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7332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6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docx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

中级化学分析工考试试题笔试题(带答案)

  判断题

  1、配制某种比例的H2SO4溶液时,先量取浓H2SO4,再加蒸馏水稀释。

(×)

  2、氯化钡与碳酸钠两种溶液混合,会有沉淀生成。

(√)

  3、用浓硫酸和硫酸亚铁能制取硫化氢。

(×)

  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叫酸。

(√)7

  5、在25℃的碱性水溶液中,〔H+〕>10-7。

(×)

  6、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的,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的,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所谓“误差”,实质上仍是偏差。

(√)

  7、与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大小有关的因素是缓冲溶液的总浓度。

(√)

  8、弱酸溶液愈稀,其电离度愈大,因而酸度亦愈大。

(×)

  9、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一定是强电解质。

强电解质导电性一定很强。

(×)

  10、减小水的体积与有机物的体积比可提高萃取率。

(×)

  11、发射光谱分析中,对难激发的元素可选用火花光源。

(√)

  12、根据电子的流向,原电池中的阴极又称为正极。

(√)

  13、周期表的排列是依照元素的原子量排列的。

(×)

  14、把锌放在硝酸铜溶液里会放出H2。

(×)

  15、标准偏差的计算公式:

S=。

(×)

  16、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但精密度高不一定要求准确度高。

(√)

  17、PH值大于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

  18、符合CnH2n通式的化合物,一定都是烯烃。

(√)

  19、某种有机物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可以断定这种化合物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20、KMnO4法滴定Fe2+时,CL-有干扰。

(√)

  21、钢中的碳主要以游离碳形态存在,而铁中的碳主要以化合碳形态存在。

(×)

  22、在高锰酸测锰时,加过硫酸铵氧化后,需煮沸,煮沸时间长KMnO4易分解;过短KMnO4氧化不完全。

(√)

  23、PH值=1的溶液呈强酸性,其溶液中无OH-存在。

(×)

  24、把K2Cr2O7标准溶液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

  25、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Ca2+时,滴定速度要快。

(×)

  26、以NaOH溶液滴定HCL溶液时,用甲基橙指示剂所引起的指示剂误差为正误差。

(×)

  27、有一分析结果通过计算,得数为18.5250,保留四位有效数字应为18.53。

(×)

  28、EDTA溶液滴定Mg2+应选择铬黑T作指示剂。

(√)

  29、氨水沉淀分离法中,常加入NH4CL等铵盐,其作用是为了控制溶液的PH。

(√)

  30、在实验室里,熔化苛性钠,应选用铁制坩埚。

(√)

  31、缓冲容量的大小与缓冲组分的比值有关,当比值为1:

1时缓冲容量最小。

(×)

  32、BaSO4是强酸强碱盐的难溶化合物,所以具有较大的定向速度,而形成晶形沉淀。

(√)

  33、根据溶度积原理,难溶化合物的Ksp为一常数,所以加入沉淀剂越多,则沉淀越完全。

(×)

  34、重量法分离出的沉淀进行洗涤时,洗涤次数越多,洗涤液用量越大,则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

  35、洗涤沉淀是为了洗去表面吸附的杂质及混杂在沉淀中的母液。

(√)

  36、AgCl是强酸盐的沉淀,所以它的溶解度与酸度无关。

(×)

  37、柠檬酸的酸度(PH=2)比啤酒的酸度(PH=5)大三倍。

(×)

  38、在光度分析中,吸光度愈大,测量的误差愈小。

(×)

  39、有色溶液的透光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透光率与浓度成反比关系。

(×)

  40、在重量分析中,被测组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叫沉淀形式。

(√)

  41、对弱酸盐沉淀,其溶解度随酸度的增加而增大。

(√)

  42、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易生成晶形沉淀。

(×)

  43、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之一是:

沉淀作用应在适当稀的溶液中进行。

(√)

  44、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与等当点不一定符合,由此而造成的分析误差叫“终点误差”。

(√)

  45、酸碱强度具体反映在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上。

(√)

  46、酸碱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内因是溶液PH值的变化。

(×)

  47、酚酞是弱酸,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

(√)

  48、标定NaOH溶液的基准物质有草酸和无水Na2CO3。

(×)

  49、实际应用时,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

(√)

  50、在周期表里,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

(√)

  51、滴定分析法中只有直接滴定法这一滴定方式。

(×)

  52、为了保证分析结果有足够的准确度,所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小于20ml。

(×)

  53、常用的基准物质有纯金属和纯化合物,它们的含量在99.9%以上。

(√)

  54、常用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

(√)

  55、标准溶液不需要密封保存,不影响溶剂蒸发。

(×)

  56、某种碱本身的碱性越强,其共轭酸的酸性就越强。

(×)

  57、缓冲组分的浓度比越小,缓冲容量也越小,甚至失去缓冲作用。

(√)

  58、甲基橙是一种双色指示剂,使用时,常常配成0.1%的水溶液。

(√)

  59、不同的指示剂各有不同的变色范围。

(√)

  60、用吸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的定量依据是朗伯-比尔定律。

(√)

  61、透光率越大,表示它对光的吸收越大。

(×)

  62、PH指示电极一般有氢电极、氢醌电极和玻璃电极等。

(√)

  63、使用721型分光光度计时,将仪器的电源开关接通,打开比色皿暗室,使电表指针处于百分透光率“0”位。

(√)

  64、光谱分析常常被称为干法分析。

(√)

  65、标准溶液如I2溶液可以贮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

  66、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非主要因数。

(×)

  67、用同样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的次数越多效果越好。

(√)

  68、较高浓度的酸、碱溶液也具有缓冲作用。

(√)

  69、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是固定不变的。

(√)

  70、相同浓度的酸离解常数越大,它的水溶液PH值越低。

(√)

  71、过氧化氢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

  72、标定碘标准溶液时可用基准三氧化二砷直接标定,也可用高锰酸钾标液直接标定。

(√)

  73、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为一不变常数,它与溶液的酸度大小无关。

(√)

  74、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越大,配合物越稳定。

(√)

  75、用铈量法进行测定时,反应可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进行。

(×)

  76、汞量法测定CL-含量的方法属于配位滴定法。

(√)

  77、银量法测定CL-含量时,反应可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进行。

(×)

  78、某批化工产品共1877袋,按采样公式计算,某批化工产品应采37袋入样才有代表性。

(×)

  79、分析检验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样本的情况,而不是为了获得总体的情况。

(×)

  80、抽样检验中,抽取获得的样本数越多越好。

(×)

  81、通常情况下核外电子总是尽先占据能量最高的轨道。

(×)

  82、原子晶体比分子晶体的熔点、沸点高,硬度也高的多。

(√)

  83、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它们互称为同位素。

(×)

  84、任何发光、发热的现象都叫燃烧。

(×)

  85、凡是能生成水的化学反应都叫中和反应。

(×)

  86、硝酸铵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

(×)

  87、物质的溶解度越大,其电离度越大。

(×)

  88、决定金属性强弱的是金属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

(√)

  89、加热时铁能与氯气化合生成氯化亚铁。

(×)

  90、将燃烧着的镁条插入纯二氧化碳气体中,镁条仍继续燃烧。

(√)

  91、铜能被浓、稀硝酸氧化,产生的气体都能溶于水。

(×)

  92、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分子量越大密度越大。

(√)

  93、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通常遵循正态分布规律。

(√)

  94、用算术平均偏差表示精密度比用标准偏差更可靠。

(×)

  95、分析工作中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

  96、检验分析结果时,如已找出可疑值的产生原因,应立即将可疑值舍去。

(√)

  97、使用氢氟酸操作时,为预防烧伤可带上纱布手套或线手套。

(×)

  98、检查煤气管线是否漏气不能使用火焰检查,可用肥皂水检查。

(√)

  99、分析室如因条件限制,天平和仪器可在同一室内。

(×)

  100、国际单位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

  101、溶解金属铝及铝、锌等有色合金时常用20%~30%的氢氧化钠作溶剂。

(√)

  102、熔融法多用于矿石、炉渣、硅酸盐等非金属材料的分解。

(√)

  103、熔融法所用的溶剂可分为酸性熔剂和碱性熔剂。

(√)

  104、日常分析上所用的碱性快速熔剂是由一份氯化铵和一份氧化锌组成。

(×)

  105、用过氧化钠熔融试样时可以在铂坩埚中进行。

(×)

  106、测定硅通常的方法是重量法和比色法,在高硅试样以及仲裁分析和标准物质分析中往往采用比色法。

(×)

  107、高氯酸脱水重量法测定高硅含量,精确分析时应二次脱水。

(√)

  108、重量法测定硅时热稀盐酸洗涤沉淀至无铁离子,可用硫氰化铵溶液检验有无铁离子。

(√)

  109、洗涤沉淀时如需检查有无氯离子可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

(√)

  110、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镍时,为消除铜的干扰,除加入过量的丁二酮肟外,沉淀应在80~90℃下进行。

(√)

  111、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镍时,溶液的PH值可以大于10.5。

(×)

  112、酸与碱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叫做共轭关系。

(√)

  113、酸的浓度就是酸度。

(×)

  114、在高浓度的强酸强碱溶液中,由于H+和OH-的浓度本来就很高,故外加少量酸或碱不会对溶液的酸度产生太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强酸强碱也是缓冲溶液。

(√)

  115、配制混合指示剂时,应严格控制两组分的比例,否则颜色变化将不明显。

(√)

  116、氢氧化钠俗称纯碱,碳酸钠俗称烧碱。

(×)

  117、混合碱的分析常采用氯化钡法或双指示剂法。

(√)

  118、单个氧化还原电对可构成氧化还原反应。

(×)

  119、燃烧滴定法分析钢中硫时,洗瓶中硫酸溶液长时间通氧后会自行变黄,但不得变深棕色,发现时应立即更换。

(√)

  120、灼热的磁盘或烧坏的烧管、烧舟要放于不易起火的地方。

(√)

  121、配制好的试剂应贴上标签,注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剧毒药品特别要注明。

(√)

  122、络合物中中心离子是负价的。

(×)

  123、金属离子与EDTA生成络合物的表观稳定常数愈大,突跃愈短。

(×)

  124、EDTA适合滴定浓度很低的金属离子溶液。

(×)

  125、表观稳定常数是判断络合滴定可能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

  126、两个金属离子与EDTA络合物的稳定常数相差5~6个数量级以上一般不会互相干扰彼此测定。

(√)

  127、二甲酚橙与金属离子的络合物都是绿色。

(×)

  128、纯铝的测定常采用直接滴定法而不是返滴定法。

(×)

  129、在大量镁存在时,用EGTA代替EDTA滴定钙离子和镁离子干扰较小。

(√)

  130、标定EDTA溶液的基准物质很多,比如,碳酸钙、金属锌和氧化锌等。

(√)

  131、微量钙、镁的测定常采用吸光广度法或原子吸收法。

(√)

  132、波长小于400nm的光为红外光,波长大于760nm为紫外光。

(×)

  133、当一束白光通过高锰酸钾溶液时,因溶液吸收了可见光中绿色光而呈紫红色。

(√)

  134、朗伯—比耳定律是朗伯定律与比耳定律的合二为一。

(√)

  135、比色分析时能用手接触比色皿的透光面,溶液亦可装满比色皿。

(×)

  136、洗涤比色皿时,绝不能用碱或过强的氧化剂,以免腐蚀玻璃或比色皿脱胶。

(√)

  137、物质的量浓度就是以其化学式为基本的摩尔浓度。

(×)

  138、硫代硫酸钠分子中的S2O32-为-2价,它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单元为[(1/2)Na2S2O3]。

(×)

  139、饱和溶液一定是浓度大的溶液。

(×)

  140、可以在高温下(800℃)使用铂器皿用HF处理样品。

(√)

  141、化学计量点就是原来的等当点。

(√)

  142、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时,直接碘量法的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间接碘量法是由无色变为蓝色。

(×)

  143、物质的溶度积常数(Ksp)小于乙物质,则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物质。

(×)

  144、某物体的质量,天平上的砝码为40.26g时,荧屏上标线正好在2.3~2.4mg之间,该物体的质量应为40.26235g。

(×)

  145、721型分光光度计是使用滤光片获得单色光的。

(×)

  146、20gKI溶于水稀释至100ml,该溶液的浓度应表示为20%(m/V)。

(×)

  147、企业有权不采用国家标准中的推荐性标准。

(√)

  148、在N2+3H2=NH3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

3(×)。

  149、在纯水中加入少量盐酸,水的离子积(Kw)仍为10-14。

(√)

  150、易溶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溶液中只存在离子,不存在分子。

(×)

  151、称取氢氧化钠样品应使用一次减量法。

(√)

  152、用分析天平称量时,如用标称值相同的砝码应先使用带“*”的。

(×)

  153、玻璃量器检定时,称取一定体积的水后,以水的质量除以该温度下水的密度即可得出其真实体积。

(×)

  154、95%乙醇是指100ml乙醇中含有95克乙醇。

(×)

  155、配置K2Cr2O7标准溶液可以直接配制而不用标定。

(√)

  156、配置Na2S2O3标准溶液配制好后应马上标定。

(×)

  157、EDTA与金属化合物配合时,一般情况下都是以1:

1关系络合。

(×)

  158、在非晶形沉淀的溶液中假如强电解质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沉淀对杂质的吸附。

(√)

  159、用气相色谱分析时有一组分未分出峰不能使用归一化法进行计算。

(√)

  160、在标准中未指明极限值的判定方法时即表示用修约值比较法。

(×)

  161、11.48g换算为毫克的正确写法是11480mg。

(×)

  162、实验室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应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若伤员呼吸困难应进行人工呼吸,并注射强心剂和兴奋剂,使其呼吸正常。

(×)

  163、国家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

(√)

  164、测定氢氧化钠含量时可用0.1005mol/L的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

  165、密度的单位符号为kg?

cm-3。

(×)

  166、室温为摄氏30℃。

(×)

  167、浓硫酸的比重为1.84g/ml。

(×)

  168、1mol锌分别与足量的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1∶2∶3。

(×)

  169、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非主要因素。

(×)

  170、相同浓度的酸离解常数愈大,它的水溶液的pH值越低。

(√)

  171、在卤离子中只有Br-、I-能被Fe3+氧化。

(×)

  172、配合物的稳定常数K稳为一不变的数,它与溶液酸度大小无关。

(√)

  173、已知Ksp(AB)=1.0×10-10,Ksp(AC)=1.0×10-12,Ksp(A2D)1.0×10-15,假设溶液中[B-]=[C-]=[D2-]=0.1mol/L,当向溶液中加入A+溶液时,首先被沉淀的是D2-。

(×)

  174、无色溶液也可在分光光度计上的某个波长下测其吸光度。

(√)

  175、玻璃电极测定PH<1的溶液,PH值读数偏高,叫做“酸差”;测定PH>10的溶液PH值偏低,叫做“碱差”。

(√)

  176、利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SO42-含量,要求沉淀中过饱和度要小,而用BaSO4比浊法测定时要求过饱和度要大(√)

  177、卡尔?

费休试剂的滴定度也可以象其他标准滴定溶液一样标定后使用2个月有效。

(×)

  178、用分光光度计在紫外光区测定时应使用石英比色皿。

(√)

  179、因为国际上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位为0,所以任何电极与它组成电池时,标准氢电极都为负极。

(×)

  180、修约间隔为1000(103),欲将23500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其修约值应为24×103。

(√)

  181、用标准样品进行对照试验可以消除偶然误差。

(×)

  182、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

  183、企业质监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检验产品内在质量,要求产品的各项均需符合质量标准,包装检查结果不作为控制出厂的依据。

(×)

  184、乙酸不能与水互溶。

(×)

  185、卤族元素单质的氧化性顺序为I2>Br2>Cl2>F2。

(×)

  186、将Ba2+加入试液时,生成白色沉淀,沉淀溶于HCl不溶于HAc,由此可推断试液中存在的阴离子是CO32-。

(×)

  187、交联度大的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速度慢但选择性好。

(√)

  188、聚合反应在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同时有小分子化合物生成,而聚缩反应则无小分子化合物生成。

(×)

  189、羟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同时有水产生,故可用卡尔?

费休试剂测水的方法来测定羟酸的含量。

(√)

  190、电导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法拉第定律,而库仑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欧姆定律。

(×)

  191、分解电压是指能使被电解的物质在两极上产生瞬时电流时所需的最小外加电压。

(×)

  192、色谱分析中,热导池检测器要求严格控制工作温度,其他检测器则不要求控制太严格。

(√)

  193、几个实验室用同一方法测定同一样品中Cl-含量,以检验方法的可靠性,各做四组数据。

为检验各实验室所测数据的平均值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可用Q检验法。

(×)

  194、分子具有电子能级、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各能级的能量顺序为:

E转动>E振动>E电子。

(×)

  195、试液呈酸性,且无色无味,则在NO3-、Cl-、Br-、Ac-、NO2-中,NO2-可不必鉴定。

(√)

  196、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电对的还原态可以还原电位比它低的另一电对的氧化态。

(×)

  197、用亚硫酸氢钠加成法测定醛和甲基酮含量时,其他酮、酸和碱均不干扰。

(√)

  198、用乙酰化法测定醇含量的方法不适用于测定酚羟基。

(×)

  199、分子吸收红外光产生电子跃迁,吸收紫外–可见光后产生转动跃迁。

(×)

  200、对于很稀的溶液(如10-4mol/L的HCl)电导滴定法优于电位滴定法。

(√)

  201、在电解过程中金属离子是按一定顺序析出的,析出电位越正的离子先析出,析出电位越负的离子后析出。

(√)

  202、色谱图中峰的个数一定等于试样中的组分数。

(×)

  203、将3.2533以百分之一的0.2单位修约后的结果应为3.254。

(√)

  204、玻璃主要成分是SiO2、CaO、Na2O、K2O。

(√)

  205、特酸质玻璃容器含Na2O、K2O较高。

(×)

  206、可以用去污粉洗刷比色管、比色皿等。

(×)

  207、强碱性溶液在被滴定中停留时间不可超过20min。

(√)

  208、检查煤气管线是否漏气不能使用火焰检查。

(√)

  209、使用高氯酸工作时不应带胶皮手套,而使用高氯酸时必须带胶皮手套。

(√)

  210、皮肤被氨水灼伤,可用水或2%HAc或2%H3BO3冲洗,如误服可谨慎洗胃,并口服蛋白水、牛奶等解毒剂。

(√)

  211、物质的量中关联使用的常数为阿伏加得罗常数。

(√)

  212、所有标准溶液均需要标定。

(√)

  213、过硫酸钠标准溶液配制时可以用普通蒸馏水。

(×)

  214、过硫酸钠标准溶液配制后需要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

  215、溶液中[OH-]>[H+]时溶液呈碱性。

(√)

  216、为了满足检验的需要,使样品更具有代表性,采样量越多越好。

(×)

  217、配置硫酸、磷酸、硝酸、盐酸溶液时都应将酸注入水中。

(√)

  218、特定环境下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219、精密度好,准确度一定好。

(×)

  220、Q法是检验标准偏差的通常方法。

(×)

  221、普通滴定管测量一样品消耗毫升数为23.125ml(×)

  222、一溶液的PH值用PH计测值为7.02(√)

  223、1.37g=1370mg(×)

  224、有效数字的取舍原则为4舍6入5取舍(√)

  225、6.0450取舍为6.05(×)

  226、在日常光度法分析时回归曲线所用的方程为Y=KX+B(√)

  227、化学纯的药品标签是红色。

(×)

  228、碘易升华。

(√)

  229、双氧水不能够存放在亮光处。

(√)

  230、化学分析中指的正常湿度在40-70%。

(√)

  231、苦味酸属于剧毒药品。

(√)

  232、配制好的药品可以放在容量瓶中。

(×)

  233、蒸馏水是纯净水。

(×)

  234、化验室目前一般用水最高等级为三级水。

(×)

  235、蒸馏水在蒸馏过程中水蒸汽夹带了水珠可以影响水质。

(√)

  236、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时阳离子树脂用1+1盐酸淋洗。

(√)

  237、SI单位制共有8个基本物理量。

(×)

  238、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

(√)

  选择题

  1、欲配制1000ml0.1mol/LHCL溶液,应取浓HCL(12mol/L)多少ml?

(B)

  A.0.84mlB.8.4mlC.1.2mlD.12ml

  2、物质的量浓度(以其化学式为基本单元)相同的情况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PH值最高的是(B)。

  A.NaAcB.Na2CO3C.NH4ClD.NaCl

  3、在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C)。

  A.光电管B.测辐射热器C.硒光电池D.蓄电池

  4、某酸碱指示剂的PKHIn=5.0,则从理论上推算其PH变色范围是(C)

  A.4~5B.5~6C.4~6D.5~7

  5、人体血液的PH值总是维持在7.35~7.45,这是由于(B)。

  A.人体内有大量水分;

  B.血液中的HCO3-和H2CO3起缓冲作用;

  C.血液中含有一定量的Na+;

  D.血液中含有一定量的O2

  6、用0.02mol/LAgNO3溶液滴定0.1g试样中的Cl-(Cl的摩尔质量为35.45g/mol),耗去40ml,则试样中CL的含量约为(C)

  A.7%B.14%C.28%D.35%

  7、0.0095mol/LNaOH溶液的PH值是:

(B)。

  A.12B.11.98C.12.0D.2.02

  8、将PH=1.0与PH=3.0的两种强电解质溶液以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为:

(B)。

  A.0.3B.1.3C.1.5D.2.0

  9、密度为1.47g/ml(20℃)的57.0%的H2SO4溶液,其中H2SO4的浓度(mol/L)为:

(D)。

  A.0.854B.1.71C.8.38D.8.55

  10、以FeCL3溶液滴定0.02000mol/LEDTA溶液至等当点时,它们的体积比VEDTA/VFeCl3=2.000,则FeCl3溶液浓度(mol/L)为:

(D)。

  A.0.005000B.0.01000C.0.01500D.0.04000

  11、以0.01000mol/LK2Cr2O7溶液滴定25.00mlFe2+溶液,耗去K2Cr2O7溶液25.00ml,每mlF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