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6591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docx

第十九章婚姻与家庭心理重点讲义资料

第十九章 婚姻与家庭心理

【内容提要】

 

本章所介绍的是社会心理学关于爱情和婚姻的研究结果。

“爱情”中含有什么成分?

爱情是怎么产生的?

怎样诱发异性的爱?

怎样才能实现婚姻的幸福美满?

夫妻之间为什么会产生冲突而走向离婚?

这些方面都有心理规律可循。

 

【学习目标】

 

1.爱情的成分与类型。

 

2.爱情的产生与爱情关系建立的社会心理条件。

 

3.夫妻婚后的心理变化与和睦美满的条件。

 

4.夫妻的心理与行为冲突及其原因。

 

5.离婚的心理历程与婚后的心理变化。

 

【关键词】

 

爱情爱情的产生婚姻幸福度夫妻冲突

 

 

 

第一节 爱情及其类型

 

一、爱情及其特性

 

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爱情(love)是一个最难以捉摸因而也是最难定义的对象。

只是在20世纪以来,才有研究者力求通过分析爱情心理现象,提出关于爱情的定义。

弗洛伊德(S.Freud)可能是第一个提出爱情心理学定义的人,他认为爱是对自我理想的挑战。

接着,古德(W.Goode)提出爱情是两个成年异性之间带有性的欲望和温柔体贴成分的强烈感情专注。

格林菲尔德(S.M.Greenfield)提出爱情是两个异性之间(偶尔是同性之间)受制约于模式化了的规范结构、包含特殊态度和情感状态的关系,鲁宾(Z.Rubin)则认为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特定的人物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他以特定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爱慕对象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本书作者给爱情下的定义是:

爱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人对异性产生的兼具浪漫色彩和性色彩的高级情感。

 

爱情具有以下4个特性。

(1)爱的自然性。

男欢女爱是极其自然、极其正常的事情,是男女生理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自然萌动的心理活动。

(2)爱的易变性。

情侣谈恋爱时总认为对方十全十美,但日久相处之后却发现对方越来越多的缺点,因而爱情有改变的可能。

(3)爱的狂乱性。

恋爱中的人容易失去理性,这一是因为生理本能的冲动,二是因为人们有害怕失去爱情的“失落恐惧感”。

(4)爱的社会性。

爱情是得到社会上他人的认同和赞许的社会现象。

如同弗洛姆所说,成熟的爱经常不是两个人认为好就好,而是周围的人也认为好;不是两个人认为对就是对,而是众多的人也都认为对;不是两个人可以享受就好,而是大家都在为他们之间的爱高兴欢喜。

〔简春安:

《建构健康的婚姻观》,“健康的婚姻观”研讨会,1996,1~13。

 

二、爱情的成分

 

鲁宾(1974)认为爱情包括三种心理成分,即亲和依赖需求(affiliativeanddependentneed)、帮助对方的倾向(predispositiontohelp)与排他性和独占性(exclusivenessandabsorption)。

Steck等人(1982)也提出爱情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照顾(care)、需求(need)和信赖(trust)。

照顾是恋爱者关心伴侣的幸福,愿意为满足对方而牺牲自己。

需求是一旦意中人出现,其所具有的特质就特别吸引当事人,令其渴望与对方在一起。

依赖则是爱情关系中包括着承诺与信任。

〔Z.Rubin(1974).Fromlikingtoloving:

Patternsofattractionindatingrelationships[A].InT.L.Huston(Ed.),Foundationsofinterpersonalattraction.NY:

AcademicPress.〕

 

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是斯腾伯格(R.J.Sternberg)提出的爱的三角理论。

爱可以用三角形来解释,三个顶点分别代表爱的亲密(initimacy)、激情(passion)和承诺/决定(commitment/decision)三种成分。

〔R.J.Sternberg(1988).Thetriangleoflove.NY:

BasicBooks.〕

 

 

 

图19-1 爱情三角形

根据爱情三元论,有七种不同形式的爱,每个都含有不同程度的亲密、激情和承诺。

 

亲密属于情感成分,是在爱情关系中亲密、联结、结合的感觉。

情感中包括了对伴侣的好感和高度评价、高度尊重,相处时的愉快、舒服、温暖,与对方间的心灵相近、互相契合、互相归属,与对方亲密沟通、分享彼此的心事与成长,与伴侣共同活动、体验快乐的事情,愿意让所爱的人幸福、在对方需要的时候帮助对方,同时在自己需要的时候也可以依赖对方,给予情感支持也接受情感支持。

 

激情属于动机成分,是与伴侣紧密结合、日夜厮守的强烈渴望。

处于爱情中的人看到对方就有强烈的兴奋感觉,非常渴望和对方在一起,没见面时心中总是想他,一旦分离就强烈思念。

动机中包括性的驱力、肉体的吸引和浪漫感情的体验,也包括自尊、援助、友好、优越感、支配彼此及自我实现等需要。

 

承诺属于认知成分,是决定去爱一个人、并愿意和他维持长久关系的决心和定向,包括短期和长期两个部分。

短期部分是当事人“决定”去爱一个人,“我已经认定他,决定跟他在一起,而不跟别人在一起”;长期部分是对两人之间亲密关系作的持久性承诺,决心以身相许,彼此忠诚,亲密相伴,患难与共。

承诺是维持关系长久的动力。

短期部分和长期部分并不必然一起出现,当事人可以决定爱一个人,但并不承诺长久的爱,也可以对某人作出承诺但并不清楚自己是否爱他。

 

三种成分的稳定性是不同的,承诺的稳定性最高,激情的稳定性较低但短期效果强,亲密也有较长期的效果。

随着相处的时间增加及互动方式的改变,三种成分也会有所改变。

 

这三种成分都伴随相应的行动。

表示亲密的行动包括沟通内心感受、增进对方的幸福、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时间及财物、提供物质上的支持等,表示激情的行动有亲吻、拥抱、凝视对方、触摸、性行为等,表示承诺的行动有誓约、在最困难时仍不背弃对方、订婚、结婚等。

 

三、爱情的类型

 

诺克斯和斯波拉科夫斯基(D.Knox&M.J.Sporakowski,1968)把爱情分成浪漫之爱(romanticlove)和成熟之爱(conjugallove)两种类型。

〔D.Knox&M.J.Sporakowski(1968).AttitudsofCollegeStudentstowardlove.JournalofMarriageandtheFamily,30,638~642.〕浪漫之爱是恋爱者把整个心思都专注于被理想化的伴侣,只看到对方的优点而无视其缺点。

成熟之爱较少浪漫之爱的压倒性的激昂,较多地理性化,恋爱者能够判断彼此的关系。

浪漫之爱与成熟之爱相比,前者显得不健康且不成熟。

 

对于爱情还有其他一些分类。

马斯洛(A.Maslow,1970)把爱分为以需求及依赖为基础的爱和以自主及给予为基础的爱。

伯斯切德与沃尔斯特(E.Berscheid&E.Walster,1978)把爱情分成友谊之爱与激情之爱(passio-natelove)。

〔E.Berscheid&E.Walster(1978).InterpersonalAttraction,Reading.MA:

Addison-Wesley.〕凯利(H.H.Kelley,1983)把爱情分成激情爱、现实爱及利他爱。

〔H.H.Kelley(1983).LoveandCommitment.InH.H.Kelly,E.Berscheid,A.Christensen,J.H.Harvey,T.C.Huston,G.Levinger,etal.(Eds.).CloseRelationships,265~314,NY:

Freeman.〕

 

在斯腾伯格的三角理论中,亲密、激情和承诺三个成分不同组合,形成了以下爱情关系类型。

 

1.圆熟爱(consummatelove)。

亲密、激情与承诺都很高,三者交互作用,表现出爱的本质。

这种境界很难达到,只有在新婚蜜月期才可能有较多表现。

 

2.友伴爱(companionatelove)。

亲近和承诺高,激情很低。

这种爱比较平淡,较多地发生在青梅竹马的两性之间,到了适婚年龄就结婚。

 

3.愚爱(fatuouslove)。

激情和承诺很高,亲近感很低。

两人刚认识就产生激情,许下结婚的承诺。

但因为彼此不十分了解,激情会随时间慢慢淡化,变得感觉陌生而不和谐。

 

4.浪漫爱(romanticlove)。

亲密与激情很高,承诺较低。

“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

”两个人都较少考虑结婚和终身相守,结婚之后也喜新厌旧、寻找婚外情人。

 

5.喜欢(liking)。

亲近感很高,激情和承诺都很低。

两人彼此熟悉、欣赏与契合,出于友情或认同感而建立起婚恋关系。

 

6.欲爱(infatuatedlove)。

激情成分很高,亲密感很低,承诺只发生在一见钟情的时候。

两个人一见钟情,一夜风流,往往是露水夫妻,激情过后爱情也就枯萎。

 

7.虚爱(emptylove)。

承诺很高,亲密和激情偏低,结婚多年但缺乏亲密和激情。

 

8.无爱(non-love)。

两人之间三个成分都很低,只是普通朋友或视为路人。

 

一种最著名也被广泛接受的分类是由约翰·阿伦·李(J.A.Lee,1973,1976)提出的。

他把爱情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和三种次要的类型。

 

三种主要类型是:

(1)激情之爱(eros,romantic,passionatelove)。

是一种包含性爱渴望的激情性情绪感受,恋爱者追寻理想中的情人形象,注重外貌吸引力,力求讨好对方,带有浓重的罗曼蒂克色彩。

(2)游戏之爱(ludus,game-playinglove)。

是一种放荡和玩乐主义的爱,较少长期性承诺,更多游戏色彩,不会较多地投入真实情感。

恋爱者以自我为中心,具有性放纵特点,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他们保有个人自由,常更换对象,享受爱情却拒绝承诺。

(3)友谊之爱(storage,friendshiplove),是一种爱恋与情谊间的联结,如青梅竹马一般,带着深厚的感情,享受对方的陪伴,从事相同且共享的活动。

两人之间的关系显得轻松、自然。

 

三种次要类型是:

(1)狂热(占有/依赖)之爱(mania,possessive,dependentlove)。

这种爱情近似于着魔,对对方的意念占满全心,经常对彼此的关系焦躁不安,再三要求对方保证其爱情的真实性,并充满嫉妒等强烈情绪。

(2)理性(购物单式)之爱(pragma,logical,“shoppinglist”love)。

这种爱情是现实性的,注重对方的客观条件,核算自己在爱情关系中的收益和成本,选择一个与自己匹配的伴侣,而不是盲目热情以至扭曲对于对方的看法。

(3)利他之爱(agape,all-giving,selflesslove),是一种只关注对方幸福,不求回报的爱。

双方深深关切彼此的幸福,愿意无私地自我牺牲,其表达方式是温和且低调的。

 

每一种次要类型都由两种主要类型组成,但在合成后并不同于原来的主要类型。

狂热之爱是由激情之爱和游戏之爱合成的,理性之爱是由游戏之爱和友谊之爱合成的,无私之爱是由激情之爱和友谊之爱合成的。

〔J.A.Lee(1988).Love-styles.InR.J.Sternberg&M.L.Barnes(eds.),ThePsychologyoflove.NewHaven:

YaleUniversityPress.或参见D.G.Myers“SocialPsychology”(4thed.),488.〕

 

四、中国人的爱情类型

 

庄慧秋等人(1990)的研究发现,在中国社会中,Lee的六种爱情类型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其间的差异特别表现在游戏之爱和友谊之爱两个方面。

Lee所说的游戏之爱是在爱情关系中保持个人自由,不被对方束缚也不被过分依赖,周旋在不同异性之间,享受爱情却抗拒承诺,如果有人对他动真心或过度依恋则立刻抽身远离。

中国人的游戏之爱则是不愿过早地和较多地暴露自己的心思,避免使对方以为自己跟定了他,避免让对方忽视自己,也回避很快地被对方套牢限制,以便在爱情关系里赢得较高的权力。

恋爱者也可能周旋于两个恋人之间,但并非单纯为享受爱情的欢愉,而是期待挑出一个比较合适的对象。

 

Lee所说的友谊之爱是在不知不觉中滋生的,从好朋友逐渐发展成恋人,在长期相处中建立深厚的情意,彼此分享内心的感受,互相扶持鼓励。

中国人的友谊之爱则是指刻意寻求一种可以长时间了解、认识的方式,主动经营一份安全可靠的爱情,然后再建立婚姻,目的是尽可能地减少失恋和婚姻失败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双方都通过长期的了解相处来检验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决定是否与对方谈恋爱、论婚嫁(王庆福,1995)。

〔王庆福:

《大学生爱情关系径路模式之分析研究》,彰化师范大学辅导研究所,博士论文,1995。

 

庄慧秋等人(1990)认为,中国社会中年轻人进行的是一套极为独特的恋爱过程,即“一种为结婚而谈恋爱,结合了稳定及浪漫的需求,依据传统择偶条件来选定恋爱对象,再渗入一些西方爱情罗曼蒂克的情调,并且加上个人生涯追求的眼光。

”〔庄慧秋等:

《中国人的姻缘观—情缘与现实》,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

 

王庆福(1995)参考庄慧秋等人的研究结果,整理出中国大学生常见的五种爱情类型。

(1)浪漫憧憬。

把爱情与异性理想化,常幻想电影情节或童话中的爱情故事,对异性缺乏充分的、实际的交往经验,一旦开始恋爱就陷入不由自主的强烈情绪中而心神不宁。

(2)追逐游戏。

追求爱情追逐过程的乐趣,却不愿对感情作出承诺。

(3)友伴照顾。

相信爱情是在长期相处的友谊中发展的,彼此间必须分享对方的内心感受,互相扶持鼓励,才有真正情感的发展。

(4)现实条件。

以安全稳固的未来蓝图为核心,一方面依据传统择偶条件选择恋爱对象,另一方面以长期了解相处来考察对方是否符合自己的条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决定是否与对方谈恋爱、论婚嫁。

(5)牺牲付出。

把爱情看做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情操,愿意为了伴侣忍耐很多事,将对方的快乐摆在第一位,并相信只要两人真心相爱,就能克服一切困难。

第二节 爱情的基础与产生

 

一、关于爱情的生理观点

 

英国学者的一项实验表明,人类爱情决非纯粹的心理现象,而是具有相应的生理基础。

他们在一个房间内放置了十来张椅子,只在其中的一个椅子上喷洒男性荷尔蒙,除此之外这些椅子之间并没有其他不同。

然后,他们分别邀请840位女性走进房间,让她们任选一个椅子落座。

结果,共有811名女性选择了那张喷洒过男性荷尔蒙的椅子。

然而,在以男性为对象的相同实验中,511名被试没有任何一位选择那张经过处理的椅子。

研究者认为,对生理产生潜在影响的气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两性之间的吸引。

 

洛厄尔·盖兹等人研究了田鼠的性爱生活与其大脑构造之间的关系,发现正是某些荷尔蒙及其感受体的存在和数量决定了田鼠与异性之间的关系,并决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稳定的还是容易“变心”的。

雌鼠在碰到单身雄鼠并嗅到其尿味时,繁殖本能就会被激发并进行交配,其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在性爱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给雌鼠注射这类荷尔蒙时,它们的择偶活动变得不像以前那样挑剔,一旦确定关系之后就对那个雄性忠心耿耿,更多地与其亲吻、拥抱。

〔转引自文萃:

《花心总是难免的?

──科学家称基因决定伴侣是否忠诚》,《科技信息》,2002(9)。

 

托马斯·伊塞勒研究了后叶加压素的感受体,发现它们在田鼠和山鼠中分别分布在不同部位,而部位的不同则决定了情绪模式的不同。

雄性田鼠在交配后感觉非常快乐,因而倾向于忠于原先的配偶。

山鼠的交配是一件非常无趣但又必须去做的事情,交配并不比挠痒更愉快,所以他们较少稳定的“婚姻”。

即是说,荷尔蒙感受体的数量和部位决定着鼠类交配后仍然在一起还是分离。

〔转引自庄林:

《田鼠的“爱情观”》,《百科知识》,7。

 

在对人类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交合中男女的荷尔蒙水平也会升高。

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水平越高,双方的感觉就越兴奋。

对恋爱中大学生的脑状态的研究表明,当被试者遵照研究者的嘱咐在脑中描绘自己爱人的形象时,其脑细胞的愉悦区血流明显加速,这一区域在人们着迷于某种兴趣或交合时也会活跃起来。

另一些研究发现,激发男女爱情的是大脑中的苯乙胺、多巴胺、催产素和慈母素四种化学物质,当相爱时间超过1年半到3年时,双方的爱情激发物质就会被人体中的抗体抵消。

男人没有催产素和慈母素,所以比女人更为喜新厌旧。

〔转引自文萃:

《花心总是难免的?

──科学家称基因决定伴侣是否忠诚》,《科技信息》,2002(9)。

 

二、关于爱情的习性观点

 

社会生物学认为,包括人在内的生物的心理结构和行为结构是以往的环境塑造的。

在碰到某种环境时,动物就会在这些心理和行为结构的作用下产生某种行为,因此而增加生存机会。

动物和人的“爱情”和择偶行为,也表现出这种增加生存机会的倾向。

在达尔文看来,雄孔雀长了华丽的尾羽,很容易被狐狸或狼看到,长而沉重的羽毛会妨碍它逃命,这是不利其生存的。

但另一方面却是有积极作用的,这就是打败同性,让雌性目眩神摇,同意与之交尾。

就是说,尽管这些雄性特征不利于个体生存,但有利生殖后代。

性择成了与天择不同的演化压力。

 

人类男女也会在无意之中做出较正确的选择,从而有利于生殖及抚育后代。

但即使性欲再强,人们都不会闭着眼随便跟一个异性结婚。

人类的受精卵是在母体内生长的,女性对后代的负担远大于男性,如果男人不愿稳定相伴,交配之后就远逃他处,那么女方在抚养后代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成功率很低。

这样,女性在择偶时就比男性更谨慎,更重视男性的忠诚和责任心,也更重视对方获得生活资源的能力,比如财富、地位、学历和事业心等。

 

埃里克森(E.Erikson,1968)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生历程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专属于该阶段的关键问题。

青年期及成年前期的关键问题是同性与异性间的情感交流,能够解决问题会产生亲密感(senseofintimacy),不能解决问题则产生孤立感(senseofisolation)。

友情与爱情的缺乏会使人沦于寂寞沮丧,甚至影响其他生活层面的快乐。

〔E.Erikson(1968).Identity:

YouthandCrisis,London:

Faber.〕这种随生理发育而在特定阶段出现的求爱心理和行为倾向,也带有习性学的特征,即“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美貌是异性相互吸引的一个永恒的标准。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者沃尔斯特等(E.Waister,V.Aronson,D.Abrahams&L.Rottman,1966)最初假定,那些在智力、社交、能力、性格、身体等方面相近的男女,更可能相互吸引。

然而其研究结果却表明,只有相貌吸引与男女学生的再见面或约会相关,智力、性格等与异性间的吸引较少直接关联。

相貌为什么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一个解释是:

所有吸引力的背后都含有某种目的。

男性所喜欢的女性的“性感”,实际上是指她能提供丰沃的基地,培养男性的种子; “年轻”代表她的卵子的品质较好;“五官端正”代表她没毛病;“隆胸丰臀”意味着她能生孩子,而“柳腰细步”表明她还没有怀孕。

女性所喜欢的男性的“强健体魄”、“聪明才智”与“丰富经验”,则表明他是个理想的“下种者”。

〔E.Walster,V.Aronson,D.Abrahams&L.Rottman(1966).Importanceofphysicalattractivenessindatingbehavior,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4,508~516.〕

 

人类的爱情和婚姻是长期环境适应的产物,也是“性择”的产物。

那些能够建立爱情和幸福婚姻的个体更容易产生后代,而这些后代更加重视爱情生活,更“懂得”如何经营婚姻。

 

三、关于爱情的情绪—认知观点

 

某个男性爱上了特定女性,必定有个心理起源。

爱是怎样产生的呢?

 

沙赫特(S.Schachter,1964)的情绪二因素理论认为,爱情作为特种情绪,是生理唤起与认知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果个体由于一些自身不明确的原因引起了生理唤起,而这时他正与一个异性在一起,就可能把这种生理唤起归因为由对方引起。

在合适的生理唤起与对异性的认知的综合作用下,这种生理唤起容易被感受或命名为爱情。

〔曹日昌:

《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

 

达顿(D.G.Dutton)和阿伦(A.P.Aron)1974年的一个实验证明了这一推断。

让第一组男大学生与一个富有魅力的女采访者一起走过一个悬在峡谷之上230英尺高的吊桥,桥身狭小而且左右摇晃。

第二组男大学生与同一位女采访者一起走过悬挂在小溪之上10英尺高的木桥,桥身宽大而且坚固稳定。

过桥途中,女采访者对男大学生进行采访:

“我是专攻心理学的学生,正在调查景色优美对创作有什么效果,希望得到您的帮助。

”然后,给他们看TAT(主题统觉测验)图片,让他们根据图片编故事。

最后,女采访者给他们留下电话号码:

“如果您想了解这一实验的详情,有时间我可以向您说明,欢迎您来电话。

 

事后,第一组男大学生中有一半人给女采访者打了电话,第二组中只有12.5%的人打电话。

如果换上男采访者,打电话的人就更少(参见表19-1)。

分析他们所描述的TAT故事,显示第一组的故事中包含有较多的情爱成分。

 

表19-1 与过桥时的与采访有关的行为

 

采访者性别

桥的种类

人数

接受电话号码人

打电话人

女性

固定桥

22

16

2

吊桥

23

18

9

男性

固定桥

22

6

1

吊桥

23

7

2

 

 

实验者认为,当冒险走过摇摇晃晃的吊桥时,任何人都会产生生理唤起,比如心扑通扑通地跳,呼吸急促等。

如果这时候有一位迷人的女性同自己交谈,并且提到打电话,被试者就会倾向于认为这种生理唤起是这位女性引起的,而由女性引起的情绪难免是爱情。

相反,如果同行的是一位男采访者,被试者会认为生理唤起与采访者无关,而是因为高高的吊桥引起的。

由此,他们会把这时的情绪定名为恐惧。

 

生理唤起是泛化的或者是未分化的,它几乎可以由任何一种刺激引起,比如运动、恐惧、愤怒、噪声、注射肾上腺素等。

这些生理唤起只要与合适的认知线索结合,都可能被当做爱情。

在研究中,处于恐惧状态的人更倾向于编造有色情的故事,愤怒者的尿液中含有浓度很高的酸性磷酸酶,这也是情欲唤起的标志。

看过恐怖电影再看色情电影的女性,比先看色情电影再看中性电影的女性,更容易被色情电影唤起情欲。

让处于运动状态的人看色情电影,他们比运动过后看色情电影的人产生了更多的性激动。

〔D.G.Dutton&A.P.Aron(1974).Someevidenceforheightenedsexualattractionunderconditionsofhishanxiet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30.〕

 

四、关于爱情的社会依赖观点

 

人与人之间是互相依赖的,正是互相依赖才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无论是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还是爱情对象之间的关系,都是出于相互依赖而产生的。

在个体发展史上,与父母之间的依赖早于与爱情对象之间的关系,由此产生的相互依赖模式也就成为爱情对象之间关系的基础。

哈泽(Hazan&Shaver,1987)和巴塞洛缪(Bartholomew&Horowitz,1991)等认为,个人在婴儿时期与他人建立的依附关系,会导致其持久且稳定的人格特质,当他成年后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时,这种特质就会自然流露出来,影响其爱情和爱情的型态。

根据这样的分析,研究者们分别提出了三类型依附风格理论和四类型依附风格理论。

〔C.Hazan&P.Shav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