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5219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5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docx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建设指南

 

国有林场森林防火(资源监管)“空天地人”四位一体监测系统建设(试点)指南

 

一、建设目标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卫星遥感、卫星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和无人机监测等信息化技术,在国有林场试点建设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监测系统,通过试点先行,全面推动湖北省国有林场在森林防火、资源监管、病虫害防治、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方面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建设原则

开放性和扩展性

支持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多个层面的可扩展性,采用开放的技术和体系结构,能够兼容不同厂商的产品,为系统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

安全性和可靠性

采用标准的认证和授权技术、加密技术和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授权机制,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合适的访问权限,防止系统被非法接入、非法入侵攻击和病毒感染。

系统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必须保证数据的安全,充分考虑系统数据冗余和容错能力,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保密性和规范性

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保密性的规定,应基于统一用户、授权策略管理、权限管理、加密管理等措施实现系统的保密性。

系统设计应符合本标准及其他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

实用性和易用性

满足国有林场管理的实际需求,实用性与先进性兼顾,设计简单、方便、友好、统一的用户界面,使用户易理解、易学、易操作。

三、总体技术框架

国有林场试点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是以单个国有林场为独立单元进行设计和建设,每一个国有林业即一个四位一体工作单元,数据在本地采集,处理,并实现本地化的防控监管体系,并引入外部数据进行综合应用和管理,数据传输采用的为省林业局-市林业局-国有林场三级传输结构,将外部遥感卫星数据,GIS相关数据,气象数据、防火等级等数据引入,形成完善的森林防火(资源监管)四位一体系统,系统总体架构如下图:

四、建设要求

5.1国有林场指挥中心建设

国有林场指挥中心建设内容包含:

大屏显示系统、LED电子屏、会议系统、扩音系统、IP语音电话系统、控制系统、指挥中心装修等;

大屏显示系统:

大屏显示系统目前有2种主流技术,液晶无缝拼接和LED小间距方式。

各林场根据资金投入情况二选一,液晶无缝拼接和LED小间距方式主要区别是小间距方式是整屏模式,没有拼接缝,而液晶拼接模式有可见拼接缝,小间距方式成本较高,效果较好;维护方式有前维护和后维护,屏幕面积依据指挥中心空间决定,图形拼接设备支持不少于32路视频混合上墙,8路VGA上墙,工控设备非插卡,千兆网络接口不少于2个。

大屏展示系统:

实现监控信号上墙、PC电脑信号上墙、高清数字信号上墙(HDMI\DVI\SDI)、网络信号上墙,支持多种视频信号接入模式,支持模拟与数字视频矩阵切换功能,支持解码、大屏控制、图像拼接、漫游功能;能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及中控系统无缝结合。

LED电子屏:

可选,一般选择为室内屏,安装在大屏的上方,作为电子公告牌;

会议系统:

根据指挥中心设计,召开现场会议,语音指挥调度等,1台主席单元,N台会议单元,支持与IP语音电话对接。

扩音系统:

根据指挥中心空间设计,至少包含调音台、功放、音箱组成;

IP电话:

组建内部IP电话系统,支持外部电话(至少4路)接入,支持接口开发并入业务系统,支持录音,回放,语音文件管理等。

控制系统:

实现平板(无线)控制(可选),图像切换,云台控制,2-4台控制电脑。

会商系统:

实现软视频会商系统;

指挥中心装修:

自行设计,考虑供电、照明、空调、地板、会议室、门禁、监控、综合布线等。

核心设备技术指标建议:

一、拼接屏(二选一):

液晶无缝拼接:

拼接缝小于3.5毫米,高清分辨率,单屏可达1920X1080P高清画面,工业级DID液晶屏幕,多种接口支持VGA/HDMI/DVI/AV(BNC)等,支持网络接口,寿命不低于100000小时,亮度不低于500cd/平米。

LED小间距:

像素间距小于1.0毫米,整屏亮度0-800cd/m²可调,对比度≥5000:

1,灰度等级16bit,防护等级IP65,使用寿命≥100,000小时。

二、大屏拼接控制器及软件

支持16路以上DVI信号输出,支持16路以上DVI、VGA、HDMI等信号输入;支持多种不同信号源输入转换。

支持DVI双链路采集,单通道最大支持4K*4K分辨率。

全中文操作界面,支持对图像拼接控制器远程开关机、重启等管理可对各种视频信号、RGB信号、网络计算机信号源进行设置、管理、选择调用和切换显示,可对各信号的色彩、亮度等参数进行设置、调整。

可控制各种信号以窗口形式在大屏幕上显示,如任意大小显示、单屏显示、跨屏显示、叠加显示、整屛显示,移动或缩放各信号窗口。

支持场景保存、名称自定义、画面轮巡、快捷调用等功能。

具备系统硬件控制、调节功能,能够对显示单元、外置图像拼接控制器、矩阵等硬件设备进行控制操作,拥有底层参数调节能力;

三、语音电话:

支持不少于4路外线拨入(共享中继),多路拨出,支持与运营商线路无缝对接,支持公网IP配置,多路IP电话,设备采用独立设计非板卡类;内部支持用户数不少于500。

支持录音、回放、查询等功能;语音电话软件支持安卓等主流手机系统;支持电话会议(多人通话),不低于16路。

四、会商系统

实现多方视频会商,实现林场-市林业局-省林业局三级会商,采用软终端方式组建,支持不少于8个独立会议,每个不会支持不少于16路软视频会议终端(PC、手机、平板)接入,支持会议实施存储,回放等功能;

五、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面积原则不小于60平米,屏幕拼接不少于2X2的55寸规格,需配置专用机房,机房面积不小于4平米;

5.2国有林场一体化平台建设

一体化平台包括:

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GIS共享平台、业务数据库系统、数据交换平台:

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包括:

接处警系统、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应用展示系统、电子地图管理系统、资源监管系统、病虫害管理系统、无人机管理系统、卫星遥感监测系统、森林防火监测系统、辅助决策分析系统、应急预案管理系统、系统管理等;

一、接处警系统:

包含综合接警系统,电话接警、网络(语音)接警、上级指令接警。

包括来电号码的自动显示、记录和排队,启动GIS地理信息系统初步定位报警电话位置。

自动启动数字录音系统,对当前整个接警、处警的有线、无线通话的语音进行实时录音保存,受理人员受理完成后即对该起报警进行处警操作,受理人员可进入网上处警界面,进行处警操作。

处警操作时,根据报警电话GIS信息,就近调度巡护人员进行现场查看或判断是否需要调用无人机进行现场勘查;并将出警指令下达到出警人员手机终端;出警反馈,反馈信息自动添加接处警席中的相应该起报警的处警信息并归档保存,以便以后的查询。

指挥系统采用电脑式指挥调度台,配置一机三屏,最大限度提高处理事件速度,为指挥调度人员提供直观、详细的资料和工具,减少翻屏及操作时间。

报警声光提示,显示报警号码信息。

坐席日常操作功能:

值班员登录、上岗就席、离席休眠、下岗、交接班-换岗、就绪、未就绪、开班、关班、修改口令。

接处警辅助决策:

根据案件类型、案件性质、火灾级别等案件属性,自动提供相应预案,处警方法、人力部署、通知领导等信息,提高处警效率。

辅助录入快速受理:

接警员在信息录入(如输入简要案情、发案地址或单位名称等)时,系统能提供“代码”、“音头”、“字典”等多种输入法,快速记录报警信息,提高受理速度。

接警界面大部分录入项提供下拉菜单选择,报警人、发案地址、联系电话、提供双击复制功能,发案地址还提供路名库紧缩查询功能

反叫报警电话功能:

当接警员需要和已挂断电话的报警人联系时,系统提供反叫报警电话功能,接警员只需点击接警界面上的报警电话按钮即能叫通报警人。

在对处警情况进行回访时也自动反叫报警电话。

接处警记录查询功能:

具备灵活强大的多条件组合查询方式及排序,提供接警记录查询和处警记录查询功能。

处警调度功能:

快速调度处警-网上调度、话音调度、短信调度

系统提供三种方式进行处警调度:

有线无线话音调度、网上调度、短信调度

处警反馈功能:

有线、无线语音回告、网上处警信息回告、到场反馈。

数字录音子系统:

对系统内所有的有线和无线语音通话进行录音,与接处警系统紧密配合,提供全面的录音、存储、查询、提取和管理录音数据的功能。

二、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对相关视频厂家无缝集成或独立形成管理界面,同一界面下实现分屏、多屏、单屏管理、显示,有效实现图像上墙管理,支持云台控制、镜头控制,拍照功能,实现对前端设备的管理(各类参数配置),提供完整的可见光摄像机、红外摄像机等远程监控信息显示及管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本模块对前端设备的摄像机状态、镜头状态、云台状态等进行调节控制。

在指挥调度中心可实现对前端摄像机进行远程遥控,包括电源开关、云台的上下左右移动,镜头变焦距以及光圈、聚焦等。

对云台的控制包括水平和垂直旋转、调焦、变倍、光圈、辅助开关控制、预置位、巡航、轨迹、自动扫描等。

对某一区域、某一类型的摄像机进行配置。

设定定时、定向巡检,可以对重点区域进行自动巡检,按需配置。

平台支持自动、实时监测视频异常及环境突变,对视频遮挡/移动/中断、各种干扰、画面质量进行实时监测,保障视频监控系统有效工作。

对采集的前端视频图像进行存储、转发(每一路服务器要求并发存储不少于128路,转发不少于512路)。

向上级平台视频转发能力不低于16路高清视频(1080P),1-16路视频数量可调。

支持远程设备管理,存储时间不低于30天。

支持火点定位功能,当存在火警报警时,通过前端系统可以有效对火点进行经纬度定位,并将火点的经纬度定位信息回传到平台中,便于出警处置。

三、应用展示系统:

包括二三维展示系统、包括二维及三维所有防火GIS服务、森林资源三维展示服务、无人机巡航展示系统、卫星遥感展示系统(火点监测展示、火险等级展示);

四、电子地图管理系统:

森林防火GIS一张图、林业生态GIS一张图、林业资源GIS一张图、护林员巡护点位分布图、监控点点位图(需提供林场边界矢量图)、防火物资一张图。

电子沙盘:

提供林场的三维电子沙盘功能,还提供二维、三维同步功能,如二维、三维地图同步显示(同时更新显示同一区域)、数据同步更新等(在二维系统中添加一个热点/火点,该热点/火点会自动更新添加到三维电子沙盘中)。

五、资源监管系统:

资源管理包含(林区空间数据管理、林种空间数据管理、树种空间数据管理),在地图上展示的林区、林种、树种的空间范围数据和属性,同时可查看数据的占比情况。

六、森林病虫害防治系统:

实现数据管理,专业制图,综合查询,空间分析及模型计算,病虫害防治GIS的应用,系统管理,信息发布,森林病虫害防治综合管理,文档管理,统计分析历年的防治信息,自动计算、预测预警森防信息,自动产生防治计划等功能,并可实现数据的导入导出,报表打印。

七、无人机管理系统:

无人机巡护团队管理:

无人机巡护团队管理包含(无人机驾驶员管理、巡检团队(班组)管理),包括驾驶员的基本信息、培训信息、执照信息等。

记录驾驶员飞行经历数据和巡检任务数据。

驾驶员飞行经历数据查看。

驾驶员任务数据查看。

无人机巡防设备管理:

无人机巡防设备管理包含(巡检设备运行管理,巡检设备运行状态监视)。

林区巡查/资源调查:

林区巡查/资源调查包含(任务计划、飞行计划、实时传输、无人机巡防实时监视、人工云台控制、巡防视频直播、巡防记录管理与查看),展示不同种类的巡查任务,查看飞行计划并实现点击查看无人机实时画面。

在GIS无人机图层中展现无人机坐标、轨迹以及详细的飞行状态、任务进度。

无人机巡防任务管理:

无人机巡防任务管理包含(任务管理、派发任务、审批任务、报备任务、执行任务、跟踪任务、数据交付、审核和归档),无人机巡查任务管理,由任务管理、派发任务-审批任务-报备任务-执行任务-跟踪任务不同的任务阶段,最后汇聚任务结果。

无人机巡防影像数据处理:

无人机巡防影像数据处理包含(专业级无人机影像模型重建软件),正射影像镶嵌图(DOM),三维纹理模型,数字表面模型DSM,三维点云模型。

八、卫星遥感监测系统:

卫星遥感数据库管理:

卫星遥感数据的库管理,按时间、区域、精度以及加载状态等属性入库,方便其它子系统的调用。

数据预处理工具:

针对卫星遥感数据的二维地图数据,通过该功能预处理成二维、三维地图可以直接使用的地图数据。

图层管理:

在二维数据管理中创建图层,删除图层,修改图层,图层树生成,三维数据与图层关联,并通过服务保存至服务器。

路网数据管理:

用户可以把做好的路网数据,上传到二维、三维地图平台中。

实现在线更新二维、三维地图的路网数据。

地名数据管理:

用户可以把做好的地名数据,上传到二维、三维地图平台中。

影像数据管理:

用户可以把做好的影像数据,上传到三维地图平台中。

实现在线更新三维地图的影像数据。

九、森林防火监测系统:

报警处理:

基于三维地图,实时展示当前的报警信息,并自动定位到报警位置;如果有多个报警信息,则在地图上直观展示报警的分布情况。

系统提供四种类型的报警,分别为:

电话报警、巡护员报警、视频监控报警、卫星火点报警;点击具体的报警信息,可人为判断是否属于误报,如果是真实的报警信息,后端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可进行接警,接警信息包括:

报警名称、报警人员、联系电话、类型、来源、案发区域(省、州、县、乡镇)、报案区域(省、州、县、乡镇)、所属火场、详细描述、响应区域等信息。

火灾热点:

依托全三维GIS平台为载体,支持多种火灾热点预警接入,包括卫星热点报警、护林员手持终端报警、视频监控报警、无人机火灾热点报警、12119电话报警。

多方报警源可集成在同一个界面,实现统一管理。

同时提供火险预报、火险天气、卫星云图的查询,方便相关信息的直观查看和统筹决策。

森林防火监测预警:

通过防火区架设可见光热成像双目摄像机、卫星热点监测、航空巡护、巡护人员巡护等方式,覆盖森林草原防火区域,对初发火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警,及时救护,使火灾隐患消亡在萌芽状态。

火点定位:

系统根据塔高、前端数字云台水平角、俯仰角信息结合DEM数据,通过计算快速定位火点位置,自动显示火点周围的重点设施、扑救力量(森林防火专业队、半专业队、乡镇扑火应急队等),并快速分析计算出每支扑救力量到火灾现场的最近/最佳路径,从而进行林火扑救的动态模拟,使扑火指挥人员就近组织扑火队伍、调用物资展开有效的扑救。

火灾态势蔓延分析:

火灾态势蔓延是结合火点位置的地形地貌、森林资源分布状况、自然天气状况等,根据森林火灾蔓延模型动态计算,自动生成林火蔓延的模拟效果,能够快速向决策者提供林火区域、蔓延速度、火场扩展趋势、火线强度等重要火灾行为信息,是满足日常林火管理和预测、扑救,建立面向日常林火管理的计算工具或信息系统。

周边保护对象分析:

周边保护对象分析是指在地图上查看以火点为圆心、半径N公里(默认以圆形选区,还可以矩形、多边形选区展现)内的周边地区的重点保护对象分布情况,包括建筑物、古迹、加油站、军事设施等重点保护对象。

报警信息处理:

将所有报警信息实时上报到系统,上报的信息应包括发现火情的站点名称、报警时间以及火情经纬度坐标、视频截图等火情信息。

火险等级:

平台根据气象数据和火险等级的模式计算出各个地方的防火等级,并且在地图上标记出来:

专家会商:

根据系统生成的火灾态势图,在专家会商阶段,系统支持在火情地图上进行态势标绘,添加诸如疏散地、扑火路线等形式的标绘信息。

支持不同区域的防火专家在同一个火情图上进行标绘和指导。

最短路径规划:

根据火点信息、防火物资、扑火队伍等信息,自动将相关的扑火资源与扑火线路关联起来,规划到达火灾现场的最佳路径。

管理部门可以根据系统计算的最佳路径来调度相应资源支援火灾现场。

应急指挥调度:

系统支持调度在网的移动终端设备(巡防人员、灭火队等资源),防火应急指挥中心可通过语音对讲的方式与现场人员进行火情沟通、下达指令并获取关键信息,系统同时支持直接获取现场人员移动终端上传的现场视频等关键视像资料从而评估扑火方案的有效性。

佩带移动终端的人员会实时上传位置信息,指挥人员可以通过地图观测现场人员所处的位置,并及时提醒现场人员注意人身安全。

火场描绘:

根据火灾的蔓延情况,可通过系统增加多个火场,火场信息包括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过火面积、过火林地面积、受害森林面积、火灾严重程度、火灾描述等。

根据火场的受损情况,查询火场周边的应急资源,启动对应的应急预案,查看来自火场的多方信息,比如视频文件、图片等。

火场态势:

提供火场态势记录的功能,可人工记录过火面积、损坏程度,为火场蔓延情况及受损程度提供历史记录功能。

火灾扑救回播:

系统提供完整扑火指挥过程回放功能,扑火工作完成后,系统完整记录专家会商、路线规划、前指、火点分布、进攻箭头、隔离带、火线、火场、态势等各类信息。

通过该功能,可完成回放整个扑火指挥工作,为后续的扑火指挥提供经验支持。

火灾档案管理:

可对火灾情况信息进行录入(时间、地点等),生成火灾档案(火灾点信息、火灾损失数据关联、救火措施文字描述和图片等信息),便于后续查阅及打印。

火灾损失评估:

火灾损失评估是火灾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是做好火灾善后工作的关键。

火灾发生后,防火管理人员要对火灾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本系统利用数学理论、防火专业知识、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建立火灾损失评估模型,为防火工作的有效管理提供辅助决策。

防火资源管理:

系统可直观的展示各类防火资源数据的地图分布情况及资源详情内容,具体包括扑火队伍、防火隔离带、防火检查站、瞭望台、通讯设施、物资储备库、防火宣传碑牌、防火取水点、停机坪、防火通道、山峰、河流水系等,达到辖区内各类防火资源分布情况及相关数据一目了然的效果。

防火物资管理针对区域内的防火物资信息,进行出入库、统计、分析、调拨等操作让使用者可以直观的看到管辖区域内的森林防火物资的分布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加强防火物资储备,防患于未然,并提前做好扑火物资、车辆等的核查、维护工作

十、大数据分析(BI)系统:

基于林业区域地图,汇总统计林业、防火、生态、资源、的大数据,以各种形式进行统计与分析。

林防BI系统:

林防BI系统包含(火灾发布统计分析、处警情况统计分析、直接损失统计分析)。

森林资源BI系统:

森林资源BI系统包含(林区变化统计分析、树种变化统计分析、林种变化统计分析),森林资源数据主要是由各个林区的森林资源、森林类型、林种结构等参数的组成,通过对不同的数据进行统计,从而达到对森林资源达到总体的监管目的。

无人机林业巡防作业统计分析:

无人机林业巡防作业统计分析包含(巡防数据统计、巡防任务统计、巡防区域统计、巡防设备使用时间统计),按时间条件统计巡检数据、报警、巡检问题详情。

按时间、区域条件统计巡检任务的执行和完成情况。

巡查区域统计、巡防区域分布热力图分析。

按时间条件统计巡检设备的使用时间。

森林防火预测预报分析:

通过前端采集系统采集的各类因子,分析可燃物的含水量、降水量或干旱日数、相对湿度、温度和风、气温日较差、相对湿度、降水、连旱天数等主要气象因子来建立森林防火预测预报风险模型,构建森林防火预测预报系统,便于提前做出预防

十、应急预案管理系统:

实现对应急物资信息、类别、存储等信息管理;应急预案的新增、删除、修改、查询功能。

在确认灾害时,接警处置台自动跳出应急预案,给予处置人员应急处置引导,及时处置突发事件。

一体化平台核心功能列表:

子系统名称

核心功能组件

1

接处警系统

接警功能

处警功能

坐席日常操作功能

接处警辅助决策

辅助录入快速受理

处警调度功能

接处警记录查询功能

处警反馈功能

数字录音子系统

2

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监控控制管理功能

设备配置管理功能

火点定位功能

卡口功能

哨卡监管功能

存储管理功能

3

应用展示系统

二三维展示系统

森林资源三维展示

无人机巡航展示

卫星遥感展示系统

火点监测展示

火险等级展示

防火GIS展示

4

电子地图管理系统

森林防火GIS一张图

林业生态GIS一张图

林业资源GIS一张图

护林员巡护点位分布图

监控点点位图

防火物资一张图

电子沙盘

5

资源监管系统

林区空间数据管理

林种空间数据管理

树种空间数据管理

6

森林病虫害防治系统

数据管理

专业制图

综合查询

空间分析

病虫害防治GIS的应用

7

无人机管理系统

无人机巡护团队管理

无人机巡防设备管理

林区巡查/资源调查

无人机巡防任务管理

无人机巡防影像数据处理

8

卫星遥感监测系统

卫星遥感数据库管理

数据预处理

地名数据管理

影像数据管理

9

森林防火监测系统

报警处理

火灾热点

森林防火监测预警

火点定位

火灾态势蔓延分析

周边保护对象分析

报警信息处理

火险等级

专家会商

最短路径规划

应急指挥调度

火场描绘

火场态势

火灾扑救回播

火灾档案管理

火灾损失评估

防火资源管理

10

大数据分析(BI)系统

林防BI系统

森林资源BI系统

无人机林业巡防作业统计分析

森林防火预测预报分析

11

应急预案管理系统

应急物资信息、类别、存储等信息管理

应急预案的新增、删除、修改、查询功能

5.3前端监测与采集系统建设

5.3.1视频监控监测系统

林场视频监测系统包含高山高点监控系统和林场路口监控系统;

高山高点监控:

根据国家林业规范要求和实际火情监测以及资源监管需要,要求用于火情监测与资源监管的摄像机除了具备高清监控能力外,要能在远距离对火情进行识别;同时,摄像机还需要对火点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在性能上要求监控设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防雷抗风能力等。

采用双光谱重型云台红外热成像摄像机对基站附近数公里范围林区进行视频监控图像采集,实现全方位监控,通过重型数字云台的测距功能方位角和俯仰角以及长焦镜头焦距实现火点的精确自动定位,实现火点的智能识别,一旦发现火点信息,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平台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并在GIS地图上显示着火点位。

另外,考虑到设备的防水、防腐、保温等问题,对摄像机和相关设备采用全天候防护罩进行保护,对其它控制设备采用基站控制箱进行保护。

现场利用铁塔基站资源,将前端监控设备安装至就近运营商基站,就近接入市电,同时利用基站设备自身的防盗和防雷接地等安全措施,保证前端摄像机正常工作。

路口监控:

在林区的出入口和主要路口部署卡口摄像机,同时支持人脸、机动车、非机动车、人体捕获功能,采用深度学习人脸分析算法、车辆分析算法,支持事件检测、车辆行为分析、人体分析、态势分析等。

哨卡监控:

部署人脸+车辆识别摄像机,实现对林场工作人员的人脸考勤,进入哨卡、检查站车辆进行检测。

.

车辆抓拍:

接入哨卡、检查站监控设备所抓拍的车辆图像,对所有通过哨卡、检查站的车辆进行拍照存储。

当出现异常事件时,可通过查询历史抓拍图像信息排查可疑车辆信息,为后期执法提供证据。

人脸考勤:

通过识别林场哨卡、检查站人员,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人脸识别考勤。

有效的对前端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减少脱岗、迟到、早退等情况。

实时监控:

通过摄像机实时监控,可以有效的对哨卡、检查站现场状态实时监测,可以有效的监管现场工作状态,处置突发事项,并对现场突发事件进行录、存储,有效的进行事后监管、分析、取证。

.摄像机选新要求(可选):

高山高点监控摄像机:

专业的高低温和三防设计,IP67防护等级,具有强大的抗恶劣气候能力,先进的电磁兼容设计,防雷、防浪涌、防突波,热成像、可见光双光谱视频采集,支持双光谱变倍、自动聚焦快速稳定,支持双光谱视频智能联动控制,支持远距离测温,智能火点检测、定位和报警,支持对远距离运动目标的智能行为分析、定位和报警,支持远距离激光测距,范围达到6公里,可见光和热成像双光谱,单一IP双通道视频输出,支持标准的API开发接口,支持SDK、ONVIF、CG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