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380824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在今年3月份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数千名来自祖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齐聚一堂,共商。

②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素,都是我们人类生长发育与健康所的。

③湖南省醴陵市一花炮厂9月22日15时许发生爆炸事故,记者发稿时,已造成13人死亡、33人受伤、1人失联,受伤人员已全部送往医院救治。

A.国事必须截至B.国是必需截至

C.国是必需截止D.国事必须截止

2.下列诗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

A.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B.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

C.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D.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3.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崇敬生命,但不神化它。

①应当坚持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统一

②生命并不神秘,生命的本质就是DNA

③然而,人是生物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既由基因决定又与环境相关

④基因统一论认为,人的基因决定人之为人,不是物

⑤我们既是基因决定论者,又是基因非决定论者

A.②⑤①④③B.②⑤④①③C.③⑤①④②D.③④②⑤①

4.下面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值张老师的令郎结婚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人员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向他全家表达了诚挚的祝福。

B.淮海路上一家手机经销店正在摘让利促销,我过去垂询了一下几款名牌智能手机的价格,发现并没有便宜多少。

C.刚刚接到出版社寄来的论著样书,我匆匆打开,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

D.李教授出院了,小王在电话里对他说:

“欣闻您康复出院,特表示衷心祝贺,不知您何时来上班?

5.用简明语言概括下面—则新闻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德国海德堡大学国际冲突研究所周二公布最新一年“全球冲突晴雨表”报告。

在“冲突晴雨表”分布图上,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国家被涂上了代表“和平”的白色;中国则是黄色,表示为“危机地区”;俄罗斯和印度则是橙色,表示面临“地区冲突”;中东、非洲、中美洲部分国家还涂上了“红色”,代表“战争”。

研究人员担心,许多危机可能在某个时候升级,甚至发展成战争。

除了美国对叙利亚可能发动战争外,中国东海上有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争端也是一个“热点”。

A.海德堡大学公布最新—年“全球冲突晴雨表”报告

B.许多危机可能在某个时候升级

C.叙利亚、中国东海成危机地区

D.德发布“全球冲突晴雨表”,中国东海成战争“热点”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信陵君救赵论

(明)唐顺之

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

赵,魏之障也。

赵亡,则魏且为之后。

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

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

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

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平?

曰:

又不然也。

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

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

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

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

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

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

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

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

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余以为信陵之白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

侯生为信陵计,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不听,则以其欲死信陵君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

如姬有意于报信陵,曷若乘王之隙而日夜劝之救,不听,则以其欲为公子死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亦必悟矣。

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二人不负王,亦不负信陵君。

何为计不出此?

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

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

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选自《古文观止》)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夫强秦之暴亟矣亟:

急切

B.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纾:

解除

C.余所诛者诛:

铲除

D.曷若见魏王而说之救赵说:

劝说

7.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未有岌岌于此者也其势弱于秦

B.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D.内则幸姬,外则邻国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8.作者认为信陵君有哪些“罪”?

细读后两节,回答。

(可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论者以窃符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

(3分)

(2)然则信陵果无罪乎?

曰:

又不然也。

(3分)

(3)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回答问题。

秋日怀弟

谢榛①

生涯怜汝自樵苏②,时序惊心尚道途。

别后几年儿女大,望中千里弟兄孤。

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残灯梦有无。

遥想故园挥涕泪,况闻寒雁下江湖。

[注]①谢榛:

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

②樵苏:

打柴砍草,代指日常生活。

(1)诗的颔联是从哪些方面表现“弟兄孤”之情感的?

(4分)

(2)颈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有着怎样的效果?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

(3)扈江离与辟芷兮,。

(屈原《离骚》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5),此时无声胜有声。

(自居易《琵琶行》)

(6)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7)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

(《中庸》)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

五、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陶纯

(1)那是一座6积不大的街心公园,栽种着一些随处可见的树木和花苹,园子中间矗立着一尊大理石雕塑,是一个手擎和平鸽的女人,有几张石凳散置在树下和甬道边。

(2)二十年前,这里并没有这个街心公园。

刘汉泰清清楚楚地记得,二十年前,这里是一片杂乱的居民区,道路狭窄,污水四溢,路灯很少有亮的时候。

二十年后,这里却大变样了,周围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宽阔的道路中间,这座绿意盎然的街心公园十分醒目。

(3)刘汉泰每天都路过这里。

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他常常见到那张熟悉的面孔。

起初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后来终于辨别出来了,那个久久枯坐在一张石凳上闭目养神的老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年差点置他于死地的刑警老马。

(4)二十年前,刘汉泰是个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人物,他既偷且抢,屡屡得手,本地好几桩有名的案子都与他有关。

相当长的时间里,公安局拿他毫无办法。

即便是黑道中人十分惧怕的刑警老马,也是奈何他不得,他像一条狡猾的章鱼,数次从老马的枪口下滑脱。

(5)但最终,他还是栽在了老马手里。

(6)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他席卷了一家小商店,快速逃离,逃到这片杂乱无章的地方来。

他正陶醉在又一次得手的喜悦中时,老马却从一条小巷子斜刺里杀出来,挡住了他的去路,他心说“不好”,扭头就跑,老马跑得比他还快,不一会儿就追上了他。

他当然不甘心束手就擒,见没有退路,他凶相毕露,突然掏出腰间的牛耳尖刀,猛地刺向老马。

老马闷哑地叫了一声,倒在地上。

但是,他仍然没有逃脱——在他跑出几米远时,老马手中的枪响了,他觉得左腿一软,瘫倒在地。

(7)乃后来,他被判处死缓,由于他在狱中表现尚可,死神才没有降临在他的头上。

(8)春天里,他服刑期满,每天蹬着三轮车,到这座街心花园前面不远处的一家集贸市场摆摊卖海产品。

挣了些钱后,就在市场边租了两间房,开了个海产品公司,专门倒腾海货,生意居然很红火。

因此,他对如今的生活很满意。

既然不担风险又能挣到票子,也就用不着再去偷再去抢了。

(9)秋末的一个傍晚,他打的离开公司回家。

由于刚刚做成一笔生意,狠狠赚了一家伙,他的心情格外舒畅。

路过那座黄叶飘舞的街心花园时,他又看到了那张熟悉的面孔。

于是他大声吩咐司机停车。

(10)对于这位曾经给过他致命一击的刑警老马。

刘汉泰是不会忘记的。

时至今日,他左腿上的那个枪眼还赫然在目,并且走起路来一玻一玻的,老马留给他的纪念一辈子都抹不掉了。

老马微眯着眼,枯坐在大理石像不远处的一张石凳上,双手撑着一根拐杖。

园子里除了几个刚放学归来在此玩耍的孩子外,没有别的人。

(11)刘汉泰估计老马也就是六十出头,但看上去却要苍老得多。

老马满脸刀刻般的皱纹,呼吸声像一架老式风箱发出的声音,站在五米之外的刘汉泰听得清清楚楚。

没出来时,刘汉泰常常听到那些栽在老马手下的弟兄扬言,出狱后要找老马算总账。

他也曾有过这种隐秘的念头。

(12)但现在.刘汉春抽动着嘴角,无声地笑了。

现在,他刘汉泰不是过得好好的吗?

而老马,那个身手敏捷得像一只豹子,黑道中人畏之如虎的刑警老马,已经成了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

刘汉泰开心极了。

(13)刘汉泰以为老马睡着了,仔细看时,却发现老马微眯着的眼睛里,依然有光线漏出,在他身上萦绕。

他的笑容随即凝固在嘴角,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刘汉泰问,你……你还认识我吗?

老马一动不动,喘着粗气说,很多人像你这样问我,太多了,我记不清了。

(14)刘汉泰挽起裤脚,露出左腿上那个醒目的疤痕。

老马摇摇头,说腿上吃过我枪子儿的人太多了,我记不清了。

刘汉泰报出家门,老马眼睛一亮,表示想起来了。

然后,他松开拐杖,掀起衣衫,指着左肺部的一条刀疤说,这是你给我留下的,再往这偏一点点,我就没命了。

刘汉泰愣怔着,他看到老马身上有许多疤痕,各种形状的疤痕。

老马又说,你那个疤不算啥,我身上有十一处,不信,你过来数数。

(15)刘汉泰只觉得眼花缭乱。

他听到老马又咕哝道,要是每次我枪口再往上抬半寸,很多人脑壳就碎了,你也是。

老马闭上眼睛,边说边抬起右手,食指做了个搂枪机的动作。

(16)在夕阳的余晖里,刘汉泰突然感到眼睛一阵眩晕,仿佛他的脑壳真的被老马击碎了。

(选自《60年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2.小说第一段对街心公园的描写有何作用?

(4分)

13.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4分)

(1)但现在,刘汉泰抽动着嘴角,无声地笑了。

(2)刘汉泰突然感到眼睛一阵眩晕,仿佛他的脑壳真的被老马击碎了

14.这篇小说在构思上匠心独运,特点鲜明,请简要分析其结构特点。

(6分)

15.小说标题“痕”意蕴丰富,试作探究。

(6分)

六、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文化节目收视下滑:

期待建设性互动

《百家讲坛》收视率已被挤出央视科教频道的十名之外,舆论普遍不太乐观,认为这个影响很大的节目进入了“衰退期”。

①仁者:

《百家讲坛}的起落是不是说明学术通俗娱乐化可能行不道的?

梁永安(文化学专家):

我觉得现在下这种判断还为时尚早。

一档节目起起落落很正常,社会的焦点总是在不断转移,比如当前的股市楼市、金融风暴等问题,一时之间,社会对历史文化的关注有所减弱也算正常。

何况《百家讲坛》原来的定位就不是学术,也就谈不上什么学术通俗化。

准确来说,它应该属于文化传播平台,而不是学术研究的专业空间。

最明显的特征是:

演讲者并不提供自己独特的材料发现或者体系构建。

比如于丹就很聪明,声明自己是在学术的“墙外”讲《论语》,与真正的经学研究区隔开来,阐发自己的感受。

舆论以为她对学术话语有所威胁,其实完全没有,学术自有学术的一套研究体系、学理化的表达方式。

②记者:

那么您认为《百家讲坛》陷入低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梁永安:

我想它可能面临困顿期的内容资源的转型。

《百家讲坛》的听众,主要是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他们对三国、《论语}等历史本来就很感兴趣,而新一代人却未必买帐,且不说新一代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仅仅是新一代的彷徨迷茫和生存焦虑,目前就很少有主流文化节目能够切中。

所以《百家讲坛》能否在当代全球景观下,开掘新的内容资源,在年轻人的心呆引起共鸣,是节目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③记者:

或许文化传播类节目本就不用追求轰动效应,默默把“高端路线”坚持下去,才是常态?

梁永安:

那倒未必。

国外的文化节目,持续走红几十年的不在少数。

比如美国的脱口秀、BBC的历史专题等。

这些节目也经历过低谷,只是当观众耳熟能详到自己都能掰的时候,节目完成了自我升级,让人重新获得惊喜,也就重新赢得了观众。

《百家讲坛》中即使被称为“心灵鸡汤”的于丹说《论语》,往往也是采取简化问题的方式讲解,似乎如此一来,生活的困顿一下子就很容易想通,其实这并不顶用。

只有首先将事件的复杂本相清晰地传达给观众,观众才能从历史中相互对照,吸取智慧,让历史焕发出高度的启示性,这样的讲述,才能切中当代青年人真实的生命状态,才会有持续的社会影响力。

④记者:

换句话说,您不认为《百家讲坛》陷入低谷是社会的理性回归,反而是一种遗憾?

梁永安:

是的。

类似的文化栏目很有必要。

我们对传统的重新体会和表达做得太少,《百家讲坛》仅仅是个起步。

我们的现代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这方面太需要有人寻找新的资源和角度重述。

《百家讲坛》这样的文化样式刚刚萌芽,有待成长。

与其批评,不如抱着建设性的态度。

⑤记者:

其实不只是对《百家讲坛》,只要对一种文化现象不满,抱怨远甚于建设,已经成为舆论的习惯心态。

梁永安:

世界知名栏目之所以能几十年办下来,是因为它们的受众不是简单的受众,会主动介入,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让节目不断调整完善。

而我们一些受众并不主动参与,只被动等待,一旦不满,也不抱着建设心态让它更受欢迎,反而是诉诸抱怨来获得心理满足。

眼下,各种文化观点几乎都能找到依据,其实也就是找不到绝对的依据,只能做出自己的相对判断。

人们已经习惯拿有用有效去判断,而不是生命所依附的价值去理解,所以很多文化产品带有消费特性,一旦不合口味,人们马上就会抛弃。

就算它本身有珍贵的潜力可挖掘,也不觉得珍贵。

这其实并不理性。

如果受众不积极参与良性互动,任何文化都将失去内在更新的能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专家梁永安认为《百家讲坛》收视率下滑的原因有哪些?

(6分)

17.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文化传播“高端路线”的具体含义。

(6分)

18.依据梁永安观点,文化节目如何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持续的社会影响力”?

请从节目举办方和受众方两个方面具体回答。

(6分)

七、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

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还有人说,痛而善言,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弓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5分)

1.B(3分)2.C(3分)3.A(3分)

4.C(A“令郎”用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不能用于第三方;B“垂询”,敬辞,不能用于自身;D应该用口头语。

5.D(A不全面;B不具体;C不完整)(3分)

二、(19分)

6.C(诛:

指责)(3分)

7.A(A都是“比”的意思;B与“也”一起表判断;的人。

C表并列;表转折。

D就;若,如果)(3分) 

8.①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②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③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或概括为:

信陵君的方式不当)(每点1分,共3分)

9.

(1)评论历史的人把窃取(魏王的)兵符作为信陵君的罪过,我认为这一点不足以怪罪(谴责)信陵君。

(“论者”“罪”各1分,全句1分,共3分)

(2)既然这样,那么信陵君真的无罪吗?

(我)说:

“也不是这样。

”(“然则”“果”“然”各1分,共3分)

(3)这是毁坏魏国几百年江山去为姻亲殉葬,我不知道信陵君拿什么向魏王谢罪啊!

(“是””殉”“谢”各1分,全句1分,共4分)

参考译文:

    评论历史的人把窃取魏王的兵符作为信陵君的罪过,我认为从这一点上谴责信陵君,理由还不够充分。

那强大的秦国暴虐急迫到了极点,现在出动全部兵力攻打赵国,赵国必然要灭亡。

赵国是魏国的屏障,赵国一旦灭亡,那么,魏国将紧跟在赵国后面灭亡;赵国、魏国,又是楚国、燕国、齐国等国的屏障,赵国、魏国一旦灭亡,楚国、燕国、齐国也会跟着而灭亡。

天下的形势没有比这更危险的了。

所以,援救赵国,也就是援救魏国,援救一个国家,也就是援救六个国家。

窃取魏国的兵符去解除魏国的祸患,借一国的军队分散六国的灾祸,这有什么不可以呢?

    既然这样,那么信陵君真的无罪吗?

我说:

“也不是这样。

”我所指责的,是信陵君的内心。

    信陵君,不过是一名公子而已,魏国还有国王啊。

赵国不向魏王求救,却反复地向信陵君请求救援,这是赵国只知道有信陵君,不知道有魏王啊。

平原君用婚姻关系刺激信陵君,而信陵君内心也因为婚姻关系,想尽快救援赵国。

这是信陵君只知道有婚姻关系,不知道有

魏王啊。

信陵君的窃取兵符,不是为了魏国啊,也不是为了六国啊,只是为了赵国啊。

其实也不是为了赵国,不过为了一个平原君罢了。

假如灾祸不发生在赵国,而在其他国家,那么,即使是撤除魏国的屏障,撤除六国的屏障,信陵君也不会去救援。

又假如赵国没有平原君,或平原君不是信陵君的姻亲,即使赵国被灭亡,信陵君也一定不会去救援。

这样看来,赵王与赵国的重要,还抵不上一个公子平原君,而魏国赖以巩固国家的军队,只用来供信陵君一个姻亲使用。

幸亏作战胜利了,还可以过得去;如果不幸战败,被秦国俘虏,这是毁坏魏国几百年江山去为姻亲殉葬,我不知道信陵君拿什么向魏王谢罪啊!

我认为,信陵君如果为自己考虑,何如用赵、魏两国唇齿相依的形势恳切地劝说魏王出兵,假如魏王不同意,就以自己想与秦军作战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一定会悔悟了;侯生给信陵君出谋窃取兵符,何如面见魏王,劝说他援救赵国,魏王如果不答应,就以他想为信陵君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一定会悔悟吧;如姬如有意要报答信陵君,何如趁魏王空闲的时候,白天黑夜地劝说他援救赵国,魏王如果不答应,就用自己想为信陵君而死的念头,死在魏王的面前,魏王也一定会悔悟了。

这样做,信陵君既不有负于魏国,也不辜负赵国;侯生与如姬二人既不有负于魏王,也不辜负信陵君。

为什么不在这方面想办法呢?

信陵君心目中只知道与他有着婚姻关系的赵国,而不知道有魏王。

内部有宠爱的如姬,外面有邻国,卑贱的有看守夷门的人,他们只知道有信陵公子,不知道有魏王。

这么

一来,那么魏国只有一个孤立的魏王罢了。

三、(10分)

10.

(1)①时间上,“儿女大”,极言分别之久;②空间上,“望中千里”,极言相距之远。

(4分。

每点2分)

(2)运用了比喻、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3分);借秋日落叶、夜雨残灯烘托愁思之深(1分),表现了对兄弟的深厚感情和思念的痛苦(2分)。

(6分。

第一问答出“比喻”给2分,只答“对偶”或“夸张”给1分)

四、(8分)

(1)怅寥廓

(2)白露未晞(3)纫秋兰以为佩(4)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别有幽愁暗恨生(6)泣孤舟之嫠妇(7)知耻近乎勇(8)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空1分,有错字该处不得分)

五、(20分)

12.小说开篇写街心公园绿意盎然,祥和宁静,既交待了人物的活动环境,(2分)又暗寓小说的主题:

这样的环境是老马他们的努力换来的。

(2分)

13.

(1)表现了刘汉泰看到了昔日死敌晚景如此“狼狈”而幸灾乐祸的心理。

(2分)

(2)既写出刘汉泰对当年之事心有余悸,又写出此时他对老马的敬畏。

(2分,每点1分)

14.①运用了倒叙。

先从如今的街心公园写起,然后写到二十年前。

②以时间为顺序。

从“寒冷的冬夜”写到“春天里”,再写到“秋末的一个傍晚”,层次井然,而且富有象征意义。

③以刘汉泰为视角来写主人公刑警老马。

刘汉泰反衬了老马的高大形象,而且使老马这一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每点2分,共6分)

15.“痕”具有多重意蕴:

①表面上是写刘汉泰等犯罪分子和老马身上的伤痕;②老马身上各种形状的伤痕,突显了老马的英勇无畏的精神;③刘汉泰腿上的伤痕既是对犯罪分子的警醒,也是老马宽厚仁慈的体现;④老马等人浴血奋斗的精神也将被人们所铭记,在人们的心中留痕。

(每点2分,答出任3点得6分,言之成理即可。

六、(18分)

16.①文化节目作为一档节目起落很正常,社会的焦点总是在不断转移,一时之间,社会对历史文化的关注有所减弱也算正常。

②可能面临困顿期的内容资源的转型,节目内容不能引起年轻人心灵共鸣。

(每点3分,共6分)

17.①文化类节目的传播方式为学术研究的方式(非通俗的方式);②文化类节目传播的内容为三国、《论语》等传统经典(不考虑现在年轻人的需要)。

(每点3分,共6分)

18.节目举办方:

①文化节目要开掘新的内容资源,能够切中年轻人的需要,能引起年轻人的心灵共鸣;②文化节目要摒弃凡事简化问题的讲解方式,要将事件的复杂本相清晰地传达给观众,让观众从历史中相互对照,吸取智慧,获得启示。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3分)

 受众方:

①受众要主动介入文化节目,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意见,让节目不断调整完善,而不要只是以诉诸抱怨的方式获得心理满足。

②对待文化节目,受众不能用有用有效(商品的消费特征)去决定取舍,而要从生命所依附的价值去理解,去进行深入挖掘。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3分)

七、作文(70分)

(一)审题

1.人生在世,往往会经历种种的痛。

说明痛的普遍性与现实性。

现实生活中,痛客观存在,既然是客观存在,也就难以避免,因此,如何面对种种的痛才是思考的重点,由此也引出了如何面对痛的三种言论。

看到痛的客观存在,更要思考痛的不同层次。

“种种的痛”,说明痛是有不同类型、层次的。

有个人学习、生活、工作产生的痛,有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阵痛,有国家民族历史和现实中的痛。

对痛的不同理解,反映了考生思维的深浅,视野的大小。

2.有人说,痛了,就直接说出来,这是本能。

在承认痛的客观性的基础上,提供面对痛的一种途径,那就是直接说出来。

应该说这是我们面对痛的普遍做法,几乎是条件反射式的,是一种动物本能。

本能是一个中性词,无所谓褒贬。

正如“有了快感你就喊”,同样“有了痛感你就说”。

这样的本能反应往往是释放痛感、宣泄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正如伤心的人哭过了会平静,郁闷的人倾诉了会平和。

因此,“痛了,就直接说出来,”有其可取之处。

3.又有人说,痛而不言,体现了人性的坚强。

“痛而不言”和“痛了,就直接说出来”形成对比,“痛而不言”就是指有痛感,但是不说出来,而是自己一人承担、解决,这样的做法体现了人性的坚强。

痛有可能是外在施加,也有可能是内在产生,但不管是外在施加还是内在产生,面对痛的始终是自己,因此问题的解决还是依靠自已。

痛了,不唉声叹气,不怨天尤人,不愤愤不平,不自暴自弃,而是坚强地面对,这种做法有其合理性。

但同时也要看到,一味地痛而不言,未必就见得是一个积极的方法。

长久地痛而不言,会让人对痛感麻木、灵魂僵化,以致最终屈服于现实压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