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9518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钢筋绑扎规则 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 马墩设置方法 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docx

钢筋绑扎规则绑扎及连接区长度计算马墩设置方法植筋方法及相关计算

钢筋绑扎规则

钢筋绑扎规则部分内容选自《施工手册

(1)》“第一部分一钢筋工程”(电脑上显示)P172页起

1.钢筋绑扎用扎丝可采用20-22号(注:

20#扎丝直径为0.9㎜;22#扎丝直径为0.7㎜),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以下的钢筋。

2.铁丝长度可参考表9-80的数值采用;因铁丝是成盘供应的故习惯上是按每盘铁丝周长的几分之几来切断。

钢筋绑扎铁丝长度参考表(㎜)9-80表

钢筋直径(㎜)

3-5

6-8

10-12

14-16

18-20

22

25

28

32

3-5

120

130

150

170

190

6-8

150

170

190

220

250

270

290

320

10-12

190

220

250

270

290

310

340

14-16

250

270

290

310

330

360

18-20

290

310

330

350

380

22

330

350

370

400

3.准备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

水泥砂浆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厚度。

垫块的平面尺寸:

当保护层的厚度等于或小于20㎜时为30×30㎜,大于20㎜时为50㎜×50㎜。

当在垂直方向使用垫块时,可在垫块中埋入20号铁丝。

塑料卡的形状有两种:

塑料垫块和塑料环圈,见图如下9-115。

塑料垫块用于水平构件(如梁、板),在两个方向均有凹槽,以便适应两种保护层厚度。

塑料环圈适用于垂直构件(如:

柱、墙)使用时钢筋从卡嘴进入卡腔;由于塑料卡圈有弹性,可使卡腔的大小能适应钢筋直

径的变化。

图9-115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塑料卡(a)塑料垫块;(b)塑料卡圈。

4.划出钢筋位置线。

平面或墙板的钢筋,在模板上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则在架立筋上划点;基础的钢筋,在两向各取一根钢筋划点或在垫层上划线。

钢筋接头的位置,应根据来料规格,结合9-2-1-3条对有关接头位置、数量的规定,使其相互错开,在模板上划线。

5.绑扎形式复杂的结构时,应先研究遂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模板工联系讨论制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顺序,以减少绑扎困难。

9-7-1-2钢筋绑扎接头

1.钢筋绑扎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及箍筋配置要求,可参照9-2-1-3条的规定。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间距不应小于钢筋的直径,且不应小于25㎜。

3.当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大于25%、50%、100%时其搭接长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1《11G101-1图集》中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计算方法如下(选自本图集第55页)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LlE

注:

1.当直径不同的钢筋搭接时,Ll、LlE按直径较小的钢筋计算。

2.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300mm。

3.式中ζl为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

当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为表的中间值时,可按内插取值。

4.内插取值的计算方法在P11有具体描述。

抗震

非抗震

LlE=ζl×laE(抗震锚固长度)

Ll=ζl×la(锚固长度)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l

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25

50

100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l

1.2

1.4

1.6

表2: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

(选自11G101-1图集P53)

非抗震

抗震

注:

1.任何情况下La不应小于200

2.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按下表取用,当多于一项时可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于0.6。

3.ζaE为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

La=ζaLab

LaE=ζaELa

表3: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及标注1-3(选自11G101-1P53页)

锚固条件

ζa

_________

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

1.10

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

1.125

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钢筋

1.10

锚固区保护层厚度

3d

0.8

注:

中间时按内插值。

d为锚固钢筋直径。

5d

0.7

1.《11G-101-1图集》中纵向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与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选自本图集第53页)、纵向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与锚固长度的换算、纵向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与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的换算。

表4:

拉受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非抗震)、LabE(抗震)。

钢筋种类

抗震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60

HPB300

一、二级LabE

45d

39d

35d

32d

29d

28d

26d

25d

24d

三级LabE

41d

36d

32d

29d

26d

25d

24d

23d

22d

四级LabE

非抗震Lab

39d

34d

30d

28d

25d

24d

23d

22d

21d

HRB335

HRBF335

一、二级LabE

44d

38d

33d

31d

29d

26d

25d

24d

24d

三级LabE

40d

35d

31d

28d

26d

24d

23d

22d

22d

四级LabE

非抗震Lab

38d

33d

29d

27d

25d

23d

22d

21d

21d

HRB400

HRBF400

RRB400

一、二级LabE

---

46d

40d

37d

33d

32d

31d

30d

29d

三级LabE

------

42d

37d

34d

30d

29d

28d

27d

26d

四级LabE

非抗震Lab

------

40d

35d

32d

29d

28d

27d

26d

25d

HRB500

HRBF500

一、二级LabE

---

55d

49d

45d

41d

39d

37d

36d

35d

三级LabE

---

50d

45d

41d

38d

36d

34d

33d

32d

四级LabE

非抗震Lab

---

48d

43d

39d

36d

34d

32d

31d

30d

注:

1.在HRB335(二级钢钢筋上钢印为“3”);HRB400(三级钢钢筋上钢印为“4”)及HRB500中钢筋的锚固、搭接长度与混凝土的强度成反比与钢筋的级别成正比同级别的钢筋的锚固、搭接长度相等。

(另:

钢筋上的钢印标记用下列形式表示如:

永钢生产的“HRB335”直径12㎜的钢筋;哪么钢筋上的标记为“3-永钢商标-12”又如永钢生产的“HRB400”直径12㎜的钢筋哪么钢筋上的标记为“4-永钢商标-12”再如永钢生产的“HRB400E”直径12㎜的钢筋哪么钢筋上的标记为“4E-永钢商标-12”以此类推)。

2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无抗震设计的混凝土结构)、LlE(有抗震设计的混凝土结构)LlE=ζl×laE(laE为抗震锚固长度代号)Ll=ζl×La(La为非抗震锚固长度代号)La=ζa×Lab(11G101-1P53页)。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25

50

100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l

1.2

1.4

1.6

ζa: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当:

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ζa取1.10;2.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ζa取

1.25;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钢筋ζa取1.1。

锚固区保护层厚度3d,ζa取0.8锚固区保护层厚度5d,ζa取0.7。

注:

1).受压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应为上表相应取值的0.7倍;

2).任何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水于300㎜,受压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

3).两根直径不同钢筋的搭接长度,以较细钢筋直径计算。

4.钢筋搭接长度非抗震根据公式Ll=ζl×la抗震LlE=ζl×laE;LaE=ζaE×LaLa=ζa×Lab

4.1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分别为≤25%;50%;100%时,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ζl见表1分别取值为1.2;1.4;1.6;

4.2ζaE为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四级抗震等级取1.00。

4.3ζa:

为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当:

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25,ζa取1.10;2.环氧树脂涂层带肋钢筋ζa取1.25;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钢筋ζa取1.1。

锚固区保护层厚度3d,ζa取0.8锚固区保护层厚度5d,ζa取0.7。

LlE=ζl×ζaE×ζa×Lab

小结当出现上列情况,如钢筋直径大于25㎜、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受力钢筋易受扰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涂环氧的钢筋)、带肋钢筋末端采取机械锚固措施、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钢筋直径的3倍、5倍、抗震结构构件、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等情况下纵向受拉钢筋最小搭接长度须按第4条及4.1、4.2、4.3的规定作相应调整。

所以只要当ζa不发生上述情况的取值哪么LlE=ζl×LabELl=ζl×Lab其中Lab(非抗震)、LabE(抗震)这两种形式的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相应数值在11G101-1P53页或本章第3页表4中可直接查用或用LabE=ζaE×Lab求得

5.在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采用铁丝绑扎三点。

9-7-1-3基础钢筋绑扎

1).钢筋网的绑扎(单向板)其钢筋摆布顺序是短筋在下长筋在上,如是双层钢筋网底筋钢筋摆布方式同单层钢筋网而上层钢筋网则是长筋在下短筋在上;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均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

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双向板)则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钢筋网片歪斜变形。

2)基础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或混凝土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钢筋撑脚的形式与尺寸如下图9-116所示,每隔1米放置一个。

其直径选用:

当板厚h≤30㎝时为8-10㎜;当板厚h=30一50㎝时为12一14㎜;当板厚h>50㎝时为16-18㎜。

3)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但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4)独立柱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短边的钢筋应放在长边钢筋的上面。

5)现浇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指绑扎连接如是机械连接不须要),以便连接。

插筋位置一定要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

6)对厚片筏板上部钢筋网片,可采用钢管临时支撑体系,如下图9-117(@)示出绑扎上部钢筋网片用的钢管支撑,在上部钢筋网片绑扎完毕后,需置换出水平钢管;为此另取一些垂直钢管通过直角扣件与上部钢筋网片的下层钢筋连接起来(该处需另用短钢筋段加强),替换了原支撑体系,见下图9-117(b)。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遂步抽出垂直钢管,见下图9-117(C)此时,上部荷载可由附近的钢管及上、下端均与钢筋网焊接的多个拉结筋来承受,由于混凝土的不断浇筑和凝固,拉结筋细长比减少,提高了承载力。

7)图9-117厚片符上钢筋网片的钢管临时支撑:

(a)绑扎上部钢筋网片时;(b)浇筑混凝土前;(c)浇筑混凝土时。

1一垂直钢管;2一水平钢管;3一直角扣件;

4一顶层水平钢管;5一待拔钢管;6一混凝土浇筑方向。

9-7-1-4柱钢筋绑扎

1.柱中的竖向钢筋绑扎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o(多边形柱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圆形柱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o,如果用插入式振动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与模板的角度不得小于15o。

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叉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扎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3.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工具式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

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细准确。

4.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的纵向钢筋内侧。

5.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9-7-1-5墙钢筋绑扎

1.墙(包括水塔壁、烟囱筒身、池壁等)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4m(钢筋直.径≤12㎜);或6m(钢筋直径>12㎜)。

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

2.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3.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网间应设置撑铁,以固定钢筋间距。

撑铁可用6一10mm的钢筋制成,长度等于两层钢筋的净距(图9一118),间距约为1m相互错开排列。

4.墙的钢筋,可在基础钢筋绑扎之后浇筑混凝土前插入基础内。

图9-118墙钢筋的撑铁;1一钢筋网;2一撑铁

5.墙钢筋的绑扎,也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9-7-1-6梁、板钢筋绑扎

梁的钢筋绑扎:

1.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

≥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2.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叉布置在两根架立钢筋上,其余同柱。

3.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蓬、挑檐、阳台等悬壁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撤除后断裂。

4.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图9-119);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图9-120);

(左:

图9-119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钢筋)1一板的钢筋,2一次梁钢筋,3一主梁钢筋。

(左:

图9-120主梁与垫梁交叉处钢筋1一主梁钢筋;

2一垫梁钢筋。

5.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以利浇筑混凝土。

6.梁钢筋的绑扎与模板安装之间的配合关系:

①梁的高度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②梁的高度较大(≥1.0m)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板上绑扎,其两侧模或一侧模后装。

7.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

9-7-2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安装

9-7-2-1绑扎钢筋网与钢筋骨架安装

1.钢筋网与钢筋骨架的分段(块),应根据结构配筋特点及起重运输能力而定。

一般钢筋网的分块面积以6一20m2为宜;钢筋骨架的分段长度宜为6-12m。

2.钢筋网与钢筋骨架,为防止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发生歪斜变形,应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如下图9-121是绑扎钢筋网的临时加固情况:

(图9-121绑扎钢筋网的临时加固;1一钢筋网,2一加固筋)

(下图9-121)

3.钢筋网与钢筋骨架的吊点,应根据其尺寸、重量及刚度而定。

宽度大于1m的水平钢筋网宜采用四点起吊;跨度小于6m的钢筋骨架宜采用两点起吊(见下图9-122a),跨度大、刚度差的钢筋骨架宜采用横吊梁(铁扁担)四点起吊(见下图9-122b),为了防止吊点处钢筋受力变形,可采取兜底吊或加短钢筋。

4.绑扎钢筋网与钢筋骨架的交接处做法,与钢筋的现场做法相同。

9-7-2-2钢筋焊接网安装

1.钢筋焊接网运输时应绑扎整齐、牢固、每捆重量不应超过2t,必要时应加刚性支撑或支架。

2.进场的钢筋焊接网宜按施工要求堆放,并应有明显的标志。

3.对两端须插入梁内锚固的钢筋网,当网片纵向钢筋效细时,可利用网片的弯曲变形性能,先将焊接网的中部向上弯曲,使两端先后能进入梁内,然后铺平网片;当钢筋较粗焊接网不能弯曲时,可将焊接网的一端少焊1一2根横向钢筋,先插入该端,然后后退插入另一端,必要时可采用绑扎方法补回所减少的横向钢筋。

4.钢筋焊接网的搭接、构造,应符合9-2-8-2条的规定。

网片搭接时,在搭接区中心及两端应采用铁丝绑扎牢固。

在附加钢筋与焊接网连接的每个节点处均应采用铁绑扎。

5.钢筋焊接网安装时,下部网片应设置与保护层厚度相当的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板的上部网片应在短向钢筋两端,沿长向钢筋方向每隔600一900mm设一钢筋支墩(图9-123)。

(左上图9-123上部钢筋焊接网支撑;1一梁;2一支撑;3一短向钢筋;4一长向钢筋)

9-7-3植筋加工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钻出孔洞,注入胶粘剂,植人钢筋,待其固化后即完成植筋施工。

用此法植筋犹如原有结构中的预埋筋,能使所植钢筋的技术性能得以充分利用。

植筋法具有工艺简单、工期短、造价省、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质量易保证等优点,为工程结构加固及解决新旧混凝土连接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处理技术。

9-7-3-1钢筋胶粘剂(不录用因为该《施工手册》出版的时间比较早钢筋“胶粘剂”是会不断更新的。

钢筋胶粘剂的固愈合时间随基础材料的温度而变化在胶粘剂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使用温度越高,固愈合时间越短)。

9-7-3-2植筋用孔径与深度(不录用因为各种钢筋“胶粘剂”它在使用过程中对混凝土构件的孔径与孔深要求不一样因此我们应该依照所用的“胶粘剂”使用说明书为准)。

9-7-3-3植筋施工方法

植筋过程:

钻孔→清孔→填胶粘剂→植筋→凝胶。

1.钻孔使用配套冲击电钻,钻孔时孔洞间距与孔洞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2.清孔时先用吹气泵清除孔洞内粉尘等,再用清孔刷清孔,要经多次吹刷完成。

同时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残留在孔洞中的水分削弱粘合剂的作用。

3.使用植筋注射器从孔底向外均匀地把适量胶粘剂填注孔内,注意勿将空气封入孔内。

4.按顺时针方向把钢筋平行于孔洞走向轻轻植入孔中,直至插入孔底,胶粘剂溢出。

5.将钢筋外露段固定在模板上,使其不受外力作用,直至凝结,并派专人现场保护。

凝胶的化学反应时间一般为15min(15分钟)

基础材料温度(C°)

凝固时间(min)

愈合时间(min)

-5

25

360

0

18

180

5

13

90

20

5

45

30

4

25

40

2

15

喜得利Hit-Hy150植筋胶粘剂的施工温度范围为-5一+40C°

9-7-3-2植筋用孔径与孔深

喜得利Hit-Hy150植筋孔的直径与深度,参见表9-83。

(见《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算例》该规范保留在H盘“设计规范文件夹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