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08016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73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docx

淄博市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Word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淄博市2013-2014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试题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4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7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0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O16S32Cl35.5Mn55Ba137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PM2.5是粒径小于2.5um(相当于细菌大小)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PM2.5进入人体后,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同时导致生物膜通透性改变,引起细胞死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PM2.5,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B.吞噬细胞因不含分解PM2.5的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C.PM2.5可携带病菌进入人体,导致机体出现炎症反应

D.PM2.5引起细胞死亡的原因可能与溶酶体水解酶的释放有关

2.1951年,卡尔文因发现光合作用合成己糖(葡萄糖)反应中CO2的固定途径获得诺贝尔奖。

卡尔文将14CO2注入小球藻悬浮液,给予实验装置不同时间(0

光照时间

0

t1

t2

t3

t4

t5

分离出的放射性化合物

①②

①②③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④⑤⑥

注:

表中①~⑥依次代表:

3-磷酸甘油酸(C3H7O7P);1,3-二磷酸甘油酸(C3H8O10P2);3-磷酸甘油醛(C3H7O7P);己糖;C5化合物;淀粉。

A.不同时间的产物为本实验的自变量

B.t1时,①中的3个碳原子都具有放射性

C.14C的转移途径为:

14CO2→①→②→③→④⑤→⑥

D.只做光照时间为t5的实验,也能确定出放射性化合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3.科学研究发现:

癌变前衰老的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导的免疫反应清除。

利用该成果可对癌变前衰老的细胞进行抗原特异性免疫监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衰老的肝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停止,多种酶活性降低

B.肝细胞衰老的过程中,会产生与癌细胞相似的膜蛋白

C.免疫系统被抑制的患者体内,衰老的肝细胞不会积累

D.细胞癌变后将脱离正常分化,细胞内酶活性进一步降低

4.植物基因D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研究发现,在基因D中插入某小段DNA序列后,植物出现了性状的改变。

该变异

A.使控制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B.破坏了基因中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

C.导致染色体中基因数目与次序的变化

D.导致种群基因库和生物进化方向的改变

5.调查发现两个家系都有单基因遗传病甲和乙的患者,系谱图如下(已知I3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乙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Ⅱ10的基因型有6种可能

D.若Ⅱ9与Ⅱl0生育一个女儿,该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1/9

6.下列关于稳态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其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协调性密切相关

B.植物激素可通过影响酶活性来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

D.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冰醋酸和蔗糖都是电解质B.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油脂的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和甘油D.石油裂化主要得到乙烯

8.X、Y、Z、W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其中X、W的质子数之和为21,由此可知

X

Y

Z

W

A.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ⅤA族

B.Y的氢化物(H2Y)不稳定,100℃以上即可分解

C.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碱

D.W的非金属性比Y的非金属性弱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硫单质在加热条件下都能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

B.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因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D.硅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氧化物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10.山梨酸是应用广泛的食品防腐剂,其结构如图,下列关于山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6H8O2

B.1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C.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可与醇发生取代反应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SO42-

B

用铂丝蘸取溶液Y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溶液Y中含Na+,不含K+

C

向一定浓度的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

出现白色沉淀

H2SiO3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强

D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工业上常通过电解熔融的MgO冶炼金属镁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成分金属的硬度大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反应是4OH--4e-=2H2O+O2↑

D.在铁上镀铜,应选用铜作阴极

13.如图表示水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线上任意点溶液均显中性

B.b点时,溶液的pH=6,显酸性

C.图中温度T1>T2

D.在水中通入适量HCl气体可从a点变到c点

二、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属于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是

A.电场B.电阻C.元电荷D.点电荷

15.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图示的水平球架上。

已知球架的宽度为d,每只篮球的质量为m、直径为D,不计球与球架之间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则每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A.

B.

C.

D.

16.如图所示,在地球轨道外侧有一小行星带。

假设行星带中的小行星都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大于一年

B.与太阳距离相等的每一颗小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大小都相等

C.小行星带内侧行星的加速度小于外侧行星的加速度

D.小行星带内各行星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均小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17.如图所示,有四个等量异种的点电荷,分别放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处。

a、b、c、d分别为正方形四个边的中点,O为正方形的中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c两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相同

B.b、d两点的电势一定相同

C.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b点沿直线移动到d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a点沿直线移动到c点,试探电荷的电势能一直减小

1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原线圈接入

的交流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电压表的示数为6220V

B.通过R1的电流的频率为100Hz

C.若减小R2,则原线圈中电流I1增大

D.若增大R2,则R3消耗的电功率减小

19.如图所示,在坐标系xOy中,有边长为L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其一条对角线ac和y轴重合,顶点a位于坐标原点O处。

在y轴右侧的Ⅰ象限内有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场的上边界与线框的ab边刚好完全重合,下边界与x轴重合,右边界与y轴平行。

t=0时刻,线圈以恒定的速度v沿垂直于磁场上边界的方向穿过磁场区域。

取a→b→c→d→a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则在线圈穿越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感应电流i、ab间的电势差Uab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应是下图中的

2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

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图中未标出)。

物块的质量为m,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缓慢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

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为零,

,重力加速度为g。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

B.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

C.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

D.经O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

第II卷(必做157分+选做36分,共193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共18道题。

其中21~30题为必做部分,31~38题为选做部分。

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道物理题、1道化学题和1道生物题做答。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

【必做部分】

21.(16分)

(1)(6分)如图所示,是甲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轨道上的B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辆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由静止释放。

①若测出遮光条的宽度

,某次实验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m/s。

②实验中,重物的质量m与小车的质量M间满足关系时,细线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重物的重力。

③测出多组重物的质量m和对应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并算出相应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用描点作图法作出v2—m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2)

(10分)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某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率,所用电阻丝的电阻约为20Ω。

带有刻度尺的木板上有a和b两个接线柱,把电阻丝拉直后固定在接线柱a和b上。

在电阻丝上夹上一个带有接线柱c的小金属夹,沿电阻丝移动金属夹,可改变其与电阻丝接触点P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

可供选择的器材还有:

电池组E(电动势为3.0V,内阻约1Ω);

电流表A1(量程0~100mA,内阻约5Ω);

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约0.2Ω);

电阻箱R(0~999.9Ω);

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用螺旋测微器在电阻丝上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电阻丝的直径;

B.将选用的实验器材,按照图甲连接实验电路;

C.调节电阻箱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较大;

D.将金属夹夹在电阻丝上某位置,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满偏,然后断开开关。

记录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E.改变金属夹与电阻丝接触点的位置,闭合开关,调整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再次满偏。

重复多次,记录每一次电阻箱的电阻值R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L;

F.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某次测量电阻丝直径d时,螺旋测微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

d=________mm;

实验中电流表应选择______(填“A1”或“A2”);

用记录的多组电阻箱的阻值R和对应的接入电路中电阻丝长度L的数据,绘出了如图丙所示的R–L关系图线,图线在R轴的截距为R0,在L轴的截距为L0,再结合测出的电阻丝直径d,写出电阻丝的电阻率表达式ρ=________(用给定的物理量符号和已知常数表示)。

本实验中,电流表的内阻对电阻率的测量结果________影响(填“有”或“无”)。

22.(18分)如图所示,质量

且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

现有一质量

的小铁块以

的水平速度从左端滑上木板,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

求:

(1)铁块刚滑上木板时,铁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多大?

(2)木板的最大速度多大?

(3)从木板开始运动至停止的整个过程中,木板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23.(22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内有方向

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圆心O1在x轴上,且OO1等于圆的半径。

虚线MN平行于x轴且与圆相切,在MN的上方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0,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0,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两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正粒子a、b,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从原点O射入磁场,速度的方向与x轴夹角均为30˚。

两个粒子射出圆形磁场后,垂直MN进入MN上方场区中恰好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粒子初速度v的大小。

(2)圆形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只撤去虚线MN上方的磁场B0,a、b两个粒子到达y轴的时间差△t。

24.(12分)为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若干组,在25℃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光照强度(lx)

液滴移动(mL/h)

1

0

左移2.2

2

2000

右移0.2

3

4000

右移1.8

4

6000

右移3.9

5

8000

右移5.9

6

10000

右移6.5

7

12000

右移6.5

 

(1)组别1中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引起该组液滴左移的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组别4相比,限制组别3液滴移动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

光照强度为12000lx时,限制装置内植物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

(3)光照强度为8000lx时,植物光合作用2小时产生氧气__________mL。

若光照强度由8000lx突然降低到2000lx,此时叶绿体内C3的相对含量将_________(升高/不变/降低),用于暗反应的ATP来自________。

(4)在6000lx光照条件下,将实验装置的温度提升至30℃,发现液滴右移明显减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1分)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

下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Ⅱ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

请据图作答:

(1)在缩手反射过程中,Ⅰ产生的信号物质E是______。

Ⅱ膜上的F是________,F与E的结合引起Ⅱ产生________。

(2)在血糖调节过程中,饭后人体血糖浓度升高,刺激_______细胞(细胞Ⅰ),引起胰岛素(E)的分泌增加,同时可以引起下丘脑的相关区域兴奋,通过__________调节使血糖浓度降低。

在该过程中,Ⅱ内糖原的含量________。

(3)在初次免疫过程中,E经吞噬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Ⅱ,刺激Ⅱ产生____________,在该物质作用下,刺激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______细胞。

(4)在人体水平衡调节过程中,垂体释放的激素E是_________,Ⅱ是_______细胞。

 

26.(10分)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

(图中a~e代表过程,A~C代表能量)。

请据图回答:

 

(1)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填图中字母),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_____(填图中字母)。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宜采用_____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型。

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变动趋势是____,该变动将直接导致___,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能够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图乙中的A表示鼠同化的总能量,B的含义为__________;B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_____。

27.(15分)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用Dd、Ii、Rr表示)控制。

研究发现,体细胞中r基因数多于R时,R基因的表达减弱而形成粉红花突变体。

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粉红花突变体体细胞中基因与染色体的组成(其它基因数量与染色体均正常)如图所示。

(1)正常情况下,甲图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

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_。

(2)突变体①、②、③的花色相同,这说明花色素的合成量与体细胞内_________有关。

对R与r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如图所示。

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_____个(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与UGA为终止密码子),其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基因型为iiDdRr的花芽中,出现基因型为iiDdr的一部分细胞,其发育形成的花呈_____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__________的结果。

基因型为iiDdr的突变体自交所形成的部分受精卵不能发育,其根本原因是_____。

(4)今有已知基因组成的纯种正常植株若干,请利用上述材料设计一个最简便的杂交实验,以确定iiDdRrr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假设实验过程中不存在突变与染色体互换,各型配子活力相同)。

实验步骤:

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______的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与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子代中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①;Ⅱ若子代中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②;Ⅲ若子代中____________,则其为突变体③。

28.(17分)工业上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同时含少量铁、铝等的化合物)制备硫酸锰的常见流程如下:

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Al(OH)3

Fe(OH)3

Fe(OH)2

Mn(OH)2

pH

5.2

3.2

9.7

10.4

(1)一氧化锰用硫酸酸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酸浸后加入MnO2将溶液中的Fe2+氧化成Fe3+,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滤渣A的成分除MnO2外,还有_______________。

(3)MnO2是制造碱性锌锰电池的基本原料,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工业上以石墨为电极电解酸化的MnSO4溶液生产MnO2,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当阴极产生4.48L(标况)气体时,MnO2的理论产量为______g。

(4)锰的三种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

Ksp(MnCO3)=1.8×10-11,Ksp[Mn(OH)2]=1.9×10-13,Ksp(MnS)=2.0×10-13,则上述三种难溶物的饱和溶液中,Mn2+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9.(17分)硫的化合物在生产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SO2Cl2常用于制造医药品、染料、表面活性剂等。

已知:

SO2Cl2(g)

SO2(g)+Cl2(g)△H=+97.3kJ·mol-1

某温度时向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SO2Cl2,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含0.18molSO2,则此过程反应吸收的热量为_____kJ,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

将上述所得混合气体溶于足量BaCl2溶液中,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

(2)工业上制备硫酸的过程中存在反应:

2SO2(g)+O2(g)

2SO3(g)△H=-198kJ·mol-1

400℃,1.01×105Pa,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SO2和O2,n(SO3)和n(O2)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0~20min反应的平均速率υ(O2)=___________。

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点υ正(SO2)>υ逆(SO2)

b.B点处于平衡状态

c.C点和D点n(SO2)相同

d.其它条件不变,500℃时反应达平衡,n(SO3)比图中D点的值大

(3)工业上用Na2SO3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

将烟气通入1.0mol·L-1的Na2SO3溶液,当溶液pH约为6时,Na2SO3溶液吸收SO2的能力显著下降,应更换吸收剂。

此时溶液中c(SO32-)的浓度是0.2mol·L-1,则溶液中c(HSO3-)是_________mol·L-1。

30.(19分)硫酸亚锡(SnSO4)、四氯化锡(SnCl4)常用于印染和电镀工业。

(1)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已知:

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2+易被氧化;SnCl2极易水解。

①SnCl2酸溶后加入Sn粉的作用是。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②步骤Ⅱ中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有;步骤Ⅳ中需要洗涤固体

SnO中含有的杂质,检验SnO中的Cl-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为。

SnCl2水解,发生SnCl2+H2O⇌Sn(OH)Cl+HCl,加入盐酸,使该平衡向左移动,抑制Sn2+水解

③步骤Ⅴ涉及到的操作有:

a.过滤b.洗涤c.蒸发浓缩d.冷却结晶e.低温干燥,

则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实验室拟用以下装置,用熔融的金属锡与干燥纯净的氯气制取无水SnCl4(SnCl4熔点-33℃,沸点114.1℃,遇潮湿空气极易水解),此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的热。

①装置C中应加入试剂为___________;仪器E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开始生成SnCl4时,可以先熄灭___(填字母序号)处的酒精灯,理由是________。

③该实验装置设计尚存在缺陷,改进的方法是(包括仪器、试剂及连接位置等)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做部分]

31.(12分)【化学——化学与技术】

将磷肥生产中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转化为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无论从经济效益、资源综合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石膏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1)本工艺中所用的原料除CaSO4·2H2O、KCl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等原料。

(2)石膏悬浊液中加入碳酸铵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过滤Ⅰ操作所得固体中,除CaCO3外还含有(填化学式)等物质,该固体可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

(4)检验过滤Ⅰ所得滤液中含有CO3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钙结晶水合物(CaCl2·6H2O)是目前常用的无机储热材料,选择的依据是___。

a.熔点较低(29℃熔化)b.能导电c.能制冷d.无毒

(6)上述工艺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32.(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碳、氮、氧是构成生命物质的三种主要元素。

(1)碳、氮、氧三种元素中,原子核外电子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