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1478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docx

上水库帷幕灌浆与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修订稿

安徽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

上水库帷幕灌浆及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修订稿)

北京国电水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二OO四年四月

 

核定:

郝荣国

审查:

吴吉才

校核:

赵轶

编写:

莫慧峰

1总则

1.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库区范围内固结灌浆及帷幕灌浆工程的施工。

1.2在刚完成灌浆或正在灌浆的地区附近30m范围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如必要时,必须报告监理,应由监理、设计和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装约量和必要的防震措施。

1.3灌浆系地下隐蔽工程,承包人对其施工情况必须认真对待,如实、准确、详细地记录施工情况和反映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整理资料,并提供给监理、业主和设计部门分析和处理,以便于指导灌浆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为验收工作作好准备。

1.4施工单位应健全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和质量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对灌浆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考核上岗。

未经技术培训和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重要工序的操作。

1.5本施工技术要求为设计内容的一部分,与设计图纸共同使用。

1.6上水库位于岩溶区,采用分区局部防渗处理,防渗措施采用以垂直灌浆帷幕防渗为主、水平粘土铺盖为辅、结合溶洞掏挖回填混凝土或做混凝土防渗墙的综合处理措施。

因此,上水库固结灌浆及帷幕灌浆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站的运行状况,承包人应根据设计图纸的尺寸及要求,严格按本技术要求及有关规程、规范认真施工,并与业主、监理、设计等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在上一工序未验收合格以前,严禁进行下一工序作业,确保各环节的施工质量。

1.7本技术要求未尽事宜,按《安徽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及出口明渠土建工程合同文件》第二卷技术条款(下简称合同文件)的有关章节和以下规程、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1)《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

(2)《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

(3)《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DL/T5125-2001;

(4)《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5)《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

(6)《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

(7)《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

(8)《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110—2001。

1.8本技术要求是根据上水库高压帷幕灌浆试验结果、并结合90m高程灌浆洞和副坝~小狼洼段灌浆经验以及总结灌浆施工过程中历次灌浆技术讨论会中各参建方提出的符合规范要求、利于保证灌浆质量的意见后编制,对原《上水库帷幕灌浆及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2003年5月)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

自本施工技术要求发出之日起,原《上水库帷幕灌浆及固结灌浆施工技术要求》(2003年5月)及相关的设计通知停止执行。

2一般规定

2.1上水库固结灌浆及帷幕灌浆工程施工前,承包人应按合同文件第7.1.3.1条规定的内容,提出钻孔和灌浆作业施工措施计划,报监理人审批,并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施工。

2.2承包人应在施工前详细了解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承包人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修改钻孔布置、钻灌参数和钻灌程序时,应将修改的钻灌措施计划报送监理人,经监理审批后方可实施。

2.3承包人在钻孔过程中发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有变化时,应及时将有关资料报送监理人,由地质、设计、监理等有关单位研究修正。

2.4上水库库区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及其质量检查和验收工作结束时间应不影响上水库蓄水工作。

2.5同一地段的基岩灌浆必须按先固结灌浆后帷幕灌浆的顺序进行。

2.6主坝趾板和副坝灌浆廊道内的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宜在预埋管中进行,预埋灌浆管时应避免损坏缝间止水和结构钢筋。

当在混凝土中造孔灌浆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钻孔灌浆不损坏混凝土中的钢筋和缝间止水等结构。

当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孔位与缝间止水或结构钢筋矛盾时,应局部调整灌浆孔位。

位于主坝趾板、副坝及灌浆洞衬砌分缝两侧的钻孔距分缝最小距离为30cm。

2.7在保证防渗帷幕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耗浆量和保证帷幕灌浆的顺利进行,要求对上水库115m高程灌浆洞和140m高程灌浆洞、主坝~龙华寺段、副坝~小狼洼段及主坝~副坝间帷幕线上未进行帷幕灌浆的地段先进行固结灌浆,其中固结灌浆孔孔位可利用帷幕灌浆孔孔位(三排孔帷幕段,可利用上、下游排帷幕灌浆孔位;两排孔帷幕段,可利用上、下游全部帷幕灌浆孔位)。

固结灌浆施工完毕7天后再进行帷幕灌浆施工。

2.8在防渗帷幕灌浆区域,须安设抬动观测仪器,安设位置应根据灌浆施工实际情况确定,达到能满足全面准确监测建筑物抬动量的目的,保证主坝趾板、副坝坝体和上库进/出水口等结构安全。

灌浆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和记录,主坝趾板、副坝坝体和上库进/出水口为抬动观测的重点部位。

要求主坝趾板和副坝坝基灌浆施工时,以每个趾板或坝段为单元设置抬动观测孔。

主坝趾板和副坝坝基的灌浆应在无抬动的工况下进行,当发现抬动(控制标准为单孔累积抬动量不宜超过0.02mm,本单元观测孔的累积抬动量不得超过0.2mm),应立即停止灌注,待建筑物结构抬动量回复至零或回复完全后复灌,施工单位也可制定控制抬动相应的施工措施上报监理批准后继续灌浆施工。

主坝~副坝间灌浆时,应对帷幕线穿过的1#、2#闸门井及3#、4#引水洞的衬砌结构设置抬动观测孔,观测孔的累积抬动量应小于0.2mm;上层灌浆时下层灌浆洞衬砌变形量应小于0.5mm,岩体抬动量应小于1mm。

2.9灌浆必须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

帷幕灌浆每排孔分三序施工,由三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注下游排孔,再灌注上游排孔,然后进行中间排孔的灌浆;由两排孔组成的帷幕,应先灌注下游排,然后灌注上游排。

主坝趾板、副坝坝基等部位的固结灌浆排与排之间和同一排孔与孔之间分为二序施工。

2.10帷幕灌浆在正常情况下,相邻两个次序的灌浆孔(同一排或不同排)应当待先序孔全孔施工完毕后再开始后序孔的施工。

当工期紧迫,后序孔和先序孔之间不串浆时,允许后序孔和先序孔并行施工,同一排相邻的两个次序孔之间,以及后序排的第一序孔与其相邻部位前序排的最后次序孔之间,在岩石中钻孔灌浆的高差不得小于15m。

2.11在帷幕灌浆的下游排一序孔中布置先导孔,原则上每30m左右布置一个,在强岩溶区、断层等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应加密先导孔孔距以查清岩溶发育等地质情况。

先导孔应比相邻的帷幕灌浆孔深5m,并进行钻孔取芯和压水试验,当先导孔钻孔发生掉钻或不返水等特殊情况时,施工单位应立即报告监理,在征得业主、监理、设计等的同意后,进行相邻孔对的物探CT测试。

承包人应根据先导孔的施工情况和测试成果,在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段灌浆施工的建议,并将有关资料和建议提供监理、设计等单位。

根据揭示的工程地质条件、岩溶发育情况,经参建各方研究后,确定是否对帷幕孔的孔深、孔距以及灌浆材料和灌浆工艺进行调整。

2.12对钻孔过程中发生掉钻、坍孔、失水等异常情况,压水试验不起压或透水率较大,灌浆发生大耗浆等情况,以及其它监理人认为有必要进行孔内电视的情况,承包人应对异常孔段采用孔内电视录像,以弥补勘探资料的不足,并按监理要求刻录光盘,便于参建各方进行分析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并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加以保存。

2.13主坝趾板和副坝基础的固结灌浆,承包人宜在设计图纸所示的混凝土浇筑高程上进行。

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应对固结灌浆和混凝土浇筑的时间统筹安排。

2.14岩基固结灌浆应在有混凝土盖重下进行,其钻孔和灌浆均需在相应部位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方可开始灌浆;采用无盖重灌浆,应经监理人批准。

2.15副坝坝基灌浆洞的帷幕灌浆必须在先完成衬砌、溶洞回填灌浆、衬砌回填灌浆和围岩固结灌浆后进行,灌浆洞帷幕连接浅孔灌浆必须在上层和下层帷幕施工完毕后才能进行。

主坝~副坝间上库进/出水口段距1#~4#引水隧洞10m范围内的帷幕灌浆必须在桩号S1(2、3、4)0+067.268m上游1#~4#引水隧洞的回填灌浆和固结灌浆,以及引水事故检修闸门井井周固结灌浆均完成后才能进行。

灌浆洞、引水隧洞回填灌浆和造孔在衬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后进行,固结灌浆和造孔在回填灌浆结束7d以后进行。

2.16需要从岩石表面进行灌浆的区域,在灌浆前应将漏浆或漏水的裂隙进行清理,并将松动岩石清走,以便堵漏。

2.17为防止渗漏,对上水库库内和各建筑物基础范围内存在的全部勘探钻孔应按合同文件第7.8.5.2条的要求进行灌浆封孔处理。

其中分布在防渗帷幕中心线上游和下游2m范围内的勘探钻孔,应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在灌浆压力不小于2MPa的情况下进行灌浆封孔处理。

当灌浆封孔时出现大于1L/min的注入量时,应当按第8.1条要求灌注达到结束条件。

3灌浆材料、设备和制浆

3.1灌浆材料

3.1.1灌浆材料以水泥为主,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固结灌浆水泥标号为32.5级,帷幕灌浆水泥标号为42.5级。

水泥品质必须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的规定,出库使用前应对质量作出鉴定。

受潮结块或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的水泥严禁使用。

帷幕灌浆的水泥细度要求通过80um方孔筛,其筛余量不大于5%。

对于大耗浆孔段可采用普通水泥细度标准(即通过80um方孔筛,其筛余量不大于10%),以节省投资。

3.1.2灌浆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第3.0.4条的规定,拌浆水的温度不得高于40C。

3.1.3当灌浆需要在水泥浆液中掺入砂时,要求砂为质地坚硬的天然砂或人工砂,粒径不大于2.5mm,细度模数不大于2.0,SO3含量不大于1%(以重量计,下同),含泥量不大于3%,有机物含量不大于3%。

其它掺合料质量应符合《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第5.1.6条规定。

3.1.4根据灌浆需要在水泥浆液中掺入速凝剂、减水剂、稳定剂等外加剂时,各种外加剂质量应符合《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的规定。

所有能溶于水的外加剂应以水溶液状态加入。

3.1.5掺合料和外加剂的最优掺加量应通过室内浆材试验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承包人应将试验成果报送监理人审批。

灌浆所用浆材必须符合环保要求,不得污染城西水库的饮用水源。

3.2钻孔及灌浆设备

3.2.1承包人在副坝灌浆廊道和坝基灌浆洞、主坝趾板灌浆廊道、龙华寺灌浆洞等封闭区域内使用气动钻孔设备时,应带有消音器及除尘装置,不得使用内燃机驱动的钻孔设备。

3.2.2钻机和钻头应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条件选用,帷幕灌浆孔宜采用回转式钻机和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固结灌浆当终孔深度小于5m时,宜选用风动或电动凿岩机造孔,终孔深度大于5m时,宜选用回转式钻机或潜孔锤冲击回转钻机造孔。

3.2.3取岩芯的各类灌浆孔、检查孔、抬动变形检测孔以及声波测试孔等的钻机应采用回转式钻机,采用钻头按孔径要求采用金刚石钻头或硬质合金钻头,不得使用碾砂钻头。

3.2.4使用的钻孔和压水试验设备,水泵的工作压力应保证在所有压力下都有足够的供水量,保证压力稳定、出水均匀、工作可靠。

3.2.5承包人应准备足够的满足灌浆施工要求的流量计、压力表、压力软管、供水管及阀门等备用品。

3.2.6灌浆时必须采用三参数灌浆自动记录仪,应能测记间隔时段内灌浆压力的平均值和最大值。

灌浆自动记录仪在使用前由监理人负责监督厂家进行设备检测,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核对,并定期率定。

3.2.7灌浆泵的技术性能应与所灌浆液的类型和浓度相适应,其额定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压力波动范围小于灌浆压力的20%,排浆量能满足灌浆最大注入率的要求。

3.2.8承包人应根据灌浆需要配置高速和低速浆液搅拌机,搅拌机的转速和拌和能力应分别与所搅拌的浆液类型和灌浆泵排浆量相适应,保证均匀、连续地拌制浆液。

高速搅拌机的搅拌速度应不小于1200r/min。

所有搅拌设备,在用于拌制浆液前应在现场进行试运行。

3.2.9灌浆管路应保证浆液流动畅通,并能承受1.5倍的最大灌浆压力。

灌浆泵和灌浆孔口处均应安装压力表,进浆管路亦应安装压力表。

所选用的压力表在使用前应进行率定,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核对,不合格和已损坏的压力表严禁使用。

压力表和管路之间应设有隔浆装置。

3.2.10灌浆塞应与所采用的灌浆方式、方法、灌浆压力及地质条件相适应,应具有良好的膨胀和耐压性能,在最大灌浆压力下能可靠地封闭灌浆孔段,并易于安装和拆除。

3.2.11高压灌浆(灌浆压力大于3MPa)施工应配置下列灌浆设备和机具:

(1)高压灌浆泵,其压力摆动范围不大于灌浆压力的20%;

(2)耐蚀灌浆阀门;

(3)钢丝编织胶管;

(4)大量程压力表,其最大标值应为最大灌浆压力的2.0~2.5倍;

(5)孔口封闭器或高压灌浆塞。

孔口封闭器在灌浆过程中,灌浆管可在孔口封闭器中心部位灵活地转动和升降且不漏浆。

3.2.12集中制浆站的制浆能力应满足灌浆进度高峰期所有机组用浆需要,制浆站应配备除尘设备,当浆液需掺加掺合料或外加剂时,应增加相应的设备。

3.2.13所有灌浆设备、仪器、仪表均应始终保持工作状态正常,并应配有足够的备用设备。

电力驱动的设备,应在接地良好并经确认能保证施工安全时,方可使用。

3.2.14帷幕灌浆宜采用集中制浆、输送浆系统,并应采用强式或高速搅拌机。

高速搅拌机拌和时间不得小于30秒钟,浆液应用比重计校准其浓度是否与应配浓度相同。

3.2.15灌浆用的风、水、电系统,应有专用管路,以确保灌浆工作顺利进行。

3.2.16制、输、灌各系统间应有可靠的通讯联络措施,以确保供浆和灌浆质量。

3.2.17集中制浆站输出浆液水灰比为0.5:

1,其加料误差应小于3%,制浆站、中转站应每30分钟测定一次浆液比重,灌浆站每10分钟测定一次浆液比重,并记录备查。

3.2.18输浆站的输浆压力应控制在0.5~1.0MPa,流速应控制在1.0~2.0m/s,以避免浆液的沉淀或凝结。

3.2.19输送系统的循环浆液如达到初凝时间,应予废弃,制浆站、中转站、输送浆系统管道内的浆液和水应用压缩空气排除干净,不得采用压力水排除。

3.2.20进入灌浆孔的浆液和孔内返回拌和筒的浆液须经过过滤。

4钻孔

4.1灌浆孔的开孔孔位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或监理人指定的位置。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灌浆钻孔宜在预留孔内钻进,预埋管的位置误差应小于10cm。

当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钻孔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钻孔不损坏钢筋及埋设的仪器、电缆及接地等,帷幕灌浆孔的开孔孔位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10cm。

因故变更孔位应征得监理人同意,并记录实际孔位。

钻孔深度与设计孔深误差不大于20cm。

4.2钻机安装应平整稳固,钻孔前应按监理人指示埋设孔口管,钻孔方向应按设计图纸要求确定,钻孔时必须保证孔向准确。

4.3灌浆孔的施钻应按灌浆顺序,分序分段进行。

4.4固结灌浆孔孔径不得小于38mm。

帷幕灌浆先导孔孔径为75mm。

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的帷幕灌浆孔开孔孔径不小于91mm,其余孔径为59mm。

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的检查孔孔径均不小于76mm。

4.5帷幕灌浆孔和帷幕灌浆检查孔的孔底偏差值不得大于表1规定的数值。

表1帷幕钻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单位:

m

孔深

20

30

40

50

60

70

垂直或顶角小于5钻孔孔底偏差值

0.25

0.50

0.80

1.15

1.50

1.75

顶角大于5钻孔孔底偏差值

0.30

0.60

0.95

1.35

1.75

2.00

4.6对于深度大于70m的帷幕灌浆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不应大于孔距。

4.7固结灌浆孔的孔底偏差应不大于1/40孔深。

4.8所有帷幕灌浆孔均应全孔测斜,孔深20m以内每钻5m段长测斜一次。

承包人应采取可靠的防斜措施,如发现钻孔偏斜超过规定时,应及时纠偏,或采取经监理人批准的其它补救措施。

纠偏无效时,应按监理人的指示报废原孔,重新钻孔。

深孔钻进时,应严格控制孔深20m以内的偏差。

4.9帷幕灌浆先导孔的孔位应与帷幕灌浆一序孔相结合。

灌浆检查孔孔位应按监理人的指示确定,孔深应比所在部位灌浆孔浅2.0m。

4.10当钻孔遇岩层变化、溶洞、断层、软弱夹层以及发生掉钻、坍孔、钻速变化、回水变色、失水、涌水等异常情况时应详细记录,并及时将有关资料报送监理,经监理人分析认为有必要进行孔内电视录像时,应按本技术要求第2.12条的要求进行孔内电视录像。

4.11钻孔遇有断层、溶洞、软弱夹层等产生塌孔或掉块情况难以钻进时,应作为一灌浆段先进行灌浆处理,待凝后再行钻进,待凝时间不少于24小时,宜为48~72小时(监理可根据现场扫孔所取岩芯的强度情况做必要调整)。

如发现集中漏水或涌水,应查明情况,分析原因,经处理后再行钻进。

4.12灌浆孔(段)在钻进结束后,应进行钻孔冲洗,孔底沉积厚度不得超过20cm。

4.13设计图纸所示的所有钻孔,承包人应妥加保护,直到验收合格为止。

4.14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的检查孔、帷幕灌浆先导孔全孔应予钻取岩芯。

帷幕灌浆先导孔所取岩芯按照规范要求做地质编录、柱状图、拍照后存档,岩芯不再保留;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检查孔的岩芯全部按照规范要求做地质编录、柱状图、拍照后存档,并按一定比例的岩芯统一编号、填牌装箱入库保存,一般副坝按10%保存,其它部位按5%保存。

特殊情况如需增减由监理、设计、业主等单位共同研究决定。

4.14.1为更好了解灌浆地段岩体的岩性、裂隙等地质情况,宜采用金刚石钻头钻进,尽可能避免机械磨损,取芯率应达到90%以上。

遇溶洞粘土或其它物质充填段应注意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取芯率,如采用双管取芯。

4.14.2芯样的最大长度控制在3m以内,一旦发现芯样卡钻或被磨损,应立即取出。

除监理人另有指示,对于1m或大于1m的钻进循环,若芯样获得率小于80%,则下一次应减少循环深度50%,直至50cm为止。

4.14.3在钻孔过程中,应作好钻孔操作的详细记录,并对钻孔冲洗水、钻孔压力、芯样长度及其它能充分反映岩石或混凝土特性的因素进行监测和记录。

4.14.4承包人应对每盒或每箱芯样拍两张彩色照片,和钻孔记录一起,提交监理人。

监理人指示应予保存的岩芯和混凝土芯,应按指定的地点存放,防止散失和混装。

5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

5.1各灌浆孔(段)在灌浆前应采用压力水进行孔壁冲洗及裂隙冲洗,冲洗压力为该灌浆孔段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

帷幕灌浆孔冲洗直至回水清净时止,固结灌浆孔冲洗时间可至回水清净时止或不小于20min。

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进行灌浆的孔(段)简易压水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

5.2当邻近有正在灌浆的孔或邻近灌浆孔结束不足24h时,不得进行裂隙冲洗。

5.3灌浆孔(段)裂隙冲洗后,该孔(段)应立即连续进行灌浆作业,因故中断时间间隔超过24h者,应在灌浆前重新进行裂隙冲洗。

5.4帷幕灌浆先导孔应自上而下分段卡塞进行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各孔段压水试验的压力为灌浆施工时该孔段所使用的最大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

压水试验按《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附录A规定执行。

其它各次序孔的各灌浆段,应全部进行简易压水试验。

5.5各灌浆段在灌浆前进行简易压水,简易压水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压力为最大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

压水时间20min,每5min测读一次压入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

5.6固结灌浆孔灌浆前的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进行,试验孔数应不少于灌浆总孔数的5%,试验采用单点法,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

其余孔段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简易压水。

5.7在岩溶泥质充填物和遇水后性能易恶化的岩层中进行灌浆时,可不进行裂隙冲洗和简易压水,也宜少做或不做压水试验。

5.8承包人应对压水试验成果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以便指导下一步的灌浆施工。

6灌浆方法和灌浆方式

6.1固结灌浆孔的基岩段长小于6m时,采用全孔一次灌浆法;大于6m时,宜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分段灌注。

6.2帷幕灌浆应采用孔口封闭、孔内循环、自上而下分段灌浆的施工方法。

若在施工中发现灌浆孔上部几段岩层裂隙特别发育并有夹泥,采用孔口封闭法灌浆时耗浆量很大时,可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灌浆法进行灌浆,当灌注到吸浆量正常的地层时,将灌浆塞固定在该地层的上部,以下各段仍采用孔内循环法进行灌浆,以保证灌浆质量。

6.3帷幕灌浆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本技术要求附件“帷幕灌浆每灌浆孔段施工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

6.4帷幕灌浆时,主坝趾板、副坝坝体、灌浆洞、环库便道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部位的灌浆段应先行单独灌浆并待凝。

接触段在岩石中的长度为2m,下段灌浆时灌浆塞应阻塞在接触段段底以上0.5m处,防止漏灌。

6.5帷幕灌浆先导孔可采用孔口封闭灌浆法,分段长度与相应部位的灌浆孔相同。

6.6帷幕灌浆和固结灌浆均采用循环式灌浆,灌浆管必须深入灌浆段底部,孔口离灌浆段孔底的距离不得大于50cm。

6.7为防止岩石面或混凝土面抬动,固结灌浆原则上一泵灌一孔,当相互串浆时,采用群孔并联灌注,但并灌孔数不宜多于3个,并应控制灌浆压力。

6.8帷幕灌浆时抬动变位应有专人观测和记录,抬动变位的控制标准应严格按第2.8条执行。

当发现有抬动时主坝趾板和副坝坝基部位按第2.8条执行,其它部位应按以下步骤执行:

(1)立即降压,当降压后抬动量停留在一定值不再升高达30分钟后,可逐步升压至原灌浆压力;若升压后变位值又升高时,再降低压力;当抬动量满足以上控制要求时,灌浆压力恢复到原值而抬动量不增加时,可继续灌注,直至灌浆结束。

当降压无效时,应立即停止灌浆,待凝24小时后再恢复灌浆。

(2)对于抬动变形较大的主坝趾板和副坝坝基帷幕灌浆孔灌浆时,如果灌浆时抬动发生在第五段以下(距地表10m以下)且按上述

(1)条方式处理抬动仍不易控制时,可在同一坝(趾板)段的全部灌浆孔按次序都灌完第四段以后,再按次序开始进行第五段的灌浆工作。

(3)对于抬动变形较大的主坝趾板和副坝坝基帷幕灌浆孔灌浆时,如果灌浆时抬动发生在第五段以上(距地表10m范围内)且按上述

(1)条方式不能控制时,可在10m范围内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灌浆法,同时适当缩短段长。

在一个单元施工完毕后,必须在采用分段卡塞灌浆法的灌浆孔两边布置两个补强孔,用孔口封闭法进行施工,灌浆过程中每段均需达到设计的结束标准。

6.9采用自上而下分段卡塞灌浆法时,灌浆塞应阻塞在该灌浆段段顶以上0.5m处,防止漏灌。

6.10帷幕灌浆各灌浆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但在灌前涌水、灌后返浆或遇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条件复杂灌浆段则应待凝,待凝时间不小于24h,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48~72小时。

6.11孔口封闭灌浆法孔口管段应在相应长度孔段灌注结束后再镶铸孔口管。

孔口管必须镶铸牢固,不允许孔口管四周有漏浆、冒浆现象。

孔口管镶铸待凝72h后方可开钻。

灌浆管的外径与钻孔孔径之差不大于20mm,若用钻杆作为灌浆管,应采用平接头连接。

灌浆过程中应经常转动和上下活动灌浆管,回浆管宜有15L/min以上的回浆量,防止灌浆管在孔内被水泥浆凝住。

6.12帷幕灌浆孔各灌浆段不论透水率大小均应按本技术要求进行灌浆,以确保帷幕灌浆的质量。

7灌浆压力和浆液变换

7.1固结灌浆压力应按设计图纸(一般采用0.2~0.5MPa)要求,地质条件较差或无盖重时,可根据灌浆时耗浆量及起压情况,灌浆压力宜取小值。

7.2孔口封闭法帷幕灌浆孔口管埋入新鲜(稳定)岩石的深度应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