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1083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x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双手》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双手》教学设计.docx

《一双手》教学设计

《一双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双手》是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的第二篇文。

这篇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

文两次对张迎善的手作了特写,第一处:

第―7自然段,作者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比喻句:

“掌面像鼓皮一样硬。

”“一个手指好似三节老干蘑”。

这些打比喻句,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

第二处:

第17自然段: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

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这里通过数字描写的方法让人感受到这双手是天下第一号大手。

这样一双手就在作者浓墨重彩之下像特写镜头一样展示在读者面前,透过这双手我们看到的是张迎善这位普通劳动者甘心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文;

   2、了解张迎善一双手的特点,探讨这双手形成的原因,从而感受张迎善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3、学习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的阅读方法。

体会数字说明的好处,认识以小见大,借手写人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两次对手作了特写,分别从颜色、纹络、掌面、手指、左手、关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节描写,并多次运用了打比方和数字描写的方法凸现了这双手的与众不同。

而这双手所透射出的是一位平凡又不平凡的林业工人甘心奉献,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所以了解这双手的特点,在探讨形成原因的过程中,感受张迎善的美好心灵应该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一、前活动――猜手诱趣

   1、人人都有一双手,可它们绝对不会是相同的。

老师这儿有四双手的具体描写,猜猜他们的主人是谁好不好?

(出示相关的句子,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评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这四双手大家一下子就猜对了,有什么秘诀?

(学生回忆活动过程,总结抓关键词句的阅读方法。

   3、小结: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使每双手各有特点。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也是一双手。

想了解这双手吗?

(板书题)

  [评析: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学习最为轻松快乐。

前的猜手游戏,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还使知识在情意的参与下进行记忆,能力在自主中高效建构,可谓一举多得。

]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把预习时发现读不准的、读不好的生字说出来,提醒大家注意。

   2、轻声读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具体描写这双手的句子用线划下来。

   3、你划了哪些关于这双手的具体描写?

和大家交流一下。

  三、品读感悟,层层深入

   1、形象感知,联系生活,从外观的角度了解这双手。

  

(1)(出示学生划出的具体描写)把这些具体描写多读几遍,想一想这是一双怎样的手?

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抓关键词句、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角色转换、比较等大胆的谈出自己对这双手的初步感受。

  (学生可能从不同的方面谈认识和感受,他们可能会说是一双布满伤痕的手,与众不同的手,木色的手,不可思议的手等,教师要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并给以肯定。

当学生谈到大、硬、粗的特点时,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下面的方式方法给以引导。

  [评析:

语文程总目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有: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在以下环节中,老师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感知文本,大胆交流初步阅读后的个性理解和体验,此处设计很好地贯彻了程标准的要求,也折射出教师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它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

  

(2)比手感知――大。

  出示句子: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

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

  ①方法指导:

抓住具体数字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

  ②展示按照这个尺寸塑的一只手,先组织学生比一比,然后老师也来比。

   (在形象直观的比手过程中使学生对张迎善手大的特点有直接、真切的感受。

)板书:

  ③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

   (3)生活感悟――硬、粗。

  出示句子:

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

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板书:

硬、粗。

  ①方法指导:

这里运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掌面比作   ,把手指比作  。

  ②生活中你见过鼓皮和干蘑吧,是怎样的?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了?

(联系已有经验进一步体会出手的硬和粗。

  ③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④出示老茧:

指读。

什么是老茧?

见过谁长老茧?

张迎善的手不仅磨出了老茧,而且布满每个角落。

(学生通过对关键词“老茧”的理解,并拿生活中见到的长老茧的人的手和张迎善布满老茧的手比较,更深层的体会到底坚硬和粗糙到什么程度。

  ⑤结合此时的体会再来读。

   [评析:

《程标准》中倡导:

“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语文程资源包括堂资源和外学习资源。

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都是语文程的重要资源。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双手的大、粗、硬的特点,老师运用了直观对比、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等方法,帮助学生形象感知,深化理解。

从而也启发我们:

回归生活,把学生的已有经验与学习内容结合起来,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方式。

]

   (4)小结:

对这双手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面对这样一双与众不同的手,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谈独到的感受,阐发议论,说自己的猜测,讲引发的思考,提不解的问题等)

   (学生可能会谈:

这是一双令人敬佩的手;可能会猜:

这双手一定干了很多活;可能会问:

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为这样呢?

等等。

教师可以通过“张迎善的手到底干了些什么,让这位同学如此敬佩?

”或“张迎善的手为什么会成这样呢?

”等问题,请学生默读文,自主学习。

   ()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个同学讲,其他成员要注意倾听,然后一起讨论,总结出一个大家认为最准确,最全面的答案。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补充,互相完善,寻求准确、全面的答案。

   (6)组织交流,及时评价。

  [评析:

看似简单的小结,却将学生对这双手关注的视角,由表层的特点认识,转移到形成原因上。

由此,把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引入深入。

]

  2、引入计算,关注数字,从价值的角度佩服这双手。

   

(1)计算启情。

  好,我们一起来为张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树手往土里插――就算三次吧,一天栽一千棵,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

十天这双手往土里插多少次?

二十天呢?

张迎善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这双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呀?

(780000次)。

  [设计意图:

把数学的内容引进来,使学生在一次次计算的过程中,在得出的一串串数字的结论中,真正的感触到:

这么多次呀,怪不得这双手会布满老茧,怪不得这双手会坚硬、粗糙得象鼓皮,像干蘑。

从而体悟张迎善的勤劳、奉献、了不起等。

]

   

(2)圈数促情

  文中还有哪些数字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把它圈出来,大声地说一说。

  [设计意图:

文中出现了33垧,44垧,1300立方米,300层积立方米,这些生活中不常见的数字和单位,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想一想,他们认识起来是有障碍的。

为了让作者的生活、主人公张迎善的生活和学生的生活进行多层面地接触,这里通过联系他们天天见的教学楼、学校,使这些数字具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有真实、立体的认识。

]

   ①咱们学校占地13亩,这33垧有38个学校那么大,44垧,就相当于0个学校这么大。

   ②把张迎善生产的1300立方米的木材,放在咱们的教学楼里,要盖400层。

   (3)过渡:

看呀,就是这双手,和土壤的几十万次接触,创造了如此这般的财富。

静下心来再想想,难道这双手所付出的,所创造的就仅仅是这些吗?

   (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抓关键词的方法,了解这26万棵树只是张迎善在1988年以前栽下的,这些木材、林场、枝丫只是1981年到198年之间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张迎善今天仍然在工作的话,他付出的、创造的将不仅仅是这些,从而感悟张迎善的可贵和伟大。

   [评析:

语文学习中常常蕴含着时间操作的因素,以上环节中老师适宜的把握住了这些因素,巧妙地将数学计算引入语文堂,通过一串串数字的形象感知与比较,既帮助学生深刻体悟到了语言文字,突破了学习难点,也打破了学科界限,在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的整合中,促进了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的发展,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多重功能价值。

]

   (4)看看这些数字,再想想这双手,孩子们你又想说些什么?

  (怎么想的就怎么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并请他们来板书。

   ()拓展丰情。

林业局负责人说:

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

什么是金库?

绿色的金库指什么?

为什么说森林就是绿色的金库?

  小结:

这大森林啊,的的确确是绿色的金库,而这金库的创造者就有张迎善,就有张迎善的这双手。

让我们再来重温这双手的具体描写好吗?

有感情的读一读。

  3、借助,引发想象,从情感的角度赞美手,赞美人。

   

(1)燃情。

(出示树木渐渐连成林场、又连成一山山森林的,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语言描述)大家看,就是这双神奇的手,栽下了一株株树木;就是这双神奇的手,育成了一片片林场;就是这双神奇的手,连起了一山山的森林。

   

(2)联想升情。

作者说:

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孩子们看着这双手你看到了什么?

  (此时透过这双手学生看到的已经不仅仅是一双手了,可能是一车车的木材,可能是一弯弯的清泉,可能是一群群的小动物,也可能是张迎善以及和张迎善一样的劳动者美好的心灵,幸福的笑脸……)

  [评析:

语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氛围,还在于语文学习需要熏陶感染。

运用的精巧设计与相机呈现,把学生在一次带入文本情境,使学生在语文本的对话中展开联想,在联想中情感进一步升华。

]

  小结:

张迎善,一个平凡的林业工人,用这双普通却又不普通的手,创造了不凡的事迹。

  四、作业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风寒清洁工人的手,传递知识老师的手,勤劳能干爸爸的手,温暖细腻妈妈的手,还有你们,稚嫩灵巧的手等等,后请你仔细观察,试着把它写一写。

  板书设计:

      一双手

    硬  美丽   1天   3000次  26万多棵

    粗  一双手 创造财富   10天   30000次 33垧44垧

    木色   了不起  20天   60000次 1300立方米

    大  奇  26万棵  780000次 300层积立方米

    与众不同   创建绿色金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