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9356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docx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作者:

安康市科技局    转贴自:

本站原创    点击数:

627    文章录入:

admin]

       安康位于陕西省最南部,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汉江横贯其中,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势特征。

市辖1区9县,200个乡镇办事处,2937个行政村,人口294万,面积2.35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2.5%、丘陵占5.7%、川道占1.8%的。

安康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全国闻名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也是天然无污染的药用生物资源宝库,被称为“中药材之乡”。

为认真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把“药、水、游”作为全市主导产业的决定精神,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做大做强中药产业,特制定《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八五”以来,安康把中药产业作为生物资源开发的重点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相继形成了以绞股蓝、黄姜、葛根为主的中药产业化开发格局,十余年医药加工产值增长了9.4倍。

2003年,人工种植中药材面积达83万亩,中药产业实现总产值12.6亿元,实现GDP6.5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6.3%。

  

(一)自然条件独特。

安康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2~16℃,极端最低气温-7~-11℃,极端最高温度42℃;无霜期215~278天,年日照1660~1852小时,年降水量736~1238毫米。

市内森林植被茂密,林业用地2402万亩,有林地1761万亩,森林覆盖率50.2%。

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全市汇集了各类经济植物3300多种,动物430余种,原生植物600余种,南北物种交汇,生物物种繁多,是全国闻名的“生物资源基因库”。

市内降雨丰富,自产水资源总量达106.5亿立方米;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属国内少有的一类地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和其它有害物质含量低,是天然无污染的生物药用资源宝库。

优越的土壤、空气、阳光和水份等自然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绿色药用资源,使安康成为国内环境质量优越、独特的生态区,是建立集观赏、旅游、保护环境为一体的生态型药用植物种植示范基地的最佳区域。

安康也是国内稀有的富硒地区之一,开发富硒保健食品极具优势。

  

(二)资源独具特色。

安康自古以来就盛产中药材,历史上被称为“中药材之乡”。

《唐书•地理志》就有金州杜仲、秦艽、黄柏等药材作为“贡品”的记载。

镇坪的黄连、紫阳的厚朴、岚皋的杜仲、平利的八仙党参等地道中药闻名遐迩。

200多年前这里就是“山中药农过半,药商络绎不绝”。

据中草药资源普查,全市中草药种类1299种,总数占全省53%以上。

属于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290种,占《药典》中药总数的68.4%。

绞股蓝、葛根、黄姜、黄连、当归、杜仲、淫羊藿、叶下珠、黄柏、厚朴、麝香、蜈蚣、熊胆、桔梗、秦巴硒菇、玄参、独活、云木香、川牛膝、猪苓、魔芋(药食两用)等产量居全省首位。

全市中药材野生分布十分广泛,仅野生葛根面积就有80万亩,属于《药典》规范以外的中草药有1042种,中草药的蕴藏量(不含矿物药)约为9千万公斤。

历史上传统出口的药材有杜仲、党参、川牛膝、银耳、银花、桃仁、柴胡等,主销香港及东南亚。

地道中药材近百种,在全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兴药的传统和丰富的资源为安康绿色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三)基地初具规模。

我市历届党委、政府都把秦巴医药作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一大优势产业来抓,在不改变野生药材品质的前提下,一方面模拟野生药材的生态环境,二十年前就对药材的良种选育、平衡施肥、测土配肥、高产栽培等技术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在药材适生区组织广大农民群众进行人工种植。

2003年,全市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已达83万亩,野生中药材100多万亩,年采集量39万吨,实现农业产值7.2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16%。

黄姜、绞股蓝、杜仲、桔梗、天麻、秦巴硒菇、玄参、丹参、薄荷、板兰根、柴胡、山药、黄精、枣皮、银杏、厚朴、辛夷花等60多个品种在我市有一定面积种植,尤其以黄姜为最,2003年底全市种植黄姜69万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基地。

药材种植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柱产业,初步统计全市有27.8万户种植药材,药农从种药中人均取得收入65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350元来自种药。

  (四)加工基础较好。

随着全市中药基地规模的扩大,依靠地产药材的中药加工业有了较快发展。

以黄姜、绞股蓝、葛根等为原料的一批中药制药企业迅速成长壮大起来。

截止目前,全市拥有中药加工企业40家(含医药中间体提取企业),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企业5家,通过国家GMP认证企业4家。

我市299户药品经营企业已有109户通过了GSP认证。

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4亿元,实现税收4000万元。

形成了以黄姜、绞股蓝、葛根三大药源开发利用为主体的制药工业,以黄姜为药源进行生产的企业有30余家,生产能力为:

黄姜干燥物1589吨,皂素900吨,双烯100吨;以绞股蓝为原料的制药企业有两家,生产能力为:

绞股蓝总甙20吨,可加工绞股蓝1000吨,绞股蓝总甙片3亿片,绞股蓝皂甙胶囊1亿片;以葛根为药源进行生产的企业有五家,生产能力为:

葛根素10吨,葛根素小针剂500万支。

以杜仲为原料进行生产的企业一家,已形成年产杜仲初胶一百吨的能力。

制药工业产品以三大中药资源的利用形成三大产品体系,共有六种剂型(片剂、胶囊、口服液、针剂、中成药、原料药),112个品种,2003年主要产品产量为:

绞股蓝总皂甙15吨,绞股蓝总甙片1亿粒,绞股蓝总甙胶囊0.5亿粒,乳康片1亿片,葛根素4吨,葛根素注射液200万支。

以富硒保健食品和功能性保健品的开发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已开发的富硒茶、富硒米、富硒矿泉水、硒多糖产品、玉蚕胶囊市场走俏。

  (五)研发能力良好。

全市拥有各类中药研究院所24家,政府设立研究所9家,民营研究院所10家,企业内设研究所5个,拥有北医大药物研究院徐世明教授为代表的专业技术人员220人,其中高级以上职称的40人。

近年来,一手抓地产药材开发,一手抓中药研究开发工作,中药研发起步良好。

在中药材良种方面,我市先后选育出了三、四倍体绞股蓝和皂素含量高的黄姜品种;在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杜仲的环剥再生技术、黄姜人工栽培技术等一批成果大面积推广成功,黄姜人工种植、林麝驯化、活体取香等科研项目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在新药研究开发方面,“绞股蓝总甙的制取方法”和“杜仲胶及杜仲浸膏同时生产技术”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我市生产的葛根素注射液小针剂被评为中国公认的名牌产品,国内第一条年产100吨的杜仲初胶生产线已投产,国家级新药“股蓝泼尼松片”、“小儿上感口服液”、“羟乙葛根素”、“八宝素”、“乙肝清胶囊”、“玉蚕冻干胶囊”等新药完成规定的实验程序,进入审批阶段。

在中药提取物和药食两用产品的开发研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市研制“硒菇多糖”、“富硒保健系列产品”等已完成试验,正式投产。

目前全市批量生产的医药产品中有国家级新药1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二项。

  (六)市场空间广阔。

在我国乃至世界,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向高热、高脂化发展,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心力衰竭、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也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

在世界药品市场中,该类药物的研发、生产和市场状况日益受到制药企业、医药商业企业、投资机构和广大人民的关注。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国内外市场前景看好。

我市以黄姜、葛根、绞股蓝等为原料生产的中药对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目前我市生产的特色资源药品乳康片、绞股蓝总甙片、葛根素小针剂、黄姜皂素在国内市场均占有较大份额。

其中葛根素占国内市场份额85%以上。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中药产业的资源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但还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缺乏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二是现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研究开发集成度低,品牌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市场开拓乏力,名牌优势没有形成,严重阻碍着中药产业的发展;三是药材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及永续利用还缺乏科学的规划,资源开发利用无序,对珍稀品种缺乏保护措施;四是药材种植粗放,虽然面积大但规范化程度不高;五是无药材交易市场,使大量药材积压,销售受阻,制约了中药的发展,六是信息、科技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低,中药产业的某些技术领域人才奇缺等。

这些问题须采取有效措施,急待加以解决。

  二、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安康中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经营绿色、建设绿色安康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导,以创立绿色品牌为核心,以绿色中药强市富民为目标,着力打造安康药业品牌;实施科技兴药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绿色中药资源,建立稳定、安全、有效的中药材产业化基地;突出绞股蓝、黄姜、葛根三大特色药材深度开发,综合开发现代中药和保健食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建立和完善中药药源种植体系、新药研发体系、产品生产体系、市场营销体系;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扩大对外开放,精心培育龙头企业,全面提升我市中药产业的整体水平。

把安康建成绿色中药产业大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以国内、国际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争创精品名牌,大力拓展市场,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2、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充分发挥当地雨量充沛、雨热同季、资源丰富的优势,实行连片种植、合理布局,推进基地化建设,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重点建成几个主导方向明确、专业化水平高的中药材种植区或垂直种植带;以现有中药加工企业为基础,进一步优化加工业布局,分地区、分品种构建中药材初加工、深加工产业链。

  3、坚持技术创新原则。

在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基础上,运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与先进工艺研究开发新药品、新剂型,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促进产品更新换代。

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品和关键技术,全面提高中药研发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

  4、坚持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经营原则。

严格执行国家《药品管理法》和种植、研发、生产、经营规范标准要求,加快认证步伐,形成从药材种植到药品进入市场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

  5、坚持开放式开发原则。

按照“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科研+基地”等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把区域内各自为战的无序竞争和生产力整合起来,促进中药产业规范化发展、产业化经营。

结合安康实际,灵活发展研发在外、生产在内,种植在内、销售市场在外等多种区域分工生产经营方式,构建开放式、跨区域、国际化的中药产业。

  6、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加强对濒危和紧缺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野生品种的人工栽培研究,坚持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走保护性开发的路子。

在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和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有机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

在未来7年内,建成8至15个符合GAP规范的生态型绿色药源生产基地,开展30个左右中药道地药材GAP认证研究,创立3—5个中药知名品牌,完成以地产药材为主要资源的3至5个一、二类新(中)药及若干三、四类新药和系列绿色功能型食品开发。

经过20年的建设努力,使中药产业成为安康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主导产业,确立安康在陕西中药产业的优势地位,建成全省最大的中药材生产基地。

到2005年,开展以黄姜、绞股蓝、黄精、板蓝根、葛根、林麝、淫羊藿、桔梗、玄参等为重点12个道地药材GAP认证研究,其中前三个品种通过国家GAP认证。

规范建设以黄姜、绞股蓝、葛根、丹参、天麻、黄精、金银花为重点的种植基地。

实现农业产值8亿元。

建成安康新药研发中心和安康GAP工程研究分中心,有3-5个中药产品在全国医药市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实现工业产值8亿元以上。

中药产业增加值达到8亿元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7%。

到2010年,建成8至15个符合GAP规范的药源生产基地,开展30个中药道地药材GAP认证研究,创立安康知名品牌,完成地产药材3至5个一、二类新(中)药及若干三、四类新药和系列绿色功能型食品开发。

实现农业产值15亿元。

建立和完善中药种植的技术服务体系和中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中药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引进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全面提升安康中药产业化现代化水平,使全市中药工业产值达30亿元,中药产业增加值达到21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上升到12%。

真正成为我市的主导产业。

  三、产业发展重点

  

(一)突出特色药材综合开发

  今后7年,对现有5家制药企业通过改组、改制、合作经营、招商引资等措施逐步向规模化、集团化、现代化迈进,建立和健全现代化中药产业创新体系,建立科学的中药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机制,注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结合GMP认证,对骨干中药生产企业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技术设备引进和更新,实现提取技术的现代化,制造工艺工程化、质量保证标准化,产品产量规模化、制药管理规范化,市场营销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建成生产、研究、市场、基地一条龙的黄姜、葛根、绞股蓝三大优势制药体系,初步建成满足本市道地中药材生产相适应的中药饮片和常用中药颗粒制取的生产能力。

争取在三年内,培育年销售过亿元的中药品种2-3个,过5000万元的中药品种3-5个。

打造安康医药名牌产品带动全市中药产业的结构调整。

用7年时间,培植产值在5-10亿元的大型企业2-3个,建成与药源基地原料供给能力相匹配的药物中间体生产能力,从而使中药产业成为全市起支撑作用的主导产业。

1、在黄姜综合开发上,以旬阳科威公司、旬阳祝尔慷公司、白河隆盛化工公司、石泉江兴医化公司为龙头,以安康新药研发中心为新药研究牵头单位,吸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参与,向研制生产黄姜去氢表雄酮、黄体酮、氢化可的松、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疗效突出、附加值高的激素类药物方向发展。

综合开发黄姜淀粉、纤维等系列产品。

2、在绞股蓝综合开发上,以安康北医大和正大制药公司为龙头,以安康新药研发中心为依托,向研制生产绞股蓝保健药品和绞股蓝泼尼松片、股蓝冠脉康、股蓝地塞米松、股蓝皂甙缓释片等疗效突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国家一、二类新药方向发展。

综合开发绞股蓝茶、绞股蓝保健品、绞股蓝化妆品等产品。

3、在葛根制药综合开发上,以正大制药公司、镇坪制药厂、平利制药厂为龙头,以正大制药公司、镇坪药厂新药开发中心和三秦药物研究所为依托,研制生产葛根保健药品和疗效突出的葛根素大输液及葛根素片剂、口服液等药品。

综合开发葛根黄酮、葛根粉、葛根纤维等产品。

同时,建设中药饮片和常用中药颗粒制取生产能力,基本消化全市自产的道地中药材,以带动全市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富硒保健食品和功能性保健品,使安康中药产业向宽领域、多品种、全方位方面发展,形成安康大中药产业群,赢得细分市场,以带动全市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和资源综合开发。

  

(二)加快新药研发攻关

  在新药研发上,我市安康正大制药、北医大药研院、中科医化、镇坪制药厂等重点制药企业要加强与省上4个中药现代化技术中心(中药现代化制剂工程中心、中药指纹图谱和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中药制药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中药药用成份分离工程技术中心)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快新药的研制创新,增强制药企业发展后劲。

2004年要拿到国家一类新药“复心康”批准生产文号,国家二、三类新药“股兰泼尼松”、“柴芍和胃颗粒”生产文号。

用3--5年,力争完成2-3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新药产品开发,有3-5个二类中药完成临床研究和中试工艺研究。

在中药材基地建设上,以中药现代化的思路做好黄姜、绞股蓝、葛根等地道中药材的种植科研工作,依托西北植化研究所、南京中科院,以市林研所、旬阳、白河、岚皋等县黄姜研究所为主体,继续搞好新品种选育、科学栽培、专用农药、肥料等方面的技术研究。

  (三)突出道地药材GAP认证

  抓好GAP认证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今后7年,我们围绕中药材规范化建设,狠抓一批中药GAP认证研究项目,获得一批中药市场准入证,重点筛选我市品种独特、历史悠久、产地地道的中药品种进行GAP认证研究。

到2005年,以黄姜、绞股蓝、葛根、林麝、黄精、板蓝根、淫羊藿、桔梗、玄参等为重点开展12个中药道地药材GAP认证研究,力争黄姜、绞股蓝、板蓝根通过GAP认证,推广规范化种植基地8个。

到2010年,力争30个中药道地药材通过GAP认证,推广应用于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四)调整优化药材种植基地

  围绕市场和制药企业对原料的需求建设绿色药源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规范化种植为突破口,在全市适生区,选择黄姜、杜仲、绞股蓝、葛根、秦巴硒菇、天麻、金银花、丹参、桔梗、板蓝根、黄柏、厚朴等20个品种进行规模化、规范化种植。

①黄姜基地:

以旬阳科威公司、旬阳祝尔慷公司、白河隆盛公司、石泉江兴公司为龙头,在白河、旬阳、汉滨等县区建设40万亩黄姜基地;②绞股蓝基地:

以安康北医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平利县制药厂为龙头,在平利等县建设5万亩绞股蓝基地;③葛根基地:

以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镇坪县制药厂为龙头,在镇坪、平利等县建设5万亩葛根基地;④天麻基地:

以安康市药材公司为龙头,在镇坪、宁陕、平利、岚皋、旬阳等县建设125万窝天麻基地;⑤丹参基地:

在汉滨、旬阳、汉阴等县建设8000亩丹参基地;⑥金银花基地:

在紫阳、汉滨、旬阳等县建设2万亩金银花基地;⑦以镇坪县林麝场为龙头,在镇坪县建设2500只林麝繁育基地;⑧以汉阴县农林牧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在汉阴、宁陕等县建设1万亩黄精基地。

  在抓好八大中药药源基地建设的同时,因地制宜,选择适生区域,对玄参、板蓝根、党参、黄连、厚朴、杜仲、黄柏、银杏、红豆杉、桔梗、辛荑花、吴茱萸等中药材,进行规范化栽培,种植基地25万亩。

使全市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80万亩左右。

  (五)构建中药营销体系

  安康中药材品种多,优势产品已形成批量,黄姜是全国最大的基地,绞股蓝、葛根等主要药材是道地的原产地,由于市场开拓乏力,导致大部分药材销不出去。

因此,积极指导市内各医药企业,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形成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关联的安康医药企业销售网络,不断提高我市中药材及医药产品的外销能力,扩大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份额。

同时建设药材市场已迫在眉睫。

通过对安康市兴华市场的扩建改造,开辟一个较大的陕南秦巴药材贸易市场,不仅解决本市药农卖药难,还能吸引相邻地区的中药材上市交易,逐步发展成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交易平台。

变产品优势为经济优势。

以药材交易市场为主体,建立一个全国联网通向国内外的中药材网上贸易中心。

通过网上交易,为安康乃至陕南中药材及中药产品销售提供信息服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为了加强对中药产业的领导,市政府设立市中药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全市中药产业发展的具体组织和协调工作。

遵循“科学规划、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典型示范”的原则,从事中药产业发展研究,加强中药产业的宏观管理,规范市场运行秩序,营造产业发展宽松环境。

收集产业发展信息,引导中药种植和加工,重点抓好中药产业区域布局规划,指导中药材产业化经营,着力创建中药种植、加工、流通之间的新型利益机制,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在保护药农利益的基础上,引导药农守信守法,使龙头企业与药农真正结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二)制定优惠政策,扩大招商引资

  市县区政府要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加快安康中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

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促进安康中药生产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经营管理上水平。

大力引进医药集团来安康建立药源基地和加工企业。

通过建设药源基地,促进我市中药种植扩大规模上水平。

在优惠政策方面,一是对引进企业与本地企业享受同等待遇,凡是列入政府扶持的产业化项目和工程中心建设项目,享受贷款贴息和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对列入计划的药材种植GAP认证项目,政府扶持50万元。

二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于外地投资和合资兴办的医药加工企业,享受西部开发和高新技术企业土地使用、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三是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生产和重大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和省上批准后,可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待遇和政府扶持。

四是鼓励省内、国内大企业与我市建立多种合作关系,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和转让先进技术,对外来投资药业生产企业设立的研究开发中心向当地转让技术,可持技术转让合同证明,按规定向技术部门申请,免征营业税。

五是利用我市与九三学社中央以中药为重点“九安合作”的机会。

与九三学社社员所在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在中药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引进、技术改造、产品开发、招商引资牵线搭桥等方面紧密的合作关系,带动安康中药产业的发展。

  (三)加快企业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快市县国有制医药企业的改制。

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加大产权转换力度,推进产权流动重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制度创新。

对现有的国有存量资产通过分离重组、租赁、出售、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现代企业制度。

通过内引外联,吸引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制药企业兼并、改造现有的医药加工企业,推动股权多元化,提高制药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增强科技意识,健全服务体系

  科技部门牵头抓好中药现代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以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为依托,开展对广大务药农民的技术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提高科学务药水平,要把定点服务与巡回服务相结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深入种植基地,进行GAP、SOP为重点的中药栽培知识培训,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使广大药农熟知GAP规范,掌握SOP操作要点,每人至少熟练掌握1—2门中药材种植技术。

采用技术承包和有偿服务的形式,提高和改善技术人员的待遇水平。

  (五)实施人才战略,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是中药产业发展的一场“革命”,做大做强中药产业,必须加强中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设立中医药专业。

加强企业、科技、教育的有机结合。

企业要与省内外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优化人才结构。

  (六)进一步改善中药产业发展环境

  按照支持体系健全、企业待遇公平、优惠政策透明、办事简捷高效、保障条件完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世界贸易组织运作规则的要求,清理和制定促进中药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营造优良的发展创业环境。

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严厉打击和查处假冒伪劣、合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