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2608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docx

华工土木工程材料名词解释加问答题1235章单数781011章双数

土木工程材料

第一章

材料的密度:

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的堆积密度Po:

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材料的孔隙率P:

材料空隙体积占材料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比。

材料的空隙率P:

散粒状材料在堆积体积状态下,固体颗粒之间空隙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比。

材料的耐水性:

指材料在长期的谁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明显下降的性质。

材料的抗渗性:

指材料抵抗压力谁渗透的性质。

材料的亲水性:

当水滴与固体间的湿润角小于等于九十度时,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材料的强度:

指材料抵抗力破坏的能力。

材料的弹性变形:

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

材料的塑性变形:

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材料产生变形,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

第二章

胶凝材料:

指土木工程材料中,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够散粒状或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材料。

水硬性胶凝材料:

既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

β型半水石膏:

β—CaSO4·/H2O

过火石灰:

指石灰生产时局部煅烧温度过高,在表面有熔融物的石灰。

石灰陈伏:

陈伏是指石灰膏在储灰坑中放置14天以上的过程。

普通水泥:

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5%~%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水泥。

火山灰水泥: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按水泥成品质量均匀地加入20~%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再按需要加入适量石膏磨成细粉,所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火山灰水泥。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

在生产水泥时,为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标号,而加到水泥中去的人工的和天然的矿物材料。

水泥初凝时间:

为水泥加入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需要的时间。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的加水量(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地板6±mm或试锥下沉深度为28±mm。

水泥细度:

表示水泥被磨细的程度或水泥分散度的指标。

水泥标准养护条件:

温度20摄氏度±摄氏度,相对湿度大于90%。

水泥石的凝结:

是指水泥加水拌合成为塑性的水泥浆,到逐渐变稠失去塑性的过程。

水泥石的软水侵蚀:

不含或仅含少量重碳酸盐的水称为软水,当水泥石长期与软水接触,水化产物将按其稳定存在所必须的平衡Ca(OH)浓度的大小,一次逐渐溶解,从而造成水泥的破坏。

活性混合材料的激发剂:

Ca(OH)和石膏的存在使活性混合材料的潜在活性得以发挥,即他们起着激发水化,促进凝结硬化的作用。

石灰土:

用石灰稳定细粒土得到的混合材料。

第三章

砂子的颗粒级配:

表示砂子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

分计筛余百分数:

各筛上砂的筛余量占砂样总量的百分率。

集料最大粒径:

表示粗集料的粗细程度。

公称粒径的上限称为集料的最大粒径,即全部集料都能通过的最小的一个粒级的筛孔尺寸。

集料单粒粒级:

是生产时经筛分的、主要只有一种粒级的集料。

集料间断级配:

是在连续级配中剔除一个(或几个)粒级,形成一种级配不连续的集料,这种集料所具有的级配称为间断级配,即筛分曲线出现水平段。

骨料气\风干状态:

集料表面水被风干,内部含有一定量的水。

骨料湿润状态:

集料不仅内部孔隙充满水,而且表面还附有一层吸附水。

第五章

砂率:

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重量的百分率,表征混凝土中砂石用量的相对比例关系。

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

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工艺及设备条件下,易于进行搅拌、运输、浇灌、捣实成型等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包括粘聚性、保水性。

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

指混凝土拌合物具有一定的白痴内部水分的能力,在施工操作中不致出现严重泌水的现象。

混凝土坍落度:

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三层装入无底的坍落度筒中,每层插捣25次,装满刮平后,垂直向上提起坍落度筒,混凝土拌合物因自重而向下坍落,测量坍落度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差,该高差称为坍落度,以mm为单位。

混凝土标准养护:

在温度20摄氏度±摄氏度,相对湿度95%以上的养护。

混凝土水灰比:

指水与水泥的质量之比。

混凝土耐久性:

指在所处环境及使用条件下,混凝土建筑物能满足各项设计功能要求,并能达到无需大修或全面补强加固而安全运行的能力。

混凝土碳化:

指环境中的CO2与水泥水化差生的Ca(OH)在一定湿度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aCO3和水的过程。

混凝土混合比:

混凝土中各组分间用量比例。

混凝土配合比质量法:

据经验,如果原材料质量比较稳定,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表观密度将接近一个固定值,可先根据工程经验估计没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按下列方程组计算粗细骨料用量。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施工现场材料的实际称量应按砂、石的含水情况进行换算,换算后得到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减水剂:

指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第七章

沥青的溶胶结构:

当油份和胶质足够多时,沥青质形成的胶团全部分散,胶团能在分散介质的粘度许可范围内自由运动。

沥青的溶—凝胶结构:

介乎溶胶结构和凝胶结构之间的就叫溶—凝胶结构。

沥青的塑性:

塑性是指石油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破坏(产生裂缝或断开)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不变的性质

沥青针入度:

沥青材料在规定温度条件下,以规定质量的标准针经过规定时间贯入沥青试样的深度。

沥青软化点:

用于表示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实质上是人为选定的沥青由固态到液态的转变温度范围中的一个条件粘度(等粘温度—等粘度条件下以温度表示的一种粘度),沥青软化点越高,温度稳定性越好。

沥青混合料:

是由矿质混合料与沥青结合料经拌制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其中矿料起骨架作用,沥青或沥青与填料形成的沥青胶浆起胶结和填充作用。

AC-16F:

密级配细型沥青混合料

第九章

青砖:

当生产粘土砖时,砖坯先在氧化环境中焙烧,然后再浇水闷窑,窑内形成还原气氛,会使砖内的红色高价的三氧化铁还原为低价的氧化亚铁,制得青砖。

过火砖:

当温度高于1200℃时烧成的砖,称为过火砖。

砖:

是指砌筑用的人造小型块材,外形多为直角六面体,其长度不超过365mm,宽度不超过240mm,高度不超过115mm。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是以粉煤灰或砂(磨细)等硅质材料与石灰、水泥、石膏等按适当的比例,加入少量的发泡剂(铝粉)及外加剂和水,经拌合、浇筑、静停、切割、高压蒸养等工序制成的一种轻质、多孔的墙体材料,具有保温、隔热、质量轻等特点,能大大降低建筑物的自重。

板材:

宽度为厚度2倍以上锯材叫板材。

料石:

是指由开采而得到的比较规则的六面体块石,稍加凿琢修正而成。

第十章

镇静钢:

脱氧比较完全,在冷却和凝固时,没有气体析出,无“沸腾”现象,称为镇静钢。

低合金钢:

合金元素总含量小于5%的合金钢。

钢材的冷加工强化:

将钢材于常温下进行加工(如冷拉、冷拔、冷轧),使之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提高屈服强度。

钢材的冷拔:

将光圆钢筋通过硬质合金拔丝模孔强行拉拔。

钢材的人工时效:

钢材经过冷加工处理后,加热到100~200℃并保持2~3h,其屈服强度会进一步提高,抗拉强度也稍见增长,塑性和韧性继续降低的现象。

钢材的低温冷脆性:

是指钢在低温状态下由韧性转化为脆性进而发生破坏的现象。

钢材的屈服点: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Q235-AF:

Q代表屈服度,数字表示屈服强度值,即屈服强度为235MPa;A表示质量等级,F表示沸腾钢。

第十一章

木材中吸附水:

是被吸附在细胞壁基体相中的水分。

木材纤维饱和点:

当木材细胞腔和细胞间隙中的自由水完全脱去为零,而吸附水尚处于饱和的状态时,木材的含水率称为木材的纤维饱和点。

木材标准含水率:

12%的含水率。

木材标准强度:

换算为标准含水率时的强度值。

木材防腐:

采用各种化学的、物理的或生物的方法对木材进行防腐朽、防真菌变色、防霉、防虫蛀处理,延长木材使用寿命的方法与技术。

问答题

第一章

1、简述孔隙率和孔隙特征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答:

孔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材料的致密程度。

材料的力学性质、热工性质、声学性质、吸水性、吸湿性、抗渗性、抗冻性等都与孔隙有关。

孔隙率相同的情况下,材料的开口孔越多,材料的抗渗性、抗冻性越差。

在材料的内部引入适量的闭口孔可增强其抗冻性。

一般情况下,孔越细小、分布越均匀对材料越有利。

3、材料在不同受力方式下的强度有几种?

各有何功用?

答:

根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强度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及抗剪强度等。

抗压强度是评定混凝土强度的一个标准;

5、脆性材料、韧性材料有何特点?

各适合承受哪种外力?

答:

建筑材料中的脆性材料指砖、瓦、石、混凝土、玻璃等,其特性是抗压强度高,而不宜承受拉力,受力后不会产生塑性变形,破坏时呈脆性断裂;韧性材料又叫塑性材料,特性是抗拉强度高,但受力后会产生塑性变形,如:

钢筋。

脆性材料适合承受压力,韧性材料适合承受拉力。

7、什么是材料的耐久性?

为什么对材料要有耐久性要求?

答:

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原有性能而不变质、不破坏的能力。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除受到各种外力作用外,还要受到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破坏作用,如:

物理作用、化学作用、生物作用、机械作用等。

因此,耐久性是一种综合性质。

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对改善土木工程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的耐久性是土木工程耐久性的基础,合理使用高耐久性材料,有效地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降低工程的维修成本,从而降低工程项目的全寿命成本。

合理使用高耐久性材料,会减少材料的消耗,对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1、什么是气硬性胶凝材料?

什么是水硬性胶凝材料?

两者在哪些性能上有显著的差异?

答:

气硬性胶凝材料:

是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和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

水硬性胶凝材料:

是既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

差异:

气硬性胶凝材料,只适用于干燥环境中,不适宜用于潮湿环境,更不可用于水中,强度较低,耐水性差,耐久性弱。

水硬性胶凝材料,既适用于干燥环境,又适用于潮湿环境或水下工程。

强度较高,耐水性好,耐久性强。

3.什么是生石灰的熟化(消解)?

伴随熟化过程有何现象?

答:

熟化是指生石灰(CaO)与水作用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

现象:

石灰的熟化过程会放出大量的热,熟化时体积增大1-2.5倍。

5.石灰在使用前为什么要进行陈伏?

陈伏时间一般需要多长?

答:

原因:

石灰生产时局部煅烧温度过高,在表面有熔融物的石灰为过火石灰。

熟化的石灰膏如果立即投入使用,会导致隆起和开裂。

为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石灰膏在使用前要陈伏。

时间:

14天以上。

7.既然石灰不耐水,为什么由它配置的灰土或三合土却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

答:

石灰可以改善粘土的和易性,在强力夯打之下,大大提高了粘土的紧密程度。

而且,粘土颗粒表面的少量活性氧化硅和氧化铝可与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将粘土颗粒粘结起来,从而提高了粘土的强度和耐水性。

9.建筑石膏为什么不耐水?

答:

(1)建筑石膏孔隙率大,为吸湿、吸水创造了条件。

(2)建筑石膏的硬化过程是一个连续的溶解、水化、胶化、结晶过程,遇水后,晶体间结合力减弱,强度显著降低。

若长期浸泡在水中,二水石膏晶体逐渐溶解,从而导致破坏。

11.简述石膏为什么适合作建筑装饰制品?

答:

建筑石膏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略有膨胀,可以浇注出纹理细致的浮雕花饰,同时,石膏制品质地洁白细腻,因而特别适合制作建筑装饰制品。

13.试比较石灰和石膏的硬化速度和强度,并分析其原因。

答:

比较:

石膏的硬化速度更快,强度更高。

原因:

石膏:

建筑石膏加水后,首先溶解于水

15.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体检定型不良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

答:

体积安定性:

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原因:

(1)熟料中游离氧化钙过多;

(2)熟料中游离氧化镁过多;(3)石膏掺量过多。

危害:

若水泥浆体硬化过程中发生不均匀的体积变化,会导致水泥石膨胀开裂、翘曲,即安定性不良,会降低建筑物质量,甚至引起严重事故。

17.为什么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应太短,而终凝时间不应太长?

答:

为使水泥混凝土和砂浆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搅拌、运输、浇捣和砌筑,水泥初凝时间不应太短。

当施工完成,则要求尽快硬化,具有强度,故终凝时间不应太长。

19.为什么水化热大的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工程?

答:

水化热大的硅酸盐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所以水泥发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这样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以至于越积越高,使内外温差增大。

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21.硅酸盐水泥强度发展的规律是怎样的,影响其强度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强度发展规律:

硬化很快,强度高,尤其是早期强度,其后其强度一般也很高。

强度影响因素:

23.为什么硅酸盐水泥在流动的淡水、矿物水及碳酸水作用下会引起腐蚀?

答:

流动的淡水:

当水泥石长期与淡水接触时,最先溶出的是氢氧化钙,在流水的作用下,氢氧化钙会不断溶解流失,还会引起其他水化物的分解,使水泥石结构遭受进一步的破坏。

矿物水:

碳酸水:

碳酸水中的二氧化碳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生成的碳酸钙再与富含二氧化碳的水反应生成易溶的重碳酸钙,水泥石因此溶失。

25.叙述硅酸盐水泥被硫酸盐腐蚀的过程及其危害,并列出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明。

答:

硫酸盐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钙

SO42-+Ca(OH)2CaSO4+2OH-

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再与水泥石中的水化铝酸钙作用生成高硫酸型水化硫铝酸钙(AFt)

4CaO·Al2O3·12H2O+3CaSO4+20H2O3CaO·Al2O3·3CaSO4·31H2O+Ca(OH)2

生成的高硫酸型水化硫铝酸钙含有大量结晶水,反应后的固体体积是反应前固体部分体积的2.5倍以上,对水泥石起极大的膨胀破坏作用。

当水中硫酸盐浓度较高时,硫酸钙将在空隙中直接结晶成二水石膏,体积膨胀导致水泥石破坏。

27.在通常条件下存放三个月以上的水泥,可否仍按原强度等级使用?

为什么?

答:

不能。

因为水泥的有效存放期规定为三个月,超过有效期的水泥,应视为过期水泥,,要重新测定标号,按实测强度使用。

29.什么是活性混合材料?

什么是非活性混合材料?

两者在水泥的作用是什么?

答:

活性混合材料:

混合材料磨成细粉,与石灰石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合,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水硬性的产物,这种混合材料成为活性混合材料。

作用:

磨细后加水不水化,但掺加石灰后发生二次水化反应,生成水硬性胶凝材料,在水泥中用一定比例的活性混合材料代替可以改变各种水泥性能。

非活性混合材料:

指在水泥中主要起填充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矿物材料。

作用:

将其掺入硅酸盐水泥中可提高水泥产量、降低水泥强度等级、减少水化热。

31.为什么矿渣水泥的耐硫酸盐腐蚀性及耐水性好?

答:

矿渣硅酸盐水泥硬化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剩余量较少,因而其抵抗软水、海水、硫酸盐能力特别强。

33.为什么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不宜用于较低温施工的工程或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

答:

掺入大量活性混合材料的水泥中熟料含量少,相应的水化放热量大的硅酸三钙、铝酸三钙含量较少,而且活性混合材料的二次反应速度慢,水泥凝结硬化慢,因而水化放热量低,放热时间分散,而且早期强度低。

35.有三种白色胶凝材料,可能是生石灰粉,建筑石膏或水泥,用什么简易方法可以辨认?

答:

分别取样加水拌合,发热冒泡的是生石灰粉,快干快硬的是建筑石膏,剩下的、一段时间后凝结的是白水泥。

37.现在甲乙两厂生产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矿物组成如下:

生产厂家

熟料的矿物组成(%)

C3S

C2S

C3A

C4AF

甲厂

52

21

10

17

乙厂

45

30

7

18

若用上述熟料分别制成硅酸盐水泥,试估计它们的强度增长情况、水化热性质上的差异,简要说明理由。

答:

强度:

乙厂C2S量较甲厂多,且C2S、C3S总量较甲厂多,故早期强度较甲厂低,后期强度较高。

水化热:

甲厂C3S、C3A总量较乙厂多,故甲厂水化热较大。

第三章

1、如何测定砂、石的表观密度,请写出计算公式?

3、为什么工地或混凝土预制厂有时用水冲洗或淋洗砂、石?

第五章

1.普通混凝土的主要组成由哪些?

他们在硬化前后各起什么作用?

水泥,砂,石和水位基本材料,或再掺适量外加剂,掺合料;

砂,石其骨架作用,称为骨料,它可以减少水泥在凝结硬化时的体积变化,增加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

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的表面并填充其空隙。

在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拌合物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硬化后,浆骨料胶结成一个坚实的整体并赋予混凝土强度。

外加剂和掺合料,硬化前能改善拌合物的和易性,以满足现代化施工工艺对拌合物的高和易性要求;硬化后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3.为什么不宜用低标号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这样做会使水泥用量过多,这样不但不经济,而且会使混凝土和易性变差,产生较大收缩和水化热。

5为什么普通混凝土用砂不宜太细也不宜太粗,而是采用中砂较理想?

当用砂量相同时,细砂的比表面积较大,而粗砂的比表面积较小。

在配制混凝土时,砂的总比表面积越大,则需要包裹砂粒表面的水泥浆越多,当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要求一定是,显然用较粗的砂拌制比起较细的砂所需的水泥浆量较少。

但如果砂过粗,易使混凝土拌合物产生离析,泌水现象,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

所以不宜过粗和过细。

7某钢筋混凝土工程,原混凝土配合比采用的是中砂,后因工地无中砂而用细砂代替.在保持原流动性,砂石用量,水泥用量及标号不变条件下施工,最后混凝土强度比要求的低很多,你能指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吗?

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对同一混凝土配合比而言,如果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超过0.3,将导致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变异较大,有时甚至失控的程度。

砂率变少,骨料的强度时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素,所以造成强度较低。

增加用水量,改变砂率来调整级配。

9配制高强度混凝土时,宜采用碎石还是卵石?

为什么?

碎石,碎石表面粗糙且富有棱角,与水泥石的粘结力较大,且骨料颗粒间有嵌固作用,所以在配合比相同的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强度比卵石混凝土的强度高。

11分析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组成材料性质的影响

1水泥性质的影响2骨料性质的影响3外加剂和掺合料的影响

组成材料用量的影响

1单位用水量2水灰比3砂率

环境条件的影响

搅拌工艺的影响

放置时间的影响

13为什么不能仅采用增加用水量的方式来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增加水量就相当于提高了水灰比,而水灰比与强度有关,水灰比提高强度降低。

正确的方法是保持水灰比不变,即增加用水量的同时,按比例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

并且只增加用水量会发生水泥的离析,(水泥飘浮起来),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15分析下列各措施是否可以再不增加水泥用量的条件下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为什么?

(1)增大粗骨料的最大粒径;

可行,在水灰比不太低的情况向,增大骨料的最大粒径可降低需水量,相应的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

(2)采用最优砂率;

可行,砂率过大,包裹骨料的水泥就过多,用量就大,所以在保证和易性的情况下,要采用合理的砂率

(3)改善砂,石级配;

可行,用间断级配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节约水泥,但同时和易性会降低,需要寻找合理的级配

(4)采用细砂。

不可行,应采用中粗砂,节约水泥,又提高强度

17、分析水灰比对普通混凝土技术性质的影响。

水灰比对强度的影响

过大时,新生产的胶体水泥浆浓度低,水化后混凝土体内的多余游离水分先附着骨料上,硬化是会产生细小裂纹,降低混凝土强度

过小时,胶体和晶体材料不能充分形成,和易性差,混凝土振捣,密实很困难,水化产物造成的膨胀盈利作用便有可能造成混凝土的开裂,所以为施工方便和保证质量,不宜小于0.5

水灰比对和易性影响

水灰比过小,水泥浆越稠,不仅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变小,粘聚性也因混凝土发涩而变差。

过大,水泥浆过稀,产生严重的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不能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税性,并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过小,水化不充分,密实度不高,透水性也较大,通过实验的水灰比越小,抗渗性能越强,,大于0.6时,抗渗系数急剧增大,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显著下降。

19混凝土强度时如何测定的?

其强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抗压轻度是指其标准时间在压力作用下直到破坏时,单位面积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用标准立方体试件测定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作为划分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标准,一次作为评定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标准。

强度等级采用符号C和相应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良心内容来表示,为C15,c20……

轴心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是采用150MM*150MM*300M领主提标准试件,养护28d后测得抗压强度

抗拉强度,

21用混凝土的强度公式(鲍罗米公式)说明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该公式有哪些用途?

水灰比,水泥强度等级

(1)根据所用的水泥强度和水灰比,估算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

(2)根据水泥强度和要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来计算应采用的水灰比

 

23混凝土碳化后对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有何影响?

碳化使混凝土碱度降低,减弱对钢筋的保护作用,使钢筋容易锈蚀,锈蚀形成的铁锈体积膨胀(为原来的2~8倍),对混凝土保护层施加膨胀力。

又由于碳化层产生的碳化收缩,对其内部形成压力,而表面碳化层产生拉力,也能够使结构表面产生微小裂纹。

这种收缩裂纹成为空气和水的通道,加快了混凝土的碳化,当钢筋暴露在大气中时,锈蚀过程将加快,最后导致截面减小,严重降低结构强度,影混凝土建筑物的寿命

有利,表层产生caco3能填充混凝土的空隙,是表面硬度和密实度有所提高,阻止有害介质的侵入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碳化作用放出的水分有助于水泥的水化,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略强。

弊大于利

25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为什么要埋在混凝土中有一定的厚度(称为保护层)?

因为进入混凝土的氯离子能够破坏钝化膜对钢筋的保护,使之锈蚀。

加保护层,以保证在结构物的使用年限内钢筋附近的氯离子浓度不超过临界值。

27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中,如何计算混凝土的配制强度(要列出计算公式),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29减水剂为什么可以减水?

(或不减水时可以增加流动性)?

减水剂是指在混凝土和易性及水泥用量不变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或在和易性及强度不变条件下,节约水泥用量的外加剂。

31为什么掺引气计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

引气剂引入的封闭微气泡能哟小隔断混凝土中的毛细管通道,同时,由于混凝土拌合物泌水减少,因泌水形成的渗水空隙也随之减少,改善了混凝土的孔结构,使混凝土抗渗性显著提高。

另外,封闭微气泡对由水结冰所产生的膨胀压力有一定的

缓冲作用,混凝土的抗冻性也显著提高。

33某医院放射科工地需抗辐射混凝土,要求尽可能高的容量。

现有1-3石及2-4石,粒径较小的重晶石骨料。

可考虑采取哪些措施以满足要求.

35某混凝土搅拌站原混凝土配方均可生产出性能良好的泵送混凝土。

后因供应的问题进了一批针片状多的碎石。

仍按原配方配制混凝土,发觉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