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拣人员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376378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拣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拣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拣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分拣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分拣人员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拣人员管理制度.doc

《分拣人员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拣人员管理制度.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拣人员管理制度.doc

分拣人员管理制度

分拣人员管理制度

为加强管理,培养员工的质量、卫生、安全意识,确保生产的有序进行,以保证产品质量。

 

一、范围:

本制度对班组的管理,更换果品生产的清场,紫外线灯、灭蝇灯的管理,消毒液洗手液的管理,生产场所卫生实施的管理,分拣车间更-衣室的管理,作业员工更-衣消毒流程,作业员工个人卫生的管理,生产场所的管理,设施、设备、操作台卫生的管理,果品原料卫生的`管理做出了规定,适用于上述各项的规范性、有序性管理。

 

二、职责:

1.分拣车间负责人负责本制度的贯彻和监督 

2.班组长负责本制度的落实和检查。

 

3.员工负责本制度的执行及有效性、合理化建议。

 

三、 内容:

(1)班前会制度:

 

当班生产前,由班组长主持召开班前会,时间一般控制在5―15分钟内。

 班前会主要内容:

 

a.当班人员是否到齐,有无缺勤情况。

b.检查员工着装,确保符合公司要求。

 

c.检查员工精神状态,确保员工能够正常进行生产作业。

 

d.班组小结前一天本班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要求。

e.根据生产任务,合理调配人员,明确责任。

 

f.强调当班在质量、安全、卫生等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2)产品清场制度:

 

分拣车间(班组)在更换产品规格、品项时需严格进行清场。

a.将生产完毕、不同规格或品项的成品转运出生产场所或立即进行入库。

b.将未使用完、不同规格和品项的原铺材料转运出生产场所或进入保鲜库存储。

 

c.检查工器具的符合性,如需更换的立即更换。

d.检查设施及设备的工艺参数(分拣车间的温湿度),如需调整的立即调整。

 

e.确保生产场所内的所有物料符合本次生产需要。

 

清场完毕后通知班长、车间负责人或现场质检进行确认,原则上先看到谁先通知谁,但最终必须让车间负责人知道。

 

(3)车间更-衣室卫生管理制度:

 

a.更-衣室的过道必须随时保证清洁,保洁人员至少每半小时清洗一次,下雨天应该增加清扫频率。

 

b.更-衣柜、消毒洗手台、鞋架。

镜子等必须保持干净清洁,如果发现污垢保洁人员应立即进行处理。

 

c.更-衣柜表面,特别是上部不得有灰尘,更-衣柜内必须干净、整洁、干燥。

 

d.作业员工更-衣柜的外清洁和管理人员、外来人员更-衣柜的内清洁由保洁人员负责打扫,作业员工更-衣柜的内清洁由使用人打扫。

(4)消毒液、洗手液管理制度:

 

a.更-衣室的消毒液和洗手液由班组长或其指定人员负责配制和添加,并作‘分拣车间清洗消毒记录’,分拣车间负责人监督检查配制情况和消毒液浓度变化情况,收集、整理、保存‘分拣车间清洗消毒记录’。

 

b.必须保证手消毒池、脚消毒池有足够消毒液,洗手池有足够的洗手液。

c.洗手和烘干用具必须保证能正常工作。

 

(5)臭氧发生器、灭蝇灯使用管理制度:

 

a.臭氧发生器的电源开关必须醒目(如用红色开关),并有明显的标识,防止因操作不当给人带来的危害。

 

b.臭氧发生器、灭蝇灯使用由班组长管理,作业场所有人时,禁止使用紫外线灯。

 

c.臭氧发生器在每天员工下班时或在上班前定时开灯30分钟,以保证杀灭作业场所的微生物。

灭蝇灯可根据作业场所的苍蝇情况确定时间使用。

       

d.臭氧发生器、灭蝇灯的使用、维护保养由使用部门负责。

(6)分拣车间卫生管理制度:

 

1.作业员工卫生管理规定 

a.作业员工生产前必须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更-衣、洗手、消毒。

       

b.作业员工的着装要求为戴工作帽、戴口罩、穿工作服。

 

c.作业员工生产期间不得穿拖鞋,佩戴首饰,使用化妆品及护肤品。

        

d.作业员工在厂区内所有场所不得吃食物、吸烟及随地吐痰。

 

e.作业员工的鞋子、帽子、衣服、口罩必须勤清洗,清洗时先用浓度为50ppm(一颗消毒片溶于10Kg水)的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

   

2.生产现场卫生设施管理规定 

a.生产车间各工序或班组应具备:

洗手(物)池即清洗池、消毒桶、毛巾、消毒液、拖把等卫生设施及用具。

 

b.清洁池内要确保无积水,对手及其他用具的清洗应在流水状态下进行,以确保清洗效果。

 

c.消毒液里绝不允许有油渍、污物及其他异物,所有进入消毒液种的物体表面需保持干净,以确保消毒效果。

 

3.生产现场卫生管理规定 

a.生产现场地面应清洁,无污渍、油渍、积水及其他容易造成污染的异物。

 

b.地面、门、窗、墙面、天花板、灯具以及工器具、机械设备等必须随时清扫,保持亮丽、清洁,决不允许出现粘贴物、污渍、蜘蛛网等异常情况。

 

c.生产现场应保持物料摆放整齐有序,用不上的物料严禁摆放在生产现场。

 

d.掉地产品应装至指定专用容器,容器应定点、标识,严禁将掉地产品直接回收生产。

 

4.设备设施及工器具卫生管理规定       

a.下班或生产前(含中途休息吃饭前),操作人员必须对各自使用的设备、设施及操作台进行清洗,。

 

b.每次下班或生产前(含中途休息吃饭前),各操作人员应将各使用的所有直接接触产品的工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c.毛巾、拖把使用后必须立即清洗和消毒,清洗拧干挂在指定位置备用,方可生产或下班。

 

5.物料管理规定 

a.所有进入生产场所的果品材料,必须质量合格、周转盒洁净。

       

b.存放优选的果品的区域必须保持干净。

 

c.在搬运途中,应确保果品及其他外包装干净整洁。

严谨与容易造成污染的物料共存共放。

 

d.分拣车间的负责人在班前、班中、班后巡查,并填写‘每日卫生检查记录表’。

分拣管理制度 2015-05-1516:

57|#2楼

1、员工要按时上下班,上班时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

 

2、员工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提高和降低标准。

 

3、加强生产现场管理,随时保证场地整洁、设备光洁,工具用具摆放整齐,操作人员下班前必须将场地和设备卫生清扫干净,不留死角。

 

4、对原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进行管理,工作完毕后要将剩余原材料及时运出生产现场,由专人保管。

 

5、设备维修工、电工必须跟班作业,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6、禁止在生产现场聊天,嬉戏打闹,私放物品。

严禁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严禁班前班中喝酒,严禁吸烟。

 

7、员工必须服从工作安排,对不服从安排、谩骂等行为按规定进行处罚。

 

8、员工要爱护公共财物,不得盗窃、挪用、损坏。

9、协调配合,搞好团结,积极参加会议、学习等集体活动,完成临时工作任务。

 

10、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操作,不得擅自违规操作,防止安全、设备事故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