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7793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8 大小:23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8页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8页
亲,该文档总共8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8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docx

初中物理知识框架

 

 

初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产生:

..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声源。

声音靠介质传播。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但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传播:

...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声音是什么

声音是一种波,叫做

声波。

声音是一种波:

波击碎胆结石,声波使烛焰晃动)

声波具有能量(声

声速:

一般来说,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小,液体次之,固体中速度最大

空气中的声速约为

340ms。

(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

响度

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响度的单位:

分贝(dB)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给人的体验是声音的尖锐或者浑厚)

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快慢,声源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

音调

振动的快慢用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

频率的单位(Hz)

音色:

音色通常用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乐音与噪声:

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波形是没有规律的。

噪声的来源:

生活噪声﹑工业噪声﹑交通噪声

令人厌烦的噪声

噪声的危害

噪声的控制:

声源处控制噪声,传播途中控制噪声,人耳处减弱噪声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可听声:

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

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

定义: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超声波特性:

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应用:

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剂﹑超声波焊接器。

 

定义:

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特性:

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次声波产生: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应用:

预报地震﹑台风﹑监测核爆炸。

 

1

 

物质的三态:

通常情况下物质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

状态。

物质所处的状态和温度有关。

物质的三态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温度的测量

单位:

摄氏度,符号。

C,

1摄氏度的规定:

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

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

100度,在

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温度

(1)实验室用温度计;

常见的温度计:

(2)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

0.1℃。

(3)

寒暑表。

测量仪器:

工作原理:

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1)

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

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

温度计使用:

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

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

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定义: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种类:

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汽化

汽化和液化

 

蒸发:

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条件:

吸热(任何温度下都可能发生)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2.液体表面的气体流速3.液体表面积大小等。

 

沸腾:

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沸腾沸腾现象:

声音由大变小,气泡由少变多,沸腾前温度不断上升,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条件:

1.达到一定的温度(沸点)2.继续吸热。

 

液化

 

熔化

 

熔化和凝固

凝固

 

升华

 

定义: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条件:

放出热量

使物体液化的方式:

降低温度或者一定温度下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

“白气”、雾、等。

 

定义: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熔化条件:

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照固

熔体

化分

定义:

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特类

特点:

凝固过程放出热量,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定义: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特点(条件):

升华吸热。

 

晶体: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

冰,海波,常见金属

非晶体: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石蜡,)

晶体熔化条件:

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熔点:

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凝固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升华和凝华

 

凝华

 

固态

常见的现象:

水的升华(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干)碘的升华,灯泡变黑,干冰升华(人工降雨)。

 

定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特点:

凝华放热

常见的现象:

水的凝华(霜,冰花的形成,碘的凝华)

 

升华(吸)

 

熔化(吸)汽化(吸)

液态气态

凝固(放)

液化(放)

 

凝华(放)

 

熔点沸点

 

2

 

 

定义:

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注:

月亮,发光屏幕不是光源)。

光源

天然光源:

太阳﹑水母﹑闪电;

分类

人造光源:

火焰﹑灯光。

 

光的色散:

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的现象。

光的色彩

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

红、黄、蓝。

光的色彩、颜色

光照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光被吸收,

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会透过它。

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光具有的能量叫做光能。

 

概念:

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性质: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

红外线所有物体都在不停的向外辐射红外线。

应用:

红外探测器﹑红外照相机﹑红外夜视仪﹑追踪导弹

人眼看不见的光

不可见光

概念:

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紫外线。

紫外线性质: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应用:

验钞机﹑紫外线杀菌﹑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

光线表示方法:

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光的直线传播

现象:

影子的形成(手影,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光速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气体,液体,固体按顺序递减。

真空中的光速3×108

m/s,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

3×108米/秒。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像特点: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5)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平面镜

平面镜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求物像的大小,距离。

成像作图:

平面镜是像与物体的对称轴,像为虚像,用虚线,

平面镜成像的应用

生活中具体应用有:

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潜望镜,牙医用反光镜。

光污染:

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定义:

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光的反射

(注:

光路是可逆的)

三线两角:

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

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发现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

的现象。

三线两角: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规律: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

侧,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

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当光的折射发生在空气与另外一种介质之间时,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光疏物质中的那个角较大。

光的折射现象:

水变浅了,水中看岸上的人变高,海市蜃楼,幻日,变形的太阳等

 

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

 

特点

凸透镜(会聚透镜)

凹透镜

透镜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

结构

中间厚边缘薄

中间薄边缘厚

折射作用

会聚

发散

成像

成像多样

正立缩小

相关概念:

光心(O)、焦点(F)、焦距(f)、物距(u)、像距(v)、

 

口诀:

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相同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

u<f

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

f<u<2f

v>2f

倒立放大的实像

投影仪

u=2f

v=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u>2f

f<v<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

 

凸透镜:

照相机镜头,眼睛的晶状体。

照相机与眼睛物距:

大于两倍焦距。

成像的性质:

倒立缩小的实像。

照相机与眼镜视力矫正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

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近视眼:

成像于视网膜之前,看不清远处的景物,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

成像于视网膜之后,看不清近处的景物,用凸透镜矫正。

 

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

望远镜伽利略望远镜:

目镜为凹透镜,物镜为凸透镜。

开普勒望远镜:

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但是目镜的焦距较小(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

望远镜与显微镜

显微镜:

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较小(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1).要借助工具作图;

(2)

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

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

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

(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5)

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

(6)

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

(7)

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

(8)

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4

 

1

千米=1000米=103米;

1

分米=0.1米=10-1米;

1

厘米=0.01米=10-2米;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用符号m表示)

1毫米=0.001米=10-3米

1

米=106微米;

长度的测量工具有:

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仪﹑米尺等。

1微米=10-6米。

的刻度尺的使用:

 

间接测量方法: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数字加单位)。

替代法:

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如:

(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

(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累积法:

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

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

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测硬币直径。

化曲为直:

测乒乓球直径。

估测法:

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

误差。

测量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

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时间的单位和测量

常用的时间测量仪器:

秒表。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

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相同的时间比较运动的路程:

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比较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越少的,运动的越快。

 

速度物理意义:

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符号为v

速度

S

计算公式:

v

t

速度的单位是:

米/秒;千米/小时。

(m/s,km/h)

1米/秒=3.6千米/小时

了解常见物体的速度。

 

定义:

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

必须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任意时刻速度都相等才能叫匀速)

特点:

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速度一定,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相同的路程。

路程的计算公式:

Svt

直线运动

变速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

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用公式:

s=vt;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平均速度,根据平均速度可求路程和时间。

 

宇宙万物,小到微观粒子大到宇宙天体,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当中。

 

定义:

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外一个物体叫做参照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

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取:

描述物体运动时可以选取除其本身外的任何物体。

但有时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

世界是运动的

我们经常选取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5

 

 

定义:

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叫做质量(m)。

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质量不会随着物体的地理位置,物体的形状和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单位:

质量国际单位是:

千克。

其他有:

吨,克,毫克

(t、Kg、g、mg)。

换算:

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进率为

1000)。

质量

测量工具:

天平,杆秤,案秤,电子称,体重计。

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

一放: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二调: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托盘天平和

三称:

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

质量的大小

物理天平的使用

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左物右码)

四计:

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

值。

m左m右m游示

 

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

使用天平应注意:

(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

(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密度

3

3

3

(mL)每相邻两个单位进率为1000

单位及其换算:

m、dm(L)、cm

量筒是用来直接测量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

体积

规则形状的固体体积可以通过测量其几何尺寸再用体积公式算出。

不规则形状的固体体积可

以借助液体和量筒测量。

气体体积一般等于容器的容积。

 

定义: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基本概念

m

计算公式:

V

单位:

Kg

,g

,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

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

m3

cm3

3

3

密度

鉴别物质

 

应用密度知识的应用:

 

测量固体密度

测量液体密度

 

(1)鉴别物质:

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

求出物质密度。

再查密度表,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2)求质量:

m=ρV。

(3)求体积:

V=m/ρ。

M、V、三者任意知道其中两者可以求得第三者。

等质量问题:

冰化水,水结冰,

密度计算

等体积问题:

模型,容器装液体

比值类问题:

列表法。

 

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

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6

 

 

(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运动初步扩散:

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

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加速器是探索微小粒子的有力武器。

微观粒子

摩擦起电:

通过摩擦的方式使得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带点叫做摩擦起电。

 

静电现象自然界中只存在着两种电荷: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质子

原子核

夸克

更小的微粒:

分子—原子

中子

电子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会而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太阳只是其中一颗普通恒星。

日心说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宇宙

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定:

宇宙诞生于距今

150亿年的一次大爆炸,这种爆炸是整体的,

涉及宇宙

全部物质及时间、空间,爆炸导致宇宙空间处处膨胀,温度则相应下降。

谱线红移说明星系离我们远去。

1AU(一个天文单位)是指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y.(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所经过的距离。

 

7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讲到一个力肯定涉及到两个物体:

施加力的物体叫做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做受力物体。

离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力的三要素是: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单位:

牛顿(简称:

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

弹簧测力计。

力的大小

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有关力的概念

弹簧测力计

(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

(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

用法:

(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

(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

(5)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力的示意图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力的示意图

(1)

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2)

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

力的方向;

画法

(3)

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

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定义:

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方向:

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重力的计算公式:

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