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07509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docx

医疗事业部移动医疗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5月

 

一、移动医疗的定义

移动医疗,也称移动健康,即MobileHealth,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给出的定义为,就是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具体到移动互联网领域,则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类App应用为主。

移动医疗应用和服务包括:

远程患者监测、远程会诊、在线咨询、在线挂号、个人医疗护理装置、无线访问电子病例和处方等。

二、移动医疗的发展现状

(一)发展的宏观影响因素

1、老龄化社会的到来

中国老龄化社会早已到来。

根据Bloomberg预计,到205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333%。

根据联合国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老年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7%即是老年社会)。

据联合国预测,1990年至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增速仅为25%,而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的93%,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

无论从增速还是比重,中国老龄化速度都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照此推算,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约占世界老龄人口总数的24,即世界每4个老人之中就有1个来自中国。

医疗服务需求爆炸性增长。

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加,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加,刺激医疗服务需求大增。

同时,现代社会的精神压力和环境污染等影响,慢性病年轻化和亚健康人群数量的增加,也大大增加了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移动医疗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实时数据管理,可极大缓解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亚健康等人群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压力。

2、国内医疗资源供需缺口大

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均。

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药品市场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地区间的物质和人力医疗资源差距继续扩大,城市人口平均拥有的医疗资源是农村人口的25倍以上。

医疗资源的分布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直接挂钩,我国东部地区的医疗资源较为丰裕,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3倍,北京、上海、天津是我国医疗资源最丰富的三个地区,江西、安徽和贵州三省的医疗资源比较匮乏,一直处于全国的最末位。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医疗资源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090和091倍,可以看出医疗资源的配置非常不合理。

移动医疗能提高医疗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移动医疗能实现医生和患者的远程交流、患者体征和病理数据的实时传输至医生、医生和医生之间的沟通、医生的闲暇时间多利用等,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医疗资源匮乏地区的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3、移动互联和大数据技术发展成熟,“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

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成熟,“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

HTML5、多平台/多架构应用开发工具、可穿戴设备、高精确度移动定位技术、新的Wi-Fi标准、高级移动用户体验设计、企业移动管理、智能对象、测量与监视工具和LTE/LTE-A这10大移动互联网技术在现有阶段都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未来将成为应用重点,助力传统企业移动互联网+发展。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应用给移动医疗发展带来了契机,尤其是可穿戴、精确定位和测量与监视工具给医患沟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大数据产业链各环节技术逐步成熟,应用不断创新。

国内大数据产业链从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挖掘和分析、数据预测和价值应用等各环节逐步发展完善,各环节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成熟,未来将突破核心技术与国外大数据技术发展并行,从应用环节不断渗透到各环节。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给移动医疗发展提供了可持续性保障,移动医疗最终的发展既不是在硬件也不是在软件,而是在于基于大数据分析提供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4、移动医疗的发展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国家政策全力支持移动医疗的发展。

2009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

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2012年,卫生部发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提出,将推出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预算达到611亿元,是历年来政府在医疗信息化试点工作中预算最多的一个工程。

考虑到地方配套资金,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总投资规模有望超过1000亿元。

201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扩大供给、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

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重点分为三块内容:

要巩固全民基本医保,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提高到人均320元,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县,覆盖农村5亿人口;要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破除以药养医,理顺医药价格,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要提高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和职业病、地方病防治能力,人均基本公共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增加到35元,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以上政策可以看出,国家逐步加强医疗改革,同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领域,这对移动医疗的发展是一个极大的鼓励与刺激。

在整个医疗体系中,民间资本最好的切入点和最快的爆发点就在于移动医疗。

(二)移动医疗的市场规模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典型商业模式与构建设计策略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为186亿元,预计2017年该数字将达到1253亿元。

随着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对医疗健康的关注,移动医疗将得到一定的成长,但很多医疗机构和政店对移动应用、云计算等概念还需一段时间的引导和教育,预计在2015年实现快速发展。

具体来看,2012年移动医疗常规服务的市场规模达到113亿元,移动诊断服务(仅指在线辅助诊断)的市场规模达到22亿元,治疗服务(不含入院治疗)市场规模达到17亿元;而到2017年移动医疗常规服务的市场规模达将734亿元。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技术背景,基本常规服务、诊断服务、治疗服务将会一直占据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绝大部分。

(三)移动医疗的投资现状

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医改等政策而兴起,目前发展处于初期。

从2010年资本开始关注移动医疗领域,到2012年资本开始大量涌入。

随着国外移动医疗市场商业模式的成熟和资本投资的热情不断高涨,2014年国内移动医疗投资也进入热情高涨期。

数据显示,国内移动医疗市场从2010年开始共投资67起。

从图中可以看出,国内移动医疗市场2012年投资次数开始上升,投资热情升温,资本市场开始看好移动医疗领域;而2014年随着市场热炒阶段的过渡,资本市场开始真正认识到移动医疗领域的价值,投资热情开始高涨。

数据显示,2012年下半年国内移动医疗市场投资金额近14亿元,同比增长245%,移动医疗领域资本开始升温;2013年下半年国内移动医疗市场投资金额已经达到3亿多元,同比增长率高达1217%;到2014年,随着资本市场热情的高涨,资本纷纷涌入移动医疗领域,可以看到,2014年上半年投资金额近16亿元,同比增长率高达16177%。

预计2014年下半年移动医疗领域资本投资额将不断升高,热情不退。

在目前的主要投资机构中,BAT三大巨头的投资方向如下:

(三)现有产品与医疗的关系

1、院前应用较普遍,问诊及病历分享成在线主流模式,可穿戴设备或掀健康大数据及云服务浪潮,医药电商及移动医疗保险前景可期

(1)在线问诊及移动诊寻服务

在线健康咨询是传统医疗服务的一种延伸,可有效解决患者看病无序现象。

这一模式主要利用医生的空闲时间,解答患者的咨询。

导诊服务则是将需要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导诊到相应的部门;而现在推广较为成熟的网上预约挂号,有效解决了患者挂号难、挂号时间长的处境。

春雨医生及好大夫是国内提供此类服务中较为成熟的两家。

以春雨掌上医生为例,它主要两块核心业务是自查和问诊。

在自查方面,用户可通过查找相关病症名称,得到检查及治疗方法,在问诊方面,用户在移动应用平台提出问题后,系统自动将问题推送至相关科室的医生手机上,空闲的医生即可抢答该问题;问答完成后,用户会对医生的服务进行评价,其内容决定医生的奖惩。

(2)病患经验及图片分享社交服务平台

社交服务平台以分享为核心理念,通过同类群体的分享与交流收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再以聚合的信息满足用户查询的需求。

此类社交服务平台分为以患者为核心用户和以医生为核心用户的两个类型,如以重疾病例分享与对策研究的医享网与美国的「patientlikeme」;以病例库分医学资源分享的爱爱医医学网与美国「Figure1」等。

以医享网为例,在病患间分享方面,通过患者之间主动分享其心得体会、治疗经验等,将相同疾病的数据集中起来,供患者参考。

在获得有价值的数据同时,分享信息、经验、方法和情感等也增加了用户的使用该平台的粘性。

医生间分享方面,主要是帮助医生们在合乎法律的前提下分享医疗照片及病例,该平台拥有超过20万份的共享病例,每天超过1万人实时分享照片,这些照片会被集中讨论,医生们共同探讨疾病的治疗方式,分享和增长经验的同时提升了平台价值。

(3)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健康数据监测服务

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健康数据监测服务是基于在线问诊服务公司与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结合的服务模式。

在线问诊服务公司的优势是拥有一批专业的医生团队,他们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低成本标准化的解读,从而监测用户的健康变化情况。

而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硬件也可通过数据信息的解读完成数据采集到数据解读的过程。

(4)移动医疗设备的院前检查服务

移动医疗设备的院前检查服务能够提前完成院中需检查的项目,帮助患者节约时间、节省开支。

随着医疗设备体量的缩小,及无线化程度的加强,移动医疗设备的便携性将大大提高,或将改变医疗服务场地的格局。

患者无需去医院排队,医生可直接带设备到患者家就诊。

此外,随着智能机普及率的提高,患者可随时随地监测实时生理指数如血压、血糖、脉搏等,并且把这些数据快速传输给数据解读商,这种服务模式可有效减少院内的基本体检程序。

(5)以可穿戴设备数据交互为核心的移动智能云服务

由云平台统一管理与解读的模式已成为主要的发展模式之一,云服务主要包括四个环节,用户先通过可穿戴设备产生相关数据,由可穿戴设备将数据信息导入云平台,再由专业医生团队对云数据进行解读,根据信息对用户指导或干预。

如XX云平台与测量血压、血糖及心电等智能设备的合作,XX云通过与各领域可穿戴设备的数据对接,帮助用户将各类可穿戴设备的数据集合于同一平台,从而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个人健康档案,为其长期监测个人生理指数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6)线上诊寻与线下连锁药店的O2O闭环服务

线上诊寻与线下连锁药店结合将形成O2O闭环服务模式。

用户在诊寻后医生通常会推荐相应药品,打通医药O2O有利于实现快速并准确购买药品的目的。

在线医生在推荐药品后会在页面中显示药品说明及售价,用户点击下方购买按钮即可立刻购买指定药品,未来甚至可以实现送药到家的便捷形式。

(7)与健康商业保险相结合

健康医疗与商业保险结合,为用户提供全面而综合的健康监测、改进建议及医疗保险服务,不仅可以赢得用户更高的参与度,在风险模式及服务模式上亦可得到提升。

保险公司通过与可穿戴设备供应商合作,可在用户购买保单时以补贴形式为用户提供设备,从而持续监测用户的生活习惯及健康指标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激励用户的进步以达到既定的健康目标;同时,保险公司亦可实时向用户提供个性化健康改善建议甚至预先干预,以使用户长期处于健康水平状况。

一方面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保险体验,另一方面,疾病发生率降低,保险公司盈利空间加大。

此外,保险公司亦可与在线或移动健康咨询服务商进行合作,以达到相同的目的。

从保险公司与春雨医生的合作模式看,保险公司为用户提供了一套移动问诊APP,用户享有健康或医疗保险的同时,还实时享有远程问诊服务,在方向上可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从而降低出险率,达到双赢局面。

2、院中服务专业性强、针对性高,不同对象应用模式不一,发展空间巨大

(1)面向患者群体的服务模式

●候诊队列提醒服务

候诊队列提醒服务利用患者碎片化时间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传统医疗挂号服务排队时间长,等候时不宜随意走动。

而候诊队列提醒服务在就诊者通过移动挂号完成支付后,让就诊者直接进入分诊服务队列,服务平台会提前提醒就诊者当前所处的位置和前面的候诊人数,让就诊者能更合理安排与调整候诊时间。

●便捷支付服务

院中支付服务是有利于患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缴费行为的服务模式。

患者通过在支付应用中关联个人健康卡,完成身份确认,通过第三方社交与支付平台可完成支付。

方便患者在就诊中即时缴纳各种诊疗费用、药费、住院费用等,解决「排队缴费时间长」等问题。

(2)面向医师群体的服务模式

●智能导诊服务

智能导诊服务将有效缓解专家诊治领域与患者病情不匹配的情况。

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所反映,肿瘤专家的门诊患者以感冒等普通疾病患者居多,而肿瘤患者却无序问诊,这不但导致治疗效率的下降,更降低专家医生治疗的积极性。

智能导诊服务可利用其数据库的优势,将专家所需要的某类病情患者进行导流,专家可根据自己主治的疾病领域有针对性的选择患者,优化医患间的资源配置,提高专家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危急症管理

危机症管理预警应用是帮助主管医生及时处理住院患者突发病情的服务模式。

当患者突然出现紧急情况时,移动医疗预警应用即可迅速将信息传递给主管医生智能移动端中,医生可随时随地收到此信息并及时前往患者病床。

一旦主管医生未能及时响应,或在响过两个小时候仍未开处方,那么移动医疗预警应用会将信息传递给上级医生,如果上级医生仍未应答,会继续上传至上级智能移动端直到给予回应。

●病患流管理

病患流管理服务是以GPS等定位技术为核心进行即时监测的服务。

医院人员可及时掌握病患的位置,避免重复检查、误进科室等医疗失误。

即时监测并优化病人住院时间的安排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帮助医院大幅降低平均住院时间,使床位周转率上升,从而为医院节省住院业务成本。

(3)面向医院的移动金融闭环服务

面向医院的移动金融闭环服务通过移动技术打通医院、患者、银行三者间的金融生态链,让医院与患者融入互联网金融体系。

这套体系的服务内容包括预约挂号、费用支付、检查报告获取、费用明细查看、满意度反馈等,同时与医院原有HIS系统进行对接,并接入第三方支付平台,从而实现预约、获取诊疗服务、支付费用、查阅检查报告等信息、满意度反馈的闭环体验。

通过移动服务,患者可以随时完成挂号、报告等信息查看、缴费等看病难的问题,不仅解决挂号、候诊、缴费时间长、就诊时间短问题,也增强患者获取服务的便利性,促进信息透明,保障患者安全,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

3、院后服务模式相对明确,以满意度反馈及远程监测应用为主

(1)满意度反馈互动服务

满意度反馈的服务模式起到对院内服务的监督作用,同时也为其他患者提供信息与经验。

患者在就诊结束后,可以通过对医院环境、医生专业技术、医生态度等方面进行满意度反馈。

一方面医院可以参考患者的满意度反馈进行医院服务的改善与优化,另一方面也督促医生提升专业技能,推动医院之间服务的良性竞争。

(3)远程监测服务

远程服务通过移动技术连接医生与患者,确保医患在院外的有效沟通。

当患者在医院就诊后,主治医生可通过远程移动问诊应用进行跟踪,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状态及身体状况,同时为患者答疑解惑,以便后续监测与指导。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医生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管理自己病人,同时有效缓解偏远地区患者复诊耗费时间长、费用昂贵等问题。

4、移动医疗的核心意义在于重塑医疗服务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及可打造更健康的生态体系

(1)重塑医疗服务流程

移动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可以重塑医院服务流程。

一方面通过医疗服务流程的标准化,降低基础医疗服务门槛,形成实时闭环服务与管理。

另一方面通过移动技术打通医院、患者、银行三者间的金融生态链,创造便捷与快速的支付方式。

医院通过移动应用增强与患者的实时互动,完善医疗服务环节,改善医患关系。

(2)优化医院资源配置

移动互联网可以通过导诊重构医患看病秩序,也可通过移动互联技术合理布局医护资源。

在线问诊公司可以缓解病患看病无序的现象,在院前通过导诊合理分配医生资源。

移动互联网技术则帮助优化临床业务流程及运营流程,将医生与护士从PC中解放出来,让医护士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集中在患者就诊与护理上,有效提升医疗质量。

(3)融入互联网生态体系

传统医疗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可完善医院与人、信息、业务、服务等多方面的连接,重塑行业价值链。

在工作创新方面,可通过医院社交网络连接医护人员,改善医院文化,提高医院创新能力;在模式创新方面,可通过供应链电子商务连接上游设备供应商、耗材供应商、药品供应商,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在服务创新方面,通过移动服务连接患者与健康需求人群,提升患者服务满意度;在金融创新方面,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连接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改善资金融通方式

(三)现有移动医疗的商业模式

1、向患者收费模式

移动医疗向患者收费模式主要通过向患者提供移动医疗设备、移动医疗软件和提供患者个性化服务,例如定制设备和软件等,患者直接付费。

2、向医生收费模式

移动医疗向医生收费模式主要通过向医生提供移动医疗设备、移动医疗软件和提供医生个性化服务,例如定制设备和软件等,医生直接付费。

3、向医疗机构收费模式

移动医疗向医疗机构收费模式主要通过向医院提供移动医疗设备、移动医疗软件和提供医院个性化服务,以及帮助医院建立数据中心等,医院直接付费。

4、向药企收费模式

移动医疗向药企收费模式主要是通过移动设备和移动APP帮助药企进行精准广告投放,向药企收取广告费用。

比如“掌上药店”的营收来源,主要是帮药企做品牌传播。

除了广告投放,还可通过关键词检索、调查问卷以及自测小工具等,帮助药企进行营销。

在他看来,“掌上药店”是升级到了“新媒体”类App,而最初的只能算是工具类App。

对于“掌上药店”未来的商业模式,王浚海用O2O(线上结合线下)来形容,使“掌上药店”用户直接结合如“国大”等连锁实体药店,如自助查询用药指南,可以一键搜索到需要的药品在附近哪家药店有售,可以搜索到药品有特惠价格的药店等。

为医生提供服务的“杏树林”,同样把目光投向了药企。

因为他们提供的专业资料中,或许能够影响到医生的决策。

5、向药品研发机构收费模式

移动医疗向药品研发机构收费模式主要是通过提供药品研发信息和数据,助力药品研发机构进行药品研发,从而收取服务费用。

6、向保险公司收费模式

移动医疗向保险公司收费模式主要是通过给保险公司提供信息和数据服务,保险公司付费。

(四)主要APP举例分析

目前,国内医疗健康类的移动医疗,主要包括面向医院医生的B2B模式和直接面向用户的B2C模式。

医疗类移动APP终端主要有四大类:

疾病管理、医患沟通平台,如“好大夫在线”;在线咨询,如“春雨掌上医生”,广告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药物管理,如“丁香园”的用药助手,医生可用来查询药品说明书,查看用药指南摘要及全文,使用常用医学计算工具;

通过医学文献向医生介绍新产品,如杏树林的“医学文献”。

1、春雨医生

目前,春雨医生注册用户有4500万,注册医生55万个,日均问题量6万个,用户并不需要为提问付费(自由定价除外),为了维持医生的积极性,春雨每年都要给医生补贴。

迄今为止,春雨分别获得了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800万美元的B轮融资、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春雨以“健康咨询”的模式,优化了疾病就医的流程,客观上利用互联网的力量进行“分级诊疗”。

当用户有身体不适症状,可以与春雨医生进行线上沟通,针对病情严重者,医生会建议用户去医院就医,并对就医医院和科室提供建议;针对明显的病情较轻者,医生给出用药以及自行调养的建议,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好药师进行线上购药。

另外,春雨医生APP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既让消费者一眼看到类似病情案例又让消费者精准匹配医生。

如图所示,传统就医流程大部分时间被浪费,让医生就诊的时间很少,而春雨医生变革了所有流程,专注于让消费者与医生进行直接沟通,沟通后也实现了支付、购药等闭环。

春雨医生以健康数据和医患问答大数据为基础进行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沙漏形产品结构。

在春雨过去3年的发展中,一直专注于健康问题咨询,而健康咨询的最终目的是数据沉淀与数据分析。

2014年春雨开始接入各种数据采集设备,包括可穿戴设备和家用医疗器械。

春雨将用户在平台上的提问数据和采集到的数据沉淀下来,做用户电子健康档案。

并根据用户健康档案制定用户个性化健康服务。

2015年1月,“春雨医生”推出了会员版。

在这个版本里,用户每月支付8元或每年支付88元,即可无限次地向医生提问,并将在30分钟内得到医生的解答。

这些医生来自“二甲”以上的医院。

而此前,“春雨医生”靠免费问诊的模式,在两年间积累了大量用户。

有业内人士称,移动医疗App目前的变现渠道包括三个:

广告、增值服务、在线问诊。

不过,每种变现模式都有一定的缺陷,目前还没有看到成熟的变现模式。

以在线问诊为例,问诊类收费App国内消费者的接受度不高,不仅是移动医疗的App,国内大多数面向消费者的应用,普遍没有强大到让消费者愿意掏钱来实现产品功能。

2、好大夫在线

好大夫在线网站创立于2006年,隶属互动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医疗网站,目前关于这个好大夫在线有两个APP产品,一个就是好大夫在线--患者版,另外一个好大夫--医生版,该APP的最早发布的时间为2011年9月份,最新版本为2013年11月的209,前后运营时间超过2年。

目前好大夫在线仅安卓下载量已经突破40万,苹果APPStore排行也名列同类型软件前列。

应该说,该APP和春雨医生比较类似,均是用于进行网上信息咨询,其创始人认为,打通线上和线下是未来的关键。

3、丁香园

丁香园定位于医疗领域社交化媒体平台。

在丁香园这个平台上汇集了医生、消费者、医院、药企、医疗器械商等,丁香园既有针对普通用户的用药助手和丁香医生,也有针对医生用户的医学时间和执考助手。

目前丁香园的商业化实现主要在医生端,覆盖了国内76%的医师后,丁香园实现了针对药企的广告收入、针对医院的人才招聘服务收入和针对医疗器械公司的电商平台收入。

预计未来还会在积累了大量的普通用户后实现数据服务和广告服务。

从丁香园的融资历程可以看到,B轮和C轮的融资都达到数千万美元,尤其是C轮的投资方为腾讯。

预计未来丁香园将最大限度利用腾讯社交关系搭建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平台,从而实现商业化。

4、挂号网

挂号网打造微医开放平台,未来将构建整个生态圈。

在腾讯投资1亿美元后,挂号网除了得到资金支持外,更重要的是未来将拥有829亿的QQ用户和438亿的微信用户的社交网络优势。

挂号网打造的微医开放平台,不仅仅是对用户、医院和医生的开放,更重要的还有三类利益相关者:

一是开发者,挂号网面向开发者进行开放,开发者根据平台上的用户需求数据和医生医院的供给数据等数据进行应用创新,未来将涌现各类细分病种应用和细分病程应用,形成一条新的产业链;二是HIS(医院信息系统)厂商,这类厂商的接入可直接协助医院优化各项流程,同时可根据平台需求进行调整和创新;三是各类服务商(包括保险机构、通信运营商、健康管理机构和药企),这些服务商根据平台数据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微医平台目前通过挂号作为入口,未来将瞄准支付环节,而与腾讯财付通及微信支付的结合,也使得微医平台未来将与阿里的支付宝直接竞争。

最后,平台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