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5086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8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docx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母亲节”到了,小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妈妈精心准备了一桌美食,也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关于烹饪食物过程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锅一般都是用铁制造的,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B.炒菜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

C.拌菜时,要通过搅拌才能更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D.炖菜时,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菜的内能增加

2.如图所示现象或装置在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钻木取火B.

加热试管中的水

C.

电磁铁D.

电炉子

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B.钻木取火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的

C.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D.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5.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水中放糖后变甜

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

C.鸭蛋腌制后变咸

D.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

6.小明通过观察妈妈“煲汤”的过程联想到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煲汤”是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B.汤锅上方“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汤的温度越高香气越浓,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喝热汤时先要吹一吹,是利用蒸发吸热可以降温的道理

7.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

此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

A.试管变热的过程

B.水变热的过程

C.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

8.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

A.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

B.冬季用热水袋取暖

C.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

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越大的物体,质量一定越大

B.固体的密度总是大于液体的密度

C.同一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

D.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10.下图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晃动试管,沙子温度升高

B.

烧水使水变热

C.

汽油机汽缸内混合物被压缩,温度升高

D.

摩擦使笔杆变热

1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B.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

C.夏日的“荷城”贵港,荷花飘香

D.在一杯热水中加盐,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

12.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3.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缓慢打气,突然塞子跳起来,同时瓶内出现了“白雾”,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白雾是水蒸气B.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C.瓶内气体内能增加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

1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15.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搓手会发热B.用冷水冷却热鸡蛋

C.晒太阳取暖D.给热咖啡加冰降温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在高温物体

17.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

B.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18.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

下列关于“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前后的分析,符合实际的是()

A.着陆时,探测器和月球位于图中的c点附近

B.探测器要有防水设计,因为环形山上有水

C.探测器着陆前要减速,因为与大气摩擦会生热

D.探测器在月球的着陆点能拍到地球的照片

19.下列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

A.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

B.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

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

20.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

下方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乙:

抽掉玻璃板后,两瓶内气体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丙:

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D.丁:

不再蹬地,沿水平方向运动的滑板车会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1.如图所示现象中,利用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A.

发烧时B.

钻木时

C.

天晴时D.

煮茶时

22.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

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

23.两个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B.比热容小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小

C.比热容大的物质升高温度较大

D.升高温度相同,与比热容大小无关

24.对干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

得知()

A.比热跟热量成正比

B.比热跟质量成反比

C.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

D.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

25.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

活塞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此过程与热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

B.乙图:

瓶内空气推开瓶塞,内能减少,瓶口出现的白雾是汽化现象

C.丙图:

抽出玻璃板,下瓶中出现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表明气体间可以发送扩散现象

D.丁图:

悬挂重物不能把两块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没有斥力

26.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

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

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

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

27.如图所示,用塞子塞紧瓶口,再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当瓶内气压达到足够大时,塞子从瓶口冲出。

下列关于瓶内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瓶内打气,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B.向瓶内打气,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C.塞子从瓶口冲出,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D.塞子从瓶口冲出,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

28.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知:

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

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

D.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29.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A.液体很难被压缩

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30.“端午浓情,粽叶飘香”,关于蒸粽子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粽子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B.水沸腾后,锅面上“白雾弥漫”,这一物态变化过程和“霜”的形成过程相同

C.刚出锅的粽子非常烫手,因为高温的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D.水沸腾后,粽叶香味更浓,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31.“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

B.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D.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

32.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B.

冬天搓手,手会变暖

C.

给试管加热,水温升高

D.

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

33.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3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B.汽油机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内能减小

C.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D.电能可以使灯泡发光,同时产生内能,这些内能又可以自动地转化为电能

35.下列过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发热

B.

电热水壶烧水

C.

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D.

向下压活塞引燃棉花

36.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37.用两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相同体积的水和某种油加热,在开始和加热3min时各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

已知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ρ油=0.8×103kg/m3,加热的效率都为90%,油的末温没有达到它的沸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加热时间(min)

0

3

水的温度(℃)

18

28

油的温度(℃)

18

43

A.这种油的比热容为1.68×103J/(kg•℃)

B.这种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

C.因为这种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它的比热容比水小

D.加热效率没有达到100%,是因为电加热器没有把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38.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

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

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

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

39.下面实例采用做功方式使划横线物体之内能逐渐减小的是()

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

B.水蒸气冲开水瓶塞子

C.电炉通电后,电阻丝逐渐变红

D.汽油机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物的温度发生变化

40.如图是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紧急刹车时留下的长滑痕,并且颜色深浅不同。

以下判断合理的是()

A.轮胎的内能在刹车过程中不断减少

B.汽车刚开始刹车时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C.滑痕颜色较深部分比较浅部分所受摩擦力更大

D.汽车刹车后不能立即停止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作用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选择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0小题)

1.“母亲节”到了,小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妈妈精心准备了一桌美食,也感受到了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关于烹饪食物过程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A.锅一般都是用铁制造的,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B.炒菜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

C.拌菜时,要通过搅拌才能更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D.炖菜时,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菜的内能增加

【解答】解:

A、锅一般都是用铁制造的,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故A错误;

B、炒菜时,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菜的内能,故B错误;

C、拌凉菜能入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

D、炖菜时,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菜的内能增加,故D正确。

故选:

D。

2.如图所示现象或装置在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钻木取火B.

加热试管中的水

C.

电磁铁D.

电炉子

【解答】解:

A、钻木取火时,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正确;

B、加热试管中的水,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膨胀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故B错误;

C、电磁铁吸附铁钉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误;

D、电炉子是通过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D错误。

故选:

A。

3.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

【解答】解:

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用“含有”来修饰,不能说含有的热量,故A错误;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故B正确;

C、物体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

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之和,而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两者本质上不同,因此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内能不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

B。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

B.钻木取火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的

C.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D.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解答】解:

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故A正确;

B、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木头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木头的着火点而燃烧,故B正确;

C、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因此单凭温度,不能判断内能一定大,故C错误;

D、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正确。

故选:

C。

5.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水中放糖后变甜

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

C.鸭蛋腌制后变咸

D.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

【解答】解:

A、水中放糖后变甜,是因为糖分子扩散到水中。

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不符合题意。

B、起风后灰尘漫天飞舞,灰尘的微小的物体,不属于分子的运动,不是扩散。

符合题意。

C、鸭蛋腌制后变咸是盐分子扩散到鸭蛋中,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不符合题意。

D、食品垃圾腐烂后臭气熏天,是臭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6.小明通过观察妈妈“煲汤”的过程联想到一些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煲汤”是用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B.汤锅上方“白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汤的温度越高香气越浓,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喝热汤时先要吹一吹,是利用蒸发吸热可以降温的道理

【解答】解:

A、煲汤过程是汤吸收了燃料所放出的热量,汤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该过程是通过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故A正确。

B、“白气”不是水蒸气,而是汤锅中冒出的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不是汽化现象,故B错误。

C、汤温度越高香味越浓,说明扩散现象越明显,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

D、喝汤时候先吹一吹,吹的过程加快了汤表面空气的流速,使表面的汤蒸发速度加快,蒸发吸热可以降温,故D正确。

故选:

B。

7.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至沸腾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

此实验中,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是()

A.试管变热的过程

B.水变热的过程

C.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

【解答】解:

A、试管变热,是试管从火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错;

B、水变热,是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

C、水吸热,温度升高,汽化成水蒸气,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错;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同时变成“白气”的过程,是水蒸气膨胀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选:

D。

8.下列现象中,利用热传递使物体的内能减小的是()

A.来回弯折的铁丝温度会升高

B.冬季用热水袋取暖

C.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

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

【解答】解:

A、来回弯折的铁丝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铁丝的内能增加。

不符合题意。

B、热水袋取暖时手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不符合题意。

C、冬天手接触冰块会觉得很冷,手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符合题意。

D、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是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越大的物体,质量一定越大

B.固体的密度总是大于液体的密度

C.同一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大

D.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解答】解:

A、若密度一定时,体积越大的物体,质量一定越大,但题目中没有说密度一定,故A错误;

B、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例如,铁的密度就小于水银的密度,故B错误;

C、同一物质,在状态不变时其比热容一定,与质量无关,故C错误;

D、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正确。

故选:

D。

10.下图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晃动试管,沙子温度升高

B.

烧水使水变热

C.

汽油机汽缸内混合物被压缩,温度升高

D.

摩擦使笔杆变热

【解答】解:

A、晃动试管,沙子与试管之间发生摩擦,克服摩擦做功,沙子的内能变大,故A错误;

B、烧水使水变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

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故C错误。

D、摩擦笔杆,克服摩擦做功,笔杆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D错误。

故选:

B。

1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

B.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

C.夏日的“荷城”贵港,荷花飘香

D.在一杯热水中加盐,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

【解答】解:

A、刮风时灰尘在空中飞舞,是固体颗粒在空气中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

故A符合题意;

B、酒精瓶盖打开可以嗅到酒精气味是酒精分子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的缘故,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B不符合题意;

C、夏日的“荷城”贵港,荷花飘香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C不符合题意;

D、在一杯热水中加盐,过一段时间整杯水都变咸了是盐分子在水中发生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2.古诗词往往蕴含丰富的物理知识,在下列诗词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

A.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解答】解:

A、“满架蔷薇一院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符合题意;

B、“夜半钟声到客船”说明声音靠空气传播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人面桃花相映红”说明桃花只反射红光,故C不符合题意;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与物体的运动有关,与分子的运动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13.如图所示,向装有少量水的烧瓶缓慢打气,突然塞子跳起来,同时瓶内出现了“白雾”,关于该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白雾是水蒸气B.瓶内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C.瓶内气体内能增加D.瓶内气体温度升高

【解答】解:

水蒸气会把瓶塞冲出。

水蒸气对瓶塞做了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水蒸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瓶口出现“白雾”,故B正确。

故选:

B。

1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解答】解:

A、在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的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A错误;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若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热量,即发生热传递,也可能是由于其它物体对它做功造成的,故B错误;

C、对于同一物体来说,其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故C正确;

D、物体吸收了热量,物体内能增加,其也可能表现在体积的变化上,即不一定温度升高,故D错误。

故选:

C。

15.下列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搓手会发热B.用冷水冷却热鸡蛋

C.晒太阳取暖D.给热咖啡加冰降温

【解答】解:

双手因摩擦而发热属于做功改变内能,故A正确;用冷水冷却热鸡蛋、晒太阳取暖、给热咖啡加冰降温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BCD错误。

故选:

A。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在高温物体

【解答】解:

A、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状态等多个因素有关,不能只根据温度判定内能的大小,故A错误;

B、物体的分子动能越大,其分子势能不一定大,所以不能比较内能的大小,故B错误;

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温度高,温度高,内能不一定大,故C错误;

D、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所以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在高温物体,故D正确。

故选:

D。

17.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

B.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其热值越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解答】解:

A、内能是物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不管在什么样的温度下,物体都会存在内能,0℃的冰也有内能,故A错误。

B、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热值越大,故B错误;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不一定升高,可能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故C正确;

D、影响物体内能的因素有温度和质量,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大,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故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向内能多的物体,故D错误。

故选:

C。

18.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这是人类探测器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