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7717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docx

复试笔试及面试材料

《钢结构》复习提纲

第一章

1、钢结构的特点,应用范围。

(P2—P5)

2、了解结构的两类极限状态的概念或两类极限状态所包含的内容。

(P7)

3、了解钢结构内力的分析方法(P12)

第二章

1、钢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18)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韧性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

2、GB50017—2003推荐承重结构宜采用哪四种钢材(P19)Q235、345、390、420

3、建筑钢材可能的两种典型破坏形式是什么各自的破坏特征如何P23塑性脆性破坏前塑性变形程度

4、简述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弹性模量冷弯性能冲击韧性

5、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化学成分,组织构造和缺陷,温度、应力集中、冷作硬化和应变时效硬化、荷载类型等

6、什么是应力集中构件中产生应力集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应力集中将会造成什么后果(P30)

7、疲劳破坏特点是什么(P36)脆性断裂断口与一般的不同疲劳对缺陷十分敏感

8、对于设计要求的疲劳寿命n,各种构件或连接破坏的应力幅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构造细部。

如果由构造细部引起的应力集中大,则破坏时的应力幅就小,其疲劳性能就不好。

9、我国常用建筑钢材的钢种、钢号是什么钢号表示法(P43—P46)

10、为什么薄钢板或小直径钢材比厚板或大直径钢材的强度高,即为什么GB50017—2003要对钢材以板厚分组区别其强度辊轧次数较多,轧制的压缩比大,钢材的性能改善明显,其强度、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均优于厚板

11、用塑性良好的Q235钢材制成的材料一定发生塑性破坏吗,why不一定,低温、应力集中、冲击荷载等因素能使塑性良好的钢材发生脆性破坏。

第三章

1、目前我国常用的连接方法有哪些(P52)焊接、铆钉、螺栓(轻钢结构)紧固件连接

2、手工电弧焊焊条与焊件金属品种相适应。

Q235号钢焊件用E43系列型焊条、Q345钢焊件用E50系列型焊条,Q390和Q420钢焊件用E55系列型焊条。

3、焊缝质量检验标准

4、什么情况下需验算对接焊缝强度对接焊缝传递各种内力的计算(P63—P66)

5、角焊缝的尺寸限制:

写出hfmin,hfmax,Lwmin,Lwmax的值,为什么要有这些限制(P67—P68)

6、何为正面角焊缝、侧面角焊缝焊缝长度方向与作用力垂直的正面角焊缝;焊缝长度方向与作用力平行的侧面角焊缝承受静力载荷或间接动载时,正面角焊缝的承载能力为侧焊缝的倍

7、直角角焊缝传递各种内力的计算(基本假定、计算方法);静载与动载作用下的计算有何区别角钢角焊缝连接的计算;计算公式、K1和K2的取值;扭矩T作用的角焊缝连接的计算假定、计算公式、计算步骤;弯矩、轴心力、剪力共同作用下角焊缝的计算。

8、简述残余应力的影响。

P226静力强度=结构刚度-压杆稳定-低温冷脆-疲劳强度-

9、螺栓排列时应考虑哪些要求受力要求、构造要求、施工要求(扳手有空间拧)

10、绘图说明抗剪螺栓连接的三各工作阶段,并说明普通螺栓连接、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准则)。

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P92)

11、普通螺栓抗剪连接可能的破坏形式、设计中如何考虑螺栓杆受剪受拉破坏孔壁承压破坏

12、对于抗剪螺栓连接,何谓“解钮扣相象”计算中如何考虑(P99)

13、螺栓连接(普通螺栓、承压型高强螺栓、摩擦型高强螺栓)传递各种内力的计算(计算假定、计算方法等)(P98—110)

14、抗剪螺栓连接构件的净截面计算(普通、高强螺栓)。

(课件)

第四章

1、静载作用下轴心受拉构件强度计算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及计算公式。

(课件)

2、轴压构件可能有哪几种屈曲形式轴压杆的屈曲形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P189)

3、什么是柱子曲线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较之理想轴压杆,实际轴压杆的受力性能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课件)

4、残余应力对轴压杆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取决于哪些因素(构件截面形状尺寸、残余应力的分布和大小,构件屈曲时弯曲方向)

5、为了提高轴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可以有哪些构造措施

6、轴压杆局部稳定的确定原则(P207)翼缘宽厚比、腹板高厚比限值各多少公式中为什么λ要用λx或λy中的大值(P208)

7、简述实腹式轴压构件的截面选择和验算的方法、步骤。

(P209—214)

8、对于给定的截面,计算轴压柱所能承受的压力。

9、在整体稳定计算中,为什么剪力对格构式轴压构件绕虚轴稳定的影响不能忽略在设计中如何考虑写出双肢格构式轴压构件对虚轴的换算长细比公式。

(P215)

10、简述格构式双肢轴压构件的截面选择和验算方法。

(P219—224)

11、在格构式轴压构件的截面设计中,如何应用等稳定条件(P220)

12、格构式受压构件(轴压或压弯)缀材的计算体系及其假定(P217—P218)

13、格构式轴压构件,如何保证其分肢的稳定性(P216)

14、轴压实腹柱对两主轴X,Y轴的等稳定条件是什么格构柱呢为什么

第五章

1、写出GBJ17—88规定的梁正应力计算公式。

(P119)

2、梁正应力验算,考虑梁截面有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的计算有哪些条件(

、静力荷载)

3、梁的局部压应力验算条件、验算部位、假定、计算公式及其各符号的含义。

若бc>f,你如何处理(P121—122)

4、折算应力бzs的验算部位(验算截面及验算点)、验算公式及各符号的意义,为什么要取系数β1>

5、简述梁整体稳定的概念(相象及原因),并分析影响梁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高梁整体稳定性的途径和不要验算梁整体稳定的条件。

(P122—123)

6、为什么当钢梁整体稳定系数Ψb>时,要用Ψb’来代替Ψb(P132)

7、焊接梁的截面高度依据什么条件来考虑实际采用的梁高应满足什么要求(P154、课件)

8、组合梁腹板的加劲肋布置、翼缘宽厚比限值均按板件局部屈曲不先于钢材屈服的原则确定。

9、组合梁腹板加劲肋有哪些形式,各起什么作用(课件)

第六章

1、压弯构件可能有哪几种整体破坏形式(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失稳破坏、弯矩作用平面外失稳破坏)

2、写出实腹式压弯构件单向受弯的强度验算公式,画出对于实腹式压弯构件,此公式所对应的截面应力分布图形,说明此公式是否适用于单轴对称截面,是否适用于直接承受动荷作用的实腹式压弯构件拉弯构件也使用吗(P235—P236)

3、写出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的实用计算公式,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为什么对于较大翼缘受压的单轴对称截面尚要计算较小翼缘。

(P241、课件)

4、写出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的实用计算公式,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

(P243)

5、当弯矩作用在和构件的缀材面相垂直的主平面内时(弯矩绕实轴作用),如何验算格构式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外的整体稳定性(P255)

6、当弯矩作用在和构件的缀材面相平行的主平面内时(弯矩绕虚轴作用):

①、写出格构式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的实用计算公式,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以及该公式对应的设计准则;画图说明对于不同的肢件,计算Wx时y0的取值;为什么y0要有此不用(P253)

②、为什么此时要计算其单肢稳定、而不必验算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并说明验

算的内容、公式和步骤(P254)

13年福州大学结构工程笔试

一、问答题(25分,每题5分)

1、试画出适筋梁三个受力阶段末的应力图形,并说出它们各是什么计算的依据

2、什么是徐变在预应力混凝土中如何减少徐变带来的影响

3、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抗震三大原则是什么在实际工程中是如何做到的

4、在钢结构整体稳定计算中,为什么剪力对格构式轴压构件绕虚轴稳定的影响不能忽略在设计中如何考虑的

5、钢结构中,角焊缝的焊脚尺寸有哪些限制为什么要对厚度加以限制

二、计算题(15分)

有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跨度为5000mm,跨中承受集中荷载,截面尺寸为200*450,as=35mm,采用C25混凝土(fc=mm2,ft=mm2),纵筋采用HRB335(fy=300N/mm2),箍筋采用HPB235(fy=210N/mm2),试计算:

1、当梁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M=100KN?

m时,纵筋的配筋面积为多少

2、若配纵筋为5Φ25,则能承受多大的集中荷载

3、该梁能承受多大的剪力

三、英译汉(8分)

答案:

一、1、答: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上)P39图3—6混凝土梁工作的三个阶段应力图。

第一阶段末用于抗裂验算;第二阶段末用于裂缝宽度及变形验算;第三阶段末用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答:

(1)结构或材料承受的应力不变,而应变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

(2)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采用干硬性混凝土;

采用级配较好的骨料,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加强养护,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3、答:

三大抗震原则:

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设计要求: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

(无确切答案)

4、答:

当格构式轴心受压杆绕虚轴发生弯曲失稳时,因为剪力要由比较柔弱的缀材负担或是柱肢也参与负担,剪切变形较大,导致构件产生较大的附加侧向变形,它对构件临界力的降低是不能忽略的。

因此,通过换算长细比λox来代替对x轴的长细比λx,就可确定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格构式轴心压杆的临界力。

5、答:

(1)hf不应过小,以保证焊缝的最小承载能力,并防止焊缝因冷却过快而产生裂纹。

规定:

hfmin≥

(mm),t为较厚焊件厚度,对自动焊,最小焊脚尺寸可减小1mm;对T形连接的单面角焊缝,应增加1mm,当焊件厚度小于4mm时,则取与焊缝厚度相同。

(2)hf若太大,则焊缝收缩时将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且热影响区扩大,容易产生脆裂,较薄焊件容易烧穿。

规定:

角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宜大于较薄焊件厚度的倍。

但板件的边缘焊缝最大hf尚应符合:

当t≤6mm时,hf≤t,当t>6mm时,hf=t-(1~2)mm。

结构笔试题目

2011年笔试题目:

1.混凝土受力分析的四个假定。

(混凝土3章)

2.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四个阶段,画图。

混凝土梁的几种破坏状态(混三章)

3.混凝土构件大小偏压的定义,区别。

4.混凝土正截面,斜截面的计算(一般是一个大题含若干小题涉及压,弯,剪的计算)。

5.混凝土徐变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减小措施。

6.钢结构的疲劳破坏,应力集中。

7.一个构造合理的钢结构一定发生脆性破坏吗为什么

2012年笔试题目:

1.徐变收缩的定义,徐变的有利及不利之处。

2.Nu-Mu曲线及结论。

3.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态,区别及如何避免。

4.钢结构需验算哪些内容.

5.混凝土正截面,斜截面的计算

6.计算考混凝土的压弯剪(两三个小问题)三章

专硕

1、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定义及如何预防

2、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需要验算哪些部位的计算?

3、受弯构件的的破坏形式是什么

答案:

简答

1、答:

(1)混凝土在空气中硬化时体积缩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收缩受结构周围的温度、湿度、构件断面形状及其尺寸、配合比、骨料性质、水泥性质、混凝土浇筑质量及养护条件等许多因素有关。

在实际工程中要采取一定措施减少收缩应力的不利影响,如施工缝。

(2)结构或材料承受的应力不变,而应变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

它与内在因素、环境影响、应力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骨料坚硬、尺寸越大、养护温度越高、养护湿度越大,徐变越小。

在预应力混凝土中,可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采用干硬性混凝土;采用级配较好的骨料,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加强养护,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2、答:

需要计算部位为:

支座边缘处的截面、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斜截面、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斜截面、腹板宽度改变处的斜截面。

3、答:

适筋破坏形态、超筋破坏形态、少筋破坏形态三种破坏形式。

具体见: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上)P42—P44

目录(面试材料)

1结构形式优缺点比较及应用

1.1混凝土结构有哪些应用

1.2预应力混凝土有哪些应用

1.3钢结构的特定及应用范围

1.4为什么大跨度用钢结构比用混凝土好

1.5高层建筑基础采用什么形式

2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概念设计

2.1对混凝土耐久性的理解

2.2钢结构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3钢材从哪些方面可以防止脆性断裂

2.4用塑性良好的Q235级钢材制成的材料一定会发生塑性破坏吗为什么

2.5影响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

2.6哪些情况不必计算梁的整体稳定

2.7钢材疲劳断裂如何产生,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2.8残余应力对轴压杆的整体稳定影响取决于哪些因素

3抗震,抗风及检测

3.1地震中楼房最容易垮的地方是哪里

3.2什么类型的建筑需要抗风设计

3.3结构检测与加固的方法

4材料方面的一些科学前沿

4.1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及应用

4.2谈谈对建筑新型材料的了解

5土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一些新理念

5.1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理解

5.2对低碳经济的理解

5.3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6做研究涉及的一些东西

6.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6.2实验研究与电算研究不一致怎么办

6.3当实验数据与设想不一致怎么办

6.4遇到很前沿的问题怎么办

6.5毕业论文遇到难题怎么办

7其他

7.1对那些方向感兴趣

7.2适合做土木工程师的条件

正文

1结构形式优缺点以及应用

1.1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与应用范围

1.1.1优点:

可模型好,强度价格比合理,耐火性能好,耐久性能好,适应灾害环境能力强,易于就地取材。

1.1.2缺点:

自重大,不利于抗震和建造大跨和高层结构抗裂性差,在要求防渗漏的一些结构中收到一些限制;工序多,需养护,工期长,并受施工环境和季节气候条件限制

1.1.3应用:

早期,钢筋和混凝土强度都比较低,仅适用于一些小型梁板柱基础等构件;随着强度的提高,预应力的产生,混凝土可以应用于一些大型结构;近些年,伴随着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新型混凝土材料的产生。

混凝土结构可以用于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大型水利工程,海洋钻井平台和核电站等。

1.2预应力结构有哪些应用

1.2.1优点:

可延缓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

1.2.2缺点:

构造、施工和计算都较钢筋混凝土构件复杂,延性也差些

1.2.3其可用于:

①要求裂缝控制等级较高的结构,如水工结构

1.2.4②结构或构件变形要求较高的构件或结构,例如大跨度或受力很大的构件,③对需要进行疲劳验算的结构,例如吊车梁,桥梁

1.3钢结构的应用范围及特点

1.3.1优点:

材料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材料均匀和力学计算假定较符合自重比较轻制造简便,施工工期短

1.3.2缺点:

耐腐蚀性能差耐热不耐火

1.3.3应用范围:

大跨度结构,重型厂房结构,受动力何在影响下的结构

1.3.4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轻型钢结构可拆卸结构,刚和混凝土组合结构

1.4为什么大跨度用钢结构比用混凝土结构好?

1.5答:

自重,抗震和施工。

1.6因为大跨度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其自身的重量大,容易产生裂缝,对于结构的抗震不利。

而钢结构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大跨度采钢结构抗震性能好。

再者钢结构叫混凝土结构施工方便,可缩短工期。

1.7高层建筑采用什么基础形式及其特点。

1.8柱下独立基础:

适用于层数不多、土质较好的框架结构

1.9交叉梁基础:

用于层数不多、土质一般的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

1.10筏型基础:

层数不多,土质较弱,或者层数较多,土质较好时适用

1.11箱型基础:

适用于层数较多、土质较弱的高层建筑

1.12桩基础:

地基持力层较深时采用

2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概念设计

2.1对混凝土耐久性的理解

2.1.1定义:

结构在使用环境下,对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其他使结构材料性能恶化的各种侵蚀的抵抗能力。

2.1.2主要影响因素有:

混凝土冻融破坏、碱——骨料反应、侵蚀性介质腐蚀、混凝土碳化等。

(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混凝土的碳化和钢筋的锈蚀)

2.1.3耐久性设计主要采取的保证措施有:

划分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规定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根据环境类别)、规定裂缝控制等级及其限值(根据环境类别)、规定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2.2钢结构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2.2.1材料上:

合理选用钢材,选择高强度且具有较好经济指标的钢材;

2.2.2结构方案:

尽可能采用标准化,模数化的结构布置;宜优先选用标准化和通用的结构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程量。

2.2.3连接设计:

选用构造简单,传力直接的节点形式,并应满足构造要求;

2.2.4其他:

应保证钢结构在加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并针对钢结构的实际,满足防水防火要求。

2.3钢材从哪些方面可以防止脆性断裂(材料选用,初始裂纹,应力集中,构造细部)

2.3.1正确选择钢材,使有足够的任性,尽可能选用薄钢板;

2.3.2尽量减少初始裂纹的尺寸,尽量避免在构造处理中形成类似于裂纹的间隙;

2.3.3注意在构造处理上缓和应力集中,以减少应力值。

2.3.4(区分钢材的塑性破坏,构件的塑性破坏和结构的塑性破坏)

2.4用塑性良好的Q235钢材制成的材料一定会发生塑性破坏吗为什么?

2.5答:

不一定。

塑性良好的钢材(含碳量低,屈服点低,抗拉强,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在设计,施工和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可发生脆性破坏,如存在应力集中,残余应力,冷却硬化情况,低温下,在动力或循环荷载作用下等可发生脆性破坏。

2.6钢材脆性破坏的因素有:

1.化学成分2.冶金缺陷(偏析,裂纹,起层)3.温度(热脆,低温冷脆)4.冷作硬化5.时效硬化6.应力集中7.同号三向应力状态

2.7影响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

2.8答:

纵向残余应力,构件的初弯曲,荷载作用点的初偏心以及构件的端部约束条件等

2.9哪些情况可以不必计算梁的整体稳定

2.9.1有铺板(各种钢筋混凝土板和钢板)密铺在梁的受压翼缘上并与其牢固相连接,能阻止梁受压翼缘的侧向位移时;

2.9.2H型钢或工字型截面简支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与其宽度之比满足规范规定可不验算;

2.9.3箱型截面简支梁其截面尺寸满足

,且

不超过95(

)时,不必验算梁的整体稳定。

2.10钢材疲劳断裂如何产生,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2.10.1如何产生:

钢材本身存在缺陷,如微观裂纹。

而疲劳断裂是微观裂缝在连续重复荷载作用下不断扩展直至断裂的脆性破。

(缺陷处双向或者是三向受拉)

2.10.2基本特点:

①出现疲劳断裂时,截面上的应力低于材料的抗压强度,甚至低于屈服强度②疲劳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塑性变形极小③端口可能贯穿于母材,可能贯穿于连接焊缝,也可能贯穿于母材及焊缝,④断口部分呈半椭圆形光滑区,其余部分为粗糙区。

2.11残余应力对轴压杆的整体稳定取决于哪些因素残余应力的定义产生原因?

2.12定义:

存在构件截面内自相平衡的初始应力。

2.13原因:

焊接,型钢轧制后不同部位冷却不均匀,板边缘经火焰切割后热塑性收缩均会产生。

2.14对整体稳定影响取决于:

残余应力的分布位置,大小和构件的屈曲方向。

若残余应力区位于远离截面主轴的边缘,杆件抗弯刚度降低很多,屈曲临界力降低很大。

此外,残余应力对同一轴压柱整体稳定性的影响与屈曲方向有关。

3地震,风载,检测。

3.1地震中最容易垮的地方是哪里?

3.2答:

地震中房屋最容易破坏的地方自然是最薄弱的地方。

如框架节点处,底层端柱,刚度突变位置和构件应力集中位置。

3.3什么类型的建筑需要抗风设计?

3.4答:

高规:

当建筑结构在60米以上以及大跨度,长悬臂时需组合风载。

3.5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

3.6答:

加固的方法:

加大截面法、外包钢法、预应力法、改变结构传力途径法、外部粘钢法、使用新材料加固等。

3.7检测的方法:

混凝土结构检测(如:

结构性能实荷检测、回弹法、超声波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取芯法、拉拨法)砌体结构检测(如:

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回弹法、点荷法、射钉法)钢结构检测(如:

结构性能实荷检测与动测、超声波无损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涂层厚度检测、钢材锈蚀检测)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检测(如:

钢管混凝土的强度与缺陷检测)等。

4材料方面的一些科学前沿

4.1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与应用范围?

4.2答:

定义:

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掺加剂和掺合料配置而成的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耐久性。

主要类型有:

自密实混凝土,内养护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

4.3特点:

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和适当的抗压强度。

4.4应用范围:

大跨度,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层结构

4.5对建筑新型材料的了解?

4.6答:

特性:

新型建材具有轻质,高强,保温,节能等优良特性。

4.7举例:

新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粘土空心砖,轻质板材),保温隔热材料(膨胀珍珠岩,聚苯乙烯泡沫),防水密封材料(改性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材料),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壁纸,墙布)

5土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一些理念

5.1谈谈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理解?

5.2答:

全生命周期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筑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

5.3低碳经济,低碳建筑的理解

5.3.1低碳经济:

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低碳建筑:

5.3.2低碳建筑是指建筑材料生产商在生产建材,设备时,业主在使用建筑时,建筑施工商在修建,拆除建筑时尽量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总之,低碳建筑强调组成建筑的各元素的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

5.3.3低碳建筑与低碳

5.3.4贯彻低碳经济理念要求—低碳建筑:

1.加强对低碳建筑及其意义的宣传。

2.指定和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的标准。

3发展低碳建筑需要树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理念。

①建筑材料低碳②建筑施工低碳(能耗,水耗,电耗)③建筑使用低碳4.建立低碳经济推广应用的激励政策

5.3.5低碳建筑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低碳建筑时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角,也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4谈谈对绿色建筑的理解

5.4.1绿色建筑:

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民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5.4.2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低碳建筑是绿色建筑的概念延伸。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的概念一致。

但是绿色建筑仅是在建筑物的修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忽视建筑物在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

从这个意义上,低碳建筑包括绿色建筑,而部分绿色建筑不能成为低碳建筑。

6做研究涉及的一些东西

6.1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6.1.1基础研究:

为了认识现象,获取关于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的知识,而不是考虑直接应用,或者虽然确定其应用前景但并不知道达到应用目的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6.1.2应用研究:

目的一,即发展基础研究,确定其可能用途。

6.1.3目的二,即为达到具体的,预定的目标确定应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