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风险控制技术.ppt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79286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X 页数:73 大小:8.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3页
7风险控制技术.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风险控制技术.pptx

《7风险控制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风险控制技术.pptx(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风险控制技术.pptx

风险控制技术,第七章,风险主体在风险衡量和风险评价之后,需要进一步分析各种风险管理技术的成本和收益,作为选择风险管理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决策的依据。

要比较各种技术的成本和收益,就需要对各种技术的优劣和适用情形加以了解。

一般而言,风险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风险回避、损失控制和风险转移三种。

其中风险转移可分为:

非保险转移和保险转移两种。

第一节风险规避第二节损失控制第三节风险转移,本章结构:

风险规避是指风险管理者主动采取措施放弃原先承担的风险或者完全拒绝承担风险的行为。

风险规避是一种有意识不让个人、家庭或者公司面临特定风险的行为。

将风险发生的概率降低为0。

特点:

最简单,较为消极的方法,应用受到很大程度限制。

第一节风险规避,一、风险规避的方式

(一)完全拒绝承担风险特点在于风险管理者预见到了风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风险事故未发生之前进行了处理。

(二)放弃原先承担的风险特点在于风险因素已经存在,被风险管理者发现,及时进行了处理。

完全拒绝承担风险即将特定的风险单位根本免除。

它的特点足在于风险管理者预见了风险的可能性,在风险未成立前进行处理。

一家著名的化学品公司曾经计划在某一个小镇周围的农村地区进行一系列的试验。

在准备试验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的试验项目对该地区的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该化学品公司决定终止原计划的试验。

某政府机构接受了一个捐赠的小型游乐场,该游乐场里面有许多破旧的儿童小车。

政府机构与捐赠人协商,决定把这些小车作为废品出售,留下的空地改造成开放式公园。

居民放弃对风险性较大的股票的投资,转而投资其他金融资产或不动产。

放弃原先承担的风险即中途放弃某些已经存在的风险。

它的特点在于风险已经存在,并且为风险管理者所发现,然后及时进行风险控制。

某学校的风险管理者由于销售责任而禁止学校开办的商店出售含酒精的饮料。

某制药公司发现其产品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该公司马上终止该药品的生产。

当股市动荡剧烈时,居民改变直接参与股票投资的做法,求助于证券投资基金。

二、风险规避适用的情形通过风险规避,风险管理者可以明确知道风险不可能发生,风险管理单位也就不会承担某种潜在的损失风险。

损失频率高和损失程度较大的特大风险。

频率不大但损失后果严重,且无法得到补偿的风险。

采取其他风险管理成本比较高,且超过风险规避成本的情形。

简单、易行、彻底,三、风险规避的优缺点

(一)风险规避的优点风险规避是一种最彻底、主动避免风险的方法,可以完全、彻底地消除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将从根本上排除风险来源和风险因素,从而避免可能产生的潜在损失和不确定性,这是回避风险技术优于其他各种风险控制技术的地方。

(二)风险规避的缺点1.风险规避是风险管理单位面对损失的主动放弃,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风险和收益往往是并存的,放弃风险意味着放弃了获得经济收益的机会。

eg:

企业不扩建工厂,也就放弃了投产后带来的经济效益。

2.风险规避存在着不适用的情形。

某些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采取风险规避的方法无效;eg:

自然灾害、生老病死、世界性的经济风暴、能源危机难以回避。

无法规避的风险,不能采取风险规避的办法;eg:

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风险。

风险规避不适用于正在实施的工程。

eg:

某工程应经投产、开工,若采取会造成前期投资的损失。

3.规避某种风险很可能会产生另一种风险。

回避一处的风险可能使别处产生风险或加大某种已存在的风险。

eg:

企业主管考虑不以轮船来运送产成品,然而采用别的运输工具,运输风险仍然不能消除。

机会、有限、引致,一、损失控制的概念和特点损失控制是指风险管理单位有意识地采取措施,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控制和减少风险事故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做好两方面工作:

1、风险预防事故发生前,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2、损失抑制事故发生时及之后,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第二节损失控制,风险预防(事前措施)设置防火墙或其他隔离火源的装置,以限制火灾发生的范围。

通过转移或耐火处理任何容易燃烧的物质或建筑材料,以此来减少火灾发生时的火势强度。

同消防队保持联系,在其指导下建立紧急火灾损失抑制计划。

制定火灾紧急情况指挥计划,以应付万一发生的火灾事故。

在指挥大楼设置并保养好火灾报警及自动灭火系统。

远离生活、生产区。

设置足够的泄压面积。

损失控制的一般形式,油库的例子,损失抑制(事中、事后措施)自动火警或灭火系统的启用。

迅速通知当地公共消防部门(这些可能是由自动火警或灭火系统来完成)。

按照事前制定的火灾紧急情况指挥计划有条理地进行灭火。

提供临时的保护设施以免其他未受火灾损失的财产发生其他危险。

及时修理并恢复受火灾损害的财产。

损失控制的一般形式,油库的例子,损失控制PK风险回避相同之处:

两者都以处理风险单位本身为对象而非采取转移风险的方法。

不同之处:

损失控制是处理风险主体不愿(能)放弃与不愿(能)转移的风险,回避是放弃或中止某一风险单位;损失控制的目的是改善风险单位的特性使其能为风险主体所接受,回避是消极地放弃或中止。

损失控制是控制型风险管理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知识链接,二、损失控制的类型依据不同的原则进行划分,损失控制技术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一)按照损失控制的目的划分风险预防是风险控制的一般性措施,以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为目的,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

eg:

建造防火墙、实施生产质量管理、检查通风设备损失抑制是风险控制的应急性对策,以减少损失的程度为目的,防止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eg:

轮换使用机器设备、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二)按照损失控制的措施划分工程物理法:

以风险管理单位的物理性质为风险管理重点,侧重营造安全的环境。

eg:

安装通风装置、维修机械、安装消防栓人们行为法:

以人们的行为控制为风险管理的重点,侧重于操作程序、操作规范和操作技巧的管理,预防或减少人为风险因素造成的风险事故。

规章制度法:

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原则,规范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和个人行为,以维护风险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按照损失控制的时间划分损失前控制;损失时控制;损失后控制。

损失发生前的控制方法基本上相当于损失预防,损失发生时和损失发生后的措施实际上就是损失抑制。

三、风险预防,在各种风险管理技术中,风险预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风险预防是一种行动或安全设备装置,在损失发生前将引发事故的因素或环境进行隔离和控制。

如果引发损失的是一系列风险因素链,那么,风险预防就是在损失之前切断这条链。

(一)风险预防的理论目前,风险预防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多米诺骨牌理论能量释放理论多因果关系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损害事件总是由各种因素所构成的一个完整顺序引起的,其中最后一个因素就是事故。

而事故又总是直接由入为的风险因素和物质风险因素所引起。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大多数事故的原因。

发生由于不安全行为而造成一个人的致残性伤害事故时,相当于有300个人犯有极为相同的不安全行为。

即300个由于极为相同的不安全行为受伤的人中,约有1个人致残,这是一个概率统计数。

严重的伤害基本上是偶然发生的,导致发生伤害事故的事件基本上是可以预防的。

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基本原因(即人与物质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为选择适当的控制措施提供了方向。

海因希里(1959)提出了一套控制事故发生的理论-10条工业安全公理。

损失预防的相关理论,控制风险可以采用4种总体方法:

技术措施、说服教育、人事调整和加强纪律。

控制风险的大部分方法和控制产品质量、成本和产量的方法相类似。

领导人和管理部门具有开展控制风险工作最好的条件和能力。

因此,首先应该承担责任。

领导和工长是控制风险的关键人物,他们管理工作的好坏,对是否能成功地控制风险起着关键性作用。

除了鼓励实行预防事故的人道主义之外,还要用两个强有力的经济因素加以激励,首先,安全的组织机构对生产是高效的,而不安全的组织机构对生产是低效率的;其次是对职工由于工伤而付出的直接保险费。

上述10条公理分析了如下关系:

事故的因果关系;人和机械的相互关系;不安全行为的潜在原因;风险管理与其他管理作用的关系;在一个组织机构内实现安全的基本责任;风险的代价以及安全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等等。

海因希里以l0条公理为出发点,提出了多米诺骨牌理论。

该理论把导致伤害的事故分为5个因素,即:

血统和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不安全行为和机械危险或物理危险的原因;事故;伤害。

图多米诺骨牌理论,血统和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不安全行为,事故,伤害,和机械危险,造成伤害和损失有5个关键阶段或核心因素,像5张骨牌相互影响和作用:

社会环境可能影响人的情绪,改变人的行为方式,导致人的过失;人的过失行为可能造成不安全行为;不安全行为是引起意外事故的直接原因,而最终导致伤害和损失。

一种伤害事故的发生,是这5个因素以一个固定的逻辑顺序,相继发生的结果,在事故顺序中,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是问题的关键,它若被消除,则前面的因素无效,后面的因素也就不会发生。

因此,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重点应放在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环境和事物的不安全状态。

海因希里的理论不仅适合于对人员伤害事故的预防,同样适用于对财产损毁事故的预防。

损失预防的相关理论,能量释放理论,能量释放理论(EnergeReleaseTheory)为美国学者米歇尔查皮塔基斯所提出。

该理论指出,大多数事故是由于意外释放能量(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等)或危险材料(如有毒气体、放射性物质等)所造成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主要是由风险因素引起的,即由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引起的。

也就是说,一个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可能导致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材料,最终酿成人员伤亡、财产毁损事故的发生。

能量释放理论认为,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材料,而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则仅仅是事故发生的一种征兆。

其根本原因是管理(Management)因素、人(Man)的因素、环境(Medium)因素以及机器(Machine)因素。

简称4M理论。

根据能量释放理论,预防事故的重点应放在限制能量和防止能量逸散等方面(具体见工程物理法)。

2003年,重庆开县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12.23”特大井喷事故,因喷涌而出并迅速蔓延的硫化氢毒气,瞬间243个生命走到了尽头,累计2.6万多人因硫化氢中毒,65632多人被紧急疏散撤离,直接经济损失9262.71多万元。

例:

井喷事故,实际上,许多事故并不像多米诺骨牌理论所说的那样,是由单一因素顺序作用的结果,而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以随机形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多米诺骨牌理论只是从事故的直接原因出发,就事论事。

不安全行为或不安全状态可能是导致事故的原因,但不一定是根本原因。

因此,从多因果关系理论出发,对风险的控制就不仅限于物质性风险因素,而是更着重于其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通常与管理方针、管理方法、监督检查制度、教育培训等有关。

损失预防的相关理论,多因果关系理论,

(二)风险预防的原则在发现、调查和认知风险源以后,应该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的轻重缓急,采取相应的措施。

对于引发重大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要及时处理。

一般来说,根据风险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可以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事故后果可以忽略,可以不采取风险预防措施。

事故后果比较轻,暂时还不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领失,应该考虑采取风险预防措施。

事故后果严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立即采取风险预防的措施。

可以造成灾难性后果的风险事故,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排除安全隐患。

(三)风险预防的方法,1.工程物理法2.人们行为法3.规章制度法,1.工程物理法损失预防的措施如果侧重于风险单位的物质因素,则称为工程物理法。

工程物理法的具体措施包括:

(1)预防风险因素的产生eg:

造纸厂在堆草垛时,应严格按照规定,使每一垛的重量、体积、草垛之间的间隔距离等都满足规范的要求,防止自燃。

(2)减少已经存在的风险因素eg:

限制生产车间中易燃、易爆物质的存放量。

(3)防止已经存在的风险因素释放能量或者限制能量释放的速度eg: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把易燃、易爆物质迅速转移,远离火灾现场。

(4)改善风险因素的时间和空间分布eg:

使用限制能量释放速度的缓冲装置,能量一旦释放出来,就能够加强通风、排气等措施,使之无法积累到导致事故发生的能量下限。

(5)隔离风险因素与人、财、物eg:

在发生事故前(或发生事故时),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或事故现场),财务搬到安全可靠的地方或与灾源格里,均可以达到减少损失幅度的目的。

(6)改变风险因素的基本性质eg:

在易产生静电的绝缘材料中,加入少量抗静电添加剂,以增加材料的吸湿性,加速静电泄漏。

在有爆炸性粉尘飞扬的房间喷雾,使粉尘颗粒增大而下沉,粉尘浓度达不到爆炸浓度下限。

(7)增强单位或个人的防护能力eg:

在建筑物中用耐火材料取代易燃材料,即可降低损失发生概率,又可减小损失幅度。

(8)防止风险因素的聚集eg:

在密封空间中,易燃易爆物质达到一定浓度、又有明火进入时,就会产生爆炸,但如果使作业空间通风、降低易燃易爆物质的浓度,就会起到防止风险聚集、防止爆炸事故发生的作用。

2.人们行为法是以人们的过失行为为风险预防的出发点,通过风险管理知识教育、操作规程培训、安全态度教育,来避免人们的不安全行为。

人们行为法主要包括:

(1)安全法制教育为了保证人员和财产免遭损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法令和标准,进行安全教育。

如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等。

对这些法规的了解,需要通过安全法制教育。

(2)安全技能教育通过实践训练以掌握各种技能、技巧,使之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正确判断,进而迅速反应,熟练地进行操作。

(3)安全态度教育针对企业中每个人在进行判断时的“虽然知道,但不照办”的错误态度,使之具有“不仅知道,而且照办”的正确态度。

3.规章制度法是指国家、企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风险管理单位在国家规章制度的范围内,进行经济和社会活动,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

例如,为了防止利用股指期货可能会给股市带来的冲击,可以建立如下风险管理制度。

(1)会员资格审批制度。

申请股指期货交易资格的会员须经过交易所严格的资格审批。

(2)保证金制度。

保证金是股指期货交易参与者履行其和约责任的财力担保,是期货交易结算的核心制度。

在异常情况下,交易所有权根据市场的风险状况,调高市场保证金水平。

(3)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

指在每日交易结束后,期货交易所按当日结算价结算所有合约的盈亏、交易保证金及手续费、税金等费用,对应收应付的款项实行净额一次划转。

(4)涨跌停板制度。

交易所规定的股指期货合约的每日最大价格波动限幅。

涨跌停板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避免市场的过度反应。

(5)限仓制度。

限仓是指交易所规定会员或客户可持有的合约头寸的最大数额。

限仓制度可以防范股指期货交易的操纵行为,同时也可以防止市场风险过度集中于少数投资者。

(6)大户报告制度。

大户报告是指当会员或客户的持仓达到了交易所规定的一定数量是,会员应向交易所报告其资金情况、头寸持有情况等,客户也应通过其代理会员向交易所报告其有关的各项情况。

(7)强行平仓制度。

会员或客户出现不能按时缴付保证金、结算准备金不足、持仓超出限额、违反交易所有关规定时,或交易所根据其法定程序采取紧急措施时,交易所有权对相关的会员或客户实施强制性平仓。

强行平仓的施行,能及时把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8)稽查制度。

风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需要交易所实行严格的稽查制度。

稽查的对象一般是会员,但在某些情况下,交易所也可以协同相关的经纪会员,一起对交易所及市场监管机构认为有必要详细审核的客户的交易状况进行稽查。

稽查的内容大体分两部分:

交易业务稽查与财务稽查。

(9)风险准备金制度。

交易所风险准备金的设立,是为维护期货市场正常运转而提供财务担保和弥补因不可预见的风险带来的亏损。

风险准备金的动用应遵循事先规定的法定程序,经交易所理事会批准,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后按规定的用途和程序进行。

(四)风险预防方法的综合运用,风险管理者对某一具体风险单位往往采取多种预防风险的办法,即综合运用物理工程法、人们行为法和规章制度法,从而达到预防风险的目的。

风险预防方法的综合运用,练习:

结合风险预防的原理以及上述三种具体的办法,下面为预防高速公路的风险事故设计一个风险预防方案。

分析:

诱发高速公路事故的因素主要有:

(1)高速公路系统存在缺陷;

(2)运输工具本身的缺点;(3)驾驶人员的操作失误。

方案:

1.针对高速公路系统:

(1)高速公路选择最安全可行的路;

(2)要求有关部门保持良好的道路交通状况,及时清理交通危险物;(3)制定相应行车安全规范。

2.针对交通工具

(1)对进入高速公路的交通工具进行要求限制;

(2)保养交通工具,使其处于良好的性能状态;(3)对速度进行要求和限制。

3.针对司机

(1)禁止酒后驾车;

(2)对司机进行培训;(3)对司机进行安全教育;(4)确保所有的司机开车前有充分的休息(5)开车时精力充沛、精神饱满;(6)制定对违规司机的惩罚措施。

四、损失抑制是在风险事故发生时或发生后,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发生的范围或损失严重的程度。

一般情况下,损失抑制是在损失程度比较大,而且无法进行风险转移或者风险规避的情况下才运用。

eg:

当风险因素与环境的作用导致易燃物质着火时,自动灭火系统立即启动开始灭火。

损失抑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主要介绍两种损失抑制方式:

(一)分散风险是指将风险单位划分成若干个数量少、体积小而且价值低的独立单位,分散在不同的空间,以减少风险事故的损失程度。

eg:

某企业将一批价值高的货物做一次运送改为多批多次运送价值低的物品。

长期中,预期损失次数的增加将被预期损失幅度的降低所抵消。

公共汽车公司可以通过扩大其车队规模来减小因一辆汽车给其总体收益造成的损失强度。

证券投资中进行资产组合,投资者将资金同时投入收益、风险、期限都不相同的若干种资产上。

(二)备份风险单位是指再准备一份风险单位所需的零部件或者设备。

备份即再设置一份经济单位所有的资产或设备作为储备,这些复制品只有在原资产或设备被损坏的情况下方可以使用,平时不动用。

eg:

文件备份专业技术人员替身?

(三)分散风险与备份风险单位的关系联系:

都是针对风险事故发生的结果采取相应措施;都可降低损失的程度。

区别:

分散风险单位采取的是分离风险单位的措施;备份风险单位采取的是复制风险单位的措施。

分散风险单位降低了一次风险事故的损失程度,同时却增加了风险单位的数量,提高了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备份风险单位也可以减少一次事故的损失程度,但是,并不一定增加风险单位。

分散风险单位是通过减少直接损失来降低损失的;备份风险单位是在原有设备或者零件发生直接损失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或者消除间接损失来降低损失程度。

五、损失控制的成本和收益损失控制的实行取决于此项控制措施的成本与效益比较。

当效益大于成本时,预示该法可以实行,反之,则不行。

损失控制成本是采取控制措施的成本、设备的成本和维护的成本等,包括:

资本支出和折旧费用、人员安全费用、培训费用。

损失控制收益是指采取损失控制可以减少或者消除的直接和间接损失。

资本支出和折旧费用。

如设置防火墙、自动灭火系统等防护设施的成本,以及按年摊计的折旧费用。

安全人员费用。

包括警卫人员、安全监督人员、消防人员、安全顾问、工程师等的工资和津贴。

培训计划费用。

包括培训教材及其他有关支出。

损失控制的成本,这些费用的确定和经济单位的风险识别及衡量工作有密切关系,只有在正确识别和准确衡量的基础上,才能决定必须采取的损失控制对策,从而合理地确定费用。

损失控制的效益,损失控制的效益是指实施损失控制措施后所能减少的损失成本。

如果不能正确地估计损失的成本,由损失控制所能减少的那部分损失金额就不可能准确,这时对效益的评价也就毫无意义。

通过对损失控制的成本和效益的比较分析,可以评价损失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损失控制只有在其效益大于其成本时才能算是成功的。

选择最优措施组合是使损失控制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关键。

损失控制成本效益因素分析表,问题:

潜在收益的不确定性;收益和成本的时间分布的扩散性。

收益=(各年潜在收益概率)现值系数成本=(各年成本概率)现值系数决策准则:

成本收益,不采取该损失控制措施;成本收益,采取该损失控制措施。

成本收益分析,风险转移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是非保险转移,另一类是保险转移。

第三节风险转移,一、非保险转移风险的概念和特点是指风险管理单位将损失的法律责任转移给非保险业的另一个单位承担和管理的技术,签订合同是非保险转移风险的有效办法。

eg:

某人在股价下跌之前卖出股票,将股价下跌造成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了买者。

非保险转移风险的承担着不是保险人,而是合同的受让者。

非保险转移风险,风险转移与风险规避区别控制型风险转移与风险回避不同的是,风险回避技术是放弃或中止存在的风险单位,而控制型转移技术容许风险单位继续存在,将损失的法律责任转移给第三者。

风险转移与损失控制区别控制型风险转移与损失控制不同的是,损失控制直接对风险所致的损失频率和幅度加以改善,而控制型转移技术将风险转移给别人而间接达到减低损失频率和减小损失幅度的目的。

知识链接,二、非保险转移风险的方式

(一)转移风险源把财产或活动的所有权或管理权转移给他人。

1.出售财产风险管理者出售承担风险财产的同时,也就将与财产有关的风险转移给购买该项财产的个人或单位。

这一方式的特点是将财产所有权和与之有关的风险同时转移给受让人。

eg:

某批货物,从工厂主转移给买主后,与这批货物有关的风险(可能遭受火灾、盗窃、市场价格暴跌等)也一同转移给买主。

一家企业将其不景气的某个分厂售给另一家企业,包括所有权和法律责任一并转移。

这样就将与该分厂相联系的一切风险都转移给了新的所有者。

2.租赁财产财产租赁可以使财产所有人部分地转移自己所面临的风险。

财产租赁是指一方把自己的房屋、场地、运输工具、设备或生活用品等出租给另一方使用,并收取租赁费用。

eg:

对财产风险而言,风险主体可以通过租用出租人的大楼办公,将大楼的火灾及其他损失转移给出租人。

通过租用其他人的汽车将汽车事故损失转移给出租人。

风险转移可以通过租约而不是购买,来成功地将建筑物(大楼)和汽车的财产损失转移出去。

3.分包风险管理单位通过分包方式,将他认为风险较大的工程转移给非保险业的其他人。

显然,风险单位通过风险转移,其承担的风险将会减少。

eg:

对于一般的建筑施工队来说,高空作业风险较大,因此,他们可将风险大的高空作业转移给专业的高空作业工程队。

对这种专业工程队来说,他们无论在经验、设备、技术等各方面都较强,故相对来说,风险较小。

(二)签订转移风险的合同1.签订免除责任条款签订免除责任条款是指合同的一方运用合同条款将合同履行中可能发生的对他人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责任转移给另一方承担,即运用合同中条款来实现风险的转移。

eg:

医生在给病人动手术之前,往往要求病人(或家属)签字同意,若手术不成功,医生不负责任。

在这份契约中,风险承受者(病人)免除了转移者(医生)对承受者(病人)承受损失的法律责任,在这种形式中,通过开脱责任合同,风险本身被消除了。

出版社在出版合同中可以加入转移责任损失的条款,约定作者对剽窃行为自负法律责任。

2.签订转移责任条款经济合同中的某些条款,可以起到转移财产或人身损失风险的作用。

eg:

某承包商如果担心承包工程中某个项目所需的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价格可能上涨,那么他可以通过雇用分包商承接该项目,以将这部分风险转移出去。

制造商在和零售商签定合同时,有可能写入有关条款,指明由零售商承担产品离开制造商后发生的任何产品伤害责任。

3.签订保证合同保证合同是指由保证人对被保证人因其行为不忠或不履行某种规定的义务,而导致权利人的损失予以赔偿的一种书面合同。

保证合同当事人是保证人、被保证人和权利人,权利人借助保证合同条款可以将被保证人违约的风险转移给保证人。

一旦发生合同规定的损失,权利人可以从保证人处获得经济损失的赔偿。

否则,由保证人承担损失责任。

保证的目的在于,担保被保证人对权利人的忠实和有关义务的履行。

(从属性;相对独立性;补偿性;向保证人提供抵押担保品),三、非保险转移风险的条件风险管理单位是否能够顺利地转移风险,是有条件的;相反,如果不具备风险转移的条件,就无法转移风险。

风险转移需要具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