给他静脉(手臂处)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最少需__次经过心脏。

 

(3)图甲中③④⑤⑥代表血管,其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__。

 

A.④和⑤B.③和⑥C.③和④D.⑤和⑥

(4)图甲中B物质代表人体呼出的气体,其中包括人体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少量的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图中①是白细胞,②是血浆,③是红细胞,④是血小板。

【详解】

A.①为白细胞,含有细胞核,个体最大,数量最少,能穿透血管壁,能够吞噬病菌,数量高于正常值时,可能是身体有炎症,A正确;

B.②为血浆,主要成分是水,其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B正确;

C.③为红细胞,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C正确;

D.④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输血时血型不合,③为红细胞会凝集成团,D错误。

故选D。

【点睛】

观察血涂片。

2.D

【解析】

从此人静脉血管中抽取血液做血常规检查,A错误;显微镜观察此人的血液涂片可发现红细胞最多,B错误;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测此人可能身体有炎症,因为他体内的白细胞超出了正常范围,C错误;根据检测结果可推测此人可能身体有炎症,D正确。

3.A

【解析】

红细胞中含凝集原,血清中含凝集素,当含有A(或B)凝集原的红细胞与含有抗A(或抗B)凝集素的血清混合时,由于相对抗的凝集原和凝集素(如A与抗A)的相互作用,使红细胞凝集成团.凝集成团的红细胞可以堵塞小血管,引起血液循环发生障碍.接着这些红细胞又破裂溶血,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当大量血红蛋白从肾脏排出时,又可以堵塞肾小管而损伤肾功能,引起少尿或无尿.这一连串的反应可以引起下列症状:

皮肤发青、四肢麻木、全身发抖、胸闷、腰疼、心跳加速、血压下降,严重时甚至死亡.因此,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故选A

【学科网考点定位】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名师点睛】输血时必须注意血型的选择,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否则会发生凝集反应.

4.C

【分析】

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图中①是动脉,②是毛细血管,③是静脉。

【详解】

A、图中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A正确;

B、图中③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B正确;

C、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C错误;

D、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因此②是毛细血管,D正确。

【点睛】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情况,并能识别各血管的名称。

5.B

【解析】

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具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具有动脉瓣,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

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在四肢静脉的血管里也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朝向血管的近心端开放,保证四肢静脉里的血液能够流回心脏,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官腔内没有瓣膜,毛细血管内、心房与静脉之间都没有瓣膜,可见B符合题意。

6.B

【分析】

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

【详解】

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此曲线能表示,A错误。

B.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因而流出的血液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此曲线不能表示,B正确。

C.肌肉生命活动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血液流经肌肉时,肌肉中的二氧化碳会扩散到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此曲线能表示,C错误。

D.从平原到高原,由于空气中的氧气稀薄,人体会做相应的调节,红细胞会增多,便于与更多的氧气结合,此曲线能表示,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血液流经各种器官时成分的变化。

7.B

【解析】

【分析】

三种血管的出血特点和止血方法:

出血类型

出血特点

止血方法

动脉出血

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

可用止血带或绷带在近心端止血

静脉出血

颜色暗红,血液较缓,

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在远心端止血

毛细血管出血

颜色红色,血液缓慢渗出

可自然止血,也可用创可贴包扎伤口

【详解】

静脉出血,可用指压法或止血带在远心端止血。

因此一个战士训练时手臂受外伤,伤及静脉,血流不止,此时应采取的暂时止血措施是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

故选B。

【点睛】

理解掌握出血的初步护理常识和注意事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A

【解析】图中血管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故血管为动脉,A正确;图中血管血液从分支流向主干,故血管为静脉,B错误;图中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故血管为毛细血管,C错误;图中血管有瓣膜,故血管为静脉,D错误。

9.B

【解析】心脏有四个腔:

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

即肺动脉、肺静脉、右心室、左心房中流动的血液依次是静脉血、动脉血、静脉血、动脉血,B正确。

10.B

【分析】

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

 

管壁

管腔

血流速度

动脉

最厚,弹性大

较小

最快

静脉

较厚,弹性小

较大

较慢

毛细血管

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非常慢

【详解】

动脉血管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流静脉血,静脉血管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流动脉血,A错误。

由分析可以看出:

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B正确。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C错误。

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D错误。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11.B

【解析】

试题分析:

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它们的结构不同功能不同,动脉血管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静脉血管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分布较浅,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较大,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数量多分布广,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

静脉血管分布较浅,血流速度慢,便于止血。

在输液时,针刺入的血管是静脉血管。

故选B。

【学科网考点定位】血管

【名师点睛】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区别可以表格的形式记忆。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A、器官1是肺,在肺处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里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血管6处,因为组织细胞中,氧气分解有机物,所以含氧和营养物质少,D、5是下腔静脉,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所以应在4处扎胶皮管,故A、B、D都符合题意。

C、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所以经过肾脏后,血液含氧、营养物质、含尿素等废物均少,含二氧化碳多,故C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点评:

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尿液的形成。

13.C

【解析】

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即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是: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C正确。

14.C

【解析】图中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①上腔静脉,②主动脉,③肺动脉,④肺静脉。

A、图中①是上腔静脉,④是肺静脉,A错误;

B、②主动脉和d左心室相连,③肺动脉和c右心室相连,B错误;

C、含动脉血的是b左心房和d左心室,C正确;

D、肺循环是从a右心室开始,经③肺动脉进入全身的毛细血管,再由上下腔静脉进入b左心房的循环,即起点是a右心室,终点是b左心房.D不正确。

【学科网考点定位】心脏的结构。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循环路径,心脏的结构等。

15.C

【分析】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

正常情况下A型血的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详解】

A.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不能输给其他血型的人,只能输同型血,A错误。

B.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会增多,而不是比红细胞多些,B错误。

C.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因此,紧急时一个健康的O型血的成年人可以给A型血的病人,且献血的范围是200-300ml,C正确。

D.正常人的血液中血浆约占50%,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输血原则。

16.C

【解析】

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最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特点:

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可见C正确。

17.A

【解析】

①是右心房,②是左心房,③是右心室,④是左心室,体循环的出发点是左心室,所以选A答案。

18.C

【解析】

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A、动脉血管中的流动的不一定是动脉血,如肺动脉中流静脉血,静脉血管中的流动的不一定是静脉血,如肺静脉中流动脉血,A错误;

B、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静脉中有静脉瓣,都可以防止血液倒流,动脉内没有瓣膜,B错误;

C、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C正确;

D、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D错误.

故选C

【学科网考点定位】血管的结构、功能和保健。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循环路径,心脏的结构等。

19.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血管内的红细胞是单行通过,因此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因此组织细胞内的含氧量升高,血液中的含氧量降低;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因此组织细胞内二氧化碳含量降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可见C正确。

20.D

【解析】

水蚤的心脏很小,必须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因此要在显微镜下数水蚤心率并作好记录,A正确;对照实验,要有对照组,因此实验中需要设置清水对照组,B正确;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是对照实验,因此必须配制几种不同浓度的溶液,以便形成对照,来表明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不同,C正确;同一组水蚤使用多次会影响实验效果,因此同一组水蚤决不可重复使用多次,D错误。

21.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血清柠檬酸钠静置一段时间血小板红细胞吞噬变形运动死亡的白细胞血红蛋白

【解析】试题分析:

甲试管是观察血液的分层现象,目的是研究血液的组成;乙试管是观察血液的凝固现象,目的是观察血块和血清,血液凝固后在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血清,血清和血浆的主要区别是血清里不含纤维蛋白原。

(1)甲试管中的血液加入抗凝剂后分为两部分:

①是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下面的部分是血细胞,其中呈暗红色,不透明的是③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有佷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②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和血细胞的容积大约各占全血的一半;乙试管静止一段时间后,血细胞凝固成为血块,血块周围出现的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④血清;

(2)柠檬酸钠有防止血液凝固的特性,又叫抗凝剂,因此甲试管中加入的柠檬酸钠,要观察血液的凝固,乙试管则不需要加入任何物质,静止一段时间即可;(3)血小板比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小得多,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每立方毫米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为10万--30万个;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4)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通过变形运动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这叫发炎,发炎处流出的脓液主要是死亡的白细胞,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5)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200多倍,因此若吸入较多的一氧化碳,就会使氧气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从而造成组织细胞缺氧,煤气中毒主要是由于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血液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2.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止血和加速凝血血浆贫血铁蛋白质红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解析】试题分析:

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从图中可以看出:

数量最多的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的是红细胞;数量最少的、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的是白细胞。

(1)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当人体被病菌感染发炎时,数目会显著增加的血细胞是白细胞,它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感染处,吞噬病菌;

(2)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成年人每立方毫米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男子为500万个左右,女子平均为420万个左右,在三种血细胞中数量最多;(3)血细胞中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的是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4)血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5)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贫血的人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某人的血液中红细胞数目为3×1012个/L,比正常值要少的多,因而此人患贫血,贫血病人应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6)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否则,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严重者会危及生命;(7)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所以没有细胞核的有红细胞和血小板。

点睛:

此题考查了血液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是一道基础题,平时注意基础知识的学习,是解答类似题的关键。

23.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静脉营养物质、水和氧气骨骼肌因为运动时骨骼肌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来自呼吸作用的释放,呼吸作用需要营养物质和氧气,营养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