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9591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0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docx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

合理用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药品种层出不穷,更新速度加快,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时有发生。

由此引发的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也在不断增多。

本课程设置综合了药理学和临床医学的内容。

阐述了合理用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它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着重叙述了合理用药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等涉及到如何才能做到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

各论部分介绍了抗菌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口服降血糖药和糖皮质激素等临床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本课程以药理学、临床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病理生理学、临床医学等学科为基础,是医学和药学、基础和临床结合的交叉学科,其目的是指导临床医师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实施个体化的药物治疗。

以达到最大的疗效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本课程为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也适用于临床医师、药师、基层医务人员临床用药的参考。

二、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够:

1.掌握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等涉及到合理用药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2.掌握抗菌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口服降血糖药和糖皮质激素等临床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3.能根据病人生理病理状况、药物的药动药效学性质等综合情况制订合理的用药方案。

4.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时数分配

章节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第一章

合理用药的概论

2

第二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2

第三章

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

2

第四章

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

2

第五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药物的合理应用

4

第七章

口服降血糖药的合理应用

2

第八章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2

考试

2

合计

20

四、考核要求

按照掌握、熟悉二层次,记忆、理解和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题型为1.单选题,2.多选题,3.判断说明题,4.填空题5.问答题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影响药物效应的药物方面和机体方面因素,熟悉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影响因素及严重的不良反应。

课程内容

一、药物方面因素

1.药物的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

2.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发生的相互作用,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及严重的不良反应。

二、机体方面因素

1.生理因素年令、性别、心理、精神营养状态、昼夜节律(体温、血压、激素分泌,酶的活性等)、个体差异。

2.疾病因素胃肠道功能的疾病、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不良、神经功能等

3.遗传因素代谢酶异常、特异质反应、过敏反应。

4.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 快速耐受性、耐受性、依赖性(精神依赖性、身体依赖性)、耐药性。

考核知识点

一、药物的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效的影响。

二、药物相互作用的环节、相互作用的后果及其意义。

三、个体差异的概念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四、联合用药的目的、指征及方案。

考核要求

一、影响药物效应的药物方面因素

掌握:

药物的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效的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环节及其临床意义。

二、影响药物效应的机体方面因素

掌握:

生理、疾病、遗传因素及机体对药物反应的变化对药效的影响。

熟悉: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影响因素及严重的不良反应。

复习思考题

一、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有哪些?

请从药物和机体方面进行说明。

二、药物相互作用分哪几种类型?

请从药动、药效学方面论述药物相互作用环节及其临床意义。

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因素及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什么?

三、临床上为什么常联合用药?

简述联合用药的目的、指征并举例说明。

四、名词解释:

竞争性拮抗、耐受性、依赖性(精神依赖性、躯体依赖性)耐药性。

第三章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药物不良反应各类型的特点。

熟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易引起药源性疾病的药物。

了解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评估和常用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课程内容

一、药物不良反应

1.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和性质分类,A型不良反应和B型不良反应的概念及所包括的类型。

2.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A型:

药动学因素,药效学因素。

B型:

药物的因素和病人的因素。

二、药源性疾病

1.药源性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量效关系密切型、量效关系不密切型、长期用药致病型和药后效应型。

2.重要脏器药源性疾病

药源性肝脏、肾脏、心脏、肺脏及血液系统损害的疾病的类型及易引起的药物。

 

三、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四、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监测

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评估和常用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考核知识点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和分类,各类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药源性疾病的定义,易引起药源性肝脏、肾脏、心脏和肺脏疾病的药物及预防。

考核要求

一、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掌握: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分类和各类型的特点。

熟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了解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评估和常用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二、药源性疾病

熟悉药源性疾病的定义、易引起药源性疾病的药物及预防。

复习思考题

一、什么是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分哪几类型?

简述每一类型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二、产生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避免?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是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

四、什么是药源性疾病?

易引起药源性肝脏、肾脏、心脏和肺疾病的药物有哪些?

如何预防?

第四章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老年人药动、药效学特点、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原则。

熟悉小儿、妊娠期妇女药动药效学的特点和小儿用药的基本原则,妊娠期用药对胎儿的影响和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了解胎儿药动学特点。

课程内容

一、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1.老年人药动、药效学特点和临床用药特点。

2.老年人的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原则。

二、小儿的合理用药

1.小儿药动、药效学的特点和小儿药量的计算方法。

2.小儿用药的基本原则。

三、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1.胎儿药动学特点。

2.妊娠期妇女的药动学特点,妊娠期用药对胎儿的影响。

3.哺乳期妇女合理用药,用药注意事项。

考核知识点

一、老年人药动、药效学特点、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原则。

二、小儿药动、药效学的特点和用药的基本原则。

三、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考核要求

一、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掌握老年人药动、药效学特点、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原则。

二、小儿的合理用药

熟悉小儿药动、药效学的特点和小儿用药的基本原则。

三、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熟悉妊娠期妇女的药动学特点,妊娠期用药对胎儿的影响和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了解胎儿药动学特点。

复习思考题

一、老年人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有何特点?

临床用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简述小儿用药的基本原则。

三、妇女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禁用或慎用哪些药物?

为什么?

第五章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和肝肾功能损害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熟悉细菌的耐药性及常用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内容

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具体表现。

2.盲目选用对病原体感染无效或疗效不强的药物。

3.用药方案不当用药途径、方法、剂量、疗程不当。

4.多种药物并用和联合用药不当。

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严格掌握适应证;严加控制抗菌药物的应用和预防性应用;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等情况用药;注意特殊群体用药;选用适宜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尽量减少和及时确定耐药性的发生;联合用药要有明确指征,合理组合。

三、怎样做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尽早确立病原学的诊断。

2.抗菌药物的选择根据抗菌谱、致病菌的敏感度、药动学特性选择药物。

3.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治疗方案。

4.细菌的耐药性

5.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联合应用的目的、指征、结果和原则。

四、常用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1.毒性反应肾脏、肝脏损害、神经系统毒性、血液系统毒性、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和二重感染。

2.肝肾功能损害时抗菌药的应用。

考核知识点

一、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怎样做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二、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的原则、目的和指征。

三、常用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四、肝肾功能损害时抗菌药的应用注意。

考核要求

一、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掌握: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了解: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怎样做到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掌握:

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制订治疗方案的依据。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的原则、目的和指征。

熟悉:

细菌的耐药性及预防。

三、常用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掌握:

肝肾功能损害时抗菌药物的应用。

熟悉:

常用抗菌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

复习思考题

一、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如何才能做到合理应用?

二、简述一般急性感染和败血症时抗菌药物应用的时间、换药时间和疗程。

三、简述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目的、指征、结果和原则,并举例说明。

四、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肝肾功能损害时应用抗菌药物应注意什么?

第六章心血管系统药物的合理应用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功能不全药、抗心绞痛药和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及常用药物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熟悉其它药物的作用和应用;各类药的合理应用原则。

课程内容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合理应用

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

2.临床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3.心律失常的合理用药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早搏、缓慢型心律失常选用的药物。

4.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原则

5.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苯妥英钠、普罗帕酮、普萘洛尔、胺碘酮、维拉帕米等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事项。

二、抗心功能不全药的合理应用

1.抗心功能不全药物的分类,各类药的作用和应用。

2.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的用药原则。

3.强心苷类合理应用强心苷类常用制剂、给药方法、不良反应及中毒的防治、药物相互作用、禁忌证。

4、利尿药的合理应用利尿药的应用原则、适应证和应用注意事项。

  

5.血管扩张药的合理应用血管扩张药的分类和作用机制、适应证、注意事项和禁忌证。

三、抗心绞痛药的合理应用

1.抗心绞痛药物的类型,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药的作用特点。

2.心绞痛的合理用药原则。

3.联合用药及用药注意事项联合用药方案。

四、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1.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常用药物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钙拮抗药、α受体拮抗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抗高血压药的合理选用抗高血压药的治疗系统、依据血压高度、病情轻重和并发其他病症时的选药。

3.抗高血压药的治疗原则,联合用药。

考核知识点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合理应用

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各类心律失常选用的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原则。

二、抗心功能不全药的合理应用

1.抗心功能不全药物的分类,各类药的作用和应用。

2.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的用药原则和强心苷类的合理应用。

3.利尿药、血管扩张药的分类、适应证、应用注意事项和禁忌证。

三、抗心绞痛药的合理应用

1.抗心绞痛药物的类型及作用特点。

2.心绞痛的合理用药原则,联合用药方案及用药注意事项。

四、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1.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抗高血压药的合理选用,抗高血压药的治疗原则。

考核要求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合理应用

掌握: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奎尼丁、利多卡因、苯妥英钠、普罗帕酮、普萘洛尔、胺碘酮、维拉帕米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

熟悉:

心律失常的合理用药和抗心律失常药的应用原则。

二、抗心功能不全药的合理应用

掌握:

抗心功能不全药物的分类及各类药的作用和应用;强心苷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证及中毒的防治。

熟悉:

强心苷类常用制剂、给药方法、药物相互作用;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物的用药原则;利尿药和血管扩张药的合理应用。

三、抗心绞痛药的合理应用

掌握:

硝酸酯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β受体阻滞药或钙拮抗药合用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熟悉:

β受体阻滞药和钙拮抗药作用、应用,心绞痛的合理用药原则。

四、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掌握: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常用药物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钙拮抗药、α受体拮抗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熟悉:

抗高血压药的合理选用和治疗原则。

复习思考题

一、简述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及每类代表药,常用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二、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应首选何药治疗?

三、简述抗心律失常药临床用药原则。

四、治疗CHF的药物有哪几类?

为什么它们能发挥治疗效应?

五、简述抗CHF药物的用药原则。

六、简述强心苷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七、简述利尿药的用药原则及应用注意事项。

血管扩张药的分类及其适应证。

八、抗心绞痛药有哪几类?

简述每一类代表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九、简述抗心绞痛药的合理用药原则。

为什么硝酸酯类常与β受体阻断药或钙拮抗药合用?

十、简述常用抗高血压药分类及每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十一、高血压病人为什么常联合用药?

简述联合用药的方案及依据。

十二、简述高血压病人临床用药原则。

第七章口服降血糖药的合理应用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每类药代表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事项。

降血糖药的选择和合理应用。

熟悉:

降血糖药的联合应用。

课程内容

一、口服降血糖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1.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 磺脲类和非磺脲类胰岛素刺激剂格列奈类药物。

2.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

3.延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

4.胰岛素增敏药噻唑烷二酮类(TZD,格列喹酮类)。

二、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合理使用

1.降血糖药的选择按血糖水平、患者体形、年龄性别、高血糖类型及有无其他疾病选药。

2.合理用药治疗时机、药物剂量、服药时间、血糖控制理想时的处理、对症用药、胰岛素治疗。

3.口服降糖药的联合应用联合用药的必要性、原则和方案。

三、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

1.磺脲类低血糖症、增加体重、消化道症状、肝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

2.格列奈类药物低血糖,其它,禁忌证。

3.双胍类消化道反应、乳酸性酸中毒(LA)、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害。

4.α-糖苷酶抑制剂胃肠道反应、低血糖。

禁忌证。

5.噻唑烷二酮类水肿和体重增加、肝脏毒性,禁忌证。

考核知识点

一、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每类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二、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合理使用。

三、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

考核要求

一、口服降血糖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掌握:

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每类药代表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事项。

二、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合理使用

掌握:

降血糖药的选择和合理应用。

熟悉:

降血糖药的联合应用。

复习思考题

一、口服降血糖药的分类,每类药所包括的药物有哪些?

它们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二、简述口服降血糖药物的合理使用。

联合用药的原则和方案。

三、常用口服降糖药的不良反应和应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第八章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

掌握糖皮质激素用药原则及用药注意事项。

熟悉糖皮质激素的体内过程、常用的制剂分类、作用及选用、给药方法。

课程内容

一、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1.生理效应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代谢。

2.药理作用抗炎、免疫抑制、抗毒、抗休克作用,血液与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作用。

二、体内过程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分类、作用及选用。

三、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1.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替代疗法、严重感染或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

及过敏性疾病、器官移植排异反应、抗休克、血液病、局部应用。

2.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和防治停药反应

四、糖皮质激素的给药方法

五、糖皮质激素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禁忌证

考核知识点

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

二、糖皮质激素的体内过程,临床常用的制剂分类、作用及选用。

三、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四、糖皮质激素的给药方法。

五、糖皮质激素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禁忌证。

考核要求

一、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掌握: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熟悉:

生理效应。

二、糖皮质激素体内过程

熟悉:

糖皮质激素体内过程,临床常用的制剂分类、作用及选用。

三、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掌握: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防治。

四、糖皮质激素的给药方法

熟悉:

糖皮质激素的给药方法,每日晨给药法或隔晨给药法的依据及意义。

五、糖皮质激素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掌握:

糖皮质激素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禁忌证。

复习思考题

一、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是什么?

二、糖皮质激素有哪些主要不良反应?

试分析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三、哪些病人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

为什么?

为何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人不能突然停药?

四、糖皮质激素的体内过程,严重肝病患者应选用的制剂。

五、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制剂和用法有哪些?

每日晨给药法或隔晨给药法的依据、选用的药物及其优点。

说明与实施要求

为了使本大纲的规定在教师教学、学生自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实施,特做如下说明:

一、关于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规定能力层次要求,掌握内容是关于合理用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能融会贯通地应用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熟悉内容要求能把握相关内容或概念,并对其有明确的印象;了解内容应该对其内容有所了解和认识。

有关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的提出,是便于教与学过程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和操作,使考试命题范围和重点加以明确,有利于学生进行自学和复习。

二、学习方法指导

1.本课程是医学和药学、基础和临床结合的交叉学科,是以药理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基础学科和药物治疗学、临床医学等临床学科为基础,阐述合理用药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为了听懂授课内容,更好地掌握并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必须复习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要死记硬背。

首先应理解内容,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记住知识的要点。

要注重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在获得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合理用药》中基本理论和概念较多,一定要做到及时复习。

一个阶段学习后,进行必要的复习和小结,平时可以结合本大纲列出的一些复习题进行自我检测,这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和巩固。

三、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

了解占5%;熟悉占35%;掌握占60%。

3.试题应合理安排难度结构。

试题难易度适中,分析型试题约占35%

4.本课程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试卷采用的题型为: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说明题、问答题等。

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见大纲附录。

附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在一组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将答案序号填在试题括号内。

1.耐药性是指()

A、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对部分患者无效

B、病原体对药物不敏感

C、机体对某一药物不敏感

D、人体对药物不能吸收

E、预料以外的作用

2.β受体阻断剂的临床应用的不包括()

A、心律失常

B、稳定型心绞痛

C、变异型心绞痛

D、高血压

E、甲亢

3.肾功能不全的尿路感染患者应选用()

A、四环素

B、磺胺类

C、诺氟沙星

D、异烟肼

E、庆大霉素

4.抗心绞痛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是()

A、扩张动、静脉

B、减少心肌耗氧

C、减慢心率

D、降低心肌收缩力

E、扩张冠状血管

5.氢化可的松用于重症伤寒的目的是()

A、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B、杀菌而祛除病因

C、缓解症状

D、防止病情反跳

E、防止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6.符合硝酸甘油、维拉帕米、普萘洛尔三药的适应症是()

A、治疗稳定型心绞痛

B、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

C、治疗高血压

D、治疗变异型心绞痛

E、治疗甲亢

二、多项选择题

从下列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

1.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

A、年龄和性别

B、肝、肾功能

C、给药途径

D、药物剂型

E、心理因素

2.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体内分布较广,一般从肾脏排泄

B、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C、对G-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

D、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很强

E、基本无肾毒性

3.呋塞米和氢氯噻嗪共有的作用是()

A、抑制髓袢升支皮质部C1-重吸收

B、抑制髓袢升支C1-重吸收

C、促电解质K+、Na+、C1-排泄

D、引起听力减退

E、引起高尿酸血症

4.高血压、冠心病和甲亢患者禁忌使用的药物有()

A、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去甲肾上腺素

E、普萘洛尔

三、判断说明题

正确用(+),错误用(-)表示,错误者请简单说明理由。

1.利尿药均能使尿中Na+、K+、Cl-排出增加。

()

2.青霉素、头孢氨苄、诺氟沙星都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3.药物在体内经生物转化后均丧失生物活性。

()

4.严重肝功能不全的哮喘患者宜选用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

()

5.磺酰脲类仅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

三、填空题

1.肝药酶的诱导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临床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物的半衰期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胰岛素应用时的最主要不良反应是_______________。

4.联合用药的结果可能是药物原有作用的增加,称为_______________;也可能是药物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