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1855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6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口算乘法6789单元.docx

5口算乘法6789单元

课题:

口算乘法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教具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口算方法

1、口算下面各题。

30×450×530×4

300×7200×812×4

43×233×323×311×7

2、说一说30×4、300×7、12×4的口算方法。

二、新授课

1、教科书第58页例题1的教学。

(1)运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呈现邮递员送报纸、送信的情景。

(2)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的内容,想一想可以提什么问题。

(3)教师:

大家刚才提了很多问题,那如果邮递员工作了10天,他要送多少份报纸?

如果工作了30天呢?

出示例题1:

邮递员平均每天送300份报纸,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

2、研究口算的方法。

(1)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列出算式:

300×10300×30

(2)小组讨论:

怎样想出得数?

(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小结:

整百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百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这一种方法最为简便。

3、出示例题1的后半题:

邮递员平均每天送60封信,工作了10天,要送多少封信?

工作了30天要送多少封信?

学生独立列式并口算出正确的结果,教师讲评时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

整十数乘整十数,口算是采用把整十数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这两个因数一工有几个0,再在所得的积后面添上几个0。

4、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口算,然后集体订正。

讲评时提问:

80×1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12×200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69页的练习十四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提问:

你是怎样算的,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2、游戏。

(完成教科书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2题)贴出香蕉摘下来。

最后,比一比哪一组摘的香蕉多。

3、完成教科书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学生完成后,请几位说一说这一道题解题过程和结果。

4、完成教科书第60页的练习十四第4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前一个问题。

然后教师讲评。

(2)第2个问题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知道邮递员一天的工作时间。

邮递员每分钟行100米,那2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

如何解答这一道题,请同学们以4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

板书设计:

口算乘法

挂图

300×10300×30

60×10=60060×30=1800

 

课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在积极参与和讨论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估算知识的空间,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进行乘法的估算,会说明估算的思路。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能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各是多少吗?

39、74、68、99、17、44

2、下列算式,你能估算各题的结果吗?

你是怎么想的?

28×462×789×7

12×837×381×6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例题2的主体图。

引导学生观察:

用自己的话叙述一下主体图向我们提供了有关多媒体教师里的哪些信息?

2、教学例题2。

教师:

根据画面的内容,口头编一道应用题。

出示例题2:

多媒体教室一共有18排,每排22个座位,现在有350名同学来听课,能坐得下吗?

(1)教师:

这一道题只要我们判断多媒体教师能否坐得下350名同学,因此不用大家计算,只要估一估就可以了。

,大家想应什么方法估算?

以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2)汇报:

要判断350名学生能否坐得下,必须估算出多媒体教室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方法一:

18≈2022≈2020×20=40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二:

18≈2022×20=44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方法三:

22≈2018×20=360(个)所以,350名学生能坐下。

小结:

大家根据已学在估算知识,想出了三种方法,通过这一道我们知道估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总结出估算的方法:

估算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看清题意,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讲评。

提问:

你是怎么估算的。

2、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2)独立完成,将估算结果写在课堂本上。

然后教师讲评。

3、完成教科书第61页练习十四的第8题。

(1)理解题意,根据题目画面的内容说说从“学生已经种了93棵树苗”中,你可得到什么信息?

(2)说一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4、完成教科书第62页练习十四的第9题,夺红旗小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按箭头号所指的方向开始计时。

请优胜组代表说一说你怎样估算的。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挂图

 

课题:

综合练习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过估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3.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佯称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6题。

比一比,那组摘得多?

2、练习十四第9题。

夺红旗。

3、练习十四第12题。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二、估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7题。

(1)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练习十四第8题。

(1)理解题意。

(2)小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数据,估算结果。

(3)全班交流。

3、练习十四第11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2)独立完成。

(3)组织交流。

 

课题:

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

提问:

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

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82×4052×6012×90

18×3024×5019×7053×20

提问:

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新授课

1、出示教科书第62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题

例题1:

妈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2本,每本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分析:

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该怎样列式?

24×12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师:

24乘2,我们已经回算,23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

谁能把2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

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

一种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的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教师:

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4)讲解24乘12竖式

刚才的一不我们是先算什么?

怎样算?

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

那计算2乘24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2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

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

怎样算?

(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24,得240,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

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24就是用10乘2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2,得20,但这个2表示2个十,10乘2得到的20应该表示20个十,20个十就是200,所以这个2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240的旁边主抿4×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

(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和240加起来,得288。

说明:

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5)提问:

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

哪种方法更简便?

2、练习:

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2,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69是用哪位数与第一个因数相撤的积,下一步应该用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

乘出的积是多少?

23乘13得多少?

(2)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

三、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

挂图

24×12=288元

 

课题:

不进位笔算乘法练习课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方法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下面各题

15×319×453×861×7

14×1020×4250×6080×30

700×2071×2056×4047×30

二、计算:

21×32,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

提问:

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第一步先算什么?

第二步再算什么?

第三步再算什么?

提问:

42表示什么?

竖式中,63表示什么?

三、练习

注意:

竖式计算的算理要让学生反复讲。

四、看谁算的快

完成教科书第64页练习十五的第1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评,重点要让学生说出计算的过程。

五、下面的计算对吗?

把不对的改正过来,并说明原因

让学生自己先找错因,再把它们改正过来,然后个别学生向大家分析这两道题残生错误的原因。

第二题是因为漏乘2,计算时不能只把相同数位的数相乘,正确的应为:

竖式

六、完成教科书第64页的第3题

学生完成后全班讲评。

七、解决问题

1、完成教科书第64页的第3题

根据画面内容,把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来,并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只羽毛球,该怎样列式?

12×14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2、完成教科书第64页的第4题。

自己分析画面内容,根据题目的问题,列式解答。

并提问:

你是怎样计算的?

八、巩固练习

 

课题:

笔算乘法(进位)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认真细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4×4030×2412×2050×24

20×9037×100500×1036×30

19×2080×2091×2035×40

2、列竖式计算

24×1278×1133×2119×9

提问:

前三道题和最后一道题有什么不同?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课

1、出现下围棋的录像,介绍有关围棋的知识。

方法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

“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2、教师:

请同学们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能算出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从而列出算式19×19。

3、讨论计算方法。

怎样结算19×19?

用估算的方法。

19=2020×20=400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

口算。

19接近20。

19×19看做19×20=280多算了一个19再从380里减去一个10=361。

教师:

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4、教师小结竖式计算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65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用列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

讲评时要学生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教科书第66页练习十六的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误的情况,让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

注意:

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第66页联西十六的第3、4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完成教科书第66页练习十六的第2题)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进位)

19×19

 

课题:

笔算乘法练习课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口算

23×3040×3060×70032×40

80×7090×4265×100700×2

60×7248×2037×2087×30

二、计算

完成教科书第7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让学生用竖式的方法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讲评,讲讲时要提醒学生哪一位上满几十要想前一位进几。

三、下面的计算对吗?

如果不对改正过来

生分析出每一道题的原因,以免自己的题目中出现类似的情况。

四、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7、8题。

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讲评时要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计算的过程。

提醒:

第8题,求的是56套明信片共卖多少钱?

和每套明信片有12张,有没有联系?

要让学生分析出每套12张是一个多余的条件。

五、游戏

完成教科书第67页练习第6题。

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可多增加一些题目,有几道算式的结果要相同,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拿到一道算是二。

算式的结果与蜜蜂身上的数相同的就可认为蜜蜂停在这朵花上。

六、巩固练习

 

课题:

整理和复习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和整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教科书第68页

出示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让学生读一读故事内容,再请学生说一说这一篇故事主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问:

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字?

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

(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

汇报:

(1)一个字一个字地数,就能数出这篇文章一共有多少个字,但如果文章长的话,就不太适用。

(2)先数每行有多少个字,一共有几行,就可以。

教师:

两种方法第二种比较适用,现在我们就采用第二种方法,算一算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

学生动手操作:

(1)每行最多有22个字,但有许多行的字数都比22少,估算每行大约20个字左右,本篇文章共有13行,所以列式为20×13=260,这篇文章大约用260个字。

提问:

20×13你是怎样口算的?

(2)每行最多有22个字,一共13行,列式:

22×13。

提问:

两位数乘两位数,列竖式怎样算?

二、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学生口算后教师讲评。

提问:

整十整百数乘数十数应该怎样算呢?

三、完成教科书第69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讲评。

提问: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笔算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解决问题

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七的第3、4题。

通过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分析,列式解答,对于学生的列式,要提问:

为什么这样列式?

五、巩固练习

 

课题:

单元检测

教学时间:

一、口算

16×5140×3018×70240×4

25×517×4054×3200×70

63×1060×7081×4060×200

二、在○里填上〉、〈或=

34×11○43×1170×60○50×8054+46×5○(54+46)×5

180×23○32×18027×40○270×412×34○14×32

三、估算

48×3165×7218×32

63×5742×2981×35

24×3556×8978×92

四、竖式计算

58×2647×2459×81

88×5231×4874×63

五、应用题

1、有36行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苹果。

2、一个工人每星期工作35小时,12个星期共工作多少小时?

3、一盒钢钉的价钱是4元5角,工人师傅买了15盒钢钉,一共要付多少钱?

4、一列火车提速钱平均每小时行72千米,比提速后平均每小时少行50千米。

这列火车提速后2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

5、育婴小学足球队有22名运动员,学校拿出了1500元,准备为每名运动员配备一只足球,每只足球69元,还缺多少元?

 

六、面积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以及它们的周长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包括以下内容:

1、面积与面积单位。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直观,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教学活动。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材还特别安排了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的比较,以免混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这一部分内容很重要,它是学生以后学习其它平面图形积计算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这里教材内容包括单位间进率和简单的换算,学好这个内容不但能加深学生对每个面积单位大小的印象,而且又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公顷、平方千米。

这一内容主要是介绍教大的面积单位,它常用测量土地面积,我们有时称它为“地积单位”。

认识这两个面积单位,对以后的生活、生产劳动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对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起正确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解答,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能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

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4、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重难点、关键

1、重点:

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2、难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

3、关键:

教师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课时划分

面积和面积单位------------------------2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3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课时

公顷、平方千米------------------------2课时

 

课题:

面积、面积单位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

(课本第71页-74页的知识点和相应的“做一做”重的习题,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正确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3、让学生充分凭借直观,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帮助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概念。

教具准备:

挂图、口算卡片电教媒体,常用面积单位模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教师: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个新的知识--面积和面积单位。

板书:

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探究新知

1、面积的含义。

(1)教师:

同学们都知道,每个物体都有它的表面,黑板有黑板的表面,桌子有桌子表面,课本有课本的表面,我们的脸页有它的面。

请同学们用手摸一摸。

学生:

用手摸脸、桌面、书面,感受物体的表面。

教师:

①黑板的表面和桌面,哪个大?

②数学课本和练习本的封面,哪个小?

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动脑分析,回答后教师小结:

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

板书:

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黑板的表面比较大,我们就说黑板的面积比较大,练习本的封面比较小。

我们就说;练习本的面积比较小。

(2)出示图形

用电脑打出以下3个图形。

(在黑板上画出也可以)

教师:

请同学们观察这3个图形,说说哪个大?

哪个小?

(学生很容易看出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教师: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知道围成的平面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的面积。

板书:

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概括面积含义。

教师:

什么叫面积呢?

请同学们将这2句话合起来,用一句话来表示,想一想应该怎么说?

学生:

讨论、交流、发言。

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也进一步理解”或”的含义和用法。

最后归纳面积概念。

板书: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面积单位。

(1)出示3组图形(纸片),比较大小。

(2)教师:

判断图形的大小,我们不能全部靠眼睛看,或者用重叠的方法,我们要学会用其它方法,。

教师:

取出数个小正方形纸片(大小一样),在大长方形纸板中排列:

说说:

哪个面积大?

为什么?

学生:

第2个面积大,因为它含有15个小纸片。

而第1个只含有12个小纸片。

老师:

如果我们不用统一大小,的正方形纸片行不行?

如果用统一大小的小圆片行不行?

通过实验进行检验,得出不行。

(这里可以进行简单实验,不必花费太多时间。

教师: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板书: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这几个面积单位到底有多大呢?

①平方厘米的认识。

教师:

我们先来认识平方厘米(板书:

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是多大呢?

引导学生明确: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厘米。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

然后要求学生:

第一:

打个手势,来表示一下平方厘米的大小。

第二:

举例说明,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第三:

估一估,橡皮擦的正面(一个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

笔盒上面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

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课桌面积。

你有什么看法?

怎么想?

学生:

不方便。

最好用打一点的面积。

②平方分米的认识。

教师:

比平方厘米打一点的面积单位就是平方分米。

然后让学生明确: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分米。

教师也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示意图,

怎样要求学生做到:

第一,用手势来表示一下1平方分米的大小。

第二,举例说明。

哪些物体的表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

第三,估一估,桌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窗户上一块玻璃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教师:

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教室地板的面积,你有什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