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5877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8.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docx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题

欧姆定律实验探究分类练习

一、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某同学做电学实验,保持电源电压恒定不变,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电阻值的大小,来改变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实验中依次记录的电压表和电流的示数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推断该同学实验用的电路图为

答案:

B

2.小禹在复习“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产生了一些疑惑:

实验中为什么选择不常见的镍铬合金丝作为研究的导体,而不选用常见的铜丝?

难道选用铜丝会不利于探究?

带着这些思考,小禹决定进行实验验证:

(l)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电阻的变化,小禹可以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接入___,且与研究导体___联.

(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___状态.

(3)实验中,选择一根带鳄鱼夹的导线,主要是为了方便改变___.

(4)分别用铜丝、镍铬合金丝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于下表.对比实验记录,发现用___作为研究导体,实验现象不明显.不明显之处是:

___。

研究导体

铜丝

镍铬合金丝

长度/cm

100

80

50

100

100

80

50

100

直径/mm

0.5

0.5

0.5

0.7

0.5

0.5

0.5

0.7

灯泡亮度

很亮

很亮

很亮

很亮

较亮

较亮

电流/A

0.42

0.42

0.43

0.43

0.24

0.26

0.31

0.3

(5)通过实验,小禹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并进一步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在电学实验中的作用.如在图所示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将电阻R由5Ω换成10Ω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向___(选填“上”或“下”)端移动,以起到使电阻R两端电压___的作用.

答案:

(1)电流表串

(2)断开(3)金属丝接入的长度(4)铜丝灯泡的亮度无变化、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极小(5)下不变

3.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4.5V保持不变,三个定值电阻分别为Rx、10Ω、20Ω(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1)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端;

(2)将电阻Rx连入电路,调节滑片位置进行三次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3)做完第三次实验后,保持滑片位置不变,断开开关,将电阻Rx换成10Ω的电阻,再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的示数3V,调节滑片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3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1;

(4)再断开开关,将10Ω的电阻换成20Ω的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片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3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2,则R1R2。

答案:

(1)A

(2)正比(3)小于(4)<

4.小阳利用如图甲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已知电源电压为4.5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25Ω、20Ω、15Ω、10Ω、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0-50Ω"。

(1)如图乙的实物电路中存在连线错误,而且只要改接一根导线就可以了,请你把接错的那根导线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位置上(导线不允许交叉)。

(2)电路改正以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至最端(选填“左”或“右”)。

(3)连接好电路后,如果将电流表和电压表在电路中位置交换,则闭合开关后,会发现两表中只有表有示数(选填“电流”或“电压”)。

(4)为了用上所有的定值电阻正确完成五次实验,应利用滑动变阻器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至少保

持V不变。

(5)实验中将5Ω的定值电阻更换为10Ω的定值电阻后,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选填“左”或“右”)适当滑动,使电压表示数恢复到原来的值。

(6)小阳同学每次随机选取一个定值电阻,进行了五次实验,根据所得数据画出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图象如图丙,且实验中各电路元件完好,读数、记录均正确。

但老师发现五次实验中有一次未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控制电压表示数一定,根据图丙中的数据分析,阻值为Ω的定值电阻连入电路时未移动滑片,这次实验之前的那一次实验,小阳选取的是阻值为Ω的值电阻。

答案:

(1)

(2)右(3)电压(4)1.5(5)右

(6)2010

5.小谢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做“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电阻的关系”的实验。

(1)图乙是未连接好的电路,请在图上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电路。

(2)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控制不变的量是。

同时,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3)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要移动变阻器R'的滑片,其目的是。

(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

A.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

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

答案:

(1)

(2)电阻(3)保持定值电阻电压不变

(4)C

6.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B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连线时导线不允许交叉)。

(2)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2.8V,电流表无示数,滑动滑片P两表示数均无变化,则故障原因是

(3)小明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A.若要增大电阻两端的电压,应将滑片P向(选填“A”或“B”)端移动。

(4)实验中测得多组数据,绘制出电阻R的I-U图象如图丙所示:

由图象可得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是;本实验所用电阻的阻值为。

答案:

(1)

(2)定值电阻断路

(3)0.12A(3)电阻一定,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4)5

二、电阻的测量

.如图所示是小成测量未知电阻Rx的实验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其中R0为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

当开关S、S1闭合,开关S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1;当开关S、S2闭合,开关S1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I2。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Rx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2.为了测出来知电阻Rx的阻值,某同学利用阻值己知的电阻R0和电流表或电压表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可行的是(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

A.

(2)(4)B.

(2)(3)C.

(1)(3)D.(3)(4)

答案:

A

3.在测量导体电阻的实验中,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所测的电阻约为10Ω。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端(选填“左”或“右”),小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指在反向偏转的位置上,原因是_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示数时2.2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___A,所测电阻的阻值是___Ω。

(4)测出一组数据后,小明发现电流表指针一直抖动,无法稳定,思考之后,他拆下电流表,利用剩下的器材也完成了实验,请在方框内画出小明的电路图。

答案:

(1)如图所示

(2)左电流表正负接线柱上的接线接反了

(3)0.249.17(4)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均可

4.小柯在拓展课上,设计了图甲电路,用来直接测出接入1、2两点间导体的电阻.

(1)用导线连接1、2两点,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通过变阻器的电流为____A.此时1、2两点间的电阻为0Ω,则在电流表指针所指的刻度上标0Ω。

(2)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把待测电阻Rx接入1、2两点之间,此时电流表读数为0.1A,则Rx的阻值是____Ω,然后在电流表的0.1A刻度处标上相应的阻值。

依此方法,在电流表的刻度上一一标上相应的阻值,这样就可以用此电流表测出接入1、2两点间导体的电阻.

(3)干电池用久了电压会变小,此时再用导线连接1、2两点,电流表的指针就不能对准0Ω刻度线。

要使指针重新对准0Ω刻度线,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填字母)端移动。

答案:

(1)0.5

(2)12(3)b

5.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个阻值约为100Ω的电阻Rx的阻值,实验室中提供的器材有:

两节完全相同的旧干电池,两个开关S1、S2,导线若干,另外还有可供选择的器材:

A.电压表V1(量程0﹣3V)B.电压表V2(量程0﹣15V)

C.定值电阻R1(阻值5Ω)D.定值电阻R2(阻值160Ω)

(1)为了准确测出Rx的阻值,实验时,在图甲中的电压表应选用___,定值电阻R应选用___.(均填字母序号)

(2)将实验器材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先闭合___,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是___V,再闭合___,电压表的示数为2.8V.

(3)根据实验的数据,可计算出Rx=___Ω

(4)实验中使用的干电池每节电压是___V.

答案:

(1)AD

(2)S21.2S1(3)120(4)1.4

6.在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的器材有:

干电池3节,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2个,滑动变阻器1个,待测电阻2个,导线若干.

(1)如图所示,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小丽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____。

①闭合开关S后,小丽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均不动.她断开开关S,检查线路连接无误后,把电压表与b点相连的那根导线改接到c点,再次闭合开关S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仍不动,但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的偏转。

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是_________。

②排除故障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6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_A,Rx=_________。

(2)实验时某小组同学利用一只电流表和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完成对未知电阻Ry的测量。

如图丙所示是他们按照设计连接的部分实验电路。

①请你依据下面的实验步骤,用画笔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只添加一条导线)

实验步骤:

A.开关S1和S2都断开,将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观察到电流表无示数;

B.保持滑片P位置不动,只闭合开关S1时,读取电流表的示数为I1;

C.再闭合开关S2时,读取电流表的示数为I2(I2>I1)。

②请你用I1、I2和R0表示Ry,则Ry=_________。

答案:

(1)断开①bc之间断路②0.325Ω

(2)①如下图所示②=

7.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电路,器材可以满足实验要求。

(1)某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有示数,则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2)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4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A,电阻Rx的阻值为___Ω。

(3)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出了Rx的阻值。

(4)后来小明设计了另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案,电路如图丙所示,方案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步骤如下:

①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S1,电压表示数为U1;

②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S2,电压表示数为U2,则电阻Rx的阻值表达式为Rx=___。

答案:

(1)待测电阻断路

(2)0.58(4)

8.现有一个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R0,一个电压约为15V的电源,一个量程为0~1A的电流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及导线若干。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测出约为10Ω的未知电阻Rx的阻值。

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待测电阻Rx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答案:

(1)答案如下图所示

(2)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将开关的“刀”掷于触点“1”,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1

③将开关的“刀”掷于触点“2”,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2

(3)(I1-I2)R0/I2

9.如图所示,现要组装一个由热敏电阻控制的报警系统,要求当热敏电阻的温度达到或超过600℃时,系统报警。

提供的器材有:

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600℃时阻值为650.0Ω),报警器(内阻很小,通过的电流Ig超过10mA时就会报警,超过20mA时可能被损坏),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在此范围内可调节出阻值准确可读的电阻值),电源(输出电压U约为18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00Ω),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

(1)根据系统工作要求,电路接通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____(选填“a”或“b”)端,再将电阻箱调到一定的阻值,这一阻值为____Ω。

(2)将开关S向____(选填“c”或“d”)端闭合,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____;

(3)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将开关S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

答案:

(1)b650

(2)c温度报警器报警

10.为了探究不同情形下小灯泡的灯丝电阻,某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甲电路图.小灯泡上标有“2.5V0.25A”,没有找到滑动变阻器而用三个定值电阻代替,开关是旋转式单刀三掷开关.

(1)按图甲的设计在图乙中加画一根导线;

(2)当图乙连线完毕后,将开关旋转至某个接触点时,电表盘面出现了图丙指示,则此时读数为____V;

(3)同学们发现,随着小灯泡两端电压下降,灯丝电阻减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答案:

(1)如图所示

(2)2.2(3)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

11.如图甲是阳阳同学设计的根据欧姆定律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图甲)

(1)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

他将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将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P滑到某一位置时,两表读数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电阻R=____Ω。

你认为这个结果可靠吗?

____,理由是_______。

(2)做完测电阻实验后,阳阳发现桌上还有一个标有额定电流I额的小灯泡和两个开关,一个已知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他想:

能否在不用电流表的情况下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呢?

通过与同学讨论,他设计出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并完成了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测量。

具体操作是:

闭合开关_____,断开开关____,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

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动,断开开关___,闭合开关_____,读出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____(用已知量和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结果)。

答案:

(1)增大10不可靠实验次数太小,可能误差较大

(2)①S、S1S2I额R0②S1S2③(U-I额R0)I额

12.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时,小明选用了电压为6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和其它合适的器材,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为了完成实验,请你帮他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要求导线不能交叉,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

(2)电路连接好后,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____(选填“A端”或“B端”);

(3)当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灯丝突然烧断,此时电压表的示数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换相同规格的灯泡,重新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电压/V

2.0

2.5

2.8

3.0

3.2

3.5

电流/A

0.40

0.48

0.53

0.56

0.58

0.61

电阻/Ω

5.0

5.2

5.3

5.4

5.5

5.7

平均电阻/Ω

5.4

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确定平均电阻就是小灯泡的电阻,你认为这种做法合理吗?

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你的理由是____;

(5)小明还想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但此时电压表0~15V量程突然损坏,而0~3V量程完好.请你在不增减器材的情况下,帮他设计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要求写出必要的实验步骤,用字母(或数值)记录所测得的物理量并写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实验步骤:

____;

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____.

答案:

(1)如图所示

(2)B(3)变大(4)不合理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5)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将滑片移到适当位置后闭合开关,调节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2V,读出此时电流表示数I.P额=3.8V×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