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0675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群文献综述.docx

城市群文献综述

城市群文献综述

一、国外城市群研究阶段的主要成果与观点

(一)国外城市群研究启蒙发展阶段(1915~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

英国学者霍华德(E.Howard,1898)最先从城市群体(Town)的角度来研究城市,《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citiesoTo-morrow)中的“田园城市”正是通过“组合群体”来协调和发展的。

20世纪初,英国的格迪斯(P.Geddes,1915)在《进化中的城市》(CitiesinEvolution)中运用区域综合规划的方法,提出城市演化的形态:

城市地区(CityRegion)、集合城市(Conurbation)以及世界城市(Wordcity),其中集合城市被看作是拥有卫星城的大城市。

之后的恩文(R.Unwin,1922)发展为“卫星城”理论应用于大城市如伦敦的建设与调整。

芬兰沙里宁(E.Saarinen,1918)的《城市:

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强调城市是有机的生命体,城市群体发展应当从无序的集中变为有序的疏散。

在这种“有机疏散”理论指导下他制定了大赫尔辛基规划方案。

德国地理学者克里斯泰勒(W.Christaller,1933)首次将区域内的城市群体系统化,其著名的城市群体组织结构模式,被广泛采用。

他的中心地理论更是城市群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

杰弗逊(M.Jefferson,1939)和哲夫(G.K.Zipf,1942)分别对城市群体的规模分布展开理论探讨,并且后者首次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城市群的空间分析。

(二)国外城市群研究丰富深化阶段(1945~)的主要成果与观点:

二战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外城市群的研究在多学科交叉作用下,加上新科学方法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获得突破与丰富。

维宁(R.Vining,1942)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城市群存在的合理性与客观性。

邓肯(O.Duncan,1950)在《大都市与区域》中首次引入“城市体系”(UrbanSystem)的观点[1]。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群研究开拓者当属法国热带地理学者戈德曼(Jean.Gottmann)[2]。

他在考察北美城市化后发表的《大都市带:

东北海岸的城市化》,被视为全新的城市群体概念,不是简单的一个城市或者大都市,而是一个面积广大,有几个大都市相连接的城市化区域(其人口≥25万和≥230人/km2为标准);1961年,他进一步研究当时世界几个大都市带并认为它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他的观点得到广泛推崇。

他的SinceMegalopolis(1990)确立了他在城市群研究领域的地位。

法国佩鲁(F.Perroux,1955)[3]的“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发展理论”,是城市群研究的一大理论贡献。

瑞典学者哈格斯特朗(T.Hagerstrand,1968)提出现代空间扩散理论;揭示空间扩散的多种形式加深了城市群空间演化研究。

70年代,小林博氏在对东京大都市圈的研究后总结前人观点归纳并强化了城市群发展过程的3个概念:

大都市地区、大城市区、城市化地带。

哈盖特(P.Haggett)和克里夫(A.D.Cliff)提出区域城市群空间演化过程模式[4]。

富田禾晓(1995)则以都市空间为经,结构演变为纬,从人口、第三产业、居住、消费、通勤、中心地等级和职能对日本的城市群深入研究。

二、国内城市群研究的主要成果及观点

20世纪80年代初,丁洪俊、宁越敏以“巨大都市带”的观点引入戈德曼大都市带理论后,国内对于城市群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渐渐开展起来。

(一)以理论探讨为主的主要成果及观点:

周一星提出都市连绵区概念,MIR是以若干城市为核心,大城市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区域。

实际上MIR是城市群发展的更高级空间形态。

崔功豪结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研究,指出根据城市群发展的不同阶级与水平,前瞻性地划分城市群结构为3种类型:

城市区域(CityRegion)、城市群组(MetropolitanComplex)和巨大都市带(Metropolis)。

国内专门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的著作《中国城市群》定义了城市群:

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综合体”。

姚士谋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认为信息革命对城市群区空间拓展的效应有:

协作效应、替代效应、衍生效应与增强效应,以及城市群如何通过对信息技术在城市空间的多元运用来提高其竞争力。

朱英明等综合分析城市群发展的等级、功能、再分配和增长特征,具体城市群发展如何进行空间等级规定与衔接、统一规划、及时调整城市群管理战略与方针以及分配机制。

薛东前等从城市群体结构、空间拓展和土地利用等方面讨论了城市群空间演化过程、动力机制、基本特征和规律以及由此引起的城市群用地优化配置趋势。

(二)以实证分析研究为主的主要成果及观点:

围绕我国城市群开展的实证分析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得到加强,丰富和促进了城市群研究的深入。

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证分析:

①从可持续发展的不同角度:

廖重斌构建协调度与协调发展度模型,提出珠三角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分类体系及评价标准;蒋志学侧重于以整体来规划城市群环境;汤可可分析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盖文启从城市群经济结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制约因子等综合分析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

②从产业发展角度:

许学强等从劳动分工和工业生产组织方面分析城市群形成的基本原理;刘则渊对辽宁带状城市群经济结构分析后提出基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产业发展方向应当服务化、信息化和知识化;刘新平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潭株城市群的农业发展定位与途径。

③城市群经济运行:

曹扶生研究中心城市与城市群经济互动发展;黄莉萍分析湘中城市群经济融合发展阶段总体特征与存在问题,寻求城市群经济持续发展对策;周国华讨论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原则与途径。

④城市群机制研究:

阎小培从整体角度研究港澳珠三角,分析了该城市群的特征、重点探讨其形成机制:

有利的国际环境、地区条件良好、资金集聚、技术和人才集中、弱化的行政联系、快速非农化、城乡一体化以及综合交通网络;顾朝林等讨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过程、现状特征、动力机制及发展战略。

⑤城市群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章国兴认为通过对群内各层次的中心城市定位,以增长极的形式达到城市网络系统的建立;齐康等以分层次形式从人均国民收入、人口城市化、产业化和区域基础设施对江苏带状城市群体进行空间分析,提出该城市群体的发展模式。

⑥城市群发展方针与战略:

朱英明等从影响城市群发展的因素、目标、机构形式和城市群结构体系等级水平4方面展开探析。

⑦城市群功能与结构方面:

邓先瑞等从城镇结构(等级规模关系、功能结构和分布特征)来探城市群结构优化;薛东前等以关中城市群为例量化分析城市群功能联系与结构优化;朱英明分析我国城市群地域结构特征:

分形特征、二次极化、交通制导、传动作用与网络组合,描述发展趋势。

⑧城市群间比较研究:

张新华等]比较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与长江流域开发,探讨它们经济联系与协调发展;陈凡等在进行对比分析后总结国外城市群建设经验:

重视首位城市的作用、交通网络建设和城市群的动态发展,提出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发展思路。

三、国内城市群研究的总结

城市群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演化高级阶段的产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催生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综观国内城市群研究,尽管起步较晚,但经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在城市群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拓宽了许多新领域。

然而我国城市群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⑴城市群作为综合且独特的地域空间单元,需要有多维的视角、多学科的综合;而我国城市群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学者和城市规划学者当中,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文化学出发来研究的成果较少,尤其是多学科综合研究更少。

⑵在城市群理论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应看到城市群研究的理论体系还相当薄弱,缺乏系统性,主要介绍和引用国外成熟理论,并且专门研究城市群的著作不多。

⑶由于城市群基础数据库的缺失,一些研究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定量分析较少,并且在城市群间(包括中外、国内)的比较性研究也少。

⑷事实上城市群作为复杂的系统,有它的层次性,笼统地对城市群进行发展战略或对策研究是缺乏指导意义的,因此有待系统化且分层次有差别的深入分析研究。

⑸在城市群发展过程研究中,对新的经济、社会、技术影响考虑不多,特别是从产业体系的升级和重组、产业空间转移和跨国集团公司对城市群发展的深层作用的研究还较欠缺。

⑹城市群研究与新技术、新手段的结合较少,如引用GIS、GPS、RS等技术对城市群实施科学的模拟以及时间系列上的动态监测,对城市群的发展态势作出科学预测和空间安排等动态研究有待加强。

四、城市群研究新趋向展望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之上的经济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使得经济要素的空间扩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导致新的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形成,产业的升级和重组以及空间转移是必然趋势。

由此,城市群的研究将出现一些新趋向。

⑴产业的集聚与扩散突破区域的界限,使得区域与城市空间联系不断加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已成为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它总是推动着城市群发展。

⑵城市群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形成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体系,达到深化和发展核心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联系。

只有合型的竞争才能体现城市群的整体力量,并且城市群内合作是城市群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我国城市群内的联系与合作仍然受制于行政区,未能建立起复杂多样的协作分工体系。

城市群分工合理化不能单纯依赖市场机制的调节,更需要政策的规范与引导。

如何在体制和政策上创新使得城市群各级政府在更广领域内达到理想的合作与跨越,共同提高城市群的竞争力。

⑶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强化“跨”城市合作的力量,城市群优势的创造,跨区域的竞争与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实际上大都市区化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新阶段,我国城市群的区划调整势在必行,如何摒弃原有传统的在封闭行政区内组织城市经济体系的模式,以大都市区组织模式来进行区划调整并建立和配套有效的制度与政策来实现跨行政区组织、建设和管治。

⑷城市群实现经济一体化,并且主动融入世界城市经济体系,广泛参与全球竞争和国际分工合作,迈向国际化和现代化是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整合加强内部的横向联系,打破群内分割,有效配置经济要素,共享基础设施,是城市群发展的内在要求。

如何整合获得城市群高效持续发展,符合城市群发展趋势是重大问题。

⑸城市群发展的核心是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与产业集群,它是城市群发展的强有力支持。

城市群正是通过这些产业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来影响和控制周边地区发展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是城市群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它在不断增强城市群竞争力和巩固其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新发展条件下、如何通过群内外或群之间的差异成因比较研究,借助有效的产业整合创建城市群独特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合理且高效的经济和产业结构来达到可持续发展。

以上这些方面有可能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城市群的发展。

另外如何创建合理的城市群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评价方法,引导城市群整体持续健康的发展;如何把握城市群的结构演化和处在何种发展状态;如何促成城市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在较高水平上的融合等都将成为城市群研究的新趋向。

参考文献:

[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5.315.

[2]GottmanJ.Megalopolis,ortheUrbanizationoftheNortheasternSeaboard[J].EconomicGeography,1957,33(7).31-40.

[3]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M].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9-12.

[4]HaggettP,CliffAD.LocationalModels[M].London:

EdwardAmoldLtd,1977.37-69.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以单个城市来参与,以一个或多个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将逐渐成为提高地区竞争力的主要单元。

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成熟阶段时产生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其地域空间结构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而不断调整和演变。

都市圈的空间发展规划是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都市圈内的城市空间结构决定着城市功能的分配,区域物质空间必须和经济空间、社会空间以及环境空间相和谐。

在我国目前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城市和地区选择了都市圈发展战略,然而目前我国都市圈发展尚不成熟,国外大都市圈的空间扩展实践应引起对我国都市圈空间发展战略的思考。

      一、引言

      都市圈又被称为“大都市经济圈”或“大都市连绵区”,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对都市圈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和界定的标准。

      20世纪50年代,法国地理学家JeanGottmann在美国东北部沿海城市考察时首先提出了“Megalopolis”概念,认为该地区已具有大都市区的特征。

日本学者对都市圈也作了较早的研究,并提出了“大城市圈”的概念。

我国学者借鉴了西方的城市学、地理学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也形成了不同的都市圈概念,但普遍认为大都市圈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的核心城市,和与其保持紧密经济、社会联系的邻接城镇或地区通过互向流动而形成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区域空间组织。

      都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是中心城和邻接城镇分工协作、互动发展的结果,具有高度集聚性、高度开放性、高度协调性、高度自组织性

(1)等主要特征,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突破行政区划的约束,使空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整合。

      在已有的研究中,大多学者从人口规模、区域面积、基础设施水平、通勤率等来分析都市圈的特征。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推动下,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因而不仅仅要从人口规模、城市经济的集中度、城市功能指标和通勤率来阐释都市圈的特征,更应注重区域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综合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联系和空间结构的整合网络布局。

      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空间发展模式选择

      根据组成结构的不同,都市圈可分为“单核心都市圈”和“多核心都市圈”两种。

都市圈地域空间结构可以看作是都市圈经济发展在地域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空间发展模式的选择也受到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产业布局、城际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区域模式的选择不能脱离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必须以一定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指导。

另一方面,空间发展模式对区域协调机制、城市功能定位、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产业空间选择、生态环境建设等又具有重要的主导作用。

理论一般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下面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出发来分析城市群的三种基本空间发展模式。

      

(一)点轴开发理论

(2)与核心――放射状空间模式(3)

      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也就是指“点”与“轴”相结合形成的发展模式,是增长极理论(4)的延伸。

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出发,点轴开发理论重视培育“点”即增长极和发展“轴”即交通干线,主张建设重要交通干线以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创造区位优势和降低社会成本,吸引产业和人口沿交通干线聚集一“点”,形成经济增长极,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拉动整个经济增长。

这一区域经济活动反映在城市空间结构上就是核心――放射状空间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以核心城市为增长极,以若干交通干线为发展轴,空间呈放射状扩展,增长极通过辐射和吸引作用带动周边城镇发展,从而使区域整体发展,其中核心城市必须具有区位优势、规模优势和功能优势,是一种初级的城市群空间结构。

      

(二)圈层结构理论与核心――圈层空间模式

      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应以城市为中心,空间布局呈圈层状逐步向外发展。

根据圈层结构理论可将城市圈层分为内圈层、中间圈层和外圈层。

内圈层即中心地域,人口和建筑高度集中,开发成本较高,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中间圈层就是指周边地区,居民点密度低,建筑密度小,以第二产业为主,但第一产业仍占一定比例;外圈层即市郊外缘的广阔腹地,农业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该理论的典型空间结构就是核心――圈层空间模式。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核心城市扩散效应逐渐加强,空间发展逐步由轴向扩展转为圈层扩展,在地域上形成圈层空间模式。

这种空间发展模式适合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区域核心城市综合功能突出,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集中了管理决策职能、商业和研究创新职能,集聚了大型公司或集团总部,并且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围绕核心城市而展开,增加核心城市的通达性。

      (三)网络开发理论与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模式

      网络开发理论是点轴开发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强调点与面之间的联系和区域的整体发展。

该理论认为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产生增长极(中心城镇)和增长轴(交通沿线)。

随着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等活动会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自由进行,进而构成由各节点组成的流通网络及交通、通讯网络,网络继续扩散外延,加强了增长极与区域外其他经济实体的网络联系,同时流通范围不断扩大,流通效率得到提高,促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加快了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多中心网络模式是都市圈发展到较高阶段所选择的模式,是建立在网络开发理论和圈层理论基础上的。

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中心城市的集聚不经济会产生一系列城市问题,为了疏散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促使区域城乡经济差异逐步缩小,就必须在一定范围内培育一个或几个规模、集聚和分散等功能较强的城市作为新的增长极和以增长极为中心的区域层次,通过建设发达的信息和交通网络,将几个中心城市有序联系成一个网络整体,促使城镇群体空间从带状走廊结构向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转化,形成一个“共生区域”。

      这是三种基本的都市圈空间形态。

受城市地理条件影响,城镇群体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还会表现出同心圆圈层组合式、平行切线组合式、定向多轴线引导式、放射长廊组合式等多样化空间组合模式,但这些空间组合形态也都是三种基本模式的演进和拓展。

      三、国外大都市圈的空间发展模式实践

      都市圈的空间结构应根据发展的具体情况和特征,与经济空间、城市功能空间、环境空间保持高度协调。

国外大都市圈的形成发展过程也是其空间发展模式的不断演变的动态过程。

      

(一)东京大都市圈:

多中心的分散型网络发展模式

      东京大都市圈既是日本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又是经济中心,是世界级大都市圈。

由于日本的土地私有制制度,东京大都市圈的规划是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配合五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而展开的。

全国综合开发规划总体上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

六、七十年代抑制大城市的过度发展阶段,七、八十年代逐步培育多核心城市群阶段,20世纪末期起的构建分散型网络结构。

      东京战后的经济复兴和人口的恢复增长使得日本人口和大企业纷纷向东京集中,日本的国土构造形成了“一极(东京都)一轴(太平洋沿岸轴)”结构。

后来由于中央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进行适度引导,太平洋沿岸的过度集中现象有所缓解,但仍没有改变“一极一轴”结构,这种“一极”结构导致东京功能过度集中、城市过度拥挤而且无序蔓延,城市竞争力下降,东京的空间规模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不得不向外扩张。

因此为了抑制城市规模无限扩张,控制人口、产业和城市功能向中心区继续集中,改变城市空间结构,由传统的单中心城市结构向多中心城市结构转变,成为大势所趋,而且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设施的完善,为多中心结构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受1944年大伦敦规划影响,1955年首都建设委员会制定了东京大都市圈规划,设定首都圈的城市结构分为内圈市区地带、近郊地带和周边地带,在周边地带培育以已有城市为核心的卫星城市。

1958年开始进行第一次首都圈总体规划,基于考虑首都圈的功能体系调整,在1968年和1976年又分别出台了第二次和第三次首都圈总体规划。

三次规划配合“全国综合开发规划”展开“地区据点式开发”扩大了都市圈规划范围,提出构建“区域多中心城市复合体”的设想,强调建设多中心城市,培育综合性副中心,并试图建设绿地带来阻止建成区的无限制蔓延,在绿带外围规划建设13座卫星城以分散首都功能,形成“多核多圈型地域结构”。

80年代,针对中央政府的“迁都”计划,引发了当地政府的“展都”构想。

1985年,规划部门提出把东京一极结构转变为多极、多圈层的结构,推进“展都型首都机能再配置”。

(5)在1986年的第四次首都圈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环状交通基础设施和推进都市据点开发,形成自立性较高的城市群。

1999年的第五次都市圈总体规划中仍然实施构筑“多核多圈型联合都市圈”结构,进一步构筑功能互补、结构有序和整合优化的“分散型网络结构”。

      由于以往东京的经济发展空间已经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生活空间,目前,通过据点开发建设,修建新干线、高速公路等交通通讯网络,大东京都市圈正在努力构建中心——副中心——郊区卫星城——邻县中心构成的多中心网络型的城市空间结构。

东京大都市圈已逐步改变了原有的单中心模式,减弱了以往对东京都等中心城市的过度依赖,各级中心城市发挥自身特色,进行分工,承担不同职能,同时又强调合作,互为补充,有效弥补了在建设世界城市中经济空间对生活空间的破坏,共同发挥出整体集聚和联动效应。

      

(二)巴黎大都市圈:

轴线引导的多中心空间扩展模式

      19世纪初,巴黎就是世界贸易和金融中心,19世纪中期巴黎得到蓬勃发展,然而大规模的工业发展和人口增长在巴黎过度集中,引发了交通拥挤、住房短缺、郊区扩散、区域蔓延等城市问题。

巴黎面临严峻的挑战,展开了积极的区域规划探索,并把城市发展规划调整作为保持巴黎国际城市地位的有效措施之一。

1958年规划部决定在城市轴线西端紧邻巴黎城的近郊区拉德方斯建设新的商务区,并加强娱乐、居住等功能,使巴黎城市发展沿轴线自卢浮宫小凯旋门——协和广场方尖碑——凯旋门伸展到拉德方斯大拱门向西延伸。

1960年巴黎地区规划部出台《巴黎地区总体布局规划》,提出在城郊划定4个近郊城市极核,建成“多中心巴黎”,重新整合无序蔓延的城市化空间。

1965年和1976年的《巴黎地区城市发展与管理总体规划》在空间布局上主张沿交通干线开发8座新城,形成若干发展轴线,总体上体现了轴线——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布局。

20世纪90年代的巴黎空间规划仍然延续了70年代的思想和原则,只是为了适应新的发展潮流,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在1994年的巴黎大区总体规划以及巴黎大区整治计划的引导下,将大区划分为建成空间、农业空间和自然空间,强调实施战略措施保护自然空间,建立绿化带,确立自然保护区,制定城市扩展计划,使三类空间协调发展。

如今在巴黎城的外围地区,沿塞纳河、马恩河、卢瓦兹河河谷方向共建设五座新城承担部分功能,并形成了两条平行的城市发展主轴控制城市扩展。

这种通过轴线引导规范城市的空间增长,建设副中心和新城分布城市功能,为经济进一步发展释放了增长空间。

      四、国外大都市圈空间发展模式对我国大都市圈发展的启示

      近几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和地区为提升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纷纷把大都市圈战略纷纷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主流,但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不成熟。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学者的关注,然而由于我国传统的行政区划政策使得在界定都市圈的地域范围和城市功能时,尤其在确定区域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