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19787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docx

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语文试题

2020年高考押题密卷(全国一卷)

语文

(考试时间:

150分钟试卷满分:

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日前,中国“网络文学+”大会上发布的《2018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显示,网络文学平台发布的新作品中现实题材占比达65.1%,同比增长24%。

书写现实日益成为近年来网络作家不约而同的选择。

以前,人们对网络文学总有一种“隔空”感,很难将其与现实勾连起来——尽管此类作品在网络上很受欢迎。

如今,聚焦现实题材却成为网络作家不约而同的选择,并且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显示出日益强劲的生命力,作品数量节节攀高,总体艺术质量不断提升。

这种转变首先反映了网络作家思想意识的提高。

网络作家们不再把猎奇猎异、哗众取宠放在首要位置,而把追求主题性、弘扬正能量作为创作目标。

这样一来,网络文学作品的风格自然开始远离玄幻、仙侠、武侠等传统门类,让现实题材有了展示机会。

正如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夏烈所言,像唐家三少这样的著名网络作家,以前写玄幻奇幻题材,现在也在尝试现实题材的作品,比如《拥抱谎言拥抱你》。

类似的还有写历史小说的月关等,也在写现实题材作品。

有了这些人的尝试和引领,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络作家加入创作现实题材作品的队伍中。

很多网络文学作家,在最初的写作中,题材上首先考虑的就是读者接不接受,喜不喜欢,读者喜欢的就不厌其烦地写,不喜欢的则不去写,功利性显著,可以说就是“为了创作而创作”。

然而,读者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当走过了网络阅读的新鲜期,读者会把阅读的意义、收获等看得更重。

而当读者习惯了选择性阅读,不再被某些网络文学作家牵着鼻子走时,网络文学作品的风格就必须改变了。

不得不承认,网络文学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对玄幻、仙侠、武侠等门类趋之若鹜,很大程度上与网络平台的利益有关。

作为经营者,网络文学平台自然要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文学作品选择上会注重市场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

功利之下,难免会误导很多网络文学作家只求作品浏览量,而忽视作品的质量及现实意义。

如今,无论是出于竞争的需要,还是因为自身意识的提高,网络文学平台都在调整发展方向和思路,开始在作品题材、意义、价值上动脑筋,促使网络文学作家转变创作风格,把能够引起读者兴致且传播正能量的现实题材作为创作方向。

当然,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之路才刚刚开启,社会各方应共同推动网络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让网络文学平台盛开现实题材之花。

比如,各类文学奖可以给网络文学作品更多机会,以激发网络文学作家投身于现实题材创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再比如,影视制作机构,应继续深挖网络文学这一影视素材的富矿。

《杜拉拉升职记》《大江东去》等著名影视作品,皆改编自优秀的现实题材网络文学作品,说明植根于现实的网络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摘编自顾青龙《书写现实成为网络作家不约而同的选择》)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8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公布的网络新作品现实题材占比达65.1%,同比增长24%,反映出网络文学日益形成书写现实的趋向。

B.网络作家们不再猎奇猎异,不再哗众取宠,而是自觉追求主题性、弘扬正能量,这种可喜的转变反映了网络作家思想意识的提高。

C.以前很多网络文学作家以读者对题材是否感兴趣为指挥棒,来决定自己的写作题材的取向,这种写作取向非常功利,其实并不可取。

D.保持和进一步推动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之旅,各类文学奖给予网络文学更多的机会,影视制作向其倾斜,这些都是大有可为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基本论题是书写现实成为网络作家不约而同的选择,重点探讨网络文学题材转变的原因。

B.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既举了作者为例,也举了作品为例,各有其用,各得其所,恰到好处。

C.本文的论证从三个层面依次展开:

先分析读者层面的原因,再分析作者和平台两个层面原因。

D.第一段具有总领全文、提出论题的作用,中间几段分析问题,最后一段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前,由于人们不太喜欢现实题材的作品,致使具有“隔空”感的网络文学大行其道,挤占了现实题材网络文学的空间,如今情况反转。

B.唐家三少和月关等网络作家以前写玄幻、奇幻题材或历史题材,现在也在写现实题材,在网络文学题材转向现实的过程中起到引领的作用。

C.网络文学题材逐步转向现实,究其原因,就是读者的水平、品味要求在不断地提高,读者已经把阅读的意义、收获等看得更加重要。

D.以前网络文学平台在文学作品选择上会注重市场价值而忽视社会价值,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从而导致网络文学题材的玄幻、仙侠、武侠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1973年10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袁隆平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这一成果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多年来潜心研究的结晶。

1960年7月,时任湖南黔阳农校教师的袁隆平在试验田里发现一株天然杂交稻,萌发了研究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的念头。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他的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杂交水稻研究由此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1974年,湖南开始试种杂交水稻。

1976年,全国示范推广面积扩大到208万多亩,全部增产20以上。

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28631万吨,比1965年增长47.2。

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的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养活6000多万人。

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推广,为我国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可以豪迈地宣布:

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粮食问题。

(摘编自《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光明日报》2019年10月07日)

材料二:

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始于1979年。

当时,原农业部向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赠送了1.5公斤杂交水稻种子。

这些种子在美国种植后,比当地良种增产33以上。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袁隆平团队通过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万余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中国杂交水稻也推广到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非洲各国,增产十分显著。

(摘编自《杂交水稻》,《科技日报》2019年10月01日)

材料三:

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淖尔苏木稻浪滚滚的田间地头,9位来自不同科研领域的农牧业专家现场收割水稻,并选取了三个地号的水稻进行测算。

经专家团一致测算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来永才激动地宣布,在今年气候条件不是特别有利的情况下,这片盐碱地的亩产水稻仍然达到了508.8公斤的骄人成绩。

他表示,科技助力农业,盐碱地利用好了同样可变高产田。

相信明后年产量会持续稳定。

据介绍,袁隆平水稻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暨兴安盟大米产业发展论坛于2018年10月16日在兴安盟举行,时年88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不辞辛苦亲自来到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出席活动。

该活动标志着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正式成立,并与兴安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合署办公。

袁隆平院士表示,将带领专家团队全力支持兴安盟水稻产业发展,加快引进推广最新培育的“耐盐碱杂交水稻”品种和先进技术,力争3年内实现兴安盟水稻每亩增产100公斤,助推当地贫困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为内蒙古的粮食生产、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摘编自《科技助力农业,盐碱地也能变良田》,环球网2019年9月24日)

材料四:

海水稻,是我国育种专家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来的新型耐盐碱性水稻。

记者从青岛海水稻研究中心了解到,目前,海南南繁基地从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已挑选出176份优良品种,将在今年首次全国大范围试种。

我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分布在大江南北,气候带、光照条件都不尽相同。

今年将首次在全国五个主要类型的盐碱地上同时进行千亩片的试验示范,就是为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检验这176份海水稻材料的最终产量和品质。

经过前期调研,我们全国15亿亩盐碱地当中,大概有2到3亿亩有改良成农田的潜力,这2、3亿亩土地大约分布在五大类型盐碱地,其中包括新疆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包括东北的苏打冻土盐碱地,也包括黄河三角洲地区。

(摘编自《中国今年首次大范围试种海水稻数亿亩盐碱地有望成粮仓》,中国日报网2018年4月8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得益于以袁隆平为首的中国农学家们对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以及和中国政府对杂交水稻的大力推广。

B.巴彦淖尔苏木盐碱地水稻种植的成功,在气候条件不十分有利的情况下仍然达到亩产508.8公斤的好成绩,证明了科技可以使盐碱地变成高产田,并且能使产量稳步增长。

C.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正式成立,将对内蒙古的粮食生产、绿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袁隆平院士提出了3年内实现兴安盟水稻每亩增产100公斤的目标。

D.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分布范围广,地质和气候等条件也不一样,有2到3亿亩具有改成良田的潜力,可以用来种植耐盐碱水稻,这将为我国的水稻种植增加大量的面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开头一段用倒叙的手法,先说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再讲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念头的产生和研究的初步成果,这样写具有引人入胜的作用。

B.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方式多样,或赠送种子,或为他国培养杂交水稻人才,进而带动中国杂交水稻在世界许多国家的推广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沙漠也属于盐碱地,和海水盐碱地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相同,选出的176份优良品种在全国范围内种植,主要目的就是检测不同类型的盐碱地对水稻品种的不同要求。

D.四则材料选材具有不同侧面的代表性,或纵向叙述杂交水稻的发展史,或横向展示杂交水稻走出国门,都重点介绍不同地域在盐碱水稻的试验种植中取得的突出成果。

6.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和发展具有哪些积极的意义?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园缘

老编辑朱慨然的家在古双巷的尾端,再过去几十步,就是雨湖,水光波影一直通到小巷中来。

他家进门是一个极小的院子,一堵花墙,把前后隔成两半。

花墙正中有一个六角形的门,门两侧上方嵌两个漏窗;门楣上置一块汉隶小匾,上书“置足园”。

园子长约五十步,宽仅二十步许。

前面是幽静的庭院,后面是三间小瓦屋。

庭院的东北角,叠几块玲珑山石;庭中植几丛花木,红绿相映;西侧贴墙筑半廊,与一个半亭相连,亭墙上凿出一个扇形窗,伸颈可餐雨湖秀色。

亭子旁边耸几竿瘦竹,一如郑板桥之画意。

庭园虽仅可置足,却似唐人绝句与宋人小令,堪可咀嚼。

这园子是他的挚友胡令行设计的,而远在湘南山地的令行却于几日前溘然长逝了。

在大学里,他们读的是中文系,同班,且穷。

朱慨然喜欢写些小说、诗歌。

令行则在课余苦研园林建筑,把一本明人撰著的《园治》读得滚瓜烂熟,又经实地考察,积累了许多经验。

毕业后,朱慨然到书局当编辑,令行在一个营造厂做了技师。

当朱慨然东凑西借,买下这个又小又破的园子时,令行喜得眉飞色舞。

他苦思冥想,精心算计,用极少的钱置办了砖、瓦、木、石,和请来的两个工匠一起将园子修葺一新,又亲自携锄到荒野,挖来几竿瘦竹几株花草,植在园中。

两人坐在半亭里,推敲出"置足园"这个雅名。

令行论及造园得失,妙语惊人:

“私家园林往往地甚局促,常于无可奈何之处,以无可奈何之笔化险为夷,使全局顿生光彩。

”他慨叹:

“我平生最大的愿望,是设计一个自己的园林。

为豪门大户造园,受其制约,俗不可耐。

我颇想回老家去,一是照顾老人,二是倘遇机缘,能置办一座园林也难说。

过了两年,令行真的飘然而去。

朱慨然间或收到令行信札,说他在家乡教小学,因为此地太缺少师资。

学生很尊重他。

说他父母相继辞世,自己仍是孑然一身。

十多年过去了。

“置足园”犹在,而斯人去矣。

朱慨然不胜唏嘘。

稍觉慰藉的是去年得令行一信,说已有了一处很好的园林,名“适园”,还附了一篇颇有文采的散文《适园小记》。

文中写道:

“吾园择山水佳胜之处为之,最可怡其性情,适其意趣。

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水一桥,皆顺其自然,无斧凿雕琢之迹,得流霞凝岚之妙,天设地造,物我俱忘,遂名之为‘适园’。

”园中的种种景状,四时及晴雨中的变化,何处是湖,何处有山,何处立寺,何处飞桥┄┄皆细细描绘。

慨然奇怪,此等规模之园林,该花多少银钱?

他决意去令行家乡一走。

一路车船劳顿,朱慨然终于来到湖南的令行老家。

他打听“适园”在何处,竟无人知。

阳光下闪着一个很大的湖,湖心有一小洲,一条柳堤如绸带从岸边飘到洲上。

湖的彼岸,有一座不高的山,绿云间露出古寺的一角红檐。

他寻到那一拱板桥,跨过溪流,果然有一片泥墙茅顶的屋舍,围在竹篱中,木板门上方有一横额,上书四个隶字:

得育小学,是令行的手笔。

朱慨然走进了学校。

闻说是令行的老友来访,几个年轻老师——是令行的学生,热情地接待了他。

他知道了令行的许多情况。

令行是累死的。

拖着一个患痨病的身子,教学上又一点不肯马虎,从早到晚,上课、备课,忙得有滋有味。

每月的收入,除留一点生活费外,全用来为穷苦学生购买书籍、文具。

朱慨然听得双手发颤,心上寒飕飕的。

“令行不是有一座‘适园’吗?

“先生生前说,无园者可以有园,天地万物皆属此园。

顺乎自然,以三尺微躯为社会效力,即是赏心乐事。

朱慨然觉得自己已找到了令行的“适园”。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把胡令行设计的置足园比作唐人绝句与宋人小令,表现了这座园子的小巧精致,韵味十足。

B.朱慨然所见到的适园的山石草木,小桥流水皆得自然之趣,毫无斧凿之痕,充分体现了胡令行造园技艺的高超。

C.小说构思巧妙,行文中多处埋下伏笔,为揭开适园的“真相”做好铺垫,使小说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D.小说以朱慨然为线索,通过他的心理变化,推动情节发展,使小说悬念迭生,波澜起伏,回环跌宕。

8.

(1)小说为什么用很多笔墨写“置足园”?

(4分)

 

(2)小说结尾说“朱慨然觉得自己已找到了令行的‘适园’”。

根据文意解释句中“适园”的含义。

(4分)

 

9.小说中的胡令行是怎样一个人?

你如何评价这个人物?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穆,字孟雍,开封府阳武人。

幼能属文,有至行。

行路得遗物,必访主归之。

从王昭素受《易》及《庄》《老》书,尽究其义。

昭素谓曰:

“子所得皆精理,往往出吾意表。

”且语人曰:

“李生异日必为廊庙器。

”周显德初,以进士为郢、汝二州从事,迁右拾遗。

宋初,以殿中侍御史选为洋州通判。

既至,剖决滞讼,无留狱焉。

移陕州通判,有司调郡租输河南,穆以本州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

又坐举官,削前资。

时弟肃为博州从事,穆将母就肃居,虽贫甚,兄弟相与讲学,意泊如也。

开宝五年,以太子中允召。

穆与卢多逊为同门生,太祖尝谓多逊:

“李穆性仁善,辞学之外无所豫。

”对曰:

“穆操行端直,临事不以生死易节,仁而有勇者也。

”上曰:

“诚如是,吾当用之。

”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以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穆曰:

“朝与否,国主自处之。

然朝廷甲兵精锐,物力雄富,恐不易当其锋,宜熟思之,无自贻后悔。

”使还,具言状,上以为所谕要切。

江南亦谓其言诚实。

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太原还,拜中书舍人。

七年,以与卢多逊款狎,又为秦王廷美草朝辞笏记,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八年春,与宋白等同知贡举,及侍上御崇政殿亲试进士,上悯其颜貌癯瘁,即日复拜中书舍人、史馆修撰、判馆事。

五月,召为翰林学士。

六月,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猾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于以私,上益知其才。

十一月,擢拜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月余,丁母忧,未几,起复本官。

穆三上表乞终制,诏强起之,穆益哀毁尽礼。

九年正月,晨起将朝,风眩暴卒,年五十七。

(节选自《宋史·李穆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以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

B.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以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

C.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以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

D.时将有事/江南已部分诸将/而未有发兵之端/乃先召李煜入朝/以穆为使/穆至谕旨煜/辞以疾/且言/事大朝以望全济/今若此/有死而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廊庙,即殿下屋和太庙,代指朝廷。

以具体代指抽象,这与“社稷”代指国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B.中允,是汉代设置的太子官属,又称中盾,南朝宋齐称中舍人。

唐贞观复改为中允,清末废除。

C.知,即担任。

可单独作动词使用,如“知开封府”,亦可合作名词使用,如“知县”“知府”等。

D.翰林学士,与集贤院学士分司起草诏书及应承皇帝的各种文字。

唐后期,往往可以升任宰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穆聪慧才俊,精通经义。

他从小就能写文章,从师学习《易》及《庄》《老》这些经典,穷究其义,所得都是精微之理。

B.李穆善于断案,精敏果敢。

任洋州通判时剖断积存的诉讼,没有遗留的案件;知开封府时,剖判精敏,奸猾之徒无所依靠。

C.李穆德行高尚,孝悌淡泊。

小时路上拾遗必送还失主;与母、弟住一处,虽贫而乐;被夺情复官,他多次上表请求守满丧期。

D.李穆善于辞令,堪当重任。

朝廷召李煜,派李穆前往下诏。

李穆言辞得体,软中带硬,迫使李煜答应入朝,受到皇上称赞。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移陕州通判,有司调郡租输河南,穆以本州军食阙,不即应命,坐免。

(2)以与卢多逊款狎,又为秦王廷美草朝辞笏记,为言者所劾,责授司封员外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过苏州》

苏舜钦

东出盘门刮眼明①,萧萧疏雨更②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③。

无穷好景无缘住④,旅棹区区⑤暮亦行。

【注】①刮眼明:

景物格外美好,使眼界开朗。

②更:

改变。

③俗人轻:

被世俗之人所看轻。

④住:

留住。

⑤区区:

即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叙事,交代行踪和写景的观察点,同时引出第二句的写景。

前一句以“刮眼明”突出景物给人的感受;第二句以“更”体现景色和光线的变化。

B.颔联两句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得生动有情。

绿与白色彩鲜明对应,近与远层次分明,写出了诗人在经过苏州时看到的美好景物以及自己的愉悦心情。

C.颈联两句看似各不相干,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天意在”隐含诗人的随缘自适的旷达,“俗人轻”流露出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悲叹无奈和对世俗的愤懑。

D.最后一联以“无穷好景”与“无缘住”形成反差,构成主客观矛盾;“区区”和“暮亦行”却具有正衬的意味,突出了人生的艰辛和内心的悲苦。

15.这首诗写景和抒情相结合,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l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根据韩愈在《师说》中的表述,士大夫之族择师之难,难在自己的心理,除了年龄和知识两个要素之外,还有“,”的尴尬也让他们很为难。

(2)杜甫的《登高》中“,”两句,描述了自己晚景颓废的状况。

(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正面描绘陋室中恬然闲适生活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经典,是在当世仍有典范意义与价值的优秀文化遗产。

20世纪50年代以前,经典的地位,如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韦勒克所说:

"文学经典已经被牢固地确定下来,远远地超出怀疑者所的程度。

贬低莎士比亚的企图,即便它是来自像托尔斯泰这样一位经典作家也是______。

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人怀疑传统经典的合法性,在欧美学术界了一场维护经典和批评经典的"文化战争"。

此种思潮90年代传入中国,()。

不管是欧美学术界,还是中国学术界,对于经典的讨论,并非是从根本上撼动经典的地位为出发点,无非是哪些作家作品应该进入经典,哪些不应该进入经典,但前提是它必须是经典。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坚不可摧容许徒劳无功掀起

B.稳如泰山容许枉费心机掀起

C.坚不可摧允许徒劳无功发动

D.稳如泰山允许枉费心机发动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现代文学界引发了一场谁是现代经典作家的争论

B.谁是现代经典作家之争随即在现代文学研究界爆发

C.在现代文学研究界爆发了谁是现代经典作家之争

D.在现代文学研究界引发了谁是现代经典作家之争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关于经典的讨论,并非从根本上撼动经典的地位为出发点

B.对于经典的讨论,其出发点并非从根本上撼动经典的地位

C.关于经典的讨论,其出发点并非从根本上撼动经典的地位

D.关于经典的讨论,出发点并非是从根本上撼动经典的地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明代家具在宋代家具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明式家具品种丰富,

①其中以黄花梨最佳。

这种硬木色泽柔和,纹理清晰,木质坚硬且富有弹性。

是由于②____________,制作家具时用料可以以少当多,以细代粗,家具构件的横断面就很小。

因此,家具造型简练、挺拔。

由于木材本身的色泽纹理美观,所以③,仅仅擦上透明蜡即可充分显示木材本身质感。

另外,明式家具制作工艺精细合理,全部以精密巧妙的榫卯结合部件,坚实牢固,能适应冷热干湿变化。

2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摘录相关词句,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这段文字的相关内容,每空不超过12个字。

(5分)

从10月15日的早高峰开始,军运会专用车道开始使用,以保障代表团和运动员等参会人员赛事期间的运输效率。

每天早晚高峰时段,在一些“堵点”路段,一边是通畅的军运会专用道,一边是耐心等待的车流,对比十分强烈。

不少武汉市民在网上晒出“对比图”,为自己点赞。

武汉市交管局宣传处长李军介绍,至今武汉没有车主因为占用军运会专用道而领到罚单。

一条条空出来的军运会专用道,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

(1)本段文字所叙的中心事件是:

(2)中心事件实施的目的是:

(3)中心事件最典型的表现是:

(4)赞扬性的评价是:

四、写作(60分)

22.作文押题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有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疫”斗争,这一年,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面消除绝对贫困、首次火星探测任务、5G全面商用、中国走进“空间站”时代……,中国人前进的步伐越走越快,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