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1491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docx

学习实践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2.11

  多种成分组成的空气

  【学习目标】

  、能用实验事实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2、能用实验方法“捕捉”空气,采集空气样品

  3、记住空气的组分和各组分的体积含量

  【学习重点】用实验事实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学习难点】

  、

  能对有关的实验现象进行正确观察及准确描述

  2、能正确判断一些常见的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自学导航:

  .同学们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你知道空气里含有  、

  、

  等物质。

  2.根据你的观察,空气是什么样的?

  课堂演练

  3.“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

  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中加入

  红磷,使红磷燃烧后

  ,其目的是

  

  ,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上点燃,并

  伸入集气瓶内,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

  

  ,从而可以得出

  

  (本实验的目的)。

  如果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现象比理论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有(写出三点)

  

  

  

  

  

  ;

  

  

  。

另外还得出氮气的有关化学性质

  

  。

  4.通过实验测定,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各组分气体的按体积分数大约是

  

  

  

  。

  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5.混合物是

  组成的,无固定符号表示,无固定的物理性质,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

纯净物是

  

  ,有固定符号表示,有固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等。

  课堂检测

  6.下列说法与空气组成成分的性质不符合的是

  (

  )

  A.

  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的外壁出现水珠

  B.灯泡中充入氮气,使灯泡经久耐用

  c.由于氮气不活泼,因此不能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澄清石灰水长时间与空气接触,表面会结一层白膜

  7.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最好选择下列哪种物质

  A.木炭

  B.煤

  c.磷

  D.碳酸氢铵

  8.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气体是

  

  (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9.

  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啤酒

  B.食醋

  c.加碘食盐

  D.蒸馏水

  0.下列气体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天然气

  D.氮气

  拓展延伸

  1.27.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若要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

  A.木灰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2.(09年广东汕头市)以下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雨水

  B.消毒水

  c.海水

  D.蒸馏水

  3.(07年徐州)XX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许多旅客乘车穿越青藏高原时,会发生高原反应,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里

  (

  )

  A.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

  B.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

  c.氧气体积分数仍约为21%,但空气稀薄

  D.co2气体含量大大增多

  4.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下图装置的气密性。

当缓慢拉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5.右图是“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装置。

  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

  从实验现象可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

能够得到这些结论还运用了氮气的有关性质,请写出氮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各一点:

  

  .

  (3)实验完毕,若测量值偏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写出一条即可)

  

  

  

  。

  (4)某同学对原实验装置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装置见下图)你认为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

  §2.12

  多种成分组成的空气

  【学习目标】

  、初步了解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主要化学性质及其主要用途

  2、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认识保持空气洁净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

  养成关心空气质量,自觉保护大气环境的良好习惯

  【学习难点】

  初步形成对空气等资源的环保意识,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自学导航:

  、

  空气“大家族”中的氮气,为什么早期一直是“默默无闻”的?

  2、氮气的主要用途有:

液氮用于

  ;可用作

  ;

  用于制

  ;用作

  

  等。

  3、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常温下非常

  ,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曾被称为“

  ”。

稀有气体可用于

  ;可制造

  

  ;可作焊接金属的

  ;可制作

  。

  4、随着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

  和

  大大增加,造成了空气污染。

防治空气污染已经是全球性的大事,目前人们采取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

  ;

  

  ;

  

  ;

  等。

  5、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的特点,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

  

  、

  。

  课堂演练

  6、下列关于氮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氮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B.豆科植物能直接把氮气转化为含氮物质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通常情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D.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因此下层空气中的氮气含量小于氧气

  7、下列物质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A.氧气

  B.氩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8、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的检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

  9、人的呼吸主要是消耗空气中的

  ;豆科类植物的根瘤菌可以直接吸收空气中的

  作养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要吸收空气中的

  并向空气中放出

  。

  0、成年人每分钟大约吸入8L氧气,大致需要吸入空气

  L,这些空气的质量约为

  g。

(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为1.293g/L)

  课堂检测

  1、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多次出现沙尘暴天气。

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

  A.二氧化硫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可吸入颗粒物

  2、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期。

以下不属于室内污染物的是

  

  

  A.烹饪时散发出的有人气味的油烟

  B.石材放出的有害放射性气体氡

  c.水果散发出的香味

  D.劣质化妆品释放“芳香”的有毒物质

  3、下列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

  A.节日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烟尘

   B.建筑施工导致尘土飞扬

  c.生活垃圾的焚烧产生有害气体

  D.生物的腐烂放出的一些气体

  4、我国的内蒙古草原,过去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现在则是“天苍苍,野茫茫,老鼠跑过露脊梁”,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B.全球气温升高

  c.过度放牧、盲目开垦

  D.酸雨的影响

  拓展延伸

  5、食品包装中常常涉及到化学知识的运用:

  

(1)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采用真空包装。

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

  气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同时防止食品发生缓慢

  而变质。

  

(2)茶叶、肉松、膨化食品等常采用真空充气包装,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防止食品变质的气体,然后封口。

真空充气包装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

  【提出问题】充入食品包装袋中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验证】可能是氮气。

  实验初步验证的方法及现象:

  

  。

  充入的气体还可能是:

  ;②

  …

  §2.21

  性质活泼的氧气

  【学习目标】

  、认识氧气主要的物理性质

  2、通过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3、知道氧气的重要用途

  【学习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难点】

  理解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懂得氧气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

  自学导航:

  .你已经知道,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密度

  于空气,

  溶于水(填“不”、“不易”获“能”)。

液态氧为___________色,固态氧为_______色。

  2.根据氧气的性质,你认为氧气有哪些用途?

  课堂演练

  3.观察相关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反应表达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氧气跟物质反应时都能发光.放热

  5.下列有关说法不符合实验事实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将盛有硫磺的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6.XX年10月15日,我国的“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使飞天的梦想成为现实,火箭发动机里使用的液态氧的作用是

  

  (

  )

  A.作燃料

  B.用作火箭的助燃剂c.供给宇航员呼吸

  D.携带方便

  课堂检测

  7.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B.在常温下,硫与氧气不发生反应

  c.鱼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能使余烬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

  A.

  氮气

  B.氧气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需放少量水或细沙的是

  (

  )

  A.铁丝

  B.木炭c.红磷

  D.蜡烛

  0.下列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B.铁制品锈蚀c.食品腐烂D.电灯发光.放热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以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B.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属于缓慢氧化

  c.它跟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发光.放热现象

  D.其他物质的反应都有火焰产生

  1.在下列变化中: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镁带在氧气中燃烧,E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F.加热水。

  

(1)有水雾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

(2)有白烟产生的是_____________;

  (3)有白光产生的______________;(4)属于氧化反应的____________;

  2.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

  __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反应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__________进行.

  (6)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通常比在空气中__________;

(2)在空气中__________(填“易”或“不易”)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却______

  __

  拓展延伸

  3.某同学对一个储气桶内存放的气体探究如下:

收集满两瓶气体,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木条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

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是:

该气体可能是_______;

  它具有的性质是:

  

(1)

  

  

(2)__

  _

  

  §2.22

  性质活泼的氧气

  【学习目标】

  、知道氧气的工业制法

  2、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并会实际操作

  3、知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操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学习重点】

  氧气的实验室原理和制法

  【学习难点】

  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原理

  自学导航:

  .氧气的工业制法:

工业上是根据氧气和氮气的

  不同分离出氧气的。

过程是:

首先将空气

  ,除去

  ,然后在

  下加压,使空气液化。

通过控制温度

  

  ,

  

  先蒸发出来。

  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高锰酸钾

  或

  和

  

(2)反应原理:

①高锰酸钾

  各物质的符号:

  )

  (

  )

  (

  )

  (

  )

  ②过氧化氢

  各物质的符号:

  )

  (

  )

  (

  )

  在化学反应中能

  ,但本身的

  和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称为催化剂。

  (3)检验方法:

  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要用到的仪器有

  

  ;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要用到的仪器有

  

  。

  课堂演练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

  

(1)

  

  

(2)

  

  (3)

  

  (4)

  

  (5)

  

  (6)

  

  (7)

  

  5.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

  

(1)

  

  

(2)

  

  (3)

  

  (4)

  

  6.分液漏斗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的作用是

  

  。

  7.用高锰酸钾和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相比较,哪种方法更好?

理由是什么?

  课堂检测

  8.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手掌紧贴容器外壁,再把导管深入水中

  B.

  加热时,先对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c.

  在装配仪器时,先对试管预热,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D.

  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管移出水面

  9.有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B.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c.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当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才能进行收集

  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检验氧气是否集满

  0.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发现水槽内水变成红色,其原因是

  

  

  (

  )

  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c.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D.没有进行均匀加热

  1.某同学按下图做了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实验,结果伸入烧杯水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请你帮助他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1)

  

  

  

(2)

  

  

  (3)_______________

  _____

  __

  

  8.如图所示的装置中

  其中收集氧气可选用

  若对c装置略作改动,此装置可用作排水法收集氧气的装置,方法是

  。

  拓展延伸

  1.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

请结合图3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仪器a中需加入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学科

  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

当你选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若选择B装置来完成该实验,需进行的改动是

  。

  你认为应选择收集氨气的装置最好是 

  (填序号),原因是

  。

  §2.31

  奇妙的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

  、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学会观察和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从中归纳出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3、明确知道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

  4、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用途

  【学习重点】

  、

  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学习难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自学导航: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是

  ,它的含量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

  

  、

  等不断地向空气中释放二氧化碳;

  

  等不断消耗二氧化碳。

  2.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3.干冰可用于

  。

干冰在汽化时

  周围环境的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

  ,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便形成了雨水。

  4.二氧化碳

  (填“能”或“不能”)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L水中大约能溶解

  L

  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强,会溶解得

  。

  5.打开汽水瓶时,为什么有大量的气泡冒出?

  6.

  

  

  叫化合反应;

  

  

  叫分解反应。

  课堂演练

  7.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

  反应生成了溶于水的

  缘故。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8.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时,看到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

  反应生成

  的缘故。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将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加热会看到

  

  ,这是因为

  

  

  

  。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

  课堂检测

  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干冰

  B.汽水

  c.澄清石灰水

  D.啤酒

  0.干涸深井底部二氧化碳浓度较大,是因为

  (

  )

  A.井底放出二氧化碳

  B.石灰石受热分解

  c.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应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1.下列变化是因化学变化引起的

  

  (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变浑浊

  D.干冰汽化吸收热量

  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碳酸不稳定加热易分解

  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3.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然后再加热,溶液颜色的变化

  (

  )

  A.先变蓝色后变紫色

  B.先变红色后变无色

  c.先变无色后变红色

  D.先变红色后变紫色

  4.检验二氧化碳最简单的方法是

  

  (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B.将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c.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服然,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拓展延伸

  5.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直接原因是

  

  (

  )

  A.二氧化碳与石蕊直接作用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不稳定

  c.二氧化碳能溶与水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只验证了二氧化碳的的物理性质的是

  (

  )

  17.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8.用文字表达式按要求举出化学反应的实例:

  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

  

  

  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

  

  §2.32

  奇妙的二氧化碳

  【学习目标】

  、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方法、验满方法

  2、归纳总结气体收集方法及原理

  3、了解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学习重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装置、操作方法、

  【学习难点】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自学导航:

  .实验室里常用

  与

  (或

  )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收集二氧化碳可用

  

  法,因为

  。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最好选用

  (

  )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硫酸

  c.大理石和稀盐酸

  D.大理石和浓盐酸E.碳酸钙粉末和稀盐酸反应

  难点释疑:

(要求背诵)

  

(1)碳酸钙和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速度太快不利于控制。

  

(2)不能用硫酸,因为反应时会生成微溶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反应难以进行。

  (3)不用浓盐酸,因为在用浓盐酸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纯,会含有氯化氢气体,对二氧化碳性质有关实验现象产生影响。

故选(c)

  课堂演练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需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

  A.锥形瓶、集气瓶、酒精灯、导管

  B.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水槽

  c.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导管

  D.长颈漏斗、锥形瓶、集气瓶、酒精灯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为:

(1)

  

(2)

  (3)

  

  (4)

  

  。

  6.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7.如右图所示:

将二氧化碳倒入放有长短不同的两支燃着的蜡烛的

  烧杯里,观察到的现象是

  

  ,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1)

  

  ;

  

(2)

  

  

  。

  8.人若要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为了安全,怎样检验菜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小?

  

  

  

  课堂检测

  9.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时不包括该气体

  B.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气体

  c.在蔬菜大棚中,适量补充其含量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D.有一定的毒性,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

  9.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