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6789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docx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资料

第1章教育研究概述

1、教育研究的对象p4

(1)有学者认为是人;

(2)有学者认为是任何对人的身心产生影响的活动;

(3)也有学者认为是研究现象及其规律;

(4)更多学者认为,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因为“没有问题,就不会产生研究”,有了问题才能引起人们对它的研究,没有问题的研究或者虚拟问题的研究都不是真正的研究。

(教育问题是实际教育结果与期望教育结果之间的差距和矛盾。

2、教育研究的特征p5

(1)具有一般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

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

(2)自身的特征:

①教育研究基础的包容性: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而教育问题本身常常是复杂的与整合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这使得教育研究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②教育研究过程的实践性:

教育研究面向的是教育实际问题,是关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③教育研究结果的后效性:

教育研究的结果能真正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需要积累和检验的过程,研究具有后效性;

④教育研究方法的整合性:

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关于人的教育问题,涉猎面复杂,不可能按照研究者主观的需要对研究对象加以孤立、封闭或纯化,需要整合质性和量化的研究方法进行

3、教育研究的分类p7

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宏观研究、微观研究和中观研究

文献研究、田野研究和实验室研究

描述性研究和探索性研究

历史研究、现实研究和超前预测研究

教育价值研究和教育事实研究

4、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关系

(1)区别:

①方法:

定量研究采用的是量化、演绎的方法,以验证假说为目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注重实验—设计—控制,强调预先设计和标准化研究程序;

定性研究采用质性、归纳的方法,详细地记录每个个案,然后分析资料,加以概括,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和解释主义,注重观察—参与,强调应在自然情境中进行。

②目标:

定量研究的出发点是提出假说并努力验证,注重演绎,追求教育现实的普遍性;

定性研究的目标大多是从资料中归纳概括自己的结论,建构自己的理解,注重归纳,研究结论一般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

③在定量研究中,创造性的工作先于实际工作,创造性的工作在于收集数据前精心的设计;

在定性研究中,进入现场后才开始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性的工作是在收集资料之后进行的。

④定量研究者着眼于发现、阐明客观事实,旨在确定关系、影响、原因,外显的行为结果是研究的焦点;

定性研究者着眼于个体如何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和现实,旨在理解教育现象,,每个人的理解各不相同、各有特点。

⑤定量研究通常是用测量或观察量表(或二者兼有)来描述行为;

定性研究用语言来描述行为。

⑥定量研究着眼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注重数据分析和统计性处理;

定性研究着重描述一个过程的发展,注重描述性分析和叙述性说明。

二者的本质区别之一在于它们探求的目标不同。

⑦定量研究在实验中,研究者控制着自变量的状况,研究者常用自变量表示人为的原因,如果把一个原因作为自变量,那么由此引起的结果便成为因变量;

定性研究中,行为的研究是在常态下而非实验状态中,研究者不但不向被试介绍实验处理,而且要把干扰正常状态的因素降到最低。

(2)联系(p25在实际教育研究的过程中,为什么提倡综合地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之间的相关性往往要多于它们之间的差异性。

当前的教育研究中,研究者为解决和说明问题通常会采用综合性的研究。

定性描述中的结论通过定量化的手段,能给人更为精确的印象;

定量研究研究得出的以数字和量度为特征的结论隐含着大量的信息,也要通过定性的描述来进一步阐释和说明。

所以在实际教育研究中通常综合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方法。

5、教育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p18

以为题性质为标准的分类:

理论方法:

归纳、演绎、类比和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

实证方法:

观察、问卷调查、访谈、测量等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

真实验、准实验等方法

历史研究方法:

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等

第2章教育研究过程

1、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填空或简答)p27

(1)客观性原则:

研究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事实,以事物的本来面目为依据,反对主观臆测、妄自论断。

(2)创新性原则:

研究者应该在借鉴和继承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或结论,产生新的认识,为人们提供新的知识。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要求教育研究者应密切结合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践需要和实际问题来进行。

(4)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常常非常复杂,单一的研究方法往往不足以揭示其原因和发展变化的规律,因此需要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尤其是需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5)伦理原则:

研究者的科研活动应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原则,不侵犯被研究者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对其造成身心伤害。

2、教育研究的基本程序p29

(1)选题:

初步选题,持慎重态度,宜窄、具体、可行;

(2)查阅文献及初步调查研究:

查阅与本选题有关的重要文献,从中了解在这个问题上前人已经做过哪些重要工作,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是遗留下来的尚待解决的问题,他们采用的是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如何,可以适当再调整题目。

(3)制定研究工作计划:

明确所要研究的问题及范围,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的抽样,时间进度等。

(4)搜查并整理资料:

实施课题研究之后,进行的资料搜查和整理工作。

(5)分析研究:

在已经搜集并整理的材料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脑力加工,进而实事求是的下结论。

(6)撰写报告:

把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以及所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的表述出来。

2、教育研究问题的来源(选题的来源)p31

(1)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

教育实践是问题的源

(2)从过去的研究成果中寻找值得研究的问题

(3)从有关理论演绎出研究问题

(4)从留有争议的问题中寻找研究问题

(5)从各级规划课题中选择问题

3、选题的原则(选题的基本要求)p36

(1)需要性原则:

选择的研究问题必须是教育实践所需要的,或者是教育科学本身发展所需要的,具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2)科学性原则:

选题时要以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南,以科学实践反复证实的客观规律为基础,选择的问题是真问题而不是假问题。

(3)创新性原则:

选择的研究问题要有创新性和突破性。

(4)可行性原则:

研究者根据实际具备和经过努力能够具备的条件来选择研究问题,充分估计完成问题所需的主观、客观条件。

4、研究假设p38:

就是研究问题的预设答案。

具体而言,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某种答案,是对研究结果的预测判断。

5、如何的选择研究样本p41

选择什么样、多大数量的样本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问题、研究目的和研究条件而定。

如:

个案研究类:

样本可以是一个典型教师、一个典型学生或者一所学校;

研究综述类:

样本可以是30篇典型的文献或者50篇文献;

调查研究类:

被试样本可以是更大数量的样本,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6、p42总体:

研究对象的全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全部研究对象的总和。

样本:

是从总体中抽取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一部分个体。

或者说,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个体或元素的小集合体。

抽样:

是遵照一定的规则,从一个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个体进行研究的过程。

其目的在于,在较小的范围内用一个样本去得到关于这个总体的信息及一般性的结论,从样本的特征去估计推断总体,从而对相应的研究做出结论。

7、常用的抽样方法p42(了解)

单纯随机抽样、等距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多级抽样、有目的抽样

8、研究方案的论证p46:

(1)选题价值论证:

按照科学研究的要求,搜集可以搜集到的各种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作为依据,对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工作对理论发展和实践指导的意义作出详细的说明。

(2)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在拥有充足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认真阅读的基础上,阐述前人在于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已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对已有工作取得的成就与留下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描述研究的发展动向。

(3)研究思路设计:

就是研究的路线,是具体展开研究的一个设想。

(4)研究的步骤、方法及手段的论证:

具体阐述研究步骤,运用的研究方法及手段,每一阶段的具体任务、成果及时限。

(5)可行性分析:

对研究设计的基本要求的分析,对研究者所具备的研究基础的论证,以及对展开活动的主观、客观条件的论证。

第3章教育文献研究

1、文献的类型:

(根据文献内容加工程度的不同)

(1)零次文献:

指某些事件、行为、活动的当事人所撰写的第一手资料,如个人日记、教师日志、手稿、信件、笔记、自传还有学校、团体、学会等撰写的文件。

(2)一次文献:

又称原始文献、一级文献(填空题),指直接记录事件、活动、行为经过的研究成果、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

常见的一次文献有专著、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会议文献、档案资料等,一次文献既有原始性又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

(3)二次文献:

又称检索性文献,、二级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或摘录内容要点,并按一定原则、方法或体例编排的系统的便于查找、检索的文献。

(4)三次文献:

又称参考性文献、三级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某一范围内的一次文献进行系统加工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是兼有一次文献的原始性、二次文献的报告性而又加入作者本人的主观综合性的研究结果的复合体,如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数据手册、年度百科大全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

2、教育文献研究的价值(作用)p70

(1)有利于全面正确了解研究现状,以确定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

(2)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和研究方法

(3)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率

(4)有利于拓展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

3、文献的真伪鉴别(如何辨别文献的真实性)p89

文献的真伪鉴别

方式有“外审法”和“内审法”两类

(1)外审法:

是指对文献本身真伪的鉴别。

①辨别版本真伪:

一是从书的编排体例与同时代的同类出版物比较;

二是看成书的内容与当时时代背景是否相符。

②辨别作者真伪:

一是分析该书的语言风格与该作者其他确定作品的语言风格是否一致;

二是分析文献的体例是否一贯;

三是分析文献中的基本观点、思想,看前后是否一致。

③辨别文献的年代:

通过对文献载体的物理性质的技术测定来判断。

(2)内审法:

是指对文献中所记载的内容是否属实的鉴别。

①文字性文献的互证,如果同一个事实的发生时间、过程、有关人物记载不一致,则需要进一步核实。

②用真品实物来验证文字性文献,看文字记述与可靠的实物证据是否相符。

③通过研究作者的生平、立场与基本思想和文献形成时的具体环境来判断作者记述的客观性和倾向性。

总之,外审法和内审法都是通过比较来实现鉴别,去伪存真,以提高收集到的文献的质量,在运用中还应根据被审文献的性质或复杂程度,采取多种方法或交错复核的方法。

4、简述教育文献综述的一般格式以及对各部分内容的撰写要求。

(论述题)p101

教育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个部分:

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

(1)前言:

其撰写的主要关键点是:

研究的目的、综述的范围、扼要的说明有关主题的研究现状或争论焦点等有关信息,当然并不需要一一列举出所有的关键点,而是根据研究的需要有所强调。

(2)主体:

是文献综述的核心,其撰写形式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一般认为可按照一下几种形式去撰写:

按年代顺序综述、按发展阶段综述、按不同主题(问题)进行综述以及按照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撰写格式,这一部分关键是要阐明有关研究的历史发展、现状评述和未来趋势预测三个方面的内容,以及对这些研究的简单评述。

(3)总结:

总结部分既要肯定前人为该领域打下的研究基础,同时要说清前人研究的不足,衬托出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理论价值,最后还要提出自己的建议,一般为展望形式,如果是开题报告前的文献综述,还需要把想做什么阐述清楚。

(4)参考文献:

是文献综述不了缺少的一部分。

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应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面,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

收集资料要瞄准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任务的观点等。

参考文献的引用数目,期刊限定在20条以内,最多不能超过30条,不是越多越好;年限上以近5~10年为宜,不是越久远越好,当然,文献的向前延伸多久,主要以文献研究的主题而定。

第四章教育调查研究

1.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P108

确定调查课题→选择调查对象→编制调查工具→制定调查计划→实施调查研究→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2.问卷的结构(自己写的调查报告)(简答或论述)P111

题目、指导语、问题、结束语

3.访谈调查的类型P119

以访谈员主控程度划分为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半结构性访谈

以调查对象数量划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以访谈次数划分为一次性访谈和重复性访谈

以人员接触情况划分为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和网上访谈

4.结构性访谈和非结构性访谈区别和优缺点P119

(1)区别:

结构性访谈也叫标准式访谈,它有一定的步骤,要求访谈员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调查提纲依次向被访者提问。

这种访谈是按照预先拟定的计划进行的,它最显著的特点是访谈提纲的标准化,这可以把调查过程的随意性控制到最小限度。

这种访谈有统一设计的访谈问题、访谈程序、提问方式,也有可能有设计好的记录表格。

一般来说量的研究通常采用结构性访谈。

非结构性访谈也叫自由式访谈,它不事先制定完整的问卷和详细的访谈提纲,也不规定标准的访谈程序,而是由访谈员按照一个粗略的访谈提纲或某一个主题与被访者交谈。

这种交谈是双方相对自由的访谈,访谈员能根据需要灵活地转换话题、变换提问顺序和方式以及进一步追问重要的线索,获得深度认知。

一般来说,质的研究、心里咨询和治疗常采用非结构性访谈。

(2)优缺点:

结构性访谈有明确的信息指向,谈话误差小,便于对不同被访者的回答进行比较。

第六章课堂观察研究

1.教育观察的基本类型P190

根据观察情境的性质不同,教育观察分为自然情境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设备,教育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根据观察是否直接介入观察对象的活动,教育观察分为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根据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教育观察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2.结构性观察和非结构性观察的区别和优缺点P192

(1)区别:

观察内容是否有统一设计、明确具体的观察要求。

具体为:

结构性观察是根据观察的目的,事先确定好观察的内容、项目,制定出详细的观察步骤和观察计划,设计好观察表格,并在实际观察过程中严格按照预定方案进行的观察。

非结构性观察是指观察者只有一个总的观察目标和要求,没有明确的观察内容和范围,没有具体的观察计划和观察步骤,也没有具体的记录表格,而是采用一种弹性的态度,根据具体情况而有选择的进行的观察。

(2)优缺点:

结构性观察:

优点:

由于组织严密,操作规范,所得材料针对性强,说服力高;

缺点:

由于结构式观察约束性强,缺乏弹性,在具体操作中灵活性比较欠缺。

非结构式观察:

优点:

方法灵活,有较好的可行性,能够获得较为丰富的材料;

缺点:

结构较为松散,所得资料也较为凌乱,在科学性上略显欠缺。

3、教育观察的实施程序p193

界定研究问题→制定观察计划→开展观察与记录→整理分析记录资料→得出研究结论

课堂观察框架p201

 

 

LICC课堂框架模式具有四个维度:

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与课堂文化。

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学生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教师怎么教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性质维度主要关注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这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客体;课堂文化关注的是整个课堂怎么样的问题,是课堂中各要素多重对话、互相交织、彼此渗透形成的一个场域。

课堂观察框架的每个维度又被分解为五个观察视角,如在“学生学习”下面,围绕“学生是如何学的”、“哪些行为是有效的”等关键问题设计了“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五个视角;“教师教学”下面,围绕“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为是有效的”等关键问题设计了“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五个视角等。

第七章课例研究

1、课例研究p226:

课例研究作为一种基于课堂改进的教师在职学习方式,是通过一群教师聚焦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引下,通过课堂观察,在不断行为自省、调整的过程中完成的研究。

2、介绍国外课例研究的情况?

以及不同类型课例研究的流程p226

(1)课例分析模式:

①“自我反思式”课例研究的操作流程:

教师确定研究主题→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教师授课,无他人听课→教师观看自己的课堂录像,反思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②“多人同课”课例研究的操作流程:

教师共同选定课题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或可以有局部调整的相同构思来制订教学方案→不同教师在不同班级授课,其他教师听课→教师集体研讨、分析、反思、总结。

③“名课研习”课例研究的操作流程:

选择名师的教学实录→观看课堂教学实录→解析他人的课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有所体会心得→付诸实践(确定研究主题,根据体会心得制订教学改进措施,授课后再进行反思)

(2)课例开发研究模式:

①一人同课多轮开发研究的操作流程:

执教教师独立制订教学方案→执教教师第一次上课,教研组听评课→经分析、讨论和反思,形成新的方案→执教教师第二次上课,教研组听评课→明确进步,分析还存在的问题,再次修订方案→执教教师第三次上课,教研组听评课。

②多人同课循环开发研究的操作流程:

教研组共同制定教学方案→由第一个教师上课,教研组听课→集体分析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共同研制新方案→由第二个教师上课,教研组听课→再次讨论、反思,修订新方案→由第三个教师上课,教研组听课。

第八章教育叙事研究

1、教育叙事研究的含义p256

教师每天都有可能面对一些新的教育教学或者学生管理方面的问题和挑战,而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不论怎样,都可能成为典型案例,对其描述和反思也是一种研究,即所谓的教育叙事研究。

2、教育叙事的含义

有三种观点:

理论叙使观、实践叙事观、整合叙事观

(1)理论叙事观:

教育叙事就是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的叙述,并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与分析,揭示出隐含在这些事件与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与观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强调研究的理论价值。

(2)实践叙事观:

叙事研究的真正含义是只讲述发生的事实而尽量避免太多的议论,强调教育叙事的真实性、情节性。

释义教育自己为目的,通过相关事件的讲述,让自己对过去的事件进行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础上升华某种具体行为,进而提升自己的教育实践的合理性。

(3)整合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是经历的和讲述的故事,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某一问题进行思考,,并以过去的经验或经历对该问题进行解疑的过程。

3、教育叙事的特点p259:

(1)叙述事例是真实的、已经发生的:

教育叙事必须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只有对已经发生的事例我们才可能去反思、分析和讨论,去预测教育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并加以分析。

(2)教育叙事以人物及其所感所想为主线:

在教育叙事中,不论是自叙还是他叙,教育人物及其在事件发生时和发生后的一些所感所想,都应是教育叙事的主线。

(3)教育叙事的情节往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教育叙事是以故事的形式存在的,对于的情节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对过程中的细节加以关注。

(4)教育叙事在叙事过程中内含教育意义:

教育叙事不仅要记述故事,还需要对已经发生的故事进行反思和总结,挖掘其中的教育教学意义,来获得某种有利于个人职业或专业发展的教育实践性知识,形成教师个人的某种教育理论或教育信念。

4、教育叙事研究的价值(促进教师成长)p260

(1)教育叙事研究是对教师个人的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反思:

教师通过教育叙事,不仅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更能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行为。

(2)教育叙事研究有助于教师形成个人的教育理论: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反思和总结,形成自己关于教学的一系列的观点或看法。

(3)教育叙事研究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能力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通过研究,教师改进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教学能力,从而提高了专业能力。

5、如何做教育叙事研究(或者自己做一篇教育叙事研究报告)P272大题

(1)教育叙事题材的挖掘:

挖掘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专业发展、学校管理方面的题材

(2)教育叙事研究的形式:

记课、记活动、记人的叙事研究

(3)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记录法、个案研究法、扎根理论法

(4)教育叙事研究报告的撰写:

拟定题目、确定主题、选定材料、构思报告形式与结构、撰写初稿、报告修改

第九章个案研究

1、个案研究的对象p290

在学校教育情境中,个案研究所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教育教学后动有关的个人、团体或机构。

如学生、教师、班级、学校等。

研究者可以根据某类特征选择某类个人或群体进行研究,如学困生、优秀教师、心理素质偏差者、智力超常者、学习勤奋者、品行缺陷者、先进班集体、优秀学校等。

2、个案研究的特点p291

(1)研究对象的单一性:

个案研究的对象通常是个别的人、团体、机构或事件,是单独个体或单一群体,即使研究中有多个被试,通常也把他们作为一个单位或一个问题来看待。

(2)研究过程的深入性:

研究对象的单一性使得研究者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对个体进行深入的研究。

(3)研究手段的多样性:

个案研究采用的方法往往是多样的,既可以采用追踪法、追因法、临床法、产品分析法,也可以采用综合检测法、访谈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

3、个案研究的优势和局限性p292(论述或简答)

(1)个案研究的优势:

①结果更具有针对性:

在教育实践中,研究者往往是在问题驱动下进行个案研究的,研究目的非常明确,研究结果必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②过程更体现生态化:

个案研究通常是在自然状况下进行的,能更好的揭示对象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能够提供有关个别对象发展的具体材料,丰富感性认识。

③为特殊事件的研究所必须:

对一些不能预测、控制,或因为道德等方面的原因不能人为重复的事件的研究,往往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进行。

(2)个案研究的局限性:

①难以重复验证:

个案研究中的案例有自身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完全一样的个案。

②结论缺乏普遍性:

由于个案研究的对象数量较少,其代表性较差,因此,难以从个案研究中得出普遍性规律和结论,而且依据个案研究得出的结论的适用性也常常受到质疑。

③主观性较强:

研究结论受研究者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得出主观的不精确的结论。

4、个案研究的一般程序p293

确定个案及研究目的

收集个案资料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发展并实施辅导方案

效果追踪并生成研究报告

第10章教育行动研究

1、教育行动研究的含义p319

教育行动研究就是在实际情境中,由学校教师与校外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得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2、教育行动研究的特征p323

(1)研究的目的:

已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主。

(2)研究的情境:

行动者实践工作情境。

(3)研究的主体:

教师即研究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