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9965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docx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docx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

漫谈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年12期王世发

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在不断成长,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成长都有着与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处的环境紧紧相连的特有的路径。

青年教师的成长之路是人生的一条学习之路、追求之路和奋斗之路。

回眸青年教师成长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有着相同或者相似的奋斗轨迹。

一、志存高远,海阔天空任遨游

我们正处于一个千帆竞发、万象更新的时代。

这个时代是教育发展很快、社会地位比较高的时代,是改革开放、鼓励创新、奖掖拔尖的时代;是竞争激烈、人才辈出的时代。

搞学术研究,可以百家争鸣,搞教学改革不受一定模式的限制,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好时代。

面对这个时代,青年教师该怎样生存,怎样发展,怎样工作呢?

1、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人,要有自己的宏图大志。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我想,不想当教育家的教师不是有远大抱负的教师。

我们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从事教师这门职业,这一生当什么样的教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凭我个人的经验,我把教师分为五种类型:

①名师。

即著名的教师。

这类教师把教书育人当作人生一种大的事业来追求,他们在教育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体系和教学风格。

这类教师是教育和教学专家。

②优师。

即非常优秀的教师。

这类教师爱岗敬业,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比起名师来教育思想谈不上形成体系。

③匠师。

即教书匠式的教师。

这类教师懂教学的基本技法,按教学的常规办事,但他们无大建树和创造力。

④庸师。

即平庸的教师。

这类教师的优点就是工作态度比较好,但教学缺乏智慧,缺乏能力。

在教育教学方面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⑤劣师。

即劣等的教师。

这类教师一方面功底浅薄,业务能力差;另一方面,工作责任感也差,这类教师容易误人子女,给教育造成不良的影响。

青年教师应该做什么样的教师呢?

很显然,应该是创名师,做优师,当研究型教师,做学者型教师。

教师要有小人物做大事业的气魄!

2、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一位教师的综合素养,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

“孩子的眼睛是‘录相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

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行动。

”这就要求教师的行为符合规范。

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四个要素,即:

①无私奉献的师魂。

②热爱学生的师德。

③和谐教育的师观。

④教书育人的师能。

在教师素质中,责任是教师的核心素质。

学生没有第二次青春。

我们的事业任重而道远,有了这样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你就会敬业,就会用心地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

3、努力实现教师自身的转变。

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思想,与时俱进,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从事教学工作。

中央教科所教育学博士朱小曼女士关于教师素质她得出一个公式,即教师素质=教育能力(长)×教育素质(宽)×教育思想(高)。

这就是说,教师的素质是立体的,而教育思想代表着教师素质的高度。

就目前来讲,我们正处于教材改革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青年教师要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的教学,就要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①从一次性学习转向终生学习。

学习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自己的事业,是一辈子的事。

②从单一的语文学科知识转向跨学科知识和综合性学习。

③从内容性知识转向方法性知识。

④从构建单一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转向构建语文课堂内外相结合的综合学习环境。

⑤从传授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勤奋攻书,年华不负苦读人

步入语文教学的讲坛,就意味着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开始了艰辛的跋涉。

你要作好充分准备,耕耘语文教学要用自己的汗水、泪水甚至血水来描绘自己奋斗与拼搏的轨迹。

刚步入教坛,你还年轻。

作为语文教师,你首先要树立一个信念,那就是读书。

古语说:

“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

”语文教师读书是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

读书没有止境,但读书确有境界。

我想起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句话,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

我想,语文教育作为塑造人的灵魂的崇高事业,读书也有三种境界。

现在不妨来一点“效颦”,也用王国维先生的办法,借用几句现成的古诗来表述。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第一境也。

读书,要静下心来,守住心灵的宁静,耐住寂寞,不怕孤独,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夏天,在树荫下,就是一本书,一把椅子,一杯清茶,读起来,你感到是那样的清静,那样的优雅;夜晚,在书房里,就是一本书,一个人,一盏孤灯,手不释卷,你又觉得是那样的幽静,那样的惬意。

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第二境也。

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

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

这是一种“物我为一”的读书境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此第三境也。

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你读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你的心胸就会豁达、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

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至上境界。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读些什么书呢?

我认为,语文教师读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读与语文课文直接有关的书。

如著名作家的评传、节选课文的原著、著名作品的赏析、名家名作的手稿、与背景有关的史书等等。

第二层次,读与语文教育有关的书。

如语文教育学、语文心理学、语文教材教法和著名教育名家的书。

如《中学语文教学通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张志公文集》、《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还有前苏联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院院士赞科夫的论著《和教师的谈话》等。

第三层次,读与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养有关的书。

如哲学、美学、文学、思维科学、文艺理论、艺术等方面的书,这些书是高品位的书,细致地去读它,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

语文教师读书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要善于读整本的书。

第二,读系统的书。

第三,读“杂”书。

语文教师要成为杂家。

因此读书的范围要广一些。

第四,读书要注意把握分寸。

书是读不完的,要注意轻重缓急,注意读书的计划性。

青春年华须苦读,年华不负苦读人。

只要你真正地勤奋读书,你在今后的语文教学生涯中处处都会得到报偿。

三、善于积累,天机云锦为我用

宋代苏轼说: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这正好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特点和规律。

青年语文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扎实的积累。

如果你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这就为你的教学增加了“本钱”。

积累资料本身就是在做学问,能够坚持积累资料的人,就是在往专家的道路上走。

怎样积累呢?

下面结合我个人的做法谈八种方法:

1.编目录索引。

即根据教学需要,将有关刊物、书报中的资料,按文章篇名、作者、出处、页码,加以分类排列,编成册子,这是搜集、检寻教学资料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种积累方法的特点是费时少,效率高,容量大。

2.做资料卡片。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积累资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简便、灵活、适用。

3.搜集教学图片。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图片教学,学生兴趣浓厚。

教师如果平时注意收集有关教学图片,对教学有很大帮助。

比如我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我就搜集了反映周总理光辉一生的各个时期的10多张图片,教学时向学生一一展示,增强了学生对总理崇敬和怀念的感情。

4.荟萃优秀教例。

语文教师除购买比较系统的教案和教学设计书以外,还可以从各种报刊上收集一些散见的优秀教例。

也可以从各种教研活动所展示的课中或竞赛的课中遴选出来加以整理,形成优秀教例。

十多年来,我收集或整理的优秀教例有100多节。

收集这些教例可以帮助我们更新教学观念,开拓教学思路,也可以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

5.汇编名师经验。

我从1987年开始就进行特级教师追踪,我主要追踪了四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于漪、宁鸿彬、魏书生,在各种报刊上我特别关注他们发表的文章,一当发现,就认真阅读,有的还复印下来认真地研究。

我追踪他们十多年,最后分别形成了这四位特级教师教学经验的讲座稿。

在教学视导中,我就给老师们进行这些特级教师的专题讲座,深受老师们的欢迎。

6.剪辑教学资料。

即将各种报纸上有价值的信息和研究资料剪下来粘贴在专用的剪贴本上,有的刊物上价值较高的文章不便于剪辑,我就先复印下来,然后再作剪贴。

剪贴多了,再分装成册。

7.集纳教学火花。

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特有的闪光点,如果我们注意积累,就会构成自己闪光的经验。

集纳教学火花,有时是教学中的一种设计思路,有时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机智,有时是教学中一个精彩的片断,有时是自己的一种教学主张。

即使是自己思考的一些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教学格言,也可以收入教学火花集。

8.整理书报杂志。

要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有计划地买一些书,订一些报纸和杂志,以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满足教学的需要。

我对自己订购的书报杂志每年进行一次整理,书籍平时注意了分类,报纸和杂志一年进行一次装订。

迄今为止,像《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我就有1986年以来的全部杂志,我都将它们按刊物的名目非常系统地摆放在我的书柜里,为我所用,这是我家里的一道风景,也是我的一笔财富.

上面讲的这8种积累方式都是操作型的,还有一种至关重要的积累方式不能忽视,这就是只动脑不动手的“阅读记诵型”积累。

现在评价一位语文教师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就看他读了多少名著,背了多少名篇,这是影响人的一生的重要内容。

背诵积累是语文教师的硬功夫

四、潜心治教,中流击水取真经

青年教师的成长,主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学习、探索、总结、提高。

我们要学会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通过认真的实践,走出一条符合语文教学特点与规律的路来,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经验。

1、善教须从备课始。

教学不仅要会教,还要善教。

善教必须从备课开始。

因为备课是教课的基础,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

我对教师备课有三点认识。

第一,备课是教学中“根”的工程。

有一位生物科学家说:

“只要把植物的根研究好了,自然界的绿化就研究好了。

”教师从事的事业是根的事业,语文是根的学科,而备课则是根的工程。

备课与教学的关系,就好比树根与树的关系。

树大根深,根深叶茂。

第二,备课就是教师的“自学”和“自修”。

备课的过程就是教师自学的过程、自修的过程。

这是教师提高自己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第三,备课就是在研究学问。

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就要在备课中善于发现,善于研究,善于创造。

把备课当作做学问,教学才可能得到升华。

怎样写教案呢?

①不要把教案写成对教材进行分析的教案;②不要把教案写成对教材进行讲解的教案;③不要把教案写成问题组合的教案,整篇教案由问题串连而成;④不要把教案写成陈旧的备课模式的教案。

要把教案写成体现以学生的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师启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的教学实施方案。

具体来说,现在备课写教案总的要求是打破传统,创新形象。

现在的教案大多还是一副老面孔,要建立新的形象。

老师们可以尝试下面一些做法,写好以下10种教案:

①重点突破式教案。

一个学期重点突破2—3篇课文,钻研深透,认真设计,写出详案。

②课题试验式教案。

体现教学的专题研究和教学模式的实验。

③课件制作式教案。

即多媒体教学的设计,这是教学改革的方向。

④扩充容量式教案。

把一篇课文的内容扩展拓宽,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教学的效率。

⑤自我评点式教案。

每个教学环节说明其设计的意图和要达到的效果。

⑥实践活动式教案。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

⑦开放阅读式教案。

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阅读。

⑧一课多案式教案。

从不同的角度设计教学,体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⑨探新作文式教案。

探讨作文教学的新路子。

⑩指导创作式教案。

指导学生学习创作小小说、诗歌,改编戏剧等。

这样备课就使我们的教学内容丰富起来了,教学的形式也就多样化了,备课就不再流于形式了。

2、苦练教学基本功。

语文青年教师要练好以下10项基本功:

①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②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③学会美读课文。

④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⑤熟练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⑥独立地钻研课文,对文章理解有独到的见解。

⑦独立地设计教学。

包括课型的设计、教学结构的设计、课中活动的设计、教学语言的设计、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教学板书的设计等等。

⑧会写下水作文和教学研究文章。

⑨示范背诵课后要求背诵默写的内容。

⑩教学灵活充满机智。

3、于细微之处探神韵。

教学中有许多细小的环节,哪怕是课文中的一句话、一个词语或教学中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只要我们留心琢磨,就会体现出教学的神韵,闪出教学的火花。

武汉六中女特级教师胡明道有一次执教公开课,她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位男学生作答,这位男学生答得非常精彩,学生的答案比老师事先准备的答案还要好。

这时胡明道老师非常激动地从讲台上跑到这位男学生的跟前,一位女教师紧紧握住这位男学生的手。

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一下子把教学掀起了高潮。

这就是胡明道老师的教学艺术。

有一位老师教《卖油翁》,先点两个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圆圈,要求一次画完,不许改动,两个学生都把圆画瘪了,这时,老师在黑板正中也画了一个圆,老师一画就画得很圆,老师问:

“同学们,为什么你们一画就把圆画瘪了,我一画就画圆了呢?

”学生回答:

“您准备了的,熟悉一些!

”老师说:

“对,这就叫熟能生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熟能生巧的课文——《卖油翁》。

这样导入新课,新颖别致,引人入胜。

批改作业也得讲究艺术。

有一位老师批评一位学生不认真完成作业,那位学生对老师的批评表示反感和讥讽,他在作业本里写了一首诗劝老师:

“师不知,人各有志;生岂是,懒懦之士?

吾处世,当扫天下;何须为,小题劳神。

我自有,人生准则;师不必,白操痴心。

”那位老师看了之后,为之一震,决定以柔克刚,对这位心雄天下,不作小题的“英雄”回以诗教。

教师在学生的诗下面也写了一首诗:

“未成江涛涓涓水,一去狂飙淡淡风;自古成功足下始,细微如何不英雄。

”学生见老师在课堂只字不提这件事,只是在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回敬了一首诗,也为之一震。

一周之后,学生找老师作了一次长谈,教师才见机谈了关于“扫天下”、“人生准则”和“做作业”的事。

自此以后,那位学生对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位教师很注重教育的方式,没有刺伤学生,通过“诗教”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敬意,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这是教育方法的艺术。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一个细小的环节,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

还有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点、教学过渡语的设计、教学的穿插艺术、课文的词句品析、课堂活动的引导、教师的示范朗读、教学板书的设计等等,这些教学中细节的处理,只要我们细心考虑,精心设计,都可以给教学注入神韵,展示教学的艺术魅力。

五、不辍笔耕,独上高楼写华章

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读书和积累,还要善于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

“教师增加本钱,最为切要。

所谓本钱,一为善读,二为善写,二者实相关而不可剖也。

”叶老又说:

“惟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进于善读善写。

苟非然者,学生即或终臻善读善写,断非老师之功。

”这话十分恳切地道出了教师善读善写的重要作用。

1、教学中暴露出了语文教师写作的弱点。

一家很有影响的报纸曾登了一名中学生的文章,题目为《老师,您会作文吗?

》用语非常尖刻,但确实是实情。

上海《语文学习》1997年举办“花季的耕耘”征文竞赛,教师和学生共同参赛,采取同题作文的形式进行。

竞赛结束后,《语文学习》编辑部邀请评委召开了一个座谈会,钱梦龙老师在《语文老师的读和写》的发言中说:

“我有幸担任‘花季的耕耘’征文竞赛的评委,原以为老师的‘竞赛作文’,虽不一定佳作如林,至少要比学生的作文竞赛高出一到两个台阶。

评选的结果却使人失望。

200多名由各区县筛选出来的文章,除少数几篇得奖之作外,大多平平而已。

评委们一致的看法是:

‘老师的文章写不过学生’”。

这就暴露出语文教师写作的弱点。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当文学教师期间,曾写过一千多篇小作文。

这些小作文有的是描写自然现象的,有的是抒发自己的情感和体会的。

他说,这些写作“不是为了发表,而是为了教会我的学生使用语言……当我的作文或短诗触动了学生的心弦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努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由此可见,老师的作文对学生会产生多么大的作用。

我想,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也能这样,就再也不会发表《老师,您会作文吗?

》这样的文章。

2、语文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写作。

语文教师的写作水平很重要。

首先,它是专业素质、学术功底、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展示和重要标志。

第二,它是教师工作实践和经验的理论表现形式。

第三,它是教师思想深刻,底蕴深厚,感情充沛的反映。

第四,它是教师心血和汗水的结晶,是一个教师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凝聚。

因此,它既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也是教师自身的财富。

3、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勤于笔耕。

语文教师如何写作,我有一些感受和体会。

我认为要做到“四个舍得”、“三个字”。

“四个舍得”即要舍得花钱买书,舍得挤时间读书,舍得花功夫积累,舍得费心血写作。

做到三个字:

①勤。

要勤阅读,勤思考,勤积累,勤动笔。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说:

“作文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

”“多为之”就是要勤动笔。

实践出真知。

写多了,经验也就有了。

②苦。

写文章是非常辛苦的事,平常工作就很忙,哪来时间写作?

只有利用节假日、寒暑假,我的好多文章都是“五一节”、国庆节和暑假期间写出来的。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写作最好的时候,我的文章大多是在夜晚11点到深夜2点写出来的。

也就是说人家休息的时间就是你写作的时间。

当别人娱乐和休息的时候,你仍然在奋斗,你就会成功。

我相信两句话,写作本是辛苦事,梅花香自苦寒来。

写文章要耐住寂寞,这样才能达到“孤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境界。

③恒。

写作要有恒心,要持之以恒。

恒心搭起通天路,写作冲开智慧门。

我们每一位青年语文老师都要拿起笔来,在咫尺讲台上耕耘人生,在辛苦写作中充实自我。

青年教师面前都有两条路:

一条通向辉煌,一条走向平庸,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语文教学的探索永无止境。

只有我们有一颗滚烫的敬业乐业之心,钟情于语文教学,踏踏实实,不懈追求,必然在语文教学的征途上留下一串串闪光的脚印,用人格和智慧谱写的语文教学的乐章必然经久地在学生心中回荡。

年龄随着时光而老去,青年永远是青年。

 

WelcomeTo

Download!

!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