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40231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docx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

论《孟子》散文的论辩色彩

  蒋继业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他在理想、授徒与周游列国的经历上与孔子颇有许多相似之处。

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列国纷争,刀刃相见,战乱不息,社会风气唯利是图,名利欲望泛滥成灾,道德伦理沦丧殆尽。

作为思想家的孟子,在中年后期,怀着忧国忧民和宏图抱负,周游列国,宣扬‘性善’、‘仁政’、‘民贵’、‘内贤外王’的王道思想,欲以此拯救人民和社会,匡扶正义,然而在战乱纷争的乱世,他的学说不被统治者所接受,于是晚年后的“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1)。

  孟子不但是一位“人性本善”的倡议者,他反复论说了人如何能在道德上与天地合一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人是天地创生的,含有天地之德,但这种德只是一种根芽,需要加以培养,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最终成贤成圣,这就是儒家的修身之学

(2)。

”而且是一位“仁者无敌”的论辩者,司马光说“子思孟子之言,一也。

夫唯仁者为知仁义之利,不仁者不知也(3)。

”还是一位“理想主义”的痴狂者,他认为“为政总要教民,这是一个基本原则(4)。

”更是一位“拨乱反正”的圣战者。

他“浸浸乎要把自己来配天,他是存心想做第三世教主的,且看《孟子》最后一章以承尧、舜、禹、汤、文王、孔子自任,便可知道(5)。

  孟轲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合著而成的《孟子》,因孟子在先秦时“跟当时大多数失败的游说之士一样,没有人注意他(6)”,以至于此书在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不被重视而幸免于难。

“大黄金时代结束后,被儒家学派尊为经典之一,孟轲才被人记起来,而且尊奉到仅次于孔丘被称为‘亚圣’的地位(7)”。

后来学者们在研究先秦学术时,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哲学文学,或者是农业工商,没有不去接触《孟子》的。

他是诸子散文中的重要典籍之一,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犹如一颗特别灿烂耀眼的明星,闪烁在众星之间。

孟子这位光彩夺目的儒家思想学说的集大成者,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由于他倡议的是一个国泰民安、以理以德服人的封建民主社会,所以孟子是封建统治者顶礼膜拜的圣人之一。

“孟轲卓越的贡献在于他强调经济成长的重要性,认为经济衰退,道德即跟着衰退;道德衰退,社会秩序即不能维持,国家即受到伤害。

政府和君主的第一桩重大的责任,是使人民安居乐业。

如何使人民安居乐业,孟轲提出“仁政”,他主张尽量少用刑罚,尽量减少赋税,使人民安息。

他厌恶他所处的战国时代,希望回到古时候儒家学派所称颂的伊祁放勋和姚重华时代(8)。

”后世学者对于孟子是赞扬的,韩愈说“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9)。

  《孟子》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充分反映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10)。

”他“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使人无法躲避(11)。

”“他用层层追问、步步逼紧的方法进行论战,有时竟弄得齐王只好“顾左右而言他(12)”。

这样辩才无碍的学者,是颇有战国策士之风的。

他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13)”。

“但孟子用譬喻不是简单的、一般的,而是复杂的、多样的。

举其较特殊者,有整段用比的(14)。

”所以赵岐说:

“孟子长于譬喻(15)。

”“此外,《孟子》的文章语气极为逼真(16)。

”“大都接近口语,十分生动而有风趣(17)。

”孟子就是用这些大量的论辩来完成他的理想主义的阐释的。

  “好辩”的色彩是《孟子》的突出特点,他的好辩是建立在他的“仁政”、“性善”之上,理大而言顺,加上孟子博览群书,见多识广,旁征博引,善用现实中的浅显之事作比,故有“善辩”之论。

但孟子自己说他“予岂好辩?

予不得已也(18)。

”孟子好辩,在他理直气壮、有大道、明事理的条件下,“成物皆备于我矣。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说“我知言,吾善养浩然之气。

”是因为“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放淫辞,以承三圣者(19)。

”他是用言说来传载自己的思想。

“孟子口才之雄辩,即使在其书面语言的表达上也充分体现出来。

孟子的文章,语言生动、个性鲜明、流畅犀利、气势磅礴,这使得《孟子》一书在中国文学史有很高的地位(20)。

”“就事论事,无论从逻辑推论、语言技巧、判断能力、应变策略诸方面看,孟子都称得上是一个辩论高手(21)。

”“孟子‘好辩’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与人讨论、政治游说、思想争辩等(22)。

”可见孟子的确是一个善言的行家。

  《孟子》散文“善辩”的最大的特色是文章的气势。

“磅礴、苍健、雄辩滔滔、富有力度是孟子文章气势的基本特征。

这样的气势,既是百家争鸣、诸子横议、政治空气较为自由的特定的产物,又是孟子鲜明的性格特征的表现(23)。

”孟子对现实的批判,就像是挥戈舞合剑,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例如他批判宣王的统治,穷追猛打,步步紧逼,最后竟逼问得齐宣王无言以对,只好“顾左右而言他(24)。

”但是,由于孟子的犀利言辞的深处凝聚着一股爱民的情感,所以“孟子散文的锋芒总是显得凝重而沉厚(25)”。

“孟子素以好辩著称,他的论辩对象主要是诸家学派。

这些诸子在当时都是有理论、善言辞的知识分子。

与他们的论战比同诸侯谈话要困难得多,必须以精辟的思维,切中要害,才有可能取胜(26)。

”孟子往往能十分准确地抓住对方致命的弱点,给以猛烈的一击。

这些特点表现在文章中就形成了雄辩滔滔、刚劲犀利的气势。

  孟子的散文论辩色彩,通过其“善辩”的堂堂之陈,正义之旗,让其真理成竹在胸,万物苍生,雨露滋润,舍我其谁!

对于孟子的论辩技巧,我们结合《孟子》一书的典型例子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证。

  一、取譬设喻,富于形象化。

  《孟子》善于取譬设喻,用富于形象化的语言说理叙事,是孟子散文的一大特点。

在诸子散文中,运用譬喻较多的首推庄子和孟子。

孟子的譬喻不仅使文章增色生辉,而且极为后人所推重,这些幽默生动、妙趣横生、寓意深刻的譬喻以其极强的生命力活跃在现代语言中,对丰富语言的形象性,促进语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运用譬喻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是根据谈话的不同对象、不同内容而设喻,不拘一格,看似信手拈来,实则颇具匠心,所用比喻对其所比之事、所说之理起到烘托深化的作用。

例如:

“孟子谓高子曰: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今茅塞子之心矣!

(27)”在这里孟子用山间小路喻一个人的求道也是如此,如果不能坚持,不能专一,人的心也会被堵塞。

再如“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28)”。

在这里,孟子为了提出他的著名的四端说——仁、义、礼、智,用水火作比,来说明凡是具有这四个开端的人,要是知道把它们都扩充起来,那就会像火刚开始点着,泉水刚开始流出一样。

如果能够扩充它们,就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去扩充它们,那就连自己的父母也无法奉养。

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寓意也很深远,至今仍有不小的启发作用。

  第二,孟子常用一些看似离奇古怪、荒诞不经的比喻来强化自己的议论中心,吸引谈话对象的注意。

例如千古名句“‘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29)”南怀瑾说“孟子引用这种譬喻,粗看起来,很像一个童话故事,没有什么了不起。

其实,内涵很深。

这正是孟子暗示齐宣王,你有此权能,不是做得到做不到的问题,只是你肯做不肯做而已。

以你现在的国力和所处的政治环境而言,并不是没有推行王道政治的能力,就像不愿为长者折枝一样,是你不肯去实行,而不是没有实行的能力(30)。

”在这里,我们就是通过这种看似荒诞怪谬,古怪离奇的比喻,把抽象的“行仁政”的道理形象化,把复杂的事理说得非常简单明了。

  第三,孟子还善于用一些完整的故事设喻。

这些比喻故事情节生动引人入胜,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很强的文学性。

例如众所周知的“揠苗助长(32)”的寓言,全文没有直接的讽刺之辞,然而却使人闻到了极浓烈的辛辣味道。

孟子告诉我们世上不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

那些认为培养工作没有好处而放弃的,就是不锄草的人;那些不按照规律硬去帮助生长的,就是拔苗助长的人。

这非旦没有好处,还害了它们。

孟子借此来解说他的“浩然之气(33)”如果能“直养(34)”的话,它就可以充塞于天地之间;如果心有愧疚,它就会变得软弱无力。

这种比喻将深奥的政治哲学融入浅显的故事中,让人产生顿悟的感觉。

  第四,孟子熟读《诗经》,他不但引用其中的经典名句,还借用《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欲言此物,先喻彼物”。

如“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

草上之风必偃”(35)在这里,孟子借用“风”与“草”之比说明,一切事情取决于自己,本人意志、信心具有很大的作用。

再如“饥者甘食,渴者甘饮(36)”。

许登孝说“孟子借饥渴为妙喻,教人清心少欲,方能安贫乐道。

人的内心不以贫贱之故而动其心,而能忍情节欲,保持其清心明理的本性,就能做到守正远邪,不为苟求之事;虽富贵不如人,亦不会忧心忡忡。

(37)”在这里孟子用身体会受外界的影响而偏离正常感觉为兴,来比喻人心也会因受外界影响而偏离其正常的状态,在维持本善之心,这便是儒者的良心了。

二者交相辉映,浑然天成。

  二、巧设机关,引人入圈套。

  孟子一直在设置一个“陷阱”,这个陷阱里装的东西是孟子奉行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的学说思想,是推行仁政,讲求仁政,期望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孟子为了这个“陷阱”的设置,他正如一名高明的猎手,对于他所要捕获的猎物,他早已成竹在胸,他在难以驯服的猛兽的必经之路巧设机关,布下陷阱,引其进入圈套,然后让猎物在圈套里摇尾乞降。

战国七雄之间的兵戈相见,对于欲以扩张土地统一别国的野心的君主,孟子用他“民贵君轻”的儒道思想,旁敲侧击地让这些国君们行仁道,做明义之君,用他善辩的言辞,在与国君们对口舌之阵中,让其理屈词穷,甘败下风,这和孟子的论辩陷阱设置有很大的关系。

这里从三个方面论述:

  其一,《孟子》全书在与梁惠王的短短五节言论中,机关的巧设正如一篇构思精妙的散文,天衣无缝,使初出游说的孟子一鸣不凡,成为轰天绝响,充分表现了一个儒家的风范。

梁惠王在第一次与孟子见面时,对孟子是不礼貌的,他不称姓名,直称“叟”,这是“不表示尊重(38)”,并且急功近利,首先问孟子“利”的求得。

孟子不慌不忙,引其进入圈套,娓娓述道,抓住梁惠王的心态,让“梁惠王大概受了孟子的影响,每谈一次话,态度就好转一次(39)。

”经过“利义(40)”之辩和“谈享受(41)”之后,在他们第三次谈话中,梁惠王用未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对待老百姓,问孟子他的国家为什么人数不见增多,孟子说只要你认真实行“仁政”,那么天下的百姓自然会来归顺于你的。

在这里,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42)”的战争譬喻反问梁惠王,“等于设了一个圈套,先把梁惠王套住,这是他谈话技巧的高明,如果写文章,则是一种有层次,设伏笔的手法。

由此足见孟子这个人不是后世一些腐儒所说的那样迂阔(43)。

”然后孟子提出了实用仁政的办法“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4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颂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5)。

”到了第四次谈话,梁惠王便虚心地向孟子请教治国方略。

在这里,孟子以问代答,循循善诱,用话扣住惠王,最后尖锐指出:

惠王治国根本没有做到“为民父母行政”的标准,反而有“率兽而食人”之弊,不关心民众,只知道享受。

孟子用孔子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也乎”作比将梁惠王引入“仁政”的“陷阱”之口。

在最后一次谈话中,梁惠王讲述家史由胜至衰,他将报仇雪恨,故向孟子请教。

孟子直接敞开了“陷阱”的口袋迎接惠王,他回答,主张“施仁政于民(46)”只有这样才能“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47)。

”达到“仁者无敌(48)”的境界。

正当孟子用“仁政”的思想成功地虏获了惠王,可是惠王死了,对于“望之不似人君(49)”的襄王,孟子浅尝而离去。

  其二,同样为了虏获到齐宣王为民行“仁政”,孟子同样也为他张罗了一张智慧之网。

孟子包容“好货(50)”、“好勇(51)”、“好色(52)”的齐宣王,顺着他的脾气来,南怀瑾说“孟子注重教化,但绝不是一个迂阔的人。

”他比喻说“齐宣王善打太极推手,把不喜欢听的东西马上推开。

而孟子则以‘打蛇贴棍上’之法,顺着你来,即使你齐宣王再有其他借口,孟子照样可以对付(53)。

”但对他羡慕祖宗“霸业”避而不谈,因为孟子要将齐宣王引入“仁政”的大网里,而不是凭借武力,大开杀戮的霸王之业,在广为招贤纳士引进各门学术思想的齐宣王的“稷下学宫(54)”之中,要说服宣王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但是孟子却不畏强权,让宣王理屈词穷,其中论辩的过程是很精彩的。

摘录一段文字如下:

“孟子谓齐宣王曰:

‘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

‘弃之。

’曰:

‘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

‘已之。

’曰:

‘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55)。

”在这里孟子是要让齐宣王说:

“如果一个国君不称职,那么就撤掉他!

”可是一心要行霸业的宣王是不会说这样的话的,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

从而掉进了孟子的仁政的大网之中。

  其三,在“百家争鸣”的战国中期,诸子各言其说,互相排斥抵触,孟子为了宣扬儒家思想,与各派相论辩,在论辩过程中,孟子利用陷阱设置,引人入圈套,打败了自己的反对者。

其中与农家学者许行的学生陈相的辩论,对陈相的“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56)”,孟子采取层层追问的方式,将陈相逼到悬崖上,陈相的“否,以粟易之(57)。

”之言,让自己掉进了孟子的语言陷阱里。

孟子指出陈相理论的内在矛盾,强调了随社会发展产品交换,出现社会分工的必然性,从而得出“劳心”与“劳力”(58)分工的著名论断,他代表了一种社会进步思想。

而孟子与墨家的告子的“性善”之辩,充分显示了孟子的“善辩”天才,他将巧设机关的技巧运用到了极至。

告子的“生之谓性(59)”指人之初性是相同的,没有善恶之别。

孟子先以“白之谓白”来比“生之谓性(60),”然后又以“白羽”、“白雪”、“白玉”(61)之白来问是否相同;告子没有明白孟子的真正用意,即没有分辩三者之间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所以贸然同意,上了孟子的圈套。

孟子马上抓住了告子的错误,用犬、牛也是生而有禀性,难道与人性也一样吗的逼问,使告子陷入了被动。

而对于“义”的理解,告子是凡事物的性质是这样而我的认识也是这样,那就是“义”,如“彼长而我长之”、“彼白而我白之”,这是事实判断,所以是外在的。

但孟子理解的“义”是“四端”说的“羞恶之心”,那是价值判断,必须是内在的。

徐洪兴说“本来两人是各说各的,但是孟子的论辩技巧高明,把辩论引向了纯讲价值判断的‘长人之长’一点上,而不去谈‘白马之白’,‘白人之白’这些事实判断的问题。

告子也不明就里地跟着去讲什么‘长楚人之长,亦长吾之长’,这就落入了孟子的‘圈套’(62)”。

在这里孟子的陷阱设置有一个特点,就是不从正面去申论自己的观点,而是以抓住对方的弱点,改变对方的概念等方法来取得主动的。

这正是孟子的高明之处。

  对于“食色性也”之辩,钱穆说“朱子曰:

‘饮食男女固出于性,然告子以生为性,则以性为止于是矣。

因此又生仁义内外之说,正与佛家言以作用为性,义理为障者相类。

孟子不攻其食色之云,使彼知义之非外,则性之不止于食色,其有以察之矣。

’今按:

此条即上引所谓偏全之异也。

人苟知仁义之同为性,则以食色为性亦无害。

又何尝要摒弃食色以见人生哉。

窃谓朱子此一辩,亦可谓于发明孟子论性善有大功(63)。

”在与告子的两辩中,都以告子辞穷而终。

可见孟子在当时是以“好辩”中的巧设机关,引人入圈套而非难别人的人,据现在的七篇书看来,他真有点名不虚传。

他不断地在和人辩,和淳于髡辩,和告子辩,和许行的弟子陈相辩,和墨者辩,和自己的门徒辩,辩得都很巧妙,足见得他对辩术的非凡研究。

  三、注重论辩的逻辑性。

  论辩的逻辑性,公孙龙“白马非马(64)”之辩,冯友兰说“‘马’这个字是表明一种形状,‘白’是表明一种颜色。

表明颜色并不表明一种形状,因此白马非马。

这个论辩强调的是‘马’、‘白’、‘白马’三个词的不同内涵。

‘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且还具有一种颜色。

由于这三个词内涵不同,因此白马非马(65)。

”那么孟子论辩也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的,作为儒家理想主义的代表者,他说如果国君缺少领袖的道德品质,那么百姓有一种道德的权利进行革命。

这时候,如果把国君杀掉,只是杀一个不义之人,不算“弑君(66)”。

像这样的逻辑论述在书中颇多。

  其一,抽丝剥茧,层层深入论证,前后论辩逻辑思维紧密相连。

孟子在讲述一个人应该如何修养或做学问时,说“君子以道来深造自己,目的是要使自己把握道。

自己把握了道,就能处于道而不动摇;处于道而不动摇,就能积蓄深广;积蓄深广,就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所以君子要使自己把握道(67)。

”同样孟子说“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

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

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68)。

”用“爱——敬——恭——有实”的逻辑论证,步步深入,达到自己的论辩效果。

孟子的心性理论也是用这样的逻辑阐明的,他的逻辑顺序是“尽心知性——知性知天——存心养性事天——修身立命(69)。

”徐洪兴说这个逻辑“按孟子的观点,通过向内心的追求、思索,就可以把握人的善良本性,而把握了人的善良本性,那就是知道了‘天命’。

而保持本心、培养本性,就能做到行事符合于‘天命’。

‘天命’不是个人所能左右的,长短难定,但不必怀疑,人只能尽力去做到‘知天’、‘事天’,即尽心、养性,这就是对‘天命’的基本态度,有了这种态度也就可以安身立命了(70)。

  其二,采用类比推理的逻辑方式,用孟子的话说是“凡同类者,举相似也(71)”。

即根据对象某些属性的相同而推出其属性也相同的间接推理。

孟子的“性善论(72)”的著名论证就是用这种方法。

“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于味,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

心之所同然者何也?

谓理也,义也(73)。

”孟子以人的脚形相同而推出鞋的形状也相似;以人的味觉、听觉、视觉的相同而推出人心的“同然”。

然而真正关键还在于“圣人与我同类”这一点上,而圣人又“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这个“同然”就是“理”和“义”;既然人心的“同然”是理和义,那说明仁、义、礼、智是人所固有的;所以,人性是善的。

徐洪兴说“孟子的这种论证方法,具有很强的精神感召力,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如宋代大儒朱熹在他少年时代,读到‘圣人与我同类’之语而倍感振奋‘喜不可言(74)’(75)”。

  其三,孟子的逻辑层递性,“就文章的风格说,论述精辟,语言精炼,具有极大的说服力、震撼力,充分体现了孟子的雄辩风格(76)”。

在讨论民心向背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77)”的千古名篇里,具有很强的逻辑推理性。

孟子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78)”,强调“道”的“得”与“失”,还在于强调“民”这个重点上,因为无论“天时”还是“地利”,终不及“人和”,因此这是孟子的一个“重民”思想的一个反映,他把人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正好击中了各国政治的要害。

这其中包含的不少至理名言和强烈的逻辑论证,自古及今,其引用频率是相当高的,由此可见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四、讲究论辩的修辞方法,如对比、排比、对偶等,加强论辩的气势和论辩的表现力。

  《孟子》使用的表达技巧、修辞手段也是多样化的,这对于加强文章的表现力起了很好的作用。

这些修辞对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和兴起的游士集团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形象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让我们真实地了解到“春秋战国时代知识阶层的兴起,及其特有的性格与实际的活动,描绘出知识分子与现实层面之间的交涉情形,可以清晰地凸现出孟子的道德勇气与抗议精神(79)。

  首先,我们来理解孟子对比手法的运用。

第一,有古古之比,如“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80)。

”将古代的舜与跖作对比,达到孟子的“无他,利与善之间也(81)。

”的倡义斥利的论辩。

这种对比,类同孔子“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82)”。

第二,有今古之比,如在与齐宣王谈话中,将“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民以为小也(83)!

”和“寡人(齐宣王)之囿,方四十里,民以为大(84)。

”作对比,展示了同一件事而引出的不同结果,以此来说明:

问题的关键不在娱乐本身,因为同样是娱乐,施恩惠于百姓的君主还是能得到百姓的衷心拥戴;使百姓困苦的君主得到的却是百姓的反感乃至唾骂。

由此引申开去,能“与民同乐”的君主,也是能称王天下的。

第三,有今今之比,如“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

  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85)。

”这是孟子阐述君臣关系的名言,他用排比加对比,用君臣不同遇合回报作比,“手足”对比“心腹”,“犬马”对比“路人”,“土芥”对比“寇仇”,“表明早期儒家思想绝对不是为帝王的绝对权力服务,而相反是处处要制约帝王权力的,只不过没有找到相应的有效的制约机制(86)。

”第四,有物人对比,如“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87)。

”用“流水”和“君子”作对比,讲述境界的问题,人只有达到一定的层次才会有一定的境界,“圣人之道虽然宏大,境界甚高,却是有根基的(88)。

  其次,对于《孟子》中排比手法的挥洒自如,我们不得不佩服孟子“善辩”的思想沉厚,知识宏博。

比如“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89)。

”孟子用雄文滔滔的排比来说明“继承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就要端正人心,根绝谬论,反对偏颇的行为,驳斥荒谬的议论,这就是圣人的门徒(90)。

”再如“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91)。

”在这里,孟子讲的儒家修身原则“反求诸己(92)。

”它强调的是,当我们遇到任何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应该检讨自己在哪方面存在着不足,然后加以改正,那样做事才会取得成效。

孟子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93)!

”的排比表现了他的凛然正气,再有“故曰:

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闲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94)。

”显得苍劲有力。

  最后,对偶句式的运用在《孟子》散文中也是很常见的。

比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95)。

”孟子在这里用中国古代读书人守身处世的两种理想原则,体现了儒家的高尚节操。

再如千古名句“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96)。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97)。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98)。

”采用对偶句式,简洁明快。

  五、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相结合,相得益彰。

  就事论事,无论从逻辑推论、语言技巧、判断能力、应变策略诸方面看,孟子的确称得上是辩论高手。

他“好辩”表现在许多方面,如与人讨论、政治游说、思想争辩等,而这些表达,孟子将事实和理论论据相融会,水乳交融,互相补充,收到了很强的效果。

  对于齐宣王伐燕之事,孟子的理论论据是“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99),”接着加上事实论据“古之人有行者,武王是也(100)!

”作补充,然后再用理论论据说“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之(101),”又补上“古之人有行者,文王是也(102)!

”作为实事论据,将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来劝导齐宣王施行仁政,如果让燕国百姓高兴而吞并,就吞并他,其原因是让燕国之民免于穷困。

反之,如果让燕民蒙受的灾难更深重,那他们就只好避走他方了,“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103)。

”后来齐取燕胜后,导致众诸侯谋救燕的急势,齐宣王向孟子求救策略,孟子便通过古时的事实论据“汤一征,自葛始。

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104)。

”来说明行仁政的必要性。

然后在理论上的对齐王的预言“若(对燕)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

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105)。

”孟子让齐宣王用“仁者无敌”的无形武器来化解眼前的急势,可是齐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