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诊断技术进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8600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期胃癌诊断技术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早期胃癌诊断技术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早期胃癌诊断技术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早期胃癌诊断技术进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早期胃癌诊断技术进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早期胃癌诊断技术进展.docx

《早期胃癌诊断技术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期胃癌诊断技术进展.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早期胃癌诊断技术进展.docx

早期胃癌诊断技术进展

早期胃癌诊断技术进展

  【关键词】早期胃癌

早期胃癌(earlygastriccarcinoma,EGC)是指局限于黏膜内(M)或黏膜下层(SM)的胃癌,而不考虑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

根据日本胃肠道内窥镜学会(1962年)以及日本胃癌协会(1998年)制定的标准,EGC的大体形态分为3型:

隆起型(Ⅰ型)、平坦型(Ⅱ型)及凹陷型(Ⅲ型),其中平坦型(Ⅱ型)又可分为浅表隆起型(Ⅱa)、浅表平坦型(Ⅱb)及浅表凹陷型(Ⅱc)。

自从提出早期胃癌这个概念以来,对早期胃癌诊断的研究发展迅速,除了传统的放射学检查、内窥镜检查、细胞学检查方法外,一些新的检查方法相继出现,如单克隆抗体、基因诊断、内镜超声等,并且深入到分子生物学领域,成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重要手段和办法。

这些检查办法,对正确评估肿瘤性质、浸润程度、转移情况和如何治疗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1放射学检查

1.1X线检查

常规钡餐检查对胃黏膜的微细结构显示不足,不能作为EGC的检查方法。

胃气钡双重对比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双对比像、黏膜像、充盈像和压迫像等清晰地显示病变,四种检查方法还可相互补充证实,提高EGC的检出率。

胃双重造影法将双对比法和传统方法结合,实现了钡检技术由经验技巧性转向规范化和程序化,使病变显示和认识的质量有更可靠的保障。

目前,X线不仅能够证实胃癌是否存在,同时还能够对浸润深度和范围做出诊断。

日本每年用放射影像学方法普查大约500万人,胃癌检出率为%,其敏感度为%,特异度为%。

我国也开展了该项普查,胃癌检出率为%,其中EGC占%。

放射影像学检查可疑者必须经内窥镜检查,以明确诊断[1]。

1.2薄层螺旋CT

虽然薄层螺旋CT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术前分期,但对于判断EGC的淋巴结状况,其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不优于内窥镜超声,因为EGC的淋巴结转移多局限于胃周淋巴结。

Kunisaki等的一组EGC资料显示,螺旋CT诊断正确率为89%,敏感性为73%,特异性为93%,而内窥镜超声的诊断正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84%和96%。

此外,CT模拟胃镜诊断EGC的阳性符合率达到70%以上,甚至可显示直径仅为1cm的黏膜病灶[3,4]。

2内窥镜检查

2.1普通内窥镜检查

临床工作证实胃镜检查安全可靠。

有研究表明,胃镜对胃癌诊断的假阴性率仅为%,如果与活检联合应用,其准确率为%,敏感性为%,特异性为%。

2.2色素内窥镜检查

为提高早期胃癌,特别是提高微小癌和小胃癌的诊断准确性,在内窥镜检查和活检的基础上,采取黏膜色素染色法。

通过含有色素的溶液对胃黏膜着色,使病变组织与正常黏膜形成明显对比,从而提高癌性病变、癌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常用的色素包括亚甲蓝(MB)、靛胭脂(IC)等。

MB为吸收染色剂,不能被正常黏膜上皮吸收,容易被肠化生上皮吸收,可与糜烂、溃疡病灶结合形成蓝色。

IC为对比染色剂,极易沉积于胃黏膜皱襞沟纹之间和胃小凹,使黏膜表面的高低差异异常明显,或颗粒更突出,与正常胃黏膜形成鲜明对比,可衬托出胃黏膜的细微形态变化和立体结构。

临床上联合应用MB和IC可明显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阳性率。

2.3荧光内窥镜检查

生物组织内的化合物与特定波长的发光物发生反应,发出特殊的荧光信号。

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生化特征不同,对应的荧光光谱存在特异性,因此,利用组织荧光光谱的改变可与正常组织鉴别。

实际工作中,主要应用胃镜激光激发荧光素钠检测法、胃镜激光激发血卟啉法、血清内源性荧光光谱法。

激光激发荧光素钠检测法可以在胃癌部出现黄绿色荧光,亮度较强。

最近,日本开发出一种新型电子荧光内窥镜系统,经静脉注射荧光素,根据癌组织荧光光谱的特异性,新型电子荧光内窥镜可以清晰显示早期胃癌以及黏膜浸润程度,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4%和86%。

不仅如此,癌组织可以使血清固有的荧光光谱发生变化,因此,也可以通过检测血清荧光光谱的变化来进行早期胃癌的诊断。

2.4放大内窥镜检查

放大内窥镜又称显微内窥镜。

普通内窥镜只能将图象放大数倍,放大内窥镜可以将所观察的图象放大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日本NationalShikoku肿瘤中心对2000年1月到2001年1月的318例患者进行放大内窥镜检查,有232例发现癌灶,结果显示,放大内窥镜的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基本一致,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和%。

放大内窥镜可以更好的观察黏膜形态和毛细血管特征。

如果同时结合色素内窥镜检查,可明显提高对黏膜早期微小病变、黏膜血管病变的判断,从而增加早期胃癌诊断的准确性。

2.5电子超声内窥镜检查

将超声系统和内窥镜系统有机的集合,构成了EUS系统。

临床上常用的EUS系统包括:

①B型EUS。

按照扫描方式可以分为环行扫描、线阵式扫描、扇型扫描EUS。

环行扫描EUS围绕纵轴行360°旋转扫描,可以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5层结构;线阵扫描、扇型扫描EUS是进行单面扫描,常用来引导细针穿刺活检。

②微型超声探头(MUSP)。

MUSP是通过普通内窥镜活检钳孔道进入消化道,清晰显示管壁层次。

③彩色多普勒超声内窥镜(ECDUS)。

它可以准确判断消化道管壁及周围组织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血流状态。

④三维腔内超声。

可以同时显示横轴、纵轴三维图象。

虽然EUS在鉴别胃的恶性和良性病变上会遇到困难,但对胃癌浸润的深度、范围,尤其是贲门部的原位癌灶上有非常大的诊断价值。

对于浸润型胃癌患者,尤其是内窥镜多次活检为阴性结果的,EUS是首选检查方法。

因此,EUS系统对临床上采取何种治疗方案具有决定意义,对术后随访发现残余癌或复发癌有重大作用。

在EUS引导下做黏膜下层针吸活检,有助于对微小癌做出准确诊断。

  2.6红外线内窥镜检查

红外线内窥镜是一种新兴的检查方法,其优点是可以穿透组织,清晰显示黏膜下血管形态。

最近日本学者开发了一种新型红外线内窥镜系统,其原理是通过静脉注射靛胭兰,利用红外线探测靛胭兰的聚集情况进行诊断。

重要的是它可以清晰显示黏膜下血管情况,为是否进行早期胃癌黏膜下切除提供依据。

3分子生物学诊断

3.1端粒酶活性诊断

端粒酶是特异地合成染色体DNA两端的端粒蛋白质RNA复合体的逆转录酶,端粒已成为肿瘤发生与治疗的研究焦点之一。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复制一次,端粒就缩短一点,细胞复制一定次数后,端粒缩短使得染色体相互融合,导致细胞死亡。

肿瘤细胞能够几乎无限制的复制,肯定存在着某种使端粒不会缩短的机制。

Katayama等[10]报道,胃癌端粒酶表达率为85%。

多个研究中心对人体肿瘤细胞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发现90%以上的肿瘤细胞具有端粒酶活性。

因此认为,端粒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2基因诊断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拟通过对胃癌基因过度表达或突变的研究,以寻求找到某些特异性指标作为早期胃癌诊断的标准。

研究发现原癌基因有ras,p53,p16,cert等,ras和p53基因点突变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到的基因突变。

p53基因表达是早期胃癌的重要参考指标,临床上很多胃癌患者血清中可检出抗突变p53蛋白抗体。

ras基因参与对细胞增殖的调控,它的激活与细胞的生长、增殖有关,它还可出现在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

4其他新进展

通过观察,胃癌患者有细胞免疫功能及免疫调节因子的变化,可以发现免疫调节因子,如IL2,IFNγ的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但SIL2R增高,其水平随肿瘤发展而升高,因此,检测免疫调节因子的变化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早期胃癌手术5年生存率为85%~100%,而进展期胃癌仅为20%~30%。

我们可以看出,能否及早发现早期胃癌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云林,陈颖.早期胃癌的临床筛选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10(12):

1372

 KunisakiC,ShimadaH,NomuraM,et lymphnodedissectionforearlygastriccancerbasedonlymphnodemetastases[J].Surgery,2001,129

(2):

153

LeeJH,JeongYK,KimDH,etphasehelicalCTfordetectionofearlygastriccarcinoma:

importanceofthemucosalphaseforanalysisoftheabnormalmucosallayer[J].JComputAssistTomogr,2000,24(5):

777

KimH,TakashimaS,KaminouT,et studiesonthevisualizationofgastriclesionsusingvirtualCTendoscopy[J].OsakaCityMedJ,2001,47

(2):

115

刘正新.早期胃癌的临床筛选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

256

KobayashiM,TajiriH,SeikeE,et ofearlygastriccancerbyrealtimeautofluorescenceimagingsystem[J].CancerLett,2001,165

(2):

155

NakayoshiT,TajiriH,MatsudaK,et endoscopycombinedwithnarrowbandimagingsystemforearlygastriccancer:

correlationifvascularpatternwithhistopathology(includingvideo)[J].Endoscopy,2004,36(12):

1080

JavaidG,ShahOJ,DarMA,et of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inpreoperativestagingofgastriccarcinoma[J].AnzJSurg,2004,74(3):

108

NimuraH,NarimiyaN,MisumoriN,et rayelectronicendoscopycombindwithindocyaninegreeninjectionfordetectionofsentinelnodesofpatientswithgastriccancer[J].BrJSurg,2004,91(5):

575

[10]KatayamaS,ShiotaG,OshimuraM,et usefulnessoftelomeraseactivityandtelomerelengthinthepreoperativediagnosisofgastricandcolorectalcancer[J].JCancerResClinOncol,1999,125(7):

4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