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8388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9.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docx

计算机操作系统总复习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整理

第1章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

学习重点:

(1)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软件层次中的地位;操作系统的设计观点

(2)操作系统的形成和五大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和分布式操作系统)

(3)操作系统的五大功能(作业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处理机及进程管理

(4)操作系统的属性:

响应比、并发性(共行性)、信息的共享、保密与保护、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可读性、可“生成”性、可测试性、安全可靠性等

(5)操作系统的“生成”、配置、设置和引导

教学要求:

(1)牢固掌握操作系统的定义:

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或程序集合);清楚地了解操作系统所处的地位:

是裸机之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建立其他所有软件的基础。

(2)牢固掌握操作系统目前有五大类型(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和分布式)和五大主要功能:

界面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进程管理。

(3)理解衡量操作系统优劣的属性:

响应比、并发性(共行性)、信息的共享、保密与保护、可扩充性、可移植性、可读性、可“生成”性、可测试性、安全可靠性等。

(4)在实践方面至少掌握一种实际操作系统的安装、使用和维护。

(5)研究操作系统面对用户的服务观点和系统内部的管理观点。

即为用户提供方便而安全的工作环境,体现“用户至上”、“服务至上”的原则;内部管理采用中断、通道、串行、并发、并行和本地远地通信等分设的各种管理部门机构,;里外协作分工组织,力争达到“多快好省”。

(6)考虑到CPU与外部设备在速度方面的差异,采用硬通道、缓冲区、多种队列和多种调度算法,以“小步快跑”等策略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资源,平衡协调为用户服务。

(7)了解现代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三种使用界面:

命令界面、系统调用界面和图形界面。

一般用户通过命令、图形方式控制,编程人员通过系统调用方式控制计算机。

(8)初步了解如何认识和解剖操作系统。

(9)了解操作系统(DOS、Windows、UNIX、Linux)版本简况。

习题

1、教材中介绍了学习“操作系统”要记住最精髓的两句话,是什么?

答:

计算机操作系统使方便用户、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系统软件(或程序集合);操作系统目前有五大类型(批处理、分时、实时、网络和分布式)和五大功能(作业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进程管理)。

2、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有什么不同?

答:

分时系统通用性强,交互性强,及时响应性要求一般(通常数量级为秒);实时系统往往是专用的,系统与应用很难分离,常常紧密结合在一起,实时系统并不强调资源利用率,而更关心及时响应性(通常数量级为毫秒或微秒)、可靠性等。

3、多用户操作系统离开了多终端的硬件支持,能否安装和使用?

答:

多用户系统与多终端系统是不同的概念。

多用户系统为多个用户使用,是一个软件系统的概念,它强调用户之间的安全保密;而多终端系统是指系统中有多个用户终端,是硬件设备的描述,即使一个终端也可以为多个用户使用。

因此,多用户操作系统不一定需要多终端的硬件支持,完全可以安装和使用。

4、多用户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有什么区别?

答:

以单机多用户系统为例,说明它与网络操作系统的比较。

单机多用户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CPU

共用一个或几个

多个处理机

共享资源

共享主存

共享服务器

终端工作

分时方式

网址通信链接

客户端工作

不能独立工作

客户机能独立工作

操作系统

集中管理

客户机有独立的操作系统

5、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其中包括处理机、存储器、设备和文件。

A.程序B.文件C.资源D.进程

6、没有下列()设备计算机无法工作。

A.硬盘B.软盘C.内存D.打印机

7、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

按功能特征的不同,可把操作系统分为[1]、[2]、[3]、网络操作系统和分布式操作系统基本类型。

其中[1]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系统的吞吐率和效率,而[2]是一旦有处理请求和要求处理的数据时,CPU就应该立即处理该数据并将结果及时送回,例如[4]等。

供选择的答案:

[1][2][3]

A、单用户系统B、批处理系统C、分时系统

D、微机操作系统E、实时系统

[4]

A、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B、办公自动化系统

C、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D、航空订票系统

8、操作系统是一种()。

A.应用软件B.系统软件

C.通用软件D.工具软件

9、在下列性质中,哪一个不是分时系统的特征。

()

A.交互性B.多路性C.成批性D.独占性

10、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A.高吞吐率B.充分利用内存C.快速响应D.减少系统开销

11、操作系统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的[1]和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而配置的基本软件。

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2],其中包括[3],[4],外部设备和系统中的数据。

操作系统中的[3]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管理。

操作系统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管理的部分通常叫做[5]。

供选择的答案:

[1]A、速度B、利用率C、灵活性D、兼容性

[2]A、程序B、功能C、资源D、进程

[3][4]A、主存储器B、虚拟存储器C、运算器

D、控制器E、微处理器F、处理机

[5]A、数据库系统B、文件系统C、检索系统

D、数据库E、数据存储系统F、数据结构

G、数据库管理系统

12、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和资源共享。

A.多道程序设计B.中断处理

C.程序的并发执行D.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

13、以下()项功能不是操作系统具备的主要功能。

A.内存管理B.中断处理C.文档编辑D.CPU调度

14、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A.CPU的利用率不高B.失去了交互性

C.不具备并行性D.以上都不是

15、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A、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等待时间

B、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C、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D、充分利用存储器

16、()没有多道程序设计的特点。

A.DOSB.UNIXC.WindowsD.OS/2

17、DOS是磁盘操作系统的缩写。

18、下列四个操作系统中,是分时系统的为()。

A.CP/MB.MS-DOS

C.UNIXD.WINDOWSNT

19、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一定,(),响应时间越长。

A.内存越多B.用户数越多

C.后备队列D.用户数越少

20、操作系统是一组()。

A.文件管理程序B.中断处理程序

C.资源管理程序D.设备管理程序

21、()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管理计算机裸机

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

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

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

第2章作业管理

学习重点:

(1)概念和术语:

作业、作业步、作业同步、作业流和作业类型。

(2)作业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3)作业输入方式:

联机输入、脱机输入、直接藕合、假脱机(SPOOLing)工作和网络输入等方式。

(4)用户界面的任务和功能。

操作系统的三代人机交互界面(第一代用户界面,一维空间的命令行界面和编程人员在程序中的系统调用、第二代用户界面,在二维图形界面空间以及第三代用户界面,在三维虚拟现实的界面元素空间);界面管理的功能以及用户界面的设计特点(实现高效的人机通信)

(5)作业调度功能以及作业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最短作业优先法、最高响应比法、优先数法、定时轮转法、事件驱动法以及各种不同类型作业搭配调度算法)。

(7)操作系统常用命令分类与使用

(8)Shell命令解释和控制语言特点

教学要求:

掌握作业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理解关于作业调度的概念和术语。

掌握用户界面的功能及设计特点,能把这种基本设计思想体现在一些人机接口界面的设计中。

理解常用的作业调度算法的实现思想,如FCFS、SJF、HRM等。

理解Shell命令解释和控制语言。

习题

1、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有什么区别?

答:

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属于处理机管理(进程调度在第六章介绍)。

处理机调度是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的实现策略决定了操作系统的类型,其调度算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处理机调度的任务是选出待分派的作业或进程,为之分配处理机。

一般来说,处理机调度可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高级调度、中级调度和低级调度。

高级调度又称作业调度,作业就是用户程序及其所需的数据和命令的集合,作业管理就是对作业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管理的程序的集合。

作业调度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审查系统是否能满足用户作业的资源要求以及按照一定的算法来选取作业。

引入中级调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使得暂时不运行的进程从内存对换到外存上。

低级调度又称进程调度,其主要功能是根据一定的算法将CPU分派给就绪队列中的一个进程。

进程调度是操作系统中最基本的一种调度,其调度策略的优劣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

2、操作系统用户接口中包含哪几种接口?

它们分别提供给谁使用?

答: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是操作系统与使用者的接口,现代操作系统通常提供两种界面:

命令界面(图形界面)和系统调用界面

DOS操作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为命令界面的代表(目前UNIX也提供图形界面)。

UNIX命令格式为:

命令名[选项][参数]

例如:

$ls–l/user命令中,ls是命令名(列文件目录),–l为一个选项(表示以长格式显示),/user为一个参数(表示显示user下的文件)。

图形界面的代表为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大多数普通用户使用这两种界面。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接口。

在UNIX系统中,系统调用以C函数的形式出现的。

它只能在C程序中使用,不能作为命令在终端输入。

3、系统调用是()。

A.一条机器指令B.中断子程序C.用户子程序D.提供编程人员的接口

4、UNIX命令的一般格式是()。

A、命令名[选项][参数]B.[选项][参数]命令名

C.[参数][选项]命令名D.[命令名][选项][参数]

5、面对一般用户,通过操作命令方式控制操作系统;面对编程人员,通过系统调用控制。

6、作业输入方式有:

联机输入、脱机输入、直接耦合、假脱机、网络输入。

7、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发展经历了三代:

命令行及系统调用界面、图形界面、虚拟现实的界面元素。

8、计算机操作命令可分为联机命令、Shell程序语言命令、脱机作业控制语言命令。

9、用户要在程序一级获得系统帮助,必须通过()。

A.进程调度B.作业调度

C.键盘命令D.系统调用

10、用户在一次计算过程中,或者一次事物处理中,要求计算机完成所做的工作的集合,这是指()。

A.进程B.程序C.作业D.系统调用

11、操作系统作业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A.作业调度与控制B.作业提交

C.作业准备D.编制程序

12、用户在自己的用户终端上连续键入组成作业的若干命令,无需等待一条命令是否执行完毕。

所键入的命令形成了一道命令串,存储在一个系统缓冲区中,由操作系统自动地对这些命令逐步提取并解释进行,最后向用户提供处理结果。

在这样的多用户、多作业、多命令串的系统中,前后台作业的执行调度()。

A、完全由操作系统自动完成,无需用户干预

B、由用户干预完成

C、由系统和用户干预结合完成

D、全由用户完成

13、在操作系统中,JCB是指()。

A.作业控制块B.进程控制块

C.文件控制块D.程序控制块

14、作业在系统中存在与否的唯一标志是()。

A.源程序B.作业说明书

C.作业控制块D.目的程序

15、操作系统中的作业管理是一种()。

A.宏观的高级管理B.宏观的低级管理

C.系统刚开始加电D.初始化引导完成

16、作业调度的关键在于()。

A.选择恰当的进程管理程序B.选择恰当的作业调度算法

C.用户作业准备充分D.有一个较好的操作环境

17、系统调用的目的是()。

A.请求系统服务B.终止系统服务

C.申请系统资源D.释放系统资源

18、系统调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内部调用,它()。

A、直接通过键盘交互方式使用

B、只能通过用户程序间接使用

C、是命令接口中的命令使用

D、与系统的命令一样

19、按照作业到达的先后次序调度作业,排队等待时间最长的作业被优先调度,这是指()调度算法。

A.先来先服务B.最短作业优先

C.定时轮转法D.优先数法

20、操作系统内核与用户程序、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是()。

A.shell命令B.图形界面C.系统调用D.C语言函数

第3章文件管理

学习重点:

(1)文件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2)操作系统文件的特点。

文件的组织机构:

文件元素(物理上:

位、字节、块、页、盘等组成;逻辑上:

有字、字段、记录、虚拟块、文件、文件目录、文件夹和文件卷等。

(3)文件分类(按文件性质与用途分:

系统文件、库文件;按操作保护分:

只读文件、可读可写文件、可执行文件;按使用情况分:

临时文件、永久文件、档案文件;按用户观点分统:

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殊文件;按存取的物理结构分:

顺序(连续)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按文件的逻辑存储结构分:

有结构文件和无结构文件;按文件中的数据形式分:

源文件和目标文件等

(4)文件的文件的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

空闲表法、自由链表法和成组链接法

(5)文件的目录结构:

一级文件目录、二级文件目录、多级文件目录,文件目录的管理,“活动文件表”

(6)文件的存取控制:

存取控制矩阵、用户权限表、使用密码

(7)文件的使用:

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创建、打开、读写、关闭、刪除等)

 

教学要求:

(1)理解文件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2)牢固掌握文件、文件系统的概念。

(3)掌握文件系统的分类。

(4)掌握文件的逻辑组织和物理组织的概念,以及相应的组织形式。

(5)掌握文件系统的目录分类管理特点。

(6)理解文件存取控制的作用及UNIX系统中采取的办法。

(7)了解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如创建、打开、读写、关闭、刪除等。

(8)了解:

文件系统的编程设计

习题

1、一个文件系统能否管理两个以上物理硬盘?

答:

一个文件系统能够管理两个以上的物理硬盘。

2、对文件的主要操作使用内容是什么?

它的系统调用内容是什么?

答:

对文件系统的主要操作为:

(1)文件管理:

包括目录管理,实现按名存取。

(2)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文件的组织形式——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分配与管理外部存取器。

(3)文件的存取控制:

解决文件保护、保密和共享。

(4)提供方便的用户接口——系统调用。

系统调用的主要内容有:

文件的创建、打开、读、写、关闭、删除等。

3、试说明文件系统中对文件操作的系统调用处理功能。

答:

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

利用系统调用,编程人员在源程序中动态请求和释放系统资源,调用系统中已有的功能来完成那些与机器硬件部分相关的工作以及控制程序的执行速度等。

系统调用如同一个黑匣子,对使用者屏蔽了具体操作动作,只是提供了有关功能。

有关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是用户经常使用的,包括文件的创建(create)、打开(open)、读(read)、写(write)、关闭(close)等。

下面是一个有关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的例子。

main(argc,argv)

intargc;

char*argv[];

{

intfd1,fd2,fd3,n;

charbuf[512],ch=’\n’;

fd1=open(argv[1],0);/*打开argv[1]对应的文件,返回标识符fd1*/

fd2=open(argv[2],0);/*打开argv[2]对应的文件,返回标识符fd2*/

fd1=create(argv[3],0644);/*创建argv[3]对应的文件,返回标识符fd3*/

while((n=read(fd1,buf,512))>0)/*从fd1中读n<=512字节入buf*/

write(fd3,buf,n);/*将buf中n个字节写入fd3*/

write(fd3,&ch,1);/*将换行符号写入fd3*/

while((n=read(fd2,buf,512))>0)/*从fd2中读n<=512字节入buf*/

write(fd3,buf,n);/*将buf中n个字节写入fd3*/

close(fd1);/*关闭文件*/

close(fd2);/*关闭文件*/

close(fd3);/*关闭文件*/

}

4、从用户观点看,UNIX或Lunix操作系统将文件分为如下三类:

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殊文件。

5、按操作系统中文件的性质与用途分,文件分为:

系统文件、库文件、用户文件。

6、按使用情况,文件可分为临时文件、永久文件、档案文件。

7、在UNIX系统中,文件分为普通文件、目录文件、特殊文件。

8、按文件的逻辑存储结构分,文件分为有结构文件,又称为记录式文件和无结构文件,又称流式文件。

9、文件的三种物理结构是顺序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

10、文件的三种物理结构(磁盘空间管理方法):

空闲表法、空闲链表法、成组链接法。

11、UNIX的文件物理结构采用成组链接法。

12、文件系统在创建一个文件时,为它建立一个()。

A.文件目录B.目录文件

C.逻辑结构D.逻辑空间

13、如果文件系统中有两个文件重名,不应采用()。

A.一级目录结构B.树型目录结构

C.二级目录结构D.A和C

14、文件系统采用二级文件目录可以()。

A.缩短访问存储器的时间B.实现文件共享

C.节省内存空间D.解决不同用户间的文件命名冲突

15、文件代表了计算机系统中的()。

A.硬件B.软件

C.软件资源D.硬件资源

16、在UNIX系统中,用户程序经过编译之后得到的可执行文件属于()。

A.ASCII文件B.普通文件C.目录文件D.特别文件

17、特殊文件是与()有关的文件。

A.文本B.图象

C.硬件设备D.二进制数据

18、文件的存储方法依赖于()。

A.文件的物理结构B.存放文件的存储设备的特性

C.A和BD.文件的逻辑

19、树型目录结构的第一级称为目录树的()。

A.分支节点B.根节点C.叶节点D.终节点

20、使用绝对路径名访问文件是从()开始按目录结构访问某个文件。

A.当前目录B.用户主目录C.根目录D.父目录

21、目录文件所存放的信息是()。

A、某一文件存放的数据信息

B、某一文件的文件目录

C、该目录中所有数据文件目录

D、该目录中所有子目录文件和数据文件的目录

22、()是指有关操作系统和其他系统程序组成的文件。

A.系统文件B.档案文件

C.用户文件D.顺序文件

23、按文件用途来分,编辑程序是()。

A.系统文件B.档案文件

C.用户文件D.库文件

24、由字符序列组成,文件内的信息不再划分结构,这是指()。

A.流式文件B.记录式文件

C.顺序文件D.有序文件

25、Autoexec.bat文件的逻辑结构形式是()。

A.字符流式文件B.库文件

C.记录式文件D.只读文件

26、数据库文件的逻辑结构形式是()。

A.字符流式文件B.档案文件

C.记录式文件D.只读文件

27、逻辑文件是()的文件组织形式。

A.在外部设备上B.从用户观点看

C.虚拟存储D.目录

第4章存储管理

学习重点:

(1)存储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2)概念:

逻辑(相对)地址、物理(绝对)地址、重定位、虚拟存储、分区分配存储管理(固定分区分配、可变式动态分区分配、可重定位分区分配、多重分区分配)。

(3)动态分区分配的分配算法:

首次适应法、循环适应法、最佳适应法和最坏适应法。

(4)内存“扩充”技术:

交換与覆盖;内存保护技术:

存储保护键和界限寄存器。

(5)请求页式存储管理:

实现原理、页表的设计、请求淘汰換页算法(先进先出算法、循环检测法、LRU最近最少使用页面先淘汰、LFU最不经常使用的页面先淘汰、NUR最近没有使用页面先淘汰、OPT最优淘汰算法replacement和随机数淘汰页面算法);页式存储管理优缺点。

(6)段式存储管理特点;段页式存储管理特点。

教学要求:

(1)理解内存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2)理解三级存储器结构:

高速缓存、内存、外存。

(3)掌握分区存储器管理方法:

内存分配、内存扩充、内存保护。

(4)掌握分页和分段概念,二者的主要区别。

(5)掌握页式存储管理技术的实现思想,如何实现从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6)掌握解分段存储管理技术的实现思想。

(7)理解页面置换的先进先出法、循环检测法和最近最少使用置换法(LRU)等。

(8)牢固掌握以下概念:

逻辑地址、物理地址、可重定位地址、重定位、虚拟存储器。

习题

1、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

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解决多道作业的主存空间的分配问题。

主要包括:

(1)内存区域的分配和管理:

设计内存的分配结构和调入策略,保证分配和回收。

(2)内存的扩充技术:

使用虚拟存储或自动覆盖技术提供比实际内存更大的空间。

(3)内存的共享和保护技术。

除了被允许共享的部分之外,作业之间不能产生干扰和破坏,须对内存中的数据实施保护。

2、解释下列与存储管理有关的名词:

(1)地址空间与存储空间

答:

目标程序所在的空间称为地址空间,即程序员用来访问信息所用的一系列地址单元的集合;存储空间是指主存中一系列存储信息的物理单元的集合。

(2)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

答:

在具有地址变换机构的计算机中,允许程序中编排的地址和信息实际存放在内存中的地址有所不同。

逻辑地址是指用户程序经编译后,每个目标模块以0为基地址进行的顺序编址。

逻辑地址又称相对地址。

物理地址是指内存中各物理存储单元的地址从统一的基地址进行的顺序编址。

物理地址又称绝对地址,它是数据在内存中的实际存储地址。

(3)虚地址与实地址

答:

虚地址同逻辑地址,实地址同物理地址。

(4)地址重定位

答:

重定位是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

根据重定位时机的不同,又分为静态重定位(装入内存时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程序执行时重定位)。

(5)虚拟存储器

答:

虚拟存储器是一种存储管理技术,用以完成用小的内存实现在大的虚空间中程序的运行工作。

它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假想的特大存储器。

但是虚拟存储器的容量并不是无限的,它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长度所确定,另外虚存容量的扩大是以牺牲CPU工作时间以及内、外存交换时间为代价的。

3、什么是请求页式管理?

能满足用户哪些需要?

答:

请求页式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将逻辑地址空间分成大小相同的页,将存储地址空间分块,页和块的大小相等,通过页表进行管理。

页式系统的逻辑地址分为页号和页内位移量。

页表包括页号和块号数据项,它们一一对应。

根据逻辑空间的页号,查找页表对应项找到对应的块号,块号乘以块长,加上位移量就形成存储空间的物理地址。

每个作业的逻辑地址空间是连续的,重定位到内存空间后就不一定连续了。

此外,页表中还包括特征位(指示该页面是否在内存中)、外存地址、修改位(该页的内容在内存中是否修改过)等。

页式存储管理在动态地址转换过程中需要确定某一页是否已经调入主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