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9567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细化工试验doc.docx

精细化工试验doc

 

《精细化工实验》实验指导书

重庆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田敉

一、课程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精细化工实验》是精细化工工艺专业的必修实验课,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

《精细化工实验》是在学习完《精细化工产品学与工艺学》的基础上开设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增强,并能掌握较多的精细化学品制备技术,为将来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

二、课程实验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

考查

2.评分标准:

课前预习20%,实验操作占40%,实验报告占40%。

3.每次实验按评分标准实行百分制评定或五级记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4.总成绩取每次实验成绩的平均值。

三、课程实验要求(如表)

序号

项目

名称

实验课时

内容提要

教学要求

(了解观察、熟悉、掌握、熟练掌握及运用等)

实验

类别

实验方式

适用

专业

1

洗洁精的配制

8

用烷基苯磺酸钠盐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等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活性物配制洗洁精,其活性物含量大约为10%~15%。

掌握洗洁精的配制方法,了解洗洁精各组分的性质及配方原理。

设计性

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

化工

2

通用液体洗衣剂

8

用各种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助剂的性能配制洗衣剂,并按产品要求选取不同的数量进行复配。

掌握配制通用液体洗衣剂的工艺,了解各组分的作用和配方原理。

设计性

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

化工

3

洗发香波的配制

8

选用各种表面活性剂和添加剂配制透明香波、调理香波和珠光香波等,并按产品要求选取不同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

掌握配制洗发香波的工艺,了解洗发香波中各组分的作用和配方原理。

设计性

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

化工

4

雪花膏的配制

8

选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白油、十六醇和丙二醇等原料配制雪花膏,并根据产品性能对配方进行优化设计。

了解雪花膏的配制原理和各组分的作用,掌握雪花膏的配制方法。

设计性

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

化工

5

聚醋酸乙烯乳胶涂料的配制

8

通过乳液聚合得到聚合物乳液,配入颜料、填料以及各种助剂如成膜助剂、颜料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等,经过高速搅拌、均质而成乳胶涂料。

进一步熟悉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特点,了解乳胶涂料的特点,掌握配制方法。

设计性

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

化工

6

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配制

8

选用不同的丙烯酸酯单体进行共聚得聚丙烯酸酯乳液,配入颜料、填料以及各种助剂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防霉剂、防冻剂等,经过高速搅拌、均质而成乳胶涂料。

熟悉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方法,进一步熟悉乳液聚合的原理;了解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性质和用途;掌握聚丙烯酸酯乳胶涂料的配制方法。

设计性

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

化工

四、教材

1.强亮生主编,《精细化工实验》(第二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强亮生、王慎敏主编,《精细化工综合实验》(修订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实验一洗洁精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洗洁精的配制方法。

2.了解洗洁精各组分的性质及配方原理。

二、实验原理

1.主要性质和用途

洗洁精(cleaningmixture)又叫餐具洗涤剂或果蔬洗涤剂,洗洁精是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

主要用于系的碗碟和水果蔬菜。

特点是去油腻性好、简易卫生、使用方便。

洗洁精是最早出现的液体洗涤剂,产量在液体洗涤剂中居第二位,世界总产量为2×106kt/年。

2.配制原理

设计洗洁精的配方结构时,应根据洗涤方式、污垢特点、被洗物特特点,以及其他功能要求,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条:

(1)基本原则

①对人体安全无害。

②能较好的洗净并除去动植物油垢,即使对粘附牢固的油垢也能迅速除去。

③清洗剂和清洗方式不损伤餐具、灶具及其他器具。

④用于洗涤蔬菜和水果时,应物残留物,也不影响其外观和原有风味。

⑤手洗产品发泡性良好。

⑥消毒洗涤剂应能有效地杀灭害菌,而不危害人的安全。

⑦产品长期储存稳定性好,不发霉变质。

(2)配方结构特点

①洗洁精应制成透明状液体,要设法调配成适当的浓度和粘度。

②设计配方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效应,以及各种助剂的作用。

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烷基聚氧乙烯醚复配后,产品的泡沫性和去污力均好。

配方中加入乙二醇单丁醚,则有助于去除油污。

加入月桂酸二乙醇酰胺可以增泡和稳泡,可减轻对皮肤的刺激,并可增加节制的粘度。

羊毛脂类衍生物可滋润皮肤。

调整产品粘度主要使用无机电解质。

③洗洁精一般都是高碱性,主要为提高去污力和节省活性物,并降低成本。

但PH值不能大于10.5。

④高档的餐具洗涤剂要加入釉面保护剂,如醋酸铝、甲酸铝、磷酸铝酸盐、硼酸酐及其混合物。

⑤加入少量香精和防腐剂。

(3)主要原料

洗洁精都是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活性物配制而成的。

手工洗涤用的洗洁精主要使用烷基苯磺酸钠盐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其活性物含量大约为10%~15%。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

电炉、水浴锅、电动搅拌器、温度计(0℃~100℃)、烧杯(100ml、150ml)、量筒(10ml、100ml)、托盘天平、滴管、玻璃棒。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Na、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平平加系列)、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乙醇、甲醛、乙二胺四乙酸(EDTA)、三乙醇胺、香精、PH试纸、苯甲酸钠、氯化纳、硫酸。

四、实验内容

1.配方

配方见表4.6,同学们可自选。

2.操作步骤

①将水浴锅中加入水并加热,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加热至60℃左右。

②加入AES并不断搅拌至全部溶解,此时水温要控制在60℃~65℃。

③保持温度60℃~65℃,在不断连续搅拌下加入其他表面活性剂,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

④降温至40℃以下加入香精、防腐剂、螯合剂、增溶剂,搅拌均匀。

⑤测溶液的PH值,用硫酸调节PH至9~10.5。

⑥加入食盐调节到所需粘度。

调节之前应把产品冷却到室温或测粘度时的标准温度。

调节后即为成品。

表1洗洁精配方

名称

配方Ⅰ

配方Ⅱ

配方Ⅲ

配方Ⅳ

ABS-Na(30%)

16.0

12.0

16.0

AES(701%)

16.0

5.0

14.0

尼诺尔6501(70%)

3.0

7.0

6.0

OP-10(70%)

8.0

8.0

2.0

EDTA

0.1

0.1

0.1

0.1

乙醇

6.0

0.2

甲醛

0.2

三乙醇胺

4.0

二甲基月桂基氧化胺

3.0

二甲苯磺酸钠

5.0

苯甲酸钠

0.5

0.5

0.5

氯化钠

1.0

1.5

香精、硫酸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去离子水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五、注意事项

1.AES应慢慢加入水中。

2.AES在高温下极易水解,因此溶解温度不可超过65℃。

六、思考题

1.配置洗洁精有那些原则。

2.洗洁精的pH应控制在什么范围?

为什么?

实验二通用液体洗衣剂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配制通用液体洗衣剂的工艺。

2.了解各组分的作用和配方原理。

二、实验原理

1.主要性质和分类

通用液体洗衣剂(liquiddetergent)为无色的或淡蓝色均匀的粘稠液体,使液体洗涤剂的一种,易溶于水。

液体洗洗涤剂是仅次于粉状洗涤剂的第二大类洗涤制品。

因为液体洗涤剂具有诸多显著的优点,所以洗涤剂由固态向液体洗衣剂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

最早出现的液体洗衣剂是不加助剂的或很少助剂的中性洗衣剂,基本属于轻垢型,这类液体洗衣剂的配方技术比较简单。

而且出现的重垢液体洗衣剂,其中虽有不加助剂的,但更多的是加洗涤助剂的。

重垢型液体洗衣剂中的表面活性物含量比较高,即如的助剂种类也比较多,配方技术比较复杂。

液体洗衣剂除了上述两种外,还有织物干洗剂,它是无水洗衣剂,专门用于洗涤毛呢、丝绸、化纤等高档衣物。

另外还有预去斑剂,用于衣物局部(如领口、袖口)的重垢洗涤。

再有织物漂白剂、柔软整理剂、消毒洗衣剂等。

上述液体洗衣剂是按其用途分类设计的。

其中用量最大的是重垢液体洗衣剂,其次是轻垢液体洗衣剂。

本实验主要研究这两种类型的洗衣剂,我们称其为通用液体洗衣剂。

2.配置原理

设计这种洗衣剂时首先考虑的是洗涤性能,即既要有强的去垢力,还不得损伤衣物。

其次要考虑的经济性,即要工艺简单、配方合理。

再次要考虑的是产品的适用性,即既要适合我国的国情和人民的洗涤习惯,还要考虑配方的先进性等。

总之要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使制得的产品性能优良而成本低廉,且有广阔的市场。

液体洗衣剂的配方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表面活性剂

液体洗衣剂中使用最多的是烷基苯磺酸钠,但国外已基本实现了液体洗衣剂原料向醇系表面活性剂转向。

以脂肪醇为起始原料的各种表面活性剂广泛用于衣用液体洗涤剂中,包括: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硫酸酯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等。

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a-烯基磺酸盐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活性物。

高级脂肪酸盐已是公认的液体洗衣剂原料。

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烷基醇酰胺也是重要的一种。

(2)洗涤助剂

液体洗衣剂常用的助剂主要有:

①螯合剂。

最常用的、性能最好的是三聚磷酸钠,但它的加入会使洗衣剂变浑浊,并会污染水体,近年来逐步被淘汰。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最强,而且可使溶液的透明度提高,但价格较高。

②增稠剂。

常用的有机增稠剂为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聚乙二醇酯等。

无机增稠剂用氯化钠或氯化铵。

③助溶剂。

常用的增溶剂或助溶剂除烷基苯磺酸钠外还有低分子醇或尿素。

④溶剂。

常用的溶剂是软化水或去离子水。

⑤柔软剂。

常用的柔软剂主要实验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在一般洗衣剂中不用)。

⑥消毒剂。

目前大量使用的仍是含氯消毒剂,如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氯化磷酸三钠、氯胺T、二氯异氰尿酸钠等(一般洗衣剂中不用)。

⑦漂白剂。

常用的漂白剂有过氧化盐类,如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碳酸钾、过焦酸钠等(一般洗衣剂中不用)。

⑧酶制剂。

常用的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

酶制剂的加入可提高产品的去污力。

⑨抗污垢在沉降及。

常用的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硅酸钠等。

⑩碱剂。

常用的有纯碱、小苏打、乙醇胺、氨水、硅酸钠、磷酸三钠等。

11香精。

12色素等。

上述各种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助剂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性能和配制产品的要求选取不同的数量进行复配。

本实验设计了几个通用液体洗衣剂的配方,同学们可根据实验原材料和仪器情况,选做其中一个或两个。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

电炉、水浴锅、电动搅拌器、烧杯(100ml、250ml)、量筒(10ml、100ml)、滴管、托盘天平、温度计(0℃~10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Na(30%)]、椰子油酸而乙醇酰胺[尼诺尔6501、FFA(7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70%)]、食盐、纯碱、水玻璃[Na2SiO3(40%)]、五钠(STPP)、香精、色素、pH试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70%)]、硫酸(10%)。

四、实验内容

1.配方

配方见表4.7。

2.操作步骤

①按配方将蒸馏水加入250ml烧杯中,再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加热使水温升到60℃,慢慢加入AES,并不断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

搅拌时间约为20min,在溶解过程中,水温控制在60℃~65℃。

②在连续搅拌下依次加入ABS-Na、OP-10、尼诺尔等表面活性剂,一直搅拌至全部溶解为止,搅拌时间约为20min,保持温度在60℃~65℃。

③在不断搅拌下将纯碱、二甲基苯磺酸钾、荧光增白剂、STPP、CMC等依次加入,并使其溶解,保持温度在60℃~65℃。

④停止加热,待温度降至40℃以下时,加入色素、香精等,搅拌均匀。

⑤测溶液的PH,并用磷酸调节反应液的PH≤10.5。

⑥降至室温,加入食盐调节粘度,使其达到规定粘度。

本实验不控制粘度指标。

表1液体洗衣剂配方(wt%)

成分配方

A

B

C

D

ABS-Na(30%)

20.0

30.0

30.0

10.0

OP-10(70%)

8.0

5.0

3.0

3.0

尼诺尔(70%)

5.0

5.0

4.0

4.0

AES70%

3.0

3.0

二甲苯磺酸钾

2.0

BS-12

2.0

荧光增白剂

0.1

0.1

Na2CO3

1.0

1.0

Na2ASi3(30%)

2.0

2.0

1.5

STPP

2.0

NaCl

1.5

1.5

1.0

2.0

色素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香精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CMC(5%)

5.0

去离子水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加至100

五、注意事项

1.按次序加料,必须使前一种物料溶解后再加后一种。

2.温度按规定控制好,加入香精时的温度必须<40℃,以防挥发。

3.制得的产品由同学带回试用。

六、思考题

1.通用液体洗衣剂有哪些优良的性能?

2.通用液体洗衣剂配方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3.通用液体洗衣剂的pH值是怎样控制的?

为什么?

实验三洗发香波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配制洗发香波的工艺。

2.了解洗发香波中各组分的作用和配方原理。

二、实验原理

1.主要性质和分类

洗发香波(shampoo)是洗发用发化妆洗涤用品,是一种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加香产品。

它不但有很好的洗涤作用,而且有良好的化妆效果。

在洗发过程中不但去油垢、去头屑,不损伤头发、不刺激头皮、不脱脂,而且洗后头发光亮、美观、柔软、易梳理。

洗发香波在液体洗涤剂中产量居第三位。

其种类很多,所以其配方和配制工艺也是多种多样的。

可按洗发香波的形态、特殊成分、性质和用途来分类。

按香波的主要成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可将洗发香波分成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

按不同性质可将洗发香波分为通用型、干性头发用、油性头发用和中性洗发香波等产品。

按液体形态可分为透明洗发香波、乳状洗发香波、胶状洗发香波。

按产品的附加功能,可制成各种功能性产品,如:

去头屑香波、止痒香波、调理香波、消毒香波等。

在香波中添加特种原料,改变产品的性状和外观,可制成蛋白质香波、菠萝香波、草莓香波、黄瓜香波、柔性香波、珠光香波等。

还有具有多种功能的洗发香波,如兼有洗发护发作用的“二合一”香波、兼有洗发去屑止痒功能的“三合一”香波。

2.配制原理

现代的洗发香波已突破了单纯的洗发功能,成为洗发、护发、洁发美发等化妆型的多功能产品。

在对产品进行配方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具有适当的洗净力和柔和的脱脂作用。

②能形成丰富而持久的泡沫。

③具有良好的梳理性。

④洗后的头发具有光泽、潮湿感和柔顺性。

⑤洗发香波对头发、头皮和眼睑要有高度的安全性。

⑥易洗涤、耐硬水,在常温下洗发效果应最好。

⑦用洗发香波洗发,不应给烫发和染发操作带来不利影响。

在配方设计时,除应遵循以上原则外,还应注意选择表面活性剂,并考虑其配伍性良好。

主要原料要求:

①能增进去污力和促进泡沫稳定性,改善头发梳理性的辅助表面活性剂,其中包括阴离子、非离子、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③赋予香波特殊效果的各种添加剂,如去头屑药物、固色剂、稀释剂、鳌合剂、增溶剂、营养剂、防腐剂、染料和香精等。

3.主要原料

洗发香波的主要原料有表面活性剂和一些添加剂组成。

表面活性剂分主要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两类。

主剂要求泡沫丰富,易扩散、易洗涤,去垢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辅剂要求具有增强稳定泡沫作用,洗后头发易梳理、易定型、光亮、快干,并有抗静电等功能,予主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

常用的主表面活性剂有:

阴离子型的烷基醚硫酸盐,非离子型的烷基醇基酰胺(如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等)。

常用的辅助表面活性剂有:

阴离子型的油酰氨基酸钠(雷米邦)、非离子型的聚氧乙烯山梨酸醇酐单脂(吐温)、两性离子型的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等。

香波的添加剂主要有:

增稠剂烷基醇酰胺、聚乙二醇硬脂酸酯、羧甲基纤维素钠、氯化纳等。

遮光剂或珠光剂硬脂酸乙二醇酯、十八醇、十六醇、硅酸铝镁等。

香精多为水果香型、花香型和草香型。

鳌合剂最常用的是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

常用的去头屑止痒剂有硫、硫化硒、砒碇硫铜锌等。

滋润剂和营养剂有液体石蜡、甘油、羊毛脂衍生物、硅酮等。

还有胱氨酸、蛋白酸、水解蛋白和维生素等。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

电炉、水浴锅、电动搅拌器、温度计(0℃~100℃)、烧杯(100ml、250ml)、量筒(10ml、100ml)、托盘天平、玻璃棒、滴管。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脂肪醇二乙醇酰胺(尼诺尔6501)、硬脂酸乙二醇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SBS-Na)、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羊毛酯衍生物、柠檬酸、氯化钠、香精、色素。

四、实验内容

1.配方

配方见表4.4,同学们可自选。

表1洗发香波的参考配方(wt%)

名称

活性物含量%

配方1

配方2

配方3

配方4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

70

8.0

15.0

9.0

4.0

脂肪酸二乙醇酰胺(6501、尼诺尔)

70

4.0

4.0

4.0

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BS-12)

30

6.0

12.0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ABS-Na)

30

15.0

硬脂酸乙二醇酯

2.5

聚氧乙烯山梨酸醇酐单脂(吐温)

50

90

柠檬酸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苯甲酸钠

1.0

1.0

NaCl

1.5

1.5

色素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香精

适量

适量

适量

适量

去离子水

余量

余量

余量

余量

调理香波

透明香波

珠光调理香波

透明香波

2.操作步骤

①将去离子水称量后加入250ml烧杯中,将烧杯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60℃。

②加入AES并不断搅拌至全部溶解,控制在60℃~65℃。

③保持水温60℃~65℃,在连续搅拌下加入其他表面活性剂至全部溶解,再计入羊毛酯、珠光剂或其他助剂,缓解搅拌使其溶解。

④降温至40℃以下加入香精、防腐剂、染料、螯合剂等,搅拌均匀。

⑤侧PH值,用柠檬酸调节至5.5~7.0。

⑥接近室温时加入食盐调节到所需粘度,并用粘度计测定香波粘度。

五、注意事项

1.用柠檬酸调节PH值时,柠檬酸需配成50%的溶液。

2.用食盐增稠时,食盐需配成20%的溶液。

食盐的加入量不得超过3%。

3.加硬脂酸乙二醇酯时,温度控制在60℃~65℃,且慢速搅拌,缓慢冷却。

否则体系则无珠光。

六、思考题

1.洗发香波配方的原则有哪些?

2.洗发香波配制的主要原料有哪些?

为什么必须控制香波的PH值?

3.可否用冷水配制洗发香波?

如何配制?

七、附:

洗发香波常用配方

1.透明液体香波

透明液体香波是最流行的一类香波,一般粘度较低,选择组分时,必须考虑在低温下仍能保持清澈透明。

配方1:

33%三乙醇胺月桂酸基硫酸盐45%

椰子单乙醇酰胺2%

香精、色素、防腐剂适量

蒸馏水加到100%

配方2:

月桂酸氨基丙酸10%

33%三乙醇胺月桂酸基硫酸盐25%

椰子二乙醇酰胺2.5%

乳酸调PH至4.5~5.0

香精、色素、防腐剂适量

蒸馏水加到100%

2.液露香波

液露香波也称为液体乳状香波,它与透明液体香波的主要区别是组成中含有一定量的不透明组分。

如脂肪酸金属盐或乙二醇酯等。

配方3:

月桂酸硫酸钠25%

聚乙二醇(PEG400)二硬脂酸酯5%

硬脂酸镁2%

脂肪酸烷醇酰胺、香精适量

蒸馏水加到100%

3.儿童香波

儿童香波应采用极温和的表面活性剂,使其具有温和的除油去污作用,不刺激皮肤和眼睛。

配方5:

30%3-椰子酰胺基丙基二甲基甜菜碱17.1%

65三癸醚硫酸盐4,4EtO8.3%

聚氧乙烯(100)山梨糖醇单月桂酸酯7.5%

色素、防腐剂适量

蒸馏水加到100%

4.膏状香波及胶凝香波

常使用高浓度月桂酸基硫酸钠膏或其他在室温下难溶解、而高于室温又能溶解的表面活性剂。

为增加稠度,需加少量硬脂酸钠或皂类。

配方6:

月桂基硫酸钠20%

椰子单乙醇酰胺1%

单丙二醇硬脂酸酯2%

硬脂酸5%

苛性钠0.75%

香精、色素、防腐剂适量

蒸馏水加到100%

配方7:

浓MironolC2M15%

40%三乙醇月桂基硫酸盐25%

椰子二乙醇酰胺10%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

香精、防腐剂等适量

蒸馏水加到100%

5.抗头屑和药物香波

上述各类香波均可以添加适当的药物,制成具有一定功效的药物香波。

配方8:

三乙醇胺月桂基硫酸盐15%

月桂酸二乙醇酰胺3%

抗菌剂0.5%~10%

色素、香精适量

蒸馏水加到100%

配方9:

麝香草酚0.5

薄荷脑1.0

樟脑1.0

三乙醇胺月桂基硫酸盐500

蒸馏水497.5

*配方中各原料均按wt%计算。

 

实验四雪花膏的配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雪花膏的配制原理和各组分的作用。

2.掌握雪花膏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1.主要性质

雪花膏(vanishingcream)是白色膏状乳剂类化妆品。

乳剂是指一宗液体以极细小的液滴分散于另一种互不相溶的液体中所形成的多相分散体系。

雪花膏涂在皮肤上,遇热容易消失,因此,被称为雪花膏。

2.配制原理和护肤机理

雪花膏通常是以硬脂酸皂为乳化剂的水包油型乳化体系。

水相中含有多元醇等水溶性物质,油相中含有脂肪酸、长链脂肪酸、多元酸等非水溶性物质。

当雪花膏被涂于皮肤上,水分挥发后,吸水性的多元醇与油性组分共同形成一个控制表皮水分过快蒸发的保护膜,它隔离了皮肤与空气的接触,避免皮肤在干燥环境中由于表皮水分过快蒸发导致的皮肤干裂。

也可以在配方中加入一些可被皮肤吸收的营养物质。

多年来,雪花膏的基础配方变化不大,它包括硬脂酸皂(3.0%~7.5%)、硬脂酸(10%~20%)、多元醇(5%~20%)、水(60%~80%)。

配方中,一般控制碱的加入量,使皂的比例占全部脂肪酸的15%~25%。

我国轻工业部雪花膏的标准是:

理化指标要求包括:

膏体耐热稳定性,微碱性pH≤8.5,微酸性pH4.0~7.0;感官要求包括:

色泽、香气和膏体结构(细腻,擦在皮肤上应润滑、无面条状、无刺激)。

三、主要仪器和药品

烧杯(250ml)、电动搅拌器、温度计、显微镜、托盘天平、电炉、水浴锅。

硬脂酸、但硬脂酸甘油酯、十六醇、白油、丙二醇、氢氧化钠、香精、防腐剂、精密pH试纸。

四、实验内容

1.配方

原料加入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