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3581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docx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

语文初一下册知识点

  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一、《饮酒》

  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语是:

心远。

诗中景物描写突出了宁静闲适的特点。

  2、诗歌写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超脱,是因为“心远地自偏”。

  3、“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置身于世外,洁身自好,保持高洁情操的思想感情。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车马”是达官显贵的代名词。

  5、“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中“尔”指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君“指代诗人自己。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请从炼字角度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见”字用得好,它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很好地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情。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飞鸟入林的景象,联系上下文,赏析这两句。

  不仅指傍晚时分的平和景色,还寄托了诗人的寓意,表达诗人想摆脱官场的羁绊,重新回到大自然的人生理想。

(或返朴归真的理想)

  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此”指的是什么?

  “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此”指作者的闲适的田园生活。

  9、“欲辨已忘言”一句作者说自己“忘言”,是真的忘记怎么说了吗?

  不是,因为作者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得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就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了。

  10、品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深层含义。

  作者以飞鸟倦而知还来表现自己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

  11、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官场厌恶之情。

  二、《次北固山下》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情感?

  表现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升起,旧年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一角度作简要赏析。

  例1:

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说明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例2:

“生”和“入”将景物拟人化,使景物富有生机情趣。

  例3:

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4、首联中的“客路”、“行舟”两个词已暗含身上异乡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

  5、“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

  6、从炼字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悬”二字用得好:

“阔”表现出“潮平”春潮涌动,江面与岸齐平,视野也因之开阔;“悬”字高高挂着的样子。

二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7、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春潮涌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水面似乎与岸平了;和煦的春风鼓动着白帆,行进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

  8、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

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顺利。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诗人的家书从哪里寄向哪里?

是从哪个方面寄?

  从固山往洛阳寄,向北方寄。

  10、诗中表明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诗中描写长江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句子是: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这首写景抒情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的地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本诗是韩愈写给中唐诗人张籍的。

诗中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2、诗的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早春小雨和春草初萌两个典型特征,写出早春景色和初见春色的欣喜,生动传神。

  3、风雨是春天的使者,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本诗中与该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早春,给人以美感,把该句呈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走近细看时,小草似乎又悄悄躲起来,让人看不清什么颜色。

  5、“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

  6、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景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因为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是早春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家更新的欣欣生气之景,而烟柳已是“满”城皆是,不稀罕了。

到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7、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对早春的认识,请你把这一认识运用到所有事物就会得出一个普遍性的道理。

  一切美好事物,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8、“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9、结合诗的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将象征大地春回的淡淡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

  1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四、《雁门太守行》

  1、“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黑云”指来势凶猛的敌军。

全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在诗中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现在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2、“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甲光”与“黑云”相对,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3、全诗按时间顺序,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战争南面,后四句写夜间战斗的情景。

  4、请你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作简要赏析。

  这两句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5、这首诗描写边塞的战斗场面,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选用黑、金、红、紫等色调浓艳的词,极力渲染浓重悲壮的意境;也用压、摧、凝等动词烘托了战争紧张激烈的气氛。

  6、在诗中,描写了兵临城下战争形势危急的句子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的诗句是: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7、李贺在诗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

  8、从本诗中产生的成语是:

“黑云压城城欲摧”,其意思是:

形容敌人的气焰嚣张和局势的危急。

  9、诗句“半卷红旗临易水”给人以悲壮的情绪,这主要是“易水”一词的意象引起的。

请你说说“易水”作为“悲壮”意象的典故。

  战国时,燕国壮士荆轲在刺秦前,在易水河边悲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遂成为悲壮之意象。

  10、历代诗评家认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字和“开”字用得极佳。

请你分别赏析。

  “压”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守城将士处境艰难。

“开”字是“依次排开”之意,形象地展示出战士们饱满的情绪,现出战阵井然有序地次第排开。

与“摧”相对,更反衬出边防将士维护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

  五、《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本曲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2、试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2)全诗仅28个字,生动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它出色的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

  3、全曲中暗指题中“秋”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

枯藤、老树、西风。

与“夕阳”相呼应的是:

昏。

与“天涯”相呼应的是:

古道。

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人家,体现“思”字的一句是:

断肠人在天涯。

  4、“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字,好在哪里?

  写出了马瘦,实际上是暗喻人消瘦,表达了游子孤寂凄凉的心情。

  5、“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两幅怎样的画面?

两幅画面是否矛盾?

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吗?

  

(1)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画面。

(2)句描写了悲凉肃杀的场面。

两者不矛盾,将哀景与乐景入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愁绪。

  6、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例1:

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

  例2:

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动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7、本诗抒情的基调是:

凄凉愁苦。

从表现手法上看,本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8、诗中直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孤寂愁苦的情绪。

  六、《春望》

  1、运用拟人手法渲染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句子是: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诗人通过刻画自己的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该诗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句子是: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对这两句诗作简要分析。

  用对偶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与家人难通音信。

此时一封家信极其珍贵,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

  7、诗人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通过自己百无聊赖,不断搔头,以至短发变得越来越稀,几乎无法梳理插簪的情形,含蓄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8、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的画面,并提示其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插簪。

含义:

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情怀。

  9、“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城池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景象。

实际上写的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现状,深藏着诗人无限感慨。

  10、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

运用互文、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1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这两个字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历来被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诗人移情于景,将花鸟拟人化,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

其实是诗人的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13、试谈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国家动乱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的社会现实。

  1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饱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的山河破碎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望,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中的“溅”和“惊”可谓用语传神,请体会它们的妙处。

  见到可娱之物,听到可娱之音,不是高兴,而是“溅泪”“惊心”。

“溅”“惊”从程度上突出了感时伤怀之情,久别思家之苦。

  16、展开联想和想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其中“破”“深”二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儿?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残垣断壁;虽然山河依旧,可是杂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忧国伤时的情怀。

  17、请再写出古诗词中忧国思乡的名句: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本诗结构:

前四句从视觉角度写高原上疾风暴雪的情景,突出气候之奇。

中间六句写酷寒中的军营生活。

接着四句写军中的情境和差别宴会的场面。

最后四句写雪地送别。

  2、写边地风光的名句是: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以春景喻冬雪,堪称“妙手回春”神来之笔的句子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红白相映,从视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5、运用夸张、对偶、拟人描写沙漠,突出边地奇寒和行路难及作者的豪放情怀,惆怅之情的句子是: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通过写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烘托雪大寒冷的句子是: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7、运用互文,侧面描写雪天奇寒的句子是: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8、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形象,联想新奇,萧条肃杀的冬天成了生气盎然的春天,既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和内心的温暖与喜悦,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9、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句最传神的是哪个字?

  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这两句情景交融,蕴含深挚的依依惜别之情。

“空留”二字将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使送别的惆怅之情表现得更为深切,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结构上:

承上启下,由咏雪过渡到送别。

手法上:

用对偶、夸张的修辞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担忧之情。

  11、本诗的主旨是:

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1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勾勒了怎样的雪景?

在诗中起怎样的作用?

  夸张。

勾勒出瑰奇壮丽,气势磅礴的边塞雪景,为送别创设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衬托友人长途跋涉是无比艰辛,表达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13、本诗的主要内容是送别,为什么“咏雪”?

二者有着怎样的联系?

  全诗以雪景衬托别情,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满天,苦寒难耐的景象,更能衬托出诗人送别朋友的无限惆怅之情。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人教版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菜畦(qí)桑葚(shèn)油蛉(líng)蟋蟀(shuài)斑蝥(máo)缠络(chánluò)

  臃肿(yōng)珊瑚(shānhú)攒成(cuán)收敛(liǎn)脑髓(suǐ)鉴赏(jiàn)

  觅食(mì)罕至(hǎn)竹筛(shāi)秕谷(bǐ)渊博(yuānbó)鼎沸(dǐng)

  倜傥(tìtǎng)书塾(shú)宿儒(rú)蝉蜕(tuì)拗(ǎo)窦(dòu)锡箔(bó)

  和蔼(ǎi)厥(jué)淋漓(línlí)叵(pǒ)确凿(záo)

  2.多音字、形近字注音组词

  

(1)多音字辨析

  系:

xì(系统)jì(系绳)攒:

cuán(攒动)zǎn(积攒)露:

lòu(露马脚)lù(露珠)

  折:

zhé(折磨)shé(折本)宿:

sù(宿儒)xiǔ(一宿)xiù(星宿)

  拗:

ǎo(拗断)ào(拗口)niù(执拗)

  

(2)形近字辨析

  躁:

(zào)急躁燥:

(zào)干燥畦:

(qí)菜畦蛙:

(wā)青蛙

  蝥:

(máo)斑蝥鹜:

(wù)好高鹜远博:

(bó)渊博搏:

(bó)拼搏膊:

(bó)胳膊

  匾:

(biǎn)牌匾遍:

(biàn)遍地(piān)篇目

  3.解释下列词语

  ①确凿:

确定。

②长吟:

长声鸣叫。

③轻捷:

轻快。

④鉴赏:

欣赏。

鉴,鉴别。

赏,欣赏。

  ⑤觅食:

寻找食物。

觅,寻找。

⑥方正:

正派。

⑦消释:

溶解。

⑧倜傥:

洒脱;不拘束。

  ⑨人迹罕至:

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⑩人声鼎沸:

比喻人声喧闹。

鼎,古代一种铜铸的锅。

沸,水开。

  4.文学常识及中心归纳

  

(1)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

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2)中心归纳:

课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记叙,表现了儿童天真、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真实而生动的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含蓄而深刻的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二、爸爸的花儿落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衣襟(jīn)鸡毛掸子(dǎn)玉簪花(zān)骊歌(lí)花圃(pǔ)

  抽屉(tì)雇车(gù)咻咻(xiū)哭号(háo)

  2.给形近字、多音字注音组词

  ①夹:

jiā(夹缝)jiá(夹袄)

  ②散:

sǎn(散文)sàn(分散)

  ③掸:

dǎn(掸子)shán(掸族)

  ④撩:

liāo(撩起)liáo(撩拨)

  ⑤栅:

zhà(栅栏)shān(栅板)

  ⑥扎:

zā(捆扎)zhā(扎针)zhá(挣扎)

  ⑦数:

shǔ(数钱)shù(数学)

  ⑧转:

zhuǎn(倒转)zhuàn(旋转)

  ⑨种:

zhòng(种地)zhǒng(种子)

  ⑩号:

háo(哭号)hào(号召)

  3.解释下列词语

  ①谢词:

在正式场合作的表达谢意之辞。

  ②硬着头皮:

勉强去做难度较大的事。

  ③叮嘱:

再三嘱咐。

  ④我何…过:

反问句,加强语气。

  ⑤懒惰:

偷懒;不喜欢费体力或脑力。

  ⑥恐惧(kǒngjù):

一种心理倾向,害怕,惧怕。

  ⑦骊歌(lí):

告别的歌。

  ⑧闯练:

走出家庭,到实际生活中去锻炼。

  ⑨知交:

知己

  ⑩徘徊:

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或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4.文学常识及中心归纳

  

(1)文学常识:

林海音(1918年3月18日—2001年12月1日),台湾作家。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作品有散文集《窗》(与何凡合作)、《两地》《作客美国》《芸窗夜读》《剪影话文坛》《一家之主》《家住书坊边》,散文小说合集《冬青树》,短篇小说集《烛心》《婚姻的故事》《城南旧事》《绿藻与咸蛋》,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孟珠的旅程》,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另外还有《林海音自选集》《林海音童话集》,编选《中国近代作家与作品》。

  

(2)中心归纳:

作者以参加小学毕业典礼为主线(明线),以夹竹桃花为副线(暗线),双线穿插,通过写主人公的爸爸对她严中有爱的教育和爸爸在去世时她的人生体验,表现了父爱的伟大,抒发了对父亲的深切感激,崇敬和怀念。

  三、丑小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讪笑(shàn)丑陋(lòu)木屐(jī)冰雹(báo)沮丧(jǔ)吐绶鸡(shòu)

  飕飕(sōu)啄食(zhuó)嫉妒(jídù)骇人听闻(hài)来势汹汹(xiōng)

  2.给形近字注音组词

  

(1)形近字

  ①缘;(yuán)缘故椽:

(chuán)椽笔

  ②溅:

(jiàn)溅起贱:

(jiàn)贱价

  ③沮:

(jǔ)沮丧咀:

(jǔ)咀嚼诅:

(zǔ)诅咒

  ④藏:

(cáng)藏起臧:

(zāng)臧否

  

(2)多音字

  ①藏:

(cáng)隐藏(zàng)宝藏

  ②旋:

(xuán)旋转(xuàn)旋风

  ③泊:

(bó)泊船(pō)湖泊

  ④壳:

(ké)果壳(qiào)地壳

  ⑤弹:

(dàn)弹药(tán)弹簧

  ⑥丧:

(sāng)丧事(sàng)丧失

  ⑦缝:

(fèng)缝隙(féng)缝纫

  ⑧钻:

(zuān)钻研(zuàn)钻头

  3.解释下列词语

  ①讪笑:

讥笑。

  ②嫉妒: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③沉沦:

陷入罪恶的、痛苦的境界。

  ④来势汹汹:

动作或事物到来的声势盛大的样子。

  ⑤骇人听闻: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骇,惊吓,震惊。

  ⑥兴高采烈:

兴致高,情绪热烈。

  4.文学常识及中心归纳

  

(1)文学常识:

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

作品有《拇指姑娘》、《小人鱼》、《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共发表童话150余篇。

作为“童话”,他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

  

(2)中心归纳:

作者通过写一只丑小鸭经历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的故事,告诉我读者:

只要不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最终也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四、诗两首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瞬息(shùn)幽寂(yōujì)延绵(mányán)荒草萋萋(qī)

  镇静(zhèn)忧郁(yù)涉足(shè)伫立(zhù)

  2.解释下列词语

  ①瞬息:

一眨眼一呼吸的时间②幽寂:

幽静寂寞

  ③延绵:

延续不断④荒草萋萋: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3.文学常识及中心归纳

  

(1)文学常识:

  ①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作品有中篇小说《黑桃皇后》、《杜布罗夫斯基》、长篇叙事诗《青铜骑士》、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等。

  ②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

曾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

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

诗集还有《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场》等

  

(2)中心归纳

  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②《未选择的路》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

即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人生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初一语文复习重点知识点整理

  语文知识:

⑴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曹操《观沧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

散文、近体诗、散曲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

  ⑶词性:

名词

  ⑷表现手法:

联想与想象

  ⑸文章开头的结构作用[开篇点题,领起下文]、关键词句以及精彩语句的赏析与理解、人称的变换(《雨的四季》)

  ⑹朗读的方法:

重音与停连

  重点词语:

朗润赶趟儿吹面不寒杨柳风酝酿宛转黄晕一年之计在于春花枝招展嗡卖弄喉咙应和嘹亮烘托静默风筝抖擞健壮呼朋引伴(划线词语在教材中有书下注解)[书下注解中“重音、停连”这两个词语来自课后题题干]

  响晴镶单单安适着落慈善肌肤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地毯

  花苞静谧高邈莅临造访吝啬淅淅沥沥咄咄逼人蝉娇媚棱镜粗犷睫毛衣裳铃铛端庄屋檐凄冷化妆淅沥干湿草垛绿茵茵

  临碣石澹澹竦峙星汉幸甚至哉杨花子规龙标五溪夜郎客路潮平两岸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