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9951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2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docx

辽宁省铁岭市中考化学检测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香水要密封保存——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甘蔗甜,山楂酸——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某兴趣小组利用实验室制CO2的废液得到CaCO3和NaCl晶体,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试剂X可选用Na2CO3溶液

B.操作Ⅰ、Ⅱ的名称都是过滤

C.操作I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和量筒

D.稍过量的试剂X加入到废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沉淀后有气泡

3.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Zn、Mg、Al、Cu等金属杂质中的2种,取2.8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gH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

A.Cu和MgB.Zn和Cu

C.Zn和AlD.Mg和Al

4.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相关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钠原子核外有一个电子

C.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

D.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5.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在实验室中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

分别向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分别向集气瓶内滴入等量,且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B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

取样,在分别放在石棉网点燃

C

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

取样,分别足量加水,观察现象

观察颜色

D

酒精和水

闻气气味

取样,分别点燃

A.AB.BC.CD.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溶于水时,均出现放热现象

B.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作为溶质

C.在盛有50ml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D.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Cu(钢)

过量稀盐酸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B

NaCl(Na2CO3)

过量稀盐酸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Zn(CuSO4)

足量水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3溶液(NaCl)

适量NaOH溶液

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A.AB.BC.CD.D

8.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

4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9.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中,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的是(  )

A.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B.将CO2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C.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D.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铜中

10.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中含有少量b时,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a

B.t℃时,a、b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a大于b

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

D.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11.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B.

闻气体气味C.

读液体体积D.

给液体加热

12.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

1

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让“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________,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

煤燃烧产生的________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②“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

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________(填字母)。

a.一氧化碳b.二氧化氮c.可吸入颗粒物d.稀有气体

②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

NO+NO2+2NaOH=2X+H2O。

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4.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氮分子:

_______。

(2)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

15.如图是NaCl、MgSO4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C时,将30gMgSO4固体加入5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2)将t1°C时MgSO4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是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t2°C时,取等质量的NaCl和MgSO4,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

(4)t2时有含有较多NaCl杂质的MgSO4溶液,为了得到较纯净的MgSO4,最好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___。

16.某同学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逐渐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及颜色变化情况如下表。

从上表中获得的信息有:

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

请再写出2点。

①_____;

②_____。

当加入7mL稀硫酸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下列图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图中①、②仪器的名称是: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较纯的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小阳欲制取并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请从上图A~G中选择最佳的装置进行组合,整套装置的导管口连接顺序是b→___________(填接口序号)。

小李用锥形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趣味实验,他将胶头滴管中氢氧化钠溶液挤压到锥形瓶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

18.现在很多家庭自备干粉灭火器,其中一种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灭火。

①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可利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来代替,该气体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②钢是铁的合金,属于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

③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受热分解生成磷酸(H3PO4)和氨气,并吸收大量的热,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利用下图装置完成两个实验。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若挤压左侧滴管1,一段时间后,加热燃烧管至240℃以上。

①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燃烧管中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若挤压右侧滴管2,一段时间后,微热燃烧管至80℃。

③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④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将一定质量的

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后,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

溶液284g,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

沉淀,经测定滤液中含氯元素的质量为

(不考虑过滤过程中物质质量的损失)。

计算:

所加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原固体混合物中

的质量;原固体混合物中

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详解】

A、香水要密封保存,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甘蔗甜,山楂酸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性质不同;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说明水分子间间隔变大;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2.A

【解析】

【详解】

A.实验室制CO2的废液中含有CaCl2,加入试剂X得到CaCO3和NaC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选用的是Na2CO3溶液,Na2CO3+CaCl2==CaCO3↓+2NaCl,此选项正确;

B.通过操作Ⅰ使难溶解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液体分离,则操作Ⅰ是过滤,通过操作Ⅱ是从NaCl溶液中得到NaCl晶体,则操作Ⅱ是蒸发,此选项错误;

C.操作I是过滤,过滤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漏斗和烧杯,此选项错误;

D.稍过量的Na2CO3溶液加入到废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先有气泡后有沉淀,此选项错误。

故选A。

3.B

【解析】

【详解】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

,要生成0.2gH2,需要铁的质量为5.6g;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

,要生成0.2gH2,需要锌的质量为6.5g;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

,要生成0.2gH2,需要镁的质量为2.4g;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根据反应方程式

,要生成0.2gH2,需要铝的质量为1.8g;铜与稀硫酸不反应,已知2.8g含铁与其它金属的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gH2,5.6g铁反应生成0.2gH2,比2.8g大,利用平均质量法,另外两种金属中的一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0.2gH2消耗的质量比2.8g小才能满足题意,即另外两种金属一定要包含铝和镁中的任意一种,则B选项锌和铜的杂质不可行,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可以根据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4,属于金属元素,或者直接观察“钠”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选项A错误;

B、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个,核外有11个电子,选项B错误;

C、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符号正下方的数值是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选项C错误;

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个,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正确,选项D正确。

故选D。

5.D

【解析】

【详解】

A、区分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方法一、分别向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含氧气的量较少,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法区分,不正确;方法二、分别向集气瓶内滴入等量,且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呼出的气体,无现象的是吸入空气,正确,不符合题意;

B、区分木炭粉和二氧化锰,方法一、观察颜色,两种固体都是黑色粉末,无法区分,不正确;方法二、取样,在分别放在石棉网点燃,能燃烧的是炭粉,不能燃烧的是二氧化锰,正确,不符合题意;

C、区分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方法一、取样,分列足量加水,观察现象,两种物质都能溶于水,无法区分,不正确;方法二、观察颜色,两种物质都是白色固体,无法区分,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区分酒精和水,方法一、闻气味,有香醇味的是酒精,无味的是水,正确;方法二、取样,分别点燃,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水,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解析】

【详解】

A、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分别溶于水时,均出现放热现象错误,因为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选项错误;

B、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作为溶质,故选项正确;

C、溶液具有均一性,在盛有50mL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相同,故选项错误;

D、没有指明温度,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7.D

【解析】

【详解】

A、钢是铁、碳合金,碳与Cu都不能与盐酸反应,混合物加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铜与碳的混合物,不能完全除去杂质,故A错误;

B、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混合物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由于反应过程中没有沉淀生成,不需要过滤,故B错误;

C、Zn能与CuSO4反应生成Cu和ZnCuSO4,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会将主要物质消耗,故C错误;

D、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钠。

混合物适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氢氧化铁固体,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可得到氯化铁,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加入试剂除杂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主要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8.A

【解析】

【分析】

【详解】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

100g=1:

4,故A正确;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错误;

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不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D、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所以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丙没有析出,但析出的甲和乙质量不能确定,故D错误.

9.C

【解析】

A、稀硫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生成气体,产生气泡;B、将CO2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生成白色沉淀;C、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观察不到明显现象;D、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铜中,蓝色氢氧化铜固体逐渐消失,生成黄绿色溶液。

故选C。

点睛∶氢氧化铜是蓝色固体,氯化铜是黄绿色溶液,碳酸钙是白色沉淀。

10.D

【解析】

【详解】

A、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较小,故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选项A错误;

B、t℃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故等质量a、b饱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质量a大于b,但没有指明是等质量,选项B错误;

C、当温度大于t℃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但a溶液不一定比b溶液浓,因为没有讲清楚是否是饱和溶液,选项C错误;

D、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选项D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

【详解】

A、倾倒液体时,标签应该对着手心,防止标签被药品腐蚀,取下的瓶塞应倒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瓶塞被污染进而污染药品;瓶口紧贴试管口,防止药品洒出,图示实验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轻轻扇着闻,不能直接将鼻子凑到瓶口闻,图示实验操作正确;

C、读液体体积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弯月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实验操作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外焰温度更高,应该使用外焰加热,图示实验操作错误。

故选B。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是氢气,可用燃烧法检验,正负两极气体的体积比为1:

2,质量比为8:

1,A错误;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颜色和异味,具有吸附性,属物理性质,B错误;鉴别硬水和软水用到的是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C正确;D中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硬水软化的方法有蒸馏和煮沸,D错误。

故选C。

考点: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CO2(二氧化碳)S02(二氧化硫)aN(氮)或P(磷)dNaNO2

【解析】

(1)“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

①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2(二氧化碳),可有效减缓温室效应,水和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②酸雨不利于植物生长。

煤燃烧产生的S02(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具有酸性。

(2)“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

①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以免污染环境,故a正确;b、为保护好水资源,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故b错误;c、天然水通过处理后变清不一定就能即可饮用,可能溶有有些杂质或细菌,故c错误;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不可过量,故d错误。

②“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

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N(氮)或P(磷),N(氮)或P(磷)是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3)“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①目前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的有稀有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均属于空气污染指数监测项目。

②硝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NO、N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NO+NO2+2NaOH=2X+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X的化学式为NaNO2。

点睛∶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山更绿离不开绿色植物,水更清就得保护好水资源,空气更清新需要监测防治大气污染。

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N(氮)或P(磷)营养元素的大量富集。

14.3N2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察化学式的书写和化合价的计算

【详解】

(1)氮分子:

N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代表分子个数,3个氮分子:

3N2;

(2)氧化铝:

Al2O3,设铝元素化合价为X,则2X+3×(-2)=0,X=+3,表示为

【点睛】

化合价的表示:

符号+数字写该元素符号上方

15.75不变NaCl升温结晶

【解析】

【详解】

(1)t2℃时,MgSO4固体的溶解度为50g,也就是100g水最多溶解MgSO4固体50g,可推知50g水中最多溶解25gMgSO4固体,得到溶液的质量为75g。

(2)从曲线分析可知MgSO4t3℃时的溶解度大于t1℃时的溶解度,将t1℃时MgSO4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3)在t2℃时,MgSO4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也就是在相同质量的水中MgSO4溶解的量要比NaCl的多,所以,等质量的MgSO4和NaCl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较多的是NaCl。

(4)当温度大于t2时,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含有较多NaCI杂质的MgSO4溶液,为了得到较纯净的MgSO4,最好采用的结晶方法是升温结晶。

16.

(1)(4分)加入4ml稀H2SO4时,溶液显中性(或稀H2SO4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或溶液显紫色或溶质为Na2SO4等);在溶液的pH接近7时,少量的酸即可使pH发生较大变化;NaOH溶液的pH=13.0(合理答案均给分,每空2分)

(2)Na2SO4、H2SO4(各1分,共2分)

【解析】

(1)表中还可以看出,在未加入稀硫酸时,氢氧化钠溶液的pH=13;随着稀硫酸的滴加,溶液的酸碱度越来越小;当滴加稀硫酸的量为4mL时,溶液的pH=7,此时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加稀硫酸,溶液的pH继续减小;在接近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发生较大变化;

(2)当加入4mL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为硫酸钠溶液;当加入7mL稀硫酸时,硫酸过量,此时溶液为硫酸钠和硫酸的混合溶液。

点睛:

根据实验所得数据表,分析表中所表示的信息,并利用表中信息分析加入一定量稀硫酸溶液的变化情况。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

(1)铁架台量筒;

(2)AF2KClO3MnO2△2KCl+3O2↑;(3)e→d→h;

(4)气球胀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锥形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气压大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气球胀大

【解析】

(1)根据常用仪器可知图中①、②仪器分别是铁架台、量筒;故答案为铁架台;量筒;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较为纯净的氧气时,由于是固体受热产生气体,所以应该选用加热制取氧气的装置,故选A装置;而较为纯净的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F装置收集;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方程式是2KClO3MnO2△2KCl+3O2↑;故答案为AF;2KClO3MnO2△2KCl+3O2↑;

(3)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可利用排水法收集氢气,故选F装置;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故从e进d出;通过测定排出水的体积确定生成氢气的体积,所以还需选择G装置;故答案为e→d→h;

(4)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使瓶内的气体被消耗,压强变小,气球变大;故答案为气球胀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锥形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气压大于锥形瓶内的气压,使气球胀大.

18.N2金属材料NH4H2PO4

H3PO4+NH3↑CaCO3+2HCl═CaCl2+H2O+CO2↑可燃物没有与氧气接触2H2O2

2H2O+O2↑燃烧管中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碳吹干粉(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灭火,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受热分解生成磷酸(H3PO4)和氨气,并吸收大量的热,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详解】

(1)①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可利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来代替,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化学式为N2。

②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③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受热分解生成磷酸(H3PO4)和氨气,并吸收大量的热,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4H2PO4

H3PO4+NH3↑。

(2)①双球管中发生反应是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②燃烧管中没有氧气,白磷和红磷均不燃烧,其原因是可燃物没有与氧气接触。

若挤压右侧滴管2,一段时间后,微热燃烧管至80℃。

③双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

④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结论,对应的现象是燃烧管中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

【点睛】

可燃物燃烧条件:

物质是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