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有你记郑舒文老师课件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7999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谢有你记郑舒文老师课件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感谢有你记郑舒文老师课件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感谢有你记郑舒文老师课件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感谢有你记郑舒文老师课件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感谢有你记郑舒文老师课件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感谢有你记郑舒文老师课件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感谢有你记郑舒文老师课件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谢有你记郑舒文老师课件资料.docx

《感谢有你记郑舒文老师课件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谢有你记郑舒文老师课件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感谢有你记郑舒文老师课件资料.docx

感谢有你记郑舒文老师课件资料

感谢有你!

中国的美术教师们

深圳市深圳中学美术特级教师房尚昆

序言

您知道吗?

在全国已超过千万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一个队伍庞大,在学校学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美术教师群体吗?

您知道吗?

这些分散在全国各地城乡中小学中的美术教师们正在他们自己的岗位上以一种高度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为实现着自己的职业梦想与学科价值默默而勤勉的工作着吗?

——他们是一群可爱和值得尊敬的人。

这些年,由于教育部新课程远程培训和出版社教材培训的需要,我作为专家组成员有机会到全国各地进行过课程改革的交流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我接触到了很多和我一样的一线美术教师,这些美术教师有的是来自繁华的都市,也有的是来自乡村小镇,还有的是来自大山深处。

在培训活动几天难得的相处当中,我们一起座谈交流,那些美术教师以他们那种特有的直爽、率真和个性表达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大家真诚地交流让我了解到这些美术教师,有的坚守信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在美术教学与美术教育研究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也有的在完成好教学任务基础上坚守专业的发展与专业梦想,做到教学与专业相长,他们通过不断努力在美术专业上取得了令人羡慕地丰硕成果;还有的在学校美术教育中不被理解,不被重视,他们和他们所教的学科被淡忘和边缘化,这些美术教师有着很多困惑与艰难,也有着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但是,他们却坚持以一种信念一份责任勤勉而努力地工作着……

和美术教师同行交流,我非常敬佩他们在有限地条件下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那份坚守,更敬佩他们为自己理想的实现而进行的那种锲而不舍的追求。

交流中我时常被他们的那种精神和那份执着深深地感动,我感动他们的努力和作为,我从心底感叹——这是一个多么伟大、多么优秀的美术教师群体!

我一直有个想法,我想从各个角度来写那些可爱的美术教师和他们那些让人感动的故事,我要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代表人物和他们感人的故事让全社会了解和认识我们的美术教师,感受他们的奉献精神与梦想以及他们经过艰辛所作出的业绩,同时,也让我们自己能找到走在我们前面的榜样。

我想通过我的描叙告诉大家,他们——这帮美术教师群体是一群最可爱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也是能深深感动着我们的人。

《中国中小学美术》杂志社周殿宝主编当知道我有这个愿望,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经研究决定给我一个平台,每期刊登这些可敬可爱的美术教师其人其事,让我非常感动。

《中国中小学美术》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是一个面向全国中小学与美术教师的刊物,她有着广大的读者面,在全国中小学校以及美术教师中有着积极地影响和很高的评价。

借助这个平台,我想让教师——这个天底下最阳光职业中的美术教师们走向阳光!

也期待我们美术教师从中能寻找到自己的榜样。

感谢有你!

一个睿智前行,铸就不凡业绩的老师

    ______ 记广东华南师大附中美术教师郑舒文

 

   在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中有个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之为“肥仔”的教师,他就是美术教师郑舒文。

郑舒文,1967年生于广东电白县水东镇。

1993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工艺美术专业,1998年在华南师范大学研修油画。

2010年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研修工艺美术。

   郑舒文老师是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现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教育部高中美术新课程远程培训专家团队核心成员,文化部专家委员会入库专家,广东省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入库委员,多次担任国家级评委。

同时为中山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华南师大美术学院等院校外聘教授。

他还在2000年到南京参加全国计算机美术教育研讨会,成为全国第一届计算机艺术协会会员。

  在广东我早就听说郑舒文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美术教师,但是初识郑舒文老师,还是在2004年我们受委托要拍摄国家教育部高中新课程远程培训的视频课程,我当时随着广东省教育厅美术教研员周凤甫老师和广州美术学院陈卫和教授一起去华师附中去拍摄郑舒文老师的陶艺教室,我和大家一起来到了他创办的陶艺课室。

这个陶艺教室是一座独立的二层楼房,它坐落在校园里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它的外观并不豪华,但是,当我走进他的陶艺园地却完全超乎我想象,让我惊讶不已。

这栋二楼的院子设计考究,里面溪水潺潺,金鱼在环楼的小溪中畅游,院落里到处成列着师生的陶艺作品,件件精彩。

在这个小楼的一层有一间可供150位学生同时上课的陶艺教室,还有一个一次可以烧制三百多件学生作品的大窑炉,二楼是教师办公室、阅读室、展厅和做陶艺的地方,里面成列着一些非常漂亮的教师作品和被外聘用来教陶艺大师的作品,二楼区域的划分十分合理而考究,坐在那里你能感受一种文化,也有跃跃欲试做陶艺作品的感觉。

当时,我暗想:

这个陶艺教室的环境与设备需要学校投资多大的经费啊?

带着好奇与羡慕,我边参观边和郑舒文老师聊起来。

郑舒文老师告诉我,那是在1995年时,在华南师大附中委任下,开始创建陶艺实践场地(陶艺大课室)。

他发现陶艺教育在学校开展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精神的培养具有很大的意义与课程价值,他认为中国作为有着上万年灿烂而悠久的瓷器文化的文明古国,作为学校我们应该传承这种文化,让学生感受陶艺的魅力,从此一心扑在陶艺教育上。

为了陶艺大课室的建设,1995年他赴景德镇参加国际高岭土研讨会,进行实地考察,走访专家,回来以后他特地邀请华南师大美术学院研究所方少华、石磊、杨国辛教授,广州美院黄舒展教授一起策划,设计,创建陶艺大课室。

经过多少个不眠之夜,一份份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张张规划图纸终于在他们辛勤的努力下完成。

陶艺教室建设有了好的方案,但是,建设过程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的过程,首先必须落实那一大笔资金,学校因为项目前景不明朗,在前期给予的投入有限,他以他的智慧与执着,以及完成学校交给任务的责任感,带着规划项目到社会寻求赞助,他的坚持感动了学校与社会的有识之士的理解,支持与赞助,落实了设备、场地及资金的难题。

陶艺大课室建设期间,他全程参与,细到一砖,一螺丝,都跟着工人去完成。

为了顺利开展陶艺教学,利用节假日,自费跑遍了省内的佛山,潮州,省外的河南神垕,江西景德镇,江苏宜兴等著名陶瓷产地,实地考察,学习技艺。

在他的努力下,1999年学校陶艺大课室建成并启用,2000年正式开展陶艺课程教学。

2002年应高中美术课程改革要求,探索并实施高中美术模块教学(陶艺、雕塑)。

2003年他以这个陶艺基地为核心创建了广东省青少年陶艺培训中心,2011年创建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培训中心,主要从事推广、普及工艺美术知识工作。

学校陶艺大课室的建成,从这里走出的学生无不感慨在这里的收获,这里成为学生制作与创造的乐园,获得智慧启迪的场所。

他们在这里不仅仅学到了陶艺制作技能,而且还收获了艺术创造的喜悦与成功,特别还让他们产生无穷的遐想与创意,以至于走到社会各领域的很多学生都把陶艺教学中的联想带入自己的研究领域。

   这个陶艺大课室的建成,郑舒文老师感觉到责任更加重大,为了更好地给学生做出示范,课余时间他埋头在陶艺大课室中研究创作,终于勤奋得到了丰硕的回报。

在陶艺创作上,郑舒文执着于传统陶工艺技巧,娴熟驾驭材料和火候,艺术表现力丰富,并以三足鼎、竹系列作为其陶瓷艺术的符号。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览,曾获国际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36项,多件作品被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收藏家收藏。

在从事陶艺创作,教育推广的同时,也在进行书法、篆刻、雕塑、国画、油画、现代媒体艺术等艺术创作及美术教育,是一位精陶艺创作,集绘画、雕刻、雕塑、摄影、媒体艺术创作、艺术评论于一身的青年工艺美术大师。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郑舒文老师始终把知识传播作为己任。

他加入工艺美术协会以来,游走于教育界与工艺美术协会之间,极力推广工艺美术知识普及到中小学课堂,目的是让学校课堂课外知识更丰富,工艺美术知识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年龄层次更小的受众内得到推广。

这里一件趣事让我感受他的无穷的魅力。

那是2010年他由于过度劳累和长期休息不好,因血糖升高而住院治疗,住院期间他始终坚持学习,不忘宣传,他的主治医生和护士门都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也随之对陶艺产生了兴趣。

他们直到现在还会利用周末闲暇来到郑舒文老师的陶艺教室做陶艺,学国画。

医生们也在这里感受着陶艺制作的快乐。

这些医护人员还有一些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如今都成为了他陶艺大教室的座上客,成为他的好朋友。

郑舒文老师与中山三院内分泌科建立了工艺美术文化角,提供工艺美术杂志、书籍等,让“糖兄弟”在治疗空余时间欣赏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同时推广普及工艺美术知识。

   郑舒文老师还是一个美术教育与美术创作的践行者,他知道自己的职责,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教师,不管他在工艺上取得多大的成绩,获得多少荣誉,他始终淡漠荣誉,一心前行。

了解他在学校的工作现状后,我不得不佩服他过人的精力和才华以及对教育理想的坚持。

他在华南师大附中做美术教师,教学之余进行多媒体教学探索,自行组织拍摄教学视频资料,通过努力,为学校准备了300小时时长和3T数据的美术教学素材。

他从教20年,除了在一线岗位教学外,一直负责学校编外宣传工作。

每逢校庆,元旦等,其他的师生都在欢庆时刻,郑舒文却带着助手为舞台及营造节日的气氛而通宵达旦的工作。

学校在几次校史展览厅布置中,他个人肩挑:

统筹、策展、美编、制作的工作,为了保证学校校庆校史展览能如期举行,自掏腰包十多万购入苹果电脑四台及相关配套设备,投入设计工作。

期间还连续五天通宵达旦的工作,因工作量巨大而过度疲劳,引起身体过敏,一个月下来竟然瘦了12斤。

他为了争取时间,每天泡在设计室,三餐基本盒饭解决,光是吃盒饭的费用就是加班费的三倍。

学校的宣传工作中,他在广东省学校范围内,最早引入了喷画的技术手段,他制作的展示设计多次获得全省教育成果展设计制作一等奖;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免费辅导参加艺术类考生,辅导多名学生考入考取中央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美术高等学府——创造了华南师大附中学生第一次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第一次被清华美院录取先例,成为学校高考新的亮点。

他为了开设更多的美术模块课程还曾在生病住院一个月期间里,充分利用时间,读完《中国篆刻史》,《篆刻美学初探》,《篆刻学》,《汉印技法三十例》,《篆刻病印评改200例》等书籍。

期间,萌发了开设篆刻技法校本选修课程的念头,病愈出院,他竟然刻好了12方印章,度过了充实又愉快的住院生活。

出院后他多方拜访书法篆刻名家学习篆刻技法,吴昌硕第三代传人——赵建雍老师,著名篆刻家李海老师,金石研究学者黎旭先生成了陶艺大课室的常客,在华师附中顺利开设篆刻校本选修课程,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及学校领导的赞赏。

他自费学习非线性剪辑技术,2003年在华师附中开设摄影短片制作(即微电影)校本选修课程,2010年更进一步开设手机摄影摄像校园微电影校本选修课程。

这些年他作为国家高中新课程远程培训专家团队核心成员之一多次参与了国家教育部远程教育培训工作,在2008年,他有一个让我们都觉得非常疯狂的举动。

为了拍摄清华美院王建中教授关于设计的一段视频,带上助手,带上拍摄、灯光等器材自费早上从广州飞到北京,下午拍摄,晚上飞回广州,通宵剪接,第二天上午就把剪接好的样片送到专家组。

当样片送到时,所有在场的专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他去过省内外很多地方讲学,传播工艺、美术基础知识,传授陶艺技能,培养很多教师及众多工业美术从业者,得到了大家很高的评价,成为了美术教师及工艺美术从业者的知心朋友与师长。

   在和郑舒文老师聊天的时候,让我非常纳闷,他尽管成绩斐然却还不是中学高级教师。

聊其原因,他告诉我是学校岗位编制的因素,十五年没有参报高级教师职称,他的理念,不想也没有必要在学校里跟有需要的同事竞争,他有高级工艺美术师职称,多间高校聘他为客座教授,他的专业水平已经得到国家承认,自己做自己的,一心前行。

和郑舒文老师聊天,他谈及他的经历与职业追求,你能深深感觉到,他是一个有着很多很多故事的人——一个能创造很多故事的人,他还是有着大智慧而又细微之处尽心努力的人,他是一个感情细腻能让你被深深吸引与感动的人。

他目标高远,抱负远大,脚踏实地;他为人真诚,性格随和,乐于助人;他才华横溢,博学笃行,一专多能。

和他接触与交流,你不得不佩服他的坚持、他的智慧、他的使命感。

   郑舒文老师作为一名中学美术教师,又是广东省的工艺美术界颇有影响的一名工艺大师,无论从专业成就和美术教育的成果,他都无愧于这些称号。

作为中学教师,他历尽艰辛创建的陶艺大课室已经成为学校美术教育的明珠,成为学校的艺术教育重要示范基地和连接社会的纽带;他自学多门美术课程,创造条件为学生开设多种美术模块供学生学习;他深知一名在校美术教师的职责,不辞辛苦地主动承担学校各种文化活动和美术宣传工作,刚入职的新老师都会吩咐他制作、悬挂横幅等宣传工作,他都能欣然接受,平静地完成任务;他善于表达自己艺术思想与艺术追求,专业硕果累累,获奖无数,他的教育理念在美术教师中和工艺美术界中都受到关注。

   一个美术教师以自己的睿智、坚韧和敬业精神,取得了让人感动与震惊的成绩,对他的了解让我肃然起敬。

我曾经表达对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成长的感受时说过:

一个好教师是悟出来的,是磨出来的、也是练出来的,同时还是累出来的。

郑舒文老师正是用自己的独特的悟性与磨练,还有他的智慧,并经过自己长期不懈努力与坚持而走到今天。

正如一位教育部美术教育专家来到他的工作室看到他所做的这些业绩后,非常感慨的说:

作为一个美术教师能如此敬业,并能在专业水平,教学成果上都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能把美术教师做到这种地步我们无话可说。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我经常哼哼的那首《同一首歌》,这首歌的歌词写道:

   鲜花曾告诉我你怎样走过,大地知道你心中地每一个角落。

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

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

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

每一次相逢的笑脸都彼此铭刻。

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

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

   歌声告诉我们鲜花背后的故事,歌声告诉我们梦想与艰辛。

学习郑舒文老师就应该学习他的那份坚守、那种责任、那份智慧。

在这里我们预祝郑舒文老师用他的精神、智慧和才华继续前行,希望他取得更多的成就,事业更加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