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1276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docx

人教版必修2高一化学第一章检测题A及答案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2:

第一章检测题

学校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

关于关于

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116B.中子数177C.核外电子数116D.相对原子质量293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O2的比例模型:

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

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

12C

B.HF的电子式:

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CO2的结构式:

O=C=O

4.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①酸性:

HClO4>HBrO4>HIO4 ②碱性:

KOH>Ca(OH)2>Mg(OH)2 ③稳定性:

HCl>H2S>PH3 ④还原性:

F->Cl->Br- ⑤熔点:

Li<Na<K<Rb

A.①③⑤B.②③④

C.①②③D.③④⑤

5.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W为四种短周期元素。

Z元素原子核外K层与M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YO4

B.Y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弱碱性

C.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

D.X、Z两种元素的氧化物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6.6.W、X、Y、Z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沸点:

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

W>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

Y<Z

D.X与Y不能存在于同一离子化合物中

7.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酸性H2CO3

D.F2与Cl2分别与H2反应,判断氟与氯的非金属性强弱

8.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效依次增大,W与Y、X与Z分别位于同一主族,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价电子数的2.5倍。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WX2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

B.WX2、ZX2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C.YX2是共价化合物

D.原子半径:

X

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

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弱

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F2>Cl2>Br2>I2

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

⑤还原性:

S2->Se2-⑥酸性:

HNO3>H3PO4

A.①③B.②④C.③⑥D.⑤⑥

10.X、Y、Z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Xa+、Yb-、Z(b+1)-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已知mXa+与nYb-,得m+a=n-b

B.离子半径:

Yb->Z(b+1)->Xa+

C.Z(b+1)-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b-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b+1Z一定大于HbY

11.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归纳推测,推测不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推测

A

12Mg与水反应缓慢,20Ca与水反应较快

56Ba(第ⅡA族)与水反应会更快

B

Si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也是半导体材料

第ⅣA族的元素的单质都可作半导体材料

C

HCl在1500℃时分解,HI在230℃时分解

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

D

Si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

P与H2在高温时能反应

A.AB.BC.CD.D

12.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YW的原子序数之和是Z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Y

Z

X

W

A.原子半径:

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Z

C.Z、W均可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Y>W

1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元素b的单质不能与酸性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

B.a、b、d、f四种元素的离子半径:

f>d>a>b

C.元素c的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a、c、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够相互反应

14.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

0.160nm

0.143nm

0.112nm

0.104nm

0.066nm

主要化合价

+2

+3

+2

+6、-2

-2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

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

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15.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

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与d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

a>b>c

B.d单质最活泼

C.原子半径:

a>c>d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d>a>c

16.如图是部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

Ca、

97Bk(锫)、

Uus和

Uus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下同)。

A.117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5

B.

Uus和

Uus互为同位素

C.

Ca、

97Bk表示两种原子、两种元素

D.上述元素都位于长周期中

(2)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推知,117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A.第七周期第ⅣA族

B.第七周期第ⅦA族

C.第六周期第ⅣA族

D.第六周期第ⅦA族

(3)117号元素Uus属于________(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它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砹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________(填“强”或“弱”);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上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53I、

55Cs和

55Cs放射性元素变成其他元素,发生了化学变化

B.he3分子和ha3分子结构相同

C.j元素与d元素组成化合物的颜色相同

D.加碘食盐中“碘”不是碘

53I

17.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2)比较d、e常见离子的半径大小(用化学式表示,下同):

________>________;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______________。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_。

Ⅱ.4种相邻主族短周期元素的相对位置如表,元素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的2倍,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m

n

x

y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2)m、n、y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评卷人

得分

三、综合题

18.现有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质子数依次增多。

①A的核电荷数大于2,可形成氢化物H2A,该氢化物在常温下是液体;

②A和B两元素可形成B2A3化合物,该化合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

③C+比B3+多8个电子;

④C与D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CD;

⑤CD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后加淀粉溶液显蓝色;

⑥在周期表中E处于C的下两个周期,E单质可与冷水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时E的单质与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试回答:

(1)B是________(写元素符号,下同),E是________。

(2)B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__,D的单质分子的电子式:

________,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电子式:

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H2A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D的溶液中通入氯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B、C、E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氧化性的强弱(B、C、E离子用实际离子符号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①其原子半径大小关系是D>E>B>C>A;

②A、D同主族,B、C、E分处三个连续的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③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与C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的化合物。

请填写以下空白:

(1)单质B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2)化合物D2C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用电子式表示D2C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质A和单质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单质E与A、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

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碳族元素中C与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

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对应装置中选用的物质:

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其中装置B中所盛试剂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试题分析:

质子数是116,中子数是293-116=177,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该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而原子的质量数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整数,二者不相同,故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

考查原子的构成微粒及组成成分的关系的知识。

2.B

【解析】A.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则

不能表示CO2的比例模型,A错误;B.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

,B正确;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C错误;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可表示为

,D错误,答案选B。

3.D

【解析】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的质量数应该是14,A选项错误;HF是共价化合物,B选项错误;Cl-的原子核内应该有17个质子,C选项错误。

4.C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①酸性:

HClO4>HBrO4>HIO4;①正确;③稳定性:

HCl>H2S>PH3;③正确;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②碱性:

KOH>Ca(OH)2>Mg(OH)2,②正确;④同主族从上到下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还原性应为F-<Cl-<Br-,④错误;⑤熔点应为Li>Na>K>Rb>Cs,⑤错误,答案选C。

5.B

【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X、Y、Z、W分别是C、N、Mg、Al;N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O3,故A错误;N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是氨气,水溶液氨水显弱碱性,故B正确;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N故C错误。

C的氧化物中含有共价键,Mg的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故D错误。

6.B

【解析】W、X、Y、Z均为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则W是H元素,X是N元素,Y、Z处于第三周期,四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8-1-5=12,最外层电子数只能为5、7,又Y原子序数小于Z,则Y是P元素、Z是Cl元素。

A.H、N元素单质都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与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氮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氢气,所以单质的沸点:

W<X,故A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W<Z,所以阴离子的还原性:

W>Z,故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P<Cl,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H3PO4<HClO4,但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不一定存在此规律,如磷酸酸性大于次氯酸,故C错误;D.X、Y分别是N、P元素,可以形成磷酸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磷酸铵、磷酸一氢铵、磷酸二氢铵都是铵盐,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涉及离子化合物判断、酸性强弱判断、物质熔沸点高低判断、元素周期律等知识点,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

易错选项是C,学生容易忽略最高价含氧酸。

7.B

【解析】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钠反应比镁剧烈,所以可以据此判断金属性强弱,故A正确;B.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先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再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这两个实验都说明Cu的活泼性最弱,不能说明Fe、Na的活泼性强弱,故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酸性H2CO3<H2SO4,这两种酸都是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能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C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F2与Cl2分别与H2反应,根据其反应剧烈程度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知识运用能力,熟悉非金属性、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注意非金属性、金属性强弱与得失电子多少无关,只与得失电子难易程度有关,本题的易错点是B,容易误认为是正确的。

8.D

【解析】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价电子数的2.5倍,则Y有3个电子层,价电子数为10/2.5=4,故Y为Si,W与Y位于同一主族,所以W为C,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则X为O,X与Z位于同一主族,所以Z为S。

A、由CO2的电子式可知CO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A正确;B、CO2、SO2中均只含有共价键,B正确;C、SiO2中硅氧之间的化学键是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C正确;D、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Y>Z>W>X,D错误,答案选D。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时通常以原子结构特点为依据进行推断,如无中子的原子是H,短周期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是H、Be、Al,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C等。

另外该题还需要注意主族元素的价电子数的判断,对于主族元素来讲,最外层电子数就是价电子。

9.C

【解析】试题分析:

①同主族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但若为金属单质,则错误;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错误;③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正确;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不一定越强,错误;⑤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阴离子还原性增强,错误;⑥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减弱,正确。

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10.C

【解析】试题分析:

A。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由于mXa+、nYb-、Z(b+1)-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m-a=n+b,因此选项A错误。

B.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来说,核电荷数移动,离子半径就越小。

因此离子半径:

Z(b+1)-﹥Yb->Xa+。

错误。

C.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

Z(b+1)-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b-。

正确。

D.核电荷数Y>Z,核电荷数越大,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因此稳定性Hb+1Z一定小于HbY。

错误。

考点:

考查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的半径、还原性、物质的稳定性的知识。

11.B

【解析】A.同一主族元素其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越容易,金属性Ba>Ca>Mg,则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置换出氢气剧烈程度Ba>Ca>Mg,所以Ba与水反应会更快,A正确;B.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处的元素单质能作半导体,Pb不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处,所以Pb不能作半导体材料,B错误;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Cl>Br>I,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Cl>HBr>HI,则HBr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C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反应越容易,非金属性S>P>Si,所以P与H2在高温时能反应,D正确;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明确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原子结构及其性质递变规律是解本题关键,知道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方法。

12.C

【解析】试题分析:

设元素Y的原子序数为y,则y+y+10=3×(y+1),解得y=7,则Y为N元素、X为Si元素、Z为O元素、W为Cl元素。

A、原子半径:

Z<Y<X,故错误;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X<Z,故错误;C、O元素、Cl元素都能与Mg形成离子化合物,故正确;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Y<W,故错误。

考点:

考查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知识。

13.A

【解析】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a为Na,b为Mg,c为Al,d为O,e为S,f为Cl。

A.因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镁与二氧化碳能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故A错误;B.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a、b、d、f四种元素的离子半径:

f>d>a>b,故B正确;C.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则元素c的氧化物为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故C正确;D.a、c、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NaOH、Al(OH)3、H2SO4,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能够相互反应,故D正确;故选A。

14.C

【解析】根据L、Q的主要化合价为+2价及两者的半径大小关系可知,L、Q分别为ⅡA族的Mg与Be,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Mg>Be,B错;根据R、T的负价均为-2价和两者的原子半径关系可知,T为O元素,R为S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A错;M的正价为+3价,且原子半径在Mg与S之间,故M为Al,Al2O3具有两性,C对;Mg2+与S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等,D错。

15.C

【解析】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x=2,a为Si,由b、d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可知b为Na,d为N,c、d同主族,则c为P。

原子序数:

c>a>b,A错误;N2中含有N≡N键,性质很稳定,B错误;原子半径:

a>c>d,C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d>c>a,D错误。

16.AB金属元素弱Uus2O7BD

【解析】

(1)A、117号元素的两种核素所占百分率未知且不一定只有两种核素,所以无法计算它的相对原子质量,A错误;B、

s是同种元素的两种原子(核素),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B正确;C、

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属于两种不同的元素,C正确;D、上述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最小,且位于第四周期,其他元素一定位于长周期中,D正确,答案选A。

(2)根据周期表结构知,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周期数关系为:

元素符号

He

Ne

Ar

Kr

Xe

Rn

Uuo

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118

所在周期

1

2

3

4

5

6

7

第七周期0族元素为118号元素,所以117号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第ⅦA族,答案选B。

(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知,Uus位于砹元素正下方,它可能是金属元素,由周期表知,同主族从上至下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Uus非金属性比At的弱,氢化物稳定性较弱。

Uus最高化合价为+7,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Uus2O7。

(4)A、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指原子核没有变化,A错误;B、he3分子和ha3分子分别是PF3和PH3,PH3和PF3分子构型都是三角锥形,B正确;C、j元素与d元素分别是Cu、O,氧化铜呈黑色,氧化亚铜呈红色,C错误;D、

是放射性碘对人体有害,D正确。

答案选BD。

点睛:

元素周期表中给出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该元素的某种核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该元素各种核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在自然界中所占原子个数百分比的乘积之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与一个

原子质量的

的比值,注意二者的区别。

17.第三周期第ⅢA族r(O2-)r(Na+)HClO4>H2SO4

、H∶C⋮⋮C∶H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三ⅡAHNO3Al(OH)3

【解析】Ⅰ.根据图中八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判断出x是H,y是C,z是N,d是O,e是Na,f是Al,g是S,h是Cl。

(1)f是Al,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ⅢA族。

(2)O2-和Na+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r(O2-)>r(N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

Cl>S,故酸性:

HClO4>H2SO4。

(3)八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四原子共价化合物有NH3、H2O2、C2H2等,它们的电子式分别为

等。

Ⅱ.4种短周期元素,y的氧化物具有两性推出y为铝元素,根据4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镁元素,m为碳元素,n为氮元素。

(1)x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位于第三周期第ⅡA族;

(2)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强,m、n、y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依次为H2CO3、HNO3和Al(OH)3,则酸性最强的是HNO3,碱性最强的是Al(OH)3。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