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689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教街道海田大厦南侧地块项目测量放线专项施工方案Word下载.docx

工程总用地面积6992㎡,总建筑面积20184.45㎡,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2880.25㎡,地下室建筑面积7304.20㎡。

本工程±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黄海标高)2.9m,施工现场自然地面相对标高为2.500米,则其自然地面相对标高为-0.4米。

工程有2幢高层及若干配套用房组成,其中1#楼12F,建筑高度40m,2#楼12F,建筑高度40m,标准层层高均为3.15m,一层高度为4.5m,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防烈度7度,砌体施工控制等级B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

场地内设有二层地下室,其中局部地下室为平战结合核六级、常六级甲类人防地下车库。

质量目标:

符合现行建设工程验收评定标准,一次性竣工验收合格,按规定进行工程质量备案。

工期目标:

本工程第一阶段合同工期为594个日历天,开工日期自2018年1月1日,竣工备案日期为2019年8月18日;

第二阶段(二次改造)合同工期为60个日历天,开工日期自2019年8月18日,完工日期为2019年10月17日。

工程安全标准:

轻伤事故控制在1‰以内,重伤死亡事故频率为0,达到宁波市安全文明相关要求,并满足招标文件相关要求。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3)现行的国家及浙江的有关标准图集。

4)《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工程施工图纸》

6)《其他有关技术规范》

三、工程施工测量特点

1、由于本工程各单体建筑单层高,结构竖向偏差直接影响工程受力和外观质量,故施工测量中要求竖向投测精度高,所用仪器和测法要适应结构类型、施工方法和场地条件。

2、由于建筑建筑平面、立面造型既新颖而且复杂多变,故要求测量放线方法能因时、因地制宜,灵活适应,并需配备相适应的专用仪器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由于建筑工程量大,工期长,为保证工程的整体性和各局部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开工前要测设足够精度的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

控制网点在整个施工期间能准确、牢固地保留至工程竣工,并能移交给建设单位继续使用,这项工作是保证整个施工测量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施工测量中难点。

4、由于天气的变化、材料受力变形及地基的下沉等影响,在施工测量中,就必须根据有关的规律预估和预留变形量。

如测设标高时,应预留结构下沉;

在控制建筑物垂直度时,应考虑日照变形的影响等等。

5、在施工期间要按规范与设计图要求进行必要的环境变形监测和建筑物本身变形观测,竣工之后由建设单位负责继续观测。

6、施工测量要与设计、监理等各方面密切配合,事先充分作好准备,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量放线方案。

测量放线人员要严格遵守施工放线的工作准则。

每步都检验与校对。

四、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2、建筑坐标系的建立

根据甲方提供的规划红线、水准点和工程测量成果表及规划、测绘院所测设提供的各建筑原点坐标,进行外引及建立建筑坐标系(建立工程平面控制网),全站仪依次测出各控制轴线坐标系,进行放样。

3、施工中的数据计算,放样工作均应以此坐标系为依据。

1)先用全站仪、经纬仪根据平面控制网放出建筑物轴线,并在场地上做好轴线控制点,并定期(二星期左右)复测一次。

2)控制点

点的做法为用2m长钢管打入地下,地面上留200mm,上焊铁板并在铁板上划十字线。

并在控制点外砌500mm高砖墙,中间浇捣素混凝土至控制点面并在砖墙上加盖,防止垃圾等杂物进入。

5、控制网加密和施工放线

垫层施工完成后,要根据施工控制网精确测定建筑物位置,并进行控制网加密,各轴线交点要以红三角作标记,要求轴线间距、线垂直角必须附合规范要求。

6、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轴线控制网的指标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级

±

20

1/15000

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测量仪器采用电子全站仪,一测回测角,二测回测边。

测量时,严格按规程中水平角观测和光电测距的技术要求来进行。

五、高程控制网布设

1、高程控制网起始依据

高程控制网依据业主提供场区内高程控制基点测设。

2、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地下工程与上部结构工作分段进行的特点,高程控制网分段测设,但为了保证标高精度一致,要及时进行复测。

考虑到施测方便,高程控制网,拟布设在基坑边上。

为了便于施测及校核,每段布设2~3个控制点。

在控制点的设置位置,做法为用2m长钢管打入地下,地面上留200mm,底下进行500㎜厚混凝土浇筑固定,四周砌砖保护,围墙处用清水冲刷掉墙面浮土,薄抹一层水泥砂浆,做成一块10cm×

10cm的平整竖平面,控制点涂上红色“”标志,并在旁侧注明相对标高。

3、高程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

根据《工程施工测量规范》标高控制网拟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每千米

高差误差

路线长度

水准仪

型号

水准标尺

观测

次数

符合闭合差(mm)

二等

3-2mm

<

<

50km

AL126A

双面

往返各一次

12L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测量仪器选用DS2型水准仪,往返观测。

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符合下表的规定。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视线长度

前后视

距较差

前后视距累积差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

基辅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二级

DS2

75m

2m

5m

0.3m

2.0mm

3.0

4、标高竖向传递

标高竖向传递采用激光仪。

5、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本工程定位控制测量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总平面图设计坐标,为确保控制网的正确,必须由道路上的城市坐标系统结合建筑物规划红线引入定位;

2)根据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条件,选择适当地方按一次埋设,多种用途、长期使用的原则埋设首级控制点、组成一个完全能满足施工放样及沉降观测需要的永久性施工控制网。

控制点按要求进行技术处理、控制点所处位置要保证今后不被占用且障碍较少、以使对控制点进行使用和保护。

控制点既作平面控制之用,又作标高控制之用。

3)工程开始前,根据工程结构情况,利用首级控制点,放出二级控制点作为施工的二级控制,并进行复测。

该控制点既可用于细部点的放样,同时以可用作对工程上各结点的复合检测。

4)利用全站仪对所有控制点进行精确测定,并将他们与附近的国家城市等级点进行联测,使其坐标与高程统一为一个系统,便于今后使用。

5)利用配套计算机对所有观测值进行严密平差,保证整个控制精度完全能够符合国家工程测量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

平差成果存入计算机内。

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

6)随着施工的进展,考虑到各种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经常对所有控制点做必要的检测。

六、工程平面放样

4.1.1基础工程

测绘院提供平面控制点→引测施工控制轴线桩→验线→围护放样→土方开挖边坡及标高控制→基坑标高抄测→基坑放线→验槽→混凝土垫层标高引测→放槽边线砌保护墙→监理报验→底板防水及保护层→放基础底边线→监理报验→底板施工标高控制→地下结构底板放线→监理报验→竖向结构施工→建筑+0.50线标高引测→标高报验→横向结构标高控制→横向结构施工→地面放线

4.1.2地上结构施工

各层在竖向柱模板拆除后立即抄测建筑水平控制线标高并报验,以便检查浇注后质量及下一步施工。

顶板放线→监理报验→竖向结构绑扎→抄测结构+0.50m标高点→在固定钢筋上丈量上一层结构+0.50m控制标高→模板及混凝土结构→顶板放线

4.1.3二次结构装修工程

放二次结构位置线→砌二次结构→抄测建筑线0.5m控制标高→其他项目施工

4.2、垂准测量

随着结构的升高,要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

其中,以建筑物外廓轴线和控制电梯井轴线的投测更为重要。

施工中对竖向偏差的控制要求越高,轴线竖向投测的精度和方法就必须与其适应,以保证工程质量。

这是本工程施工测量的重点和难点。

4.3、测量允许偏差

层间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

3mm,建筑全高(H)竖向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而且不应大于:

30m<

H≤60m±

10mm

60m<

H≤90m±

15mm

4.4、为了满足精度要求,根据本工程特点,无法使用常规的测量方法从外控点测设楼层面上轴线,因此考虑到能设至最大高度,在楼板上预留孔洞(避开柱梁)使能在上、下贯通且互相通视的位置设置内控点。

作为楼层平面放线和投测轴线的依据。

内控点设在一层楼面上,共四点,以一块150mm×

150mm×

10mm的铁板作为标志,在浇筑一层楼面混凝土时埋设固定好,然后用电子全站仪精确测定其位置并刻上十字丝表示点位,以后各层面预留200mm×

200mm孔洞、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将垂直仪架设在底层内控点上,经过对中整平后打开电源开关,由望远镜向天顶垂直方向发出激光,并通过在楼板上事先预留好的孔洞投射到接收靶上(接收靶用半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由靶旁标点员用水笔或玻璃铅笔标出靶上的光斑中心。

4.5、由于始终以底层内控点为投测依据,不仅避免了逐层向上投测易产生的累计误差,而且由垂直仪设在底层室内,各种振动干扰相对较少,又不受大风、强光等气候因素影响,因此仪器稳定、操作简便、精度可靠(铅直精度可达1/20000以上)。

只是实测时要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落物击伤仪器。

4.6、得到投测点位后,将全站仪搬到楼层投测点上,先个别设站检测其相应的边长及水平角。

经检测点位满足精度要求后,据此投测点按极坐标完成所在层面上的定位放样。

其他各层参照上述方法放样,测设完毕,各层楼面预留孔洞用板盖上以保安全。

4.7、标高传递

在现场地质比较稳定且安全可靠的地方,埋设三个标高基准点,具体埋设位置由现场施工人员会同建设、监理方踏勘选定,这三个基准点既可用来控制楼层标高,又可作为沉降观测水准点。

现场标高基准点埋设后,使用S2级水准仪,

在建设方指定的水准点上,按国家II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以闭合水准路线法引测一地基准点上,其闭合差应小于±

5√nnm(n为测站数)。

4.8、楼层的标高传递采用沿结构外墙,边柱或电梯间向上竖直进行(见下图),为便于各层使用和相互校核,至少由三处向上传递标高。

先用水准仪根据统一的±

0.000水平线在各向上传递处准确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然后用钢尺沿竖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画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按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传递的依据,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收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控制在±

3mm以内。

在各层抄平时以两条后视水平线校核。

竖向标高传递示意图

H2=H1+b1+a2-a1-b2公式<

1>

其中:

H1——首层基准点标高值;

H2——待测楼层基准点标高值;

a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a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b1——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b2——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4.9、为保证高程传递的精度,采取以下基本措施:

1)、仪器观测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

2)、所用钢尺经过计量检定且固定使用;

3)、当从±

0.000以上向上量取时,要用规定的拉力且加上尺长和温度修正;

4)、上、下司尺员事先要碰头交底,做到心中有数,配合默契。

5)、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后,应重新引测相应的结构标高,以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

4.10、基坑内加深沟槽、集水坑、电梯井位置控制

4.11、利用坑外的控制基线,用经纬仪重新复测地下室主轴线及其它各条纵横轴线。

待土方挖至底标高以上0.2m处时,紧跟着把所需的轴线投测到坑底,利用逐步投测到坑底的轴线,逐步放出需加深的沟槽和坑,使人工修土能紧跟机械挖土的进度。

4.12、基坑内垫层浇捣完成后,利用坑外入口道路中的基线把主轴线用经纬仪投测到基坑的垫层面上,利用投测的主轴线,在坑底测量出地下室各条轴线和柱子剪力墙位置的边线。

七、质量保证措施

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1.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3.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5.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6.轴线放完后要求进行闭合检查。

7.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8.每一项测量工作都要进行自检—互检—交叉检。

八、外墙垂直度控制措施

1、提高外墙模板边线的放线精度,在钢尺量距时采用统一标准钢尺,并采取固定拉力以消除误差,钢尺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标定及量距调整。

2、轴线基本放好后,用全站仪进行复核,确保外墙轴线尺寸万无一失。

3、木工严格按尺寸要求支模,每五层对垂直度进行较核,保证测量精度。

九、主要测量仪器及工艺质量检测计量器具

测量仪器及工艺质量检测计量器具一览表

序号

器具名称

型号规格

数量

器具用途

1

经纬仪

WILD

2

墙、柱、梁定位放线

全站仪

TOPCN

定位放线

3

钢卷尺

5m/30m/50m/

10/3/1

4

标高控制

5

垂直仪

垂直投点

6

托线板

2000×

150×

12

40

砖墙面、楼地面垂直度控制

7

塞尺

10

墙面、楼地面垂直度控制

8

回弹仪

HT225S

混凝土强度测试

9

稠度仪

测试砂浆稠度

天平

200g

测试砂浆比重

十、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测量测量仪器管理台账,由专人保管填写。

2.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校准一次,在仪器上粘贴校准状态标识,具备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并由项目部测量负责人每半月一次进行自检。

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

5.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

6.仪器现场使用时,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

7.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