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5161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docx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doc

食用菌栽培习题总结

绪论1.什么是真菌、大型真菌和食用菌?

答:

真菌:

是一类具有真核细胞,能产生孢子,无叶绿素的低等真核生物。

大型真菌:

主要指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能形成较大子实体结构的一类真菌,包括担子菌和子囊菌的一些种类。

食用菌:

指大型真菌中,具有肥大多肉的繁殖器官,木质化程度低,不含毒素,烹调后无味者。

2.简述食用菌的食用价值。

答:

食用菌是一种营养丰富并兼具食疗价值的食品,其食用部分多为具有产孢结构的子实体(fruitbody)。

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特点。

1.高蛋白:

食用菌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约为鲜重的3%~4%或干重的25%左右,介于肉类和蔬菜之间。

子实体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种类齐全。

2.低脂肪:

食用菌的脂肪含量一般较低,平均为干重的8%,其脂肪的性质类似于植物油,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等,所以对降低血脂有明显的好处。

3.富含维生素:

包括VB1(硫胺素)、VB2(核黄素)、VPP(烟酸)、VC(抗坏血酸)和维生素D等(麦角甾醇)。

4.富含矿物质:

食用菌子实体的矿物质含量约占干重的7%,其中钾、磷的含量最高,其次是钙和铁,具有成骨造血、滋补脑力、调节人体体液和维持细胞内物质代谢等生理活性。

第一章大型真菌的形态与发育1.真菌的生长发育分为哪两个阶段?

简述由孢子发育成子实体的过程。

答:

真菌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营养生长阶段和生殖生长阶段孢子发育成子实体过程:

真菌单个孢子萌发后形成单核菌丝,与可亲和得单核菌丝配对,质配之后变成双核菌丝(营养菌丝)。

当营养菌丝生理成熟后,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在培养基的表面或近表面,菌丝见先出现菌丝束,局部菌丝束扭结,逐步发育成盘状、颗粒状等“菇胚”(子实体原基),大量原基的的出现,标志着真菌的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极少数的原基发育成菌蕾,在适宜条件下,菌蕾进一步分化成子实体。

2.在形态上伞菌主要由那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何特点?

答:

伞菌是包括通常称其子实体为蘑菇(mushroom)的一类担子菌,由菌盖(pileus,cap)、菌柄(stipe,stem,stalk)、菌环和菌托等部分构成。

1.菌盖:

菌盖是担子果最明显的部分,形状多种多样,菌盖边缘的形状有全缘或开裂,有的边缘内折或外翻,有的边缘平滑,有的边缘平滑具条纹,菌盖表面的皮层或角质层的菌丝体内常含有不同的颜色,使菌盖呈现白、黄、灰、红、紫、绿等不同的色泽,菌盖表面干燥、湿润或粘稠,平滑或粗糙。

有些种类的菌盖表面具鳞片、纤毛或鳞片。

2.菌柄菌柄在菌盖下面,是联结和支撑菌盖的“支柱”,有中生、偏生或侧生之分,与菌盖不易分离或极易分离。

质地有肉质、蜡质、纤维质等。

菌柄颜色多种,形状也各不同,如圆柱状、棒状、纺锤状、杆状、粗筒形、圆头形、假根形等。

3.菌环和菌托菌环是内菌膜遗留在菌柄上的环状物,常在菌柄的上部,有各种形状,单层、双层或齿轮形。

菌环的有无是鉴定种属的重要依据。

菌托是菌柄在伸长时,外菌膜破裂形成的,菌托的形状有苞状(saccate)、杯环状(marginate)、鳞片状(friable)、粉状(powdery)、环带状等。

菌环、菌托的有无是伞菌分类鉴定中重要的特征。

第二章大型真菌的形态1.大型真菌的营养类型分为哪几类,各自有哪些不同?

答:

所有的食用菌均属于异养型生物(heterotroph),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同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必需从其生长的基质或寄主获取营养。

食用菌的主要营养类型有:

腐生(saprophytic)、共生(symbiotic)和寄生(parasitic)三大类。

腐生:

从动植物残体或无生命的有机物质获取营养。

共生:

两种不同生物共同生活,互惠互利,相互依存寄生:

一种生物着生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表面,并从后者体内摄取营养。

三种营养类型最大的不同点:

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

2.食用菌的生态类群有几种类群?

答:

依据基物类别和是否形成菌根,食用菌的子实体分为以下五种生态类型。

木生类:

木生真菌(lignicolousfungi):

以木材为基物,菌丝体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或木质素的能力较强,往往会引起树木或木材白色或褐色腐朽。

粪生类:

粪生真菌(coprophilousfungi):

适于在牲畜粪便上或粪肥充足的肥沃土壤上生长,菌丝体分解吸收牲畜粪便中所含有大量纤维素及其它有机物供给自身生长发育。

土生类:

土生真菌(geophilousfungi):

主要是以土壤和地表腐殖质层为生长基物的一些种类,且不包括与树木形成外生菌根的种类,主要是蘑菇科环柄菇属(Lepiota)、羊肚菌科羊肚菌属(Morchella)及部分蘑菇科的一些种虫生类:

虫生类真菌(entomophytousfungi):

是指繁殖生长在昆虫体上或与昆虫的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真菌,目前已知80余种。

霍克斯虫草(C.hawkesii)和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是典型的虫生类真菌,因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而引人注目,我国在此类真菌的人工驯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有所进展。

菌根类:

真真菌与高等植物的根系所形成的共生体称为菌根(mycorrhiza),而与根系共生的真菌则称为菌根真菌(mycorrhizalfungi)。

根据菌丝在根中存在部位的不同,可将菌根分为两类。

①.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e):

真菌菌丝大部分包被在植物幼根的表面形成白色丝状物覆盖层,只有少数菌丝伸入根的表皮、皮层细胞的胞间隙中,但不侵入细胞之中。

以菌丝代替了根毛的功能,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因而具外生菌根的根尖通常略变粗,马尾松、云杉、栎属等植物多形成此类菌根。

②.内生菌根(endomycorrhizae):

真菌的菌丝通过植物的细胞壁且大部分侵入到幼根皮层活细胞内,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表皮细胞和皮层细胞内散布着盘旋状的菌丝,胡桃、桑、葡萄、李、杜鹃及兰科植物等可形成内生菌根。

3.应从哪些角度了解食用菌的生态环境?

答:

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地貌、植被类群、土壤土质以及大型真菌的季相。

第三章食用菌的生理1.食用菌生长发育的营养条件有哪些?

答:

食用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碳氮比、无机盐、生长激素。

碳源:

为菌丝细胞生长提供能量和新陈代谢中做为碳架来源的碳水化合物称为碳源,其主要作用是构成细胞组织和供给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能源。

碳源是食用菌最重要的营养源之一。

可分为无机碳和有机碳两大类。

氮源:

氮源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所不可缺少的原料。

凡能提供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氮素的营养物质,称为氮源。

一般不提供能量,是食用菌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

食用菌主要利用有机氮。

碳氮比(C/N):

培养基中碳素总量与氮素总量之比称为碳氮比。

碳氮比影响着食用菌的生长与发育,提高氮源浓度,促进营养生长,而使生殖生长受抑制;如果提高碳源浓度,受抑制状态能得到缓和甚至不受抑制;各种菇类所需的C/N比值不同。

无机盐:

食用菌生长所需要的矿物质元素可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型。

大量元素有磷、硫、镁、钾、钙等,它们参与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酶的组成、维持酶的作用、能量的转移、控制原生质的胶态和调节细胞的渗透压等。

微量元素包括铁、铜、锌、锰、硼、钴、钼等,它们是酶活性基的组成成分或是酶的激活剂,需求量极少。

生长激素:

不同食用菌类所含激素种类、含量均不一,它们在食用菌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什么叫稳温结实与变温结实?

答:

稳温结实:

某些菌类营养菌丝生理成熟后,经降温至一定值,诱导菌丝纽结成原基后,至于原基是否能顺利健全发育子实体,取决于菇床温度及菇床上之温度是否保持相对稳定。

变温结实:

某些菌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之前虽有一个连续降温过程,但还不能诱导原基形成。

例如生理成熟后的香菇菌丝单纯受到降温刺激是不易形成菇蕾的,还必须有一较大的昼夜温差刺激才行,温差幅度越大越好。

3.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有哪些,试就某一栽培菌类进行分析。

答:

食用菌不能在真空中生长,需要有适宜的环境条件。

这些环境条件包括两个方面:

理化环境和生物环境。

理化环境包括温度、湿度、水分、空气(主要是氧气和二氧化碳)、光线强度、酸碱度;生物环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以段木栽培香菇为例来剖析。

温度:

温度是影响香菇生长发育的一个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

孢子萌发温度一般在13—32℃之间;最适温度23—28℃。

低于10℃和高于32℃生长不良;35℃停止生长;38℃以上死亡。

在低温条件下菌丝生长缓慢,即使在-20℃经10小时也不会死亡。

段木栽培时,由于木材的保温作用,菇木内的菌丝可忍耐比气温更低或更高的温度。

当气温低到—20℃和高到40℃时仍可保持10—20小时生命。

香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28℃。

香菇原基在8—21℃分化;在10—20℃分化最好。

子实体发育温度5—25℃;适温为12—17℃。

湿度:

在锯木屑培养基中,菌丝体生长的最适含水量是60%~70%(因锯木屑的种类、粗细而异);在菇木中适宜的含水量是32%~45%,其中以35%~40%最适宜,在32%以下成活率不高,在10%~15%时菌丝生长极差。

香菇菌丝生长阶段,需要较干燥的环境,空气相对湿度60%~70%为宜。

空气相对湿度80%~90%有利于出菇;菇蕾形成后,将空气相对湿度调至60%左右,可望培养优质香菇(花菇)。

空气:

香菇是好气性真菌,足够的新鲜空气是保证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当空气不流通、不新鲜、氧气不足时,香菇的呼吸过程受到抑制,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也就受到抑制并导致死亡。

因此,在通风良好的场所栽培香菇,才能得到好的收成。

酸碱度:

酸碱度也是影响香菇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

香菇菌丝生长之后,菇木中的pH值是很低的,一般为3.7~3.8,平均3.67,而且几乎是恒定的,据推测,这样低的pH值可能有利于出菇。

光照:

香菇是需光性的真菌,强度适宜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一个必要条件。

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完全不需要光照。

光照会抑制香菇菌丝的生长。

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营养生长,而子实体的分化和生长发育则需要光照。

(1)光照对孢子的影响在直射阳光下,晒10min孢子萌发率减少一半,晒3h几乎都不萌发了,晒4~5h就全部不萌发。

(2)光照对菌丝的影响强烈的直射阳光对香菇菌丝有抑制作用和致死作用。

在明亮的室内,菌丝容易形成褐色的被膜。

(3)光照对子实体的影响没有光照决不形成子实体,分化后的原基在暗处有徒长的倾向,盖小,柄长,色淡,肉薄,质劣。

总而言之,以上这些生活条件是综合地对香菇发生作用的。

在营养条件完全满足的情况下,决定能否进入结菇阶段的主要因子是温度、湿度和光照。

第四章菌种类型、制种装备与菌种场布局1.请以图解方式简述各级菌种间的相互关系。

答:

一级种培养基制备→高压灭菌→接种→培养→提纯→分离→原始母种→中试后确定一级种↓←←←←←←←←←←←←一级种转管扩大→保存↓二级种培养基制备→高压灭菌→接种→培养→二级种→→→→→→→→→→→→→↓↓↓↓↓三级种培养基制备→高压灭菌→→→→→→→→接种←←←←栽培监测←←使用销售2.根据各级菌种制作的工艺流程,解释菌种场的布局原则。

答:

菌种场布局是否合理,关系到工作效率及菌种污染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菌类商品的合格率。

菌种场布局应结合地形,方位统筹安排,根据菌种制作的工艺流程来安排生产线的走向,防止交错,以免引起生产上的混乱。

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工艺流程一般为:

培养料的贮备,容器、工具的洗涤,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冷却,接种,培养,贮存。

因此,菌种厂必须筹建原辅料仓库、原料处理场地、洗涤室、灭菌室、冷却室、接种室、培养室及储藏室等基本设施。

(一)原辅料仓库:

原料库用于制作母种及栽培种的原料,数量多,体积大,容易发霉发酵或孳生害虫,因此库房必须干燥,通风良好,并要保持环境卫生。

(二)原料处理场地:

原料预处理场地主要供培养料摊晒、粉碎及培养料堆积发酵用。

因此,地面必须坚实平整,最好铺设水泥地面。

其规模大小可根据原料数量多少而定。

(三)洗涤室:

主要用以洗刷菌种瓶、试管等。

室内应修建洗刷池及上:

下水道,以利排除污水。

并要配备搬运菌种瓶的筐篮、控水沥干菌种瓶的空心格子木架、斜插瓶(管)架、洗涤剂、瓶刷等。

(四)配料室:

室内地面务必平整光滑。

配备拌料槽、拌料机、磅秤、天平、锨、桶等拌料配料工具。

并设分装操作台、装瓶机.装袋机及制作试管斜面菌种用的玻璃漏斗及漏斗架等。

(五)灭菌室:

室内设有小型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锅,立式、卧式高压蒸汽灭菌锅,蒸汽灭菌柜或常压灭菌灶等,供各级菌种培养基灭菌用。

(六)冷却室:

室内地面和墙壁要求平滑,便于洗刷消毒。

用于冷却灭菌后的培养基。

(七)接种室:

无菌室无菌室为无菌操作的场所,分里、外两间,外间为缓冲室,面积为2~3m2,内间为接种室,5~7m2,两间高度均为2.2~2.5m。

内、外间设移动式拉门,且两门呈对角线排列。

无菌室必须密封性好,消毒后能保持无菌状态。

接种箱接种箱为小型接种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熏蒸消毒。

接种箱有单人接种和两面双人接种两种,木质结构,箱体145cm×85cm×80cm,箱体上部两侧各有两扇能开启的斜向的玻璃窗,窗门上钉有绒布以使箱门紧闭后不漏气,箱体下半部两侧各有两个直径12~13cm的圆洞,两洞的中心距离为52cm,每一洞口都装有袖套,袖口有松紧带,箱顶为平板,安装有紫外线灯和日光灯。

超静工作台此种设备较先进,利用空气过滤器,使操作区的空间达到相对的无尘、无菌状态,降低接种污染率。

(八)培养室:

培养室是培养菌种的场所,要求干燥、清洁、闭光、隔热性好。

安装自动控温装置、空气调节器、排气设备及移动式照明灯,易于保温、控湿、通风换气和检查菌种。

培养室内有多层的培养架,架宽50~60cm,上、下层之间距离40cm,两架间走道宽60cm。

(九)化验室:

供检查无菌效果,观察菌种生长发育情况,鉴别菌种质量及配制药品用。

室内应设置仪器柜、药物柜、工作台、显微镜及有关试剂和药品等。

(十)储藏室:

菌种成品贮存的场所。

应远离原料库及其它污染源。

室内要求干燥、低温(4—8℃)、通风、凉爽、清洁,能遮光的条件。

在存放菌种之前必须进行清毒处理,室内禁止存放有毒药物及其它污染物。

地面可经常撒布石灰,防止杂菌污染。

第五章菌种培养基的制备1.常用作一级菌种培养基的化学试剂有哪些,其使用的浓度范围是什么?

答:

1.葡萄糖2%2.蔗糖2%3.蛋白胨一般为0.05%-0.2%常用0.1%4.麦芽浸膏0.5%-2.5%5.琼脂1.8%-2.3%6.盐酸2%(配制浓度)7.氢氧化钠2%(配制浓度)2.请叙述一级菌种培养基制备的原理。

答:

1.不溶物的热浸提天然有机物如马铃薯,黄豆粉,玉米粉等新鲜,无虫,无变质材料经热浸提后,取滤液入料,为食用菌生长提供全面营养。

2.可溶性物质的溶解如麦芽浸膏,酵母浸膏,蛋白胨等主要为食用菌提供优质的碳源和氮源,矿物质多在改良培养基或综合培养基中作为食用菌对矿物质的要求的补充剂,同时对培养基物理性状改良其重要作用,用量0.01%-0.5%。

3.琼脂熔化仅作为固化剂,不提取任何营养。

4.培养基的分装培养基配制结束后,趁热分装,否则琼脂凝固,分装无法进行。

3.二级菌种制备中要用到哪些物质,对其有何要求?

答:

1.木屑:

可稍粗些,不能用针树叶。

2.棉籽壳:

高持水,需无虫、无霉。

3.米糠或麸皮:

选细糠,麸皮需新鲜。

4.石膏或CaCO3:

质地以细为好,越细越好,热石膏更方便。

5.蔗糖:

红糖较好6.磷酸氢二钾与磷酸二氢钾7.过磷酸钙8.容器:

透明的专用菌种瓶。

4.请叙述二级菌种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答:

1.培养基配方的确定2.可溶性辅料溶解及不溶性物质的预处理,然后混合均匀3.测定含水量及PH至最适4.容器填充5.高压灭菌6.冷却5.请叙述三级菌种培养基的制备过程。

答:

木腐生菌类:

木屑三级菌种制备方法与木屑二级种几乎相同,所不同的仅是在洗涤前菌种瓶的正中央打一锥形孔,孔径2cm。

打孔的目的是接种时,菌种能从预留孔落入,便于菌种瓶内培养基表面和空穴内菌丝同步蔓延,缩短培育时间,有利于容器内菌丝的菌龄基本相同。

草腐生菌类:

1.麦粒三级菌种的制作:

1).浸泡,清洗,去尘土2).摊晾、拌料3).装瓶4).洗瓶,塞棉花5).灭菌、冷却2.稻草段三级菌种的制作:

取无霉烂,新鲜的干稻草段切成3-4cm长,浸泡3-5小时后沥干,撒入麸皮,拌入石膏,过磷酸钙,即可装瓶,压瓶,洗涤,塞棉花,立即灭菌。

6.三级菌种培养基有哪些类型,试比较它们之间的优缺点。

答:

1.木屑三级种:

优点:

取材方便,易操作缺点:

菌种瓶较重,易破损2.麦粒三级种:

优点:

菌种损伤恢复快,四面开花,有利于提高产量缺点:

易污染3.稻草段三级种:

优点:

取材方便,经济实惠缺点:

质地较硬,瓶装较困难,袋装易刺破壁,导致污染,受潮后弹性强,不易压实,易断裂,影响菌种质量。

第六章灭菌与消毒1.灭菌与消毒有何本质区别?

答:

消毒(disinfection):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待消毒物体表面或内部部分微生物营养体的方法,但不一定杀死细菌的芽胞。

如接种前的皮肤用酒精棉涂抹即为消毒。

是一种不彻底的灭菌方法。

灭菌(sterilization):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内部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状态。

如配制的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湿热灭菌。

是一种较为彻底的灭菌方法灭菌可包括消毒,而消毒却不能代替灭菌。

2.灭菌有哪几种形式,试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

答:

1.干热灭菌法

(1)火焰灭菌法:

利用火焰灼烧,使物体表面的微生物死亡,多使用于接种针、铲、耙等移植工具的灭菌。

(2)干热空气灭菌法:

这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利用干热空气维持1-2小时后,使微生物细胞的蛋白质变性,达到灭菌目的,如一些玻璃器具及棉花塞,液体石蜡等。

2.常压湿热蒸汽灭菌法:

利用蒸汽较强的穿透力,释放出大量的潜热能,不断地传导至培养基深处,达到内外热平衡,并较长时间维持在100℃以达到彻底灭菌目的。

3.高压灭菌:

利用饱和蒸汽使被灭菌物体受热,受潮,在高温作用下,使细菌蛋白质变性,丧失活力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3.请叙述影响常压灭菌的主要因素。

答:

1.培养料预湿是否适宜2.控制灭菌前微生物的自繁生物量3.灭菌锅内培养袋间应留有空隙4.灭菌锅容积对灭菌效果的影响5.灭菌锅内100℃的保持时间是否在12小时以上是彻底灭菌的关键6.灭菌锅内应有活蒸汽,避免死角发生4.请叙述影响高压灭菌的主要因素。

答:

1.避免假压现象是高压灭菌能否彻底的关键2.培养基成分对灭菌效果的影响3.PH对灭菌效果的影响4.孔隙度对灭菌效果的影响5.化学消毒时常用的化学药剂有哪些?

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1.乙醇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对芽胞无效。

以70%-75%溶液作为消毒剂,多用于皮肤消毒。

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并定期调整其浓度。

低于70%浓度则消毒作用差。

2.新洁尔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吸附带阴电的细菌,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最终导致菌体自溶死亡,又可使菌体蛋白变性而沉淀。

0.1%-0.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0.1%-0.2%溶液用于消毒金属器械,浸泡15-30min(加入0.5%亚硝酸钠以防锈)。

对肥皂、碘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拮抗作用。

有吸附作用,会降低药效,所以溶液内不可投入纱布、棉花等。

3.福尔马林(甲醛)使菌体蛋白变性,酶活性消失。

能杀灭细菌、真菌、芽胞和病毒。

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会刺激皮肤、眼睛及呼吸道,使用人员应注意自身防护。

4.漂白粉在水溶液中放出有效氯,破坏细菌酶的活性而致死亡。

能杀灭各种致病菌、病毒芽胞1%-3%澄清液喷洒(100-300ml/m3)消毒30min后通风;0.5%~1%的漂白粉溶液能在1~5分钟内杀死大部分细菌,配制的澄清液性质不稳定,密封保存时间不可超过1周,最好现配现用;有腐蚀及退色作用,不宜用于金属制品、有色衣物及油漆家具、布类消毒后应立即清洗、以防被腐蚀。

5.高锰酸钾常用浓度为0.1%--0.2%,现配现用。

6.过氧乙酸能产生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质氧化,使细菌死亡,能杀灭细菌真菌,芽胞。

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1-2min;0.2%-0.5%溶液用于物体表面的擦拭或浸泡10min;1%-2%溶液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浓溶液有刺激性及腐蚀性,配制时要戴口罩和橡胶手套须谨慎防止溅到它处;因腐蚀性强不宜用金属器皿盛装;存于阴处,防高温引起爆炸;易氧化分解可降低浓度和杀菌力,故须现配现用。

7.过氧化氢(双氧水)过氧化氢能破坏蛋白质的基础分子结构从而具有抑菌与杀菌作用。

3%-6%溶液用于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体内埋植物的消毒;10%-25%溶液用于不耐热的塑料制品消毒,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易氧化分解降低浓度应存于阴凉处不宜用金属器皿盛装。

8.甲酚皂(来苏儿)含甲酚,杀菌能力与苯酚相似。

稀释至1%--2%水溶液用于手、皮肤、疗器械等消毒;5%--10%水溶液用于环境等消毒。

本品为有毒与腐蚀物质,对皮肤与粘膜有腐蚀性。

9.多菌灵不同菌类对多菌灵敏感度不同。

5.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有哪些?

使用过程要注意哪些?

答:

1.紫外线消毒法常用于接种箱,超净工作台,缓冲室的空间消毒紫外线对人体有辐射,注意自身防护。

2.臭氧发生器消毒法灭菌灯内装有1-4支臭氧发生管,在电场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换成高纯臭氧。

臭氧主要依靠其强大的氧化作用而杀菌。

主要用于接种箱等空气流动性较差的小环境消毒,使用灭菌灯时,关闭门窗,确保消毒效果。

用于空气消毒时,人员须离开现场,消毒结束后20-30min方可进入。

3.空气净化法第七章菌种的分离、提纯、扩大、培养与保存1.无菌操作有哪些规程?

答:

无菌操作,首先要求操作者严格树立无菌观念1.采用空间消毒的方法:

净化操作环境2.分离、接种所有使用的工具均要进行无菌处理后,才可直接接触培养基组织块。

3.注意火焰封口2.如何进行种菇种耳的选择?

答:

要求菌形理想,长势健壮,无虫无害的子实体。

留种应在无虫无害的栽培场内进行,最好选择第二潮菇发生的初期留种。

选定留种菇耳后应将其四周幼蕾摘除,使培养基能集中供给种菇发育,种菇应选单生,菇盖肥厚,圆正,菇柄粗短的作为留种对象。

3.常用的菌种分离法有哪些,各自有何特点?

操作过程的关键点是什么?

答:

1.孢子分离法孢子分离法是在无菌条件下,使孢子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萌发成菌丝体而获得的培养物。

孢子数量大,可提供选择优良菌株的机会较多,而且孢子的生命力强,所得菌种菌龄短,生活力旺盛,但孢子是食用菌有性生殖的产物,存在变异,孢子分离法获得的培养物必须经过品比试验,选择生产性状优良、稳定的纯培养用于菌种生产。

孢子分离又可分为单孢分离和多孢分离。

对于香菇、平菇异宗结合的菌类,为避免产生单孢不孕现象,可采用多孢分离法。

单孢分离法主要用于杂交育种的研究。

2.组织分离法组织分离法是获得纯菌种最常用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切取子实体、菌核、菌索内部组织,获得纯培养的方法都属于组织分离方法。

组织分离法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