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期末复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2512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9.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期末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11期末复习.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期末复习.docx

《11期末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期末复习.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1期末复习.docx

11期末复习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

1、组织的构成要素:

组织目标、机构设置、人员构成、权责体系、制度规范、资金设备、技术、信息沟通、团体意识、环境。

2、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正式组织是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的,成员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特征有:

经特定规划建立起来而不是自发形成的;有较明确的组织目标;内部分成各个部门,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都有明确规定;各职业按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人承担一定角色;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

3、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以人为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特点:

自发性、内聚性、不稳定性、领袖作用较大。

4、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

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

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

唯一合法行使暴力、有天然垄断地位、合法行使行政权、承担公共责任、追求公共利益)

6、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政治性与社会性统一、应用性和理论性统一、综合性与独立性统一、权变性和规范性统一。

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1)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行政组织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政治中的作用:

作为国家政治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组织在社会的政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

(1)政治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

  在现代社会,政治秩序意味着既反对无政府状态,也反对专制政体,它意味着权威的存在,公民权利的保障和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独立。

作为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维持者,行政组织的职责在于:

①制定和执行有关的法律,保护公民的自由、财产和权利,使之不受其它社会成员的侵害;②建立一套管理制度,确保社会的良性运行;③通过军队、警察、官僚机构等“暴力机器”防御外来的攻击,保障主权国家的独立和完整。

(2)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者

  作为利益的调节者,行政组织在政治体系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平衡、调节和整合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利益的表达、聚合和转化。

即通过妥协、沟通、协商、法律、经济等途径和手段,实现多方利益的生存和发展。

(3)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行政组织的职责与作用在于:

①通过制定公共政策,为社会发展选择目标,引导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②通过政策工具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使之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目标。

 (4)作为政治一体化的工具

  政治一体化就是一个社会的政治体系结合成一个完整、统一、有序与稳定的统一体。

政治一体化是维系政治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

经济中的作用: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经济基础的稳固,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稳步增长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责。

作为上层建筑的有机构成部分,行政组织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最低条件的法律和制度

  政治体系为经济社会提供游戏规则和经济生活的框架,。

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作提供必需的制度、规则以及框架。

包括:

产权的界定和保护、契约的执行、公司法、金融制度、专利保护、著作版权、法律秩序。

(2)组织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

  政府必须介入并提供公共物品,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

国防、基础研究、道路与桥梁、导航设施、灾害控制、交通管制系统以及其它基础结构。

(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 为了使自然环境免于遭受损害,并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利益考虑,行政组织可通过制定相应的管制性措施来保护共有资源和环境,以减轻过度使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4)宏观经济的调控,保证经济的稳定和效率;

■如行政组织借用政府的各种政策工具来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目的。

包括:

财政工具,如预算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货币工具,如货币政策、法定准备金、贴现率、物价政策、信用制度等等。

■(5)社会收益的公平分配。

■政府在进行再分配方面显然处于有利地位,因为政府拥有强制征税的权力,该项权力使得政府能大规模介入再分配工作,并且能够通过税制解决由于要素市场的不完备性与垄断定价产生的收入分配问题。

行政组织在实现收入再分配中的手段和途径有:

税收转移、累进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对高收入消费者购买的货物进行课税等。

学习和研究行政组织学的目的与意义:

(1)了解和掌握行政组织管理与运行的规律;

(2)促进和提高行政组织的效率;(3)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体制;(4)改善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的国际竞争力;(5)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

1、科学管理学派的组织观:

1)管理中心问题是提高效率;要提高工作效率,就要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实行刺激性工资制度,实行“差别计件制”鼓励竞争;将组织的计划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2、法约尔的组织管理原则:

实行专业分工;权力与责任一致;纪律;统一指挥;统一指导;个人利益服从组织利益;理想工作报酬;权力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任期稳定;主动性;团队精神。

3、韦伯理想型官僚组织的基本特征:

明确的分工;严格的层级节制;严明的组织纪律;规范的录用制度;实行任命制;固定的薪俸制度。

4、人际关系学派的组织理论观点。

组织既是一个技术—经济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系统;组织成员不单纯是受经济奖励的激励,还受不同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的激励;有非正式组织的存在,且对组织效率起着重要影响;考虑到各种社会心理因素,应对传统观念中的以组织正式结构和职能为基础的领导模式作实质性修正;领导不仅需要有有效的技术才能,同时应具有有效的人际关系技能。

传统古典组织理论的要点及其局限

该理论比较偏重于对组织静态的研究,即从经济——技术的角度来观察组织。

他们的组织理论具有的特点是:

组织是一个分工的(层级节制的/权责分配的/一套法令和规章的/有目标的)的系统;

局限性表现在:

(1)过分强调组织的静态一面,忽视了动态面。

(2)过分强调机械的效率观念,把人当成“经济人”来看待,忽视了人性、人的情感与需要和个体的利益。

(3)过分强调组织法律、制度规则的作用,强凋对人进行监督和控制,压抑了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将组织当作封闭系统来看待,忽略了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

行为科学时期组织理论要点及局限性

要点主要有:

组织是一个心理、社会系统(平衡系统\影响力系统\沟通系统\人格整合系统\人—机配合的系统);是一个提供合理决策的机构;具有非正式的一面。

局限性表现在:

(1)重视事实真相的研究,只求收集资料,使研究陷于支离破碎;

(2)过分偏重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研究,甚至根本否认组织结构与法令的重要性;(3)行为科学家一味追求“客观性”,极力避免“价值判断”,并不符合社会科学的研究精神;(4)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虽然是人,但未能涉及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5)有轻视正式组织作用的倾向。

第三章行政环境的组织与管理

1、行政组织环境的特点:

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差异性\相互作用性。

2、影响行政组织运作的外部环境因素:

政治\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文化环境。

3、行政组织的具体环境包括哪几个方面:

资源的提供者\服务的对象\利益群体\政府组织。

4、简述艾德奇关于组织环境维度的主要观点。

认为,每个组织的工作环境,可能在六个方面发生变化:

环境的容纳力\同质性程度\稳定性\集中与分散程度\混乱程度;组织领域的一致性程度;。

组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内外策略

内部策略:

(1)资源的储备。

如组织的物资储备、财政储备、人才储备等。

(2)平衡策略。

即采用不同环境下不同标准以平衡整体需求。

如水电部门采用不同时段不同收费标准来平衡需求;旅游部门采用降低淡季门票价格来减轻旺季还来的压力。

(3)预测和计划策略。

预测和计划策略是指组织通过理性、科学的方法,发展精确的预测能力来达到较少不确定性的目的。

如各交通要道在上下班高峰时必须有交警站岗。

(4)平抑以及定量配给的策略。

为了缓解环境变化给组织带来的冲击,政府可以采取限制性的措施来防止环境因素对组织生产和服务的冲击。

如政府分批次提供经济适用房。

(5)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当组织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不确定性增大的时候,行政组织也可以通过机构、人员和组织管理方式的调整和改革来化解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影响。

外部策略主要包括:

(1)竞争策略。

竞争意味着由某个第三者所引起的两个组织或者两个组织以上的组织之间的对抗行为。

在竞争的市场中,组织必须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吸引或者影响这些第三者的决策。

(2)合作策略。

考虑到竞争可能导致组织之间的利益损失,在环境日益动荡和不稳定的今天,无论公私组织,都更倾向于在保持竞争的同时,利用合作的方式,以期达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发展共赢的模式。

在行政管理领域,目前越来越多的政府行政组织亦采取行政契约、公私伙伴关系等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3)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表现为组织吸收一些外部的成员进入组织,参与到组织的政策制定乃至具体事务的管理,以这种方式防止外部不利因素对组织的稳定与生存构成威胁。

(4)公共关系。

组织亦可以利用公共关系活动,改变公众、组织和政府其它部门对组织的印象。

公共关系的核心是促进社会公众对行政组织的政策、决策和行为的了解,消除误解,增强社会对组织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章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1、组织结构的特征:

组织结构的稳定性\层级性\相对性\开放性及变异性。

2、组织结构的功能

与作用。

整合\效率\控制\沟通\心理需求功能。

3、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缺点

优点:

(1)权力直线分布,有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

(2)权力集中,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3)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组织结构的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缺点:

(1)过多的层级结构,容易带来沟通和协调上的困难;

(2)层级结构导致成员间身份与地位的高低,加大了相互间的行政距离,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这种差距亦是形成“官本位”的一个根源。

4、促成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动因?

(1)组织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组织规模的扩张,促使组织必须将工作予以分析、划分和分类,以适应专业分工和事业发展的需要;

(2)分部化使各部门都有明确分工与职责范围,能专司其职并有效益和有效率地履行各自的职能;(3)分部化使管理人员能有效确定下属人员的工作范畴,避免因工作划分不当造成困难;(4)分部化符合专业化的需要,专才专用,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5)组织协调与控制的需要。

5、组织分部化应遵循的原则。

职掌明确,机能一致;单一指挥;从属关系明确;合理竞争;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配合。

6、影响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

下级的教育、训练和技能;工作性质与计划程度;管理技术与工艺水平;权力模式和授权的程度;组织环境和组织状况。

7、组织结构整合或一体化的途径与手段。

目标(政策\组织\信息沟通)手段

8、行政组织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明确组织目标;决定达成目标所需的计划与配置单位;决定实施计划的作业与配置职位;权责区分;制定组织规程和规章制度。

1、集权式与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集权式组织结构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

优点:

(1)政令统一,不会出现政出多门,分歧互异现象;

(2)能统筹兼顾,集中人力、物力,实现管理效能;(3)上下形成一个层级控制体系,指挥统一,命令易于贯切执行。

缺点:

(1)组织目标、规划与决策偏重整体划一,容易忽视下层利益缺乏弹性,不能收因地制宜之功效;

(2)下级机关没有决策权,一切秉承上级的意志而行事,容易形成例行公事、消极处事之风,缺乏创新精神;(3)上下控制严密,易形成公文旅行、推诿.贻误时机、缺乏效率的流弊;(4)在集权制下,重内轻外,“能密不能疏”,“知控制而不知纵舍”,一方面容易导致个人独裁、滥用权力,压制民主的弊端;一方面则会导致庸愚无能、分裂割据等问题。

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组织结构体系中,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优点:

(1)分工合作、分权制衡,可以防止和避免上层专断和个人独裁;

(2)分级治事,分层负责,富于弹性;(3)尊重各层利益,收因地制宜的功效;(4)可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独立自主、创新的工作作风。

缺点:

(1)单纯强调分权,忽视合适的集权,会损害统一,甚至导致分裂;

(2)过份分权容易导致各自为政,政出多门,不易达成组织目标;(3)过份分权致使各机关彼此独立,无上级的监控,可能引起相互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相互制肘与摩擦。

2、试论行政组织结构设计及影响因素分析。

(1)组织的环境\战略\技术\规模;(5)组织成员的因素。

3、试论行政组织设计与管理的原则。

(1)统一指挥,统一目标;

(2)分层管理,分权治事;(3)职掌明确,权责一致;(4)以人为本,人性管理;(5)经济效能,讲求效率;(6)适应环境,保持弹性;(7)顾及平衡,协调发展。

第五章中国行政组织结构

1、国务院的职权内容:

(1)行政立法权;行政提案权;行政领导与管理权;行政监督权;人事行政权。

2、省级政府职权的主要内容:

(1)行政执行权;行政领导与管理权;地方行政立法权与制令权;行政监督权;人事行政权;行政保护权。

3、民族区域自治政府的设置原则:

(1)以民族聚居原则为基础;

(2)参酌现实条件和历史情况;(3)以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平等和各民族共同发展为目标;(4)保障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

4、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哪些?

(1)领导特别行政区政府;

(2)负责执行基本法和依照基本法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其他法律;(3)签署立法会通过的法案,公布法律;签署立法会通过的财政预算案,将财政预算、决算报中央政府备案;(4)决定政府政策,发布行政命令;(5)提名并报请中央政府任命各司司长、各局局长、各处处长等主要官员;(6)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7)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公职人员;(8)执行中央政府就基本法规定的有关事务发出的指令;(9)代表特别行政区政府处理中央授权的对外事务和其他事务;(10)批准向立法会提出有关财政收入或支出动议;(11)根据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考虑,决定政府官员或其他负责政府公务的人员是否向立法会作证或提供证据;(12)赦免或减轻刑事罪犯的刑罚;(13)处理请愿、申诉事项。

国务院的法律地位。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它明确界定了国务院在国家机关中的法律地位:

即在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从属和被监督的地位;在与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关系上,国务院处于国家行政系统的最高地位。

(1)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国务院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是:

①国务院由全国人大组织产生;②国务院接受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③国务院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2)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使最高国家行政权力,在国家行政系统中处于最高地位。

它表现为:

①国务院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行政工作;②国务院统一领导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和办事机构的工作。

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属机构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指示和规章。

③国务院规定中央和省级行政机关的职权划分,统一领导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

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地方各级行政机关不适当的决定和命令,以保证全国行政工作的统一和畅通。

④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对全国各级行政机关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遵照执行。

第六章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

1、组织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

(1)适应了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现代管理实践的要求\中国国情的需要。

2、期望理论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性的人的前提是否具有普遍性;

(2)期望概率比较难把握;(3)没有考虑负目标价值的影响。

3、管理者应如何重视挫折与管理的关系?

注意挫折教育;学会关心与宽容;避免挫折;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

4、群体功能的主要内容。

完成组织所赋予的任务;满足群体成员的需求;把个体力量汇合成新的力量。

5、群体意识包括的主要内容。

(1)群体的归属意识;

(2)群体的认同意识;(3)群体的促进意识。

6、简述群体凝聚力的主要作用。

(1)群体凝聚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2)群体凝聚力与员工满意度的关系。

(3)群体凝聚力与员工个人成长的关系。

谈谈你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理解

需要层次论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需要理解为一个复杂的、等级式的系统,故称为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将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五个自低向高的需要层次。

正确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应特别注意两点:

首先是需要的满足是人类行为最基本的原则;其次是需要层次间的动态关系。

启示:

首先要善于运用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需要层次论告诉我们,激励措施只有“投其所需”才有激励作用。

其次是要善于运用多样化的,特别是非物质的激励措施。

第七章行政组织中的领导

1、行政组织领导的特点:

时代性;权威性;综合性;执行性。

2、行政组织领导的基本职能

(1)决策职能;

(2)组织职能;(3)用人职能;(4)协调职能;(5)监督职能;(6)教育职能。

3、领导影响力的作用具体表现

(1)领导影响力是整个领导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2)领导影响力影响着组织群体的凝聚力与团结;(3)领导影响力可以改变和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

4、领导素养的主要内容

(1)政治素养;

(2)道德素养;(3)能力素养;(4)知识素养;(5)心理素养。

5、领导艺术的特点

(1)随机性;

(2)创造性;(3)多样性;(4)科学性。

6、领导者在用人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1)扬长避短原则;

(2)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3)诚信不疑原则;(4)明责授权原则;(5)用养并重原则。

如何提高领导者的素养

(1)教育;

(2)实践锻炼;(3)修持。

领导艺术的主要内容

(1)“弹钢琴”艺术;

(2)善于用人艺术;(3)运用时间艺术。

21世纪做好领导的准则

(1)胸有全球化战略;

(2)在工作中善于保持平衡;(3)建立学习型组织;(4)以人为本,善待下属。

第八章行政组织中的决策

⏹1、行政组织决策的特征和类型P149

⏹特征:

(1)决策主体(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组织)的特殊性。

(2)决策内容(国家或社会的行政事务)的特殊性。

(3)决策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特殊性。

(4)决策作用方式(行政的方式)的特殊性。

(5)决策后果(影响范围大)的特殊性。

⏹类型:

(1)根据主体决策方式的不同,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2)根据决策目标所涉及的规模和影响程度不同,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3)根据决策内容的具体情况不同,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4)根据决策所具有的条件的可靠程度的不同,分为确定型决策(环境、条件和后果都确定)、风险型决策(确定但不能完全控制,有一定风险)和不确定型(都不能确定)决策。

2、拟定方案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方案本身的可行性、多样性、完备性、突破性、尽量定量化。

3、决策方案选择时要坚持哪些原则?

以目标为准绳、坚持整体利益、符合客观实际、民主集中制四个原则。

4、组织决策理论模型的主要创始人是哪几位?

西蒙、伊斯顿、林德布洛姆、杜鲁门

如何促进组织决策的科学化

决策科学化指决策者及其他参与者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及方法特别是行政决策的理论和方法,并彩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行政决策。

要实现决策科学化:

要建立健全组织决策系统、遵循科学决策的原则、提高决策者和参与者的素质。

如何促进组织决策的民主化:

决策民主化是指必须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种社会团体及决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组织决策的过程,在决策中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及氛,决策心化是决策目标民主化和决策过程民主化的统一。

要实现决策民主化:

把民主机制引入决策系统,营造记好的决策氛围,重视发挥参谋咨询人员在决策中的作用,提高政治生活透明度,实现决策目标的民主化。

⏹如何促进组织决策的法制化

⏹决策法制化是指导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和约束决策主体的行为、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特另是通过法律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组织决策的民主权利,并使组织领导者的决策权力受到法律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

决策法制化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保证。

实现决策法制化:

理顺决策主体关系,完善决策规则、决策程序法制化、充分发挥决策监控子系统的作用。

第九章行政组织的冲突管理

1、冲突定义的要点:

可发生在个人之间,也可发生在群体之间;冲突是在目标和利益不一致时发生的,如果一致就不可能发生冲突;冲突是一种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如果只有单方面的态度和行为,即使很激烈也不会构成冲突.

2、冲突的功能P171—172(积极功能、消极功能)

冲突对组织有些属于破坏性的,也有一些则是建设性的,破坏性功能是指冲突对组织及成员造成的不良影响,如引起的人际关系紧张,互相排斥、攻击,部门同事不配合,工作效率低下等。

建设性功能是指能从冲突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与弱点,增强对问题解决的能力。

冲突本身无所谓好坏,正常健康的组织行为不在于没有冲突,或一味地消灭所有的冲突苗头,而在于巧妙得当地处理冲突,并把冲突维持在一个最佳水平上。

3、冲突处理的模式:

(1)回避型

(2)争斗型(3)克制型(4)妥协型(5)协作型:

4、基本冲突处理策略主要有哪几种?

回避策略、缓解策略、正视策略

5、冲突的解决办法P180(详细理解)

(1)协商解决法。

(2)仲裁解决法。

(3)权威解决法。

(4)布莱克——薛恩的形象交换法。

引起群体冲突的主要因素(详细)P174-175

目标因素、资源因素、责权因素、信息沟通因素、结构因素。

冲突处理策略P178

减少冲突的策略:

(1)谈判。

谈判实质上是一种交易,一方先提出建议和要求,另一方作出评估和反应,反之亦然,直至达成协议。

(2)设置超级目标。

当对立双方的目标不可调和时,可以考虑有没有设置双方一致的、更高层次的目标的可能性。

如两个副校长在争夺正校长的位置,而导致学校拉帮结派,最后教育局从校外调一个人来当正校长;(3)第三方介入。

在矛盾陷入僵持层面时,引入第三方力量有助于缓和紧张态势。

第三方可民主充当调停者、协调者或仲裁者的角色。

即由有威望,有地位的人当仲裁者,以解决冲突;(4)结构调整。

一种办法是对个别人员实行调整,把在冲突中起关键作用的人调离或者撤换。

另一种办法是作机构重组,对人员、职责、资源等重新配置;或者设置一个综合领导,让冲突各方归并到其属下由其协调管理。

如对同是一年级的,有冲突的两个老师分在不同年级中。

引起冲突的策略:

(1)造成一定阶段、一定范围的目标差异,比如把总体目标分解,并拉开收入分配的档次,奖罚分明;

(2)选派开明的领导者,为提供不同意见和大胆创新提供条件;(3)开辟多种信息渠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