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6901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0.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docx

江西省上饶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生物

时间:

90分钟总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血红蛋白、神经递质B.血浆蛋白、生长激素、H+

C.抗体、尿素、H2OD.呼吸酶、葡萄糖、胆红素

2、如图是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5

B.2中的氧气到达作用部位至少需要经过5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于4处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以在人体同一个细胞中合成

D.尿素、生长激素、淋巴因子以及抗原与抗体结合都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3、以下各项中,能构成图中关系的是(注:

图中数字代表其所在的圆圈)(  )

A.①代表体液免疫、②代表细胞免疫

B.①代表生长素、②代表植物激素

C.①代表条件反射、②代表非条件反射

D.①代表免疫细胞、②代表吞噬细胞

4、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査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A.内环境稳态不是恒定的,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该变化范围主要考虑了化验结果的误差

5、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代谢的场所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维持人体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人体内环境中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机体不一定能保持稳态

6、以下左图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右图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其中甲为某种载体蛋白,乙为通道蛋白,该通道蛋白是横跨细胞膜的亲水性通道。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左图①处Na+通道开放;④处K+通道开放

B.右图运输K+的载体蛋白甲和通道蛋白乙也都能运输Na+

C.右图a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b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D.左图兴奋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随着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7.假定某人在某个冬天的室内产热量是A1散热量是B1,他来到室外的产热量是A2,散热量是B2,,则在正常情况下,关于该人A1、B1、A2、B2大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A1=B1A2=B2,B.A1=A2B1=B2,

C,A1B1

8.园林工人为了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菠密整齐,需要定期对绿篱进行修剪,其目的是()

A.抑制侧芽发育B.抑制其开花结果C.抵制向光性D.促进侧芽生长

9.在足球比赛过程中,人体最可能发生的是(  )

A.胰岛素分泌增多B.贮存的肝糖原减少

C.体液pH升高D.呼吸频率变慢

10.当直接向狗的血液中注入稀盐酸,不会引起狗分泌胰液;当先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只留下血管,再向狗的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则会引起狗分泌胰液。

对这一实验结果的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

A.稀盐酸直接刺激了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B.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干净,顽固的神经反射仍然存在

C.稀盐酸被小肠吸收,经循环系统运输到胰腺,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D.稀盐酸刺激小肠黏膜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经循环系统运输到胰腺,刺激胰腺分泌胰液

11.人体手指若无意中被针扎了会立即缩手,但在医院抽血化验时明明看到护士将针扎进自己的手部却不会缩手,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缩手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缩手反射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C.缩手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

D.缩手反射的中枢虽然位于低级中枢脊髓,但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

12、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的功能,Mcl﹣1蛋白可使其数量增加,Bim蛋白可使其数量减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

B.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共同决定

C.过敏性体质可能与Bim蛋白活性被抑制有关

D.Mcl﹣1蛋白活性过高,人体易患恶性肿瘤疾病

13,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其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均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

神经调节不能直接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细胞,体液调节则能够

免疫调节仅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

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只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

A.

B。

C.

D.

14.若某人所摄入的碘严重不足时,关于其体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三者相对含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三者相对含量均低于正常水平

 B.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二者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高于正常水平

 C.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水平、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均高于正常水平

 D.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正常水平、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均低于正常水平

15.为探究单侧光是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某研究性课题小组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图1中的琼脂块一段时间后放置到图2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①②③④四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

B.琼脂块中的生长素能促进胚芽鞘生长,原因是生长素促进了细胞生长

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D.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

16.下列关于植物体内生长素的产生、分布、运输和作用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亮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化成生长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分布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作用效果一定不同

17拟南芥是研究细胞分裂和生长的理想材料,为探讨外施IAA、NAA、2,4﹣D三种物质对主根细胞分裂和伸长及相关区域的影响,开展了以下研究.经测量统计,结果如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物质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向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B.三种物质对主根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堵加,抑制作用增强

C.IAA和NAA通过抑制伸长区的生长对拟南芥主根起作用.2,4﹣D通过抑制分生区和伸长区对主根的生长起作用

D.三种物质作用于根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一定相同,所以作用效果相同

18.下列各种有关种群密度或数量的调查方法中,调查值(或估测值)可能高于实际值的一种是( )

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人工鱼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已被标记鱼的标志物出现脱落

B.用样方法调查某区域内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在蒲公英分布相对集中的场所进行随机取样

C.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在患者家系中进行

D.在估测某时间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前未对试管进行轻轻振荡几次

19.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可以得到无子番茄,这种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   )

A.与卵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B.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C.比受精卵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D.与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目相同

20.以下关于抗原和过敏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抗原不一定是过敏原     

过敏原不一定是抗原

抗原一定是过敏原      

过敏原一定是抗原

A

B

C

D

21.下列哪项不属于人体激素调节特点的是(   )

A.微量高效          B.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靶器官、靶细胞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D.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22.如图是某自然水域中草履虫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是600只

B.当草履虫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其自然增长率一直为0

C.影响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资源和空间有限

D.在10天后,若草履虫因为其天敌而发生数量变化,则这种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23.稻田容易暴发蝗灾.将适量的鸭子引入某暴发蝗灾的稻田中捕食蝗虫,可对蝗虫进行有效控制.如图为研究鸭和蝗虫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稻田容易暴发蝗灾与其营养结构简单有关

B.暴发蝗灾的稻田中蝗虫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鸭和蝗虫种群数量的K值分别接近P2、N2

D.该模型反映了鸭和煌虫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24.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改变演替的方向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绘的现象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C.泥石流过后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D.冰川泥、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之中

B.抵抗力稳定性低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可能比较低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D.利用潮汐发电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有利于解决全球性气候变暖的问题

26.下图表示反馈调节的模式图,下列所述与图示模型不符的是(  )

A.甲表示水体污染加剧,乙表示鱼虾死亡增多

B.甲表示种群数量增多,乙表示种内斗争加剧

C.甲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乙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D.甲表示被捕食者数量增多,乙表示捕食者数量增多

27.刚刚过去的2016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严重笼罩着我国北方的大地,且持续时间长,甚至中东部地区也难幸免.雾霾中含有大最的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灰尘、细菌及病毒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对雾霾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雾霾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雾霾能降低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

C.雾霾能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防治雾霾的根本措施是禁止化学燃料的利用

28.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少生4亿多人,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以下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不同于其他生物种群的一面

B.人口增长率比人口的年龄结构更加适合于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

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的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同时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我国人口总量就会保持稳定

29.下列有关生态学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的原理,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

B.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厌氧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不可缺少的

C.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D.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不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30.下列有关生物学相关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共有几项()

过敏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也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和细胞

过敏反应的患者,肯定不是首次接触相应的过敏原

烯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是来自太阳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好的保护

A.0项B.一项C.二项D.三项

 

二、非选择题(共5道小题,40分)

31、(7分,每空1分)如图是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型,请回答相关问题:

(1)若该模型为人体内的神经调节过程,则完成该过程的结构名称为,其中在B、D结构中兴奋以形式传导。

(2)若该模型为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当人吃的食物过咸时,A代表人体内

(填指标)升高,进而刺激人体内(填器官)中相应的感受器,产生的D激素所作用的靶细胞E是部位的细胞,。

(3)若该模型表示人体内体液免疫中的部分过程,A表示抗原,C表示B淋巴细胞,则参与B过程的细胞是。

C除了能形成E细胞外,还能形成

细胞。

32、(5分,每空1分)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可通过垂体促进腺体A的分泌活动,腺体A可表示的腺体有

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腺体名称即可)_。

(2)人体剧烈运动大量出汗后,会产生渴觉,其产生部位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血糖浓度下降,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

(4)Ⅰ型糖尿病由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患病率具有种族差异性,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

据此推测:

Ⅰ型糖尿病是由决定的、针对胰岛B细胞的一种_____________病;

33、(10分)玫瑰是人们喜爱的观赏花种,但玫瑰种子的发芽率和成活率极低,故常通过扦插来繁殖。

为研究不同浓度的NAA对玫瑰捕条生根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做了如下预实验:

取生、长状态相似的多株玫瑰植株上的一年生枝条,剪成长度相同的插条35支,切口上平下斜,每个抽条保留2个芽和一片嫩叶,去掉成熟叶;将插条随机均分成7组,采用浸泡法处理24h后扦插,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统计生根数目,结果如下表。

问答有关问题:

组别

A

B

C

D

E

F

G

NAA浓度(ppm)

0

2

4

6

8

10

12

生根总数

10

15

35

35

25

20

15

平均根数/株

2

3

7

7

5

4

3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

(2)表中数据能否说明NAA对插条生根具有两重性?

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各组需要需要处理和扦插多个插条,最后取平均值是为了__________。

在进一步探究NAA促进抽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应探究的NAA浓度范围______________ppm。

34、(每空2分共10分)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大冠鹭在最短的食物链中处于第营养级。

大冠鹭在食物网中虽然占有多个营养级,但数量却很少,其原因是能量在流动过程中具有的特点。

(2)由于某种原因,该食物网中的果子狸大量减少,但该食物网中的其他生物没有显著变化,说明该生态系统强。

(3)该生态系统除上述食物网所涉及的成分外,还应具有的成分是。

该群落的所有生物,自下而上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形成了群落的结构。

35、(每空2分共8分)在很多淡水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假设在某湖泊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只存在藻类、沼虾、鲤鱼,请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若该湖泊风景优美,旅游业发达,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价值.

(2)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其基础是。

(3)该湖泊中沼虾和鲤鱼的种间关系  _____;

(4)若鲤鱼所获得的能量中三分之一直接来自藻类,三分之二来自沼虾,则鲤鱼要想获得能量24kJ,则至少需要消耗藻类  _______kJ.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C

D

B

D

A

A

B

D

B

D

D

C

C

C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C

D

D

D

B

D

B

B

C

A

B

D

A

C

二、非选择题(共5道小题,40分)

31(7分,每空1分

(1)反射弧电信号(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

(2)细胞外液渗透压下丘脑肾小管和集合管

(3)吞噬细胞和T细胞记忆(B)

32(5分,每空1分)

(1)甲状腺

(2)大脑皮层

(3)神经—体液

(4)遗传(基因)自身免疫

33(10分,每空2分)

(1).NAA的浓度(不同浓度的NAA)

(2).否表中各组浓度的NAA枝条根均表现促进效果,无抑制现象出现   

(3)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4-6

34(每空2分共10分)

(1)三逐级递减

(2)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或抵抗力稳定性)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垂直

35(每空2分共8分)

(1)直接

(2)负反馈

(3)捕食和竞争

(4)4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