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9578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24 大小:23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4页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2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docx

电力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文档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关于印发华北电网有限公司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

验规程》(2005)的通知

 

华北电网生[2005]30号

 

北京电力公司,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电力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直属各发供电单位,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为适应电力设备和试验技术的发展,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组织有关单位对2002版《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一、增加了输电线路用氧化锌避雷器、RTV、红外检测、六氟化硫电流互感器和六氟化硫变压器等试验项目。

二、修订了与最新国标、反措不一致的内容。

三、修订了不适应电网要求的试验项目、试验标准。

现决定该修订本自2005年11月1日起颁布执行,请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直属各发供电单位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执行。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若发现有不妥之处,请及时报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

附件: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2005修订本

 

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印)

二00五年十月二十八日

 

目  次

1 总则

2 旋转电动机

3 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

4 互感器

5 开关设备

6 套管

7 支柱绝缘子、悬式绝缘子、合成绝缘子、RTV涂料

8 电力电缆线路

9 电容器

10 绝缘油和六氟化硫气体

11 避雷器

12 母线

13 二次回路

14 1kV及以下的配电装置和馈电线路

15 1kV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

16 接地装置

17 电除尘器

18 串联补偿装置

19 红外检测

附录A 同步发电机、调相机定子绕组沥青云母和烘卷云母绝缘老化鉴定试验项目和要求

附录B 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附录C 污秽等级与对应附盐密度值

附录D 橡塑电缆内衬层和外护套被破坏进水确定方法

附录E 橡塑电缆附件中金属层的接地方法

附录F 避雷器的电导电流值和工频放电电压值

附录G 高压电气设备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附录H 电力变压器的交流试验电压

附录I 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泄漏电流参考值

附录J 合成绝缘子和RTV涂料憎水性测量方法及判断准则

附录K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老炼实验方法

附录L 断路器回路电阻厂家标准

 

1 总则

 

1.1 电力设备绝缘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是检查、鉴定设备的健康状况,防止设备在运行中发生损坏的重要措施。

按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及GB50150—19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的基本精神,结合华北电网多年来实践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所规定的各项试验标准,是电力设备绝缘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电力设备全过程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备的验收、维护、检修工作中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积极地对设备进行维护,使其能长期安全、经济运行。

1.3 对试验结果必须进行全面地、历史地综合分析和比较,既要对照历次试验结果,也要对照同类设备或不同相别的试验结果,根据变化规律和趋势,经全面分析后做出判断。

1.4 本规程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

对于华北电网各发、供电基建等基层单位应遵照本规程开展绝缘试验工作。

尚遇特殊情况而不能执行本规程有关规定时,如延长设备的试验周期、降低试验标准、删减试验项目以及判断设备能否投入运行等,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分析讨论,提出建议由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执行,并报上级监督部门备案,重大问题报电网公司批准。

1.5 本规程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矿用及其他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电力设备,也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装置等电力设备和安全用具。

1.6 110kV以下的电力设备,应按本规程进行耐压试验(有特殊规定者除外)。

110kV及以上的电力设备,除有特殊规定外,可不进行耐压试验。

50Hz交流耐压试验,加至试验电压后的持续时间,凡无特殊说明者,均为1min;其他耐压方法的施加时间在有关设备的试验要求中规定。

非标准电压等级的电力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值,可根据本规程规定的相邻电压等级按插入法计算。

充油电力设备在注油后应有足够的静置时间才可进行耐压试验。

静置时间如无制造厂规定,则应依据设备的额定电压满足以下要求:

(1)500kV设备静置时间大于72h;

(2)220kV设备静置时间大于48h;

(3)110kV及以下设备静置时间大于24h。

1.7 进行耐压试验时,应尽量将连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试验(制造厂装配的成套设备不在此限),但同一试验电压的设备可以连在一起进行试验。

已有单独试验记录的若干不同试验电压的电力设备,在单独试验有困难时,也可以连在一起进行试验,此时,试验电压应采用所连接设备中的最低试验电压。

1.8 当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电压不同时,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其试验电压:

(1)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以加强绝缘时,应按照设备的额定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

(2)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作为代用设备时,应按照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

1.9 在进行与温度和湿度有关的各种试验时(如测量直流电阻、绝缘电阻、tanδ、泄漏电流等),应同时测量被试品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在进行绝缘试验时,被试品温度一般不低于5℃,户外试验应在良好的天气进行,且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80%。

对 不满足上述温度、湿度条件情况下,测得的试验数据应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电气设备是否可以运行。

1.10 在进行直流高压试验时,应采用负极性接线。

1.11 有末屏抽头的套管、耦合电容器和避雷器可以积极开展带电测试电容电流和泄漏电流,当带电测试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停电试验进一步核实。

1.12 对引进的国外设备,应按国外制造厂标准和有关技术协议并参照本规程进行试验。

1.13 预试周期长短应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重要、新投、有缺陷设备的周期应缩短;绝缘稳定设备的周期可适当延长。

交接试验后1年未投入运行的设备在投运前要求重做的项目本规程特设“投运前”周期内容。

 

2 旋转电机

 

2.1 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

2.1.1 容量为6000kW以上的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见表2-1,6000kW以下者可参照执行。

 

表2-1 同步发电机试验项目、周期和标准

序号

 项目

 周期

标准

说明

1

 

 

 

 

 

 

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1)交接时;

2)大修前、后;

3)小修时

 

 

 

 

1)绝缘电阻值自行规定。

若在相近试验条件(温度、湿度)下,绝缘电阻值低到历年正常值的1/3以下时,应查明原因。

2)各相或分支绝缘电阻的差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

3)吸收比或极化指数:

沥青浸胶及烘卷云母绝缘吸收比不应小于1.3或极化指数不应小于1.5;环氧粉云母绝缘吸收比不应小于1.6或极化指数不应小于2.0;水内冷定子绕组自行规定

 

 

1)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上者,用2500V~5000V兆欧表,量程一般不低于10000MΩ。

2)水内冷定子绕组用专用兆欧表,测量时发电机引水管电阻在100kΩ以上,汇水管对地绝缘电阻在30kΩ以上。

3)200MW及以上机组推荐测量极化指数,当lmin的绝缘电阻在5000MΩ以上时,可不测极化指数

2

 

 

 

 

 

 

 

 

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1)交接时;

2)小修时;

3)发电机出口短路后;

4)小修时(200MW及以上国产汽轮发电机组);

5)必要时

汽轮发电机各相或各分支的直流电阻值,在校正了由于引线长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后相互间差别以及与初次(出厂或交接时)测量值比较,相差值不得大于最小值的1.5%(水轮发电机为1%)超出要求者,应查明原因

 

1)在冷态下测量,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不应大于±3℃。

2)汽轮发电机相间(或分支问)差别及其历年的相对变化大于1%时应引起注意。

3)电阻值超出要求时,可采用定子绕组通入10%~20%额定电流(直流),用红外热像仪查找

 

续表

序号

项目

周期

标准

说明

3

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

1)交接时;

2)大修前、后;

3)小修时;

4)更换绕组后

1)试验电压如下:

1)应在停机后清除污秽前热状态下进行。

交接时或处于备用状态时,可在冷状态下进行。

氢冷发电机应在充氢后氢纯度为96%以上或排氢后含氢量在3%以下时进行,严禁在置换过程中进行试验。

2)试验电压按每级0.5Un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1min。

3)不符合标准2)、3)之一者,应尽可能找出原因并消除,但并非不能运行。

4)泄漏电流随电压不成比例显著增长时,应注意分析。

5)试验时,微安表应接在高压侧,并对出线套管表面加以屏蔽。

水内冷发电机汇水管有绝缘者,应采用低压屏蔽法接线;汇水管直接接地者,应在不通水和引水管吹净条件下进行试验。

冷却水质应透明纯净,无机械混

新装的;大修中全部更换定子绕组并修好后

3.0Un

运行机组重新安装时;局部更换定子绕组并修好后

2.5Un

运行20年及以下者

2.5Un

 

运行20年以上与架空线路直接连接者

2.5Un

运行20年以上不与架空线路直接连接者

2.0~

2.5Un

小修时和大修后

2.5Un

2)在规定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50%;最大泄漏电流在20μA以下者,根据绝缘电阻值和交流耐压试验结果综合判断为良好时,各相间差值可不考虑。

3)泄漏电流不应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续表

序号

项目

周期

标准

说明

3

 

 

 

 

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

 

 

杂物,导电率在水温20℃时要求;对于开启式水系统不大于5×102μS/m;对于独立的密闭循环水系统为1.5×102μS/m

4

定子绕组交流耐压

1)交接时;

2)大修前;

3)更换绕组后

1)全部更换定子绕组并修好后的试验电压如下:

1)应在停机后清除污秽前热状态下进行。

交接时或备用状态时,可在冷状态上进行。

氢冷发电机试验条件见本表序号3说明1)。

2)水内冷电动机一般应在通水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进口机组按厂家规定;水质要求同本表序号3说明5)。

3)有条件时,可采用超低频(0.1Hz)耐压,试验电压峰值为工频试验电压峰值的1.2倍,持续时间为1min。

4)全部或局部更换定子绕组的工艺过程中的试验电压按制造厂规定

容量(kW或kVA)

额定电压Un(V)

试验电压(V)

小 于

10000

36以上

2Un+1000但最低为1500

10000

及以上

5000以下

2.5Un

6000~

24000

2Un

+1000

24000

以上

按专门

协议

2)交接时,交流耐压标准按上表值乘0.8倍。

3)大修或局部更换定子绕组并修好后试验电压为:

运行20年及以下者

1.5Un

运行20年以上与架空线路直接连接者

1.5Un

运行20年以上不与架空线路直接连接者

1.3~

1.5Un

 

续表

序号

项目

周期

标准

说明

5

 

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

 

1)交接时;

2)大修中转子清扫前、后;

3)小修时

1)绝缘电阻值在室温时一般不小于0.5MΩ。

2)水内冷转子绕组绝缘电阻值在室温时一般不应小于5kΩ

1)用1000V兆欧表测量。

水内冷发电机用500V及以下兆欧表或其他测量仪器。

2)对于300MW以下的隐极式电动机,当定子绕组已干燥完毕而转子绕组尚未干燥,如果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值在75℃时不小于2kΩ,或在20℃时不小于20kΩ,也可投入运行。

3)对于300MW及以上隐极式机组在10~30℃时转子绕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0.5MΩ

6

 

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1)交接时:

2)大修时

 

与初次(交接或大修)所测结果比较,其差别一般不超过2%

1)在冷态下进行测量。

2)显极式转子绕组还应对各磁极线圈间的连接点进行测量

 

续表

序号

项目

周期

标准

说明

7

转子绕组交流耐压

 

 

 

 

 

 

1)显极式转子交接时大修时和更换绕组后;

2)隐极式转子拆卸套箍后,局部修理槽内绝缘和更换绕组后

试验电压如下:

1)隐极式转子拆卸套箍只修理端部绝缘时和交接时,可用2500V兆欧表代替。

2)隐极式转子若在端部有铝鞍,则在拆卸套箍后作绕组对铝鞍的耐压试验。

试验时将转子绕组与轴连接,在铝鞍上加电压2000V。

3)全部更换转子绕组工艺过程中的试验电压值按制造厂规定

显极式和隐极式转子全部更换绕组并修好后,显极式转子交接时

额定励磁电压500V及以下者为10Un,但不低于1500V;500V以上者为2Un+4000V

显极式转子大修时及局部更换绕组并修好后

5Un,但不低于1000V,不大于2000V

隐极式转子局部修理槽内绝缘后及局部更换绕组并修好后

5Un,但不低于1000V,不大于2000V

 

8

 

 

 

发电机和励磁机的励磁回路所连接的设备(不包括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电枢)的绝缘电阻

1)交接时;

2)大修时;

3)小修时

 

 

 

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否则应查明原因并消除

 

 

 

 

1)小修时用1000V兆欧表。

2)交接时、大修时用2500V兆欧表。

3)回路中有电子元器件设备时,试验时应取出插件或将两端短接

 

续表

序号

项目

周期

标准

说明

9

 

 

 

 

 

 

发电机和励磁机的励磁回路所连接发电机的设备(不包括发电机转子和励磁机电枢)的交流耐压

1)交接时;

2)大修时

试验电压为1kV

 

 

 

可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代替

 

 

 

 

10

 

 

 

定子铁心试验

 

 

 

 

1)交接时;

2)重新组装或更换、修理硅钢片后;

3)必要时

 

1)磁密在1T下齿的最高温升不大于25℃,齿的最大温差不大于15℃,单位损耗不大于1.3倍参考值,在1.4T下自行规定。

2)单位损耗参考值见附录A。

3)对运行年久的电动机自行规定

 

 

1)交接时,若厂家已进行过试验,且有试验记录者,可不进行试验。

2)在磁密为1T下持续试验时间为90min,在磁密为1.4T下持续时间为45min,对直径较大的水轮发电机试验时应注意校正由于磁通密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误差。

3)可用红外热像仪测温

11

 

 

发电机和励磁机轴承的绝缘电阻

1)交接时;

2)大修时

 

1)汽轮发电机组的轴承不能低于0.5MΩ。

2)立式水轮发电机组的推力轴承每一轴瓦不得低于100MΩ;油槽充油并顶起转子时,不得低于0.3MΩ。

安装前分别用1000V兆欧表测量内端盖、密封瓦、端盖轴承等处的绝缘电阻

 

续表

序号

项目

周期

标准

说明

11

 

 

发电机和励磁机轴承的绝缘电阻

 

3)所有类型的水轮发电机,凡有绝缘的导轴承,油槽充油前,每一轴瓦不得低于100MΩ

 

12

 

 

灭磁电阻器(或自同期电阻器)的直流电阻

1)交接时;

2)大修时

与铭牌或最初测得的数据比较,其差别不应超过10%

 

 

非线性电阻按厂家要求

 

 

13

 

 

灭磁开关的并联电阻

1)交接时;

2)大修时

与初始值比较应无显著差别

 

 

电阻值应分段测量

 

14

 

 

 

 

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和功率损耗

 

 

 

 

 

 

 

1)交接时;

2)大修时

 

 

 

 

 

 

阻抗和功率损耗值自行规定,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历年数值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相差10%应引起注意

 

 

 

 

 

 

1)隐极式转子在膛外或膛内以及不同转速下测量,显极式转对每一个磁极转子绕组测量。

2)每次试验应在相同条件相同电压下进行,试验电压峰值不超过额定励磁电压(显极式转子自行规定)。

3)本试验可用动态匝间短路监测法代替(波形法)。

4)交接时,超速试验前后进行测量

 

续表

序号

项目

周期

标准

说明

15

 

 

 

检温计绝缘电阻和温度误差

1)交接时;

2)大修时

1)绝缘电阻值自行规定。

2)检温计指示值误差不应超过制造厂规定

 

1)用250V及以下兆欧表。

2)检温计除埋入式外还包括引水管定子出水温度计

16

 

定子槽部线圈防晕层对地电位

 

 

 

必要时

 

不大于10V

1)运行中测温元件电压升高、槽楔松动或防晕层损坏时测量。

2)试验时对定子绕组施加额定交流电压值,用高内阻电压表测量线棒表面对地电压

17

 

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

 

 

1)交接时;

2)大修时;

3)必要时

 

 

1)新机交接时,绕组端部整体模态频率在94~115Hz范围之内为不合格。

2)已运行的发电机,绕组端部整体模态频率在94~115Hz范围之内振型为椭圆为不合格。

3)已运行的发电机,绕组端部整体模态频率在94~115Hz范围之内,振型不是椭圆,应结合发电机历史情况综合分析。

4)线棒鼻端接头、引出线和过渡引线的固有频率在94~115Hz范围之内为不合格

1)应结合历次测量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200MW及以上汽轮发电机应进行试验,其他机组不作规定

 

 

 

续表

序号

项目

周期

标准

说明

18

 

 

定子绕组端部手包绝缘表面对地电位

1)交接时;

2)大修时;

3)必要时

1)直流试验电压值为Un。

2)测度结果一般不大于下表值

1)200MW及以上国产水氢氢汽轮发电机应进行试验,其他机组不作规定。

2)交接时,若厂家已进行过试验,且有试验记录者,可不进行试验。

而交接时在现场包裹绝缘的过渡引线并联块必须在绝缘施工后进行。

3)定子端部表面极端脏污时(如事故后等)可采用测量局部泄漏电流的方法来试验,标准规定如下:

表中表面电位法中限值为1、2、3kV,则局部泄漏电流法相应电流限值为10、20、30μA,其余依此类推。

4)使用内阻为100MΩ的专用测量杆测量

测量

部位

不同Un下之限值(kV)

15.75

18

20

手包绝缘引线接头及汽机侧隔相接头

1.0

1.2

1.3

端部接头(包括引水管锥体绝缘)及过渡引线并联块

1.5

1.7

1.9

手包绝缘引线接头及汽机侧隔相接头

2.0

2.3

2.5

端部接头(包括引水管锥体绝缘)及过渡引线并联块

3.0

3.5

3.8

 

 

 

续表

序号

项目

周期

标准

说明

19

 

 

 

 

轴电压

 

 

 

 

1)交接时;

2)大修后;

3)必要时

1)在汽轮发电机的轴承油膜被短路时,转子两端轴上的电压一般应等于轴承与机座间的电压。

2)汽轮发电机大轴对地电压一般小于10V。

3)水轮发电机不作规定

1)测量时采用高内阻(不小于100kΩ/V)的交流电压表。

2)对于端盖式轴承可测轴对地电压

20

 

 

定子绕组绝缘老化鉴定

 

 

大修时

 

 

见附录A

 

 

 

 

1)累计运行时间20年以上且运行或预防性试验中绝缘频繁击穿的机组应进行,其他机组不作规定。

2)新机投产后第一次大修有条件时可对定子绕组做试验,以留取初始值

21

 

 

 

 

 

空载特性曲线

 

 

 

 

1)交接时;

2)大修后;

3)更换绕组后

 

 

 

 

1)与制造厂(或以前测得的)数据比较,应在测量误差的范围以内。

2)在额定转速下的定子电压最高试验值:

a)水轮发电机为1.5Un(以不超过额定励磁电流为限);

b)汽轮发电机为1.3Un(带变压器时为1.1Un)。

3)对于有匝间绝缘的电动机最高电压下持续时间为5min

1)交接时有出厂数据时只做带变压器的空载特性曲线试验;若无出厂数据时应分别做带与不带变压器的空载特性曲线试验。

2)大修时一般可以仅做带变压器的试验

22

 

三相稳定短路特性曲线

 

1)交接时;

2)必要时

 

与制造厂数据比较,其差别应在测量误差的范围以内

 

 

交接时有出厂数据时只做带变压器的短路特性曲线试验;若无出厂数据时应分别做带与不带变压器下的试验

 

续表

序号

项目

周期

标准

说明

23

 

 

发电机定子开路时的灭磁时间常数

1)交接时;

2)更换灭磁开关后

时间常数与出厂或更换前比较,应无明显差异

 

24

 

次瞬态电抗和负序电抗

交接时

 

电抗值不作规定

 

已有厂家型式试验数据时,可不进行

25

 

 

 

测量自动灭磁装置分闸后的定子残压

交接时

 

 

 

残压值不作规定(一般在200V以下)

 

 

 

26

 

 

检查相序

 

1)交接时;

2)改动接线后

应与电网的相序一致

 

 

27

 

 

 

温升

 

 

 

 

 

1)第一次大修前;

2)定子或转子绕组更换后、冷却系统改进后;

3)必要时

应符合制造厂规定

 

 

 

 

 

 

如对埋入式温度计测量值有怀疑时应用带电测平均温度的方法进行校核

 

 

 

 

2.1.2 有关定子绕组干燥问题的规定。

发电机和同步调相机交接及大修中更换绕组时,容量为10Mw(MVA)以上的定子绕组绝缘状况应满足下列条件,而容量为10MW(MVA)及以下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不经干燥投入运行:

(1)分相测得沥青浸胶及烘卷云母绝缘的吸收比不小于1.3或极化指数不小于1.5;对于环氧粉云母绝缘吸收比不小于1.6或极化指数不小于2.0。

水内冷发电机的吸收比和极化指数自行规定。

(2)在40℃时三相绕组并联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Un+1)MΩ(取Un的千伏数,下同),分相试验时,不小于2(Un+1)MΩ。

若定子绕组不是40℃,绝缘电阻应进行换算。

换算公式为

Rc=KtRt

式中

Rc——换算至75℃或40℃时的绝缘电阻值,MΩ;

Rt——试验温度为t℃时的绝缘电阻值,MΩ;

Kt——绝缘电阻温度换算因数。

绝缘电阻温度换算因数(Kt)按下列公式计算

Kt=10a(t-t1)

式中

t——试验时的温度,℃;

t1——换算温度值(75℃、40℃或其他温度),℃;

a——温度系数,℃-1,此值与绝缘材料的类别有关,对于A级绝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