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0375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docx

ISO0体系文件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

可用性流程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SM-02001

 

[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公司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

任何个人、机构未经公司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

1.分发控制

读者

文档权限

说明

公司内部员工

只读

2.文件版本信息

版本号

修订

变更描述

日期

审核

批准

V1。

0

编写组

全文

20100726

耿明

刘文中

3.文件版本信息说明

文件版本信息记录本文件提交时的当前有效的版本控制信息,当前版本文件有效期将在新版本文档生效时自动结束。

文件版本小于1.0时,表示该版本文件为草案,仅可作为参照资料之目的。

 

1.

概述

2.1.目标

可用性管理将确保公司向客户交付基于业务需要并且符合客户服务质量要求的、适当的信息技术服务的可用性。

可用性管理流程的主要步骤包括:

1)确保可用性需求与业务需求保持一致;

2)监控和识别可用性问题点,针对问题点提出改进计划;

3)向相关单位和部门提交基于服务级别协议的可用性检测的和监控运营报告;

4)创建并维护可用性计划以确保该流程能得到很好的运行,支持业务需求。

2.2.范围

1.2.1.流程适用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公司相关部门。

1.2.2.流程管理范围

Ø主机系统

Ø服务器设备

Ø网络及网络设备

Ø应用系统

Ø安全设备

Ø存储设备

2.角色和职责

可用性管理流程涉及的角色包括:

可用性管理流程负责人、可用性经理、可用性维护人等。

可用性管理流程负责人和可用性经理可以由同一人担任.各角色职责如下:

2.3.可用性管理流程负责人

可用性管理流程负责人从宏观上对流程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确保可用性管理流程在各部门间被正确的执行.当流程不能够适应公司实际情况时,流程负责人必须启动分析研究,找到解决方案并进行改进,实现流程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提高.具体职责包括:

1)确定可用性管理流程的衡量指标;

2)确保可用性管理流程能够取得管理层的参与和支持;

3)确保可用性管理流程符合公司实际状况和公司IT发展战略;

4)总体上管理和监控流程,建立可用性管理流程实施、评估和持续优化机制;

5)确保可用性管理流程有效、正确地执行,当流程不能够适应公司的情况时,必须及时进行分析、找出缺陷、进行改进,从而实现可持续提高;

6)保持与其他流程负责人的定期沟通.

2.4.可用性经理

1)根据业务需求分析得出可用性管理目标和改进点;

2)确保在规定成本内的可用性符合服务级别协议要求;

3)向相关单位和部门报告组织的可用性指标;

4)负责流程运行质量的监控管理,向公司负责,

2.5.可用性维护人

1)向可用性经理提交可用性数值,编写报告;

2)向可用性经理报告可用性的问题点;

3)向可用性经理提出可用性管理的改进意见.

3.输入

编号

输入项

来源

周期

1.

服务级别需求

服务级别协议

每年

2.

影响可用性的事件报告、问题报告

事件管理、问题管理

不定期

3.

容量计划

容量管理

每年

4.输出

编号

输出项

去向

周期

1.

可用性计划

各管理流程

每年

2.

可用性报告

服务报告

每月

3.

可用性改进需求

各管理流程

不定期

5.流程描述

5.1.可用性管理流程图

5.2.可用性管理规划基础

项目

输入

步骤描述

输出

1.确认可用性需求

可用性需求

1.明确可用性需求;

2.在确认可用性需求或IT服务级别协议签订前,要根据现有IT基础架构环境评估现有环境能提供的可用性指标;

3.对于新进入的服务,应对其进行可用性评估;

4.根据客户业务,对现有服务的可用性需求进行可用性评估;

5.由可用性经理负责可用性整体管理和变更确认;

6.识别关键业务流程,及支撑该关键业务流程的IT基础设施和人员;

7.设定IT服务中止时间及响应时间等可用性指标值;

确认的可用性需求

2。

差距和可行性分析

确认的可用性需求

风险评估和业务影响度分析报告

1.对现有提供服务的IT基础设施和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并针对发现的风险采取处置措施;

2.对于新的或变更的服务要对其所对应的全部IT基础架构链进行评估,以确保其可用性;

3.风险分析依据其他流程的信息进行评估。

差距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3。

成本分析

差距和可行性分析报告

通过与业务部门协商发现现有IT基础架构所提供的容量和可用性同客户的可用性需求存在差距,启动成本分析来分析成本,以及基于可用性需求重新进行可用性设计。

成本分析报告

5.3.设计和开发可用性计划

项目

输入

步骤描述

输出

4。

开发可用性计划和可用性计划的维护

可用性需求;

容量计划

可用性计划的设计和开发应基于服务级别协议,通常考虑以下内容:

1.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成本差异;

2.可用性计划的细节;

3.基于服务级别需求定义硬件、软件、网络、服务等的指标基准值;

4.规定跟供应商之间的服务级别协议指标;

5.可用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要与容量计划相互关联.当发生新的或变更的服务时,可用性需求的变化应能触发可用性计划和容量计划的重新评估;

6.如果没有新的或变更的服务出现,则可用性计划,容量计划按照年度进行维护。

可用性计划

5.4.实施可用性计划

项目

输入

步骤描述

输出

5。

可用性实施方法

可用性计划

可用性计划开发出来后由可用性经理进行评估,如果审批通过,则进入变更管理流程,通过变更管理流程启动可用性计划.

实施可用性计划

5.5.可用性监控和报告

项目

输入

步骤描述

输出

6。

可用性监控

1.从日常监控工具中获取所需监控数值;

2.将原始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分析,主要关注趋势和是否有异常情况;

3.可用性报告应包括总体正常运作时间和信服务中断时间、服务中断的次数等。

应对计划之外的不可用性进行调查并采取适当措施。

可用性改进需求

7。

可用性报告

1.可用性日常报告可以通过例会进行报告;

2.每月底可进行当月可用性分析,产生当月可用性报告,按照服务报告流程进行管理。

可用性报告

5.6.可用性水平回顾

项目

输入

步骤描述

输出

8。

可用性分析

宕机事件

1.每月进行一次可用性统计,分析可用性趋势;

2.可用性失效报告主要针对造成服务失效的设备、系统、程序等进行分析,拟制改进计划并进行改进;

3.每月将分析结果汇总纳入可用性报告中.

可用性失效报告

可用性报告

9。

更新可用性计划

1.可用性计划应定期或不定期回顾,至少每年一次。

可用性回顾报告

5.7.表单和模板

名称

版本

负责人

说明

执行情况周报/月报/季报

6.关键绩效指标(KPI)

可用性管理的可选指标包括:

绩效指标

目标值

衡量方式

报告周期

负责人

公司局域网全年(包括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正常运行率

99。

50%

统计

每月

可用性经理

业务应用系统全年(包括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正常运行率

99。

50%

统计

每月

可用性经理

7.流程质量控制

步骤

输入

步骤描述

输出

负责人

1.流程改进回顾

改进计划

1.回顾可用性管理流程的设计,执行是否是有效的以及高效的,定期进行整体流程改进评估,可参考客户满意度调查,可用性的评估量化的指标。

输入数据来自本流程以及其他相关流程。

差距分析

可用性经理

2.开发并实施改进计划

流程改进计划

差异分析报告

业务需求事项

流程改进计划应包括:

1.流程定义及改善点;

2.需求;

3.特殊要求以及收益;

4.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其他外部因素;

5.资源需求;

6.测试和培训计划;

7.可用性计划应该是一套文档化的可执行的文件.

改进措施

可用性经理

3.执行计划

被批准的变更请求;

改进措施;

执行改进计划.

执行改进计划

可用性经理

4.对改进进行回顾

执行的改进措施

对改进计划的执行进行监控,并保证改进不对现有流程造成中断。

通过不断的监控和回顾保证流程改进计划得以成功执行.

可用性经理

5.对于流程改进计划的升级

流程改进计划

持续改进循环

根据业务和实际运营需要对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和升级。

升级流程改进计划

可用性经理

8.与其它流程的接口

9.术语定义

术语

定义

可用性

高可用性意味着IT服务中止时间很少和服务恢复迅速,使得IT服务对客户是持续可用的.可用性与成本有密切关系.

10.附则

1.本管理办法由技术部负责制定、解释和修改,各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2.本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行.

3.相关文件: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手册》

《服务报告流程管理办法》

《记录控制管理规定》

4.相关时间要求:

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每月”为每个月10号前;

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每季度”为每季度第一个月10号前;

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每半年”为每半年度第一个月15号前;

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每年"为每自然年度第一个月20号前;

如遇节假日可顺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