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课陶艺教案程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78954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艺课陶艺教案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陶艺课陶艺教案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陶艺课陶艺教案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陶艺课陶艺教案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陶艺课陶艺教案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陶艺课陶艺教案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陶艺课陶艺教案程教案.docx

《陶艺课陶艺教案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艺课陶艺教案程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陶艺课陶艺教案程教案.docx

陶艺课陶艺教案程教案

小班陶艺课教案_陶艺课陶艺教案程教案

·第一课走进泥巴的世界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

陶泥、教学课件学生:

陶泥、各类制作工具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

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

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

(如:

搓、压、切、印、捏等)

(2)导入:

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

·第二课手捏动物知识目标:

了解并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技能目标:

运用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

情感目标:

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抓准动物的基本形,对动物的细部特征进行深入刻画。

教学准备:

陶泥及制作工具,课件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动物的图片,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实施过程:

导入:

欣赏秦俑、汉俑图片(动物),引出制陶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

人类制陶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千年的历史。

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发展:

早期的制陶是人类以生活中实用的陶器(饮器、食器、炊器、盛贮器等)为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陶逐步向美化生活环境的观赏性、装饰性泥塑艺术发展。

教师示范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成型方法(鸭子):

·

·了解动物泥塑的艺术特点:

取材于动物形象,再加以取舍、装饰、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而成,使人觉得比真实的动物形象更加生动可爱。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动物的图片,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填表:

动物名称外形特点技法表现动物泥塑的塑造过程:

1、整体形象(抓住动物的整体外形)注意:

舍弃细部,抓准基本形。

2、细部刻画(抓住动物的明显特征进行加工)注意:

对所塑造动物的特点可以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

3、上色处理(抓住动物的色彩特征)注意:

色彩之间的搭配,突出动物本身明显的色彩特征。

教师现场制作海豚泥塑学生观察老师是怎样用技法表现出海豚的特点,制作顺序是什么?

思考你怎么用技法表现你喜欢的动物的特点。

(观察结果,激发学生制作热情)四:

动手制作1.初试制作: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塑一个小动物呢?

那就请大家按照我们自己总结出的评价标准动手试一试吧?

2.交流:

演示制作过程,发现好的方法大家借鉴,有问题大家共同解决。

(1)技术的活用:

细微部分刻画的方法。

如:

须、毛、眼、鼻、尾等的表现。

(2)工具的巧妙使用:

充分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作工具,如:

钢锯条,小刀,牙签,铅丝,线等,使动物的细小部分表现得更形象、更生动。

(3)问题的出现:

表面不光滑,裂试制动手能力的培养思考、交流、分享成共享成果,发展思果。

维,提高技法。

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口,连接不紧等问题如何解决。

五:

评价展示,强化反馈把作品放在展板上,大家一起来比一比,评一评,陶艺教案看那件作品更形象,更生动,给予奖励。

交流,比较,评判通过强化反馈获得知识、形成技能·

·第三课夸张的脸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人物头像特征,进行夸张的表现手法;并尝试泥塑,进行头像立体造型。

2.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

3.体验泥塑夸张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乐趣,培养对漫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用泥塑的形式表现夸张的人脸。

教学难点:

抓住人物形、情特征进行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表现。

课前准备:

(学生)陶艺工具(教师)课件、泥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表情大PK。

(看词做表情,与图片中比较)2、图片欣赏导入:

夸张的脸二、欣赏探究:

1、观察人物夸张表情的变化特征,探究学习抓住特征进行变形的夸张表现方法。

(1)观察快乐、悲伤、发怒等表情五官的变化

(2)探究欣赏简笔漫画人物头像。

启发学生观察夸张的表现方法。

形的夸张:

夸,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的更曲;变形法:

如改变鼻子结构。

神态的夸张:

如发怒时、眉毛直立、额头冒火。

欣赏中穿插教师示范和学生的五官制作小练习2、学习造型表现方法:

边欣赏边示范(团报纸成型、泥板围筑、分析添加):

(1)欣赏泥塑作品中国古今雕塑家、民间艺人的陶土雕塑作品

(2)欣赏陶艺学生作品,启发:

用泥塑造夸张的五官,有更多的变化方法。

三、学生创作:

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表情和人物创作。

注意夸张变化。

四、展示评价:

1、学生给自己的作品取名,进行评价。

2、对比,找出最夸张的脸。

五、用表情表示对课堂感受,结束。

板书设计形的夸张夸张的脸神态夸张夸大、变形等·

·陶艺课程第四课第四课有趣的“空心球”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了解空心球的基本特点。

2、学会泥球捻捏等一些基本的泥塑方法,创作出一个有趣的“空心球”。

3、在创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动手能力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泥球捻捏法。

难点:

抓住空心球夸张地进行表现,创作出一个有个性的“空心球”。

三、教学准备:

学生:

泥塑工具等。

教师:

课件、泥、泥塑工具、板等。

四、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题《有趣的“空心球”》利用一个实心的泥玩具导入,引出空心球。

2、制作空心球教师示范,边做边讲解要点,板书:

泥球捻捏法。

3、玩一玩学生动手做空心球,教师巡回指导。

4、变一变教师现场创作一个有趣的“空心球”,猜一猜做的是什么?

运用了什么方法?

板书:

变一变、加一加、减一减5、赏一赏欣赏图片,了解更多有趣的作品,以此打开学生思路。

6、做一做作业要求:

发挥想象,创作出一个有个性的“空心球”。

7、评一评说说自己作品的特点,请同学说说你的看法,教师适当地加以点评。

8、课后延伸认识一些其他制作空心作品的方法。

如挖空法、塞纸法等。

·

·----第五课泥条盘筑装饰成型教学目标:

1、在泥条盘筑基本型的基础上学习装饰成型的方法2、在盘筑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造型、表现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合作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培养团结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表现欲望和美化生活的热情教学重点:

泥条盘筑的装饰方法教学难点:

装饰技法的创新教学方式:

启发、陶艺教案引导、实践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自查教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讲授新课●出示经过一定装饰的泥条盘筑作品图片,分析和上节课学习的泥条盘筑基本成型内容有何不同●复习上节课学习搓泥条的方法●问:

如果要你做这样的作品,你想怎么去做?

●展示泥条盘筑装饰成型的制作过程●“你想看看其它泥条盘筑装饰成型作品是怎样的吗”(出示“学生作品”图片,观看分析)●同桌互相讨论、商量怎样去制作●教师简单小结并提出思考问题:

如何在制作时保持泥条湿度,使它们不容易断裂学生活动学生自查学具准备情况设计意图使学生进入课堂状态分析、比较不同之处,导入新课猜想制作方法、观察验证同桌活动、陶艺教案讨论加强对泥条盘筑装饰成型的认识,培养学生造型和空间思维能力意向·

·■作业●看了这些作品,你一定会赞叹和羡慕不已,其实你自己也能制作,请用你聪明的大脑和灵巧的双手和同桌创作一件吧,相信你会做的更好!

■展示成果、交流评价●展示小组成果、师生共同评价(“谈谈自己小组是如何制作的?

)(这件作品做的怎样?

有哪些好的地方?

哪些地方可以进行改进)●请同学谈谈这堂课的感受与收获●拓展陶艺分工合作、动手操作互相欣赏、评价给学生一个动手动脑的空间,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明确所学的知识点●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陶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取和创新第六课生动的泥板人物——站立的人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泥板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运用以泥板造型为主要表现方式来塑造站立的人,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增强学生陶艺技法的综合表现力。

教学重点:

用泥板塑造站立的人物整体动态。

教学难点:

陶艺技法的综合运用来表现生动的泥板人物。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示范作品学生:

陶艺制作工具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生动的泥板人物——站立的人2、方法探究:

(1)身体——泥板做任意卷筒造型。

身体的稳定人物动态变化(示范、讨论、欣赏、实践)

(2)头部——捏塑夸张地表现五官和表情变化(3)人物整体装饰——挖、压、刻、卷、粘连等技法恰当运用3、启发创作:

用泥板形式表现一个生动的站立人物。

注意:

陶艺技法的恰当运用。

4、展示评价:

“立得稳”、“动态美”、“表情丰富”、“装饰漂亮”5、小结拓展:

用泥板形式还可以做动态更丰富、更生动的人物。

·

·第七课童年的游戏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回忆、体验、对比不同时期的一些童年的游戏,追寻童年的快乐。

技能目标:

用陶泥来塑造游戏时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表现游戏场景。

情感目标:

通过艺术表现,让孩子们在记忆中珍藏这些宝贵的童年游戏、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回忆、体验、对比童年的游戏。

教学难点:

用陶泥表现生动的游戏场景。

教学准备:

教师:

示范作品、课件学生:

陶泥、陶艺制作工具、辅助材料等一、玩泥巴、忆童年:

1、用泥巴捏制一个小人、简单表现人物动态。

2、展示、交流,教师适当点评,学生说说玩泥巴的心得。

3、教师引导:

玩泥巴,也是过去的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之一,泥巴随地可取,捏、压、刻、团、搓、切随心所欲,一件件生动可爱的小玩意就这样产生了,这是多么快乐的游戏呀。

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玩具,以前的孩子们也拥有很多简单、有趣的游戏,让我们一起去大饱眼福吧!

出示主题:

童年的游戏二、游戏体验:

1、出示一些游戏的小道具,让孩子们选择来试一试、玩一玩,说说心得。

2、展现一些小游戏的图片:

滚铁环、丢沙包、拍烟盒、踢毽子、跳房子、跳皮筋、吹肥皂泡、丢手绢、折纸飞机、画丁老头、抓石子等边欣赏边交流:

游戏的玩法、人物的动态、表情。

3、学生交流喜欢其中的什么游戏,想象游戏的快乐。

三、造型表现:

1、用玩泥巴的游戏记录下这些有趣的场面。

教师示范:

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强化动态、重点表现人物表情、游戏场景的设计。

·

·2、探讨表现:

动态强化——四肢、身体的变化人物表情——各种神情下五官的不同场景设计——人物的组合、综合材料的合理运用3、学生自由创作(单独表现或与人合作皆可),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展示:

1、学生流动欣赏各作品。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场景进行评价,针对上述三条表现要求做评价、作者可补充说明,教师对造型表现做适当点评。

五、对比拓展:

说说现在孩子们流行的游戏,与过去的游戏对比,有何异同?

小结:

不同的童年玩不同的游戏、不同的游戏都能给童年带来快乐。

拓展:

寻找简单道具、去体验各种没有玩过的童年游戏。

第八课正能量本教学目标1.结合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努力以创作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2.重点学习与陶艺创作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感受陶艺创作的特点和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拉坯成型的几种基本技法。

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作品。

教学难点了解陶艺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认识陶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陶艺创作的工具;陶泥;示范作品及图片。

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复习几种制作方法!

第一种泥条成型(以笔筒为例)1.用双手手掌团出大小不等的泥球。

2.将泥球放在塑料布上。

用一只手的指尖滚压泥球,搓成泥条。

3.双手来回运动,继续使泥条变细、变长。

注意双手拇指如何交叉在一起,使双手稳固。

4.双手保持同样的姿势和运动,沿着泥条运动得到理想长度。

5.所有泥条搓成后,取其中一条做成螺旋,做直筒的底。

6.用木制塑刀将螺旋表面由外向中心抹平,使之粘接。

7.用刮刀压光筒底的表面。

用陶针刻画将粘接第一圈泥条的区域。

8.用泥浆涂抹刻划过的区域。

刻画第一条泥条。

9.将泥条放在筒底上,泥条长度应与圆周长度相当或稍微长一些。

10.沿一定角度用刮刀切去多余的泥条。

这比垂直切割泥条要好,可使泥条两端的接合面更大。

·

·11.用圆形塑刀粘接直筒内壁的泥条。

12.内壁平整后,用同样的方法抹平外壁。

13.用带有锯齿边的刮刀修外壁,刮刀应直立。

14.继续添加泥条。

为了避免干燥中开裂,应使泥条间的接缝不要在同一条竖线.用锯齿刮刀的斜边在筒底外缘修出斜面。

泥条都粘接完毕后,用锯齿刮刀再刮一遍,放在一旁干燥。

第二种泥板成型(以装饰墙为例)1.将泥条放在一块帆布上,用双手拇指将其压在一起。

2.沿泥料两边各放一根厚为10mm的木条。

用碾棍碾平形成泥板。

3.根据需要准备数块泥板。

4.用木板支撑泥板,保持泥板垂直。

5.在墙面上画出窗户的位置,用刻刀将其镂空。

6.用刻刀切出窗户的形状,把窗户镶嵌在墙面预留的位置上,并用泥浆粘合。

你学会了吗?

你想使自己的作品更加精彩吗?

赶紧看看以下招数吧!

要使作品外形效果更丰富,我们可采取多种手法进行装饰。

(欣赏数张图片)这两件作品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

(图片)三、作品欣赏四、作业布置同学们,学会了吗?

请发挥你的想象,完成一件关于正能量的陶艺作品吧!

五、作品评价1.对比一下,谈谈各自的制作手法。

2.请点评一下作品的优缺点。

3.探讨改进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