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六字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2805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功六字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气功六字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功六字诀.docx

《气功六字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功六字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气功六字诀.docx

气功六字诀

气功六字诀

六字诀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

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和王昂的《医方集解》两书说的更为简明。

主要是在呼气时分别用六个字疏通与调和相关脏腑的经络和气血,以达到健身的功效。

我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教练了上千人,证实这套功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对冠心病、高血压(低血压)、肝炎、肠胃炎、气管炎、糖尿病、神经衰弱、骨质增生等慢性疾病,甚至对有的癌症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现将功法介绍如下:

现将功法介绍如下:

预备式:

两脚平站,与肩同宽,头正颈直,虚腋,沉肩坠肘,含胸抜背,全身关节、肌肉放松,两膝微屈,呼吸自然平稳(图1)。

每变换一字都从预备式起。

呼吸法:

腹式呼吸。

呼气时,读字、收腹、提肛、缩肾,脚趾轻微抓地,重心在两脚跟;吸气时,两唇轻闭,舌舐上颚,用鼻自然吸气,腹部隆起。

此为“踵息法”。

六个字都用此法呼吸。

调息:

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

吸气时,两臂从前方抬起,手心向下(图2);待平举时,翻掌,手心向上,向胸部划弧,同时开始呼气,两手向腹部顺气(图3)。

恢复预备式。

下面分别叙述六个字:

下面分别叙述六个字:

发音:

“嘘”。

xu读需(注一)口型:

两唇微合,,舌尖向前伸而两边向中间微卷(图4).动作:

两手重叠(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

同志相反,下同)。

内外劳宫穴相对,以鱼际穴压住肚脐,劳宫穴对丹田。

呼气时读“嘘”字,两眼尽力睁大并内视肝区。

呼气尽后吸气。

做六次(图5)。

经络循行(注2):

呼气时,以意领气,肝经之脉气由足大趾外侧大敦穴上行,环绕阴器,经小腹,络胆入肺,上喉咙、眼前额,到百会,沿肺经下行到拇指内侧少商穴。

肝火旺、肝虚、肝肿大、肝木克脾土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两眼干涩、头目眩晕等病,练此功都有效。

肝主怒,有肝病的人应注意制怒,还应忌房事(注3)。

1

二、“呵”字补心发音:

“呵”ke读渴口型:

嘴半张,舌舐下腭(图6)。

动作:

两臂从侧前方自然抬起,松肩,沉肘,腕自然,手心向下(图7),翻掌手心向上,开始呼气并读“呵”字,两手向胸前划弧(图8),徐徐下按至腹部,呼气尽,恢复预备式,吸气重复上述动作,连做六次。

经络循行:

以意领气,让脾经之脉气从足大趾内侧隐白穴起循脚面内侧、腿内侧,上行入腹里,与冲脉相会,注入心脏,走肺,出腋下,沿臂内侧到手小指少冲穴。

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出汗过多、舌体糜烂、舌强语塞等症均可练此功治疗。

心主喜,心脏病患者,不要过喜、过悲、过度兴奋,应做到遇事不怒,泰然处之。

三、“呼”字健脾发音:

呼,hu读乎口型:

撮口如管状,舌放平并用力前伸牵动由冲脉上升之气从口中喷出(图9)动作:

随吸气,两手提至腹前,两手心向上,右手继续上提到胸前并翻掌,手心向外(图10),读“呼”字,右手向上托起,同时左手翻掌,手心向下,

自然按至身体左侧(图11),呼气尽;随吸气右手翻掌,手心向里右臂慢慢下落,左手上举,两手在胸前交叉,右手在外,左手在里,尔后,左手向上托起,右手下按,再次读“呼"字(但两臂动作相反),如此连呼六次。

经络循行:

脾经之脉起于大趾内侧隐白穴。

读”呼字时,以意领气,沿大趾内侧上行经腿内侧,直达腹内入脾脏,联络胃腑,上行到咽喉,舌根,散于舌下,同时从胃到心脏沿心经下行到手小指内侧少冲穴。

脾虚、腹胀、腹泻、皮肤水肿、肌肉萎缩、腹腔腹水,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血、女子血崩、四肢疲乏,都可用“呼”字治疗。

四、“呬”字润肺发音:

呬,si读思口型:

两唇微向后收,上下齿合而有缝,舌尖顶其缝隙发音(图12)动作:

两臂向腹前抬起,两手如捧物状到膻中穴(图13)。

翻掌两手心向2侧前方推出。

翻掌同时开始读“呬”字(图14),呼气尽,两臂自然下落,然后重复上述动作,连作六次。

经络循行:

读“呬”字时,以意领气,从足大趾外侧大敦穴引肝经之脉气上行,走腿内侧,绕阴器至小腹到肺,走肺经到手大指内侧少商穴,此为引肝气上升到肺部而转注于十二经隧道中,同时而肺金得润。

外感、伤风、发热咳嗽、痰涎上涌、背痛怕冷、呼吸急促而气短、尿频而量少、尿道口灼痛及肺腑本身的疾病皆可用“呬”字治之。

五、“吹”字强肾发音:

“吹”,chui读炊口型:

口似闭非闭,两咀角微向里缩,舌向前挺,微有缩意(图15)。

动作:

两臂自然抬起,在胸前环抱,两手虎口撑圆,指尖相对(图16)呼气,读吹字,身

体下蹲,两臂抱球自然下落,上体保持正,直足趾抓地,膝盖与足尖相垂,下蹲之深度以保持提肛不松为度(图17)。

身体随吸气慢慢站起,重复六次。

经络循行:

读“吹”字下蹲时,涌泉穴虚起,以意领气,由足小趾内侧至阴穴走涌泉,上绕内踝骨,走腿肚内侧,到膝窝内,上行沿脊柱入肾,到胸中入肺,联络心脏,沿心经至手中指尖端中冲穴。

腰腿无力或冷痛、目涩健忘、潮热盗汗、头晕耳鸣、男子遗精或阳痿早泄、女子梦交或宫寒、牙齿摇、发脱落、皆可练“吹”字。

六、“嘻”字理三焦发音:

“嘻”,xi读希口型:

两唇微启,稍向里扣,舌平伸而有缩意(18).动作:

两手上托至膻中穴(图19)随着呼气读“嘻”字翻掌上托(图20),呼气尽,两臂旋转,手心向里(图21),随着吸气,两臂沿胸前下落,至小腹(图22),恢复至预备式,如此做六次。

经络循行:

三焦为手少阳,胆为足少阳,同气相求,所以读“嘻”字时,以意领气,从足四趾爪甲外侧关冲穴上升的三焦之脉气会合于瞳子髎,此为上下贯通三焦获理,则气机通调而疾患消除。

三焦不畅,可引起耳鸣、眩晕、喉痛、咽肿、胸腹胀闷,小便不利,应练“嘻”字。

3

注一:

六字诀为古人遗传,古人如何发音,目前尚未查到根据,这里是根据我多年实践而确定的,其注音有的与辞海、字典不同,特此说明,望读者按本文标出的音发音。

注二: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讲了经络循行的主要路线。

注三:

各脏腑之症有虚实之分,虚宜补,实宜泄,按五行与脏腑的关

系可用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之法,如心有病,实症宜以其子(脾)泄之,即先练“呼”字,再练“呵”字;虚者补其母(肝)补之,先练“嘘”字,再练“呵”字,余皆类推。

另外心属火,肾属水,若心火旺,可先练“吹”字,再练“呵”字,此为,心肾相交,水火即济。

一般情况,六个字应连续地练,某个脏腑的疾病突出时,可加强练相应的字。

原文最初发表于蓬蒿人六字诀气功养生blog[url]

六字诀养生法

【博主蓬蒿人按:

马礼堂老先生从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普及养气功博主蓬蒿人按:

马礼堂老先生从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博主蓬蒿人按一直到逝世前,一直到逝世前,当时百万之众的六字诀爱好者及六字诀的有效病例就都是习练这个老版“六字诀养生法”练这个老版“六字诀养生法”的(蓬蒿人注:

除呬字的读音,si读思改为xie蓬蒿人注:

除呬字的读音,读谢外)。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马礼堂养气功电视教学讲座》中的新版“读谢外)。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马礼堂养气功电视教学讲座》中的新版“六)。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字诀养生法”固然是养气功六字诀养生法的进步、提高与发展,字诀养生法”,固然是养气功六字诀养生法的进步、提高与发展,但在马老逝世前只是在小范围内教练,并没有大面积推广、普及,(若不是马老的仙逝世前只是在小范围内教练,并没有大面积推广、普及,(若不是马老的仙,(逝及当初气功大环境的改变,推广、普及应该会是相当快的,逝及当初气功大环境的改变,推广、普及应该会是相当

快的,因为那时已经有了相当多的成熟骨干与相当好的群众基础以及良好的社会影响)有了相当多的成熟骨干与相当好的群众基础以及良好的社会影响)蓬蒿人认为“新版”对于原来习练过老版“六字诀养生法”的人来说应该是水到渠新版”对于原来习练过老版“六字诀养生法”成……】……】六字诀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

历代文献对此有不少论述,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和王昂的《医方集解》两书说的更为简明。

主要是在呼气时分别用六个字疏通与调和相关脏腑的经络和气血,以达到健身的功效。

我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教练了上千人,证实这套功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对冠心病、高血压(低血压)、肝炎、肠胃炎、气管炎、糖尿病、神经衰弱、骨质增生等慢性疾病,甚至对有的癌症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现将功法介绍如下:

现将功法介绍如下预备式:

预备式:

两脚平站,与肩同宽,头正颈直,虚腋,沉肩坠肘,含胸抜背,全身关节、肌肉放松,两膝微屈,呼吸自然平稳(图1)。

每变换一字都从预备式起。

呼吸法:

呼吸法:

腹式呼吸。

呼气时,读字、收腹、提肛、缩肾,脚趾轻微抓地,重心在两脚跟;吸气时,两唇轻闭,舌舐上颚,用鼻自然吸气,腹部隆起。

此为“踵息法”。

六个字都用此法呼吸。

5调息:

调息:

每个字读六次后,调息一次。

吸气时,两臂从前方抬起,手心向下(图2);待平举时,翻掌,手心向上,向胸部划弧,同时开始呼气,两手向腹部顺气(图3)。

恢复预备式。

下面分别叙述六个字:

下面分别叙述六个字:

一、“嘘”字主肝属木发音:

发音:

“嘘”。

xu读需(注一)口型:

两唇微合,,舌尖向前伸而两边

向中间微卷(图4).动作:

两手重叠(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同志相反,下同)。

内外劳宫穴相对,以鱼际穴压住肚脐,劳宫穴对丹田。

呼气时读“嘘”字,两眼尽力睁大并内视肝区。

呼气尽后吸气。

做六次(图5)。

经络循行(注2):

呼气时,以意领气,肝经之脉气由足大趾外侧大敦穴上行,环绕阴器,经小腹,络胆入肺,上喉咙、眼前额,到百会,沿肺经下行到拇指内侧少商穴。

肝火旺、肝虚、肝肿大、肝木克脾土引起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以及两眼干涩、头目眩晕等病,练此功都有效。

肝主怒,有肝病的人应注意制怒,还应忌房事(注3)。

二、“呵”字补心发音:

“呵”ke读渴口型:

嘴半张,舌舐下腭(图6)。

动作:

两臂从侧前方自然抬起,松肩,沉肘,腕自然,手心向下(图7),翻掌手心向上,开始呼气并读“呵”字,两手向胸前划弧(图8),徐徐下按至腹部,呼气尽,恢复预备式,吸气重复上述动作,连做六次。

6经络循行:

以意领气,让脾经之脉气从足大趾内侧隐白穴起循脚面内侧、腿内侧,上行入腹里,与冲脉相会,注入心脏,走肺,出腋下,沿臂内侧到手小指少冲穴。

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出汗过多、舌体糜烂、舌强语塞等症均可练此功治疗。

心主喜,心脏病患者,不要过喜、过悲、过度兴奋,应做到遇事不怒,泰然处之。

三、“呼”字健脾呼字健脾发音:

呼,hu读乎口型:

撮口如管状,舌放平并用力前伸牵动由冲脉上升之气从口中喷出(图9)动作:

随吸气,两手提至腹前,两手心向上,右手继续上提到胸前并翻掌,手心向外(图10),读“呼”字,右手向上托起,同时左手翻掌,手心向下,自然按至身体左侧(图

11),呼气尽;随吸气右手翻掌,手心向里右臂慢慢下落,左手上举,两手在胸前交叉,右手在外,左手在里,尔后,左手向上托起,右手下按,再次读“呼"字(但两臂动作相反),如此连呼六次。

经络循行:

脾经之脉起于大趾内侧隐白穴。

读”呼字时,以意领气,沿大趾内侧上行经腿内侧,直达腹内入脾脏,联络胃腑,上行到咽喉,舌根,散于舌下,同时从胃到心脏沿心经下行到手小指内侧少冲穴。

脾虚、腹胀、腹泻、皮肤水肿、肌肉萎缩、腹腔腹水,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血、女子血崩、四肢疲乏,都可用“呼”字治疗。

四、“呬”字润肺字润肺发音:

呬,si读思口型:

两唇微向后收,上下齿合而有缝,舌尖顶其缝隙发音(图12)7动作:

两臂向腹前抬起,两手如捧物状到膻中穴(图13)。

翻掌两手心向侧前方推出。

翻掌同时开始读“呬”字(图14),呼气尽,两臂自然下落,然后重复上述动作,连作六次。

经络循行:

读“呬”字时,以意领气,从足大趾外侧大敦穴引肝经之脉气上行,走腿内侧,绕阴器至小腹到肺,走肺经到手大指内侧少商穴,此为引肝气上升到肺部而转注于十二经隧道中,同时而肺金得润。

外感、伤风、发热咳嗽、痰涎上涌、背痛怕冷、呼吸急促而气短、尿频而量少、尿道口灼痛及肺腑本身的疾病皆可用“呬”字治之。

五、“吹”字强肾吹字强肾发音:

“吹”,chui读炊口型:

口似闭非闭,两咀角微向里缩,舌向前挺,微有缩意(图15)。

动作:

两臂自然抬起,在胸前环抱,两手虎口撑圆,指尖相对(图16)呼气,读吹字,身体下蹲,两臂抱球自然下落,上体保持正,直足趾抓地,膝盖与足尖相垂,下蹲之深度以保持提肛不松为

度(图17)。

身体随吸气慢慢站起,重复六次。

经络循行:

读“吹”字下蹲时,涌泉穴虚起,以意领气,由足小趾内侧至阴穴走涌泉,上绕内踝骨,走腿肚内侧,到膝窝内,上行沿脊柱入肾,到胸中入肺,联络心脏,沿心经至手中指尖端中冲穴。

腰腿无力或冷痛、目涩健忘、潮热盗汗、头晕耳鸣、男子遗精或阳痿早泄、女子梦交或宫寒、牙齿摇、发脱落、皆可练“吹”字。

六、“嘻”字理三焦嘻字理三焦发音:

“嘻”,xi读希口型:

两唇微启,稍向里扣,舌平伸而有缩意(18).

8动作:

两手上托至膻中穴(图19)随着呼气读“嘻”字翻掌上托(图20),呼气尽,两臂旋转,手心向里(图21),随着吸气,两臂沿胸前下落,至小腹(图22),恢复至预备式,如此做六次。

经络循行:

三焦为手少阳,胆为足少阳,同气相求,所以读“嘻”字时,以意领气,从足四趾爪甲外侧关冲穴上升的三焦之脉气会合于瞳子髎,此为上下贯通三焦获理,则气机通调而疾患消除。

三焦不畅,可引起耳鸣、眩晕、喉痛、咽肿、胸腹胀闷,小便不利,应练“嘻”字。

注一:

六字诀为古人遗传,古人如何发音,目前尚未查到根据,这里是根据我多年实践而确定的,其注音有的与辞海、字典不同,特此说明,望读者按本文标出的音发音。

注二: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讲了经络循行的主要路线。

注三:

各脏腑之症有虚实之分,虚宜补,实宜泄,按五行与脏腑的关系可用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之法,如心有病,实症宜以其子(脾)泄之,即先练“呼”字,再练“呵”字;虚者补其母(肝)补之,先练“嘘”字,再练“呵”字,余皆类推。

另外心属火,肾属水,若心火旺,可先练“吹”字,再练“呵”字,此

为,心肾相交,水火即济。

一般情况,六个字应连续地练,某个脏腑的疾病突出时,可加强练相应的字。

9怎样练好“六字诀”怎样练好“六字诀”中山健身会·胡天武中山健身会胡天武马礼堂老师传授的"六字诀"养气功健身法已广泛流传,但有许多爱好者苦于无人指导,掌握不准要领。

为此,在马老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践和学员的反映,编写了此文.供初学者参考。

第一、练好预备式松静站立第一、练好预备式----松静站立预备式的要求中需解释的:

1、“头顶如悬”:

好似在百会穴(在头顶约两耳廓尖连线之中点)处用绳子吊起之意;

2、“含胸抜背”:

就是胸部微缩内含,同时背部撑圆;

3、“沉肩坠肘”、“松腰塌胯”及“双腿微屈”:

如肉坠感;“虚腋”:

就是腋窝空出,两臂不要死贴在体侧,多站预备式,虚腋就会自然做出来,切勿故作姿态;

4、“内视”:

就是意想。

预备式姿势要抓住两点:

一是“头顶如悬”,二是“松腰塌胯”。

“头顶如悬”如做出“收腭”、“竖项”,“含胸抜背”就能相应做到。

“敛臀”、“藏裆”是“松腰塌胯”的要点,这样“双腿微屈”就能相应做出来。

预备式主要是松静站立,要多站。

实践中把预备式要点有机地糅合在一起,以舒松自然为度,形成舒展外延之势,达到“形正势圆”的要求,进入“体松气顺”之境界。

第二、第二、谈谈松和静“松”和“静”是练气功的要求,也是练气功的目的。

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但静是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练气功的根本所在。

六字诀的“放松”是指精神和肢体均高度放松。

精神放松是指大脑神经处于飘然清爽舒松的状态;肢体放松应舒适自然,动作要柔和舒展,切勿僵持。

10六字诀的静是定而后静,动中求静。

定而后

静是神不外驰,精神内守;动中求静是以意念和肢体的导引达到一念代万念。

如在练习预备式时,可采用从头到脚各部位的要点或默念松静二字或意守某一穴位等手段入静;在练习六字诀时意想吐音或动作,进而以意领气达到入静。

静必需是“形正势圆”、“气运平衡”条件下的清空恬静。

第三、第三、关于顺式腹呼吸六字诀属于吐纳法,随读字吐出脏腑之浊,然后吸进天地之清,所以要掌握好顺式腹呼吸。

呼吸要纯任自然,不疾不徐。

呼气时--收腹提肛缩肾(三个动作同时进行);吸气时--小腹放松,嘴唇轻合,舌抵上腭。

这就叫顺式腹呼吸。

六字诀要求呼有意,吸无意,这是因为腹腔内之浊气随读字吐出,天空之清气会自然由鼻腔吸进,不必用力下沉而小腹会自然隆起。

“提肛”就是随着收腹把肛门逐渐收缩起来。

“缩肾”就是胯关节两侧(环跳穴--臀部两侧凹陷处)象中间收缩,会阴穴处也同时收缩。

“小腹放松”就是随吸气自然松开恢复常态(不要人为的用力向外鼓起猛吸气)。

练习方法可用预备式进行,也可用坐、卧姿势再加上吐音练呼吸。

使之练熟,纯任自然。

第四、第四、关于口型与吐音六字诀是通过不同的口型,发出一定的声音,吐出不同的气流来影响相应的脏腑气血,使之得以濡养,达到修残补缺,阴阳平秘,气血调和,真气得以培补,从而能祛病健身。

口型不正确,发出的声音不对,那就达不到六字诀治病养身的功效。

所以口型是六字诀功法的关键。

六个字口型的要领是:

“嘘”字缩舌;“呵”字舌抵下齿;“呼”字舌居中喉出音;“呬”字张口开腭出音;“吹”字撮口唇出音;“嘻”字齿轻合。

初练时不加动作用顺式腹呼吸练习口型

和吐音,即用预备式进行,并要读出声音来。

通过发声检验口型是否正确。

待口型、吐音正确,腹式呼吸练熟了,呼吸深长由胸腔深入小腹丹田之内,真气调动起来,不期然而然地就不发声了。

练习时要注意与呼吸配合好。

六字诀是以呼为主,先呼气再吸气,呼时以口出气读字,吸气时闭嘴鼻吸不读字。

11第五、第五、关于动作六字诀的动作起着导引气血的作用,要柔和、舒展、自然,切忌用力。

动作的频率要和自己的呼吸频率相吻合,这样就达到了“气为元帅,手足为兵丁”、“气尽式成”的要求。

初练时,可能出现顾了呼吸忘了动作,或想动作,又顾不上呼吸的现象。

这是需要一个熟练过程。

前面已经提到,如果时间允许,先把顺式腹呼吸做熟练些,在这基础上再加动作,就不会顾此失彼了。

六字诀以吐音、呼吸为主,动作是次要的,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练好吐音、呼吸上。

有些病例证明不做动作,只练吐音、呼吸,也能达到一定效果。

当然加上动作更好。

另外,每个字做六次,偶尔忘了多做上几次也无妨,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第六、第六、关于经络经络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它的功能是行气血,通表里,调阴阳,感应传导,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在正常情况下,气血在经络运行中运行是畅通无阻,无处不至的。

如果因某种原因经络发生阻隔,气血运行就会郁滞不畅,发生病变。

正如“内经”中说:

“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六字诀的作用之一就是舒通经络,调整气血,所以在学习中必需熟习有关经络。

人体的五脏六腑各有自己的经脉,这些经脉在人体上是对称存在

的,称之为十二正经。

十二经脉中气血运行是循环贯注的,即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循环无端。

与六字诀有关的经脉气血流注次序是:

足厥阴肝经流注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流注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流注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流注足少阳胆经。

从以意领气的角度来讲,对于经络穴位不需要那么详细、精确,只要记住意领的起止点及大体走向既可。

现把六字诀相关的经脉循行路线简述如下:

12“嘘”字功经络循行嘘字功经络循行字功经络循行:

肝经之脉气由足大趾外侧大敦穴起(人体正中线为内,人体两侧为外),沿下肢内侧中线上行,经小腹入肝,络胆,上喉,入眼,到头顶百会穴。

“呵”字功经络循行:

由脾经的隐白穴领起(足大趾内侧),循腿内侧前缘上呵字功经络循行字功经络循行:

行入腹,与冲脉相会,进脾,络胃,然后从腋下大包穴(腋下第六肋间隙处)转注心经的极泉穴(腋窝内),沿手臂内侧后缘至手小指端少冲穴。

“呼”字功经络循行呼字功经络循行字功经络循行:

与“呵”字功经络循行相同。

这是根据十二经脉中气血运行循环流注次序可得,脾经之气血就是流注心经的。

又根据中医“肝脾之气宜升”之说,念呼字与呵字的气感理应相同,所以“呵”字功与“呼”字功的经络循行是一样的。

“呬”字功经络循行呬字功经络循行字功经络循行:

从足大趾肝经之经脉上行入肺,转注肺经的中府穴(胸前的外上方),沿手臂内侧前缘到大指端少商穴。

“吹”字功经络循行吹字功经络循行字功经络循行:

由肾经的涌泉穴起(足心),经内踝,沿腿内侧后缘上行,穿脊入肾,

络膀胱,到腹前,与冲脉并行,上至锁骨下俞府穴转注心包经天地穴(乳头外),沿手臂中线至手中指端中冲穴。

“嘻”字功经络循行:

嘻字功经络循行从足第四趾端窍阴穴胆经起逆经而上,字功经络循行:

沿腿外侧中线上升,经腹,过季肋,沿无名指端关冲穴。

然后引三焦经折回下行,又回到胆经四趾端之窍阴穴。

第七、关于以意领气以意领气”第七、关于“以意领气根据“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经络特征可知,在经络某一部位发生阻隔时,都会由于气滞导致血瘀而引起疾患。

因此,用意念导引气血,使之在经络渠道中畅旺地运行,达到通瘀、导滞、散毒、解结。

六字诀治病的机理,旨在于此。

正如张君房在《云笈七笺》中所说:

“以我之心,使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何往而不愈焉!

”练六字诀要意领,功效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领”掌握的程度。

13六字诀的“以意领气”,就是呼气读字时,用意念循经络领气从起点到终点。

每次呼气读音时都要如此。

吸气时没有意念活动。

但嘻字功每次吸气时,意领循经原路返回,这是因为经气上下反转而激荡起来,从而贯入各脏器之中,达到三焦理气之机能。

十二正经在人体中是对称存在的,用意念领气时,要从两只脚的相应部位同时领起,不可只从一侧领。

六字诀的“以意领气”,需要在熟练地掌握吐音、动作、呼吸,了解有关脏器的经脉走向,在松静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进行。

(练六字诀不意领也可以收到一定的功效。

)开始练习可不加动作,在呼气读字时,用心意领,专心体察每个字气血循经路线,然后加动作练习,久而久之水到渠成,自然就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血行的目的。

有的练

习者反映,练六字诀时,动作做完了,可意领还没完怎么办。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气短;其二对经络走向不熟习。

解决办法是不加动作,甚至不加呼吸,只默想经络走向来熟习路线。

或在吐音时,只想几个有关的点,例如嘘字功,只想大脚趾--肝区--眼三点,待呼吸练得深长,经络走向熟习以后,自然就能配合协调了。

第八、第八、练功要求根据中医阴阳五行,克制化之理论,应四时之节序,一般情况应按嘘、呵、呼、呬、吹、嘻的顺序连续地练,每字各做六次,每字之间加一次调息。

某个脏腑患病,待六字练完后,再专门练习相应的字,次数不限,适度为宜。

练功应选择空气新鲜,背风向阳,环境安静之处,练功时应当以“求放心,不动心,勿助长”来要求自己。

在平时的修养中也要注意约束自己,颐养浩然之气。

14六字诀的配方应用一六字诀的配方应用一西安新城区中医院气功科刘光陆六字诀是古人数千年的实践总结,自古至今释、道、儒、医、武各家均有使用六字诀的记载,其吐音之字大同小异,流传至今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养生治病功法。

关于用六字诀治病的方法各家各有不同。

我采用六字诀治病,为了能对每一位患者都取得最佳疗效,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马礼堂老师的六字诀并吸取古代各家对六字诀的配方,在治疗中提高了治病的有效率和痊愈率。

现向广大六字诀爱好者介绍我为在临床中患者使用六字诀治病的配方方法,愿和同道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六字诀可治五脏之疾患,是用6个不同

口型、6种不同的发音与顺腹式呼吸,导引每个脏腑的经络活动,调整气血,发散病邪,通瘀导滞,使五脏六腑达到阴平阳秘、消灭病灶、恢复健康的目的。

为了能正确地使用六字诀,必需先了解五脏的功能,各脏与脏、腑与腑之间的关系,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辩证治疗。

六字诀应用于养生治病效果好,是因为六字诀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和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认为,人要依赖天地阴阳五行之气而生存,要顺应四季气候变化而成长,人的整体与自然界之整体互相对应,是同呼吸共命运的。

六字诀的应用中贯穿着“天人合一”、“人天一体”、“人天相应”的整体观。

因此在六字诀的应用中应该结合四诊八纲,四诊即望、闻、问、切,八纲即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此八纲以阴阳为纲中之纲,还要结合季节、气候、地理环境来辩证论治。

发病与时间的关系尤其重要,内经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