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0736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docx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docx

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班会课设计救命知识不可少

“做自己的急救医生”教学设计

泉州一中高二年段康思婷

一、教材分析

本节安全教育班会课介绍了一些急救方法,帮助学生储备日常救护知识,以便学生在出现意外时能够自救和救助他人。

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本节课比较活泼新颖,实用性强,强调学生的参与。

二、学情分析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最后一单元“健康地生活”的第二章已经介绍了安全用药与急救的知识,学生们还有一定的印象。

整节课介绍得都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意外,学生不会觉得深奥,容易接受。

高二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资料分析、合作学习、角色扮演能力,加上又是自己班的学生,事先布置他们准备材料,场景模拟等,为整节课的顺利开展做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手指切伤的处理方法;

(2)举例说出指压止血法;

(3)说出流鼻血的应急处理方法;

(4)说出崴脚的处理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课前组织、准备、合作、模拟,尝试角色扮演。

(2)通过课堂演示、学习,学会就地取材进行前臂骨折的固定。

(3)通过模拟、练习,尝试进行心肺复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设计急救场景与急救练习,形成学以致用意识和关爱病人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指压止血法、前臂骨折的固定、心肺复苏技术。

2、教学难点:

前臂骨折的固定和心肺复苏技术。

五、教学道具

心肺复苏人体模型、儿童人体模特、急救箱(碘伏、创可贴、纱布、绷带、三角巾、棉签、)、苹果、水果刀、生物书、脸盆、装满水的水壶、男士衬衫一件

六、教学过程

场景模拟一→现场演示一→手指切伤该怎么办?

指压止血法

现场演示二→场景模拟二→心脏骤停怎么办?

心肺复苏技术

课堂小结、网址推荐

讨论一:

止鼻血的正确方法

讨论二:

崴脚的处理方法

讨论三:

前臂骨折的固定方法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场景模拟一:

手指切伤怎么办?

故事发生在女生313宿舍,晚自习放学,颖思和颜敏回到宿舍,颖思想切个苹果吃,不小心切到手了,伤口流血了,颖思马上到水龙头底下冲水,颜敏帮助她用纸巾擦干净后,用创可贴贴上。

志强模拟手指切到,而且血流不止。

他也是先放到水龙头下冲,然后还血流不止,就放在嘴里舔,再用创可贴贴上。

教师讲述:

生活当中我们会碰头诸如手指切伤的意外,当碰到这些意外时,我们该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呢?

过渡:

女生是这么处理,如果故事发生在男生宿舍,又会怎样呢?

创设学生熟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现场演示手指切伤的正确做法

(1)颖思同学演示表皮擦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先放在水下冲2分钟,再用碘伏消毒,再贴创可贴。

(2)志强同学演示切到血管的正确处理方法:

马上按住手指根部,再到水下冲两分钟,用碘伏消毒,用纱布包扎。

教师讲述:

手指切伤,首先要看伤口的大小。

(1)如果只是表皮的擦伤,这么做,请颖思上来演示。

(2)如果是血流不止,切到血管,该这么做,请志强来协助演示。

教师提示:

切伤后捏住手指根部可迅速止血。

通过学生演示,形象生动地说明手指切伤的正确处理方法。

三、现场演示指压止血法

边听讲边找出自己的相应的动脉,进行指压止血。

教师首先搬来一个人体模型,准备一根记号笔。

讲述:

(1)位置一:

如果是头部及颞部以上的出血,就按压颞动脉,在耳屏前方。

用记号笔在模特相应位置标出,并指导学生操作。

(2)位置二:

如果是面部出血,可以按压面动脉,用记号笔标出,并指导操作。

(3)位置三:

如果是头部及面部大出血,就要按压颈总动脉,用记号笔标出,并指导操作。

(4)如果是肩膀、腋窝以及上臂出血,可以按压锁骨下动脉,用记号笔标出,并指导操作。

通过讲解、演示,让学生了解指压止血法的操作。

四、活学活用,讨论一

讨论一:

流鼻血了,该怎么办?

A、捏鼻仰头

B、高举手臂

C、压按鼻根

学生们思考、讨论、并找到正确答案的位置,坐下来,形成临时小组。

教师统计各选项人数,并公布正确答案是C。

教师讲解:

高举手臂没有意义,生活中常做的捏鼻仰头容易使血块掉到气道,造成堵塞,按照指压止血法原理,压按鼻根是正确的。

教师提示:

除了压按鼻根,凉毛巾敷额可有效止鼻血。

通过学生选择选项,让学生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

五、过渡

教师讲述:

生活中除了流血的意外,我们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摔伤(展示图片),其中最常见的是崴脚。

从流血的应急过渡到摔伤的应急

六、讨论二

讨论二:

脚崴了,第一时间该怎么做?

A、冰敷

B、热敷

C、红花油按摩

学生们思考、讨论,并通过移动位置、找到正确答案的位置来表达意见。

教师统计各选项人数,并公布正确答案是A。

教师讲解:

脚崴了,脚会肿胀、发红,是因为组织液渗出的缘故。

冰敷可以使血管收缩,减少渗出。

所以第一时间要冰敷。

教师提示:

两天后才热敷,促进组织液的吸收。

脚崴的正确处理方式:

冰敷、红花油按摩、两天后热敷。

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又讲清脚崴的正确处理方法。

七、讨论三

讨论三:

前臂骨折了,该怎么做?

A、用手托着

B、垂直捆绑

C、毛巾悬吊

学生们思考、讨论,并通过移动位置、找到正确答案的位置来表达意见。

教师展示三种做法的图片。

教师统计各项人数,并公布正确答案是C。

教师讲解:

骨折后我们最怕受伤的手臂再次受到伤害,所以要把它固定,使它停止运动。

用手托着和垂直捆绑都容易使手臂再次受伤。

活跃课堂气氛,为下面的现场演示做铺垫

八、现场演示:

前臂骨折的固定方法

请丽娜和杨江来模拟前臂骨折的固定方法。

杨江模拟病人,右手的前臂骨折了。

丽娜模拟护士,为杨江包扎固定。

丽娜先把三角巾折叠,然后将杨江的前臂悬吊在脖子上。

在教师的点拨下,丽娜把三角巾打开,兜住肘关节和腕关节。

如果杨江刚好穿得是衬衫,可以这么做:

把上面的两个扣子打开,下面的两个扣子打开,将右手边的衣服往上折,兜住右手前臂,把扣子扣在对侧。

这就是就地取材固定前臂的简单方法。

教师为丽娜提供一条三角巾。

教师边演示边讲解:

(1)首先要把前臂固定住,没有专业的夹板,我们可以用生物书把前臂裹住。

(2)先用第一根带子绑住近心端(肘关节)

(3)再用第二根带子绑住远心端(腕关节),两根带子的结都打在外侧

(4)用三角巾(丝巾、围巾、浴巾等折成三角形)把前臂兜起来。

先让学生模拟演示,然后讲解正确做法,通过纠错,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前臂骨折的正确固定方法。

同时就地取材,介绍了简单地用衬衫固定的方法,简便形象。

九、场景模拟:

心脏骤停该怎么办?

事先和伟鑫同学协商,在杨江前臂骨折固定后,他假装突然晕倒,模拟心脏骤停。

教师演示:

(1)首先,疏散人群。

(2)其次,判断是否有意识。

(3)再者,看是否有呼吸。

(4)如若没有,就要进行心肺复苏。

通过此设计,使整堂课充满戏剧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十、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技术

请逸龙帮忙把人体模型搬进来。

请逸龙当场演示心肺复苏技术。

教师进行纠错:

(1)跪着,不是蹲着

(2)先找到心脏的位置,中指对准乳头,或腋窝连线拉过来,中指对准

(3)双手交叉,用掌根的位置按压

(4)不能用手掌的力,也不要用手臂的力,要用髋关节的力

(5)一次按压30次。

教师提示:

在没有呼吸膜的情况下,不做吹起这个环节,这是自我保护,也是对病人的尊重。

如果有呼吸膜,是按压30次,吹起2次。

先让学生模拟演示,然后讲解正确做法,通过纠错,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十一、学生模拟

有请学生上台模拟心肺复苏技术,预计请班级安全委员灿彬同学模拟。

教师点评:

不愧是安全委员,动作到位。

通过学生演示,巩固心肺复苏技术。

十二、现场演示稳定侧卧位

请伟鑫来帮忙,模拟稳定侧卧位怎么摆:

展臂、搭肩、蜷腿、推着肩关节成稳定侧卧位。

由于他有可能第二次心脏骤停,我们可以顺势拉回来,再做心肺复苏。

教师提问:

心肺复苏要做到什么时候呢?

(1)活了:

当病人恢复呼吸了,就可以暂停心肺复苏,使病人成稳定侧卧位。

(2)来了:

当专业人员来了,我们就可以把病人交给他们。

通过现场演示,形象地说明稳定侧卧位。

十三、心肺复苏技术小结

学生听讲,思考。

教师通过PPT讲述:

(1)如果病人只是丧失意识,但还有呼吸,就使他稳定侧卧位,然后拨打120.

(2)如果病人丧失意识,而且无呼吸、无心跳,除了拨打120,还要赶紧进行心肺复苏。

通过小结,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心肺复苏技术。

十四、课堂小结与网址推荐

记住网址:

福建省红十字会

小结:

通过几种意外事故的急救,做好自己的急救医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